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物理中考功和机械能的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归纳)

图甲图乙 图丙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1 功一、力学中的“功”1、“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 ;②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s 。
注:若力与运动的方向垂直,则该力没有做功。
二、功的计算1、定义: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 F s =⋅ 变形公式:W F s =,W s F= 注:当在竖直方向做功......时,公式可表示为:W G h =⋅(如“重力做功”或“克服重力做功”)。
2、功的物理意义:11J N m =⋅表示:用1N 的力使物体移动1m 所做的功是1J 。
三、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11.2 功率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2、 公式:W P t=变形公式:W Pt =,Wt P=3、单位换算:11000kW W =4、功率的物理意义:①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大,表示物体做功越快。
②11W J s =表示:物体1s 所做的功是1J 。
§11.3 动能和势能一、能量物体能对外界做功,我们说物体具有能量(物体对外界做功越多,说明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二、动能(一)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2、实验器材:刻度尺...、带斜面的长木板、 木块、质量不等的两个钢球3、实验过程:钢球A 的动能大小是通过观察木块..B .移动的...距离..来体现出来的。
4、结论: (1)与质量..有关: 控制不变的量:速度(图甲和图丙)(使质量不等的钢球在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结论: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与速度..有关: 控制不变的量:质量(图甲和图乙)(使同一钢球在斜面的不同高度自由滚下)结论: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八年级物理下 功和机械能

第十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1、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2、功的计算:W=FS 1J=1Nm第2节功率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义式:P=W/t 1w=1J/s 1w表示物体在1s内做的功为1J。
3、功率越大表示做功越快,但不表示做功越多。
做功多少由功率和做功时间两个因素决定。
4、P=W/t=Fs/t=Fv,应用:在功率P一定时,力F与速度v成反比。
所以当汽车上坡时,司机可采取换档的办法,减小速度,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
第3节机械能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在做功,但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
2、实质: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的转移或转化的过程。
3、单位:焦耳J,与功的单位相同。
4、机械能=动能+势能5、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影响因素:物体运动的速度和物体的质量。
其中速度对动能的影响更大。
对机动车行驶速度进行限制的原因:因机动车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快,动能越大,刹车时制动距离越大,越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对不同车型限速不同,因为不同车型的机动车质量不同,当速度相同时,质量大的动能大。
6、势能:(1)重力势能: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
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处的高度。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影响因素: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
7、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且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在转化时,机械能并不是总保持不变的。
机械能守恒是一种理想化情况。
8、机械能不守恒的情况(1)受阻力(摩擦力)作用(2)有重力(弹力)以外的力对物体做功。
(人或机器)9-1。
初中物理做功与机械能必考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做功与机械能必考知识点归纳初中物理的做功与机械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几乎在每一年级中都会进行深入学习和考察。
以下是对初中物理做功与机械能的必考知识点的详细归纳。
1.做功的定义:做功是指力在物体上的作用引起了物体的位移,并且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同或者成一定夹角时,力对物体做功。
做功的计算公式为:W = F × s × cosθ,其中W表示做功,F表示力,s表示位移,θ表示力和位移的夹角。
2.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是指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动能是指物体具有的由它的运动状态决定的能力,动能的计算公式为:K.E. = 1/2mv^2,其中K.E.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的不同具有的能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P.E. = mgh,其中P.E.表示势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3.功与功率的关系:功率是指人或物体单位时间内所做功的多少,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功的大小,t表示所用时间。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1瓦特等于1焦耳/秒。
根据功率的定义和做功的公式可以得出:P=F×v,即功率等于力乘以速度。
4.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是指一个物体的动能的变化等于力所做的功,即K.E.=W。
根据动能定理可以得出:①当一物体的速度增加时,它的动能会增加;②当一物体的速度减小时,它的动能会减小;③动能的增加或减小等于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5.势能转化:在地球表面上,物体的势能主要是重力势能。
当物体从高处下落到低处时,它的势能会减小,动能会增加,也就是说势能转化为动能。
反之,当物体由低处上升到高处时,动能减小,势能增加,即动能转化为势能。
在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正功,势能转化为动能。
6.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的系统中,机械能守恒。
这意味着如果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并且没有其他非保守力做功,那么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一、功的概念和表达式1.功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发生位移,且力和位移方向相同时,物体所发生的力乘以位移的乘积称为功。
2. 功的表达式:功 = 力× 位移× cosθ(θ为力和位移的夹角)3.功的单位:焦耳(J)二、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1.机械能的定义:物体由于位置或运动而具有的能力称为机械能。
2.机械能的计算:(1)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产生的能量,动能的计算公式为:动能=1/2×m×v²(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单位为焦耳(J)。
