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工艺流程选择题专项训练(word版,含答案)
考向06 工艺流程题之物质成分的确定-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主观题答题模板与考向专练(解析版)

专题一工艺流程题考向6 物质成分的确定1.滤渣、滤液成分的确定要考虑样品中原料和杂质的成分在每一步骤中与每一种试剂反应的情况:(1)反应过程中哪些物质(离子)消失了?(2)所加试剂是否过量或离子间发生化学反应,又产生了哪些新离子?要考虑这些离子间是否会发生反应?2.熟记常见难溶于水微溶于水的物质盐酸盐:AgCl 、HgCl、CuCl ;硫酸盐:BaSO4、PbSO4、CaSO4、Ag2SO4。
碳酸盐、亚硫酸盐:除K、Na、NH4+外均难溶;氢氧化物:除KOH、NaOH、Ba(OH)2、NH3.H2O 外均难溶。
3.循环物质的确定4.副产品的判断1.[2020新课标Ⅰ]钒具有广泛用途。
黏土钒矿中,钒以+3、+4、+5价的化合物存在,还包括钾、镁的铝硅酸盐,以及SiO 2、Fe 3O 4。
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可由黏土钒矿制备NH 4VO 3。
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 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4)“沉淀转溶”中,转化为钒酸盐溶解。
滤渣③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答案:滤渣③的主要成分是Fe(OH)3,故答案为:Fe(OH)3;2.[2020新课标Ⅲ]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金属Ni 、Al 、Fe 及其氧化物,还有少量其他不溶性物质。
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 4·7H 2O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 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Ni 2+ Al 3+ Fe 3+ Fe 2+开始沉淀时(c =0.01 mol·L −1)的pH 沉淀完全时(c =1.0×10−5 mol·L −1)的pH 7.2 8.73.74.72.23.27.5 9.0回答下列问题:(2)“滤液②”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
(3)“转化”中可替代H 2O 2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021届高考化学考前15天押题训练 工艺流程大题(二)

2021届高考化学考前15天押题训练【新高考版】 工艺流程大题(二)一、非选择题1.2020年比亚迪汉EV 和特斯拉Model 3均搭载了磷酸亚铁锂(LiFePO 4)电池组。
某企业设计了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生产和回收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Ksp[Fe(OH)3]=10-39;②Li 2CO 3的溶解度:0°C 为1.54g ,100°C 为0.72g 。
(1)H 3PO 4和Li 2C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获得LiH 2PO 4晶体的分离操作是 。
(3)写出一条可以提高“碱浸”效率的措施 。
(4)向滤液1中加入过量CO 2可得到白色胶状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式为 。
(5)“酸浸”时若用HNO 3代替H 2O 2,缺点是 ,若“沉铁"后溶液中c(Fe 3+)=10-6mol·L -1,则该过程应调节pH= ,“沉锂”时,所得Li 2CO 3应选择(“冷水”或“热水")进行洗涤。
2.硼酸(33H BO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艺。
一种以硼镁矿(含2252Mg B O H O 、2SiO 及少量23Fe O 、23Al O )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95 ℃“溶侵”硼镁矿粉,产生的气体在“吸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
为检验“过滤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3Fe +离子,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
(3)根据33H BO 的解离反应:332H BO +H O()-+4H +B OH ,-10a K =5.81?10,可判断33H BO 是_______酸;在“过滤2”前,将溶液pH 调节至3.5,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在“沉镁”中生成()32Mg OH MgCO ⋅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母液经加热后可返回___________工序循环使用。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增分训练:_工艺流程题(原卷和解析卷)

工艺流程题【原卷】1.(广东省六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一种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含少量SiO2)为原料制备硝酸铜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写出“浸取”过程中Cu2S溶解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恒温“浸取”的过程中发现铜元素的浸取速率先增大后减少,有研究指出CuCl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该过程的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①Cu2S +2CuCl2=4CuCl+S;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收S”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滤液M中加入(或通入)_________(填字母),可得到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a.铁b.氯气c.高锰酸钾d.氯化氢(5)“保温除铁”过程中,加入CuO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程中,要用HNO3溶液调节溶液的pH,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辉铜矿可由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通过电化学反应转变而成,有关转化见图,转化时转移0.2mol电子,生成Cu2S__________mol。
