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系统解剖学 绪论.ppt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生理适应:指机体内部的协调性反应,生理适应则以体内各器 官、系统活动的改变为主。
四、生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 个体,该功能称为生殖或自我复制。
人类及高等动物分为雄性与雌性,发育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子代个体。
生殖是生命的特征之一。
亚当和夏娃的伊甸园
第三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稳态及其调节
如何学好人体解剖学?
人体基本组织研究技术
➢ 微细结构:光镜结构与电镜(超微)结构
➢ 光镜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能被分辨的结构,以微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电镜结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被分辨的结构,以纳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HE染色 苏木精-伊红
肝细胞光镜结构(HE染色)
肝细胞电镜结构(透射电镜)
(一)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被机体所感知引起反应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反应: 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出现的理化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变化; 任何刺激要引起机体或组织产生兴奋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刺激强度; 刺激持续时间; 刺激强度变化速率;
刺激三要素: (1)足够的强度 阈 强 度: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 刺 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 阈上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 阈下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
(即促进戒加强控制部分的作用) 意 义: 使某一生理功能迅速加强,直至完成。
例: 排尿、排便、分娩、凝血
本章重点
人体分十部、十系统 器官、系统的定义 标准解剖学姿势 人体的轴和面 新陈代谢、阈刺激的定义 正反馈、负反馈的定义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45
22
人体的轴
1.垂直轴 2.矢状轴 3.冠状轴
人体的面
25
矢状面
水平面

解剖学基础课件第1章绪论

解剖学基础课件第1章绪论

现代解剖学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解剖学逐 渐与生理学、病理学等医学学科 相互渗透,形成了现代医学的基
础。
解剖学在医学领域重要性
01
02
03
疾病诊断基础
医生通过解剖学知识,了 解正常人体结构,从而识 别异常病变,为疾病诊断 提供依据。
手术操作指导
在手术前,医生需要详细 了解相关部位的解剖结构, 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 准确。
03
常用解剖术语及方位描述
解剖姿势与方位术语
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足尖 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 心向前。
方位术语
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靠身 体腹面者为前,靠身体背面者为 后;近正中线者为内侧,远正中 线者为外侧。
器官位置描述方法
胸腹腔器官位置描述
以横膈为界,横膈以上为胸腔,横膈以下为腹腔。胸腔内的器官称为胸腔器官, 腹腔内的器官称为腹腔器官。
消化和吸收功能。
04
观察和记录方法介绍
观察方法
直接观察法
通过肉眼或借助简单工具 (如放大镜、显微镜)直 接观察解剖结构。
间接观察法
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如X线、 CT、MRI)观察内部解剖 结构。
对比观察法
对比正常与异常、不同物 种或不同个体间的解剖结 构差异。
记录方法
文字描述法
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描述解剖结 构的形态、位置、毗邻关系等。
绘图表示法
通过绘制示意图、模式图或解剖图 来表示解剖结构。
摄影记录法
利用摄影技术拍摄解剖标本或医学 影像资料,以便后续分析和展示。
注意事项
01
02
03
观察前应充分了解相关 背景知识,明确观察目 的和要求。

中职《人体解剖学》PPT第1章 绪论

中职《人体解剖学》PPT第1章  绪论

三、人体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
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机 构,称为器官。 许多器官组合在一起共同完成某种特定的生理功 能,构成系统。
三、人体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
九大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 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系统、内分
按外形分部: 头部:颅、面部 颈部:颈、颈部 躯干部:胸部、腹部、背部、盆会阴部 上肢:肩、臂、前臂和手 下肢:臀、大腿、小腿和足
四、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一)进化发展的观点 (二)形态与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观点 (三)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观点
六、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西方三阶段: 古希腊的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年) 中世纪 公元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中国三阶段: 公元前300~200年 中国古代封建时期 宋朝以后:宋慈 《洗冤集录》 1768~1831年 王清任 《医 林改错》
思考题
1.简述人体的组成。 2.简述解剖学姿势。
五、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 解剖学姿势又称标 准姿势 ,即:身体 直立,两眼平视,上 肢下垂,下肢并拢, 手掌足尖向前。
(二)方位术语 上、下; 内侧、外侧; 内、外; 浅、深; 近侧、远侧
(三)轴和面 1.轴:包括矢状轴、 冠状轴、垂直轴。 2.面:包括矢状面、 冠状面、水平面。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1.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解剖学姿 势和方位术语。 2.熟悉:常用人体的组成和分部。 3.了解: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及其 发生发展的科学。

