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耗管理规定讲课稿

节能降耗管理规定讲课稿
节能降耗管理规定讲课稿

节能降耗管理规定

1.目的

通过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推进技术进步等途径,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以最小的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范围

主要规定了本厂能源管理的职责、能源管理职能及日常能源管理要求等

3.职责

3.1各部门要有主管分管、专人负责该部门能源的综合管理(包括及时根据需要统筹安排能

源供应、每月核算能源、制定能源管理制度及修订)。

3.2采购部负责对办公用纸张以及办公设施使用各种文具发放的管理和记录。

4.内容

4.1本厂能源种类

4.1.1本厂主要能源包括:水、电、压缩空气、燃煤、柴油、汽油、机油、液压油、乳化

油、食用油、办公用纸等。

4.2能源管理小组

4.2.1本厂各部门成立能源管理小组,由部门主管担任组长,并由2~3人组成。

4.2.2能源执行小组的职责:

a)负责贯彻落实能源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并根据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节能措施,

解决存在问题。

b)建立能源统计台表格和数据。

c)检查杜绝长明灯和跑冒滴漏现象,严禁非法耗能行为。

d)加强耗能管理,完成节能计划,降低能耗定额。

e)定期查抄水电表,保证计量无误,开展节能教育。

4.3能源计划管理

4.3.1综合质管部每年初、年末对各部门生产等其他环节用能的综合单耗进行审定。

4.3.2各部门能源管理小组根据当年计划工作量、综合单耗,编制部门年度能源消耗建议,

经能源小组组长确认签名交到综合质管部。

4.3.3本厂内用耗油、用电、用水设备的增加与减少,需向厂长办公室办理增减手续,由

综合质管部存档。

4.3.4能源小组按年度能源消耗建议、节能工作责任考核办法对各部门指标进行考核。

4.4能源计量

4.4.1能源计量作用

a)能源计量是本厂计量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由本厂的计量室统一管理,制定生产工

序和产品能耗定额有依据,考核用能状况有标准,为制订节能的操作制度创造条件,

同时为合理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提高监测、控制

水平。

b)本厂计量室应做到本厂用能实行全面计量,各种能源和含能工质在其分配、加工、

转换、储运和消耗的全过程中,按生产过程需要实行分别计量。

c)在本厂的计量室中,设置能源计量的机构,并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负责完成能源

计理的管理、检定、测试和维修工作。

d)本厂投入新项目时计量室按生产工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按工艺流程路线,设

计绘制本本厂能源计量点网络图,编制本厂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划。

4.4.2能源计量管理措施

a)计量室为实施本厂能源计量的统一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有关能源计量的具体、管

理制度(具体参见本厂《计量管理制度汇编》)如下:

①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②能源计量测试实验室的工作制度。

③能源计量测试人员岗位责任制。

④能源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制度。

⑤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测试、修理定额管理制度。

⑥能源计量器具采购、入库、流转、降级、作废核准制度。

⑦能源计量测试原始数据,统计报表管理制度。

⑧能源计量测试档案,技术资料使用保管制度。

b)本厂能源计量配备的范围应做到:

①进出厂的一次能源,二次能源(以及含能(或称载能)工质(压缩空气、氧、氮、

乙炔、水等)的计量。

②生产过程中能源和含能工质的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计量;

③为能源平衡测试所需要安排的计量。

c)能源计量的检测率和计量器具的准确度都要达到《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

则》的要求。

d)为保证使用计量器具的量值统一标准,根据本厂实际需要,对量大面广的计量器具

建立健全计量标准,严格计量监督。

e)能源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原则上要达到100%,并根据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确定各类

能源计量器具检定周期,制订周期检定计划,保证受检率达到98-99%,抽检合格率达到95-98%。

f)能源计量器具的安装使用严格按产品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以保证合理安

装、正确使用、维修方便。计量室还应加强巡回检定和现场监督检验,杜绝不合格计量器具流入生产线。

g)本厂能源统计是能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其主要任务是统计本厂能源消费量,研

究能源消耗的规模和构成,从而计算各消耗能源部位的消耗量,用以分析能源消耗的去向与分配。其次是统计本厂能源的利用情况,分析其变动原因,为加强能源管理提供资料,再次是编制工业本厂能源消费平衡表,以反映各种能源的来龙去脉,研究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h)本厂建立能源统计报表制度,由能源管理小组统一制定能源消耗统计报表格式,能

