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化学一轮选编小练选择题周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选练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选练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选练习题(5)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7·潍坊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B.20 ℃、1.0×105Pa时,同体积的O2与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C.当1 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为22.4 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D.2 mol气体的体积约为44.8 L解析A项,没有给出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1,A项错误;B项,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B项正确;C项,1 mol气态物质在非标准状况时,体积也有可能等于22.4 L,C项错误;D项,没有给出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D项错误。

答案 B2、在下列变化中,按氮元素被还原、被氧化、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气通过闪电固氮②硝酸分解③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制取氨气④二氧化氮溶于水中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C.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答案 D3、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A.制钛:用金属钠置换氯化钛(TiCl4)溶液中的钛B.炼铁:用焦炭和空气反应产生的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C.制钠: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NaCl溶液D.炼铜:用黄铜矿经电解精炼得到纯度为99.9%的铜解析钠与水反应,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钛,A错;电解NaCl溶液得不到Na,C错;用粗铜电解精炼铜,而不是用黄铜矿,D错。

答案 B4、将SO2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且SO2过量时沉淀不溶解的是( )①Ba(OH)2溶液②Ba(NO3)2溶液③BaCl2溶液④Ba(ClO)2溶液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向Ba(OH)2溶液中通入SO2,先产生BaSO3沉淀,继续通入过量的SO2,沉淀溶解,转化为Ba(HSO3)2,错误;②向Ba(NO3)2溶液中通入SO2,发生反应:2NO-3+3SO2+2H2O===2NO +3SO2-4+4H+、Ba2++SO2-4===BaSO4↓,正确;③BaCl2与SO2不发生反应,错误;④向Ba(ClO)2溶液中通入SO2, 发生反应:ClO-+SO2+H2O===Cl-+SO2-4+2H+、Ba2++SO2-4 ===BaSO4↓,正确。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滚动测试卷3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滚动测试卷3含解析新人教版

滚动测试卷(Ⅲ)(第一~六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N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水玻璃、明矾、漂白粉都是强电解质C.煤油、“乙醇汽油”“生物柴油”都是碳氢化合物D.纳米铁粉去除水体中的Hg2+和植物油酸败都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O2为酸性氧化物,NO2、CO不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

水玻璃、漂白粉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明矾是强电解质,B错误。

煤油的成分是碳氢化合物;“乙醇汽油”中含有乙醇,乙醇中含有C、H、O三种元素;生物柴油主要成分为酯类,不是碳氢化合物,C错误。

纳米铁粉去除水体中的Hg2+,Fe和Hg的化合价发生变更,是氧化还原反应;植物油酸败也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2.(2024北京理综改编)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B.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 N H4++OH-C.由Na与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2e-Cu答案:A项,酯化反应的反应机理是羧酸发生C—O键断裂,醇发生H—O键断裂,18O应当在酯中,而不是在水中,错误;B项,0.1mol·L-1氨水的pH小于13,说明NH3·H2O部分电离,正确;C项,Na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形成Na+,Cl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Na+与Cl-以离子键结合生成离子化合物NaCl,正确;D项,电解精炼铜时,铜离子在阴极得电子生成铜,正确。

3.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滚动测试卷1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滚动测试卷1含解析新人教版

滚动测试卷(Ⅰ)(第一~二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Ag 108 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棉、丝、羽毛、塑料及合成橡胶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B.水泥、玻璃、青花瓷、水晶、玛瑙,都属于硅酸盐产品C.“天宫二号”运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没有丁达尔效应,燃烧产物除CO2和H2O外,还有含氮物质,A项错误;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产品,水泥、玻璃、青花瓷属于硅酸盐产品,B项错误;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项正确;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D项错误。

2.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①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②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③Na2O、Fe2O3、Al2O3属于碱性氧化物④依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⑤依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⑥CO2、SO2、NO2都能与碱溶液发生反应,因此它们都属于酸性氧化物A.②④⑥B.①②⑤C.①③⑤D.③④⑥2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故③错误;依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④错误;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故⑥错误。

3.化学与社会、生活亲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银制品在空气中久置变黑,是因为发生了电化学腐蚀B.氨常用作制冷剂,是因为其沸点极低,易液化C.酸雨样品露天放置一段时间,酸性增加,是由于雨水所含成分被氧化D.明矾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净水剂H2S反应生成Ag2S而使表面变黑,发生的是化学腐蚀,A项错误;液氨中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较高,液氨汽化时汲取大量的热,故常用作制冷剂,B 项错误;酸雨中含有H2SO3,露天放置时会渐渐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H2SO4而导致酸性增加,C项正确;明矾净水是由于明矾中的Al3+水解产生Al(OH)3胶体,Al(OH)3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而使水中悬浮物沉降从而起到净水作用,D项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基础选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1)

高考化学一轮基础选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1)

高考化学一轮基础选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1)
一、选择题
1.有Al2(SO4)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V L,将它均分成两份。

一份滴加氨水,使Al3+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BaCl2溶液,使SO完全沉淀。