2.(湖南省七校2020届高三12月联考)氯化亚铜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常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还可用于颜料、防腐等工业,它不溶于H2SO4、HNO3和醇,微溶于水,可溶于浓盐酸和氨水,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成绿色的碱式氯化铜[Cu2(OH)4−n Cl n],随着环境酸度的改变n随之改变。
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l 的工艺过程如下:(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
(2)还原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若将(NH4)2SO3换成铁粉也可得到CuCl,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
高中化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化学工艺流程,这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涵盖了化学原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化学工艺流程是指将化学原料转化成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它涉及到许多化学反应、控制条件、设备和安全措施。
首先,化学工艺流程需要确定原料和产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然后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纯度。
同时,需要考虑到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以便进行反应控制和优化。
其次,化学工艺流程需要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反应设备,确保反应可以高效进行,并且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例如,需要考虑反应器的尺寸、材料、加热和冷却方式等因素。
随后,化学工艺流程还需要考虑产物的分离和纯化,以及废物处理。
这包括蒸馏、结晶、萃取、膜分离等技术,以及废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最后,化学工艺流程还需要考虑生产规模、成本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这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经济性分析和环境评估,以找到合适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条件。
总的来说,化学工艺流程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化学原理、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化学
工艺流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1年高考化学非选择题突破训练——工艺流程分析(2)(有答案)

2021年高考化学非选择题突破训练——工艺流程分析(2)一、填空题1.某阳极泥含有Au 、Ag 和Cu 等金属单质,具有很高的综合回收价值。
某实验室模拟工厂处理,采用如下流程分离提纯Au 、Ag 和Cu 。
已知:①浓硝酸、稀硝酸不能溶解Au ,王水可以溶解Au 。
调节3HNO NaCl -的组成得到的混合物也可以溶解Au ,原理与王水相同。
②44H HAuCl AuCl +-+。
(1)“酸溶”后经过滤、洗涤,得“含Au 固体”。
设计简单实验,证明“含Au 固体”已洗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溶”可以选择浓3HNO 或稀3HNO ,其中一种在溶解等量的Cu 时所耗成本较低,产生污染较少,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溶解”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于“溶解、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3HNO 体现了氧化性和酸性B.王水中浓盐酸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溶液的酸性 C 用过量的浓盐酸与3NaNO 也可使Au 溶解(4)为了将某溶液中1 mol 4HAuCl 完全还原得到Au ,至少要加入Zn 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 。
(5)为了得到更高纯度的Cu 和Ag ,可利用盐酸、NaC1、氨水与铁粉,通过如下方法从“酸溶”后的溶液中回收Cu 和Ag (图中标注的试剂和物质均不同)。
加入试剂1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溶液2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溶液。
2.钯属于稀有贵金属(铂族金属),钯在工业上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催化剂,从含钯电子废料直接制备钯精细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图如下:已知:10sp (AgCl) 1.810K -=⨯。
决战高考:化学工艺流程综合题专项突破训练讲义

决战高考:化学工艺流程综合题专项突破训练讲义专题 工艺流程综合题【2021年高考乙卷题文】磁选后的炼铁高钛炉渣,主要成分有2TiO 、2SiO 、23Al O 、MgO 、CaO 以及少量的23Fe O 。
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回收钛、铝、镁等。