解剖学基础绪论幻灯片PPT

解剖学基础绪论幻灯片PPT
垂直的轴。
垂直轴 冠状轴 矢状轴
〔三〕面
〔1〕矢状面 按前前方向将人体 矢状面 分为左右两局部 的纵切面。通过 人体正中矢状面 称为正中矢状面, 将人体分为左右 相等的两半
〔2〕冠状面
沿左右方向将人体
冠状面 水平面
〔四〕方位术语: 上
1、上和下: 靠近头者为上 靠近足者为下

2、前和后:
靠身体腹面者为前
7、胫侧和腓侧 8、尺侧和桡侧
桡侧 尺侧 胫侧 腓侧
四、组织学研究方法
• 〔一〕光学显微镜术 • 借助光学显微镜最高可放大物体1500倍左
右,观察到的组织细胞的一般微细构造, 称为光镜构造。 • 石蜡切片法
切片图
• 染色是使组织细胞内各微细构造染上不同 颜色,便于观察。
苏木精:碱性;染上蓝色 • HE染色
绪论
杨梅 医学根底教研室
教学目标
1、掌握: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人体的组 成和分布
2、熟悉: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 数
3、了解:解剖学根底的概念及其在医学的地 位;学习解剖学的方法;组织胚胎学切片方 法;组织胚胎学染色方法。
一、解剖学根底的概念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解剖学根底是讲述正常人体形态构造的科学。
躯干 和四肢等四局部。 3.人体的组织有四大类,即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 神经组织
判断题 1.〔 × 〕近正中矢状面为内,反之为外。 2.〔 √ 〕冠状轴呈左右方向的轴线。
单项选择题
1.常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的C是:
A.上和下 B.前和后
C.内和外 D.内侧和外侧 2.组成人体最根本的构造和功能单位A是:
细胞
器官
组织
系统 人体

系统解剖学(全套课件) PPT

系统解剖学(全套课件) PPT
动物称颅侧和尾侧
2 、前和后:腹为前,背为后。描述手和 足时,常用掌侧和背侧。
3 、内侧和外侧:以身体正中矢状面为准,近 此面者为内侧,反之为外侧。 4、内和外 5、近侧和远侧 6、浅和深
*尺侧、桡侧, *胫侧、腓侧, *左、右,垂直、 平行等。
(三)人体的轴和面 1、轴 (1)矢状轴—前后轴 (2)冠状轴—左右轴 (3)垂直轴—上下轴 轴多用于表述关节的 运动,即骨位移轨迹所 沿的轴线。
3、胫骨 (1)上端:胫骨 内、外侧髁, 髁间隆起,胫 骨粗隆。 (2)体:比目鱼 肌线。 (3)下端:内踝 (huai)。 (4)腓骨 外踝
4、足骨 (1)跗骨: 跟、距。舟骨, 楔骨(1、2、3) 骰(tou)骨。 (2)跖骨(5块) (3)趾骨(14块)
第二节 中轴骨的连结
一. 躯干骨的连结
第三节 附肢骨的连结
一、上肢骨的连结 (一)肢带骨的连结 1、胸锁关节:上肢与 躯干骨间的唯一的连结 属三轴关节[关节盘]。 2、肩锁关节
3、喙肩韧带:
肩胛骨喙突与
肩峰之间。 4、喙肩弓: 喙肩韧带与肩 峰、 喙突构成, 位于肩关节上方。
(二)自由上肢骨连结 1、肩关节 (1)关节面: 肱骨头、肩胛骨关节盂。 关节头大、窝浅,有[关 节唇](上页图)。
2、面
(1)矢状面:将人体分 割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将人体分割 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3)水平面:将人体分割 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运动系统
第一章 骨 学
运 动 系 统
组成:
骨:连结形成骨骼,构成人体支架,支持体重、
保护内脏,并参与运动,充当杠杆
关节:在运动中作为支点,起枢纽作用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anatomy

