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指南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指南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指南
首先,试验室建设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基础。

试验室应该按照相关标准
和规范进行建设,确保试验室的布局合理、通风良好、设备齐全、环境整洁。

试验室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验收,确保试验室的建设符合要求。

其次,设备管理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

试验室的设备应该定期
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试验室应该建立设备台账,对设备进行编号管理,建立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再次,人员管理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关键。

试验室应该配备专业的技术
人员,技术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的资质和证书。

试验室应该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此外,数据管理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试验室应该建立健全的
数据管理制度,对试验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归档。

试验室应该建立数据备份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试验数据应该能够追溯和查证,确保试验成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工地试验室标准化指南涉及试验室建设、设备管理、人员管理、数
据管理等方方面面。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进行管理,才能确保试验室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工地试验室的标准化管理工作。

pcr实验室建设方案

pcr实验室建设方案

pcr实验室建设方案PCR实验室建设方案。

PCR实验室是生物医学研究中常见的实验室之一,它主要用于进行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用于复制和扩增DNA片段。

PCR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应该考虑实验室的布局、设备选购、安全措施等方面,以确保实验室的高效运作和实验的准确性。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探讨PCR实验室的建设方案。

首先,实验室的布局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室应该分为样品准备区、反应区和分析区。

样品准备区应该配备有实验台、超净台和洗涤设备,以便进行样品的处理和准备。

反应区应该设有PCR仪、电泳仪等设备,以进行PCR反应和分析。

分析区则需要配备显微镜、离心机等设备,用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

在布局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实验流程的合理性和便捷性,以提高实验效率。

其次,设备选购是建设PCR实验室的关键环节。

PCR实验室的设备应该选择品质可靠、性能稳定的产品。

PCR仪、电泳仪等核心设备应选择具有高准确性和稳定性的产品,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实验室还需要配备冰箱、离心机、显微镜等常用设备,以满足实验的各项需求。

在设备选购上,应该充分考虑设备的性能、品质和售后服务,以确保实验室的长期稳定运作。

第三,安全措施是PCR实验室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PCR实验涉及到核酸和潜在的污染风险,因此实验室的安全措施非常重要。

实验室应该配备有生物安全柜、实验室护目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以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此外,实验室还需要配备生物废弃物处理设施,对实验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安全处理。

在安全措施上,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来进行,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作。

综上所述,PCR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应该充分考虑实验室的布局、设备选购和安全措施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优质的设备选购和严格的安全措施,可以确保实验室的高效运作和实验的准确性。

希望本文的建议能够对PCR实验室的建设有所帮助。

创建标准化实验室工作方案

创建标准化实验室工作方案

创建标准化实验室工作方案实验室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其标准化建设对于提升研究质量、保障实验安全、促进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实验室目标、规章制度、设备采购与配置、人员培训与分工、质量控制体系、安全管理措施、数据管理与分析以及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提出一套全面而系统的创建标准化实验室工作方案。

一、明确实验室目标与定位在创建标准化实验室之初,首先要明确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目标和定位。

这有助于确定实验室的长期发展规划,并为后续的规章制度制定、设备采购、人员配备等工作提供指导。

实验室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行性和前瞻性,能够引领实验室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

二、制定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实验室运行的基石,它包括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实验操作规范、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内容。

制定规章制度应遵循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确保实验室工作的有序进行。

同时,规章制度的执行与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三、优化设备采购与配置设备是实验室工作的物质基础,其采购与配置直接关系到实验室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在设备采购过程中,应遵循实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的原则,结合实验室的研究需求,选购合适的仪器设备。

同时,设备的配置也要考虑实验室的空间布局和人员操作习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四、加强人员培训与分工实验室人员是实验室工作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和研究质量。

因此,要加强人员的培训与分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

培训内容应包括实验操作、仪器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等方面,同时要根据人员的特长和兴趣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室研究成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实验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

同时,要加强对实验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数据的真实性。

此外,还应定期对实验室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审核,以不断提高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指南

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指南

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指南随着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试验室建设已经成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试验室不仅是工程设计验证的重要场所,还是工程监理以及后期维护的重要基础设施。

因此,规范、标准化的试验室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工程建设的水平和质量,还可以节约建设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为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指南。

