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浮力综合(难题)

合集下载

浮力杠杆综合题,人拉绳效率问题

浮力杠杆综合题,人拉绳效率问题

浮力杠杆综合题,人拉绳效率问题
(原创版)
目录
1.浮力杠杆综合题的概念和背景
2.人拉绳效率问题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3.解决人拉绳效率问题的方法
4.浮力杠杆综合题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正文
一、浮力杠杆综合题的概念和背景
浮力杠杆综合题是一种力学题目,主要涉及到浮力和杠杆原理的综合应用。

这类题目在物理学科中十分常见,不仅考验了学生对浮力和杠杆原理的理解,还考验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人拉绳效率问题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人拉绳效率问题是指在浮力杠杆综合题中,由于人的力量有限,如何通过合理的杠杆设计,使得人拉绳的力量能够最大化,从而提高整体的效率。

这个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影响到浮力杠杆综合题的解答效果。

影响人拉绳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杠杆的设计、人的力量、绳的重量等。

三、解决人拉绳效率问题的方法
解决人拉绳效率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优化杠杆的设计,使得杠杆能够在人的力量作用下,产生最大的力矩,从而提高效率;另一种是通过增加人的力量,例如通过多人同时拉绳,或者通过使用机械设备等,从而提高效率。

四、浮力杠杆综合题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浮力杠杆综合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起重机、电梯、
桥梁等建筑设备,都是浮力杠杆综合题的实际应用。

通过解决这类题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杠杆浮力综合(难题)

杠杆浮力综合(难题)

杠杆、浮力一、不定项选择 1.如图8所示,在底面积为200 cm 2的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杠杆DC 可绕支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O =3DO ,钩码A 的质量为100 g .杠杆DC 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物体B 有51的体积露出水面;当在A 的下方再加挂1个相同的钩码时,物体B 有53的体积露出水面,保持O 点位置不动,调节杠杆DC 仍在水平位置平衡.g 取10 N/kg ,杠杆、细绳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图8A .物体B 的密度1.2×103kg/m 3 B .物体B 的体积为750 cm 3C .物体B 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7.5 ND .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1 500 Pa2.如图7所示,在底面积为50cm 2的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杠杆CD 可绕支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O =3DO ,钩码A 的质量为100g 。

杠杆CD 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物体B 有51的体积露出水面;当在A 的下方加挂1个相同的钩码时,物体B有53的体积露出水面,杠杆CD 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g 取10N/kg ,杠杆、悬挂物体的细绳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物体B 的密度1.5×103kg/m 3 B .物体B 的体积为500cm 3C .物体B 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75ND .挂两个钩码与挂一个钩码相比,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600 Pa3.如图7甲所示,底面积为50cm 2的圆柱形玻璃筒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放在水平台面上,底面积为10cm 2的圆柱形物体B 浸没在水中,杠杆CD 可绕支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O =2DO ,物体A 是质量为100g 的配重。

如图7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作用在物体AB 有52的体积露出水面,筒中水的深度比图7甲中水的深度下降了0.4 cm ;此时,物体B 所受的浮力为F 浮,水在物体B 底面处产生的压强为p 。

初中物理杠杆题(杠杆与浮力压强结合)难题(1)

初中物理杠杆题(杠杆与浮力压强结合)难题(1)

1、图13是小华利用杠杆提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B 的示意图。

杠杆CD 可绕支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C :OD =1:2,物体A 为配重,其质量为200g 。

烧杯的底面积为75cm 2,物体B 的质量是320g ,体积是50cm 3。

当物体B 浸没在水中时,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 1。

当用力拉A ,将物体B 从容器底提出水面一部分以后,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竖直向下拉A 的力为F ,杯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2。

若p 1与p 2之差为40Pa 。

则拉力F 是___________N (杠杆的质量、悬挂物体A 和物体B 的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

2.如图7所示是锅炉的保险阀门。

当阀门C 受到的水蒸汽压力超过其安全值时,阀门就会自动打开。

如果OB=2m ,OA=0.5m ,阀门的底面积S=1cm 2,锅炉内气体的安全压强值P=6×105Pa ,则B 处所挂的G 重为_______N 。

(忽略杆OB重和阀门C 的重力,不计大气压强对阀门C 上表面的作用)3、图23所示,挂在杠杆B 端的铸铁球体积是400cm 3,BO =10cm ,OA =40cm ,在杠杆A 端挂一重为5N 的C 物体,当铸铁球体积的1/4浸入水中,杠杆AB 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

求:(1)此时铸铁球作用在杠杆B 端竖直向下的力多大?(2)铸铁球此时受到的浮力多大?(3)计算说明铸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若是空心的,其空心的体积多大?(ρ铸铁=7.0×103kg/m 3,g =10N/kg )(共5分)4、轻质硬杆AB 长25cm 。

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10cm 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1dm 3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两端。

在距A点10cm 处的O 点支起AB 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AB 处于水平平衡。

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AB 仍平衡,如图6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 =10N/kg )A .杆A 端受力增加了15NB .杆A 端受力减小了10NC .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500PaD .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500Pa5.如图9所示,质量不计的一块长木板AB 可绕O 点无摩擦转动,且OA =1m ,OB =3m 。

