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意向与设计
举例说明艺术的创作过程

举例说明艺术的创作过程
以绘画创作过程为例:
1. 创意阶段:艺术家从自己的主观意识中汲取灵感,通过审视和思考,提炼出创作主题,确定创作意向。
2. 设计阶段:艺术家构思草图,确定画面构图,色彩和细节的处理方法,从而形成初步的构思方案。
3. 准备工作:艺术家选择画布、颜料、画笔等绘画材料,准备好绘画工具和环境。
4. 创作阶段:艺术家在画布上运用色彩、线条等视觉元素,按照初步构思方案,逐步营造出画面的氛围和情感。
5. 修改与完善阶段:艺术家检查画面的色、形、质等方面的表现效果,进行微调,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
6. 完成阶段:艺术家认为画面达到一定的创作目的,作品完成,停止创作,进行评价和展示。
色彩中的诉求的名词解释

色彩中的诉求的名词解释色彩是我们周围世界中的一种重要元素,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类创造的艺术作品,色彩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色彩并不仅仅是一种视觉感受,它还传递着情感、表达着信息,并且满足着人们对美的追求。
因此,在色彩中存在着一种诉求——它们通过对人们情感和需求的引导,产生出一种独特的影响力。
首先,色彩在人们情感体验中具有诉求。
不同的色彩可以唤起人们的不同情感,从而影响人们的心境和情绪。
例如,红色被普遍认为是充满激情和活力的代表,它可以激发人们的热情,使人感到兴奋和充满活力。
相反,蓝色往往与冷静和安宁相关联,它可以带给人们一种宁静和平静的感受。
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人们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情感氛围,从而满足自己情感上的需求。
其次,色彩还在人们的视觉传达中具有诉求。
色彩鲜艳明快的视觉形象往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共鸣。
比如,广告设计师通常会使用醒目的色彩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从而提高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量。
此外,在媒体传媒和艺术创作中,色彩也常常被用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通过对色彩的巧妙运用,人们可以将自己的观念和意图更加直观地传达给观众。
另外,色彩还能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的诉求。
美学认为,色彩具有美的因素,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和赏识的体验。
不同色彩的组合和搭配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美感,从而满足人们对于美的渴望。
例如,在绘画中,艺术家经过精心的色彩组合和配比,可以创造出生动、和谐或对比强烈的视觉效果,从而引起观者的审美共鸣。
对于花艺设计师来说,选择和搭配不同花卉的颜色,也是为了打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感。
因此,色彩中的诉求在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总之,色彩中的诉求是指通过对人们情感和需求的引导,产生出一种独特的影响力。
它能够在人们的情感体验、视觉传达和美学追求中发挥作用,并且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和创造空间。
通过对色彩的探索和运用,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其独特的诉求,并将其转化为创造力和美的体验。
色彩主观表现(设计色彩)3设计艺术意识PPT课件

品牌形象的色彩策略应该保持一致性和延续性,避免频繁更换色彩方案,以免影响品牌的 稳定性和认知度。
色彩在广告中的情感传达
情感共鸣
广告中的色彩运用要注重与受众的情感共鸣,通过色彩的 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引发受众的共鸣和情感反应。
色彩对比与调和
广告中的色彩运用要注重对比与调和的平衡,通过对比增 强视觉冲击力,通过调和保持整体和谐统一,以达到更好 的传播效果。
艺术与设计相互影响
设计的多元表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艺术为设计提供了创意和审美基础, 而设计则将艺术转化为实用作品。
设计可以以多种形式表现,如平面设 计、工业设计、室内设计等。
设计的商业价值
设计在商业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提 升产品或品牌的竞争力。
设计师的审美观念
培养审美感知
设计师应具备对美的敏感 度和感知力,能够发现和 欣赏美的事物。
02 03
色彩心理
不同的色彩会引发不同的心理感受,如红色代表热情、力量和独立,蓝 色代表冷静、稳重和信任。优秀的设计师会根据作品主题和目标受众, 选择适当的色彩来传达相应的情感和信息。
色彩与文化
色彩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优秀的设计师会了解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色彩寓意,以更好地运用色彩来表达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提升审美判断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 高对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 的鉴赏能力。
传达审美观念
将个人审美观念融入设计 中,影响和引导受众的审 美取向。
创新思维在设计中的应用
打破传统思维
设计师应勇于挑战传统思维模式, 寻求新颖独特的创意。
跨界融合
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元素进行跨界 融合,创造出独特的设计风格。
用户需求导向
色彩在设计中运用

