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8
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八年级语文卷三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 默写。
(1)读古诗文,要理解语言背后的意蕴。
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喻,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举荐的心愿;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表达了真挚的友情可以跨越空间阻隔的哲理;《诗经·关雎》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形象地表现了男子求之不得而又难以入眠的相思之苦。
(2)读古诗文,犹如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体味不同的社会风情。
古诗文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的芦苇茂盛、露转为霜的情景;古诗文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老人和小孩安闲快乐的生活情景。
【答案】①. 欲济无舟楫②. 端居耻圣明③. 海内存知己④. 天涯若比邻⑤. 悠哉悠哉⑥. 辗转反侧⑦. 蒹葭苍苍⑧. 白露为霜⑨. 黄发垂髫⑩. 并怡然自乐【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
注意易错字:济、楫、涯、哉、辗、转、蒹、葭、髫。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
这部书不但显示一个伟大的人——孔子,并且让读者获得许多微学问做人的路径: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
《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
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而辩“性善”,教人求“放心”,影响更大。
又说到“养浩然之气”,那“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这是修养的最高境jiè,所谓天人相通的zhé理。
(有改动)(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忠恕()隅()反境jiè()zhé()理(2)文段中的“时习”“择善”可以分别让我们联想到《论语》中的什么句子?(3)请结合以上文段及《经典常谈》整部作品,说一说儒家学说对现在的我们有哪些教育意义。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八年级第二学期学习评价数学(1)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里.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式子是分式的是( )A.B.C. D.【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识别,对于两个整式A 、B ,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形如的式子就叫做分式,据此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分式的定义可知,四个选项中,只有B 选项中的式子是分式,故选:B .2. 化简的结果是( )A. 2 B. C.D.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即可.【详解】解:,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为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次幂的倒数,即(,为正整数).3. 下列分式中,最简分式是( )A.B.C.D.【答案】C 【解析】【分析】利用最简分式定义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该分式的分子、分母中含有公因式,不是最简分式,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32a1x x +x y+xπ0B ≠AB12-2-1212-1122-=n -n n 1nnaa -=0a ≠n 211a a +-246a bc 22a a-2a b a ab++A ()1+aB 、该分式的分子、分母中含有公因数,不是最简分式,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该分式最简分式,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 、该分式的分子、分母中含有公因式,不是最简分式,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简分式的定义: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这个分式叫做最简分式,解题关键掌握最简分式的定义.4. 把下列分式中x ,y 的值都同时扩大到原来的5倍,那么分式的值保持不变的是( )A.B.C.D.【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x ,y 的值都同时扩大到原来的5倍,求出每个式子的结果,看结果是否等于原式.【详解】解:A 、,分式的值保持不变,符合题意;B 、,分式的值改变,不符合题意;C 、,分式的值改变,不符合题意;D 、,分式的值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5. 春节游河南,探寻千年古韵,品味地道年味!有游客人,到龙门石窟游玩,需要住宿,如每个人住一间房,结果还有一个人无房住,则客房的间数是( )A.B.C.D.【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根据有一个人无房住可得住进房间的人数为人,再除以即可求出是2()a b +y x y-1x y-x y xy-2x y y -()55555y y yx y x y x y==---()11115555x y x y x y==⨯---()55515·5255x y x y x yx y xy xy---==⨯()()22255512555x y x yx yy yy ---==⨯m n 1m n-1m n-1m n+1m n+()1m -n客房的间数,读懂题意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客房间数为,故选:.6. 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后得到的方程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分式方程,把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去分母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去分母得,故选:B .7. 若,,则的值是( )A. 2 B. ﹣2C. 4D. ﹣4【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求出的值,再计算异分母分式相加即可.【详解】∵,∴,∴,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涉及完全平方根公式,异分母分式相加,熟练掌握公式和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8. 如图,若,则表示的值的点落在( )的1m n-A 12113x x x+-=()1321x x -+=()13213x x-+=()13211x -+=1633x x x-+=3x 12113x x x+-=3x ()13213x x -+=2x y +=2xy =-y xx y+22x y +()2222x y x xy y +=++()()222222228x y x y xy +=+-=-⨯-=22842y x y x x y xy ++===--2a b =222a ab a b --A. 第①段B. 第②段C. 第③段D. 第④段【答案】C 【解析】【分析】把代入即可求出分式的值,再看值的点落在的位置.【详解】解:∵,∴,∵,∴表示的值的点落在段③,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知晓把整体代入是解此题的关键.9. 已知关于m 的不等式组,且m 为整数,则关于x 的分式方程的解是( )A. B. C. D. 不能确定【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分式方程,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 “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进而求出其整数解,即m 的值,然后解分式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解不等式①得,解不等式②得:,∴不等式组的解集为,∵m 为整数,2a b =2a b =222a ab a b --2222224222433b b b b b b -===-2013<<222a ab a b--2a b =12020m m -<⎧⎨-<⎩12+=-x x m 5x =1x =3x =12020m m -<⎧⎨-<⎩①②12m >2m <122m <<∴原分式方程为,去分母得:,去括号得:,解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故选:C10. 漳州市教育局为帮助全市贫困师生举行“一日捐”活动,甲、乙两校教师各捐款60000元,已知“…”,设乙学校教师有x 人,则可得方程,根据此情景,题中用“…”表示的缺失的条件应补( )A. 乙校教师比甲校教师人均多捐20元,且甲校教师的人数比乙校教师的人数多20%B. 甲校教师比乙校教师人均多捐20元,且乙校教师人数比甲校教师的人数多20%C. 甲校教师比乙校教师人均多捐20元,且甲校教师的人数比乙校教师的人数多20%D. 乙校教师比甲校教师人均多捐20元,且乙校教师人数比甲校教师的人数多20%【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乙学校教师有x 人推出的含义,再推出的含义,即可得解.【详解】设乙学校教师有x 人,则表示:甲校教师的人数比乙校教师的人数多20%,表示乙校教师比甲校教师人均多捐20元,因此可得出:已知“甲校教师比乙校教师人数多,且乙校教师比甲校老师人均多捐20元”;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准确理解方程中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 若分式的值为0,则=______.