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习题1
基础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基础工程复习题一、填空题1.基础工程的工作内容:、、。
2.浅基础按结构型式分为: 、、、、、 .3.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设计等级为 ;次要的轻型建筑物设计等级为。
4.地基主要受力层:指条形基础底面下深度为,独立基础下为,且厚度均不小于5m 的范围。
5。
把刚性基础能跨越基底中部,将所承担的荷载相对集中地传至基底边缘的现象称作基础的。
6.影响基础埋深的主要因素有、、、 .7。
地基变形可分为、、、。
8。
按成桩过程中挤土效应桩可分为、、 .9.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可以分为、、、、等。
10。
常用的基坑围护结构有、、、等.11.建筑安全等级可分为: 、、。
12.浅基础按材料分为: 、、、、、。
13.地基压力扩散角取决于、、、。
14.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措施包括、、、。
15。
按承载性状桩可分为、、、。
二、名词解释1.常规设计法;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4.联合基础;5。
群桩效应;6。
涂抹作用;7。
架越作用;8。
摩擦桩;9.挤土桩;10。
桩基础三、判断题1.群桩承载力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
()2.复合基桩是指低承台桩群桩基础中包含承台底土阻力的基桩.()3。
桩穿越膨胀土层,浸水的情况会使桩周产生负摩阻力.()4.加大基础埋深,并加作一层地下室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并减少沉降。
()5.常规基础设计方法不考虑荷载作用下各墙柱端部的相对位移,地基反力则被假定为直线分别。
( )6。
为了保护基础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基础应埋置在地表一下0.5m,且基础顶面至少低于设计地面0.1m.()7.对于端承桩或桩数不超过3根的非端承桩,计算基桩承载力时可不考虑群桩效应。
( )8。
复合基桩是指群桩中的一根桩。
( )9。
桩附近地面大面积堆载的情况会使桩周产生负摩阻力。
( )10。
基础埋深应从建筑物的用途及荷载、土层分布、地下水和冻胀情况综合确定。
( )11。
在扩展基础的冲切计算时需要使用基底净反力。
( )12。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

浅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F k=180kN/m,拟采用砖基础,埋深为1.2某承重墙厚240mm,作用于地面标高处的荷载2-4gef ak=170kPa。
试确定砖基础的底面宽度,并0=0.9m。
地基土为粉质粘土,,=18kN/m3,按二皮一收砌法画出基础剖面示意图。
ηd=1.0,代入式(2-14),得〔解〕查表2-5,得=170+1.0×18×(1.2-0.5)=182.6kPa5dγ fη f ak+d-0.a=(m)按式(2-20)计算基础底面宽度:b=1.2m,砖基础所需的台阶数为:为符合砖的模数,取Fγ=181m,地基土为中砂,2-5 某柱基承受的轴心荷载,基础埋深为k=1.05MN f kN/m3,。
试确定该基础的底面边长。
ak=280kPaη d=4.4。
〔解〕查表2-5,得5d γη ff-0.5)=319.6kPa) =280+4.4×18×(1-0.(mdak+a=b=1.9m。
取F k=150kN/m240mm,传至条形基础顶面处的轴心荷载。
该处2-6 某承重砖墙厚γe,,17kN/m3=2.2m土层自地表起依次分布如下:第一层为粉质粘土,厚度fEf ak=65kPa,,s1=8.1MPa=0.91,;第二层为淤泥质土,厚度ak=130kPa,1.6m E s2=2.6MPa;第三层为中密中砂。
地下水位在淤泥质土顶面处。
建筑物对基础埋深没有特殊要求,且不必考虑土的冻胀问题。
(1)试确定基础的底面宽度(须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2)设计基础截面并配筋(可近似取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为标准组合值的1.35倍)。
解 (1)确定地基持力层和基础埋置深度第二层淤泥质土强度低、压缩性大,不宜作持力层;第三层中密中砂强度高,但埋深过大,暂不考虑;由于荷载不大,第一层粉质粘土的承载力可以满足用做持力层的要求,但由于本层厚度不大,其下又是软弱下卧层,故宜采用“宽基浅埋”d=0.5m。
材料工程基础习题 (1)

3-17 (如图)输水管路三通各段的直径为:d1=400mm,d2=300mm,d3=200mm,流量Q1=500 l/s, Q2=300 l/s,Q3=200 l/s,压力表读数p g=77KN/m2,求另外两管段的压力?(不计损失,三通水平放置)(68.89KN/m2,57.64KN/m2)3-21 (如图)一虹吸管直径100mm各管段垂直距离如图,求流量,A、B点压力,画管道总水头线,不计水头损失。