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 见下表(1)“焙烧”中,2TiO 、2SiO 几乎不发生反应,23Al O 、MgO 、CaO 、23Fe O 转化为相应的硫酸盐,写出23Al O 转化为()442NH Al SO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水浸”后“滤液”的pH 约为2.0,在“分步沉淀”时用氨水逐步调节pH 至11.6,依次析出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
(3)“母液①"中2+Mg 浓度为_______-1mol L ⋅。
(4)“水浸渣”在160℃“酸溶”最适合的酸是_______。
“酸溶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5)“酸溶”后,将溶液适当稀释并加热,2TiO +水解析出22TiO xH O ⋅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6)将“母液①”和“母液②”混合,吸收尾气,经处理得_______,循环利用。
【答案】()23442Al O 4MH SO +焙烧()322442NH Al SO 6NH 3H O +↑+↑ 3+3+2+Fe Al Mg 、、61.010-⨯ 硫酸 2SiO 4CaSO 2+222+(x+1)H OTiO xH O +H TiO 2+⋅↓ 424(NH )SO考点分析:【试题解析】由题给流程可知,高钛炉渣与硫酸铵混合后焙烧时,二氧化钛和二氧化硅不反应,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铁转化为相应的硫酸盐,尾气为氨气;将焙烧后物质加入热水水浸,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不溶于水,微溶的硫酸钙部分溶于水,硫酸铁、硫酸镁和硫酸铝铵溶于水,过滤得到含有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硫酸钙的水浸渣和含有硫酸铁、硫酸镁、硫酸铝铵和硫酸钙的滤液;向pH 约为2.0的滤液中加入氨水至11.6,溶液中铁离子、铝离子和镁离子依次沉淀,过滤得到含有硫酸铵、硫酸钙的母液①和氢氧化物沉淀;向水浸渣中加入浓硫酸加热到160℃酸溶,二氧化硅和硫酸钙与浓硫酸不反应,二氧化钛与稀硫酸反应得到TiOSO 4,过滤得到含有二氧化硅、硫酸钙的酸溶渣和TiOSO 4溶液;将TiOSO 4溶液加入热水稀释并适当加热,使TiOSO 4完全水解生成TiO 2·x H 2O 沉淀和硫酸,过滤得到含有硫酸的母液②和TiO 2·x H 2O 。
化学解答题练习(五)解析版-2021年高考化学解答题专练(元素化合物与工艺流程)

化学解答题练习(五)解析版1.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是锂离子电池,常用磷酸亚铁锂(LiFePO4)作电极材料。
对LiFePO4废旧电极(含杂质A1、石墨粉)回收并获得高纯Li2CO3的工业流程图:资料:碳酸锂在水中溶解度:(1)“过程i”除研磨粉碎外,请再写出一种可以提高过程ii溶解速率的措施:____。
(2)“过程ii”加入足量NaOH 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3)“过程iii ”采用不同氧化剂分别进行实验,均采用Li含量为3.7% 的原料,控制pH 为3.5,浸取1.5h后,实验结果如表所示:①实验2中,NaC1O3与盐酸反应生成黄绿色气体,大大增加了酸和氧化剂的用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过程iii”得到的浸出液循环两次的目的是________ 。
(4)浸出液中存在大量H2PO4-和HPO24-,已知:H2PO4-⇌HPO24-+H+,HPO24-⇌PO34-+H+,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过程iv”得到磷酸铁晶体的原因:___。
(5)“过程v”中,若“沉锂”中c(Li + )=1.0mo1·L -1,加入等体积饱和 Na 2CO 3溶液(浓度约为1.78mo1/L),此时实验所得沉锂率为___ (已知Li 2CO 3的K sp 为9.0×10-4)。
(6)简述“过程vi”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升高温度或适当提高 NaOH 溶液浓度 (2) 2Al+2OH -+2H 2O=2AlO 2-+3H 2↑ (3)ClO -+5Cl -+6H + =3Cl 2↑+3H 2O 提高浸出液中Li +浓度(或提高氧化剂和酸的利用率或节约后续纯碱的用量) (4) CO 23-结合H +,c(H +)减小,H 2PO 4-⇌HPO 24-+H +,(5)HPO 24-⇌PO 34-+H +,两电离平衡均向右移动,c(PO 34- )增大,与Fe 3+结合形成磷酸铁晶体 (5)96.25% (6)用热水洗涤,干燥【解析】(1)“过程i”中适当加热、搅拌及增大NaOH 溶液的浓度均可提高溶解速率; (2)“过程ii”加入足量NaOH 溶液,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是2Al+2OH -+2H 2O=2AlO 2-+3H 2↑;(3)①NaC1O 3与盐酸反应归中反应生成黄绿色气体,离子方程式为ClO -+5Cl -+6H + =3Cl 2↑+3H 2O ;②“过程iii”得到的浸出液循环两次可提高锂的浸出率,提高酸及氧化剂的使用率,节约成本;(4)向浸出液中加入碳酸钠,碳酸根离子可结合磷酸二氢根离子或磷酸一氢根离子电离出的氢离子,导致磷酸二氢根离子或磷酸一氢根离子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磷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则与铁离子结合生成磷酸铁晶体;(5)“过程v”中,发生2Li ++23CO -= Li 2CO 3,溶液中剩余c(23CO -)=1.78mol /L 0.5mol /L 2-=0.64mol/L ,K sp (Li 2CO 3)=c 2(Li +)×c(23CO -),c 2(Li +)=49.0100.64mol /L-⨯,c(Li +)=3.75×10-2mol/L ,沉锂率=(1.0mol/L -3.75×10-2mol/L)÷1.0mol/L×100%=96.25%;(6)根据碳酸锂在水中溶解度,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则用热水洗涤,干燥即可。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强化:工艺流程题【解析版】

工艺流程题1.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又称莫尔盐,是浅绿色晶体。
用硫铁矿(主要含FeS2、SiO2等)制备莫尔盐的流程如下:(已知:FeS2与H2SO4不反应)(1)莫尔盐属于____________。