【答案】1的的121x x +=-()121x x +=-122x x +=-3x =3x =600006000020(120)x x-=+%(120)x +%600006000020(120)x x-=+%(120)x +%600006000020(120)x x-=+%20%11x x -+x【分析】分式的值为0,即是分子为0,分母不能为0,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关键在于理解值为0的条件.12. 某种花粉颗粒的直径约为,将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现形式为的形式,其中,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等于10时,n 是正数,当原数绝对值小于1时n 是负数;由此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故答案为:.13. 若关于x 的方程无解,则m =_____.【答案】1或2【解析】【分析】去分母得(m -2)x +1=0,根据方程无解分情况讨论,求解即可.【详解】解:去分母,得mx +1﹣2x =0,化简得(m ﹣2)x +1=0,当=0时,x =0或x =1当方程有增根为x =0时,m 不存在;当方程有增根x =1时,得m ﹣2+1=0,即当方程有增根时m =1;当m ﹣2=0时,原方程无解,此时m =2,综上所述:m =1或2,故答案为:1或2.101x x -=+10x -=10x +≠1x =0.000031m 0.00003153.110-⨯10n a ⨯110a ≤<50.000031 3.110-=⨯53.110-⨯21201mx x x x +-=--2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理解分式方程无解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14. 已知,则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异分母分式加法计算,先把已知式子右边通分得到,进而得到,据此求出A 、B 的值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故答案为:4.15. 已知关于分式方程的解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且【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解不等式组,先求出分式方程的解,根据,得到关于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求出的取值范围,又由最简公分母的值不等于,可得不符合条件的取值,最后综合即可得到最终的取值范围,正确求出分式方程的解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由分式方程得,,∵分式方程的解满足,的()()223222x ABx x x +=+---A B -=4()()223222x Bx A Bx x ++-=--231A B B -==,()()223222x AB x x x +=+---()()()()22223222B x x Ax x x -+=+---()()223222x Bx A Bx x ++-=--231A B B -==,51A B ==,514A B -=-=x ()()232223x kx x x +=+--+41x -<<-k 714k -<<0k ≠41x -<<-k k 0k k ()()232223x kx x x +=+--+217x k =-()()232223x k x x x +=+--+41x -<<-∴,即,解得,又∵,∴且,即且,解得且,∴的取值范围为且,故答案为:且.三.解答题.(本大题8小题,共75分)16. 计算:(1);(2)解方程:.【答案】(1);(2)【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除法计算,解分式方程:(1)先把除法变成乘法,然后约分即可得到答案;(2)按照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的步骤解方程,然后检验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21471k --<<-21472117k k -⎧>-⎪⎪⎨-⎪<-⎪⎩714k -<<()()230x x -+≠20x -≠30x +≠21207k --≠21307k -+≠35k ≠0k ≠k 714k -<<0k ≠714k -<<0k ≠322243x z xz y y ÷-32222x x x x-=---232x yz-1x =322243x z xz y y ÷-322234x z y y xz -=⋅232x yz=-32222x xx x-=---去分母得:,去括号得:,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原方程的解为.17.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答案】,【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零指数幂,先把除数的式子通分,然后把除法变成乘法,接着约分化简,最后代值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18. 已知x =﹣4时,分式无意义,x =2时,此分式的值为零,求分式的值.【答案】5【解析】【分析】由分式无意义,可求出a 的值,由分式的值为0,可求出b 的值.把a 、b 的值代入分式中求值即可.【详解】解:∵分式无意义,∴2x +a =0即当x =﹣4时,2x +a =0.解得a =8()3222x x x -=---3224x x x -=--+2243x x x -++=-1x =1x =1x =11a a a a +⎛⎫⎛⎫÷- ⎪ ⎪⎝⎭⎝⎭020241a =+11a -111a a a a +⎛⎫⎛⎫÷-⎪ ⎪⎝⎭⎝⎭211a a a a+-=÷()()111a a a a a +=⋅+-11a =-020241112a =+=+=1121==-2x b x a -+3a ba b+-∵分式的值为0,∴x ﹣b =0,即当x =2时,x ﹣b =0.解得b =2∴.【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意义的条件,关键在于通过分式无意义算出a 、b 的值.19. 已知x 为整数,且++化简结果为整数,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x 值.【答案】x 值的为1或2或4或5【解析】【分析】将原式化简成,由x 为整数且化简结果为整数可得出x −3=±2或±1,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x 为整数且也是整数,∴x-3=±2或±1,则x =1或2或4或5.所以所有符合条件的x 值的为1或2或4或5.【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将原式化简成是解题的关键.20. 有甲、乙两筐水果,甲筐水果的质量为,乙筐水果的质量为(其中).售完后,两筐水果都卖了150元.(1)哪筐水果卖的单价高?(2)高的单价是低的单价的多少倍?【答案】(1)甲水果的单价卖得高; (2)高的单价是低的单价的倍.【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8253832a b a b ++==--⨯23x +23x -22189x x +-23x -222218339x x x x ++++--2222626218999x x x x x x ---+=++---2269x x +-23x -23x -23x -()21kg m -()21kg m -1m >11m m +-(1)用甲框的单间减去乙框的单间,再进行整理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小问1详解】根据题意得:,所以甲水果的单价卖得高;【小问2详解】根据题意得:,答:高的单价是低的单价的倍.21. 当时,定义一种新运算:,例如:,.(1)直接写出_______________;(2)若,求出m 的值.【答案】(1)2;(2).【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所给条件代值进去计算即可求出,(2)根据m 与2的大小关系进行分类讨论求解分式方程即可求出m 的值.【详解】解:(1)因为,所以;(2)时,,解得,不合题意,舍去.时,,2222150150150(1)150(1)1500(1)1(1)(1)(1)(1)m m m m m m m m +---==>---+-+()()222111501501501(1)1(1)1501m m m m m m m +-+÷==---- 11m m +-a b ¹2,(,)2,a b a b F a b b a b b a⎧>⎪⎪-=⎨⎪<⎪-⎩2(3,1)131F ==-248(1,4)4(1)5F ⨯-==--(1,)F a a +=(),22,1()F m F m -=0m =1a a +>2(1,)21F a a a a+==+-m>222,22,12()(2)m F m F m m m -=-=--423m =<2m <()(222,22,22)1F m F m m m⨯-=-=--解得.综上,.【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新定义与分式方程的求解,根据题目给定公式代值计算即可,第(2)问注意对m 的值进行分类讨论求解,注意求解出来的m 的值要根据分类讨论时的取值范围进行取舍.22. 甘蔗富含大量铁、钙、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素有“补血果”的美称,是冬季热销的水果之一,为此,某水果商家12月份第一次用600元购进云南甘蔗若干千克,销售完后,他第二次又用600元购进该甘蔗,但这次每千克的进价比第一次的进价提高了20%,所购进甘蔗的数量比第一次少了25千克.(1)求该商家第一次购买云南甘蔗的进价是每千克多少元?(2)假设商家两次购进的云南甘蔗按同一价格销售,要使销售后获利不低于1000元,则每千克的售价至少为多少元?【答案】(1)每千克4元;(2)每千克的售价至少为8元【解析】【分析】(1)设该商家第一次购买云南甘蔗的进价是每千克x 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答案;(2)设每千克的售价为y 元,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1)设该商家第一次购买云南甘蔗的进价是每千克x 元,根据题意可知:=﹣25,x =4,经检验,x =4是原方程的解,答:该商家第一次购买云南甘蔗的进价是每千克4元;(2)设每千克的售价为y 元,第一销售了=150千克,第二次销售了125千克,根据题意可知:150(y ﹣4)+125(y ﹣4.8)≥1000,解得:y≥8,答:每千克的售价至少为8元.【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3. 我们定义:如果两个分式与的差为常数,且这个常数为正数,则称是的“和雅式”,这个常数称为关于的“和雅值”.如分式,,,则是的“和雅式”,关于的“和雅值”为.0m =0m =6000.2x x +600x 6004A B A B A B 21x A x =+21B x -=+22222(1)21111x x x A B x x x x -++-=-===++++A B A B 2(1)已知分式,,判断是否为的“和雅式”,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若是,请证明并求出关于的“和雅值”;(2)已知分式,,是的“和雅式”,且关于的“和雅值”是,求的值;(3)已知分式,,是的“和雅式”,且关于的“和雅值”是,为整数,且“和雅式”的值也为整数,求所代表的代数式及所有符合条件的的值之和.【答案】(1)不是,理由见解析(2)(3),【解析】【分析】(1)根据新定义进行判断;(2)根据新定义,列出方程求解;(3)根据新定义列出方程,再根据整除的意义求解.【小问1详解】解:C 不是的“和雅式”;理由:,不是的“和雅式”;【小问2详解】由题意得:,,,,解得:,,;12C x =+225644x x D x x ++=++C D C D M =()(1)x b x x --N =()x x a x-M N M N 1a b +29E P x =-3x Q x=-P Q P Q 1x P E x 239E x =+12D C D -= 12x +-2(2)(3)(2)x x x +++=1(3)2x x -++=22x x --+10=-<C ∴D 1M N -=∴()(1)x b x x ---()x x a x-1=()2a b x b ∴-+=20a b b ∴-+==2a =0b =2a b ∴+=【小问3详解】由题意得:,,,为整数,为整数,的值为:或,的值为:,,,,,所以所有符合条件的的值之和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理解新定义和掌握分式的运算是解题的关键.1P Q -=∴(3)(3)E x x +--3x x-1=39E x ∴=+ 29E P x =-=33x-x 3x ∴-1±3±x ∴024*******∴+++=x 12。
