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完整性”理念的扬州瘦西湖景观整体特征保护策略

合集下载

瘦西湖园林群艺术与营造1

瘦西湖园林群艺术与营造1

{园林赏析}
园林赏析
{ 锦镜阁}
{ 五亭桥}
{ 钓鱼台}
{望春楼}
{ 二十四桥}
锦镜阁
锦镜阁是根据李斗《扬州画舫录》 中所述锦镜阁重建的一座桥和楼阁合 为一体的水阁。三开间飞檐重楼,形 如品字,跨越一小河之上,左右两间 横跨两岸,中间空着,可通小船。行 人过河时必须从楼梯上第二层楼如过 桥一般,然后从另一边下楼梯到达对 岸。锦镜阁现为水泥和木材混合建筑。
湖山胜境的妙造
A
{ 河}
长河如绳,清瘦秀 丽;河道曲折,加 深意境;为展开主 景空间增加铺垫、 对比和衬托的效果。
{ 涧谷}
曲折深邃,野趣 横生。
C D
{ 处理手法}
{ 瀑布}
分三次叠落。形成 陟缓不一的瀑布三 级;”“飞琼溅雪, 汹涌澎湃,下临石 壁,屹立千尺。”
B
{ 湖}
水面聚而辽阔, 视野舒展,置游 人于“十里烟雨, 湖空一色”的意 境。
五亭桥
瘦西湖上的五亭桥,桥 墩上筑有飞檐翅起的角楼 亭,气势雄浑。
月观
建筑小品
构园者构园造景,巧妙地把琴 棋书实指,而画却五点。当游人顺 着琴室、棋室、书屋的走廊向前时, 自然就到了月观。面东临湖建水榭 式建筑——月观。月观的后墙开 有六扇大窗格,打开后窗,月与湖 中月影交相辉映。琴棋书明提,画 暗点,前实后虚,正是明代计成造 园巨著《园冶》中所道的虚实结合、 以虚补实的园林建筑设计理念在扬 州园林中的城宫运用。
历史背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瘦西湖是扬州城外一条较宽的河道,原名保扬湖。面积480多亩,长4. 3公里。原是唐罗城、宋大城的护城河遗迹,南起北城河,北抵蜀冈脚下, 明清时期,许多富甲天下的盐业巨子纷纷在沿河两岸,不惜重金聘请造园 名家擘画经营,构筑水上园林。乾隆极盛时期沿湖有二十四景:卷石洞天、 西园曲水、虹桥揽胜、冶春诗社、长堤春柳、荷浦薰风、碧玉交流、四桥 烟雨、春台明月、白塔晴云、三过流淙、蜀冈晚照、万松叠翠、花屿双泉、 双峰云栈、山亭野眺、临水红霞、绿稻香来、竹市小楼、平岗艳雪、绿杨 城郭、香海慈云、梅岭春生、水云胜概,誉为“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 台直到山”。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均六次南巡来此,对这里的景色赞赏有 加。 瘦西湖名称的来历,是乾隆年间寓居扬州的诗人汪沆的一首感慨富商挥 金如土的诗作:“垂柳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 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的特点是湖面瘦长,蜿蜒曲折,“十余家之园 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 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后,扬州盐业衰退,湖上园林也逐渐萧条荒 废。此后这里又经历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乱,残破不堪,光绪年间恢复了 一小部分五亭桥,小金山。 1980年代又恢复了二十四桥、熙春台、卷石洞天等景点。2007年恢复 四桥烟雨、石壁流淙等景点。 2013年12月,扬州瘦西湖堤隧道顺利贯穿。

浅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建设与保护

浅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建设与保护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浅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建设与保护文梦宇 张 平(长江大学,湖北 荆州 434023)摘要:扬州瘦西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过了几代人的保护建设,恢复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历史风貌;本文简单分析了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的历史现状,阐述了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原则,并对景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几点个人建议,仅为进一步做好景区的规划工作和保护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规划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结语简介:瘦西湖地处于扬州市城北,整个景区的旅游面积大概在100公顷,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瘦西湖就被国务院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10年授予其中国旅游界最高级别的荣誉——全国5A级景区,一举成为扬州市第一个国家级AAAAA风景区。

扬州瘦西湖“L”形狭长河道的顶点就是眺景最佳处。

瘦西湖的名称的来源于一首诗作:“垂柳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规划现状:园区拥有自身独立的生态系统,自然环境良好,水系与土壤以及大气均没有被污染。

