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毒理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毒理学试题三及答案(单选题)

卫生毒理学试题三及答案(单选题)第1题:化学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影响毒效应()。
A.电离度B.熔点C.挥发度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答案】D第2题:有关染色体畸变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光镜下可见的变化B.光镜下不可见的变化C.DNA断裂的结果D.染色体结构异常E.染色体数目异常【答案】B第3题: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
A.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B.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C.流行病学调查,剂量反应关系,动物致癌试验D.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恶性转化试验E.恶性转化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答案】C第4题:环氧溴苯大剂量给予动物时,出现DNA,RNA及蛋白质损伤的机理()。
A.环氧溴苯在酶的作用下,两个碳原子之间形成桥式结构B.大量环氧溴苯可把GSH全部耗尽C.体内多余的环氧溴苯与DNA共价结合D.也可与RNA、蛋白质共价结合E.以上都对【答案】E第5题:经呼吸道静式染毒主要优点是()。
A.设备简单B.操作方便C.消耗受试物少D.有使用价值E.以上都是【答案】E第6题: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原则是()。
A.按一定顺序进行B.最短的时间C.最经济的办法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答案】D第7题:抗体形成细胞实验可检测()。
A.细胞免疫功能B.体液免疫功能C.巨噬细胞功能D.宿主抵抗力E.以上都不是【答案】B第8题:S曲线的特点是()。
A.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B.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C.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D.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E.曲线始终比较平缓【答案】A第9题:剂量反应关系曲线有()。
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E.以上都是【答案】E第10题:外来化合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B.酶的含量增加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D.滑面内质网增生E.以上都是【答案】E第11题:正向突变试验基因位点是()。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卫生毒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五)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卫生毒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五)【A型题】1.危险度是CA.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B.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性估计C.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量估计D.外来化合物不损害机体的可能性2.危险度评定的核心内容是BA.定性评定B.剂量反应关系确定C.毒性评定D.危害性评定3.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原则是 DA.按一定顺序进行B.最短的时间C.最经济的办法D.以上都是4.哪种试验组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 CA.Ames试验,大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B.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C.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睾丸细胞染色体试验D.SCE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试验5.对人体有毒的元素或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 CA.最低需要量B.最高需要量C.最高容许限量E.最低容许限量6.人体必需的元素及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 DA.最高容许浓度B.最低供给的限量C.最低容许限量D.最高容许浓度及最低供给的限量7.制定化学毒物卫生标准最重要的毒性参考指标是 DA.LD50B.LD0C.LD100D.LOAEL或NOAEL38.化学物质的危险度评价不包括: AA.化学物结构分析B.危害性认定C.剂量-反应关系评价D.接触评定和危险度特征分析9.完整的毒理学评价可划分四个阶段的实验研究,下述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DA.第一阶段进行急性毒性试验B.第二阶段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C.第三阶段进行亚慢性毒性试验和代谢试验D.第四阶段是进行人群接试验研究10.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第三价段试验内容不包括 CA.遗传毒性试验B.致畸试验C.短期喂养试验D.致癌试验【B 型题】11~13题A 毒理学评价第一阶段B 毒理学评价第二阶段C 毒理学评价第三阶段D 毒理学评价第四阶段E 危险度评价11.致突变试验属于B12.传统致畸试验属于B13.致癌试验属于D。