初中物理杠杆、滑轮组、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杠杆、滑轮组、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杠杆、滑轮组、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含答案)1、这是一道起重机的综合计算题。

题目要求计算货箱在不同高度时的压强、起重机做功的大小以及为了使起重机不倾倒所需的铁块质量。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运用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滑轮组原理、压强和浮力等知识。

2、这是一道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题。

题目要求计算小明的体重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以及在改变滑轮组绕绳方法后所需的力。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运用物理学中的滑轮组原理、机械效率公式和压力平衡原理等知识。

3、这是一道关于杠杆平衡和浮力的综合计算题。

题目要求计算力的大小、合金块的密度以及合金块在水中沉底后的压强。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运用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浮力原理、压力平衡原理和密度公式等知识。

4、这是一道关于电动机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题。

题目要求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电动机拉动钢丝绳的功率以及横梁上提起重物时支持力增加的大小。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运用物理学中的机械效率公式、动能定理和力的平衡原理等知识。

5、图25是液压汽车起重机从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

起重机通过卷扬机C和钢丝绳将重物提升出水。

被打捞的重物体积为0.5m³。

在打捞前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为p1=2.0×10⁷Pa,在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为p2=2.375×10⁷Pa,物体完全出水后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为p3=2.5×10⁷Pa。

假设起重时柱塞沿竖直方向,物体出水前、后柱塞对吊臂的支撑力分别为N1和N2,N1与N2之比为19:24.重物出水后上升的速度为v=0.45m/s。

求:(1)被打捞物体的重力;(2)被打捞的物体浸没在水中上升时,滑轮组AB的机械效率;(3)重物出水后,卷扬机牵引力的功率。

256、某桥梁施工队的工人用如图24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打捞沉在水中的工件。

已知工件的质量为100kg,工人的质量为70kg。

工件打捞出水面前与工件完全被打捞出水后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15:2,工件在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杠杆浮力综合计算专题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杠杆浮力综合计算专题

• 4、(2015•随州)一根粗细均匀,长度为1m的木棒 AB,将其浸没在水中,并使其可绕B端的水平轴自 由转动.为使A端不上浮且维持木棒AB始终水平静 止.在A端对其施加一个(方向待求的)力FA=25N, 已知木棒重G=100N,木棒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关系 为:ρ木=0.8ρ水,ρ水=1×103kg/m3.求: (1)木棒所受浮力的大小; (2)力FA的力臂大小; (3)力FA的可能方向 (推导后将相关角度标在图中)
总结方法 ……
• 3、(2017随州模拟题)如图,气球A中充有氦气 (密度为0.19kg/m3),球皮很薄并且质量为1kg,气 球体积为10m3,轻绳BC上端系着气球,下端系在 轻质杠杆CD的左端,转轴为O,要想维持杠杆与 水平面成30°角静止。已知CO:OD= 3 ;空气密 度为1.29kg/m3;g取10N/kg,求: (1)绳BC的拉力; (2)在D端施加的最小力为多大? (3)该最小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锐角)。
• 2、(2014•达州)如图,轻质杠杆AB可绕O点转动, 在A、B两端分别挂有边长为10cm,重力为20N的 完全相同的两正方体C、D,OA:OB=4:3;当物 体C浸入水中且露出水面的高度为2cm时,杠杆恰 好水平静止,A、B两端的绳子均不可伸长且均处 于张紧状态。(g=10N/kg) 求: (1)物体C的密度; (2)杠杆A端受到绳子的拉力; (3)物体D对地面的压强。
• 5、(2016·烟台)当浮球B刚好浸没到水中时,硬杆 OB处于水平状态,盖板C恰好被打开,水箱中的水 通过排水管排出.经测量浮球B的体积为1×10-3 m3, 盖板的横截面积为6×10-3 m2,O点到浮球球心的距 离为O点到A点距离的3倍.(不计硬杆的浮力及重 力、不计盖板以及浮球所受的重力以及盖板的厚度, g取10 N/kg).求: (1)浮球B在水中的浮力; (2)硬杆OB处于水平状 态时,AC细线受到的拉力 (3)水箱内所能注入水的 最大深度;