人体解剖学绪论

人体解剖学绪论

三、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常用研究技术和方法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
在电镜下所见的结构,称 超微结构。常用的电镜有透射 电镜和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扫描电镜
课件作者:闫勇
三、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常用研究技术和方法
(三)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
1.一般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 试剂与组织内或细胞内某种化学物质反应,呈现特殊颜色
目标
绪论
1、解释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的概念; 2、说出人体的组成; 3、表演解剖学姿势; 4、在自己身上指出人体的分部; 5、运用解剖学常用的描述术语。
一、解剖学的定义与地位
解剖学定义
(一)解剖学 按照人体各功能系统描述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称系统解剖学。以某一局部为中心,描述
各器官的分布、位置关系的科学,称局部解剖学。 (二)组织学 组织学包括细胞学、基本组织和器官组织学,是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研究人体的微细
课件作者:闫勇
不同染色方法
课件作者:闫勇
不同染色方法
课件作者:闫勇
四、人体的组成
细胞是人 体最基本 的结构和 功能单位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肝、心、 脾、肺、 肾……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脉管系统、 感觉器、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课件作者:闫勇
人体的分部
2.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3.荧光组织化学技术 荧光色素染色,紫外线下可呈现荧光
小肠绿蛋光色白镜内荧(图粘(光C原FP蛋颗PA)S白粒反显(呈应示紫G示F红的上P色大)皮)脑与杯皮状青细质色胞细荧胞光
课件作者:闫勇
三、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常用研究技术和方法

系统解剖学绪论PPT课件

系统解剖学绪论PPT课件

运动解剖学
X-解剖学表面解剖学比较解源自学艺术解剖学功能解剖学
断层解剖学
生长解剖学
人体的分部
人体
头部 颈部 躯干部 四肢部
颅 面
颈 项
背部 胸部 腹部 盆会阴部
四肢的分部
四肢
左、右上肢
左、右下肢
自由上肢
上肢带
下肢带
自由下肢
上臂
前臂

大腿
小腿

人 体 的 分 部
人体器官的系统
人体系统 运动系统 内脏系统 脉管系统 感觉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骨骼 关节 肌肉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秘尿系统
生殖系统
心血管系统 淋巴系统
视器 前庭蜗器
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解剖学姿势
解剖学姿势(标准姿势)要求身体 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 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 躯干两侧,手掌向前。描述任何解 剖结构及方位时均应以次姿势为标 准。
解 剖 学 姿 势
解剖学常用术语
上、下(颅侧、尾侧) 前、后(腹侧、背侧) 内侧、外侧 浅、深 左、右 垂直 水平 中央 近侧、远侧 尺侧、桡侧 胫侧、腓侧
解剖学的“轴”
为了分析人体关节的运动,可在解 剖学姿势的条件下,作出假想的相 互垂直的三个轴。即: 垂直轴 矢状轴 冠状轴
解剖学的“面”
人体或其任一局部均可在解剖学姿 势的条件下,通过假想的轴作相互 垂直的三个切面。即: 矢状面(正中矢状面) 冠(额)状面 水平面(横切面)
人 体 的 面 和 轴
人体型的分类
矮胖型 瘦长型 适中型
人体发育中的变异与畸形
发育不全(牙齿缺失) 发育停滞(腭裂) 发育过剩(跰趾) 器官异位(游走肾) 器官愈合与分裂(马蹄肾) 返祖现象(毛人)

