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知识点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章节习题解析版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一、单选题1. 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之一。
如图所示,队员们拿着船桨奋力向后划水,龙舟向前直冲。
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 龙舟B. 水C. 运动员D. 船桨2. 图5所示的实例中,主要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篮球落到地面,被弹回B.用力压气球,气球变瘪了C.撑竿被跳高运动员压弯D.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3.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B.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C.给自行车车轴加润滑油D.给汽车轮胎装防滑链4. 孔明灯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如图所示是放飞在空中的孔明灯,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孔明灯装饰穗所受重力方向的是()A.B.C.D.5.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 3NB. 3.8NC. 4ND. 4.2N6.如图是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A厅”中的一件展品。
这件展品由炮、指针、小球等装置构成。
将小球放入炮筒之中并选择发射力度的大小,按动发射按钮,炮会将小球沿斜向上方向射出。
在小球射出的同时炮身后退,炮身后的横杆撞击后面的指针,选择发射的力度不同,指针的摆幅也就不同。
关于这件展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炮对小球的作用力与小球对炮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B. 炮对指针施加力的作用时,指针不对炮施加力的作用C. 炮静止时,炮所受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 炮向后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7. 下列情境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 正在弯道上速滑的运动员B. 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理书C. 空中减速下落的降落伞D. 沿滑梯加速下滑的小孩8. 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所受重力的方向是()A. 竖直向上B. 水平向左C. 竖直向下D. 水平向右9. 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不计空气阻力,图中能正确表示空中足球受力示意图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A.B.C.D.10.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零部件设计或骑行过程的操作中主要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轮胎上制有花纹B.车轴处装有滚珠轴承C.刹车时用力捏闸D.脚蹬表面凸凹不平11.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轴承中装有滚珠B.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条纹C.行李箱下安装轮子D.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二、多选题12. 如图所示,某次冰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冰球杆沿不同方向击打冰球上的不同部位,冰球的运动状态随之发生改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全章

4.用绳子从井中提一桶水,提绳子时手受到一个向 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水桶 C、绳子 D、手
5.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6.坐在船上的人用浆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
是( )
A.人手作用于船浆上的力 B.水作用于浆上的力
C.水作用于船体的力
D.浆作用于水上的力
不同大小的力、不同方向的力、 回顾: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 不同作用点的力对物体的作用
效果都不一样。
不同位置推门效果一样吗
结论:物理学中把力的大 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 的三要素
4.图甲中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 意图。
5.如图所示,是一只在空中飞行的足球(不计空气阻力), 画( ) A.用水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弹力 2.我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中,小李同学抛出后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 示,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实心球由于( )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推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重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的重力
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点

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作用的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二、力的描述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3、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力的示意图。
三、弹力与弹簧测力计1、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条件:①物体相互接触②必须发生形变2、弹簧测力计(1)用途: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等。
(3)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
(4)使用方法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②明确分度值;③校零;④测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力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⑤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板垂直。
四、重力(G)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重力的三要素(1)大小①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②计算公式:G=mg(2)方向:竖直向下(3)作用点(重心)①质量分布均匀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
八年级物理《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教案 沪科版

《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课复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通过常见的事例或课堂演示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使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认识控制变量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乐于交流、团结协作的能力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力的测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探究。
教具、学具:各种玩具(小车、不倒翁、弹弓、拉力器、弹簧枪、气球、玩具球、乒乓球、自行车玩具等);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毛巾;钩码;橡皮筋;磁铁;沪科版八年级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一上课老师就将所有的学生沿中间分为南北两大组(各三小组),宣布这节课将进行擂台比赛,而且给双方同学都鼓劲,营造比赛气氛。
并宣布比赛规则:只要本组同学积极表演节目或回答问题,参与比赛就能为本组获得积分。
1、请各组同学尽可能的利用老师所分发的及教室里的所有能用的东西作为实验器材,通过分组小实验的形式将本章的所有知识点复习出来,然后介绍实验器材。
2、课件展示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进行新课1、复习回顾①、请同学们按实验探究的步骤进行分组实验,进行复习回顾。
课件展示(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过程是怎样的?实验结论是什么?),以便于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指导。
首先请同学们组内讨论,合作交流,并且做相应的记录。
教师宣布比赛开始,请各小组成员抢答并向其他同学展示实验(各小组成员都可以展示,其他同学加以协助),同时老师板书对应的知识点,并记录各组得分。
②、查漏补缺:请同学们想一想本章还学到哪些知识?大家再相互讨论谈论,是否还能用小实验的形式来复习它们.组织学生再次组内讨论,合作交流,并且做记录。
沪科版《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和练习ppt课件