(0.0738m2/s)题3-17图题3-21图4-3 已知管径d=150mm,流量Q=15 l/s,液体温度为10℃,其运动粘性系数v=0.415cm2/s,试确定:○1在此温度下的流动状态;○2在此温度下的临界流速;○3若过流断面积改为面积相等的正方形管道,则其流态如何?4-15直径d=300mm的铁皮风管,通过20℃空气,平均流速V=20m/s,沿程压力损失△p=5mm 水柱,若流速加大一倍,沿程压力损失将增大为多少?(16.82mm水柱)4-18(如图)水泵抽水系统,流量Q=0.0628m3/s水的粘度ν=1.519×10-6㎡/s,管径d=200mm,ε=0.4mm,h1=3m,h2=17m,h3=15m,l2=12m,各处局部系数ζ1=3,ζ2(直角弯管d/R=0.8),ζ3(光滑折管θ=30⁰),ζ4=1.求:1)管道的沿程阻力系数λ(用莫迪图)2)水泵的扬程H。
3)水泵的有效功率Nε。
(Nε=γQH) (21.99m,13.54Kw)题4-18图题4-22图4-21 如图所示,管路由油库将油放出,出口处为大气压力。
已知H=9m,l1=l2=50m,d=0.1m, λ=0.02,局部阻力系数:进口ζ1=0.5,弯头ζ2=0.5,阀门ζ3=3.0,求:○1管中流量;○2画出管路总水头线及测压管水头线;○3若下游是流入另一个油池如图(b),上下游池面高度差为9m,则上述两项结果将如何?(0.021m3/s)4-22 虹吸管自水箱吸引水流入大气。
基础工程施工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工程施工课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基础施工方法中,属于基坑开挖的方法是(A)。
A. 井点降水法B. 桩基施工法C. 地基加固法D. 地下连续墙施工法2. 下列土方开挖顺序中,正确的是(C)。
A. 从外侧向内侧开挖B. 从中间向两侧开挖C. 先挖承台,后挖基础坑D. 先挖排水沟,后挖基坑3. 下列土方运输方法中,适用于短距离运输的是(A)。
A. 直接运输法B. 斜坡轨道运输法C. 水运法D. 管道运输法4. 下列基础施工中,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的是(B)。
A. 扩展基础B. 降水基础C. 人工基础D. 独立基础5. 下列混凝土浇筑方法中,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是(D)。
A. 全面浇筑法B. 分层浇筑法C. 交叉浇筑法D. 斜坡浇筑法二、填空题1. 基坑开挖前,应先进行__________,确保开挖过程中的安全。
答案:安全评估2. 井点降水法是利用__________,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坑底以下的一种方法。
答案:抽水设备3. 土方开挖的顺序应根据__________确定。
答案:施工方案4. 土方运输方法应根据__________选择。
答案:运输距离5. 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__________,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密实度。
答案:浇筑准备三、简答题1. 简述井点降水法的施工原理。
答案:井点降水法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从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不断地抽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坑底以下,直至基础工程施工完毕。
2. 简述土方开挖的顺序。
答案:土方开挖的顺序应根据施工方案确定,一般先挖承台,后挖基础坑;先挖排水沟,后挖基坑;从外侧向内侧开挖或从中间向两侧开挖。
3. 简述混凝土浇筑的方法。
答案:混凝土浇筑的方法有全面浇筑法、分层浇筑法、交叉浇筑法和斜坡浇筑法等。
全面浇筑法适用于小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法适用于中体积混凝土;交叉浇筑法适用于大面积混凝土;斜坡浇筑法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
基础工程考试题

基础工程考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基础工程的是:A. 地基处理B. 混凝土结构C. 钢结构D. 电气安装2. 基础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桩基础和地基处理B. 建筑结构和电气安装C. 管道布置和石化装置D. 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3. 基础工程的目的是什么?A. 提供强固的基础,支撑建筑物B. 优化建筑结构,减少材料使用C. 防止地震和自然灾害的影响D. 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建筑速度二、填空题1. __________ 是基础工程中用来传导荷载到地下的结构元件。