高高难难浮力压轴题及答案

高高难难浮力压轴题及答案

例1如图1—5—7所示,把甲铁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浸没于水中,把乙块系在这个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水中,已知铁的密度为7.9×103kg/m3.求:甲、乙铁块的质量比.图1—5—7 图1—5—8例4如图1—5—14中,容器内分别装有水和盐水,在液面上浮着一块冰,问:(1)冰在水中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a)(b)图1—5—14例5)如图1—5—15 (a),在一个较大的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放有一个木块,木块上面放有物体A,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A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A都静止时(水未溢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图1—5—15A.当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上升B.当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C.当A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D.当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将A拿下后悬挂在木块下面,如图1—3—15(b),容器中水面不变例7一块冰内含有一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内,正好悬浮于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水面升高了4.6cm.当冰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0.44cm.设量筒内横截面积为50cm2,求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水=0.9×103kg/m3)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答案例1 精析 当几个物体在一起时,可将木块和铁块整体做受力分析,通常有几个物体,就写出几个重力,哪个物体浸在液体中,就写出哪个物体受的浮力.解 甲在木块上静止:F 浮木=G 木+G 甲 ① 乙在木块下静止:F 浮木+F 浮乙=G 水+G 乙 ② 不要急于将公式展开而是尽可能简化 ②-① F 浮乙=G 乙-G 甲ρ水g V 乙=ρ铁g V 乙-ρ铁g V 甲先求出甲和乙体积比ρ铁V 甲=(ρ甲—ρ乙)V 乙乙甲V V =铁水铁ρρρ-=3333/109.7/10)19.7(m kg m kg ⨯⨯-=7969质量比:乙甲m m =乙铁甲铁V V ρρ=乙甲V V =7969答案 甲、乙铁块质量比为7969. 例4精析 这道题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来判断,关键是比较两个体积,一是冰熔化前,排开水的体积V 排,一个是冰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V 水.求出这两个体积,再进行比较,就可得出结论. 解 (1)如图l —5—14(a )冰在水中,熔化前处于漂浮状态. F 浮=G 冰 ρ水g V 排=m 冰g V 排=冰冰ρm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m 水=m 冰求得:V 水=水冰ρm =水冰ρm 比较①和②,V 水=V 排也就是冰熔化后体积变小了,恰好占据了原来冰熔化前在水中的体积. 所以,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变(2)冰在盐水中:冰熔化前处于漂浮,如图1—3—14(b ),则 F 盐浮=G 冰 ρ盐水g V 排盐=m 冰g V 排盐=盐水冰ρm ①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推导与问题(1)相同. V 水=水冰ρm ②比较①和②,因为ρ水=ρ盐水∴ V 水=V 排排也就是冰熔化后占据的体积要大于原来冰熔化前在盐水中的体 所以,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了.答案 (1)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变.(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 例5解 A 在木块上面,A 和木块漂浮,则 F 浮=G 水+G A V 排=gF 水浮ρ=gG G A水水ρ+A 从木块上拿下后,若ρA =ρ水,则A 和木块均漂浮在水面,A 和木块共同排开水的体积为V A 排+V 木排=gF A水浮ρ+gF 水浮木ρ=gG G A 水木ρ+比较②和①,②=①∴ A 选项中,容器中水面不变,而不是上升.当ρA =ρ水时,A 拿下放入水中,A 悬浮在水中,容器中水面也是不变B 选项,当ρA >ρ水时,A 放入水中,A 沉底,木块和A 共同排开水的体积为: V 木排+V 木排=gF 水浮木ρ+g G A 水ρ=g G 水水ρ+gG A水ρ 比较③和①,∵ ρA >ρ水,∴ ③式<①式. 液面下降D 选项中,A 放在木块上和悬挂在木块下面,两次比较,A 和木块均漂浮,F 浮=G A +G 水不变,V 排不变,前后两次注解面无变化. 液面下降.D 选项中,A 放在木块上和悬挂在木块下面,两次比较,A 和木块均漂浮,木不变,V 排不变,前后两次液面无变化.答案 B 、D例7 精析 从受力分析入手,并且知道冰熔化,质量不变,体积减小,造成液面下降. 已知:S =50cm 2,h 1=4.6cm ,h 2=0.44cm解 V 冰+V 石=Sh 1=50cm 2×4.6cm =230 cm 3冰熔化后,水面下降h 2.V ′=h 2S =0.44cm ×50cm 2=22 cm 3∵ m 冰=m 水 ρ冰V 冰=ρ水V 水冰水V V =19.0=109,V 水=109V 冰 V ′=V 冰-V 水=V 冰-109V 冰=101V 冰 0.1V 冰=22 cm 3V 石=230 cm 3—220 cm 3=10 cm 3冰、石悬浮于水中: F 浮=G 冰+G 石 ρ水g (V 冰+V 石)=ρ水g V 冰+ρ水g V 石ρ石=石冰冰石冰水V V V ρρρ-+)( =3333310cmcm 220cm /9.0cm 230cm /1⨯-⨯g g =3.2g /3cm 答案 石块密度为3.2g /3cm。

浮力计算题-难题

浮力计算题-难题

浮力强化题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_1.一个底面积为2×10-2 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为0.12 m,内盛有0.08 m深的水,如下图(a)所示,另有质量为0.8kg,体积为1×10-3 m3的实心正方体A,如图(b)所示(取g=10N/kg)。

求:(1)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2)将实心正方体A放入图(a)的水中后,正方体A所受浮力(3)将实心正方体A放入图(a)的水中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多少?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500g,面积100cm2,高为15cm的圆柱体容器(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容器中装有1000cm3水,将一个重3N,高为10cm的实心长方体A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竖直浸入水中,当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N,(g取10N/kg)(1)求物体A受到的浮力;(2)求物体A的密度;(3)当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4)把刚好浸没在水中的物体A竖直往上缓慢提升4.5cm后,使物体A保持静止,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多少牛?3.(5·3)水平地面上有底面积为300 cm2、不计质量的薄壁盛水柱形容器A,内有质量为400 g、边长为10 cm、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B,通过一根长10 cm的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此时水面距容器底30 cm(如图7)。