反应中消耗a mol NH3·H2O、b mol BaCl2。

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mol·L-1)为( )
A.(4b-2a)/V B.(2b-2a)/V
C.(2b-a)/V D.(b-2a)/V
解析:根据题意Al3+的物质的量为a/3 mol,SO的物质的量为b mol,因Na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不显电性,设每份混合溶液中Na
+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根据电荷守恒可知,a/3×3+x×1=b×2,x=2b-a,原混合溶液中的c(Na+)=(4b-2a)/V mol·L-1。

答案:A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中,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氯水、水银
②化合物:CaCl2、NaOH、HCl、HD
③电解质:明矾、生石膏、冰醋酸、氯化银
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③
C.只有③④ D.只有④
解析:水银是汞单质,是纯净物,故①错误;HD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②错误;明矾、生石膏、冰醋酸、氯化银都是电解质,故③正确;C60、C70、金刚石、石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

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李仕才一、选择题1.在标准状况下有:①6.72 L 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 g H2S;④0.2 mol NH3。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体积②>③>①>④b.密度②>③>④>①c.质量②>③>①>④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A.abc B.bcd C.abd D.abcd解析:先把题中提供的量都分别转化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然后再比较它们的体积、密度等。

标准状况下6.72 L CH4的物质的量为0.3 mol,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13.6 g H2S的物质的量为0.4 mol,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答案:D2原子和氧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①中的H2为1 mol,则②中所含原子总数为3.01×1023个B.①和②中气体的质量之比为:8C.H2、O2均能发生化合反应,但不能发生置换反应D.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解析:根据图示可知,①和②中H2与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若H2为1 mol,则O2为0.5 mol,故O原子数目为6.02×1023个,A项错误;①和②中H2与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所以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质量之比为:8,B项元素不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的,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C项错误;漂白粉中的氯化钙没有漂白性,D项错误。

答案:B7.门捷列夫对化学这一学科发展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

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 )A.碱性:KOH>Ca(OH)2>Mg(OH)2B.稳定性:H2O>H2S>H2SeC.挥发性:HNO3>H3PO4>H2SO4D.原子半径:P>S>Cl解析: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K>Ca>Mg,则碱性:KOH>Ca(OH)2>Mg(OH)2,A可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O>S>Se,则稳定性:H2O>H2S>H2Se,B可以;挥发性与物质的结构无关,C不可以;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D可以。

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10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10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10含解析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在200 mL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NA个硫酸根离子(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同时含有NA个金属阳离子,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 mol·L-1 B.2.5 mol·L-1C.5 mol·L-1 D.2 mol·L-1解析:硫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的个数之比是: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总电荷相等,设1个金属阳离子带x个正电荷,即为Mx+,所以3×2=2x,x=3,则该盐的化学式为M2(SO4)3,所以该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5 mol·L-1,故选B。

答案:B2.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 mL该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约等于( )A.0.37 mol B.0.63 molC.0.74 mol D.1.50 mol解析:c(Mg2+)==mol·L-1≈2.5 mol·L-1c(Cl-)=2.5 mol·L-1×2=5.0 mol·L-1n(Cl-)=5.0 mol·L-1×0.3 L=1.50 mol。

答案:D3.下列物质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SiO2②Al③Al2O3④Al(OH)3⑤Na2CO3溶液⑥Ca(HCO3)2溶液⑦NH4HCO3溶液⑧KHSO4溶液A.④⑥⑦⑧ B.②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⑦ D.②③④⑤⑧解析:SiO2与盐酸不反应;Al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均生成氢气;Al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两者均能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与NaOH溶液不反应;Ca(HCO3)2溶液与盐酸、NaOH溶液均能反应;NH4HCO3溶液与盐酸、NaOH溶液均能反应;KHSO4溶液与盐酸不反应,因此②③④⑥⑦属于合理选项。

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1)

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1)

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1)一、选择题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C.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解析:一定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1的条件是在标准状况下。

A项中1个NO2和1个CO2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故分子总数为NA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B项中乙烯(C2H4)和环丁烷(C4H8)的最简式均为CH2,28 g混合气体中含CH2的物质的量为2 mol,故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C项中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92 g混合气体中含NO2的物质的量为2 mol,故含有原子的总数为2×3NA=6NA;D项中提到气体的体积,只有在标准状况下,Vm才能用22.4 L·mol-1进行计算,故常温常压下,V=n·Vm不能代入22.4 L·mol-1计算Cl2的物质的量。