XX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卫生毒理学》试题及答案

XX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卫生毒理学》试题及答案【A型题】1.危险度是 CA.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B.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性估计C.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量估计D.外来化合物不损害机体的可能性2.危险度评定的核心内容是 BA.定性评定B.剂量反响关系确定C.毒性评定D.危害性评定3.平安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原那么是 DA.按一定顺序进展B.最短的时间C.最经济的方法D.以上都是4.哪种试验组符合我国食品平安性评价程序 CA.Ames试验,大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B.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C.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睾丸细胞染色体试验D.SCE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试验5.对人体有毒的元素或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 CA.最低需要量B.最高需要量C.最高容许限量E.最低容许限量6.人体必需的元素及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 DA.最高容许浓度B.最低供应的限量C.最低容许限量D.最高容许浓度及最低供应的限量7.制定化学毒物卫生标准最重要的毒性参考指标是 DA.LD50B.LD0C.LD100D.LOAEL或NOAEL8.化学物质的危险度评价不包括: AA.化学物构造分析B.危害性认定C.剂量-反响关系评价D.接触评定和危险度特征分析9.完整的毒理学评价可划分四个阶段的实验研究,下述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 DA.第一阶段进展急性毒性试验B.第二阶段进展亚急性毒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C.第三阶段进展亚慢性毒性试验和代谢试验D.第四阶段是进展人群接试验研究10.食品平安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第三价段试验内容不包括 CA.遗传毒性试验B.致畸试验C.短期喂养试验D.致癌试验【B 型题】11~13题A 毒理学评价第一阶段B 毒理学评价第二阶段C 毒理学评价第三阶段D 毒理学评价第四阶段E 危险度评价11.致突变试验属于 B12.传统致畸试验属于 B13.致癌试验属于 D。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卫生毒理学》试题及答案(卷六)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卫生毒理学》试题及答案(卷六)【A 试题】1.化学结构与毒效应DA.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性质B.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C.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D.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化学活性及理化性质2.化学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影响毒效应 DA.电离度B.熔点C.挥发度D.以上都是3.影响环境污染物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化学物的AA.理化特性B.剂量D.作用持续时间E.联合作用4.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烷基取代.其毒性发生改变AA.苯对造血功能主要是抑制作用,而甲苯为麻醉作用B.苯主要从呼吸道,对呼吸系统有毒性作用,而甲苯没有C.苯中毒产生过量的儿茶酚胺刺激心肌细胞发生心室颤动,而甲苯没有D.苯为致癌物.甲苯为工业毒物5.研究化学结构与毒性效应之间关系的目的是 EA.寻找毒作用规律.有助于通过比较,预测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B.预测毒牲大小C.推测毒作用机理E.以上都是6.外源化学物联合作用的类型有 DA.相加作用B.协同作用C.拮抗作用D.以上都是7.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毒物作用于机体表现出独立作用,主要是由于AA.化学毒物各自作用的受体、靶不同,出现各自不同的毒效应B.化学毒物在化学结构上为同系物C.化学毒物毒作用的靶器官相同D.化学毒物在对机体毒作用方面存在竞争作用8.甲烷(CH4)若用Cl取代CH4上H后,其毒性最大的是DA.CH3ClB.CH2Cl2C.CHCl3l4l3【B 试题】9-14题A 脂/水分配系数与毒效应B 电离度与毒效应C 挥发度和蒸气压与毒效应D 绝对毒性和相对毒性与毒效应E 分散度与毒效应9.PKa值对弱酸性或弱碱性有机化合物,只有在pH条件适宜,非离子型浓度达到最高才易吸收,发挥毒效应最大B10.