人卫版《人体解剖学》绪论护理课件

人卫版《人体解剖学》绪论护理课件

绪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人体解剖学概述
介绍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人体基本结构
讲解人体的组织构成,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 组织等。
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
介绍解剖学中的标准姿势和方位术语,以便正确描述人体结构的位 置关系。
学习绪论课程的意义与方法
意义
绪论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护理专 业学生建立对人体解剖学的基本 认识,明确学科特点和学习目标, 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护理实践中的人体解剖学技能
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
护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 技能,如注射、采血、心肺复苏等, 这些技能需要基于人体解剖学的知识。
熟悉人体体表标志
掌握人体姿势和运动
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人体姿势和运动, 以便更好地协助患者进行 便更好地进行定位和操作。
人体解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结词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为医学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详细描述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为其他医学课程提供了必要的 基础知识,如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通过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医学生 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成因、发展过程以及治疗方法。
建立学科框架
通过绪论课程的学习,护理专业 学生应建立起对人体解剖学的整 体认识,明确学科脉络和重点, 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提供指导。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总结词
人体解剖学经历了古代的萌芽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期、近现代的成熟期三个阶段。
详细描述
古代对人体解剖学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但这一时期的研究较为粗浅。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体解剖学得到了深入的发展,达芬奇等人 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近现代以来,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体解剖学逐渐成熟,成 为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肢骨(上、下肢骨);按形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 规则骨。
1.长骨 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分一体两端,如肱骨、 股骨等。
体:骨干,髓腔,骨髓,滋养孔; 两端:骺,表面有光滑的关节面; 干骺端:为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幼年时为骺软骨(使
骨不断加长),成人遗留为一骺线(骺软骨骨化)。
2020/10/2
外层:致密;
内层:疏松,有成骨细胞和
破骨细胞,具有造骨和破骨的 功能。
骨 外 膜
骨内膜——髓腔内面和松质
间隙的膜,具有造骨和破骨的 骨

功能。


2020/10/2

3.骨髓 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 间隙,分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胎
儿和幼儿骨内都是红骨髓, 成人仅含于骨松质腔隙内。 在椎骨、髂骨、肋骨、胸骨 及肱骨和股骨的两端骨松质 内终身存在。
(5)尾骨 退化。
2020/10/2
耳 状 面
骶管裂孔
骶角
2020/10/2
骶岬 骶后孔
骶前孔
(二)胸骨 分柄、体、剑突三部分。 颈静脉切迹、锁切迹
胸骨角——胸骨柄与重要标志。向后平 对第4胸椎下缘。
2020/10/2





剑突
2020/10/2
质地致密,由紧密排列成 层的骨板构成。抗压、抗 扭曲能力强。如长骨的骨 干、颅盖骨的内板与外板。
骨松质:配布于骨的内部,
由骨小梁按压力曲线和张 力曲线排列而成,呈海绵 状。能承受较大的重量。
2020/10/2
2.骨膜 新鲜骨的表面除关节 面的部分外都覆有骨膜。骨膜 对骨的营养、生长(使骨长粗)、 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分内、 外两层。
3.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 肌则是动力器官。
4.运动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支持、保护和运动作用。
第一章 骨 学
2020/10/2
第一节 总 论
骨是一种器官,主要由骨组织等构成,并有丰富的 血管、淋巴管、神经。具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修复、 再生和改建的能力。
一、骨的分类 成人骨206块,按部位分为中轴骨(颅骨、躯干骨)和
2020/10/2
2020/10/2
颈椎
胸椎
腰椎 骶骨 尾骨
(一)椎骨 1.椎骨的一般形态 由椎体和椎弓组成。
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24个)→椎管(容纳脊髓); 椎弓根——椎弓紧连椎体的缩窄的部分; 椎间孔——由相邻椎弓根上、下切迹围成,有脊神经
和血管通过;
椎弓发出7个突起——棘突1个、横突1对、上关节突1
(2)冠(额)状面 按 冠状轴方向,将人体 分成前、后两部分的 断面。
(3)水平面(横切面) 与上述两个平面相垂 直,将人体分成上、 下两部分的断面。
2020/10/2
第一篇 运动系统
【概述】
1.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在运动系统中骨 骼肌是主动部分,骨和关节是被动部分。
2.全身各骨借关节相连形成骨骼。
(三)肋 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对,分真肋、假
肋和浮肋三类。肋骨属扁骨,包括肋头(与胸椎 肋凹相关节)、肋颈、肋结节(与相应胸椎横突肋 凹相关节)、肋角、肋体、肋沟(内面近下缘处, 有肋间神经、血管经过)。
真肋——1~7对; 假肋——8~10对;浮肋——
11~12对; 肋弓——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 骨连接形成的结构。