一、建设选址试验室的建设选址应当符合以下几点要求:1.空间位置:应当与工程建设的主体场地临近或者在其附近,以便于传递资料或者样品,并且可以调配试验条件。

2.自然环境:试验室建设应当远离噪声、工业废气、油烟和化学污染等环境污染源。

3.气候条件:试验室建设应当考虑气候条件因素,避免极端天气条件对工作影响,如考虑气温、气湿、火灾等特殊影响。

4.地形地貌:试验室应当在平坦地段建设,就地取材较多,建设可行性更强,。

二、建设设计试验室的建设设计应当符合规范和标准,所选材料应当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1.建筑环境:试验室营造条件应当更加专业,建筑物应当根据具体要求进行整洁、安全、明亮等环境建设,内部墙壁应当平整、不含异味、不含化学污染物等。

2.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包括标准试验设备和非标准试验设备。

标准试验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仪器要求,非标准试验设备可以自行研发,但在使用时要具有一定的试验效果和参数准确性。

3.安全管理:对于试验室的安全问题,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试验安全防护、医疗救护设施、紧急事件处理等问题,并在使用时实行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三、建设过程1.施工人员素质:试验室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防护意识、检验能力,能保证施工的质量。

2.建设期目标管理:对于试验室建设过程中,应当制定相应的建设目标和施工管理方案,进行专业监理,保证施工质量和试验安全。

3.施工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管理:试验室建设过程中,应当考虑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要点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要点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要点在工地施工过程中,试验室的标准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合格的工地试验室可以有效地保障施工质量,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因此,工地试验室的标准化建设要点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首先,工地试验室的位置选择非常重要。

试验室应当选择在离施工现场较近的地方,方便取样和检测。

同时,试验室的位置也需要考虑到通风、采光等环境因素,以确保试验室内部的空气质量和工作环境。

其次,工地试验室的建筑结构和设施配备也是至关重要的。

试验室的建筑结构应当符合相关的建筑规范,保证建筑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试验室内部需要配备完善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以满足对各种材料和结构的检测需求。

另外,试验室的管理和操作规范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

试验室的管理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操作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才能保证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此外,工地试验室的安全和环保工作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试验室内部需要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应急措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同时,试验室的废物处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也是需要严格执行,确保试验室的运行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最后,工地试验室的人员素质和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试验室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各种实验设备和仪器。

定期的培训和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总的来说,工地试验室的标准化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位置选择、建筑结构、设施配备、管理规范、安全环保和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规划。

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确保工地试验室的正常运行,为工程质量的保障提供有力的支持。

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

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

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1.试验室基础建设1.1.设置原则1.1.1.一施工单位原则上设置一处工地试验室,如果施工单位线路跨度较大,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分试验室。

1.1.2.工地试验室应设置在监理、施工项目经理部驻地或集中拌合场内,其周边场所、交通通道均应硬化。

1.2.选址要求1.2.1.工地试验室应选择在交通相对便利,尽量靠近公路。

通信、电力相对畅通,满足信息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1.2.2.严禁设置在泥石流、滑坡体、洪水位下等危险区域,避开取土、弃土场、坍方、落石、危岩等地段。

必须距离集中爆破区域500m以外。

1.3.硬件设施及环境要求1.3.1.工地试验室原则上采用院落式封闭管理,且生活区、工作区必须分设。

工作区设置科学合理,办公区与功能室各功能区面积应满足规定要求,区内场地及主要通路应做硬化处理,排水设施完善,庭院适当绿化,做到环境优美整洁。

1.3.2.办公区内应设试验室主任办公室、技术员办公室、试验员办公室、资料室等。

功能室应根据工地内容和规模分设样品间、土工室、集料室、化学分析室、水泥室、水泥混凝土室、力学室、沥青室、沥青混合料室、检测室、标准养护室等功能室。

夏季在办公室设置防暑降温设施,冬季在办公室设置取暖设施。

1.3.3.工地试验室如采用板房,其结构设计应考虑空间跨度、风雪等极端气候的影响,必要时应进行加固处理,保证其使用周期内安全可靠。

对砖混结构房屋,其墙面抹灰刷白,地面硬化,镶贴地板砖。

1.3.4.混凝土压完试件应划定集中区域,集中管理。

1.4.工地试验室具体要求1.4.1.功能室总面积应≥355m²,其中样品间面积应≥20m²,土工室面积应≥35m²,集料室面积应≥30m²,化学分析室面积应≥15m²,水泥室面积应≥30m ²,水泥混凝土室面积应≥30m²,力学室面积应≥30m²,沥青室面积应≥25m²,沥青混合料室面积应≥35m²,检测室面积应≥20m²,标准养护室面积应≥30m²。