苯的沸点80.1℃,在常温下容易挥发,形成较大的蒸气压,易经呼吸道吸收C11.化合物经皮肤吸收脂/水分配系数近于1,最易吸收,显示其毒性A12.苯与苯乙烯的LC50 值均为45mg/L,即其绝对毒性相同,如果考虑到挥发度,苯的挥发度为苯乙烯的11倍D13.颗粒越小分散度越大,表面积越大,生物活性越强,AS2O3 细粉状的比粗粉性的毒性大E。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卫生毒理学》试题及答案(卷十一)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卫生毒理学》试题及答案(卷十一)一、A11、鸟嘌呤N-7位烷化作用的后果有A、鸟嘌呤脱落B、脱嘌呤C、作用碱基缺失D、移码突变E、以上都是2、烷化剂对DNA的烷化作用最常发生在A、鸟嘌呤的O-6位B、鸟嘌呤的N-7位C、腺嘌呤的N-1位D、腺嘌呤的N-3位E、腺嘌呤的N-7位3、下列哪种作用是以DNA为靶的化学诱变作用A、对有丝分裂作用的干扰B、对DNA合成酶系的破坏C、对DNA复制酶系的破坏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4、最常受到烷化的是鸟嘌呤的A、N-5位B、N-6位C、N-7位D、O-7位E、O-5位5、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引起A、磷酸二酯键断裂B、嘧啶二聚体形成C、碱基插入D、碱基缺失E、碱基置换6、碱基类似物A、N-亚硝基化合物B、5-溴脱氧尿嘧啶C、亚硝酸根D、秋水仙素E、青霉素7、染色体断裂后不重接则不能形成下列哪种形态学改变A、无着丝粒断片B、染色体缺失C、环状染色体D、微核E、微小体8、关于倒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上的基因有丢失B、染色体只发生一次断裂C、染色体两臂均断裂断片互换D、染色体旋转180度E、以上都不对9、不属于基因突变的遗传损伤为A、片段突变B、移码C、碱基转换D、裂隙和断裂E、碱基颠换10、环状染色体是A、染色体长臂两端连接形成环状B、染色体短臂两端连接形成环状C、染色体两臂断裂重接形成环状D、染色体断片断端重接形成环状E、以上都对11、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染色体整倍体畸变A、nB、2nC、3nD、上述AC都是E、上述ABC都是12、基因重排是A、小缺失的片段倒转后仍插入原来位置B、小缺失的片段不倒转插入原来位置C、小缺失的片段倒转后插入其他位置D、小缺失的片段不倒转插入其他位置E、DNA断裂和重接引起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13、哪种试验组合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A、Ames试验,大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B、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C、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睾丸细胞染色体试验D、显性致死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试验E、SCE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试验14、SCE是A、染色单体交换B、姐妹染色单体交换C、染色单体内换D、染色单体互换E、姐妹染色体交换15、体外试验方法常用A、游离器官B、原代培养细胞C、细胞器D、CHO,V79E、以上都是16、下列试验中不属于基因突变试验的是A、Ames试验B、大肠杆菌回复突变试验C、哺乳动物细胞正向突变试验D、枯草杆菌DNA修复试验E、果蝇伴性隐性致死突变试验17、在致畸试验中,活胎检测有下列内容,除了A、外观畸形检查B、内脏畸形检查C、骨骼畸形检查D、称重,测量身长、尾长E、组织病理学检查18、微核试验可用于检测A、DNA加合物B、引起核粉碎的遗传毒物C、断裂剂和非整倍体剂D、引起碱基置换的遗传毒物E、引起移码突变的遗传毒物19、生殖细胞突变可能与以下哪项后果无关A、显性致死B、肿瘤C、遗传性疾病D、致畸E、增加遗传负荷20、突变的后果是A、肿瘤,显性致死,炎症B、显性致死,隐性致死,遗传性疾病C、显性致死,炎症,遗传性疾病D、隐性致死,变态反应,肿瘤E、遗传性疾病,畸胎,变态反应21、体细胞突变的不良后果中最受重视的是A、致癌B、致畸C、动脉硬化症D、衰老E、遗传病22、体细胞突变可能的后果如下,除了A、致癌B、致畸C、遗传性疾病D、衰老E、动脉粥样硬化23、引起着色性干皮病的原因是:A、DNA上T⌒T聚体的切除修复系统有缺陷B、细胞膜通透性缺陷引起迅速失水C、紫外光照射诱导了有毒性的前病毒D、温度敏感性转移酶失活E、维生素B1缺乏24、下列哪种后果不是生殖细胞突变引起的A、显性致死B、显性遗传病C、隐性致死D、隐性遗传病E、癌症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烷化剂是对DNA和蛋白质都有强烈烷化作用的物质。
(完整word版)卫生毒理学复习题库(选择题附答案)

A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B •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1. 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及卫生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2. 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C .绝对致死量,最大无作用计量,阈计量,半数耐受计量3. 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D .绝对致死量,阈计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2.