2. 在基础工程中,地基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地基的 ___________。
3. 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材料是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4. 钢结构的优点之一是具有较大的 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桩基础,并列举几种常见的桩基础类型。
桩基础是将预制的混凝土桩或钢筋混凝土桩等垂直地埋入地下,通过桩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和沉桩产生的嵌入力来支撑建筑物并传导荷载的一种基础形式。
常见的桩基础类型包括:- 沉桩基础:通过给桩施加沉桩力,将桩嵌入地下,形成桩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来支撑建筑物。
- 打桩基础:利用打桩机将桩直接嵌入地下并形成桩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来支撑建筑物。
- 钻孔灌注桩:在地下先钻孔,然后注入混凝土形成桩,通过桩体与土层之间的粘结力来传递荷载。
- 钢管桩基础:使用钢管作为桩的主体,通过将钢管嵌入地下形成桩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来支撑建筑物。
2. 地基处理是基础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请简述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 增加地基承载力:如在地基上加厚一层土层、压实地基、加固软基等方法,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 改变地基的水分状况:如进行排水处理、加水、注水等方法,以改变地基的含水量和水分分布,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 地基加固:如使用灌注桩、加固网、地锚等方法,通过添加或加固地基材料来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基础工程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1何谓刚性根底?刚性根底有什么特点?答:当根底圬工具有足够的截面使材料的容许应力大于由根底反力产生的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时,断面不会出现裂缝;根底内部不需要配置受力钢筋,这种根底称为刚性根底。
刚性根底的特点是稳定性好,施工简便,能承受较大的荷载,所以只要地基强度能满足要求,那么它是桥梁和涵洞等结构首先考虑的根底形式。
2确定根底埋置深度时应考虑哪些因素?根底埋置深度对地基承载力,沉降有什么影响?答:①地基的地质条件;②河流的冲刷深度;③当地的冻结深度;④上部结构形式;⑤当地的地形条件;⑥保证持力层稳定所需的最小埋置深度。
根底如果埋置在强度比拟差的持力层上,使得地基承载力不够,直接导致地基土层下沉,沉降量增加,从而影响整个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3何谓刚性角,它与什么因素有关?答:自墩台向边缘处的垂线与基底边缘的连线间的最大夹角称为刚性角。
它与根底圬工的材料强度有关。
4地基承载力确实定方法有哪几种?答:①根据现场荷载试验的P-S曲线确定;②按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确定;③按现行标准提供的经验公式计算确定。
5地基承载力深度和宽度修正系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地基土的类比。
6根底的稳定性验算有哪些内容?答:根底的稳定性验算包括根底倾覆稳定性验算和根底滑动稳定性验算。
第三章:1柱桩与摩擦桩受力情况有什么不同?在各种情况具备时优先考虑哪种?答:摩擦桩基桩所发挥的承载力以侧摩擦力为主。
柱桩基桩所发挥的承载力以桩底土层的抵抗力为主。
在各种条件具备时应优先考虑柱桩,因为柱桩承载力较大,较平安可靠,根底沉降也小。
2钻孔灌注桩有哪些成孔方法,各使用什么条件?1旋转钻进成孔,适用于较细、软的土层,在软岩中也可以使用,成孔深度可达100米;2冲击钻进成孔,适用于含有漂卵石、大块石的土层及岩层,也能用于其他土层,成孔深度不大于50米;3冲抓钻进成孔,适用于粘性土、砂性土及夹有碎卵石的沙砾土层,成孔深度应小于30米。
3如何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根据土质、桩径大小、入土深度和集聚设备等条件选用适当的钻具和钻孔方法。