化学实验室建设方案参考标准-喜格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建设方案参考标准-喜格实验室

在当今社会,化学实验室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教育和科研的基础设施,更是确保实验室安全和有效运作的关键。

那么,在建设化学实验室时,我们应该参考哪些标准呢?
一、化学实验室应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在建设实验室之前,必须了解并遵守有关实验室建设的法规,包括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营符合法律要求。

二、化学实验室应该有完备的设施和设备。

实验室的建设应该考虑到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包括实验桌、通风系统、安全设备等,确保实验室设施和设备的完善,使实验室能够有效地进行各种实验和研究工作。

三、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也要考虑实验室的安全和环保问题。

实验室应该具备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保护设施,确保实验室的运作安全可靠,实验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从而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总的来说,建设化学实验室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需要综合考虑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安全要求和环保要求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建设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化学实验室,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推动化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各位实验室建设者在建设化学实验室时能够参考以上标准,打造优质的实验室环境。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的加速发展,试验室的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外好、实用、布置合理,还要求具备硬件配套设施齐全,信息化程度高,人员技术水平强等点。

试验室应有相对独立的试验场地及生活、办公区域,布局合理,且经济适用。

—、建设试验室的依据1.1)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应遵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规定。

1.2)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应根据《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Q/CR9024-2015)设置成立。

1.3)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应遵守相应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要求。

二、试验室人员配备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第九条、第十五条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款4.2的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应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用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1)建设单位人员配备建设单位应具有对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进行管理的能力,应配备专职试验管理人员,其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一定的业务素质(工作五年以上)。

2.2)管理人员铁路建设项目工程主要负责人如试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应由母体试验室正式聘用的合同制员工。

试验室主任、主要负责人及主要技术人员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如需更换,应履行审批手续(中心试验室经母体试验室确认,并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试验分室主要人员变更向监理单位等主管部位提出书面申请)。

2.3)技术人员铁建建设项目要求技术人员必须取得铁路试验人员上岗证,其他行业的上岗证可参考,但不能替代铁路试验员上岗证。

试验室人员配备要求见下表。

2.4)对授权签字人的要求2.4.1)试验室的检测资质借用现象较为普遍,检查常发现工地试验室的主要负责人(含授权签字人)非母体试验室的正式聘用员工。

242)技术负责人等主要负责人的技术职称及从事本职工作年限不符合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1.试验室基础建设1.1.设置原则1.1.1.一施工单位原则上设置一处工地试验室,如果施工单位线路跨度较大,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分试验室。

1.1.2.工地试验室应设置在监理、施工项目经理部驻地或集中拌合场内,其周边场所、交通通道均应硬化。

1.2.选址要求1.2.1.工地试验室应选择在交通相对便利,尽量靠近公路。

通信、电力相对畅通,满足信息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1.2.2.严禁设置在泥石流、滑坡体、洪水位下等危险区域,避开取土、弃土场、坍方、落石、危岩等地段。

必须距离集中爆破区域500m 以外。

1.3.硬件设施及环境要求1.3.1.工地试验室原则上采用院落式封闭管理,且生活区、工作区必须分设。

工作区设置科学合理,办公区与功能室各功能区面积应满足规定要求,区内场地及主要通路应做硬化处理,排水设施完善,庭院适当绿化,做到环境优美整洁。

1.3.2.办公区内应设试验室主任办公室、技术员办公室、试验员办公室、资料室等。

功能室应根据工地内容和规模分设样品间、土工室、集料室、化学分析室、水泥室、水泥混凝土室、力学室、沥青室、沥青混合料室、检测室、标准养护室等功能室。

夏季在办公室设置防暑降温设施,冬季在办公室设置取暖设施。

1.3.3.工地试验室如采用板房,其结构设计应考虑空间跨度、风雪等极端气候的影响,必要时应进行加固处理,保证其使用周期内安全可靠。

对砖混结构房屋,其墙面抹灰刷白,地面硬化,镶贴地板砖。

1.3.4.混凝土压完试件应划定集中区域,集中管理。

1.4.工地试验室具体要求1.4.1.功能室总面积应≥355m²,其中样品间面积应≥20m²,土工室面积应≥35m²,集料室面积应≥30m²,化学分析室面积应≥15m²,水泥室面积应≥30m²,水泥混凝土室面积应≥30m²,力学室面积应≥30m²,沥青室面积应≥25m²,沥青混合料室面积应≥35m²,检测室面积应≥20m²,标准养护室面积应≥30m²。

