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毒的蛇[组图+简介]
世界上最毒的十种蛇 毒蛇世界 毒蛇图片

世界上最毒的十种蛇NO.1最毒:InlandTaipan中名:兇猛太攀蛇學名:OxyuranusMicrolepidotus分布:澳洲中部食物内陆太攀蛇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
内陆太攀蛇经常在河滩地上干硬的泥巴裂缝中猎食啮齿类及小型有袋动物。
攻击与防御内陆太攀蛇在捕食或受到惊扰时会将前半身成S形挺立起来,攻击速度极快,几乎快到人眼无法看得见,是世界上攻击速度最快的毒蛇,往往猎物还没来得及反应,已被它的毒牙连续咬了二三下。
当它采取防御姿势时,身体会抬离地面。
这种蛇与其他蛇不同,一般的蛇攻击时都会咬着猎物不放,而将毒液注入,但太攀蛇只要咬一口就能将毒液注入,所以太攀蛇会先咬一口,就会立即后退看看情况如何,等到猎物倒下太攀蛇就会上前将其吃掉。
研究学者说它是连续攻击速度最快的蛇,是因为曾经有人类被这种蛇咬了之后,那人说被咬了一口,但实际观察时,看见已被咬了3-4口。
被太攀蛇咬到后,所出现的徵状亦有别於其他蛇,被它咬到后,你的血液并不会凝固,但你的七孔会些微出血,再过一会后你会看见四周的事物出现重叠影像,之后你全身的机能会慢慢停顿,导致瘫痪窒息而死。
当你被太攀蛇咬到后,若几分钟内没注射到太攀蛇抗毒血清及得到适当治疗的话,那就必死无疑了。
毒性内陆太攀蛇是陆地上最毒的蛇。
内陆太攀蛇的毒液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绝对量(LD50)只有0.021mg/kg,但排毒量达12.5mg—40.0mg,比响尾蛇毒性强300倍,约相当于眼镜王蛇的200倍,与钩鼻海蛇(Enhydrina schistosa)的致死情况与不相上下,在动物毒素学上足以排到前十位。
它每咬一次受害者,其一次排出的毒液能在24小时内毒死20吨的猎物,这相当于25万只小白鼠、100个成年人或两头非洲大象的重量。
内陆太攀蛇的毒液在短短的15秒内可以完全杀死一成年人。
内陆太攀蛇的毒素种类为神经毒素和心脏毒素。
它的毒液分子是从一个名叫尿钠排泄缩氨酸的蛋白质家族进化而来,在脊椎动物中,这些缩氨酸的作用是使心脏周围的肌肉松弛的。
世界十大毒蛇排行榜

哪种海蛇最危险?
被海蛇咬了怎么办?
第四名 金环蛇
中文学名:金环蛇
中文目名:蛇目
中文科名:眼镜蛇科
中文属名:环蛇属
中文俗名:黄节蛇、金甲带,佛蛇,黄金甲,金报应,金包铁,玄南鞭,金蛇等
拉丁文名:Bungarus fasciatus
英文名:Banded krait
金环蛇是一种具前沟牙的剧毒蛇,与眼镜蛇、灰鼠蛇合称“三蛇”,是著名的食用蛇种。金环蛇分布于北纬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南部,在东部向北可达江西南昌。国外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栖息于海拔180—1014m的平原或低山,植被覆盖较好的近水处。金环蛇夜晚活动。金环蛇吃蛇,偶尔吃蜥蜴或其他脊椎动物。卵生,5—六月产卵6—14枚于腐叶下或洞穴中。金环蛇数量野外已极稀少。金环蛇是著名食用蛇之一,蛇体浸酒及蛇胆也被用来入药,长期以来大量被捕杀内销或出口。由于此蛇分布范围较银环蛇狭窄,数量本来就不多。
栖息于丘陵地带 多见于稻田 在通风凉爽或阴暗处...
头呈三角形,体粗尾短,头背有三块圆斑,体背有三纵行大圆斑,背脊一行圆斑与两侧交错排列,圆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镶以黄白色边,性凶猛
俗名: 金钱豹, 百步金钱豹, 金钱斑, 古钱窗 。
定名人:(Shaw et Nodder) 年代:1797。
[生活习性] 生活在近海处,特别喜欢河口的地方.善游泳,离开水则笨拙,呼吸时投身出水面,换入新鲜空气后又潜入海水中,有趋光习性.主要以鳗类鱼为食.卵胎生,每次产仔蛇3--5条.海蛇是一种神经性毒蛇,主要含神经毒素,能麻痹被咬动物的横纹肌,人咬伤严重时可以致死.