谈谈现代毒理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2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A 型题】 1.毒物是C 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D .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A .对大鼠经口 LD50 > 500mg/kg 体重的物质 B .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8. 最小有作用剂量( 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 是 DC •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 •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LD50 的概念是 DA •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1.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C .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 A .核素 B .细菌D .能引起一群动物50 %死亡的剂量(统计值) 3.LD50 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 C C .病毒 A . LD50 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 D .各种化学物质 B . LD50 值与急性阈计量成反比 2. 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 C . LD50 与毒性大小成反比A .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 D . LD50 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C •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 边缘学科 A . LD100 B . LD50D •卫生毒理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 范围越来越大 C . LD01 D . LD0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A .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 •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 •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 •以上都是 【B 型题】 5.对于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 •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 带名词解释】 1.毒理学 C 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弓I 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D •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6.毒性的上限指标有2.现代毒理学3.卫生毒理学 A •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计量, 最小致死量4.管理毒理学【问答题】B •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 致死量4.如何理解毒理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7.最大无作用剂量(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是5.毒理学主要分支有哪些? 【论述题】 A •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1. 试述毒理学发展趋势及有关进展。
2023年《卫生毒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3年《卫生毒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单选题1.经皮吸收的主要影响因素有A、化学物质分子的大小B、化学物质脂比水分配系数C、皮肤充血D、皮肤完整性和通透性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解析:影响化学毒物经皮肤吸收的因素除化学毒物分子量大小、脂溶性外,还包括角质层的完整性及水化状态,外界温度等,此外,皮肤充血及局部炎症等都有利于化学毒物的吸收。
2.小动物接触易挥发液态化合物的急性毒性试验,最适宜采用的染毒方法是A、喂饲B、灌胃C、吞咽胶囊D、静式吸入E、皮肤敷贴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是基本知识题,考核急性毒性试验的染毒途径和方法。
在分析此题时应考虑:①该受试物的理化性质;②人体可能的接触途径。
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染毒方法。
根据提干,受试物是易挥发液态化合物,因此人体最可能的接触途径为呼吸道。
实验动物染毒途径的选择应与人体接触途径相同。
因此在5个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是D静式吸入。
3.下列反应中由细胞色素P450酶系催化的是A、单胺氧化B、黄口票吟氧化C、S-氧化D、醛脱氢E、醇脱氢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化学物各种生物转化反应与代谢酶的关系。