贵州省榕江县朗洞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榕江县朗洞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一、书写水平(5分)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5分)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jié①难。
这让我们感到疲惫不堪,甚至想放弃。
但是,正如谚语..所说:“自然总是在不断地yùn yù②着新的生命。
”就像春天里的草木一样,即使经历了严寒酷暑,也依然能够茁壮成长。
因此,我们也应该像草木一样,坚持不懈....地前行。
人生道路上,各种各样的困难必然会袭来,那些放弃或“躺平”的人首屈一指....,但不管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还是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都要迎难而上。
只有深刻认识并掌握这个道理,才能提高人生的抗挫能力。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在不断地前进,不断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但是,时间却在不断地流sh ì③。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2.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4分)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谚语B.坚持不懈C.首屈一指D.突如其来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0分)①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贺敬之《回延安》)② ,同是宦游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
(贺敬之《回延安》)④ ,白露为霜。
(《蒹葭》)⑤ ,胡为乎泥中?(《式微》)⑥关关雎鸠, 。
(《关雎》)⑦《子衿》中表现女子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的诗句是: , 。
⑧《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是: ,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我们学过他的作品《大自然的语言》。
B.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八年级下学期孟溪镇初级中学第三次月考物 理 试 卷(全卷共四个部分,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增大压强的方法: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 ;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增大 。
2.由于液体受 作用,液体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又由于液体具有 ,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
3.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4.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 ;最早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实验是 。
5.浸在任何 或 中的物体都会受液体或气体 的力,这力的方向: 。
6.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 有关,跟液体的 有关。
7.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 ,适用于 和 。
8.质量是300克的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受到的重力是____N ,桌面受到的压力是___ _N ,压力的施力物是__ __。
9.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5,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 接触面积之比为1:2, 则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压强之比为____。
10.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____来实现的;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重8N 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2N 的水平拉力拉动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拉力增加到3N 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N ;若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则木块对桌面的压强为___Pa .12.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4,密度之比为1:3,若它们漂浮在某液体中,所受浮力之比为____;若把它们全部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受到浮力之比为____。
13.“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800吨,表示它浮在海面上,排开的海水质量是4800吨,此时舰所受的浮力是____N ,当舰从海洋驶入长江时,所受浮力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海水>ρ江水)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压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B .受力面积越小,压强一定越大C .受力面积不变,物体的重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D .压力不变,受力面积越大,压强一定越小 15.下列有关液体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同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越大,说明容器内液体重力越大B .相等质量的液体对不同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可以是不相等的C .密度较大的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肯定比较大班级 姓名 学号………………………………………………密…………………………………………………封…………………………………………………线………………………………………………D.以上说法都正确16.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B.台风掀开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C.软包装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D.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好----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17.如右图所示,三个相同的烧杯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盐水、水和酒精,它们液面的高度相同,其中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最大的是 ( )(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A、盛盐水的杯子B、盛水的杯子C、盛酒精的杯子D、三者一样大18.如右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 ( )A. P甲> P乙 B.P甲< P甲C.P甲= P甲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9.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施力物体是:()A.地球 B.液体 C.盛液体的容器 D.物体本身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21.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B.沉下去的物体受到浮力一定比浮上去的物体受到浮力小C.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般是不同的22.A、B两个同样的实心铁球,A沉于水底,B浮于水银液面上,则两球受到浮力的F A、F B 的大小关系为:()A.F A>F B B.F A=F B C.F A<F B D.不能确定23.