计算可得出()A. 绳子受到的拉力为14 NB.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90 NC. 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200 PaD. 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变化了200 Pa4.如图18,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3m3的正方体木块,用一条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绳系住,绳的两端分别系于木块底部中心和容器底部中心。

细绳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3N。

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木块处于漂浮状态,但细绳仍然松软,对木块没有拉力。

杠杆、滑轮组、浮力组合题专项

杠杆、滑轮组、浮力组合题专项

杠杆、滑轮组、浮力组合题专项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12•顺义区二模)如图所示装置中,杠杆和滑轮的重力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杠杆AB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A端通过竖直方向的轻绳与滑轮组相连,在B端用一轻绳沿竖直方向将杠杆拉住,使其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滑轮组的下方,悬挂一圆柱形的物体,此物体被浸在圆柱形容器内的液体中.已知杠杆O点两侧的长度关系为AO=2OB,圆柱形物体的底面积为10cm2、高为12cm,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50cm2.若容器中的液体为水,在水深为20cm时物体的上表面恰与水面相平,此时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1;打开圆柱形容器下方的阀门K,将水向外释放,直到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其总体积的时,将阀门K关闭,此时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2,且F1:F2=3:4.若容器中液体为某种未知液体,其质量与最初容器中的水的质量相等,此时未知液体的深度为18cm,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3.取g=10N/kg,则()A.圆柱形物体的密度为2g/cm3B.作用在B端的拉力F3大小为1.52NC.未知液体的密度为1.2g/cm3D.未知液体对圆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980Pa2.(2008•北京)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0cm2的圆柱形玻璃筒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放在水平台面上,底面积为10cm2的圆柱形物体B浸没在水中,杠杆CD可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O=2DO;物体A是质量100g的配重.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作用在物体A上的方向向下的拉力F为0.6N,物体B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筒中水的深度比图甲中水的深度下降了0.4cm;此时,物体B所受的浮力为F浮.水在物体B底面处产生的压强为P.g取10N/kg,杠杆、悬挂物体的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P的大小为500Pa B.F浮的大小为0.2NC.物体B的密度为7g/cm3D.物体B的体积为100cm33.(2010•大兴区二模)如图所示,在底面积为50cm2的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杠杆CD可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O=3DO,钩码A的质量为100g.杠杆CD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物体B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当在A的下方加挂1个相同的钩码时,物体B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杠杆CD仍在水平位置平衡.g取10N/kg,杠杆、悬挂物体的细绳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物体B的密度1.5×103kg/m3B.物体B的体积为500cm3C.物体B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75ND.挂两个钩码与挂一个钩码相比,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600 Pa4.(2013•石景山区二模)如图所示,地面上某圆柱形容器内装有水,水的质量为m水,容器底面积为40cm2.将物体B放入容器水中时,B受到的浮力为F1,容器对地面的压力为3N;使用杠杆提起物体B,当杠杆C端挂质量为m A的物体时,杠杆在水平位置恰好平衡,物体B刚好有1/4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容器对地面的压力为1.6N,物体B受到的浮力为F2,容器内液面下降了0.5cm.设物体B的密度为ρ,已知:OD:OC=1:2,(g取10N/kg).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F1=0.6N m水=100g B.F2=0.8N m水=100gC.m A=70 gρ=5×103kg/m3D.m A=70 gρ=2.5×103kg/m35.(2010•崇文区一模)如图所示的装置,O为杠杆的支点,在杠杆上挂有重为60N的重物B,杠杆的左端通过细绳(绳的中间串一个弹簧测力计)跨过定滑轮悬挂着重物A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保持M点位置不动,向容器C中缓慢注水至A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力计示数变为20N.托起容器C,使A接触容器的底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为10N,同时移动物体B的悬挂点,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杠杆、弹簧测力计、细绳和滑轮的质量以及一切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水的密度ρ=1.0×103kg/m3,取g=10N/kg.则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判断错误的是()A.物体A的体积为2×103cm3B.物体A的密度为2×103kg/m3C.物体B的悬挂点应向左移动的距离为杠杆长度的D.若将物体A从容器中取出,取出前后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强的变化量为100Pa二.填空题(共11小题)6.(2011•北京)将高为10cm的圆柱体甲放在水平地面上,细绳的一端系于圆柱体甲上表面的中央,另一端竖直拉着杠杆的A端.当把质量为800g的圆柱体乙悬挂在杠杆的B端并处于圆柱形容器M中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此时圆柱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200Pa.把质量为900g的水注入容器M中,水未溢出,水静止后,水对容器M底面的压强为2500Pa,圆柱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000Pa.已知:AO:OB=2:3,容器M的底面积为60cm2,不计杠杆的质量,g取10N/kg,则圆柱体甲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7.将高为10cm的圆柱体甲放在水平地面上,细绳的一端系于圆柱体甲上表面的中央,另一端竖直拉着杠杆的A 端.当把质量为800g的圆柱体乙悬挂在杠杆的B端并处于圆柱形容器M中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此时圆柱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200Pa.把质量为900g的水注入容器M中,水未溢出,水静止后,水对容器M 底面的压强为2500Pa.已知:AO:OB=2:3,容器M的底面积为60cm2,不计杠杆的质量,g取10N/kg,圆柱体甲的密度为5.6×103kg/m3.则水注入后圆柱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Pa.8.如图所示,有两个底面积均为S的实心圆柱体C和D,分别用两根细绳的一端系于它们的上表面的中央,细绳的另一端分别系在轻质杠杆的两端,杠杆恰好水平平衡.