[分布 ] 产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沿海;国外见于印度半岛沿海等地.
世界上最毒的蛇

世界上最毒的蛇说到最喜欢的动物,可能只有少数人会选择蛇,蛇的外貌还相当惊悚,所以这本身无可厚非——因为大多数蛇都是有毒的,它们对你造成的伤害可不是开玩笑的。
有些蛇携带的毒液可以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杀死你,而有些蛇的毒即使你侥幸活着的话也会给你留下长期的伤害。
在这里,我们为您列出了世界上最毒的蛇。
当你在附近看到这些蛇时,那就快跑吧!非洲吐痰眼镜蛇非洲吐眼镜蛇因其防御机制而得名。
受到威胁时,它会张开脖子吐口水。
这种唾液含有很强的毒液。
如果它进入你的眼睛,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皮肤损伤和永久性失明。
据说非洲吐眼镜蛇的毒液是世界上最强的毒液之一。
接触毒液的人可能会在五分钟内死亡。
如果你被这条蛇咬了,你需要紧急医疗救助。
尖嘴毒蛇尖鼻蝮蛇,也被称为中国鼻蝮蛇,被认为是东亚地区最致命的蛇类之一,这条蛇还以其独特而美丽的颜色和图案而闻名。
被尖鼻毒蛇咬一口很痛。
咬伤处会流血,并立即肿胀。
它也被称为“百步蛇”,因为据说一个人被咬后只能走一百步就会死。
印度金环蛇印度金环蛇也被称为蓝色金环蛇和普通金环蛇。
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致命的蛇之一,也是南亚地区造成最多蛇咬伤的“四大”毒蛇之一。
它的危险之处在于咬伤是无痛的,有时几乎看不到痕迹。
如果不立即治疗,一个人可能会出现瘫痪、肌肉损伤和脑损伤。
黑白帽子蛇黑白帽蛇,又称白唇眼镜蛇,是世界上最长的真眼镜蛇。
它可以长到3米长。
他们的名字来源于他们眼睛上的黑色帽子状图案,类似于英国老绅士戴的帽子。
众所周知,这种蛇攻击性很强,被咬后很难处理。
黑白花蛇的毒液具有神经毒性,它被认为是所有非洲眼镜蛇中的第二大毒蛇。
泡芙蝰蛇非洲最常见的蛇,它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
除了真正的沙漠、高山地区和热带雨林外,它几乎在所有生态系统中都能茁壮成长。
泡芙蝰蛇有长长的牙齿,使它们在咬人时能够产生和注入大量毒液。
一百毫克的毒液足以在 25 小时内杀死一个健康的成年人。
罗素蝮蛇拉塞尔蝮蛇原产于东南亚,发出的嘶嘶声是所有蛇中最大的,非常具有威慑力。
世界最毒的十大毒蛇排名

世界十大最毒的蛇1、细鳞太攀蛇细鳞太攀蛇俗称内陆太攀蛇,是全世界强毒性的陆栖蛇种。
细鳞太攀蛇头部扁平,眼睛相对较大,有灰色到黄褐色的鳞片,躯干部为褐色或橄榄绿色,头部则为黑色或有黑色斑纹。
其性格比较温柔,若不捕捉它们,则不会轻易被激怒。
内陆太攀蛇主要栖息于人迹罕至的干燥平原、草原、荒漠及干枯河床等地,平时主要吃蛙、蟾蜍、小哺乳动物等。
细鳞太攀蛇毒性强,其毒牙长7.0~13.0毫米,一次毒液就可杀死20万只老鼠。
2、黑曼巴蛇黑曼巴蛇,又称“黑树眼镜蛇”,是第二大的陆生毒蛇类,是攻击速度最快的蛇,可以达到19千米/小时的时速,也是曼巴蛇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有“非洲死神”之称。
黑曼巴蛇体形细长,体长一般都在2米以上,最长记录可达4.5米,头部呈长方形,体色为灰褐色,由背脊至腹部逐渐变浅。
黑曼巴蛇除了像其他曼巴蛇一样,栖息在树上外,还会在地面猎食,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像老鼠等为食,也会捕食蜥蜴、小型鸟类等。