在一个较大的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放有一个木块,木块上面放有物体A,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A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A都静止时(水未溢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当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上升B.当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C.当A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D .当A 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将A 拿下,容器中水面不变24.有一块冰漂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冰的密度是0.9×103kg/m 3,浓盐水密度是 1.1×103kg/m 3),如果冰块全部熔解后,液面将:(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无法判断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25.小宇同学利用A 、B 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八年级下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八年级(下)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长度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8.15.17 B.1.5.2.3 C.6.8.10 D.5.12.132.在△ABC中.AB=.BC=.AC=.则()A.∠A=90°B.∠B=90°C.∠C=90°D.∠A=∠B 3.如图所示.AB=BC=CD=DE=1.AB⊥BC.AC⊥CD.AD⊥DE.则AE=()A.1 B.C.D.24.如图.在▱ABCD中.AB=4.BC=6.∠B=30°.则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A.6 B.12 C.18 D.245.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C.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D.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已知等腰梯形的两底之差等于腰长.则腰与下底的夹角为()A.15°B.30°C.45°D.60°7.如图.在△ABC中.D、E、F三点将BC分成四等分.XG:BX=1:3.H为AB中点.则△ABC的重心是()A.X B.Y C.Z D.W8.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10.BD⊥AC于D.CD=2.则BD的长为()A.4 B.5 C.6 D.89.用配方法解方程:x2﹣2x﹣3=0时.原方程变形为()A.2=4 C.2=310.在下面图形中.每个大正方形网格都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最大的是()A.B.C.D.二、填空(每小题4分.共24分)11.已知两条线段的长为3cm和4cm.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cm时.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12.在Rt△ABC中.∠C=90°.若a=15.c=25.则b=.13.▱ABCD的周长是30.AC、BD相交于点O.△OAB的周长比△OBC的周长大3.则AB=.14.如图.矩形ABCD中.AB=8.BC=4.点E在边AB上.点F在边CD上.点G、H在对角线AC 上.若四边形EGFH是菱形.则AE的长是.15.梯形中位线长6cm.下底长8cm.则上底的长为cm.16.在一张三角形纸片中.剪去其中一个50°的角.得到如图所示的四边形.则图中∠1+∠2的度数为度.三、解答题(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AB=3cm.AD=4cm.BC=13cm.CD=12cm.∠A=9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18.如图.已知线段a和b.a>b.求作直角三角形ABC.使直角三角形的斜边AB=a.直角边AC=b.(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19.(6分)(2016丹东模拟)如图.在▱ABCD中.E是CD的中点.AE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求证:BC=CF.四、解答题(二)(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在边AD.BC上.且DE=CF.连接OE.OF.求证:OE=OF.21.梯形ABCD中.AD∥BC.AB=DC=2.∠DBC=30°.∠BDC=90°.求:梯形ABCD的面积.2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E.F为对角线AC上两点.且AE=CF.DF∥BE.求证: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五、解答题(三)(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3.如图.在△ABC中.∠ACB=90°.∠B=30°.CD.CE分别是AB边上的中线和高.(1)求证:AE=ED;(2)若AC=2.求△CDE的周长.24.已知:如图.在▱ABCD中.O为对角线BD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EF分别交AD.BC于E.F 两点.连结BE.DF.(1)求证:△DOE≌△BOF;(2)当∠DOE等于多少度时.四边形BFDE为菱形?请说明理由.25.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G是CD上一点.延长BC到E.使CE=CG.连接BG并延长交DE于F.(1)求证:△BCG≌△DCE;(2)将△DCE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得到△DAE′.判断四边形E′BG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2017-2018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八年级(下)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长度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8.15.17 B.1.5.2.3 C.6.8.10 D.5.12.13【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答】解:A、82+152=17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B、1.52+22≠3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C、62+82=10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D、52+122=13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2.在△ABC中.AB=.BC=.AC=.则()A.∠A=90°B.∠B=90°C.∠C=90°D.∠A=∠B【分析】根据题目提供的三角形的三边长.计算它们的平方.满足a2+b2=c2.哪一个是斜边.其所对的角就是直角.【解答】解:∵AB2=()2=2.BC2=()2=5.AC2=()2=3.∴AB2+AC2=BC2.∴BC边是斜边.∴∠A=9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本题没有让学生直接判定直角三角形.而是创新的求哪一个角是直角.是一道不错的好题.3.如图所示.AB=BC=CD=DE=1.AB⊥BC.AC⊥CD.AD⊥DE.则AE=()A.1 B.C.D.2【分析】根据勾股定理进行逐一计算即可.【解答】解:∵AB=BC=CD=DE=1.AB⊥BC.AC⊥CD.AD⊥DE.∴AC===;AD===;AE===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4.如图.在▱ABCD中.AB=4.BC=6.∠B=30°.则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A.6 B.12 C.18 D.24【分析】过点A作AE⊥BC于E.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AE的长.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根据即可求出其面积.【解答】解:过点A作AE⊥BC于E.∵直角△ABE中.∠B=30°.∴AE=AB=×4=2∴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BCAE=6×2=1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和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5.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C.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D.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分析】根据矩形的判定对A、B进行判断;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对C、D进行判断.【解答】解:A、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为真命题.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为真命题.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为假命题.故C选项符合题意;D、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为真命题.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6.已知等腰梯形的两底之差等于腰长.则腰与下底的夹角为()A.15°B.30°C.45°D.60°【分析】过点D作DE∥BC.可知△ADE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到∠C=60°.