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墙、勒脚、散水等名词解释
建筑名词解释

建筑名词解释散水:在建筑周围铺的用以防止两水(雨水及生产、生活用水)渗入的保护层。
(散水是与外墙勒脚垂直交接倾斜的室外地面部分,用以排除雨水,保护墙基免受雨水侵蚀。
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确定,一般为600mm~1000mm。
当屋面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宽度应大于檐口挑出长度200mm~300mm。
为保证排水顺畅,一般散水的坡度为3%~5%左右,散水外缘高出室外地坪30mm~50mm。
散水常用材料为混凝土、水泥砂浆、卵石、块石等。
)泛水:泛水是建筑上的一种防水工艺,通俗的说其实就是在墙与屋面,也就是在所有的需要防水处理的平立面相交处进行的防水处理,说白了就是用防水材料把墙角包住。
(其构造要点及做法为:(1)将屋面的卷材继续铺至垂直墙面上,形成卷材防水,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
(2)在屋面与垂直女儿墙面的交接缝处,砂浆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形或45度斜面,上刷卷材胶粘剂,使卷材胶粘密实,避免卷材架空或折断,并加铺一层卷材。
(3)做好泛水上口的卷材收头固定,防止卷材在垂直墙面上下滑。
一般做法是:在垂直墙中凿出通长的凹槽,将卷材收头压入凹槽内,用防水压条钉压后再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外抹水泥砂浆保护。
凹槽上部的墙体亦应做防水处理。
女儿墙:指的是建筑物屋顶外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
依建筑技术规则规定,女儿墙被视作栏杆的作用,如建筑物在10层楼以上、高度不得小于1.2公尺,而为避免业者刻意加高女儿墙,方便以后搭盖违建,亦规定高度最高不得超过1.5公尺。
挑檐:是指屋面挑出外墙的部分,主要是为了方便做屋面排水,对外墙也起到保护作用。
一般南方多雨,出挑较大,北方少雨,出挑较小。
(其次挑檐起到美观的作用,部分坡屋顶、瓦屋顶不做挑檐,少许无组织排水的平屋顶也不做挑檐。
)应力:受力物体截面上内力的集度,即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房屋建筑学常见名词解释

`1、大量性建筑:规模不大,但建造量较多的建筑,如住宅、中小学校、小型商店等。
2、袋形走道: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走道(或单向疏散的走道)。
3、勒脚:外墙外侧与室外地面交界处的竖向保护构件。
4、无梁楼板:等厚的平板直接支承在墙上或柱上。
5、湿法连接:在板材边缘预留钢筋,施工时将这些钢筋相互绑扎或焊接,然后浇灌混凝土而连接成整体的一种做法。
6、封闭式楼梯间:设有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的楼梯间。
7、大厅式组合:以主体大厅为中心穿插布置辅助房间的组合。
大厅式的特点是主要房间突出,主从关系分明且联系紧密,适用于影剧院、体育馆等建筑。
单元式的特点是平面集中、紧凑,易于保持安静,单元之间互不干扰,适用于住宅、幼儿园等建筑。
8、散水: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地面设置的向外倾斜的排水构件。
9、结构找坡:将屋面板倾斜搁置在下部的墙体或屋面板及屋架上的一种做法。
10、大模板建筑:用工具式大型模板来现浇混凝土楼板和墙体的一种建筑。
11.模数:它是为了使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和组合件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的生产,使不同的材料,不同形式和不同制式的建筑构配件,组合件具有较大的通用性和互换性,而人为制定的统一标准,用M为单位。
12、房间的净高是指楼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层高是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3. 基础是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它承受建筑物土部结构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及本身的重量一并传给地基。
基础下面支撑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 14.耐火极限是指在规定耐火试验条件下,构件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是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15.地震烈度:表示当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我国规定:地震烈度为6度、 7度、8度、9度的地区要进行抗震设计。
16.风玫瑰:即风向频率玫瑰图,是依据该地区多年来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的平均日数的百分数按比例绘制而成的,一般用16个罗盘方位表示 17.圈梁:砖混结构的建筑中,用于增强建筑水平方向刚度的连续的、封闭的梁,一般位于楼板下方的墙体内。
建筑学名词解释