源消耗统计报表按月逐级上报。能源统计内容必须包括各种能源消耗量统计和能源利用水平统计,能源统计的时段必须与本厂生产产品或财务报表同步。

i)本厂能源统计的汇总工作由能源管理小组负责。

j)能源小组或节能小组根据全厂各部门或本厂的能源统计资料,定期开展本厂能源消耗的统计分析工作或开展本厂能量审计工作。

4.5能源计量器具管理

4.5.1能源计量器具的范围

a)油:流量计、吨位计以及认定的容器等。

b)水:水表。

c)电:电能表。

d)气压表。

4.5.2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内容

a)能源计量器具的分类、编号、入账、检测、修理等由计量室负责。

b)计量室要建立计量器具技术履历台帐等原始记录(注明: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

出厂日期、历次检定校验日期等内容)。

c)新购置的能源计量器具,应经计量室入账检定合格后方准使用。

d)能源计量器具检定,由计量室按照检定规定周期,通知各部门或车间要求把计量器

送计量室检定。

e)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的相关工作人员应爱护器具,并坚持日常保养,发现问题及时通

知计量人员。

f)能源计量器具损坏、补充或淘汰产品的更新换代,由计量室提出名称、数量、型号

及要求,纳入年度计划,由采购部负责购置。

g)能源计量器具由计量室负责,水、电表的更换安装由生产部负责。

4.6检查与考核

4.6.1每月有机电科负责人对本厂区内的水表、电能表抄表一次,并把数据报表交到节能

小组汇总。

4.6.2使用中的计量器具,如发现故障和疑问时,及时通知计量室,不准私自拆卸、调整。

凡私自拆卸调整者,其后果自负。

4.6.3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由机电科负责安排,使用部门能源管理小组要按规定执行,

保证其准确性和周期检定性。

4.6.4对有意损坏能源计量器具的员工视其情节按金额或加倍进行罚款。

4.7能源消耗管理

4.7.1用电管理

a)各部门及机电科必须努力确保全厂的电力正常供应,并督促与检查各车间及其各部

门经济合理用电。

b)生产部对本厂生产合理调度,对一些重大耗电设备,应尽量使其集中生产,并严格

控制开动班次,尽量提高负载率,降低其单位电耗。

c)为节约电能,车间作业区严禁使用500W以上白帜灯,逐步改用高效节能灯具。

d)凡生产必须用电加热器(电炉)或用电设备的增加与减少,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

厂长办公室批准,生产部电房发放使用。

e)严禁私接电炉和其他电器。

f)宿舍用电由后勤保障部指定专人负责抄表计量。

g)各用电场所的配电室,都必须有专业人员负责,健全岗位责任制,认真填写运行记

录,并对供电质量、安全用电负有责任。

h)动力设施,空调、空压机等应安排专人负责,按照规定时间启停。

i)车间电梯仅作为货物搬运时使用,人员上下楼不得使用电梯。

j)办公楼、会议室等动力负荷应使用单独开关控制。上述场所用电负责人应随时检查人离机停、人走灯灭的节电情况。

k)设备更新时,要考虑淘汰耗能高的机电设备,努力更换使用节能科技新产品。

l)严格控制室内空调温度,夏天空调温度设置在26℃为宜。冬天空调温度设置在22℃为宜。不得在室内空调开启情况下,随意打开窗口。下班前半小时关闭空调。

m)人走灯灭,不开长明灯。各室各班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减少照明设备电耗,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减少待机消耗。夜间除安全防范用途外,其余办公区照明一

律关闭。

n)管理部每天上下班前专人负责开关电热开水器。

o)严禁私接电炉和其他电器。

4.7.2用水管理

a)严格执行关于节约用水的国家有关政策、规定。

b)厂里自来水管道、水笼头进行定期检查维修,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