弹簧测力 计示数 F/N
/ / /
5、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时,某同学在同一水平桌 面上对一块各个侧面光滑程度相同的木块进行了三 次如图所示的实验,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 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 F3,它们之间的数量是F1_=__F2_>__F3(选填“<”、 “>”或“=”),其中, (a)、(b)两图说明__滑_动__摩__擦_力__跟_接__触_面__积_大__小_无__关__。__ (a)、(c)两图说明__滚__动_摩__擦_力__比_滑__动_摩__擦_力__小_______。
12、足球是一个对抗性很强的运动 项目,如图(a)是守门员一下子抱住 飞来的球。这张图说明力是_改_变__物 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图(b),用力 把直的钢卷尺弯成弧状,这说明力 可以使物体发生__形__变_。
13、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较多,因此在探究过 程中要用到_控__制__变_量_____的方法。在下列几个探究 实例中,运用同样研究方法的是 (3) (选填序号)。
6、如图3所示,暴雨狂风来临前, 狂风把树枝吹得摇摆,这是风力使树 枝发生了_形_变___;狂风把落叶吹得漫 天飞舞,这是风力使落叶的_运__动_状__态 发生了改变。(选填“运动状态”或 “形变”)
图3
7、质量为60kg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用120N 的水平推力刚能使木箱匀速前进,那么用200N的 水平推箱时,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1_2_0______N。 8、如图4所示,在玻璃杯内装满米,将竹筷竖直 插入米中,然后手提竹筷将玻璃杯沿竖直方向慢慢 提起,使玻璃杯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玻璃杯 与米的总质量是0.6kg,则玻璃杯与米受到的总重 力是6___N;玻璃杯没有掉下来是受到摩__擦__力_____ 力的作用。
沪科版物理第六章《熟息而陌生的力》归纳与总结

沪科版物理第六章《熟息而陌生的力》归纳与总结
沪科版物理第六章《熟息而陌生的力》总体上属于物理学中力学这一分支。
本章以力的概念作为开篇,对力的含义、力的分类、力的性质以及力的物理量做了深入的探讨和综述,使读者能够更加充分地理解力的内涵,进而得出可靠的实际应用结论。
首先,我们从定义入手,力被定义为使物体运动或受到影响的一种作用。
然后,经过深入探索,力被划分为三种:内力、外力和人为力,详细地叙述了这三种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其次,本章着重讨论了力的性质,指出力的大小及方向是有区别的,探讨了力的特性和它的表示方法,分析并阐述了力的两个量的表示形式,同时也介绍了力是如何影响物体运动的。
最后,本章提出了力的量化思想,建立了新的概念——物理量,以此来描述各种力的特征,从而使我们系统地运用力的知识。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常见力的特征、作用规律及其物理量,使读者能够充分利用力学这一分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
总之,沪科版物理第六章《熟息而陌生的力》深入剖析了力的性质,从定义、分类、性质到物理量,详细阐述了力的各方面,既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物理学理论,又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八年级物理教案-八年级沪科版物理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提纲 精品

八年级沪科版物理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提纲1、力的概念:力是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的物体。
(即只有个物体不能产生力)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方向,作用在物体上。
如P79图5-2中的F1和F2)。
①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物体。
②小明用力推车,他对车施加了一个推力,同时小车对小明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推力。
那么,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之间关系是()A. 全都相同B. 大小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C. 力的三要素都不同D. 作用点和大小相同,方向不同③用鸡蛋砸石头时,鸡蛋反而会破,这是因为。
④:人座在板凳上,对板凳有压力,其施力物是;而人受到支持力,它的施力物是,受力物是。
4、力的作用效果:(课本P80)图5-2C、图5-3说明:力可以。
图5-4说明:力可以。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即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是否改变。
在下图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使物体变形的力是图,是弹力的有。
5、力的三要素:力的、、和。
课本(P82)图5-7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离的有关。
图5-8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图5-9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因此把力的、和叫做力的三要素。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它是用国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的,用符号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 N。
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⑴力的表示方法:A、定义: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
B:具体做法:沿画一条线段,线段的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画个箭头表示力的,用线段的表示力的作用点。
(作用点一般画在物体上)⑵画力的示意图时:不需要严格的表示出力的大小,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示意图上有力的大小数值时才表示出了力的三要素。
8、力的测量:A、弹力:叫弹力。
沪科版《第六章_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

g=10N/kg
m2=65kg
解:G=mg=325kg×10N/kg=3250N =5
答:石智勇所举起这些质量相当于重力是3250N, 他相当于举起5位中学生 8
课堂练习
填空题
形状 1、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 发生改变,也可以使 运动状态 物体的___________ 发生改变。 风 ,受力物体是 草 。 2、风吹草动,施力物体是_____
形变
,即使物体的形状、体积发生
地球对苹果的万有引力
磁铁对小球的磁力
地球与月球之间有引力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有力的作用
将载有条形磁体的小车释放后, 小车将如何运动?
思考:
穿着旱冰鞋站在 墙边用力推墙,会 发生什么现象?
穿着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会感到墙 也在推他, 他自己也后退.
练一练
质地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用悬挂法找 到它的重心。
提高稳度的诀窍
降低重心
提高稳度的诀窍
(c)下大上小的茶壶 (a)起重汽车放下支腿扩大支面 (b)台灯有个大底座
增大支面
2、如图是小明在玩过山车时的情景.下列对
此过程中小明的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质量不断改变 B、运动方向不变
撑杆运动员在 撑杆跳起,撑 杆有什么变化? 是否有力产生?
小孩坐在木板 上,木板有什 么变化?是否 有力产生?
如果物体形变后、撤去外力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
(1)定义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方向:跟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3)常见弹力:压力、拉力、支持力等。
弹簧
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实验室中常用) ①构造:主要由弹簧、 指针和刻度盘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熟悉而陌生的
力》单元知识点
www.5y
一、力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二、怎样描述力
1、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3、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4、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三、弹力与弹簧测力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
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四、来自地球的力
重力的大小:重力是一种力,因此,重力的单位是N,测量重力大小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应注意的是,不能把竖直向下说成垂直向下。
这是因为两者的含义不同.如果两个方向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这两个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可见,说垂直时必须交待跟谁垂直。
相对于不同方向的垂直方向不同.就是说垂直方向不是惟一的
五、摩擦力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决定摩擦力(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
【实验原理:二力平衡】1、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www.5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