勒脚指室外地面(或散水)以上的一小段房屋外墙。
由于这个部位的墙体经常遭受雨雪的浸溅和地下水沿基础上升而使墙面潮湿,冻融破坏,因此要求使用耐水性较好的材料砌筑,或用水泥砂浆抹面来保护。
散水指沿外墙四周与勒脚相接的地面部分。
一般用砖或1昆凝土铺设,以防上屋檐的滴水冲刷房屋四周的土壤,并使勒脚附近的地面积水迅速排走,减少墙身与基础受水浸泡的可能。
散水的宽度一般比屋檐宽度长出10~2Ocm,并应向外做成一定坡度。
梁指处于一定空间以承受屋盖、楼板、墙体等所具有荷载的构件。
梁的断面形式有矩形、T形、十字形、倒T形等,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要求选用。
一般常用木质、钢材、金属合金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做成,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
在一般民用建筑中,梁的跨度常用5~8m,其间距不大于4m。
过梁指设在建筑物的门、窗、门洞等洞口上的梁,用以支承上面的墙体或楼板及屋面板等传来的荷重。
在一般民用建筑中常见的过梁有砖砌平拱式过梁、弧拱式过梁、钢筋砖过梁及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等几种。
(l)平拱式过梁,是用整块砖立砌或侧砌成对称于中心而倾向两边的拱,高度为1砖或1砖半,厚度等于墙厚。
(2)弧拱过梁,构造与平拱式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外形为圆弧形。
(3)钢筋混凝土过梁,这种过梁能承受较大的荷载,用于宽度较大或有集中荷载的门窗沿口,适用于各种材料的墙体,较常用,可以现浇,也可以预制。
(4)钢筋混凝土预制过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视墙厚而决定。
圈梁圈梁又称过梁,是指沿房屋外墙四周及横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
一般有钢筋混凝土圈梁、钢筋砖圈梁等。
对于2~3层的房屋,圈梁一般放在房屋的檐口部分;4~5的层房屋,可以在2~3层间增设一道;还有把圈梁放在基础面上做法。
具体设置均由设计规定。
圈梁的具体作用是增强房屋的刚度和整体稳定性,使墙受力均匀,减少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身开裂。
柱指主要承受轴间压力和弯矩的长条型构件。
一般为竖直的,用以支承梁、屋架、楼板等。
女儿墙名词解释

女儿墙名词解释
女儿墙名词解释:
女儿墙其实是屋顶上外围那个矮墙,除了维护安全作用外,它能够防止屋顶雨水漫流,出现漏水现象。
女儿墙高度规范要求:
1、依国家建筑规范规定,上人屋面女儿墙高度一般不得低于1.1m,最高不得大于1.5m。
2、一般多层建筑的女儿墙高1-1.2m,但高层建筑则至少1.2m,通常高过胸肩甚至高过头部,达 1.5-1.8m,这是避免俯瞰时心悸目眩,发生危险而采取的措施。
如果要使平顶上视野开阔,可在1m实墙以上加作金属网栏,以策安全。
3、应注意在标定女儿墙高度时,要扣除隔热保温层及泄水坡升高的构造高度,在高层建筑中,这个厚度往往达0.3m以上。
【精品】泛水、天沟、散水、勒脚

泛水是建筑上的一种防水工艺,通俗的说其实就是在墙与屋面,也就是在所有的需要防水处理的平立面相交处进行的防水处理,说口了就是用防水材料把墙角包住。
和散水不同其构造要点及做法为:(1)将屋面的卷材继续铺至垂直墙面上,形成卷材防水,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
(2)在屋面与垂直女儿墙面的交接缝处,砂浆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形或45度斜面, 上刷卷材胶粘剂,使卷材胶粘密实,避免卷材架空或折断,并加铺一层卷材.(3)做好泛水上口的卷材收头固定,防止卷材在垂直墙面上下滑。
一般做法是:在垂直墙中凿出通长的凹槽,降卷材收头压入凹槽内,用防水压条钉压后再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外抹水泥砂浆保护。
凹槽上部的墙体亦应做防水处理。
通俗解释:泛水是指屋面女儿墙、挑檐或高低屋面墙体的防水做法,其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女儿墙、挑檐、高低屋面墙不受雨水冲刷,以及保护屋面其余地方的防水层(不至于进水)。
天沟指建筑物屋面两胯间的下凹部分。
屋面排水分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生(自山排水),有组织排水一般是把雨水集到天沟内再山雨水管排下,集聚雨水的沟就被称为天沟,天沟分内天沟和外天沟,内天沟是指在外墙以内的天沟,一般有女儿墙;外天沟是挑出外墙的天沟,一般没女儿墙。
天沟多用白铁皮或石棉水泥制成。
在建筑上,天沟的工程量按设计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及预埋铁件体积。
散水•房屋等建筑物周用用砖石或混凝上铺成的保护层,宽度多在一米上下,作用是勒脚: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她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勒脚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水、屋檐滴下的雨水的侵蚀,从而保护墙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也能使建筑的外观更加美观。
勒脚的高度不低于700mm。
勒脚部位外抹水泥砂浆或外贴石材等防水耐久的材料,应与散水、墙身水平防潮层形成闭合的防潮系统。
勒脚的设计方式有:(1)抹水泥砂浆、刷涂料勒脚;(2)贴石材勒脚; (3)面砖勒脚等防水耐久的材料。
勒脚使用的材料:涂料、砖、石材等。
女儿墙 名词解释