3、巴布亚太攀蛇巴布亚太攀蛇,体长170-250厘米,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岛。
长度170-250cm,毒牙长度:7.0-13.0mm。
巴布亚太攀蛇很害羞,但其危险性丝毫不亚于另外两种太攀,在受到威胁时,它也会将前半身高高抬起,给对手致命的打击。
其咬噬时放出的毒液是太攀蛇中最多的这3种太攀蛇,都是魔鬼级别的,都是世界前十的剧毒蛇,并且都分布于澳洲大陆,不过性格都比较温和,不会主动进攻人类。
4、棕伊澳蛇棕伊澳蛇是澳洲分布最广的毒蛇。
本种在新几内亚南部也曾有发现纪录,但据最近的研究显示,这些蛇有可能是另一个新品种。
棕伊澳蛇毒性很强,位列世界毒蛇前三名之内。
棕伊澳蛇一旦受到威胁,在发动攻击前会先撑平窄窄的颈部皮摺及抬高身体前部。
体长为1.5~2.7米,身体为褐色或红色,有平滑的鳞片、宽阔的头部及大眼睛。
5、杜氏剑尾海蛇杜氏剑尾海蛇(Aipysurus duboisii)是一种剧毒的剑尾海蛇属,主要分布在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喀里多尼亚和澳大利亚的北部,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向西延伸至珊瑚海,阿拉弗拉海,帝汶海和印度洋一带。
世界十大最毒的蛇

世界十大最毒的蛇10. Tiger Snake 虎蛇虎蛇分泌强烈的神经毒素、凝固剂、溶血素及蛇类特有的肌肉毒素,不同类型虎蛇的蛇毒半数致死量各不相同,从查普尔岛虎蛇品种的0.4的半数致死剂量到可以低至0.12的半岛虎蛇。
被虎蛇咬伤,如何没有及时治疗可迅速导致呼吸麻痹,甚至60%的会导致死亡。
虎蛇十大最致命毒蛇之一9. Desert Horned Viper沙漠角蝰蛇沙漠角蝰,其特点是在每个眼睛有个很容易识别的小喇叭。
它是著名的边绕组的举动。
它压在沙子的重量,使其能够跨越砂的松面移动。
沙漠角蝰通常在北非和中东发现。
科学家们在沙漠角蝰的毒液毒性的变化半数致死剂量从0.4到0.1不等。
沙漠角蝰最致命的毒蛇之一8. Common Krait金环蛇常见的金环蛇通常吃蜥蜴,小型哺乳动物和其他蛇类。
是什么让这条蛇很危险的是,在你睡觉的,它往往攻击你。
你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蛇咬你,因为它的叮咬是无痛的。
你可能会认为你只是被蚊子或蚂蚁咬伤。
常见的金环蛇的毒液需要几个小时才能生效,但它可以通过呼吸衰竭致死。
这条蛇是在印度常见。
这是导致数量最多的毒蛇咬伤病例在南亚的品种之一。
常见金环蛇具有半数致死量0.09。
金环蛇最致命的毒蛇之一7. Boomslang 非洲树蛇属 Boomslang非洲树蛇是一种小型,美观,颜色鲜艳的蛇。
其毒液是通过其释放的尖牙的后部,而不是在前面。
蛇咬伤的效果通常会几个小时后显现出来。
它可能会导致内部和外部出血,因为血液凝固过程被禁用。
非洲树蛇是在非洲发现。
它并不像咄咄逼人其他类型的蛇,因为它一般不主动进攻,比起喜欢进攻来宁愿撤退。
而引起的非洲树蛇的叮咬死亡病例比较少见,但它仍然是危险,半数致死量0.07。
非洲树蛇属 Boomslang6. Tiger Rattlesnake 虎斑响尾蛇虎斑响尾蛇是身上带条纹的蛇,在墨西哥西北部和美国西南部常见。
它被认为是所有响尾蛇中最高毒性的蛇。
任何虎响尾蛇咬伤,应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紧急情况。
伤人最多的十大毒蛇

伤人最多的十大毒蛇世界毒性最强的十大毒蛇排名第十名:响尾蛇响尾蛇是一种管牙类毒蛇。