基础工程浅基础部分习题

1-4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沉降缝宜设置在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 变化处 (B)沉降缝宜设置在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C)沉降缝宜设置在建筑结构类型截然不同 处 (D)伸缩缝可兼做沉降缝
1-4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有建筑物受邻近新建重型或高层建筑 物的影响 (B)设置圈梁的最佳位置在房屋中部 (C)相邻建筑物的合理施工顺序:先重后轻, 先深后浅 (D)在软土地基上开挖基坑时,4 在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深、宽修正 时,埋深 的取值一般取( ) (A)天然地面到基底 (B)室外设计地面到基底 (C)室内设计地面到基底 (D)室内、外设计地面到基底
1-23 粘性土的孔隙比e=0.9,液性指数 IL=1.00,重度γ=18kN/m3 ,深度修正系 数ηd为1.1,按荷载试验结果确定 p0.002=110kPa,如果基础的埋置深度为 2.0m,已经基础底面的竖向力设计值为 270kPa,标准值为230kPa,则条形基础 宽度最少是多少?( ) (A)1.65m (B)1.93m (C)2.45m
1-30 当土的冻胀性类别为强冻胀土时, 在冻土地基上的不采暖房屋基础的最 小埋深应为( ) (A)浅于或等于设计冻深 (B)等于设计冻深 (C)深于设计冻深
1-31 当新建筑物基础深于旧建筑物基 础时,新、旧建筑相邻基础之间应保 持的距离不宜小于两相邻基础地面高 差的( ) (A)0.5~1倍 (B)1~2倍 (C)2~3倍 (D)3~4倍
3
(A)b=1.5m(B)b=2.0m(C)b=2.5m
1-22 某条形基础宽度为b=2m,埋深 d=1m,基底附加压力p0=100kPa,基底 至下卧层顶面的距离Z=2m,下卧层顶面 以上土的重度γ=20kN/m3,经修正后下 卧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110kPa,压力 扩散角θ=22°,试验算下卧层地基承载 力是否满足。( ) (A)不满足 (B)满足(C)正好等于
北航_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习题与参考答案1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习题及参考答案1单项选择题1粘性土的可塑性状态与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是()。
A、塑限B、液限C、塑性指数D、液性指数答案:B1.土的含水量的定义是()。
A、水的重量与土体总重量之比B、水的体积与土体总体积之比C、水的重量与干土的重量之比答案:C2.粘性土随含水量增大呈现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流动状态;当粘性土含量减小,土体积不再发生变化时,土样应处于哪种状态?()A.固体状态B.可塑状态C.半固体状态D.流动状态答案:A3.结构为蜂窝状的土是()。
A.粉粒B.砂砾C.粘粒D.碎石答案:A4.地下水位下降将使得土中的自重应力增大的是什么位置的土层?()A.地面以下B.变动后水位以下C.原水位以下D.不透水层以下答案:C5.土的饱和度是指()之比。
A、土粒体积与孔隙体积B、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C、土中水的体积与土粒体积答案:B6.土的级配中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表达式中d60的含义是()。
A、粒径为60mm的土的含量的百分数B、累积百分含量为60%的土的粒径C、百分含量为60%的土的粒径答案:B7.衡量土的颗粒级配是否良好,常用()指标判定。
A.不均匀系数B.含水量C.标贯击数D.摩擦角答案:A8.对土骨架产生浮力作用的水是()。
A.重力水B.毛细水C.强结合水D.弱结合水答案:A9.当地下水自上向下渗流时,土层中骨架应力将()。
A、不变B、减小C、增大答案:C10.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土层自重应力应按()计算。
A、浮容重B、饱和重度C、湿重度答案:A 利用“角点法”叠加原理求解基础下任意深度处的附加应力时,以下说确的是()。
A、该点必须落在新划分的基础焦点上B、L和B均为划分前的尺寸C、当点落在基础底面的边界上时,不需要用角点法答案:A 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土中的自重应力( )。