女儿墙名词解释女儿墙(又名:孙女墙)是建筑物屋顶周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6.7.3条指出:上人屋面应设置栏杆,多层建筑栏杆高度不低于1.05米,高层建筑栏杆高度不低于1.1米。
(栏杆高度应从所在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当底面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时,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算。
)故上人屋面的女儿墙墙体+栏杆的总高度对于多层建筑不低于1.05米,高层建筑不低于1.1米上人屋顶的女儿墙的作用是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对建筑立面起装饰作用。
不上人屋顶的女儿墙的作用除立面装饰作用外,还固定油毡。
该墙由来:1.传说:一个古代的砌匠,忙于工作,不得不把年幼的女儿带在左右,一日在屋顶砌筑时,小女不慎坠屋身亡。
匠人伤心欲绝,为了防止悲剧再次发生,之后就在屋顶砌筑一圈矮墙,后来人们就起名“女儿墙”。
2.真正由来:宋《营造法式》——“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就是城墙边上部升起的部分。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曰睥睨,言于其孔中睥睨,非常也。
……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也。
”《水浒传·第三十一回》:“这孟州城是个小去处,那土城苦不甚高。
就女墙边,望下先把朴刀虚按下按,刀尖在上,棒梢向下。
”亦称为女儿墙、女垣、箭垛。
作用:女儿墙是一个建筑专业术语,又名压檐墙是屋面与外墙衔接处理的一种方式,作为屋顶上的栏杆或房屋外形处理的一种措施,可防止人员掉落,也可起到屋面防水的作用。
女儿墙的作用是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对建筑立面起装饰作用。
不上人的女儿墙的作用除立面装饰作用外,还固定油毡或固定防水卷材用。
有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压顶底面为准;无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女儿墙顶面为准。
如今女儿墙已成为建筑的专用术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儿墙的浪漫和诗情画意也不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内容了,只是国家建筑规范中的90厘米高的砖混结构式的一堵矮墙而已。
泛水、天沟、散水、勒脚

泛水是建筑上的一种防水工艺,通俗的说其实就是在墙与屋面,也就是在所有的需要防水处理的平立面相交处进行的防水处理,说白了就是用防水材料把墙角包住。
和散水不同其构造要点及做法为:(1)将屋面的卷材继续铺至垂直墙面上,形成卷材防水,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
(2)在屋面与垂直女儿墙面的交接缝处,砂浆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形或45度斜面,上刷卷材胶粘剂,使卷材胶粘密实,避免卷材架空或折断,并加铺一层卷材。
(3)做好泛水上口的卷材收头固定,防止卷材在垂直墙面上下滑。
一般做法是:在垂直墙中凿出通长的凹槽,降卷材收头压入凹槽内,用防水压条钉压后再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外抹水泥砂浆保护。
凹槽上部的墙体亦应做防水处理。
通俗解释:泛水是指屋面女儿墙、挑檐或高低屋面墙体的防水做法,其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女儿墙、挑檐、高低屋面墙不受雨水冲刷,以及保护屋面其余地方的防水层(不至于进水)。
钢筋及预埋铁件体积。
檐沟:屋檐下面横向的槽形排水沟,用于承接屋面的雨水,然后由竖管引到地面。
檐沟分为外檐沟和内檐沟,一般不能计算建筑面积,可根据气象资料,降水强度以及排水速度确定沟的尺寸大小。
檐沟在现代大多用水泥板之类的建筑材料建成,为了让雨水能够很快的很畅通的流到地面排走,一般采取中间高两边低的排水形式,同时在房屋的两边留一个下水管洞口,这样就可以直接通过管道连接后排到地面排走。
散水. 房屋等建筑物周围用砖石或混凝土铺成的保护层,宽度多在一米上下,作用是使雨水淌远一点然后渗入地下,以保护地基。
勒脚: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勒脚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水、屋檐滴下的雨水的侵蚀,从而保护墙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
也能使建筑的外观更加美观。
勒脚的高度不低于700mm。
勒脚部位外抹水泥砂浆或外贴石材等防水耐久的材料,应与散水、墙身水平防潮层形成闭合的防潮系统。
勒脚的设计方式有:(1)抹水泥砂浆、刷涂料勒脚;(2)贴石材勒脚;(3)面砖勒脚等防水耐久的材料。
建筑专业名词解释散水、施工缝、勒脚、踢脚线、女儿墙(仅限借鉴)