单胺氧化酶催化单胺氧化,含黄毒单加氧酶催化黄口票吟氧化,细胞色素P450酶系催化S-氧化,醛脱氢酶催化醛脱氢,醇脱氢酶催化醇脱氢。
故选项C是正确的。
4.通过亲性腺作用损害生殖与发育过程的化学物是A、反应停B、维生素AC、5-羟色胺D、甲基汞E、氯化镉参考答案:E解析:本题为基本知识题,考核化学物造成生殖与发育过程损害的方式。
5个选项中,反应停和维生素A可作用于妊娠早期,损害胚体发育,具有胚胎毒性;5-羟色胺和甲基汞可分别造成胎盘血流量减少、胎盘转运功能障碍或影响胎盘滋养层对于必需氨基酸的摄取,具有胎盘毒性;只有氯化镉可造成小鼠卵巢出血与排卵抑制,具有性腺毒性。
故选项E为正确答案。
5.下列哪种后果不是生殖细胞突变引起的A、显性致死B、显性遗传病C、隐性致死D、隐性遗传病E、癌症参考答案:E解析:如果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无论其发生在任何阶段,都可能会对后代产生影响,其后果可分为致死性和非致死性两种。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卫生毒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卫生毒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二)一、A11、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A、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B、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C、流行病学调查,剂量反应关系,动物致癌试验D、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恶性转化试验E、恶性转化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2、化学致癌过程至少分为哪三个阶段A、引发(启动),促长,进展B、引发(启动),进展,转移C、引发(启动),促长,转移D、进展,浸润,炎症E、促长,进展,浸润3、体细胞转变为癌细胞需要A、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活化B、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灭活C、癌基因的活化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灭活D、癌基因的灭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活化E、癌基因的活化和DNA修复基因的活化4、关于引发剂(启动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引发剂本身具有致癌性B、引发剂可与DNA发生反应C、有可检测的阈剂量D、大多数是致突变物E、引发作用是不可逆的5、近致癌物是指A、代谢活化成终致癌物过程的中间代谢产物B、兼有引发(启动)、促长、进展作用的物质C、需经代谢活化才有致癌活性的物质D、经代谢转化最后产生的有致癌活性的代谢产物E、不经代谢活化即有致癌活性的物质6、大多数化学致癌物在化学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是A、亲核的活性代谢产物B、亲电子的活性代谢产物C、自由基形式的代谢产物D、环氧化物E、含亲水集团的物质7、根据实验研究资料估计,诱发人类癌肿主要与A、病毒因素有关B、放射性因素有关C、化学因素有关D、物理因素有关E、遗传因素有关8、动物长期致癌试验中,对诱发肝癌敏感的动物是A、小鼠B、家兔C、豚鼠D、大鼠E、猫9、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结果分析指标是A、肿瘤发生率,肿瘤多发性,肿瘤潜伏期B、肿瘤死亡率,肿瘤发生率,肿瘤潜伏期C、肿瘤发生率,肿瘤多发性,肿瘤死亡率D、肿瘤多发性,肿瘤潜伏期,肿瘤死亡率E、肿瘤发生率,肿瘤存活率,肿瘤死亡率10、恶性转化细胞的特征不包括A、细胞形态改变B、细胞生长能力改变C、细胞生化表型改变D、细胞坏死E、与肿瘤形成有关的表型11、WHO提出的机体对于致癌物的反应不包括A、试验组发生对照组没有的肿瘤类型B、试验组一种或多种肿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试验组每个动物的平均肿瘤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毒理学试题及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卫生毒理学试题一及答案(单选题)第1题: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一般化验指标有()。
A.血象、肝肾功能B.病理学检查C.灵敏指标的检查D.特异指标的检查E.特异基因的测试【答案】A第2题:接触化合物的途径不同,其毒性大小的顺序是()。
A.静脉注射>经呼吸道B.静脉注射>腹腔注射C.腹腔注射>经口D.经口>经皮E.以上都是【答案】E第3题:目前常用的化学物质有()。
A.500万种B.300万种C.100万种D.10万种E.6~7万种【答案】E第4题: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分别选择动物年龄为()。
A.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断乳B.初断乳,性刚成熟,初成年C.初断乳,初成年,性刚成熟D.初成年,初断乳,性刚成熟E.性刚成熟,初断乳,初成年【答案】A第5题: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染入消化道中,多采用()。
A.灌胃B.喂饲C.吞咽胶囊D.鼻饲E.饮水【答案】A第6题:最小有作用剂量是()。
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D.DNA大段损伤的最小剂量E.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答案】E第7题: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