(2)重力势能:当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位移时,重力做正功,物体由于位置上升而具有的能量称为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重力势能=m×g×h(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高度),单位为焦耳(J)。
(3)弹性势能:当弹性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物体发生形变,形变恢复时对外界做的功,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的计算公式为:弹性势能=1/2×k×x²(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单位为焦耳(J)。
三、功和机械能的转化1.能量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功和机械能的转化:当外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会发生转化。
当外力对物体正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当外力对物体反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减小。
3.能量转化的例子:(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体下落时,重力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2)被抛体运动:物体从起始位置被抛起时,外力做负功,物体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四、功率的概念和计算1.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功率。
2.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单位为瓦特(W)。
3.功率与机械能的关系: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机械能的变化率。
五、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1.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等不消耗能量而改变力的方向或大小的装置。
中考物理考点总结功和机械能

中考物理考点总结功和机械能一、功1.功的概念:对于力在物体上的作用,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那么力对物体的作用就是功。
2. 功的计算:功=力× 位移× cosθ3.功的单位:焦耳(J)4.功的特点:功是标量,可以相加。
二、机械能1.机械能的概念:物体由于位置和状态的不同具有的能量叫做机械能。
2.机械能的特点:机械能是守恒的,系统内机械能的变化等于外力对系统所做的功。
3.机械能的计算:机械能=势能+动能4.机械能的单位:焦耳(J)三、势能1.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位置的不同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势能。
2.万有引力势能的计算公式:Ep=-G×m1×m2/r3.弹性势能的计算公式:Ep=1/2×k×x²4.势能的单位:焦耳(J)四、动能1.动能的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2.动能的计算公式:Ek=1/2×m×v²3.动能的单位:焦耳(J)五、功与机械能1.功与机械能的关系:外力对物体做功,将会使物体的机械能发生变化,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
2.功与机械能的转化: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外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机械能减少;外力对物体做零功,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3.功与机械能转化的应用:如弹簧振子、抛物线运动等现象和问题都可以用功和机械能的转化来解决。
六、实例分析1.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综合运用功和机械能的知识:小明用力将一书本从地面上抬到桌子上,重力做正功,抬起的高度为h,通过机械能的转化来计算工作。
解析:书本抬到桌子上的过程中,小明对重力做的正功等于书本的重力势能的增加,因此可以使用机械能转化的关系来计算工作。
工作=重力做的功=重力势能的增加=重力势能的增加量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Ep=mgh所以,工作=mg × h这个实例中,通过将力转换为位移,再通过机械能的计算来求解工作的问题,展示了功和机械能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的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的知识点汇总!物理中的功和机械能是初中物理的基础内容,对于理解力学、动力学、能量转化等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初中物理中关于功和机械能的知识点的汇总。
一、功(Work)的概念和计算公式:1.功是指力对物体的作用所做的功。
当力F在物体上产生了位移s时,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而做了功。
2. 功的计算公式为:功=力×位移×cosθ,其中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同或者夹角小于90度时取正值,夹角大于90度时取负值。
单位为焦耳(J)。
3.功的性质:功与力和位移的大小、方向以及夹角有关。
二、功的正负和能量转化:1.当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时,功为正值,表示能量的增加。
2.当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反时,功为负值,表示能量的减少。
3.功将力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能量转化定律的表述之一是: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只能在不同的形式之间相互转化。
三、机械能(Mechanical Energy)的概念和计算公式:1.机械能是指物体同时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 机械能的计算公式为:机械能=动能+势能=1/2mv²+mgh,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的高度。
3.机械能的单位也为焦耳(J)。
四、机械能守恒定律:1.在没有外力做功或者无摩擦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
即机械能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是互相抵消的,总数保持不变。
2.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通过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来求解物体在不同位置和状态下的速度、高度等物理量。
五、弹力做功:1.当弹簧或弹性绳等具有弹性的物体受到压缩或拉伸而产生弹力时,弹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称为弹力做功。
2.弹力做功与物体受力的大小、弹性系数以及弹簧伸长或压缩的距离有关。
六、重力做功:1.当物体从高处向低处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称为重力做功。
2.重力做功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量乘以下落的垂直距离,即重力做功=重力×下落的高度。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所有知识点全整理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所有知识点全整理以下是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的所有知识点的整理:1.功的概念和计算:-功是力在物体上的作用产生的结果,用于衡量力对物体的影响。
- 功的计算公式:功(J)=力(N)× 距离(m)× cosθ,其中θ为力和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
2.功的分类:-正功:当力和移动方向相同时,力对物体进行正功。
-负功:当力和移动方向相反时,力对物体进行负功。
-零功:当力的作用点与物体的移动方向垂直时,力对物体不做功。