把质量为800g的酒精缓慢注入底面积为S1的圆柱形容器甲中,同时向底面积为S2的圆柱形容器乙中注入某种液体,当两容器中液体均静止,且杠杆再次水平平衡时,圆柱体C下底浸入酒精中的深度为2.5cm,酒精对容器甲底面的压强为1100Pa,圆柱体D下底浸入液体的深度为4cm.若把圆柱体D从B端取下后将其从原位置再竖直向下移动2.5cm,圆柱体D刚好被液体浸没,此时细线的拉力为13.6N.在以上整个操作过程中,两容器中液体均未溢出,且圆柱体C和D均未与容器壁接触.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 kg/m3,S1为80cm2,AO:OB=3:1,S2:S=9:4,g取10N/kg,则圆柱体D的密度为_________ kg/m3.9.(2013•朝阳区二模)将重力为50N的物体甲放在水平地面上,细绳的一端系于物体甲上表面的中央,另一端竖直拉着轻质杠杆的A端.当把重力为20N的物体乙悬挂在杠杆B端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此时物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1,当在物体乙下方加挂物体丙后,如图乙所示,物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2,压力为6N,且P1:P2=5:3.物体丙的重力为_________N.10.(2013•通州区模拟)杠杆A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A端通过细绳悬挂一圆柱形金属块,B端通过细绳悬挂一质量为1kg的小桶.当金属块刚刚浸没在圆柱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打开圆柱形容器侧壁的阀门K,放出适量水到烧杯M中,然后关闭阀门,把放出的水全部倒入小桶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又重新平衡,如图乙所示.已知圆柱形金属块的底面积为60cm2、高为5cm,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g取10N/kg.不计杠杆及细绳质量,则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11.(2013•平谷区一模)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底面积为60cm2的圆柱形玻璃筒中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台面上,质量为800g的圆柱形物体B浸没在水中,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2500Pa,物体A是体积为50cm3的圆柱体配重.如图所示,当用力F竖直向下拉物体A时,物体B有的体积露出水面且静止,此时滑轮组提升重物B的机械效率为80%,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100Pa.g取10N/kg,悬挂物体的细绳的质量以及绳与轮间的摩擦忽略不计,物体A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12.(2009•通州区一模)如图所示,利用此杠杆装置可将浸没在水中的物体B提出水面.已知OC:OD=1:2,物体A的质量为200g,烧杯的底面积为75cm3,物体B的质量为320g,体积是40cm3.当物体B浸没在水中时,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1.当用力拉A,将物体B从容器底提出水面一部分后,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竖直向下拉A的力为F,杯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2.若P1与P2之差为40Pa.则拉力F是_________N(g取10N/kg,杠杆的质量、悬挂物体A和物体B的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13.(2013•石景山区一模)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底面半径为2r、高为2h的圆柱形薄壁开口容器如图所示,将高为h=10cm、半径为r、底面积为20cm2的圆柱体木块竖直放在容器中,木块的密度ρ=0.5ρ水,然后向容器内注水,若要使木块竖直漂浮(木块吸水忽略不计),则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范围是_________kg.14.(2010•怀柔区二模)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细绳AC沿竖直方向并系于正方体上表面的中央.若上移玻璃杯使小球没入水中,杠杆AB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杆所处的前后两个状态中,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了400Pa.已知正方体的边长为10cm,小球的体积是2×10﹣4m3,则:AO:OB为_________.15.(2012•西城区二模)如图所示,顶面带有光滑凹槽的轻质杠杆AB可以绕支点O转动,杠杆的A端用细线沿竖直方向连接在地板上,OB=0.5m,在杠杆的B端悬挂一个密度为0.8×103kg/m3的圆柱体M.地板上有一个盛满水的容器.在圆柱体M体积的1/3浸入水中时,从容器内溢出0.4N的水,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让一个质量为200g 的小球从B点沿凹槽向A端匀速运动,经过4s的时间,系在A端细线的拉力恰好等于0N.若整个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小球的运动速度为_________m/s.(g取10N/kg)16.(2013•大兴区二模)如图是小红利用杠杆提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B的示意图,杠杆CD可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C:OD=1:2,物体A为配重,烧杯的底面积为80cm2,物体B的质量是320克,体积是60cm3.当物体B浸没在水中时,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为p1.当用力拉A,将物体B从烧杯底提出水面一部分以后,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竖直向下拉A的力为3N,烧杯中的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2.若P1与p2之差为50Pa.则物体A的质量是_________g.(g取10N/kg,杠杆的质量、悬挂物体A和物体B的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三.解答题(共9小题)17.如图所示,重16kg的金属圆柱体放在圆筒形容器中,细绳AD系于圆柱体上底面中央并沿竖直方向,杠杆AB 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当把小球P先后挂在B点与C点时,圆柱体对水平容器底面的压强变化了2500p a.当向容器中注水,使圆柱体没入水中,为使圆柱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恰好为零,需将小球P悬挂于距支点O1.4m的地方.已知杠杆在以上的各个状态中,杠杆均在水平位置上平衡,AO=0.5m,CB=0.5m,圆柱体高h=0.1m.(g取10N/km,杠杆的质量、悬挂圆柱体和小球P的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求:金属圆柱体的密度.18.如图所示,质量为8kg,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通过细绳系于轻质杠杆BOC的B端,杠杆可绕O点转动,且CO=3BO,在C端用F=10N的力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细绳被拉直.不考虑细绳的重量,g取10N/kg,求:(1)物体A的重力G;(2)B端细绳的拉力T;(3)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P.19.(2013•北京)如图所示,杠杆AD放在钢制水平凹槽BC中,杠杆AD能以B点或C点为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BC=0.2m.细绳的一端系在杠杆的A端,另一端绕过动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物体E挂在动滑轮的挂钩上.浸没在水中的物体H通过细绳挂在杠杆的D端,与杠杆D端固定连接的水平圆盘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F.已知60N≤F≤200N,动滑轮的质量m0=1kg,物体H的密度ρ=2×103kg/m3,AD=0.8m,CD=0.2m,杠杆、圆盘、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为使杠杆AD保持水平平衡,求:(1)物体E的最小质量m;(2)物体H的最小体积V.20.(2011•怀柔区二模)如图所示装置中,杠杆和滑轮的重力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杠杆AB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A端通过竖直方向的轻绳与滑轮组相连,在B端用一轻绳沿竖直方向将杠杆拉住,使其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滑轮组的下方,悬挂一圆柱形的物体,此物体被浸在圆柱形容器内的液体中.