它的毒液属于血循毒。
体长一般约1.5~2米。
身体呈黄绿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
尾部末端具有一串角质环,为多次蜕皮后的残存物。
遇到敌人会迅速摆动尾部的尾环,发出响亮的声音,致使敌人不敢近前,因此,故称为响尾蛇。
大多数的响尾蛇的毒素都是具有破坏血液组织的,少数如小盾响尾蛇的毒液还包含了能攻击神经系统的功能。
响尾蛇的毒性非常凶猛,即使是幼蛇,虽然未必会像成年那样注入相同剂量的毒素,但都足以令人死亡。
任何被响尾蛇咬后都必须得到立即的危急及专业治疗。
而响尾蛇最为可怕之处在于其死后一小时内,仍可以弹起施袭。
这种蛇即使已经被人击毙,甚至头部切除后,仍有咬噬的能力。
第九位:眼镜蛇眼镜蛇是眼镜蛇科的一属,其成员大多被统称为眼镜蛇。
虽然世上也有不少其他蛇类的名字包含“眼镜蛇”,例如眼镜王蛇、水眼镜蛇、唾蛇等等,但它们因演化亲缘性不足而并不归为此属。
甚至眼镜王蛇还会扑杀眼镜蛇为食。
多数眼镜蛇体形很大,可达1.2-2.5米长眼镜蛇的毒液是高危性混合毒液。
眼镜蛇最明显的特征是其颈部皮褶。
该部位可以向外膨起用以威吓对手。
眼镜蛇被激怒时,会将身体前段竖起,颈部皮褶两侧膨胀,此时背部的眼镜圈纹愈加明显,同时发出"呼呼"声,借以恐吓敌人。
事实上很多蛇都可以或多或少的膨起颈部,而眼镜蛇只是更为典型而已。
眼镜蛇咬伤的一般医治办法为使用抗蛇毒血清,并可能需要做人工辅助通气,直到毒液降解,病人可以自主呼吸。
如医治无效病人多于咬伤之后6-12小时死亡。
死因多为呼吸麻痹窒息而死。
在我国,眼镜蛇主要分布在南方云南、贵州、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北方亦偶尔可见,尤其以湖南永州的量多。
所以在外一定要注意。
第八:莽山烙铁头莽山烙铁头蛇是中国特有的巨型毒蛇种,1990年才为学术界发现而被命名加以科学记载。
截止到2013年仅知分布于中国湖南省宜章县境内莽山自然保护区几千公顷的狭小范围内。
世界上十大最毒的毒蛇排名

世界上十大最毒的毒蛇排名(图文)非常珍贵第一名银环蛇俗称:银脚带、过基峡。
金环、银环都是剧毒的。
吃饱后常在路边休息,拂晓时才回窝,夜行人路过常被咬伤。
银环蛇的毒性比金环蛇强。
书上说它们善良,行动迟缓,很少攻击人。
一般人触动它时,它会把头压在身下藏起头不动。
实际上怎样没试过,估计它要让你欺负急了,你就快了第二名五步蛇学名尖吻腹。
毒腺大、毒牙长、毒素溶血性好,人被咬后不及时处理,几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死翘翘了---高级杀手嘛!第三名眼镜王蛇俗称:过山峰。
这个刚刚已经说了,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
眼镜王蛇多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区,多见于森林边缘近水处,昼行夜伏,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地区。
它的主要食物就是与之相近的同类——其他蛇类,所以在眼镜王蛇的领地,很难见到其他种类的蛇,它们要么逃之夭夭,要么成为眼镜王蛇的腹中之物。
第四名舟山眼镜蛇估计它的俗称大家都熟:饭铲头。
挺吓人吧,有多毒就不用说了,说要是不知道眼镜蛇那可真够呛。
第五名原矛头蝮它的俗称跟上面的差不多:烙铁头。
是蝮蛇的一种,绝大部分生活在非洲。
是体型小但很可怕的毒蛇。
第六名白唇竹叶青竹叶青的身体是绿色的,不仔细辨认会与无毒的翠青蛇相混起来,但是它的尾巴焦黄,这正是与翠青蛇相区别的地方。