【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E∥BC.交AB于点E.∴DE=CB=AD.∵AD=AE.∴△ADE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60°.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等腰梯形的性质及梯形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7.如图.在△ABC中.D、E、F三点将BC分成四等分.XG:BX=1:3.H为AB中点.则△ABC的重心是()A.X B.Y C.Z D.W【分析】根据重心的定义得出AE是△ABC边BC的中线.CH是△ABC边BA的中线.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D、E、F三点将BC分成四等分.∴BE=CE.∴AE是△ABC边BC的中线.∵H为AB中点.∴CH是△ABC边BA的中线.∴交点即是重心.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重心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重心的定义找出AE是△ABC边BC的中线.CH是△ABC边BA的中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10.BD⊥AC于D.CD=2.则BD的长为()A.4 B.5 C.6 D.8【分析】根据AB=AC=10.CD=2得出AD的长.再由BD⊥AC可知△ABD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即可.【解答】解:∵AB=AC=10.CD=2.∴AD=10﹣2=8.∵BD⊥AC.∴BD===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用配方法解方程:x2﹣2x﹣3=0时.原方程变形为()A.2=4 C.2=3【分析】将原方程的常数项﹣3变号后移项到方程右边.然后方程两边都加上1.方程左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后.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x2﹣2x﹣3=0.移项得:x2﹣2x=3.两边加上1得:x2﹣2x+1=4.变形得:(x﹣1)2=4.则原方程利用配方法变形为(x﹣1)2=4.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此方法的步骤为:1、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2、将常数项移项到方程右边;3、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方程左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方程右边为非负常数;4、开方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10.在下面图形中.每个大正方形网格都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最大的是()A.B.C.D.【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可以看成是规则图形的面积的和或差.从而可得到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最大的图形.【解答】解: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可以看成是规则图形的面积的和或差.根据正方形的性质计算得.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最大的是第四选项.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正方形的性质的理解及运用.二、填空(每小题4分.共24分)11.已知两条线段的长为3cm和4cm.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5或cm时.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分析】本题从边的方面考查三角形形成的条件.涉及分类讨论的思考方法.即:由于“两边长分别为3和5.要使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指代不明.因此.要讨论第三边是直角边和斜边的情形.【解答】解:当第三边是直角边时.根据勾股定理.第三边的长==5.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3.4.5能构成三角形;当第三边是斜边时.根据勾股定理.第三边的长==.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3..亦能构成三角形;综合以上两种情况.第三边的长应为5或.故答案为5或.【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时注意三角形形成的条件: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当题目指代不明时.一定要分情况讨论.把符合条件的保留下来.不符合的舍去.12.在Rt△ABC中.∠C=90°.若a=15.c=25.则b=20.【分析】依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Rt△ABC中.∠C=90°.∴b==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3.▱ABCD的周长是30.AC、BD相交于点O.△OAB的周长比△OBC的周长大3.则AB= 9.【分析】如图: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B=CD.BC=AD.OA=OC.OB=OD;又由△OAB的周长比△OBC的周长大3.可得AB﹣BC=3.又因为▱ABCD的周长是30.所以AB+BC=10;解方程组即可求得.【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BC=AD.OA=OC.OB=OD;又∵△OAB的周长比△OBC的周长大3.∴AB+OA+OB﹣(BC+OB+OC)=3∴AB﹣BC=3.又∵▱ABCD的周长是30.∴AB+BC=15.∴AB=9.故答案为9.【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解题时要注意利用方程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求解.14.如图.矩形ABCD中.AB=8.BC=4.点E在边AB上.点F在边CD上.点G、H在对角线AC 上.若四边形EGFH是菱形.则AE的长是5.【分析】首先连接EF交AC于O.由矩形ABCD中.四边形EGFH是菱形.易证得△CFO≌△AOE(AAS).即可得OA=OC.然后由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继而求得OA的长.又由△AOE ∽△ABC.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连接EF交AC于O.∵四边形EGFH是菱形.∴EF⊥AC.OE=OF.∵四边形ABCD是矩形.∴∠B=∠D=90°.AB∥CD.∴∠ACD=∠CAB.在△CFO与△AOE中..∴△CFO≌△AOE(AAS).∴AO=CO.∵AC==4.∴AO=AC=2.∵∠CAB=∠CAB.∠AOE=∠B=90°.∴△AOE∽△ABC.∴.∴.∴AE=5.故答案为5.【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准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此题的关键.15.梯形中位线长6cm.下底长8cm.则上底的长为4cm.【分析】根据“梯形中位线的长等于上底与下底和的一半”可求得其上底.【解答】解:由已知得.下底=2×6﹣8=4(cm).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梯形中位线定理的数量关系:梯形中位线的长等于上底与下底和的一半.16.在一张三角形纸片中.剪去其中一个50°的角.得到如图所示的四边形.则图中∠1+∠2的度数为230度.【分析】三角形纸片中.剪去其中一个50°的角后变成四边形.则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度即可求得∠1+∠2的度数.【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四边形除去∠1.∠2后的两角的度数为180°﹣50°=130°.则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得:∠1+∠2=360°﹣130°=230°.【点评】主要考查了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的实际运用与三角形内角和180度之间的关系.三、解答题(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AB=3cm.AD=4cm.BC=13cm.CD=12cm.∠A=9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分析】连接BD.根据已知分别求得△ABD的面积与△BDC的面积.即可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解答】解:连接BD.∵AB=3cm.AD=4cm.∠A=90°∴BD=5cm.S△ABD=×3×4=6cm2又∵BD=5cm.BC=13cm.CD=12cm∴BD2+CD2=BC2∴∠BDC=90°∴S△BDC=×5×12=30cm2∴S四边形ABCD=S△ABD+S△BDC=6+30=36cm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和逆定理的应用.还涉及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连接BD.是关键的一步.18.如图.已知线段a和b.a>b.求作直角三角形ABC.使直角三角形的斜边AB=a.直角边AC=b.(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分析】先作线段AC=b.再过点C作AC的垂线.接着以点A为圆心.a为半径画弧交此垂线于B.则△ABC为所求.【解答】解:如图.△ABC为所求作的直角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19.(6分)(2016丹东模拟)如图.在▱ABCD中.E是CD的中点.AE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求证:BC=CF.【分析】先证明△ADE≌△FCE.得出AD=CF.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AD=BC.继而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BC.∴∠ADE=∠FCE.∵E是CD的中点.∴DE=CE.在△ADE和△FCE中.∵.∴△ADE≌△FCE.∴AD=CF.又∵AD=BC.