已知杠杆O点两侧的长度关系为AO=2OB,圆柱形物体的底面积为10cm2、高为12cm,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50cm2.若容器中的液体为水,在水深为20cm时物体的上表面恰与水面相平,此时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1;打开圆柱形容器下方的阀门K,将水向外释放,直到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其总体积的2/3时,将阀门K关闭,此时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2,且F1:F2=3:5.若容器中液体为某种未知液体,其质量与最初容器中的水的质量相等,此时未知液体的深度为18cm,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3.(取g=10N/kg)求:(1)圆柱形物体的密度;(2)未知液体的密度;(3)作用在B端的拉力F3大小;(小数点后保留两位)(4)未知液体对圆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强.21.(2009•怀柔区二模)某校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从水中打捞物体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D、E、G、H都是定滑轮,M是动滑轮,杠杆BC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C:OB=3:4.杠杆BC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人站在地面上通过拉绳子提升水中的物体A,容器的底面积为300cm2,人的质量是70kg,通过细绳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时,A始终以0.6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杠杆到达水平位置时物体A总体积的五分之三露出液面,液面下降了50cm,此时的拉力为F1,它的功率为P1,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N1;当物体A完全离开液面时,此时通过细绳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它的功率为P2,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N2.已知A的质量为75kg,N1:N2=2:1,忽略细绳与滑轮的摩擦以及水对物体的阻力,g取10N/kg.求:(1)当物体露出液面为总体积的五分之三时,物体所受的浮力;(2)动滑轮M受到的重力;(3)P1:P2的值.22.(2010•密云县一模)如图所示,杠杆AOB及支架是一个固连在一起的整体,AO:BO=5:2.图中正方体D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8×10﹣2m2,物体B的质量为2kg.当物体A的质量为9.2kg时,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物体D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4000pa.当把物体A换为质量为39.5kg的物体C,支点向左移,使AO:BO=4:3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上平衡,物体D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零.(杠杆、支架和托盘的重力不计,g取10N/kg.拉物体B的细绳系于物体B上表面中央并沿竖直方向)求:(1)动滑轮的质量.(2)物体D的质量.23.(2012•平谷区一模)如图甲,轻质杠杆AB能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水平地面上的配重N通过细绳竖直拉着杠杆B端,使用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AO:OB=2:5.当圆柱形物体M浸没在水面以下匀速上升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1,配重N对地面的压强为P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当物体M的上表面露出水面20cm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2,配重N地面的压强为P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当物体M全部露出水面后匀速上升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3,配重N对地面的压强为P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3;已知滑轮组中大小两种滑轮的质量之比为9:2,配重N的质量为64.8kg,物体M的底面积为600cm2,物体M 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F1:F2=5:6,P1:P3=6:5,(不计水的阻力、绳重和摩擦,g取10N/kg).求:(1)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8%时,物体M受到的浮力;(2)出水后如果物体M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小明作用在绳子自由端拉力F3的功率.24.(2008•郴州)如图所示,质量为8kg,边长为5cm的正方体物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通过细绳系于轻质杠杆BOC的B端,杠杆可绕O点转动,且CO=3BO,在C端用F=10N的力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细绳被拉直.(细绳重量不计,g取10N/kg)求:(1)物体A的重力G1.(2)B端细绳的拉力F拉;(3)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F压;(4)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P.25.如图:AB为一根均匀轻质杆,杆的中点O点悬挂在天花板上,在杆的A端悬挂有一端开口、粗细均匀、重2N 的薄壁玻璃管,管长L=40cm,管底面积S=20cm2,管中装满水后倒扣在装有水深h=10cm的水槽中,玻璃管管口刚好被水面淹没,在杠杆的B端通过滑轮组用轻质细绳相连,动滑轮下端挂有一个钩码,在滑动组的另一端细绳上挂有一体积为103cm3的实心均匀圆球,当圆球体积的一半浸没在水中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大气压强P0=105Pa,动滑轮重1N,细绳的重量和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忽略不计,g=10N/kg.求:(1)钩码重多少牛顿?(2)圆球的密度是多少kg/m3?(3)假如大气压强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杠杆还能平衡吗?若不平衡,怎样倾斜,请分析说明.杠杆、滑轮组、浮力组合题专项-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doc/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3&fromuid=1(出处: 免费学吧-中学物理学习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浮力一、不定项选择 1.如图8所示,在底面积为200 cm 2的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杠杆DC 可绕支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O =3DO ,钩码A 的质量为100 g .杠杆DC 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物体B 有51的体积露出水面;当在A 的下方再加挂1个相同的钩码时,物体B 有53的体积露出水面,保持O 点位置不动,调节杠杆DC 仍在水平位置平衡.g 取10 N/kg ,杠杆、细绳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图8A .物体B 的密度1.2×103kg/m 3 B .物体B 的体积为750 cm 3C .物体B 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7.5 ND .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1 500 Pa2.如图7所示,在底面积为50cm 2的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杠杆CD 可绕支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O =3DO ,钩码A 的质量为100g 。