因为它的尾巴似火燎焦,所以叫它「焦尾仔」或「火烧尾」的青竹蛇。
竹叶青有扑火和聚居习性。
昼夜活动,多在夜间寻食。
竹叶青喜欢上树,常缠绕在溪边的灌木丛或小乔木上,会主动攻击人。
在有竹爷的地方,最好带顶帽子,为什么自己想。
一般你是看不到它的,也就别老拿手往树上伸,摘个果子、花什么的,你知道果树上有没有它---实在馋了用棍子敲。
第七名白眉蝮这种蛇在北方也常见,而且颜色很多。
第八名灰蓝扁尾海蛇海蛇通常是剧毒无比的第九名圆斑蝰俗称:百步蛇。
听着好像比五步蛇差远了,其实一样的毒。
第十名:金环蛇俗称:金脚带。
世界上最毒的蛇[组图+简介]
![世界上最毒的蛇[组图+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b28f3054a7302768e9939e2.png)
世界8大最毒的蛇[组图]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全世界3000种毒蛇中仅约15%被认为对人类是有毒的。
中国的毒蛇有四十余种,多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大省份。
每年都有许多人被毒蛇咬伤,咬伤的部位以四肢为最常见。
以下是世界8大最恶毒的蛇:1、非洲死神――黑曼巴蛇黑曼巴蛇是世上毒蛇中体型最长、速度最快、攻击性最强的杀手。
它能以高达19千米的时速追逐猎物,而且只需两滴毒液就可以致人死亡。
更可怕的是,不管在任何时候,黑曼巴蛇的毒牙里都有20滴毒液,人类一旦被它咬到,几乎百分之百死亡!从名字来看,大家一定以为黑曼巴蛇是黑色的,其实这种蛇的身体并不黑,发黑的是它的一张大嘴。
2、产崽最多――鼓腹毒蛇一条恐怖的鼓腹毒蛇在沙地上爬行。
鼓腹毒蛇也叫鼓腹巨蝰,是一种有新月形黄色斑纹的剧毒非洲蝰蛇。
鼓腹巨蝰是一胎产崽最多的毒蛇,一次可产下90多条幼蛇的超级母亲。
3、善于伪装――加蓬毒蛇一条加蓬毒蛇展示在美国“蜥蜴与蛇:活力四射”的展览上。
加蓬毒蛇有成功的保护色,在枯黄的落叶和枯枝之间让人很难辨认。
这种毒蛇可以长到两米多长,8公斤重。
4、威慑吓人――埃及眼镜蛇2006年3月25日,一条可怕的埃及眼镜蛇抬头遥望开罗。
处于警戒状态时,它会垂直举起身体前部(约合全长的三分之一),并撑大颈部皮褶。
如果这种威胁姿势起不了吓阻作用,埃及眼镜蛇就会慢慢进逼攻击者;假设对方还不为所动,眼镜蛇就会伺机攻击。
5、用毒高手――绿曼巴蛇产于非洲的绿曼巴蛇被认为是目前爬行速度最快的蛇之一,其时速超过每小时11公里。
以这样的速度,穿梭在草丛间,相信人是追不上的,而且,大多数的猎物可能也难逃被捕捉的命运。
绿曼巴蛇浑身绿得像一根翠竹,头和身子一般细,能灵活的在树枝间跳跃。
6、世界上最长的眼镜蛇――黑森林眼镜蛇黑森林眼镜蛇是非洲土生土长的毒蛇,据称是世界上最长的眼镜蛇。
7、神秘杀手――地毯毒蛇美国士兵帕克在阿富汗的军用帐蓬外手持一条地毯毒蛇。
8、一口毒可杀20人――黑颈喷毒眼镜蛇黑颈喷毒眼镜蛇最长可达2米多,平均长度为1.5米,可喷射6.2毫升的毒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8大最毒的蛇[组图]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全世界3000种毒蛇中仅约15%被认为对人类是有毒的。
中国的毒蛇有四十余种,多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大省份。
每年都有许多人被毒蛇咬伤,咬伤的部位以四肢为最常见。
以下是世界8大最恶毒的蛇:1、非洲死神――黑曼巴蛇黑曼巴蛇是世上毒蛇中体型最长、速度最快、攻击性最强的杀手。