A、将增大B、将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A11.若土体中的前期固结压力超过了现有的土自重应力,则该土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照片上的习题2-1某办公楼外墙厚240mm ,从室内设计地面起算埋深1.55m ,上部结构载荷设计值F=110KN 。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90KN m 2⁄,室内外高差为0.45m 。
试设计此外墙基础。
解:取荷载设计值为荷载标准值的1.35倍即F K =F1.35=1101.35=81.5K 由F K A+γG d ≤f a , d =1.55+1.12=1.33可得,A=b=1.3m. 净反力 P j =FA =1101.3=84.6KPa选用C20混凝土,HPB235钢筋,f t =1.10N mm 2⁄,f y =210N mm 2⁄. 由斜截面抗剪可得,ℎ0≥P j b 10.7f t=84.6×1.3−0.2420.7×1.1=58.2mm设基础高度为200mm ,下设100mm 垫层,则ℎ0=200−40−5=155mm 控制截面弯矩为M Ⅰ=12P j b 12=12×84.6×(1.3−0.242)2=11.88KN ∙mA s =M Ⅰ0.9f y ℎ0=11.880.9×210×155=162mm 2,选用7∅10,A s =549.5mm 2.2-3 某框架结构住下锥形基础的地面尺寸为2000mm ×3000mm ,上部结构柱荷载设计值F =730KN ,M =120KN ∙m ,柱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基础采用C20混凝土和Ⅰ级钢筋。
试设计此基础。
解: 设基础高度为500mm ,下设C10混凝土垫层,则ℎ0=500−40−5=455mm 。
e 0=M F =120730=0.164m <l6=0.5m (可以按照小偏心计算)P j =Fbl =7302×3=121.67KPa P jmax =Fbl (1+6e 0l)=161.6KPa抗冲切验算: P jmax A 1=161.6×[2×3−0.4−0.455×22−(2−0.4−0.455×22) 0.7βℎp f t b m ℎ0=0.7×1×1.10×(0.455+0.4)×0.455 于是可得,P jmax A 1<0.7βℎp f t b m ℎ0,满足抗冲切验算。
平行于长边底板配筋计算:M Ⅰ=148[(P jmax +P j Ⅰ)(2b +b c )+(P jmax −P j Ⅰ)b](l −a c )2=160.58KN ∙m A S Ⅰ=M Ⅰ0.9f y ℎ0=160.58×1060.9×210×455=1867mm 2选配10∅16,A S Ⅰ=2009.6mm 2平行于短边底板配筋计算:M Ⅱ=124P j (b −b c )2(2l +a c )=124×121.67×(2−0.4)2(6+0.4)=83KN ∙mA SⅡ=MⅡ0.9f yℎ0=83×1060.9×210×455=965mm2,选配15∅10,A SⅡ=1178mm2。
2-4 某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墙厚240m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部的轴心荷载F= 360KN m⁄,弯矩M=30KN∙m,条形基础底宽2m。
试设计此基础的高度并进行底板配筋。
解:选用C20混凝土,HPB235钢筋,ft =1.10N mm2⁄,f y=210N mm2⁄.e0=MF =30360=0.083m<b6=0.333m(可以按照小偏心计算)P j=Fb =3602=180KPaP jmax=Fb (1+6e0b)=224.8KPaP jmin=Fb (1−6e0b)=135.2KPaP j Ⅰ=P jmin+b−b1b(P jmax−P jmin)=185.4KPa由斜截面抗剪可知,ℎ0≥p jmax+p jⅠ2b10.7f t=224.8+185.422−0.2420.7×1.1=234.4mm取基础高为400mm,下设C10混凝土垫层,则ℎ0=400−40−5=355mm 底板配筋:M=16(2P jmax+P j Ⅰ)b12=81.96KN∙mA s=M0.9f yℎ0=81.96×1060.9×210×355=1221mm2选配11∅10,A s=1243mm2。
3-1试用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分别计算如图所示柱下条形基础的内力。
1000KN 1350KN 1350KN 1350KN 1000KN①②③④⑤解:(1)静力平衡法求基地净反力:P j=∑F∑l =605027=224KN m⁄按编号来求各节点的弯矩和剪力,以及跨中弯矩。
①:M1=12P j l12=252KN∙mV1L=P j l1=336KNV1R= V1L−1000=−664KN②:M2=12P j(l1+l2)2−R1l2=302.8KN∙mV2L=P j(l1+l2)−R1=680KNV2R= V2L−1350=−670KN③:M3=12P j(l1+l2+l3)2−R1l2−R2(l2+l3)=321.1KN∙mV3L=P j(l1+l2+l3)−R1−R2=674KNV3R= V3L−1350=−676KN求节点①②跨中弯矩:M12=12( M1+M2)−18P j l22=−731.1KN∙m求节点②③跨中弯矩:M23=12( M3+M2)−18P j l32=−697KN∙m求得前半部分的内力,可根据对称性得到后半部分的内力。