在园区内拥有丰富的水、林、山等自然景观以及丰富的植被景观,同时拥有厚重的亭、台、楼、阁等人文历史景观。

景区内良好的绿化基础与水系条件,使得瘦西湖景区的再建设拥有了良好的生态条件。

扬州瘦西湖是国家级历史人文景区,历史悠久,景区拥有狭长的人文走廊,园内环境优雅,,道路曲奇,尽显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这些生态景观与历史建筑魅力无边,犹如明珠一般镶嵌在蓝天与碧水之间。

虽然扬州市是作为走在国家前列的文物保护城市,但同样存在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保护问题。

存在的问题:随着扬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瘦西湖风景区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扩建。

在此过程中,扬州在历史园林保护与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由于规划工作者后期对景区历史文化传承与更新工作做得不到位,导致许多历史风貌遭到破坏,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传承与创新不当:瘦西湖在鼎盛时期有百景之多,是扬州圆林的巅峰之作,虽然经过40年的保护与恢复,得到了一定的复原,但与历史相比仍然不够,并且在新时期为了应对发展,园区进行大规模扩建,由于对历史文献的研究不足,规划设计与历史风貌存在巨大的偏差,毫无圆林意境可言。

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自然生态的宝库

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自然生态的宝库

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自然生态的宝库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一处自然生态的宝库。

该湿地公园是由瘦西湖河道扩建而成的,占地面积约为1200亩,是扬州市面积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湿地公园之一。

这个湿地公园有着丰富的植被和动植物群落,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

下面将对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的自然生态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湿地的地理环境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位于瘦西湖大堤旁,是城市与自然之间的交融之地。

它的主体是瘦西湖主体的支流河道,湿地内部分为多个湖泊和湿地,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

这里有大片的红树林、芦苇湖、水生植物区等多种生态环境。

湖泊间交错着小岛,小岛上分布着各种奇特的动植物,形成了湖泊与岛屿交错的独特景观。

第二部分:湿地的植被群落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拥有丰富的植被群落,包括湿地生态系统里的典型植物,如红树林、芦苇、白莲等。

红树林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独特景观,树冠广阔,树干有坚硬的根系,可以适应淹没和泥沙的环境。

它在湿地中起到了保护作用,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芦苇也是湿地公园中常见的植物,它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也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地。

第三部分:湿地的动物群落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是许多珍稀动物的家园,这里生活着众多的鱼类、鸟类以及其他水生动物。

湿地的水域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许多稀有的鱼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此外,湿地的丰富植被也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地。

每年的迁徙季节,成百上千的候鸟会到湿地公园中栖息或停歇,形成了壮观的候鸟迁徙景象。

除了候鸟外,湿地还常见一些稀有鸟类的踪迹,如黑鹳、鸳鸯、白鹭等。

第四部分:湿地的生态系统价值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不仅仅是一个自然保护区,还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价值。

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为脆弱、最容易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不仅能调节气候、净化水质,还能保护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而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它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氧气,还能吸附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

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的生态之美

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的生态之美

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的生态之美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一个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独特旅游目的地。

作为江苏省内最大的湿地公园之一,瘦西湖湿地公园以其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优美的水景、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而闻名。

瘦西湖湿地公园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其水系纵横交错,湖泊、河流、水渠等水域构成了大片湿地区域,成为众多野生动植物的乐园。

这片湿地拥有丰富的湿地植被,如芦苇、香蒲、菖蒲等,这些植被的存在为湿地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维护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在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珍稀濒危的鸟类,如丹顶鹤、白鹭、黑天鹅等。

这些鸟类在湿地公园寻找食物、休憩栖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鸟类天堂。

尤其是每年的春秋季节,候鸟迁徙期间,瘦西湖湿地公园成为了无数候鸟的栖息地和栖身地。

在这个时候,公园的湖面上聚集着成千上万只候鸟,形成了壮丽的候鸟飞翔画面。

这一景象吸引了许多鸟类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和捕捉这难得的风景瞬间。

除了候鸟,瘦西湖湿地公园还栖息着众多稀有的水生动物和陆地动物。

游客可以通过观察台和观鸟屋近距离观察到红蓝鲤鱼、鲢鱼、泥鳅等生活在湖泊中的鱼类。

此外,湖泊边的沼泽地也是各种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的家园,如青蛙、水蛇、水鼠等。

在公园内的走廊和小径上,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野生动物的踪迹,比如松鼠、野兔、麻雀等。