它能以高达19千米的时速追逐猎物,而且只需两滴毒液就可以致人死亡。
更可怕的是,不管在任何时候,黑曼巴蛇的毒牙里都有20滴毒液,人类一旦被它咬到,几乎百分之百死亡!从名字来看,大家一定以为黑曼巴蛇是黑色的,其实这种蛇的身体并不黑,发黑的是它的一张大嘴。
2、产崽最多――鼓腹毒蛇一条恐怖的鼓腹毒蛇在沙地上爬行。
鼓腹毒蛇也叫鼓腹巨蝰,是一种有新月形黄色斑纹的剧毒非洲蝰蛇。
鼓腹巨蝰是一胎产崽最多的毒蛇,一次可产下90多条幼蛇的超级母亲。
3、善于伪装――加蓬毒蛇一条加蓬毒蛇展示在美国“蜥蜴与蛇:活力四射”的展览上。
加蓬毒蛇有成功的保护色,在枯黄的落叶和枯枝之间让人很难辨认。
这种毒蛇可以长到两米多长,8公斤重。
4、威慑吓人――埃及眼镜蛇2006年3月25日,一条可怕的埃及眼镜蛇抬头遥望开罗。
处于警戒状态时,它会垂直举起身体前部(约合全长的三分之一),并撑大颈部皮褶。
如果这种威胁姿势起不了吓阻作用,埃及眼镜蛇就会慢慢进逼攻击者;假设对方还不为所动,眼镜蛇就会伺机攻击。
5、用毒高手――绿曼巴蛇产于非洲的绿曼巴蛇被认为是目前爬行速度最快的蛇之一,其时速超过每小时11公里。
以这样的速度,穿梭在草丛间,相信人是追不上的,而且,大多数的猎物可能也难逃被捕捉的命运。
绿曼巴蛇浑身绿得像一根翠竹,头和身子一般细,能灵活的在树枝间跳跃。
6、世界上最长的眼镜蛇――黑森林眼镜蛇黑森林眼镜蛇是非洲土生土长的毒蛇,据称是世界上最长的眼镜蛇。
7、神秘杀手――地毯毒蛇美国士兵帕克在阿富汗的军用帐蓬外手持一条地毯毒蛇。
8、一口毒可杀20人――黑颈喷毒眼镜蛇黑颈喷毒眼镜蛇最长可达2米多,平均长度为1.5米,可喷射6.2毫升的毒液。
这种好斗的毒蛇能成功地吞下一只兔子、约0.8米长的蜥蜴以及约1.5米长的鼓腹毒蛇。
(尼特)TOP10锯鳞蝰蝰蛇科(Viperidae)毒蛇,学名为Echis carinatus,产于非洲北部至锡兰的沙漠和其他乾旱地区。
可能是蝰蛇科中毒性最强的毒蛇,人被咬伤经常致死。
体长很少超过60公分。
易发怒,富进攻性,通常隐藏石下和啮齿动物的藏身处。
体沙色或灰色,背上有一排白色斑点,身体两侧各有一条淡的「之」字形线条斑。
鳞片粗糙,受到惊动时,鳞片相互摩擦,发出嘶嘶声。
印度酷热的塔尔沙漠地区有著全世界毒性最强、最致命的爬虫类之一:锯鳞奎蛇。
这种恶名昭彰的毒蛇属于蝰蛇科(Viperidae),长度仅有30 英寸,难以令人相信它就是杀人最多的蛇类:人类一旦中了它那毒性超强的毒液很少能够存活,特别是在偏远无人的沙漠地带,遭受它的毒吻大概就难逃一死。
TOP9南部棘蛇分布:澳洲肤色淡褐、淡红或灰色,缀有深色箍环,蛇身粗厚,体长约45-60厘米,生活在澳大利亚大部、巴布亚新几内亚及附近一些岛屿上,多在沙地上生活,有完美的保色以及剧毒液,不过危险性不及虎蛇和眼镜蛇科大毒蛇,它是世界上排第九毒的蛇。
形态死亡蛇的头部扁平,呈三角形,身体窄直,全长大约有70至100厘米。
普遍的死亡蛇都呈浅啡色,身上有很多深褐或者黑色的斑纹纵横交错。
它们的牙是澳大利亚当地所有毒蛇之中最长的。
TOP8响尾蛇脊椎动物,爬行纲,蝮蛇科(响尾蛇科)。
一种管牙类毒蛇,蛇毒是血循毒。
一般体长约1.5~2米。
体呈黄绿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
尾部末端具有一串角质环,为多次蜕皮后的残存物,当遇到敌人或急剧活动时,迅速摆动尾部的尾环,每秒钟可摆动40~60次,能长时间发出响亮的声音,致使敌人不敢近前,或被吓跑,故称为响尾蛇。
响尾蛇在眼和鼻孔之间具有颊窝,是热能的灵敏感受器,可用来测知周围敌人(温血动物)的准确位置。
肉食性,喜食鼠类、野兔,也食蜥蜴、其他蛇类和小鸟。