答案:D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8 g熔融的KHSO4中含有0.05NA个阴离子B.1.0 L 2mol/L的NaOH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NAC.25 ℃时,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0.1NA个OH-D.5.6 g铁与一定量稀硝酸完全反应,电子转移数目一定为0.3NA解析: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6.8g KHSO4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熔融的KHSO4中含有的阴离子是HSO,故其数目为0.05NA,A选项正确;除NaOH中含有的氧原子外,水中还含有氧原子,故氧原子数目大于2NA,B选项错误;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OH-的数目,C选项错误;若Fe全部转化为Fe2+,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若Fe转化为Fe2+和Fe3+,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0.3NA之间,若Fe全部转化成Fe3+,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D选项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优练小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优练小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优练小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李仕才一、选择题1、既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的少量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A.混合气体通过盛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B.混合气体通过盛溴水的洗气瓶C.混合气体通过盛蒸馏水的洗气瓶D.混合气体跟适量氯化氢混合答案:B2、下列做法有利于金属防护的是( )A.钢铁零件表面进行烤蓝处理B.将钢铁制成的闸门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C.菜刀切菜后不洗净就放回刀架D.埋在地下的钢管与铜块相连解析:一般钢铁容易生锈,如果将钢铁零件的表面进行烤蓝处理,就能大大增强抗蚀能力,延长使用寿命,A项正确;钢铁制成的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闸门成为电解池的阳极,能加速腐蚀,B项错误;菜刀切菜后不洗净,容易发生吸氧腐蚀,C 项错误;铁比铜活泼,当埋在地下的钢管与铜块相连时,钢管成为原电池的负极,加快了腐蚀,应该使钢管与锌块相连,D项错误。

答案:A3、关于CS2、SO2、NH3三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S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是由于其属于极性分子B.SO2和NH3均易溶于水,原因之一是它们都是极性分子C.CS2为非极性分子,所以在三种物质中熔沸点最低D.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只是由于NH3分子有极性解析:A.CS2与二氧化碳相似,都是直线形分子,为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则二硫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错误;B.二氧化硫为V形分子,氨气为三角锥形分子,都是极性分子,所以易溶于水,正确;C.二硫化碳为非极性分子,常温下为液体,但二氧化硫、氨气在常温下均为气体,所以二硫化碳的熔沸点最高,错误;D.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不仅仅是因为氨气分子有极性,还因为氨气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增大氨气的溶解度,错误。

答案:B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 ℃反应生成硝基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解析:B项中,,正确;甲苯与Cl2在光照条件下,主要取代甲基上的H原子,可生成一氯、二氯、三氯取代物,因而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选编小练:选择题题(周测)
李仕才
1.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说明不含Fe2+
B.向某溶液中通入Cl2,然后再加入KSCN溶液变血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不含有Mg2+
答案 C
解析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说明含Fe3+,无法判断是否含Fe2+,A项错误;先通入Cl2再加入KSCN溶液变血红色,说明含Fe3+,但Cl2有氧化性,无法判断原来是含Fe2+还是Fe3+,B项错误;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C项正确;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Fe2+,但由于红褐色的掩盖,无法说明是否含有Mg2+,D项错误。

2.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断裂 1 mol 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 mol 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 )
A.194 B.391 C.516 D.658
答案 B
解析由图知N2H4(g)+O2(g)===N2(g)+2H2O(g),ΔH1=-534 kJ·mol-1,可设断裂1 mol N—H键所需能量为x kJ,由图得出:ΔH1=ΔH3+ΔH2=154 kJ·mol-1+4x kJ·mol-1+500 kJ·mol-1-2 752 kJ·mol-1=-534 kJ·mol-1,可求得x=391,B项正确。

3.(2017·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考试)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c(N2)∶c(H2)∶c(NH3)=1∶3∶2
B.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
C.N2与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的物质的量2倍
D.单位时间里每增加1 mol N2,同时增加3 mol H2
答案 B
解析A项,平衡时各物质的分子数之比取决于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和转化率,故c(N2)∶c(H2)∶c(NH3)=1∶3∶2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错误;B项,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正确;C项,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取决于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以及转化的程度,不能用来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错误;D项,单位时间内每增加1 mol N2,同时增加3 mol H2只表示逆向反应,故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错误。

4.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

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

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Ni(OH)2+M===NiOOH+MH。

已知:6NiOOH+NH3+H2O+OH-===6Ni(OH)2+N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iMH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NiOOH+H2O+e-===Ni(OH)2+OH-
B.充电过程中OH-从阳极向阴极迁移
C.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M+e-===MH+OH-,H2O中的H被M还原
D.NiMH电池中可以用KOH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
答案 A
解析NiMH电池放电过程中,NiOOH得到电子,故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A项正确;充电过程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OH-从阴极向阳极迁移,B项错误;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M+e-===MH+OH-,H2O中的H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H2,生成的H2被储氢合金M吸收,相互作用生成MH,H2O中的H不是被M还原,C 项错误;根据已知NiMH可以与氨水和碱反应,故不能用氨水、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D 项错误。

5、下列有关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是常见的干燥剂,但不能用来干燥SO2和Cl2
B.胆矾中滴入几滴浓硫酸会变白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可以看见溶液变蓝色,铜片上有许多气泡冒出
D.浓硫酸与木炭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强酸性
答案 B
解析A项,浓硫酸不能与SO2和Cl2反应,可以干燥SO2和Cl2,错误;B项,浓硫酸吸水性强,能吸收胆矾(CuSO4·5H2O)中的结晶水使其变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CuSO4),正确;C项,铜片与浓硫酸需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错误;D项,浓硫酸与木炭反应时,浓硫酸只体现出强氧化性,错误。

6、常温下,将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与0.06 mol·L-1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等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