∴BC=CF.【点评】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找出△ADE与△FCE全等的条件.难度一般.四、解答题(二)(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在边AD.BC上.且DE=CF.连接OE.OF.求证:OE=OF.【分析】欲证明OE=OF.只需证得△ODE≌△OCF即可.【解答】证明: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ADC=∠BCD=90°.AC=BD.OD=BD.OC=AC.∴OD=OC.∴∠ODC=∠OCD.∴∠ADC﹣∠ODC=∠BCD﹣∠OCD.即∠EDO=∠FCO.在△ODE与△OCF中..∴△ODE≌△OCF(SAS).∴OE=OF.【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21.梯形ABCD中.AD∥BC.AB=DC=2.∠DBC=30°.∠BDC=90°.求:梯形ABCD的面积.【分析】作DE⊥BCTVE.则∠DEB=90°.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E=BD.BC=2DC=4.求出BD=DC=6.DE=3.由等腰梯形的性质得出∠ABD=∠ADB.得出AD=AB=2.即可求出梯形ABCD的面积.【解答】解:如图所示:作DE⊥BCTVE.则∠DEB=90°.∵∠DBC=30°.∠BDC=90°.∴∠C=60°.DE=BD.BC=2DC=4.BD=DC=6.∴DE=3.∵AD∥BC.AB=DC.∴∠ABC=∠C=60°.∠ADB=∠BDC=30°.∴∠ABD=30°=∠ADB.∴AD=AB=2.∴梯形ABCD的面积=(AD+BC)×DE=(2+4)×3=9.【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梯形面积的计算;熟练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C和DE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E.F为对角线AC上两点.且AE=CF.DF∥BE.求证: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分析】首先证明△AEB≌△CFD可得AB=CD.再由条件AB∥CD可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解答】证明:∵AB∥CD.∴∠DCA=∠BAC.∵DF∥BE.∴∠DFA=∠BEC.∴∠AEB=∠DFC.在△AEB和△CFD中.∴△AEB≌△CFD(ASA).∴AB=CD.∵AB∥CD.∴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五、解答题(三)(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3.如图.在△ABC中.∠ACB=90°.∠B=30°.CD.CE分别是AB边上的中线和高.(1)求证:AE=ED;(2)若AC=2.求△CDE的周长.【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CD=AD.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得∠A=60°.从而判定△ACD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证明;(2)结合(1)中的结论.求得CD=2.DE=1.只需根据勾股定理求得CE的长即可.【解答】(1)证明:∵∠ACB=90°.CD是AB边上的中线.∴CD=AD=DB.∵∠B=30°.∴∠A=60°.∴△ACD是等边三角形.∵CE是斜边AB上的高.∴AE=ED.(2)解:由(1)得AC=CD=AD=2ED.又AC=2.∴CD=2.ED=1.∴.∴△CDE的周长=.【点评】此题综合运用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4.已知:如图.在▱ABCD中.O为对角线BD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EF分别交AD.BC于E.F 两点.连结BE.DF.(1)求证:△DOE≌△BOF;(2)当∠DOE等于多少度时.四边形BFDE为菱形?请说明理由.【分析】(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DOE≌△BOF(ASA);(2)首先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出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E=ED.即可得出答案.【解答】(1)证明:∵在▱ABCD中.O为对角线BD的中点.∴BO=DO.∠EDB=∠FBO.在△EOD和△FOB中.∴△DOE≌△BOF(ASA);(2)解:当∠DOE=90°时.四边形BFDE为菱形.理由:∵△DOE≌△BOF.∴OE=OF.又∵OB=OD∴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EOD=90°.∴EF⊥BD.∴四边形BFDE为菱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菱形的判定等知识.得出BE=DE是解题关键.25.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G是CD上一点.延长BC到E.使CE=CG.连接BG并延长交DE于F.(1)求证:△BCG≌△DCE;(2)将△DCE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得到△DAE′.判断四边形E′BG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1)由正方形ABCD.得BC=CD.∠BCD=∠DCE=90°.又CG=CE.所以△BCG≌△DCE 【分析】(SAS).(2)由(1)得BG=DE.又由旋转的性质知AE′=CE=CG.所以BE′=DG.从而证得四边形E′BGD 为平行四边形.【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CD.∠BCD=90°.∵∠BCD+∠DCE=180°.∴∠BCD=∠DCE=90°.又∵CG=CE.∴△BCG≌△DCE.(2)解:四边形E′BGD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DCE绕D顺时针旋转90°得到△DAE′.∴CE=AE′.∵CE=CG.∴CG=AE′.∵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E′∥DG.AB=CD.∴AB﹣AE′=CD﹣CG.即BE′=DG.∴四边形E′BGD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考生观察、分析图形的能力.f;lf2-9;。
滁州市第六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卷

滁州市第六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卷(人教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四部分,十大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或""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四大题,满分20分)1.短对话理解(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你将听到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请在每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读两遍。
1.What did Tony put on the way to the village?2.What animal does Billy like best?3.Who told Mike the location of the woman's house?A. The woman's brother.B. The woman's father.C. The woman's daughter.4.What's the population of Tim's town?A.About 6,000.B.About 60,000.C. About 600,000.5.How much food does the elephant eat a day?A.120 kilos.B.150 kilos.C.250kilos..长对话理解(共5 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你将听到两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
请在每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7小题。
6.What does the boy think of reading probably?A. Useful.B. Boring.C. Enjoyable.7.When does the boy hardly read?A.In the early morning.B.During lunch breaks.C. Before bedtime.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至10小题。
11-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卷

八年级英语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笔试部分(80分)I、单项选择题(15分)( )1. Let’s wish the sport meeting a big ______!A. successesB. successfulC. success( )2. Please remember _______ an umbrella. It will rain soon.A. to takeB. takingC. take( )3. It is _____ to take more food than you need at a western dinner party.A. politeB. goodC. impolite( )4. Do you know ______ organize the food festival?A. howB. how toC. how should( )5. Of us all, he did the homework _______.A. carefulB. more carefulC. the most carefully( )6. We’ll stay at home if it ______ tomorrow .A. will rainB. rainsC. rain( )7. They often chat ______ each other ______ the Internet.A. with; onB. with; inC. about ; on( )8. ______ surprising the news is !A. WhatB. What aC. How( )9. We know _____ he is from the USA.A. thatB. whatC. where( )10. ______ you like to join his party?A. WillB. WouldC. Shall( )11. It’s very kind _____ you to help old people and children.A. toB. forC. of( )12. I must try my best ______ this work tomorrow.A. finishB. to finishC. finishing( )13. Oh, my English book is on the floor, I must _____.A. pick up itB. pick it upC. to pick it up( )14. If you eat _____ vegetables and ______ meet, you’ll be more healthy.A. more; lessB. less; moreC. many; much( )15. He doesn’t know _____ he will visit Lily or not.A. ifB. whetherC. weatherII、情境交际。