另外,办公室面积应≥40m²,资料室面积应≥15m²。

1.4.2.仪器设备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①设备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或试验规程相关要求进行安装。

②设备需要安设基座与其固定的,应在试验室建设时根据布局设计设置基座,基座顶面应保持水平,待设备就位调平后采用地脚螺栓进行固定。

对基座有隔振要求的应设立不与其他建筑物直接相连的独立混凝土台座,周围存在振源时应在地面与台座间设5mm厚橡胶垫。

③压力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力学设备应设置金属防护罩或安全防护网,防护网(罩)网眼尺寸不应大于1cm×1cm,使用的防护网(罩)应既保证安全、方便操作,同时美观大方。

1.4.3.设备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①设备配置应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符合投标文件承诺。

②设备配置应能够适应工程内容及规模相关要求。

使用频率高的设备应按能满足基本周转要求的原则配置多台。

③设备精度、量程等技术指标应满足试验规程相关要求。

④试验室应配备必要的试验辅助器具及工具。

⑤试验室应至少配备1辆专用汽车。

⑥试验室应配置必要的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具备网络通信条件。

1.4.4.仪器设备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①设备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或试验规程相关要求进行安装。

②设备需要安设基座与其固定的,应在试验室建设时根据布局设计设置基座,基座顶面应保持水平,待设备就位调平后采用地脚螺栓进行固定。

对基座有隔振要求的应设立不与其他建筑物直接相连的独立混凝土台座,周围存在振源时应在地面与台座间设5mm厚橡胶垫。

③压力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力学设备应设置金属防护罩或安全防护网,防护网(罩)网眼尺寸不应大于1cm×1cm,使用的防护网(罩)应既保证安全、方便操作,同时美观大方。

1.4.5.各部门办公室应单独设立,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并排列整齐。

各部门办公室宜配备组合办公桌。

室内必须将制度图表上墙,文件资料归档整齐。

办公室应配备必要的信息化硬件,以满足施工信息收集、整理、传送的要求。

1.4.6.试验室应备有专门的发电设备(功率≥15kW),保证试验检测工作正常、连续开展。

试验室电路应为独立的专用线,在总闸及力学室、标准养护室应安装漏电保护器。

对工作电压要求380V 的仪器设备应接地线。

试验室应至少配备1辆专用汽车。

1.4.7.试验室办公区域及各功能室应有必要的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

试验室(含办公区域)外窗应安装防盗网,防止设备和各种档案资料失窃影响检测工作正常开展。

试验室(含办公区域)内必须配备不小于4kg干粉灭火器,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m;每50 m³~100 m³配置1个。

资料室应单独配置一组。

除此之外还应备有不少于0.5m³消防砂和足够数量的消防桶、消防锹等消防工具。

上述消防设施应合理科学分布在各个功能室及办公区。

1.5.工地试验室布设1.5.1.功能室布设1.5.1.1.试验室应制作试验室专用牌匾悬挂于醒目处,牌匾内容与工地试验室印章内容一致,为“母体试验检测机构名称+建设项目合同段名称+工地试验室”。

1.5.1.2.某个试验项目会用到多个功能室,功能室之间的距离不宜太远。

试验过程中产生振动的功能室设置在一起,且试验过程需要使用隔振要求较高的精密仪器的功能室应远离振源功能室。

功能室室内设备应本着优化试验工作流程、减少功能室内的人流与物流的交叉、整体摆放和谐美观、同时作业不至于造成相互干扰等原则进行平面布局布置。

1.5.1.3.标准养护室内应设置试件养护架,养护架须具有一定的刚度条件,其高度不宜高于150cm,分层搁架应镂空处理,保证试块养生效果。

1.5.1.4.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室应安装大功率排气扇,保证检测人员的健康。