热情、活泼、热闹、革命、温暖、幸福、吉祥、危险......
红的色彩意象: 由于红色容易引起注意,所以在各种媒体中也被广泛的利用,除了具有较佳的明视效 果之外,更被用来传达有活力,积极,热诚,温暖,前进等涵义的企业形象与精神,另外 红色也常用来作为警告,危险,禁止,防火等标示用色,人们在一些场合或物品上,看到 红色标示时,常不必仔细看内容,及能了解警告危险之意,在工业安全用色中,红色即是 警告,危险,禁止,防火的指定色。
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
多彩的设计表现
环设15光谱的极限,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兴奋、激动、
紧张,同时给视觉以迫近感和扩张感,称为前进色。红色还给人留下艳丽、芬芳、青春、 富有生命力、饱满、成熟、富有营养的印象,被广泛地用于食品包装之中。红色又是欢乐、 喜庆的象征,由于它的注目性和美感,它在标志、旗帜、宣传等用色中占据首位。
紫色:紫色光波长最短,眼睛对紫色光的细微变化分辨力弱,容易感到疲劳。紫色
给人高贵、优越、奢华、幽雅、流动、不安的感觉,灰暗的紫色则是伤痛、疾病,容易 造成心理上的忧郁、痛苦和不安的感觉。因此,紫色时而有胁迫性,时而有鼓舞性,在 设计中一定要慎重使用。在色立体的明度序列中,黑、白、灰有它自身的特点,但和有 彩色紧密地连在一起,起着加强和削弱的作用。 优雅、高贵、魅力、自傲、轻率...... 紫色的色彩意象 由于具有强烈的女性化性格,在商业设计用色中,紫色也受到相当的限制,除了和 女性有关的商品或企业形象之外,其他类的设计不常采用为主色。
蓝色:蓝色光波长短于绿色光,它在视网膜上成像的位置最浅,因此,当红橙色是
前进色时,蓝色就是后退色。红色是暖色,蓝色是冷色。蓝色表现千种精神领域,让人 感到崇高、深远、纯洁、透明、智慧。 深远、永恒、沉静、理智、诚实、寒冷...... 蓝色的色彩意象 由于蓝色沉稳的特性,具有理智,准确的意象,在商业设计中,强调科技,效率的 商品或企业形象,大多选用蓝色当标准色,企业色,如电脑,汽车,影印机,摄影器材 等等,另外蓝色也代表忧郁,这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个意象也运用在文学作品或 感性诉求的商业设计中。
中国装饰色彩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 / 149中国装饰色彩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CHINESE DECORATIVE COLOR IN INTERIOR DECORATION DESIGN湖南软件职业学院 袁利霞夏民族审美文明赖以传承与发展的内在精华[3]。
中国的装饰色彩来自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其最终目标是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室内美化又名室内装饰,为符合使用者日常生活的需求而有机组合,形成舒适、美观的室内生活环境。
在现代室内设计领域,中国装饰色彩应用就是将现代室内设计中加入民族或地域色彩,将东方或西方、现代或古典风格的室内装饰设计呈现出新的形态。
2中国装饰色彩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意义2.1传承中国文化特色在我国室内装饰设计领域,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喜欢具有民族色彩特色和个性的室内居住环境,但却不失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心理要求。
要实现和谐美,就需要寻求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为迎合市场需求,设计师应对传统装饰色彩的创新发展和实际应用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这有助于中国装饰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朝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具有东方魅力的经典色彩装饰在融合了新型材质和制作工艺后必然能在当下获得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因此,在中国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运用中国装饰色彩可以彰显其独特的东方韵味。
室内装饰风格上的民族特色,即民族精神和人文底蕴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变化,使中国室内装饰设计更富有历史感和民族韵味,起到传承中国文化特色的意义。
2.2丰富室内设计风格受到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中国的室内装饰,如中国的家居,也表现出丰富的美感。
中国装饰色彩的应用创造了安心、舒适的个性化室内空间,在符合使用者实用需求和审美需求的基础上,展现中国装饰文化的精神核心与人文情怀。
将中国装饰色彩和当下流行装饰载体相结合正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体现,在室内装饰设计中起到丰富室内设计风格的作用。
3中国装饰色彩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思路中国装饰色彩美学理论以青、红、黄、白、黑“五色论”作为哲学基础。
色彩意向