A、酸式盐B、碱式盐C、复盐D、硫酸盐(2)硫铁矿焙烧的主反应是:4FeS2+11O22Fe2O3+8SO2,加快硫铁矿焙烧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若150kg硫铁矿(FeS2质量分数为80%)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H2SO4酸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还原”时,Fe3+可通过反应Ⅰ、Ⅱ被FeS2还原。
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 +14Fe3+ +8H2O===15Fe2++ 2SO42—+16H+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证明所得莫尔盐晶体中含有Fe 2+和NH 4+,实验方法是取其少量溶液于一支试管中,......_______________证明含有Fe 2+和NH 4+。
【答案】C 、D 将硫铁矿粉碎、增大通入空气的量或提高焙烧温度 1.1×104N A Fe 2O 3+ 6H += 2Fe 3++3H 2O FeS 2 +2Fe 3+= 3Fe 2++2S 加入适量浓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的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最终变为红褐色;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观察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含有Fe 2+和NH 4+2.硫酸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和工农业生产。
工业上由氧化锌矿(主要成分为ZnO ,另含ZnSiO 3、FeCO 3、CuO 等)生产ZnSO 4•7H 2O 的一种流程如图:(1)步骤Ⅰ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2)步骤Ⅰ加入稀硫酸进行酸浸时,需不断通入高温水蒸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流程选择题专项训练
【1】以白云石(MgCO 3和CaCO 3的混合物)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 4)2SO 4溶液pH <7 B.氨可用于制备化肥
C.加入氨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 2+
+2OH -
===Mg(OH)2↓ D.“轻烧”白云石的目的是生成CaO 和MgO
【2】用“银—Ferrozine”法测室内甲醛含量的原理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CHO 和CO 2都是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的非极性分子
B.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Ag 2O +HCHO===4Ag +CO 2↑+H 2O
C.理论上,吸收的HCHO 与消耗的Fe 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①4 D.每生成1.12 L CO 2时,反应①中一定对应生成11.2 g Fe 2+
【3】某学习小组以废催化剂(主要成分:SiO 2、ZnO 、ZnS 和CuS)为原料,制备锌和铜的硫酸盐晶体。
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①中能溶于稀硫酸的是ZnO 、ZnS 和CuS
B.步骤①①中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步骤①涉及的离子反应可能为CuS +H 2O 2+2H +=====ΔCu 2+
+S +2H 2O D.步骤①和①,采用蒸发结晶,过滤后均可获取粗晶体
【4】氯化亚铜(CuCl)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生成金属Cu 和Cu 2+
,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 2·2H 2O 制备CuCl ,并进行相关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途径1中产生的Cl 2可以回收循环利用,也可以通入饱和CaCl 2溶液中除去
B.途径2中200 ①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OH)2Cl 2=====Δ
2CuO +2HCl↑ C.X 气体是HCl ,目的是抑制CuCl 2·2H 2O 加热过程中可能的水解
D.CuCl 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Cl +4H +
+SO 2-
4===2Cu 2+
+2Cl -
+SO 2↑+2H 2O
【5】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
废旧电池正极片中的钴酸锂(LiCoO 2)可采用湿法液相还原法回收,并制得超细钴粉,其流程如下(已知:柠檬酸能与 Co 2+
形成配合物,CoO -
2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Cl -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流程中NMP 作溶剂,H 2O 2是氧化剂,而N 2H 4是还原剂
B.酸浸时,使用柠檬酸比盐酸更高效环保
C.酸浸时,温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温度过高会使H 2O 2分解
D.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 、Cu 、Co 、Li
【6】磷酸亚铁锂(LiFePO 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 、Fe 、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7】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的漂白剂和氧化剂,可用于各种纤维和某些食品的漂白。
马蒂逊(Mathieson)法制备亚氯酸钠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阶段,参加反应的NaClO3和S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①1
B.若反应①通过原电池来实现,则ClO2是正极产物