主要分布于南、北美洲。
响尾蛇的毒性强烈,为混合型蛇毒。
被咬后,立即便有严重的刺痛灼热感,随即晕厥。
这只是初期的症状。
晕厥时间短至几分钟,长至几个小时。
恢复意识后感觉身体加重,被咬部位肿胀,呈紫黑色;体温升高,开始产生幻觉,视线中所有物体呈同一种颜色。
响尾蛇的毒液与其他毒蛇毒液不同的是,其毒液进入人体后,产生一种酶,使人的肌肉迅速腐烂,破坏人的神经纤维,进入神经系统后还能致使脑死亡。
生还者回顾说,切开其肿胀的胳膊,他发觉整个胳膊的肉都烂掉了,里面都是黑黑的、粘乎乎的东西TOP7死亡蝮蛇中名:死亡蝮蛇学名:Acanthophis Antarcticus 分布:澳洲other:幼蛇体长20公分后正式进入成长期,期间生长速度快,一年可以蜕皮十几次,成年体长约40-50公分。
栖息于干燥多石的灌木林,以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其毒液一克的价值比黄金还贵。
TOP6(虎蛇)属眼镜蛇科爬虫,产於澳大利亚。
其毒液含凝血剂和神经麻痹剂,常使人毙命。
向人攻击之前,头和颈部膨胀成扁平状(眼镜蛇的方式)。
虎蛇为常见种类,澳大利亚南方地区的沼泽地数量极多。
体呈多种颜色,一般有褐色和黄色条纹。
平均体长1.2公尺。
体长约1.3~1.6米。
蛇身厚实,头部宽大,身体呈浅暗橘黄色或茶色,并伴有黄绿色、灰色或橘褐色箍环,生于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岛半干旱区域。
虎蛇攻击性强,含剧毒液,是致人死亡的主要蛇种虎蛇分泌强烈的神经毒素、凝固剂、溶血素及蛇类特有的肌肉毒素,其毒性能跻身世界最强烈的蛇毒之列。
被虎蛇所咬后,除了伤口剧痛之外,从伤口附近延伸的毒素更会令足部及颈部出现痛楚,身体感到麻痹、出汗,随即开始呼吸困难及局部肢体瘫痪。
即使有有效的抗蛇毒素,但如果不立即治疗的话,致命率仍高达45%。
TOP5钩鼻海蛇,亦称裂颏海蛇,是蛇亚目海蛇科裂颏海蛇属下的一种有毒海蛇,主要分布于阿拉伯海及波斯湾、非洲塞舌尔及马达加斯加、南中国海(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一带)、东南亚(孟买、泰国、越南)、澳大利亚(北领地及昆士兰)及新几内亚等地区一带的海域。
主要是以鱼为生,它的尾巴很扁平像船舵,海蛇的肺很长,能储存足够的空气以便长时间潜在水中,在水中能停留长达5个小时之久。
海蛇毒腺中的毒液足够杀死60个人,也是速度最快的。
TOP4黑曼巴蛇(学名:Dendroaspis polylepis),又称“黑树眼镜蛇”,是第二大的陆生毒蛇类,也是曼巴蛇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平均体长为2米,最大可达4.3米,在毒蛇界中,仅次于眼镜王蛇。
黑曼巴蛇是非洲最大的毒蛇,有非洲死神之称,黑曼巴蛇除了像其他曼巴蛇一样,栖息在树上外,还会在地面猎食,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像老鼠等为食,也会捕食蜥蜴、小型鸟类等。
黑曼巴蛇采用的是神经毒素,靠攻击猎物的神经系统而令其麻痹。
平均来说,10-15毫克的黑曼巴蛇毒液就可以杀死一个成年人,而黑曼巴蛇的毒液量为100-120毫克,最多可达200毫克,这足够杀死13-20个人或一匹重600公斤的长颈鹿,因此被黑曼巴蛇咬伤的后果是相当严重,通常在被咬后一个小时之内就会死亡,而最快的死亡时间能达到被咬后15-30分钟内立即死亡。
据南非的资料,黑曼巴蛇的死亡率在当地却能达75%,未用抗毒血清的被咬伤者死亡率接近100%。
TOP3(黄金眼镜蛇)别名好望角眼镜蛇。