江西省抚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巢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

江西省抚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巢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一、单选题1.以下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2.若a b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22a b >B .22a b -<-C .22a b ->-D .22a b < 3.下列各式,①()()22422x x y x xy x xy -=-+,②()()212112x x x x x -+=-++,③()2222a ab b a b -+-=--,④2111111m m m ⎛⎫⎛⎫-=-+ ⎪⎪⎝⎭⎝⎭属于正确的因式分解的有( ) A .1个 B .2个C .3个D .4个 4.无论x 为何值,下列分式一定有意义的是( )A .21x x + B .21x x + C .21x x + D .21x x + 5.如图,若一次函数y =﹣2x +b 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A 的坐标为(0,3),则不等式﹣2x +b >0的解集为( )A .x >32B .x <32C .x >3D .x <36.如图,在ABC V 中,AE ,BE ,CE 分别平分BAC ∠,ABC ∠,ACB ∠,ED BC ⊥于点D ,若ABC V 的周长为12cm ,ABC V 的面积为218cm ,则ED 的长为( )A .1cmB .2cmC .3cmD .4cm二、填空题7.因式分解:333ab ab b -+-=.8.不等式9﹣3x >0的非负整数解是.9.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时,第一步应假设.10.如图,在△ABC 中,点D 在BC 上,且BC =CD +AD ,则点D 在的垂直平分线上.11.如图,在ABC V 中,已知45ACB ∠=︒,1BC =,AB =ABC V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ADE V ,点B 与点D 对应,点C 与点E 对应,且C ,D ,E 三点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CE 的长为.12.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16AC =,20AB =,动点D 从点A 出发,沿线段AB 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B 运动,过点D 作DF AB ⊥交BC 所在的直线于点F ,连接AF CD ,.设点D 运动时间为t 秒.当ABF △是以AB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则t =秒.三、解答题13.(1)解不等式5132x x -+>-.(2)解分式方程:11322x x x-+=--.14.先化简,再求值:(1﹣1a )÷221a a a -+,其中a 15.已知:如图,90,30,C B AD ∠=︒∠=︒是ABC V 的角平分线.求证:2BD CD =.16.已知直线1:2l y x n =+-与直线2:l y mx n =+相交于点()1,2P .(1)求m ,n 的值;(2)请结合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2mx n x n +>+-的解集;(3)求直线1l 、直线2l 与x 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17.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AB 的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请按要求画出图形,使得它们的顶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画出一个以AB 为一边的ABE V ,点E 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45ABE ∠=︒;(2)画出以CD 为一腰的等腰CDF V ,点F 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CDF V 的面积为152,连接EF ,请直接写出线段EF 的长.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V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4,4),(2,3),(5,2)A B C ,将ABC V 向左平移6个单位得到111A B C △.(1)①以原点O 为旋转中心,将111A B 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222A B C △;②以原点O 为旋转中心,将111A B 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得333A B C △;(2)在(1)的条件下,ABC V 与333A B C △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则该对称中心坐标为______.19.阅读理解学习:将多项式2310x x +-分解因式得()()231025x x x x +-=-+,说明多项式2310x x +-有一个因式为2x -,还可知,当20x -=时23100x x +-=.请你学习上述阅读材料解答以下问题:(1)若多项式26x kx +-有一个因式为3x -,求k 的值;(2)若2x +,1x -是多项式3225x ax x b ++-的两个因式,求a ,b 的值.20.如图,ABC V 是等边三角形,D 是边AB 上一点,以CD 为边作E 等边CDE V ,DE 交AC 于点F ,连接AE ,(1)求证:BCD ACE V V ≌.(2)若6BC =,2AE =,求CD 的长.21.甲、乙两人加工同一种零件,甲每天加工的数量是乙每天加工数量的 1.5 倍,两人各加工 600 个这种零件,甲比乙少用 5 天.(1)求甲、乙两人每天各加工多少个这种零件?(2)已知甲、乙两人加工这种零件每天的加工费分别是 150 元和 120 元,现有 3000 个这种零件的加工任务,甲单独加工一段时间后另有安排,剩余任务由乙单独完成.如果总加工费不超过 7800 元,那么甲至少加工了多少天?22.观察下列等式:第1个等式:14111132⎛⎫+=⨯+ ⎪⎝⎭; 第2个等式:19111283⎛⎫+=⨯+ ⎪⎝⎭; 第3个等式:1161113154⎛⎫+=⨯+ ⎪⎝⎭; 第4个等式:1251114245⎛⎫+=⨯+ ⎪⎝⎭; … 根据你观察到的规律,解决下列问题:(1)请写出第5个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写出第n 个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n 的等式表示),并证明. 23.已知40MON ∠=︒,OE 平分MON ∠,点A ,B ,C 分别是射线OM ,OE ,ON 上的动点(A ,B ,C 不与点O 重合),连接AB ,连接AC 交射线OE 于点D ,设BAC α∠=.(1)如图1,若AB ON ∥,①ABO ∠的度数是 ;②当BAD ABD ∠=∠时,OAC ∠的度数是 ;当B A D B D A ∠=∠时,OAC ∠的度数是 ; (2)在一个四边形中,若存在一个内角是它的对角的2倍,我们称这样的四边形为“完美四边形”,如图2,若AB OM ⊥,延长AB 交射线ON 于点F ,当四边形DCFB 为“完美四边形”时,求α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县实验中学—(下学期)八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面对chà zǐ yān hóng( )的花朵,你想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吗?走进沙漠,你能把那些guāng guài lù lí()的现象说清楚吗?我们每天看到各种各样的事物,你考虑过物质结构的特点吗?我们的知识yǔ rìjù zēng (),为什么又说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2.按课文原文填空。
(4分,每题1分)①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
,!③,,古道西风瘦马。
④《陋室铭》中描写无任何干扰而清静修学的两句是:,。
3.下面的习作片段有几处错误,请选择3处并选用所给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3分)(1)换用号:(2)调位号:当第一场骤雨打破计划时,请不要躲避,因为在雨中的畅快淋漓,会吹开心中的迷惘与惆怅,既便分不清是雨还是泪,你终究会耳闻目睹雨后绚丽的彩虹,那时的番然醒悟会让你微笑永驻。
4.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每小题1分,共3分)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听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
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
身高八尺,腰阔十围。
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着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1)上文选自《》,作者是。
(2)这两段话选自一部古典小说,其中选段中的“胖大和尚”是,从原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人(性格特点)。