这些生物的共存和繁衍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循环。

瘦西湖湿地公园不仅有丰富的生态景观,还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

公园内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如庙宇、古塔和传统园林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瘦西湖古塔,这座古塔建于明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之一。

登上古塔,可以俯瞰整个湿地公园的美景,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令人陶醉其中。

此外,公园内还有一些传统建筑和园林,如水榭、亭台、假山等,这些建筑与湖光山色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自然生态的美,还可以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提升西湖景观价值_以杭州西湖_三潭印月_申遗整治工程为例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提升西湖景观价值_以杭州西湖_三潭印月_申遗整治工程为例
由于历史原因[4],岛上原有游船码头6处,总面积达1 033m2。原有 码头位置不合理、面积过大,影响了堤岸自然景观及通视效果,而过多 的游客上岛游览也对岛内的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压力。为此,在整治工 程中拆除花港码头约210m2,削减大华码头约120m2的面积。其余4处码 头原为机割面桐庐石材,平面为几何形态,与周边环境不协调。根据整治 方案,我们分别采用80厚自然形青岩石和60厚柳桉硬木板铺装为码头面 材,调整面积约700m2。整治后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根据岛内接待容量 及码头数量,通过引流与合理制定游览管理方案等方法,控制人流量。通 过旅游咨询平台引导游客安排错季游、城区游、周边游等方法减少上岛的 游客数量。合理制定假日管理方案,在节假日及旅游旺季,严格控制游船 数量,实行动态预警机制,确保岛上游览秩序[3,5]。 2.2.2 恢复部分建筑的传统空间关系
“我心相印”亭为观赏明月、石塔景观点,始建于清代。整治前为
72
LA Engineering
7
8
图7 九曲桥(整治前)(邵宁提供)
图8 九曲桥(整治后)
图9 园路(整治前)(邵宁提供)
9
10 图10 园路(整治后)
清代风格的三开间歇山顶钢砼亭,两侧有翼,与御碑亭以三折曲桥相 连。由于“文革”时期东侧增加二间翼墙,影响了该亭与曲桥及御碑亭 之间的空间关系,为恢复清代时期岛内建筑空间及基本风格,也充分表 现“我心相印”亭与三塔之间的框景关系,拆除我心相印亭两间翼墙(图5)。 2.3 文物保护
旧如旧的保护性修缮。在不影响真实性、完整性的基础上,尽量尊重西湖 历史发展中的文化景观,作较少的改动和还原性修复,充分体现“三潭印 月”在清雍正五年(1727年)重建时的岛内空间关系,还原其景观要素的真 实性[2]。 2.2 平面布局的梳理

扬州瘦西湖湖上园林景观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

扬州瘦西湖湖上园林景观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
黑龙 江农 业科 学 2 0 1 7 ( 5 ) : 8 5 ~8 8
He i l o n g j i a n g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扬 州 瘦 西 湖 湖 上 园林 景 观 现 状 调 查 及 保 护建 议
赵 炜 , 蒋振 欣。 , 陈 字 ( 1 . 南京农 业大 学 园艺 学院 , 江 苏 南京 2 1 0 0 9 5 ; 2 . 南京 市绿化 园林 局 , 江 苏 南京 2 1 0 0 1 9 )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 1 造 园结 构
与气 势不及 北 方 园林 规模 庞大 。湖 上 园林在 江
南 园林清 新淡 雅 、 天然 质朴 的风格 基 础上 , 因 园主
扬州 湖上 园林 从 属 江 南 园 林 体 系 , 总 体 规 模
人 自身多 追求 世 俗 生 活 中 的享 受 , 轻 精 神 世 界 升 华 的需求 , 融 人 了 南 秀北 雄 的特 点 。瘦 西 湖 湖 水
水、 植物栽植 、 细部 与铺 装 等 方 面 的 艺术 特 征 , 并 阐 述 了湖 上 园 林 的 保 护 现 状 , 分 析 保 护 过 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与 不足 , 对 湖 上 园林 的 保 护 和 开 发 提 出一 定参 考 意 见 。
关键词 : 扬州 ; 湖上 园林 ; 艺 术 特征 ; 保 护 中图分 类 号 : T U 9 8 6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o 2 _ 2 7 6 7 ( 2 O 1 7 ) O 5 一 o o 8 5 - O 4 D I [ ) I : 1 0 . 1 1 9 4 2 / j . i s s n l 0 0 2 — 2 7 6 7 . 2 0 1 7 . 0 5 . 0 0 8 5