色彩意象时间:2014-10-20 20:21来源:office办公达人网作者:office办公达人阅读: 43 次【导读】:当我们看到色彩时,除了会受到其物理方面的影响,心里也会立即产生感觉,这种感觉我们一般难以用言语形容,我们称之为印象,也就是色彩意象。
在认识色彩前,我们首先要建立一种观念,就是如果要了解色彩认识色彩,便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留意生活中的色彩,否则容易变成一个视而不见的色盲。
色彩就活像是食品,一样的材料因用了不同的调味料而有了不同的味道,成功的好吃,失败的往往叫人难以下咽。
而色彩对生理与心理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色彩学是设计的一门基本科目。
当我们看到色彩时,除了会受到其物理方面的影响,心里也会立即产生感觉,这种感觉我们一般难以用言语形容,我们称之为印象,也就是色彩意象。
红色的色彩意象由于红色容易引起注意,所以在各种媒体中被广泛的采用。
红色除了具有较佳的明视效果之外,更被用来传达有活力、积极、热诚、温暖、前进等涵义的企业形象与精神。
另外红色也常用来作为警告、危险、禁止、防火等标示用色,人们在一些场合或物品上看到红色标示时,常不必仔细看内容就能了解警告危险之意。
在工业安全用色中,红色即是警告、危险、禁止、防火的指定色。
橙色的色彩意象橙色明视度高,在工业安全用色中,橙色即是警戒色,如火车头、登山服装、背包、救生衣等常用橙色。
由于橙色非常明亮刺眼,有时会使人有负面低俗的意象,这种状况尤其容易发生在服饰的运用上。
所以在运用橙色时,要注意选择搭配的色彩和表现方式,才能把橙色明亮活泼的特性发挥出来。
黄色的色彩意象黄色明视度高,在工业安全用色中,黄色即是警告危险色,常用来警告危险或提醒注意。
如交通标志上的黄灯,工程用的大型机器,学生用雨衣、雨鞋等,都使用黄色。
绿色的色彩意象在商业设计中,绿色所传达的清爽、理想、希望、生长的意象,符合了服务业、卫生保健业的诉求。
在工厂中为了避免操作时眼睛疲劳,许多工作的机械也是采用绿色。
美术色彩风格分类

美术色彩风格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美术色彩风格分类:
1. 表现主义风格:以夸张和强调色彩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内心世界。
2. 抽象主义风格:不依赖具象的形状或颜色来表现,而是通过色彩、线条和形状的自由组合来传达情感和观念。
3. 印象主义风格:以光线和色彩的变化为基础,通过色彩的微妙变化来表现自然的光影效果。
4. 现实主义风格:注重对自然和生活的真实表现,通过准确的色彩和细节来再现现实。
5. 浪漫主义风格:强调情感和个性的表现,使用明亮的色彩和富有激情的笔触来表现。
6. 古典主义风格:以传统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使用和谐的色彩和精致的构图来表现。
7. 现代主义风格:强调简洁、几何和抽象的形式,使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大胆的构图。
8. 装饰主义风格:注重色彩的装饰性和图案的表现,通过华丽的色彩和精细的构图来表现。
9. 超现实主义风格:通过梦幻和荒诞的色彩和形象来表现潜意识的世界。
10. 波普艺术风格:以明亮、鲜艳和俗艳的色彩为基础,表现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的形象。
这些风格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交叉和融合,而且不同的艺术家也可能创造出独特的色彩风格。
浅谈色彩的意向与科学