杠杆CD 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物体B 有51的体积露出水面;当在A 的下方加挂1个相同的钩码时,物体B有53的体积露出水面,杠杆CD 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g 取10N/kg ,杠杆、悬挂物体的细绳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物体B 的密度1.5×103kg/m 3 B .物体B 的体积为500cm 3C .物体B 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75ND .挂两个钩码与挂一个钩码相比,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600 Pa3.如图7甲所示,底面积为50cm 2的圆柱形玻璃筒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放在水平台面上,底面积为10cm 2的圆柱形物体B 浸没在水中,杠杆CD 可绕支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O =2DO ,物体A 是质量为100g 的配重。

如图7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作用在物体AB 有52的体积露出水面,筒中水的深度比图7甲中水的深度下降了0.4 cm ;此时,物体B 所受的浮力为F 浮,水在物体B 底面处产生的压强为p 。

g 取10N/kg 杠杆、悬挂物体的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p 的大小为500 Pa B .F 浮的大小为0.2NC .物体B 的密度为7g/cm 3D .物体B 的体积为100cm 3图7甲乙 图7图54.某校科技小组在学习了杠杆的知识后仿照古代应用杠杆的实例,设计了一种从水中打捞物体的简易装置,如图7所示,杠杆BC 可绕支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2OC =3OB 。

实验中将一底面积为100dm 2的圆柱形玻璃筒装入一定量的水,放在水平台面上,将底面积为20dm 2的圆柱形物体A 用细绳挂在杠杆的B 端浸没在水中,人通过细绳对杠杆的C 端施加拉力从而提升物体A 。

当物体A 受到360N 竖直向上的拉力,物体A 有41的体积露出水面时,杠杆BC 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

此时,筒中水的深度变化了0.3dm ,物体A 所受的浮力为F 浮,人对C 端的拉力为T ,人对地面的压力为480N 。

g 取10N/kg ,杠杆、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T 的大小为540N B.G 人的大小为750N C. ρA 的大小为1.05g/cm 3D. F 浮的大小为1200 N5.如图9所示,有两个小球M 和N ,密度分别为ρM 和ρN ,小球所受重力大小分别为G M 和G N ,体积分别为V M 和V N 。

将它们用细线分别挂在轻质杠杆AB 两端,且小球M 浸没在甲杯的水中静止,小球N 浸没在乙杯的油中静止,杠杆AB 恰能在水平位置平衡。

小球M 和N 所受浮力分别为F M 和F N 。

已知:AO ׃OB =1׃2,水的密度为ρ水、油的密度为ρ水,且ρN >ρM >ρ水>ρ油,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F M <2F NB .F M >2F NC .V M >2V ND .G M >2G N6.如图5所示,花岗岩石块甲、乙体积之比为13 ׃2,将它们分别挂在轻质硬棒AB 的两端,当把石块甲浸没在水中时,硬棒恰能水平位置平衡。

然后将甲石块从水中取出,拭干后浸没在液体丙中,调节石块乙的位置到C 处时,硬棒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且OC =2OA 。

(已知花岗岩的密度ρ=2.6×103kg/m 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O ׃ OB =1 ׃ 5 B .AO ׃ OB =1 ׃ 4C .液体丙的密度ρ液=1.6×103kg/m 3D .液体丙的密度ρ液=1.8×103kg/m 3图7图87.如图8所示,轻质杠杆AB 长L ,两端悬挂甲、乙两个物体,已知AO ∶OB =1∶3。