A.成年动物B.大鼠100g左右,小鼠15g左右C.大、小鼠,狗,家兔均可用D.必须为啮齿类或非啮齿类动物E.仅使用单一性别【答案】B第8题:碱基转换的后果是出现()。
A.同义密码B.错义密码C.终止密码D.氨基酸改变E.以上都对【答案】E第9题: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烷基取代,其毒性发生改变()。
A.苯对造血功能主要是抑制作用,而甲苯为麻醉作用B.苯主要从呼吸道排泄,对呼吸系统有毒性作用,而甲苯没有C.苯中毒产生过量的儿茶酚胺刺激心肌细胞发生心室颤动,而甲苯没有D.甲苯的肝脏中氧化,对肝有损害作用,而甲苯没有E.苯为致癌物,甲苯为工业毒物【答案】A第10题:化学结构与毒效应()。
A.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决定B.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C.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D.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化学活性及理化性质E.化学活性和理化性质影响化学结构【答案】D第11题:危险度评定的核心内容是()。
A.定性评定B.定量评定C.剂量反应关系确定D.毒性评定E.危害性评定【答案】C第12题:最常受到烷化的是鸟嘌呤的()。
A.N-5位B.N-6位C.N-7位D.O-7位E.O-5位【答案】C第13题:研究化学结构与毒性效应之间关系的目的是()。
A.寻找毒作用规律,有助于通过比较,预测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B.预测毒性大小C.推测毒作用机理D.预测新化合物的安全限量标准范围E.以上都是【答案】E第14题:染色体畸变有()。
A.颠换B.置换C.转换D.切换E.互换【答案】E第15题: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
A.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B.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C.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D.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E.以上都不是【答案】A第16题:N-羟化反应常见的化合物是()。
A.苯B.苯胺及2-乙酰氢基苯C.黄曲霉毒素B1D.苯酚E.羟甲基八甲磷【答案】B第17题:协同致癌作用机理包括()。
A.抑制DNA修复B.选择性增强DNA受损细胞的增殖C.活化作用酶系统活力发生改变D.上述A、B正确E.上述A、C正确【答案】D第18题: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A.胃肠道B.唾液C.汗液D.母乳E.肾脏【答案】E第19题:大鼠致畸试验中的给药时间是受精后()。
A.7~16天B.8~16天C.9~16天D.9~17天E.8~17天【答案】D第20题:毒物动力学中室的概念是()。
A.表示解剖部位B.代表器官C.是理论的机体容积D.代表生理学的功能单位E.代表毒物作用的靶【答案】C第21题:常见的诱导剂有()。
A.苯巴比妥B.3-甲基胆蒽C.六氯联苯D.DDTE.以上都是【答案】E第22题:PKa为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
A.口腔B.胃C.十二指肠D.小肠E.结肠【答案】B第23题:下列哪些化学物质易于从呼吸道进入机体()。
A.苯B.COC.SO2D.粉尘E.以上都是【答案】E第24题:致突变试验的质量控制应通过()。
A.盲法观察B.设立阳性对照C.设立阴性对照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答案】D第25题:常见的烷化剂有()。
A.N-亚硝基化合物B.氮芥C.硫芥D.烷基硫酸酯E.以上都是【答案】E第26题:下列哪组致癌物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A.免疫抑制剂,无机致癌物,促癌剂B.免疫抑制剂,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促癌剂C.直接致癌物,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细胞毒物D.激素,固态物质,无机致癌物E.促癌剂,前致癌物,细胞毒物【答案】B第27题:下列哪种作用是以DNA为靶的化学诱变作用()。
A.对有丝分裂作用的干扰B.对DNA合成酶系的破坏C.对DNA复制酶系的破坏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答案】E第28题:危险度是()。
A.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能力B.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C.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性估计D.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量估计E.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答案】D卫生毒理学试题二及答案(单选题)第1题:几种动物静脉注射的注射量范围(ml)是()。
A.小鼠0.2~0.5B.大鼠1.0~2.0C.豚鼠1.0~5.0D.家兔3.0~10E.以上都是【答案】E第2题:下列哪种类型不属于以DNA为靶的诱变()。
A.烷化剂作用B.碱基类似物取代作用C.嵌入剂作用D.对DNA合成酶系的破坏作用E.对碱基结构破坏作用【答案】D第3题:鸟嘌呤N-7位烷化作用的后果有()。
A.鸟嘌呤脱落B.脱嘌呤C.作用碱基缺失D.移码突变E.以上都是【答案】E第4题:胎仔检测内容有()。
A.外观检查B.内脏检查C.骨骼检查D.称重E.以上都是【答案】E第5题:体外试验方法常用()。
