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美术第八课 《 山山水水》--详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美术第八课---《-山山水水》--详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美术第八课---《-山山水水》--详案

第八课山山水水(教学设计)执教傅星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课型,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同时学习掌握一些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技法,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民族自豪感。

教学思路: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中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并进行训练,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美景。

课时:1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表现技法。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与民族自豪感。

2.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中国画作品,提高对中国画的认识,通过用毛笔,墨汁,宣纸进行山水画的技巧训练,初步了解并且掌握中国画中勾、皴、擦、点、染的表现技法。

教学难点:如何用笔用墨,如何控制好水和墨表现不同的浓淡干湿的墨色以及掌握山水画的独特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我们又见面了,大家都知道我是美术老师,老师很喜欢画画,特别是中国画,前些日子,老师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场拍卖会,一幅张大千的山水画作品《爱痕湖》拍出了天价,让我惊叹不已,今天老师把这幅张大千的作品,大家来猜猜它价值多少?(生:一万、五万、十万。

)你真有眼光,让我们到北京的拍卖会去看看吧。

-----播放中国嘉德拍卖行拍卖张大千作品的录像,让学生了解这幅中国画作品的价值,以激发学生去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师)你猜对了吗,想不到一幅中国画如此价值连城,太不可思议了吧!中国画可是我国的国粹,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中国画中的山水画吧。

板书:第八课山山水水三、讲授新课师:学画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些古代和近现代的中国山水画作品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8页。

(一)欣赏古代著名山水画作品,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欣赏进一步了解山水画的艺术特征1、设问:什么是山水画?(中国画可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是中国画之中的一种题材,山水画就是以大自然中的山水风光为题材的绘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美术《第8课山山水水》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美术《第8课山山水水》教案
六、学生学习效果
1.学生能够掌握山水画的基本元素和技法,如构图、用笔、用墨等。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欣赏,提高对自然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学生能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将大自然中的山水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4.学生能够欣赏和评价自己和同伴的山水画作品,提高对自然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5.学生能够了解山水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理解山水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2.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山水画的基本元素、构图、用笔、用墨等,并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记录。
3.请学生观察自然山水景色,发挥想象力,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技法。
4.请学生欣赏和评价一幅山水画作品,分析作品的构图、用笔、用墨等技法,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5.请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收集相关信息,并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记录。
2.实践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管理:课堂纪律管理需要加强,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支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辅导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3.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绘画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创造力等方面,给予全面的评价和反馈。
课后作业
1.请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绘制一幅山水画作品,要求运用构图、用笔、用墨等技法,表现大自然的美丽山水。
2.当堂检测:
-教师设计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如绘画题、选择题、判断题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当堂检测。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第8课《山山水水》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第8课《山山水水》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第8课《山山水水》教案一. 教材分析《山山水水》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山水,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以实际山水为原型,简化技法,使之易于理解和学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方法,创作出富有个人特色的山水画作品。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山水有了一定的观察和体验,他们对山水画有好奇心和兴趣。

但学生对山水画的认识还较肤浅,需要通过学习,深入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学生在绘画技能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还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方法,学会运用线条、墨色表现山水之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墨色表现山水之美。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实践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示范作品、绘画工具、媒体设备。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观察记录本。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山水画?山水画有哪些特点?”2. 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展示不同风格的山水画作品,让学生感受山水画的美。

同时,讲解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方法,如线条、墨色运用等。

3. 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山水画的创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示范结束后,学生开始动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强调山水画的表现技巧和创作要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美术《第8课 山山水水》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美术《第8课 山山水水》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美术《第8课山山水水》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的第8课,题为《山山水水》。

该课程主要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学习简单的绘画方法。

2. 能力目标:掌握中国画的绘制方法和步骤,运用学过的知识绘制简单的山水画作品。

3. 情感目标:感受中国画的魅力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悟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学习和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绘制步骤。

2. 能够熟练地运用毛笔和宣纸等工具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教学难点:1. 如何灵活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创造出有新意和个性的山水画作品。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艺术有一定的兴趣和接触,但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仍处于初级阶段。

他们对中国画可能还不太了解,需要引导他们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此外,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有限,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展示一幅中国山水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老师鼓励学生描述画中的山水景色、线条和色彩运用等特点,激发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 知识讲解老师简要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并强调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意义。

老师解释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如以意为主、重点留白、运笔技巧和色彩运用等。

老师通过举例说明,比如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山峦的形状,使用淡墨渲染远处的山水等。

3. 示范演示老师现场示范绘制一幅简单的山水画,重点展示绘制的步骤、运笔的技巧和色彩的运用。

老师解释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意义,并提醒学生注意运笔的轻重和速度,以及如何控制水墨的浓淡。