(3)上文是小说中很有名的故事情节,这一节的故事叫做(用简要的语句概括)。
5.认真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就“鸟类与人类的关系”说说自己的发现。
(4分)材料一:宋代葛天民的《迎燕》诗:“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台湾郭枫在《空山鸟语》中写道:“真的是鹧鸪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
‘咕咕——’,我回到了江南。
”材料二:飞鸽传书捎佳音,黄雀晨鸣唤学子,燕子春归知时令。
从古到今,人们的生活与鸟类息息相关。
通过对鸟类飞行的观察研究,经过多次的试验和失败,人类制成了滑翔机,并最终于1903年12月制造成功现代的飞机,这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活动的空间距离。
材料三:蜂鸟在茂密的树林中飞行时,那是前后左右,随心所欲,灵活自如。
而目前,一架高性能的超音速歼击机,想要在12000米的高空转个弯,那至少也得绕一个半径10000米左右的大圈子。
6.下图是某同学搜集来的绿色食品标志(图一)与中国环境标志(图二)图,请任选..一幅..图并根据画面内容指出这幅标志图的构图创意。
(3分)构图创意:构图创意:二、现代文阅读(33分)(一)迷雾探踪(共15分)(1)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
当接近地面的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大量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悬浮在空中,形成雾茫茫的天气,使视野模糊不清,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雾有轻重之分。
当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时称为轻雾,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称为大雾,水平能见度在500米以下的称为浓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锋面雾等几种。
(2)雾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在做饭时,大家总能看到锅的上方有雾气产生,雾的形成和它形成的原理相同,只是形成的范围大,维持的时间长而已。
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
白昼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晚,地面热量的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
凌晨时分空气温度低,所以大雾经常出现在早晨。
太阳升起后,由于温度的升高,小水滴或小冰晶又变成水汽或降落到地面,雾又渐渐消散了。
(3)大雾天气不仅对交通影响很大,而且还危害农业。
如果连续几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作物生长,诱使病害发生。
如小麦抽穗时遇上3天以上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
(4)专家提醒说,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很大的隐蔽性。
据测定,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
人们如果在雾中锻炼或散步,随着活动量的增加呼吸会加深、加快,这样就会更多地吸收到雾中的有害物质,极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
所以,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应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
(5)既然大雾能给人们带来危害,那么人们能不能消除迷雾呢?回答是肯定的,可以进行人工消雾。
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以提高能见度的行为。
雾可分为雾区温度高于0℃的暖雾和低于0℃的过冷雾。
目前一般有三种消暖雾的方法:一、加热法。
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
二、吸湿法。
播撒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水汽附着在凝结核上成为大水滴。
三、人工搅动混合法。
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
7.文章分四个层次介绍了“迷雾”,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一、四层的内容。
(2分)8.第(1)(3)段中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至少举出三种)(3分)9.第(2)段在说明雾的形成与消散过程中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3分)10.文章在说明雾的危害时,略写了对交通的影响,详写了对人的危害。
这样处理详略的理由是什么?(3分)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是怎样体现语言准确性的?(4分)(1)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应适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
(2)据测定...,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
(二) 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共18分)⑴我的汉语学生杰克是医科大学中医专业的H 国留学生。
⑵素闻H 国人是苛刻挑剔的,择师条件也十分离奇:首先人要漂亮:然后才是中文要好。
⑶初次见面,简单的介绍后,杰克勉强地点了点头,就不再讲话。
我知道,除了他本身固有的高傲外(这是这所公寓里所有留学生的通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远没有达到他所谓的“漂亮”标准。
说真的,我确实跟美丽无缘,父母给了我一张再平凡不过的脸。
但我没有妄自菲薄,我并不认为美丽可以代表一切。
我知道,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和荆棘不是美丽可以跨过的。
记得《简·爱》中有一段话:“我贫穷、低微、不美丽。
但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时,我们是平等的。
”我能(A.蔑视 B.歧视 C.重视,)但不能无视杰克的高傲。
我暗暗对自己说:我要做得最好,让他的高傲见鬼去吧!⑷4月的一天,雨哗哗地下了一整天。
街上的水很多,路面低洼处水可没过脚面。
舍友们都仰倒在床上,高唱着“下雨天,睡觉天”。
在那样一个滂沱大雨的鬼天气里,谁愿意一脚泥、一身水地出门呢?眼看快6点,又该去上课了。
舍友们都说雨那么大,路又难走,别去了,一次特殊情况,杰克应该能够理解。
我笑着摇摇头,撑开伞,出了门。
⑸街上风裹着雨,手中的伞握不稳,身上湿了大半。
路比想象中要难走得多。
红旗大街正在扩建,路边的土被冲得到处都是,一踩一脚泥,裤脚上已溅了不少泥点子。
红旗大街与新石南路的交叉处,已不见路,只有一片汪洋的水。
鞋子里外都湿了,走起路来,噗哧噗哧地响,一阵冷风吹来,我直打寒颤。
⑹到了杰克的房间门口,脱下鞋子抬起脚,水滴滴答答地往下淌。
我飞快地脱下袜子,拧了拧水,又飞快地穿上。
我以最快的速度做完这一切,然后敲门。
⑺开门的一刹那,……我笑了笑。
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格外漫长。
半温的衣服贴在身上,粘粘的、潮潮的,感觉就像掉进沼泽中一样。
尽管如此,我脸上始终保持着平和自然的微笑。
我知道我不需要无谓的同情,我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击溃杰克的高傲和他对中国人的偏见。
⑻打那以后,杰克表现得不再那么难以接近。
他的高傲像一只鸡蛋被我击开了狭小的裂缝。
⑼杰克的中文进步很慢,尤其是在念绕口令时,他发音含糊不清,听上去像酣睡的小猫打呼噜。
杰克的高傲随着他的一次次失败而一点点减弱。
我无意也无暇嘲笑他。
相反,我一直鼓励他不要气馁,不要懈怠。
每次,我在讲课时,总穿插一些文字游戏和课外知识,诸如名胜古迹、文化典籍、风味特产、天文历法等。
课前我不断充实自己,课上我俨如一位真正的老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
我的只有一个学生的课堂充实而富有趣味。
终于有一天,杰克竖起大拇指说:“老师棒!中国棒!”语气中有着不可置疑的肯定。
⑩我笑了。
许多日子以来,我嘴里衔着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而此时却嚼出了丝丝甘甜。
⑾“杰克,给你这个。
”一次课后休息,我伸手递给杰克一个外表光滑的苹果。
凭我的经验,这个苹果肯定少汁、青涩,极为难吃。
而我啃起了那个不太光滑的苹果。
果真如此。
“老师,为什么你给我的这个这么难吃?”他看着吃得津津有味的我。
我晃了晃手中带有疤痕的苹果说:“你不是喜欢外在漂亮的吗?那个苹果可是这一堆中最好看的!”说完,我和杰克相视一笑。
“谢谢,”他友好地向我伸出手,“你教给了我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
”至此,他的高傲被我彻底击碎。
⑿初为人师,我深深地品味了其中的苦与乐。
我知道我贫穷、低微、不美,但我拥有坚毅,拥有真诚。
它们会伴我跨过人生道路上的坎坎坷坷,让我得到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
12.联系上下文,在第(3)段的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将其字母填入横线上:。
(2分)13.文中的“我”“拥有坚毅”、“拥有真诚”。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我”的“坚毅”、“真诚”分别表现在哪里。
(4分)14.选文第(6)段中“我”的一系列行动描写,写出了“我以最快的速度做完这一切”,表现出“我”的心理。
这种心理也体现在第(7)段“我”的神态中:(2分)15.根据上下文内容,请你合理想象补写出第(7)段杰克在“开门的一刹那”时的情形。
(60字左右)(3分)16.第(10)段中,“许多日子以来,我嘴里衔着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而此时却嚼出了丝丝甘甜....。
”是因为:(4分)17.第(11)段中杰克说:“你教给了我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
”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个道理是什么。
(3分)三、古诗文阅读(17分)(一)阅读《口技》,根据要求作答。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