一些专业名词解释:散水、泛水、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施工缝、勒脚、踢脚线、女儿墙散水:指房屋周围保护墙基,分散雨水远离墙脚的保护层,一般宽度在800mm左右。
有砖铺散水、现浇细石混凝土和混凝土散水等几种。
这样容易使地基更容易沉降,简单来说不做散水那今后房子的墙壁更容易有裂缝。
从墙根往外一般有半米的水泥地.房子周围或看看随便一栋楼周围自墙根向外一米左右是不是一个水泥结构的地面。
那就是散水。
很多建筑物都有顾名思义“散水”上边向下掉水它可以向外散水建筑物四周,围绕着建筑物的那一圈室外地坪的,散水的做法很多,不一定是水泥做的.“散水”是设在外墙四周的倾斜护坡,坡度一般为3%-5%,宽度一般为0.6米-1米,其目的是迅速将地表水排离,避免勒脚和下部砌体受水。
散水的构造:1.60厚C15混凝土撒1:1水泥砂子,压实赶光2.150厚3:7灰土垫层,超出散水外缘500mm。
3.素土夯实向外坡6%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踢脚线"、“踢脚板”是墙面贴近地板的部分有一圈大约5~10cm高的裙板,目的是人走到墙边时防止鞋子踢脏白墙,另外摆放家具是也可以防止家具贴墙过近毁坏墙面;“内墙裙”是指室内墙裙,墙裙的作用与护墙板、踢脚板类似,只不过是高度一般是1~2米左右至地面的部分。
泛水泛水:fàn shuǐ1.古水名。
故道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
久湮。
2.古水名。
故道在今山东省曹县北,从古济水分出,东北流至定陶县北。
注入古菏泽。
久湮。
泛水是建筑上的一种防水工艺,通俗的说其实就是在墙与屋面,也就是在所有的需要防水处理的平立面相交处进行的防水处理,说白了就是用防水材料把墙角包住。
和散水不同其构造要点及做法为:(1)降屋面的卷材继续铺至垂直墙面上,形成卷材防水,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
(2)在屋面与垂直女儿墙面的交接缝处,砂浆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形或45度斜面,上刷卷材胶粘剂,使卷材胶粘密实,避免卷材架空或折断,并加铺一层卷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水的作用是迅速排走 勒脚附近的雨水,避免雨水 冲刷或渗透到地基,防止基 础下沉,以保证房屋的巩固 耐久。
散水宽度一般不应小于80厘米,当屋檐较大时,散水宽度 要随之增大,以便屋檐上的雨水都能落在散水上迅速排散。 散水的坡度一般为5%,外缘应高出地坪20~50毫米,以便 雨水排出流向明沟或地面他处散水。
外天沟是挑出外Leabharlann 的 天沟,一般没女儿墙。勒脚是建筑物外墙的墙 脚,即建筑物的外墙与室 外地面或散水部分的接触 墙体部位的加厚部分。
勒脚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水、屋 檐滴下的雨水的侵蚀,从而保护墙 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物的 耐久性。也能使建筑的外观更加美 观。勒脚的高度不低于700mm。
散水是指房屋外墙四周 的勒脚处(室外地坪上)用 片石砌筑或用混凝土浇筑 的有一定坡度的散水坡。
依据规定,上人屋面女儿 墙高度一般不得低于1.1m, 最高不得大于1.5m。
天沟 指建筑物屋面两胯间 的下凹部分。屋面排水 分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 排水(自由排水),有组织 排水一般是把雨水集到 天沟内再由雨水管排下, 集聚雨水的沟就被称为 天沟。
天沟分内天沟和外天 沟。
内天沟是指在外墙以 内的天沟,一般有女儿 墙。
女儿墙,是建筑物屋顶四周 围的矮墙。
起名传说:一个古代的砌匠, 忙于工作,不得不把年幼的女 儿带在左右,一日在屋顶砌筑 时,小女不慎坠屋身亡。匠人 伤心欲绝,为了防止悲剧再次 发生,之后就在屋顶砌筑一圈 矮墙,后来人们就起名“女儿 墙”。
主要作用: 1.维护安全,防止人员掉 落; 2.屋面防水,避免防水层 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 3.对建筑立面起装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