4. 学生实践学生们准备毛笔、宣纸和水墨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老师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构图和主题,提醒他们考虑画面的层次感和透视关系。

六年级美术山山水水教案

六年级美术山山水水教案

六年级美术山山水水教案第一篇:六年级美术山山水水教案第八课山山水水课堂类型:欣赏*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和中国绘画的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们的知识和对美学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去发掘艺术的真谛。

教学重难点:1、中国绘画工具都有哪些?各种不同的画法都能体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每幅美术作品都有一定的喻意,它的涵义是什么?3、画作表现的是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教具学具:课件、课本教学过程:一、介绍中国画中国画: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

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

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

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

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

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统一到分裂的急剧变化,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同时对绘画自觉地进行理论上的把握,并提出品评标准。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8课 山山水水》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8课 山山水水》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8课山山水水》人教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山水画的意境,掌握基本的山水画创作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山水画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和流派。

2. 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用色技巧。

3. 学会运用不同的笔触和墨色表现山水的层次和质感。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传统艺术的欣赏和热爱。

教学内容1. 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2. 山水画的流派和代表作品3. 山水画的构图和用色技巧4. 笔触和墨色的运用5. 个人创作和展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山水画的构图和用色技巧,笔触和墨色的运用。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山水画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山水画作品、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画美在哪里?”2. 讲解:教师讲解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和流派,以及山水画的构图和用色技巧。

3. 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如何运用笔触和墨色表现山水的层次和质感。

4.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山水画的构图和用色练习。

5. 创作个人作品: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创作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山水画作品。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山山水水》2. 提纲: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山水画的流派和代表作品山水画的构图和用色技巧笔触和墨色的运用个人创作和展示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运用所学技巧,创作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山水画作品。

2. 作业要求:构图合理,用色得当,能够表现出山水的层次和质感。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构图和用色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在创作中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山水画的创作技巧。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8课 山山水水》教案2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8课 山山水水》教案2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8课山山水水》教案2一. 教材分析《第8课山山水水》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山水画的技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流派的认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技法和流派进行山水画的创作。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详细的步骤介绍,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山水画的知识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是,对于山水画的知识和技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直观的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山水画的知识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流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山水画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流派。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技法进行山水画的创作。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山水画的技法和创作过程。

2.引导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3.实践法: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画具、范画等。

2.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技法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对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流派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山水画的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运用所学技法进行山水画的创作。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法,进行山水画的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如何将山水画的技法运用到其他绘画作品中。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 山山水水 》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 山山水水 》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山山水水》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山水画的构图原则,掌握基本的山水画技法,并能够运用所学创作一幅简单的山水画作品。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将通过观察自然山水,学习山水画的布局和笔法,提高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激发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及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2. 山水画的构图原则:讲解“高远法”、“深远法”、“平远法”等构图方法。

3. 山水画的笔法技巧:学习“皴法”、“点苔法”等基本技法。

4. 自然山水的观察与表现: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山水,学习如何将其艺术化地表现在画纸上。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山水画的构图原则和基本技法的学习与应用。

2. 教学难点:学生对山水画构图的理解和技法的灵活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山水画作品集、多媒体课件、黑板。

2. 学具:画纸、毛笔、墨汁、颜料、调色盘。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经典山水画作品,引发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

2. 新授:讲解山水画的起源、发展、构图原则和笔法技巧。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山水画的创作过程,强调构图和笔法的运用。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尝试创作简单的山水画作品。

5. 辅导: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山水画的构图原则和笔法技巧进行,通过图示和文字结合的方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作业设计1. 必做题:创作一幅简单的山水画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的构图原则和笔法技巧。

2. 选做题:收集并分析一幅自己喜欢的山水画作品,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分析。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充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等方面进行。

同时,针对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山山水水(教学设计)
执教傅星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课型,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同时学习掌握一些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技法,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民族自豪感。

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中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并进行训练,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美景。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表现技法。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与民族自豪感。

2.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中国画作品,提高对中国画的认识,通过用毛笔,墨汁,宣纸进行山水画的技巧训练,初步了解并且掌握中国画中勾、皴、擦、点、染的表现技法。

教学难点:
如何用笔用墨,如何控制好水和墨表现不同的浓淡干湿的墨色以及掌握山水画的独特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我们又见面了,大家都知道我是美术老师,老师很喜欢画画,特别是中国画,前些日子,老师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场拍卖会,一幅张大千的
山水画作品《爱痕湖》拍出了天价,让我惊叹不已,今天老师把这幅张大千的作品,大家来猜猜它价值多少?(生:一万、五万、十万。