下关节突1对。
2020/10/2
椎孔 上关节突 椎弓板
2020/10/2
棘突
椎体
椎弓根 横突
2.各部椎骨的典型特征 (1)颈椎 共7块。横突有孔,棘突分叉。
第1颈椎又名寰椎、 第2颈椎又名枢椎、 第7颈椎又名隆椎。
2020/10/2
C4


前弓

齿突凹
后弓 2020/10/2
C1
C7 齿 突
长 骨
2020/10/2
2.短骨 呈立方体,多成群分布,如腕骨、跗骨。 3.扁骨 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如 顶、胸骨等。
4.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如椎骨,有的内有腔洞称含 气 骨。
短骨 2020/10/2
扁骨
不规则骨
二、骨的构造
1.骨质 由骨组织构成, 分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密质:配布于骨的表面,
2020/10/2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
人体解剖学 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属生物
科学中形态学的范畴,也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系统解剖学 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明人体器官的形态
结构的科学。
局部解剖学 在系统解剖学基础上,对人体的某一局部
或某一器官,由浅入深研究其组成结构的形态以及相互位 置关系的解剖学。
二、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标准姿势(解剖学姿势)
2020/10/2
人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上肢自然下垂, 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二)方位术语 1.上(颅侧)与下(尾侧) 近颅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2.前(腹侧)与后(背侧) 近腹者为前(腹侧),近背面者 为后(背侧)。 3.内侧与外侧 近正中面者为内侧,远离正中面者为外 侧。 4.内与外 近内腔者为内,远内腔者为外。 5.浅与深 近皮肤者为浅,离皮肤远而近人体内部中 心 者为深。
2020/10/2
6.近侧与远侧 在四肢,距 肢体根部近者为近侧,离肢体根 部远者为远侧。
(三)轴和面 1.轴 (1)垂直轴 上下方向 (2)矢状轴 前后方向 (3)冠(额)状轴 左右方向 2.面 (1)矢状面 按矢状轴方向, 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的
2020/10/2
纵切面 若将人体分 成相等的左、右两半 的断面,称正中矢状 面。
C2
(2)胸椎 共12块。椎体两侧上、下肋凹,横突有肋凹, 棘突伸向后下,呈叠瓦状排列。
肋 凹
2020/10/2
(3)腰椎 共 5块。椎体粗壮,棘突水平伸向后方,呈板状。
2020/10/2
(4)骶骨
1块。三角形,岬(上缘中份向前的隆凸)、骶前孔、 骶后孔、骶管、骶管裂孔、 骶角(骶管麻醉以此作定位 标志)、耳状面。
黄骨髓:为脂肪组织,无造
血功能,5岁以后存在于长骨
髓腔内。


2020/10/2
三、骨的理化性质 骨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 有机质:成人占骨重量的1/3,具有弹性和韧性; 无机质:成人占骨重量的2/3,使骨坚硬挺实。
第二节 中轴骨骼
一、躯干骨 包括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 12 对肋。参与脊柱、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