扬州瘦西湖莲性寺历史景观

扬州瘦西湖莲性寺历史景观

扬州瘦西湖莲性寺历史景观摘要:本文根据确凿的图文资料进行图文“再现”的历史研究,结合当前世界遗产文化景观要素构成与特征及历史景观性格理论进行分析,总结莲性寺历史景观的价值,真实性与完整性,为莲性寺的文化景观修复设计做有力的研究支撑。

关键词:瘦西湖文化景观修复设计1 莲性寺简介扬州瘦西湖莲性寺,原名法海寺,白塔寺,位于瘦西湖莲花岛上,现存的是解放后新建寺庙法海寺,我们此次研究对象是包含莲性寺所在的莲花岛这一区域。

莲性寺是当前瘦西湖景区内重要的旅游场所,是瘦西湖二十四景中的其中之一,重要的组成部分。

2 莲性寺历史景观的修复设计为修复莲性寺文化景观,需要根据确凿的相关文史资料、图文资料对历史上的莲性寺景观做展现,以明晰相关要素、要素关系,及景观特征和景观性格等等。

此次历史景观设计研究的历史节点暂定为具有明确图文资料1i的乾隆中后期莲性寺整体完备的鼎盛之时,此处历史景观展现与修复设计研究具有极大的差异,犹如“真实性”与“原真性”的差别。

往往很多修复设计只是复原到某一个“原”点,而不是针对这处文化景观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价值不同分析其真实性,如果只是找到某个点的“原真”进行修旧如旧等的“修复”设计,往往即是顾此失彼的错误做法。

这样的“修复”,当前多用于古建筑与文物遗产领域。

2同时也通过明晰当前现状与历史景观的不同的价值,以此判断当前不同层级的价值为莲性寺文化景观的修复提供真实性基础依据。

由此可以确定依据承载历史文化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莲性寺及岛上相关的宗教建筑;东园3附属园林,相关建筑与假山绿植,甚至是郊野绿地;酒肆茶馆。

不同的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主导要素及不同的要素关系形成侧重不同的景观特征,在这个莲花岛的区域内形成共同的景观性感特征。

以形成秀野崎丽,互为观看的湖上园林部分4。

图1莲性寺历史(历史景观设计研究)平面图 (来源:笔者自绘)莲性寺景观历史景观设计平面图1所示:图例1,法海桥,是宋元时期就存在,一直到今天。

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

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

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是位于江苏扬州市的一处重要自然保护区。

它以其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

作为一个重要的湿地保护区,瘦西湖湿地公园致力于保护和恢复湖泊和湿地的生态平衡,为人们提供一个观赏自然美景和学习生态知识的优质旅游场所。

瘦西湖湿地公园具有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包括湖泊、河流、湿地植被等。

这里是许多珍稀濒危鸟类的栖息地,如白天鹅、黑天鹅、红头潜鸭等,另外还有许多种类的候鸟在迁徙季节停歇于此。

湿地植被丰富多样,包括荷花、芦苇、香蒲等,构成了一个生态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

生态保护是瘦西湖湿地公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公园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保护和管理湿地生态系统,制定合理的保护方案并加以落实。

公园的管理人员通过加强巡逻和监测,保持湿地生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公园还进行科学研究,开展生态恢复项目,改善湿地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瘦西湖湿地公园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公园严格控制游客数量,控制人流量,减少游客对湿地生态的影响。

其次,公园设立了专用的观鸟平台和观景台,游客可以在固定的观测点观赏鸟类和赏景,以减少对动物的干扰。

另外,公园还制定了详细的游览线路,通过合理规划游览路线,保护湿地生态。

除了生态保护,瘦西湖湿地公园还注重宣传教育工作。

公园定期举办生态讲座、科普展览和生态保护活动,向游客普及湿地生态知识,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公园还与学校和社区合作,组织学生和市民参与湿地保护的志愿活动,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瘦西湖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成果显著。

经过多年的保护努力,湿地生态逐渐恢复,湖泊水质得到改善,许多鸟类和植物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公园不仅成为了扬州市民和游客休闲观光的好地方,同时也成为了人们学习生态知识和感受自然美的重要场所。

然而,瘦西湖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湿地的水质污染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闫金 强