)你真有眼光,让我们到北京的拍卖会去看看吧。

-----播放中国嘉德拍卖行拍卖张大千作品的录像,让学生了解这幅中国画作品的价值,以激发学生去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师)你猜对了吗,想不到一幅中国画如此价值连城,太不可思议了吧!中国画可是我国的国粹,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中国画中的山水画吧。

板书:第八课山山水水
三、讲授新课
师:学画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些古代和近现代的中国山水画作品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8页。

(一)欣赏古代著名山水画作品,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欣赏进一步了解山水画的艺术特征
1、设问:什么是山水画?
(中国画可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是中国画之中的一种题材,山水画就是以大自然中的山水风光为题材的绘画。

2、(师)隋唐时期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作品,此画描绘了隋唐时期江南春景的景象,此画采用了中国画特有的构图法——深远构图法,给人一种自山前而窥山后的透视效果。

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画的是浙江富春山一代的美景。

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采用了中国画特有的构图法——平远构图法,给人一种自近山而望远山的透视效果。

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绘了秦陇山川峻拔雄阔、壮丽浩莽的气概,此画采用了中国画特有的构图法——远高构图法,给人一种自自山脚而望山巅的透视效果这三种构图方法是中国画所特有的,请同学们以后多加练习。

现代大画家黄宾虹的《桃花源》美景。

漓江画派创始人黄格胜的《漓江百里图》描绘的是桂林漓江的美景。

刚才同学们欣赏了这些价值连城的山水画作品,它们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特征呢?谁能说一说?
3、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让学生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1)这些画都是以什么题材作为绘画内容的?(山川景色为绘画对象)
(2)这些画都用什么工具来创作的呢?(毛笔、墨、颜料宣纸等工具)
刚才我们欣赏了大师们的作品,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学生的作品
师:一幅山水画是如何画出来的呢?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来学画山水画中的水墨山水画。

首先我们要了解画水墨山水画的工具和绘画步骤:工具(笔、墨、纸、砚、水)步骤(1)构图:力求大气和饱满,山石之间要有主次和距离感;(2)用线和用墨:线条要有曲直顿挫富于变化切忌平行和等粗,用墨要做到焦、浓、重、淡、清五色富于变化,笔端不宜有太多水分,以免弄脏画面,可用一张废宣纸来吸墨(3)染墨和调整:注意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调整画面的局部,力求画面内容和谐。

下面请注意老师是怎么用线用墨的
3、讲授示范表现水墨山水画的技法
可分为四个阶段,边讲解边示范:
(1)勾。

用墨勾出山石的外形轮廓。

(师)同学们用笔之前心中一定要有所画山体的大致形态,用笔要大胆果断,一气呵成,决不能断断续续,用墨要作到一笔墨一笔画,所画山石由近至远,笔墨由浓到淡,石山与山之间产生距离感(2)皴。

山水画中山石的技法表现很重要,山石有一种独特的表现技法——皴(cun)法。

皴指冬天人的皮肤所出现的裂纹。

①披麻皴,以表现土质疏松的山川景象,多用中锋运笔,自上而下线条力求错落有致,不宜平行。

②斧劈皴, 以表现险峻挺拔的的山川景象,多用侧锋运笔,
(3)点。

也称点苔或点子皴,多以表现远山的植被和近处的树叶等,有横点、直点、圆点,尖点等。

④染:也称"渲染"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用勾线画出山石之后再用中墨和淡墨分出山石的阴阳向背或前后层次,加强艺术效果。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学生尝试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水墨山水画的基本技法,下面请同学们以水墨山水画的形式来创作一幅作品吧,可以画家乡的景色,也可以画自己到过的风景名胜区的景色。

展示绘画要求:1、构图理想,主次分明;
2、用线大胆,疏密得当.
3、注意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
师巡视指导。

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

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五、作业展评
学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师:下面我们请出画好作品的同学上台来展示他们的作品,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创作心得,并请其他同学来说一说之间喜欢的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师点评:这幅画的构图非常新颖,充分体现了近高远底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墨色也处理得很好,能体现了干湿浓淡的墨色效果。

下面同学们自由的进行欣赏和讨论,交流自己的创作心得。

由于时间的关系,同学们不能一一地上台进行展示,现在请大家把他展示给后面的老师同学们看一看。

六、小结:
今天大家所画的画都非常有想象力和创造性,能在绘画创作中体验了水墨山水画的意境和乐趣。

中国画艺术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想成为一名伟大的国画艺术家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希望同学们以后不断努力学习,在生活中学会观察事物,我相信,只要大家付出努力大家一定能成功的。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同学们再见!
七、课后拓展
1、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