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亦会捕食青蛙、蜥蜴。
除此之外,黄金眼镜蛇偶然也会溜入农舍里,捕捉鸡、鸭等家禽。
雌性黄金眼镜蛇每次可以产出8-20枚卵。
主要分布在南非,波茨瓦纳,纳米比亚;干草原及半沙漠地带。
黄金眼镜蛇采用的毒素,和其他眼镜蛇一样是神经毒素。
而黄金眼镜蛇的毒性在眼镜蛇(naja)家族中,算是最剧烈的成员之一,仅次于菲律宾眼镜蛇,主要是袭击敌人的呼吸系统,通常在2小时内,受害者会因呼吸困难而死去。
其攻击一次产生的毒液足以杀死600人。
TOP2菲律宾眼镜蛇约长1.7米,体色会由年轻时的暗棕色,逐渐蜕为成熟期的浅棕色,喉颈位置有时会有一条黑色的长纹。
分布及栖身地菲律宾眼镜蛇主要分布于菲律宾,除了吕宋诸岛之外,亦散见于其它群岛;而卡拉绵群岛及巴拉望岛的蛇踪纪录,则尚待进一步的确认。
菲律宾眼镜蛇的栖身地大致为耕地、民众聚居地及密林之中。
菲律宾眼镜蛇最著名的是其剧毒。
其毒性能让受害者在1小时内迅速死亡。
菲律宾眼镜蛇的蛇毒主要是神经毒,这些毒素严重影响神经讯号的输送,造成神经与肌肉之间联系的障碍,中毒表征有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晕眩等。
儿童中毒后,更会直接出现昏厥或痉挛的反应,这些反应将会是判断其所中蛇毒种类的重要现象。
而被菲律宾眼镜蛇毒的影响之下,亦会出现低血压的常见征状,可是高血压甚至心跳过快及过慢等各类现象亦很常见,因此中毒后的实际反常反应可能有极大变化。
最终,中毒者会因为呼吸系统瘫痪而死亡。
NO1(内陆太攀蛇)也叫大班蛇!内陆太攀蛇的形体比普通太攀蛇要小,成蛇也仅为2米左右(合9英尺),内陆太攀蛇的头部扁平,略尖,眼睛相对较大。
内陆太攀蛇有灰色到黄褐色的鳞片,这些鳞片有时会镶有细黑边。
躯干部为褐色或橄榄绿色,腹部为黄白色,而头部则为黑色或有黑色斑纹,毒牙长7.0—13.0毫米。
内陆太攀蛇是陆地上最毒的蛇。
内陆太攀蛇的毒液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绝对量(LD50)只有0.021mg/kg,但排毒量达12.5mg—40.0mg,比响尾蛇毒性强300倍,约相当于眼镜王蛇的200倍,与钩鼻海蛇(Enhydrina schistosa)的致死情况与不相上下,在动物毒素学上足以排到前十位。
它每咬一次受害者,其一次排出的毒液能在24小时内毒死20吨的猎物,这相当于25万只小白鼠、100个成年人或两头非洲大象的重量。
内陆太攀蛇的毒液在短短的15秒内可以完全杀死一成年人。
太攀蛇是陆地上最毒、连续攻击速度最快的蛇,快的程度可以让你双眼看不见,它的一咬的烈性毒素约有110毫克,毒液能杀死100个成年人、50万只老鼠。
这种蛇与其它蛇不同,一般的蛇攻击时都会咬着猎物不放,而将毒液注入,但太攀蛇只要咬一口就能将毒液注入,所以太攀蛇会先咬一口,就会立即后退看看情况如何,等到猎物倒下太攀蛇就会上前将其吃掉。
研究学者说它是连续攻击速度最快的蛇,是因为曾经有人类被这种蛇咬了之后,那人说被咬了一口,但实际观察时,看见已被咬了3-4口。
被太攀蛇咬到后,所出现的征状亦有别于其它蛇,被它咬到后,你的血液并不会凝固,但你的七孔会些微出血,再过一会后你会看见四周的事物出现重叠影像,之后你全身的机能会慢慢停顿,导致瘫痪窒息而死。
当你被太攀蛇咬到后,若几分钟内没注射到太攀蛇抗毒血清及得到适当治疗的话,那就必死无疑。
它还会造成受害者大出血、严重的肌肉损伤及肾衰竭,它的毒素中还含有能破坏肌肉组织及阻止血液凝固的毒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