3.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功率是衡量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的多少,也可以理解为单位时间内能量的转化速率。
-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W)=功(J)/时间(s),或者功率=力(N)×速度(m/s)。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4.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机械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形态及动能而具有的能量。
-机械能的计算公式:机械能(J)=势能(J)+动能(J)。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势能的计算公式:势能(J)= mgh,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的垂直高度。
-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J)= 1/2mv^2,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机械能是守恒的,只要没有外力做功或受到摩擦、阻力等非保守力的影响,机械能在运动中保持不变。
5.能量转化与守恒:-能量转化是指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例子:弹簧弹性势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的所有知识点的全整理。
这些知识点包括功的概念和计算、功的分类、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以及能量转化与守恒。
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功和机械能的概念。
八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1.功的定义与计算:功(Work)是由力对物体作用造成的物体移动的能力。
它的计算公式为:功 = 力× 位移× cosθ,其中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一致时,θ =0°,cosθ = 1,因此可简化为:功 = 力× 位移。
2.功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功的单位为焦耳(J),1焦耳等于1牛顿×1米。
机械能的单位也是焦耳,因为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都可以用焦耳来表示。
3.功与能量的转化:功是能量的转化形式之一,当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就会获得能量。
例如,把重物抬起,重力就对物体做正功,使物体获得重力势能。
4.功的性质:(1)功是标量,没有方向性。
因为功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力和位移都是矢量,而矢量的乘积是标量。
(2)功与路径无关。
只与初末位置和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在做功的过程中所走的路径无关。
5.功率的定义与计算:功率(Power)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的大小,即功率 = 功 / 时间。
它的单位是瓦特(W),1瓦特等于1焦耳/秒。
6.机械能的定义与计算:机械能(Mechanical Energy)是指物体由于位置和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机械能的计算公式为:机械能 = 动能 +势能。
7.动能的定义与计算:动能(Kinetic Energy)是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的计算公式为:动能= ½ × 质量× 速度²。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成正比,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能就越大。
8.势能的定义与计算:势能(Potential Energy)是由于物体位置相对于参考点的高低而具有的能量,它的计算公式为:势能 = 质量× 重力加速度× 高度。
物体位于地面上时的势能为零,从地面上抬起的物体将获得重力势能。
9.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即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的大小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八年级物理中考功和机械能的知识点总结
机械功
(l)概念:功是作用于物体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2)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是 J
(3)公式:功=力×距离,即W=FS。
(4)力没有做功的三种情况
①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例如人用力推一个笨重的物体而没有推动。
一个人举着一个物体不动,力都没有对物体做功。
②物体不受外力,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虽然通过了一段距离,但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这种情况也没有做功。
③物体通过的距离跟它受到的力的方向垂直,这种情况中虽然有力的作用,物体也通过了一段距离,但这个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的距离,这个力也没有做功。
例如人在水平面上推车前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车虽然通过了距离,但在重力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因而重力没对车做功。
功率
(1)概念:功率是用来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3)公式
机器的功率是指机器对外做功时输出的功率,每台机器
都有各自最大限度的输出功率,对于需确定功率的机器,由
P=Fv,可知牵引力跟速度成反比。
(4)机械效率、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其关系
有用功
对人们有用的功瞻,即机械克服有用阻力做的功
额外功
对人们没用又不得不做的功‰,即机械克服额外阻力做
的功
总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即:W总=W有+W额
机械效率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或者说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
例。
即:η=W有/W总=W有/W有+W额
(5)有关机械效率的注意点
①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没有单位。
实际机械的
效率总是小于1,即η<1(理想机械时:因为W额=0, W有=W总,所以才有η=l)。
②总功是人们利用机械时,动力对机械做的功。
如果动
力为F,动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s,则:W总=Fs。
③在实际计算中,利用机械提升物体时,有用功W有=Gh;沿水平面使物体匀速运动时,有用功等于克服摩擦做的
功,即W有=fs。
在计算η时,根据题目条件正确确定W有和W总是解题的关键。
④机械效率的大小取决于W有与W总的比值,它与利用机械是否省力无关。
有时与W有的大小也无直接关系,W有大,η不一定就大。
动能和势能
1、能: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
能量。
能量和功的单位都是焦耳。
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
在做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3、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物体是否具有动能的
标志是:是否在运动。
4、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
能。
6、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
弹性势能。
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动能是物体运
动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存储着的能量。
动能和势能可以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