C.反应①中的H2O2可用NaClO4代替
D.反应①条件下,ClO2的氧化性大于H2O2
【8】除去单质Ag中的少量Cu常用以下两种方法:方法①的反应为AgCl+Na2CO3―→NaCl+CO2↑+Ag+O2↑(未配平);方法①的原理为置换反应。
已知:Cu(OH)2与氨水反应可生成易溶于水的[Cu(NH3)4](OH)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用浓硝酸溶解Ag、Cu的混合物,目的是减少氮氧化物的产生
B.分离AgNO3和Cu(NO3)2可以用稀氨水
C.方法①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①4
D.方法①得到的银可以用稀盐酸清洗来提高其纯度
【9】以工业副产品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过二硫酸铵[(NH4)2S2O8]和氧化铁红颜料,其主要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束光照射(NH4)2S2O8溶液,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B.H2、CO2、Fe2O3、FeCO3均属于非电解质
C.NH4HC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D.室温下,FeSO4溶液、NH4Cl溶液的pH均小于7
【10】高磷鲕状赤铁矿(主要含有Fe2O3,还含少量Al2O3、CaO、SiO2等)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沉积型铁矿资源,以高磷鲕状赤铁矿为原料制备纯度较高的铁红,其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红可用于油漆、油墨、建筑物着色剂
B.酸浸液遇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C.洗涤滤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氧化时选用的试剂可以是H2O2、NaClO溶液
【11】烟气脱硫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实验室用粉煤灰(主要含Al2O3、SiO2等)制备碱式硫酸铝[Al2(SO4)x(OH)6-2x]溶液,并用于烟气脱硫研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渣①的主要成分为SiO2
B.加CaCO3调节溶液的pH至3.6,其目的是中和溶液中的酸,并使Al2(SO4)3转化为Al2(SO4)x(OH)6-2x
C.调节pH时,若溶液的pH偏高,将会导致溶液中铝元素的含量降低,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Al3++3H2O===2Al(OH)3+3Ca2++3CO2↑
D.上述流程中经完全热分解放出的SO2的量总是小于吸收的SO2的量,其主要原因是溶液中的部分
SO2-3被氧化成SO2-4
【12】)除去单质Ag中的少量Cu常用以下两种方法:方法①的反应为AgCl+Na2CO3―→NaCl+CO2↑+Ag+O2↑(未配平);方法①的原理为置换反应。
已知:Cu(OH)2与氨水反应可生成易溶于水的[Cu(NH3)4](OH)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用浓硝酸溶解Ag、Cu的混合物,目的是减少氮氧化物的产生
B.分离AgNO3和Cu(NO3)2可以用稀氨水
C.方法①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①4
D.方法①得到的银可以用稀盐酸清洗来提高其纯度
【13】以工业副产品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过二硫酸铵[(NH4)2S2O8]和氧化铁红颜料,其主要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束光照射(NH4)2S2O8溶液,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B.H2、CO2、Fe2O3、FeCO3均属于非电解质
C.NH4HC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D.室温下,FeSO4溶液、NH4Cl溶液的pH均小于7
【14】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
废旧电池正极片中的钴酸锂(LiCoO2)可采用湿法液相还原法回收,并制得超细钴粉,其流程如下(已知:柠檬酸能与
Co2+形成配合物,CoO-2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Cl-):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流程中NMP作溶剂,H2O2是氧化剂,而N2H4是还原剂
B.酸浸时,使用柠檬酸比盐酸更高效环保
C.酸浸时,温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温度过高会使H2O2分解
D.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Cu、Co、Li
【15】合成氨及其相关工业中,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
B.反应①、①、①中含氮元素的反应物都被氧化
C.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D.反应①利用丁物质受热易分解的性质
【16】一种制备高效漂白剂NaClO2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反应①中的反应为3NaClO3+4SO2+3H2O===2ClO2+Na2SO4+3H2SO4+Na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品中可能含有NaCl
B.反应①中H2O2作氧化剂
C.NaClO2的漂白原理与SO2相同
D.实验室进行结晶操作通常在坩埚中进行
【17】碱式碳酸铝镁[Mg a Al b(OH)c(CO3)d·x H2O]常用作塑料阻燃剂,在一定条件下相关转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CO还原Al2O3的方法制取金属Al
B.气体Q可能为NH3
C.碱式碳酸铝镁用作阻燃剂是因为其分解吸收大量热且产生熔点较高的物质
D.操作1为过滤,操作2为加热蒸发
答案 1.AB 2.BC 3.C 4.BC 5.A 6.D 7.C 8.B 9.AD 10.C 11.C 12.B 13.AD 14.A 15.B 16.A 1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