1.5.1.5.集料室中集料采用隔仓存放,并且应设置材料标示牌。

1.5.1.6.资料室应配备专用金属柜,应具备防潮、防蛀及通风条件。

1.5.1.7.对有环境条件要求的功能室,应配置相应设施,如喷湿装置、温控装置、抽湿装置、防振动装置等。

对有环境条件要求的区域应有环境条件要求标识及限入标识。

各功能室应在墙体上悬挂温湿度表。

对于空间较大的功能室及标准养护室应在房屋对角墙体位置布置不少于两个温湿度表。

1.5.1.8.各个功能室操作台高度应控制在70cm~90cm之间,台面宽度为60cm~80cm之间,台面宜采用光洁、耐磨、耐腐蚀的材料。

台下可根据操作台结构设置储物隔柜,储物隔柜立面应采用统一材料遮挡,保持美观。

温湿度表格、仪器使用(运行)记录表格悬挂在对应仪器背面墙体上,具体离地150cm左右即可。

需要设置自来水水池的功能室,水池布置应适用、美观。

水泥砼室地面应设置水槽,方便设备及场地清洗。

另外,各功能室电源插头应高出地面100cm以上,防止冲洗时进水漏电。

1.5.2.办公室布设1.5.2.1.办公室及功能室外应悬挂或张贴有统一规格的门牌标识。

办公室内墙体上应悬挂工地试验室组织机构框图及人员配置图。

办公室应在墙体合适位置张贴工地晴雨表、人员考勤表、工程形象进度图、人员去向表等图表。

1.5.2.2.安全帽、工作服应统一悬挂在靠近门口的一字形木条上。

另工作服不少于2套,以便换洗。

1.5.2.3.办公桌应统一购买组合套桌,并且摆放应科学合理,以人为本。

个人工作面积不能小于6m²。

饮水机、挂衣架等基本生活需要设备应齐全。

室内应适当增设简单易养的生态植物,并且定期进行修剪,保持办公室空气清新,增加工作人员心情愉悦指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试验室制度建设2.1.工地试验室应根据母体机构质量体系文件相关要求,结合工程项目具体特点,充分考虑工地试验室工程现场检测的的基本属性,编制简介、适用、针对性强且可操作性的各项试验检测制度。

以下几项基本制度应建立完善。

2.2.工地试验室管理制度(母体机构编制)。

2.3.工地试验室岗位职责(含母体机构授权负责人、专业检测工程师、检测员、资料管理员、设备管理员、样品管理员等岗位)。

2.4.设备管理制度(含设备校检、使用及维修保养)。

2.5.样品管理制度。

2.6.试验检测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含分析及档案管理)2.7.外委试验取送样制度。

2.8.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2.9.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2.10.试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2.11.含有毒有害化学药品管理制度。

2.12.试验室廉政制度。

3.试验室组织机构3.1.工地试验室应是具有交通行业试验检测等级的母体检测机构的派出机构。

设立工地试验室的母体试验检测机构,应在其等级证书核定的业务范围内对工地试验室进行授权。

授权内容包括工地试验室可开展的试验检测项目及参数、授权负责人、授权工地试验室的公章、授权期限等。

“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设立授权书”应加盖母体机构行政章及等级专用标识章。

监理、施工单位委托非自设检测机构设立工地试验室的,其母体应同时具有《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证书》(以下简称等级证书)和《计量认证证书》(以下简称计量证书),且授权项目和参数不得超过等级证书、计量证书的核定范围。

4.试验室人员配备4.1.工地试验室岗位结构4.1.1.试验室设授权主任1名,检测工程师、检测员、辅助人员岗位若干。

试验室根据所配置人员专业范围、技术特长划分人员具体岗位。

4.2.人员配备要求4.2.1.施工方对于一期土建工程,建安工程费用2.5亿元以内的,应配备不少于8名持证试验检测人员,其中持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的不少于2名。

建安工程费用每增加1.0亿元应增加1名持证检测人员。

对于二期路面工程,建安工程费用3.0亿元以内的,应配备不少于8名持证试验检测人员,其中持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的不少于2名。

建安工程费用每增加1.0亿元应增加1名持证检测人员。

4.2.2.工地试验室现场授权负责人必须由母体机构派出,且现场授权负责人应在交通部质监总站数据库中注册在本母体机构名下。

4.2.3.检测工程师持证专业应涵盖工程范围。

各功能室主要操作技术人员应持有相应专业资格证书。

4.2.4.工地试验室配置的辅助人员应通过质监机构组织的培训及考核。

试验检测人员只能受聘于一家工地试验室。

不得在项目部其他内设部门兼职。

5.试验室管理要求5.1.母体机构对工地试验室监督管理5.1.1.母体机构应按照规范授权管理。

授权资料应齐全,包括授权书、授权参数一览表、授权母体机构等级证书正副本影印件、计量认证证书正副本影印件、母体机构全套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

5.1.2.母体机构自工地试验室组建开始,每年至少组织两次由母体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系统监督检查,检查不得流于形式,检查过程应有详细记录,检查结构应有正式书面通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