内力图如图所示:弯矩图为:731.8 697 697 731.8252 302.8 321.1 302.8 252681336 675 671 664336(2)倒梁法:M1L=M5R=12P j l12=252KN∙mM1R=M2L=M2R=M3L=M3R=M4L=M4R=M5L=±672.3KN∙m由于中间各跨各梁的线刚度均相同,所以,分配系数均为0.5.传递系数也为0.5.二、其他教材习题1.清华大学基础工程第二版,2-6某厂房柱子断面为600mm ×400mm 。
荷载的标准组合为:竖直荷载F=800KN ,力矩M =220KN ∙m ,水平荷载H=50KN 。
地基土层剖面为:塑性填土,γ=17.6KN m 3⁄,E s =4.5MPa ,锤击数为N=23.下层为粉质粘土,γ=19.2KN m 3⁄,ω=26%,ωP =21%,G s =2.76,ωL =32%,E s =9MPa ,f ak =170KPa .基础埋深2米。
试设计住下独立基础。
解:1. 荷载组合按地基设计规范,荷载的基本组合可采用标准组合乘以1.35分项系数。
因此作用在基础上的外荷载F =1.35×800=1080KN,M =1.35×220=297KN ∙m,H =1.35×50=67.5KN. 2.基础地面净压力计算 荷载偏心距e =M F=297+67.5×21080=0.4m <a6=0.5m基地净反力p emax =FA +MW =10803.0×2.4+6×43232×2.4=150+120=270KPa p emin =FA −MW =10803.0×2.4−6×43232×2.4=150−120=30KPa 3.基础冲剪验算(1)A aiegic 面积上的地基反力F l 计算取h=600mm,则ℎ0=600−40−5=555mm A aiegic =(a2−a c 2−ℎ0)b −(b2−b c 2−ℎ0)2=(3.02−0.62−0.55)×2.4−(2.42−0.42−0.55)2=1.3575m 2按A aiegic 面积上作用着p emax 计,则F l =p emax ×A aiegic =270KN m 2×1.3575m 2=366.5KN ⁄ (2)验算冲切破坏面的抗剪承载力 [V ]=0.7βℎp f t b m ℎ0因为ℎ0=555mm <800mm ,故βℎp =1.0。
基础用C20混凝土,其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 t =1.10N mm 2⁄故[V ]=0.7×1.0×1100×(0.4+0.55)×0.55=402.3KN F l <[V ]要求,基础不会发生冲切破坏。
4.柱边基础弯矩计算柱边与远侧基础边缘距离a′=a c+12(a−a c)=0.6+1.2=1.8m 柱边处的地基净反力p eⅠ=(p emax−p emin)a′+p emin aa =(270−30)×1.8+30×3.03.0=174KN m2⁄MⅠ=148[(P jmax+P j Ⅰ)(2b+b c)+(P jmax−P j Ⅰ)b](a−a c)2=304.7KN∙mMⅡ=124P j(b−b c)2(2l+a c)=165KN∙m根据MⅠ、MⅡ,计算纵向和横向受力筋的面积,然后布置钢筋。
2.科学出版社,地基基础,4.1某承重砖墙基础的埋深为1.5m,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压力F K=200KN,地基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天然重度为γ=17.5KN m3⁄,孔隙比e=0.843,液性指数I L=0.7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150KPa,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
试设计此基础。
解: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修正设计基础尺寸时先暂不作宽度修正,由于土体孔隙比e与液性指数I L均小于0.85,查表可知ηb=0.3,ηd=1.6,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a=f ak+ηdγm(d−0.5)=178.0KPa2)初步确定基础宽度b=F Kf a−γG d=200178−20×1.5=1.35m初步确定基础宽度b=1.40m。
则基底压力为p k=F K+GA =200+20×1.4×1.51.4×1.0=172.8KPap k在100~200KPa之间,台阶允许的宽高比为tanα=b2ℎ0=1:1.5⁄(砖基础),tanα=b2ℎ0=1:1.0⁄(素混凝土基础)3)设计采用砖基础。
承重墙为一砖墙,标准砖宽b0=0.24m,砖基础高度ℎ0=b−b02tanα=1.4−0.242×11.5=0.87m砖基础大放脚采用标准砖砌块,每皮宽度b1=0.06m,h1=0.12m,共砌10皮,则H0=0.12×10=1.2m>0.87m,且小于基础埋深d=1.5m,符合基础顶部埋在土中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