要: “ 卷 轴 画 式 ” 景 观 整 体 形 态 是 扬 州瘦 西 湖 的
引 言
扬州瘦西湖文化景观 ( 以下 简 称 瘦 西 湖 景 观 ) 指 清代 ( 1 7 至1 9 世纪 ) 扬 州城 西 北 郊 保 障 河及 沿 河 集 群
式 园林 、寺 院等 景观 要 素构成 的郊外 风景 区 ,是 留存至

柳全 依水 ,一路 楼 台直 到 山” 的 “ 卷 轴 画式 ”景观 整体 形态 ,是 瘦 西湖 景观 的代 表性 价值 特 征。瘦 西 湖景 观于 2 0 0 6 年 列 入 中国 世界 文化 遗 产 预 备 名单 。 目前 ,随着 现代 扬 州城 的发 展 ,瘦西 湖 已逐 渐被 城市 建成 区包 围 ,
ma na g e me nt of t he he r i t a g e.Ba s e d on t he l ong—t e r m ne e d s a n d ur b a n d e ve l o pm e n t c oo r di na t i on,s t a t u s quo a nd c ha l l e n ge s f a ci ng t he ove r a l l pr o t e c t i on a nd ma na ge me nt of t he s l e nd e r we s t l a ke,t he a r t i c l e pr opos e s a pr ot e c t i on s t r a t e g y wi t h t he
略。

晶 , 中国建 筑设 计研 究 院建 筑历 史研 究所 ,副研 究 员 ,博
b si a s a n d t a k i n g t h e z o n i n g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s a t h e k e y p o i n t s . Ke y wo r ds :c o mp l e t e n e s s ;Y a n g z h o u S l e n d e r We s t L a k e Cu l t u r a l S c e n i c S p o t ;o v e r a l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c e n e r y;
理 的 长期 需 求及 现状 挑战 ,提 出 以世 界遗产 保 护 的 “ 完
中 图分 类 号 :T U9 8 文 献 标 识 码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章编号 :1 6 7 4 — 4 1 4 4( 2 0 1 4)一 0 6 — 6 7( 7)
作 者 简介
整 性 ”理 念 为依据 、 以区划界 定 与管理 为重点 的保 护策
由城 郊 园 变 为 了城 中 园 ,建 设 用地 扩张 及 现代 城 市 面
c o m pl e t e ne s s ” c on c e p t i n t he wor l d h e r i t a ge p r ot e c io t n a s t he
。 c Pm 钯 。 。“ C h i n a A n c i e n t C i t y I C a d s e — s e n v al a . o d c l l nl ca l
n 1e a
I n no

基于 “ 完整 陛”理念的扬 I 瘦西湖
傅晶 李琛
王敏
代 表性价值 特征 ,是 该遗产保 护 管理 的核 心对 象。重 点针 对 瘦 西 湖 景 观 整 体 特 征 保 护 管 理 面 临 的 长 期 需 求 及 城 市发
展 协 调 现 状 挑 战 ,提 出 以世 界 遗 产保 护 的 “ 完整性”理念
为依 据 、以区划界定 与管理 为重点的保 护策略。 关 键 词 :完整 性 ;扬州瘦西湖文化景观 ;景观整体特 征 ;保护策略:区3 t ' J 管理
A bs t r a ct : The ov e r a l l f or m of t he “ s c r o l l pa i nt i ng’ ’ s c e ne r y i s t h e r e pr e s e nt a t i ve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f t he Sl e nde r W e s t
pr o t e c t i o n s t r a t e g i e; z one ma na g e me nt
貌 ,对瘦 西湖 遗 存要 素 的完 整保 存及 其古 典 园林景 观特 征 ,尤其 是 “ 卷 轴 画式 ”景 观整体 特 征 的保存 与保 护造 成 了明显 的负面 干扰 ,突 显 出城 市发 展与遗 产 保 护的协 调 需 求 。本 文从 世界 遗产 保 护视 角分 析瘦 西湖 景观 的价 值 特征 及 承载 要素 ,并重 点针 对其 景 观整体 特征 保 护管
La ke i n Ya ng z hou,a nd t he c or e t a r ge t i n t he pr ot e c t i on a nd
今 的 中国 大型古 典风 景 园林 的代 表作 ,是 清代 扬 州盐业
经济 鼎 盛 、社会 文 化繁 荣期 的产 物 ,具 有见 证扬 州商业 文 明及其 审 美传 统 、 园林 艺 术典 范 、文化传 统 关联 等丰 富 的价 值 内涵 。 沿4 . 5 公 里 长 带状 水 体 展 开 、 “ 两 堤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