A.游离器官B.原代培养细胞C.细胞器D.CHO,V79E.以上都是【答案】E第6题:1990年对某钢铁公司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进行了测试。
结果141例放射工作者的淋巴细胞微核率为0.943‰,正常对照组淋巴细胞微核率为0.31‰,95%正常值范围0~1‰,放射工作者微核率虽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停止接触后,此种差异仍然维持一年,但处于正常值范围,是否有损害作用。
有助于评价的指标是()。
A.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公认的“正常值”范围内,停止接触后仍持续一年B.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在正常值范围内,在应激状态下,此种差异更明显C.与对照组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其数值不在正常值范围内D.与对照组相比,微核率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E.以上都有损害作用【答案】A第7题:胚胎毒性作用是()。
A.母体毒性,生长迟缓B.生长迟缓,功能缺陷C.生长迟缓,致畸作用D.功能缺陷,致畸作用E.致畸作用,致死作用【答案】B第8题:外来化合物联合作用的类型有()。
A.相加作用B.协同作用C.拮抗作用D.独立作用E.以上都是【答案】E第9题:染色体断裂后不重接则不能形成下列哪种形态学改变()。
A.无着丝粒断片B.染色体缺失C.环状染色体D.微核E.微小体【答案】C第10题:男性患者28岁,农民,1998年夏季因在田间喷洒农药,突然晕倒在地,急诊入院。
体检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消失,多汗,流涎,全身抽搐,语言不清,血压18/12.5kP(135/ 94mmHg)。
急性中毒治疗原则()。
A.及时使用复能剂B.病情好转后,仍应使用阿托品维持量4~6日C.严密观察病情变化D.经常测试血液ChE活力及心电图E.全都进行【答案】E第11题: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染色体整倍性畸变()。
A.nB.2nC.3nD.上述A、B都是E.上述A、C都是【答案】E第12题:动式染毒主要优点是()。
A.装置备有新鲜空气补充B.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C.保证染毒柜内和二氧化碳分压恒定D.温湿度恒定E.以上都是【答案】E第13题:毒物动力学中主要参数是()。
A.生物半减期B.血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C.表观分布容积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答案】D第14题:卫生毒理学研究的任务是()。
A.中毒机理B.外来化合物进入机体的途径及生物转运,转化过程C.对外来化合物进行安全性评价D.制定有关卫生标准和管理方案E.以上都是【答案】E第15题:下列哪种形式不属于基因突变()。
A.颠换B.转换C.倒位D.移码突变E.大段损伤【答案】C第16题: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
A.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B.易于饲养管理C.操作方便D.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E.以上都是【答案】E第17题:1983年ICPEMC规定的遗传学终点是()。
A.DNA完整性改变与序列改变B.DNA重排与交换C.染色体完整性与分离改变D.上述ABC包括全部遗传学终点E.上述ABC没有包括全部遗传学终点【答案】D第18题:最大无作用剂量是()。
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D.一种化合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生物体的损害的剂量E.不引起生物体中DNA损伤的最大剂量【答案】B第19题:慢性毒性试验设有四个剂量组(高,中,低,最低)及对照组,哪个剂量组为最大无作用剂量()。
A.高剂量组出现了明显的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1B.中剂量组出现了轻微中毒的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C.低剂量组出现了个别动物极轻微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D.最低剂量无任何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E.对照组无任何中毒症状【答案】D第20题: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
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B.化学物质的分子量C.溶解度D.血气分配系数E.以上都是【答案】E第21题:哪种试验组合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
A.Ames试验,大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B.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C.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睾丸细胞染色体试验D.显性致死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试验E.SCE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试验【答案】C第22题:外来化合物的概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