甲、乙物体的高h 甲∶h 乙=3∶1,底面积S 甲∶S 乙=3∶1。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乙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则A .甲、乙物体的密度之比为ρ甲∶ρ乙=1∶9B .甲、乙物体所受重力之比为G 甲∶G 乙=4∶1C .若将甲物体浸没于水中未触底时,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乙物体应移到距O 点(4ρ乙-9ρ水)L /4ρ乙处D .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甲、乙物体如图悬挂时与将乙物体浸没于水中未触底时,甲物体所受支持力之比是N 甲∶N 甲´=ρ乙∶(ρ乙+3ρ水)8.轻质硬杆AB 长50cm 。

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10cm 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1dm 3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两端。

在距A 点20cm 处的O 点支起AB 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AB 处于水平平衡。

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AB 仍平衡,如图7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 =10N/kg )A .杆A 端受力增加了15NB .杆A 端受力减小了10NC .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500PaD .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500Pa9.如图6所示,杠杆AB 的A 点挂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C ,B 点挂体积为2000cm 3实心小球D ,AO :OB =1: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D 静止在空中,C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 1;若将小球D 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未接触到容器底),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C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2比 p 1增大了4000Pa ,A 点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0N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g 取10N/kg )A .小球D 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20NB .小球D 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40NC .该液体的密度是2.0×103 kg/m 3D .小球D 的密度是1.0×103 kg/m 310.如图8所示,杠杆AB 的A 点挂边长为2dm 、密度为ρ1=2kg/dm 3的正方体C ,B 点挂边长为1dm 正方体D ,AO:OB=2:5,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D 静止在空中,C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 1=1000Pa ;若将正方体D 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未接触到容器底),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C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大了1250Pa ,取g=10N/kg ,可求得A .物块D 的密度为5kg/dm 3B .液体的密度为2kg/dm 3C .当物体D 浸没在液体中时A 点所受竖直向下的拉力为95N D .若物体D 不浸入液体,要使物体C 对地面的压强为零,则应对物体D 施加竖直向下的64N 的力图7 图8二、填空题1.如图11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细绳AC 沿竖直方向并系于正方体上表面的中央。

若上移玻璃杯使小球浸没水中(不接触容器),杠杆AB 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杠杆所处的前后两个状态中,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了400Pa 。

已知正方体的边长为10cm ,小球的体积是2×10-4m 3,则:AO:OB 为 。

(g 取10N/kg )2.如图所示,某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底面积为20cm 2,将物体B 放入水中时,通过磅秤测得总质量150g ;使用一个杠杆提起物体B ,发现当杠杆C 端挂钩码A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恰好平衡,物体B 刚好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

此时天平示数为70g 。

测得容器内液面下降了1cm 。

则物体B 的密度为 kg/m 3。

( g 取10N/kg )3.如图8所示,杠杆AOB 处在水平位置平衡,OA:OB=1:2,浸入水中的铁球质量m=7.9千克,加在B 端的力F=24.5牛,ρ铁=7.9×103千克/米3,g=10N/Kg 。

则空心体积为 m 34.图9是小华利用杠杆提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B 的示意图。

杠杆CD 可绕支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C :OD =1:2,物体A 为配重,其质量为200g 。

烧杯的底面积为75cm 2,物体B 的质量是320g ,体积是40cm 3。

当物体B 浸没在水中时,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 1。

当用力拉A ,将物体B 从容器底提出水面一部分以后,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竖直向下拉A 的力为F ,杯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2。

若p 1与p 2之差为40Pa 。

则拉力F 是___________N (g 取10N/kg ,杠杆的质量、悬挂物体A 和物体B 的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

图13F图105.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木块A 放入水中静止时,有52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13甲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00 Pa 。

若将木块A 挂在轻质杠杆左端B 点,且A 的部分体积浸入水中,在杠杆C 点悬挂重物G 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13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木块A 漂浮时减少了100Pa 。

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使木块A 露出液面部分与乙图相同,移动重物G 到D 点时,杠杆水平平衡,如图13丙所示。

若OC ∶OD =10∶13。

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 3。

6.如图10所示,顶面带有光滑凹槽的轻质杠杆AB 可以绕支点O 转动,杠杆的A 端用细线沿竖直方向连接在地板上,OB =0.5m ,在杠杆的B 端悬挂一个密度为0.8×103kg/m 3的圆柱体M 。

地板上有一个盛满水的容器。

在圆柱体M 体积的1/3浸入水中时,从容器内溢出0.4N 的水,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此时让一个质量为200g 的小球从B 点沿凹槽向A 端匀速运动,经过4s 的时间,系在A 端细线的拉力恰好等于0N 。

则小球的运动速度为 m/s 。

(g 取10N/kg )7.将高为10cm 的圆柱体甲放在水平地面上,细绳的一端系于圆柱体甲上表面的中央,另一端竖直拉着杠杆的A端。

当把质量为800g 的圆柱体乙悬挂在杠杆的B 端并处于圆柱形容器M 中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8所示,此时圆柱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200Pa 。

把质量为900g 的水注入容器M 中,水未溢出,水静止后,水对容器M 底面的压强为2500Pa ,圆柱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000P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