世界在行进 中, 科学在进步 , 事物 的评判 标准在 向正确 的方 向转变 , 唯独不 曾改变的是艺术家聆 听 自然虔诚 的工作状态。世
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喧闹的 , 人类今 天空前的繁忙 , 在急于 明证 着什么 。面 向宇宙 的手舞足蹈 、 嘶力竭 , 毫也没有改变繁星 声 丝 璀璨后 面 的寂静与漆黑 , 垂悬于宇宙 问的蓝色球体 , 被蚂蚁般地
三 、 术家 面对 科 学 的挑 战 艺
至浑 浊。但大多数我们所见 到的画面 , 其颜色显然是令人欢喜 的
透 明的纯净的蓝色。这是 因为我们人 类研究客观世界 的过程 中 揭示 的角度不同 、 科研 目的不同 , 采用 的技术手段会 被人为地 所
进行改变 、 调整 , 朝着有利于说 明 自身课 题 的观点转化 。因此 并
弄得千疮百孔 , 蚁后 养尊处优地 白胖胖丝 毫也无法遮掩 、 也无法 阻挡生命本身的幼稚与脆 弱。一 切都在相对论 的倡导下周而复
始地旋转 , 的宁静 和相对的静止都成 为每个生命体 的奢望 , 片刻
无 边无 际无 限延展 的空旷 , 使人类无 限地被缩 写 、 压缩 、 而浓 进 缩为极致 , 当极 致的现实被人发现 、 被人确认 。世 界就会有人早 早地等待在那里 , 等待极点处 的转变 、 进发和升华 , 他们是谁 , 他 们 就是我们 , 我们是艺术 家。
诸多不可名状 的人类对客 观世 界的探索 、认 知过程 中形成 的聚
集体。从而使艺术家将物质元素 ( 颜色 ) 转变 为艺 术品 的创作过
程成 为 可 能 。
一
、
科 学技 术 手 段 在 创 作 中的 位 置
有关海洋视频 风光片 ,全都 一成不变地 向我们展示 出美不 胜收的蔚 蓝色的近似魔幻般 的水 下世 界 ,在其 中 自由地生活着 众多色彩斑斓 的鱼类和珊瑚 。在水下拍摄所呈现的那种蓝色 , 实 际上 是不明显 的灰色和半透 明的绿 色。如果照片用胶 片来 拍摄 且在 印制过程中不加改动 ,其效果 则呈现出色镜那样 的模糊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意向与设计安平(安阳市旅游学校河南安阳455000)【摘要】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色彩世界中。
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色彩的起源发展,分析色彩的感知原理,研究色彩的规律变化,进而运用于教学和艺术实践中。
色彩的意向与设计,是色彩学、色彩理论中重要且应用广泛的学科,研讨与把握色彩的联想与象征理论规律,运用于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对色彩由规则、具相直接认知转而向感知、发挥的更高艺术层次提升。
【关键词】色彩;感受;联想;象征;运用关于色彩色彩联想1色别白具象联想雪,白兔,砂糖抽象联想清洁,神圣,清楚,纯洁,纯真,神秘,洁白阴郁,绝望,荒废,忧郁,平凡,沉默,死亡死亡,刚健,悲哀,坚实,生命,严肃,阴郁,冷淡热情,革命,危险,鄙俗,热烈,幼稚焦躁,可怜,鄙俗,温情,甘美,明朗,喜欢,华美雅致,古朴,沉静,坚实,素雅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色彩世界中。
清晨火红的的朝霞,傍晚金黄的落日,夏日的绿草,秋天的红叶,蓝天白云,碧海黄沙……世界充满了色彩,生活离不开色彩,色彩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享受色彩,我们运用色彩,色彩的感受应用无所不在。
色彩的联想与象征,是吸引我们研讨和探究的话题。
人类从自然界中寻找、发现、提炼颜色的努力,从古至今都在持续不断的进行着。
先人从矿物、植物、昆虫、贝类等自然物中提取制成了各种颜色,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当中。
到了20 世纪,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进步,化学合成颜料超越了动物性好植物性颜料,使色彩的运用更为方便、普及。
当今社会,色彩的运用普及、普遍,现代生活的衣、食、住、行处处与色彩紧密联系,色彩所涉及的范围从城市规划、环境艺术、交通工具、到服装设计、影视传媒,乃至日常用品、如餐具、化妆品、家具……。
人类对色彩的感知,是色光对视觉神经刺激的综合反应。
按照生理学的分析,人类的视觉器官——眼睛的视网膜中央窝中存在着三种锥体细胞,这三种细胞分别对红色、绿蓝色具有特殊的感应能力。
人类通过这三种锥体细胞接受外界光波的刺激,把自然界五光十色分析、概括为这三种基本色光,然后通过信息加工,重新组合为三对对立的神经反应,即红与绿、黄与蓝、白与黑,再输入大脑皮层的视觉神经成为影像。
(荆其诚等著《色度学》,科学出版社1979 年10 月版)人类对色彩的感知无所不在,色彩只是大千世界、万物生灵中的一种物理现象,本身并不具备情感、精神、性格等属性,人们能赋予色彩寓意、情感、意义,是因为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的视觉经验,当视觉经验于外来色彩感知产生相应的呼应时,就会在人的心理上产生某种感受。
色彩产生某种情绪,某种感情,使本来只是一种物理现象的色彩情感化、精神化、人格化起来。
这就是色彩的联想现象。
色彩联想分具象联想和抽象联想。
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也想征某一种情绪。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色彩也不例外,色彩象征分为积极象征和消极象征。
有的色彩鲜艳明确,有的色彩灰暗含蓄,有的浅亮明快,有的深沉稳定,还有华丽优雅,还有质朴清新……。
当人感受到色彩的时候,会凭借阅历和生活体验联想到具体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
色彩的联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一般来讲,少儿对色彩的联想大多数是具象联想,如周围接触到的玩具、食品、动物、植物、服装、明显的自然现象,如看到红色即可联想到苹果,太阳,火,血等;而成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由于生活的经历,更多的是用心去感受色彩,抽象联想不断提升,当看到某种色彩、色调时,往往通过移情作用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再看到红色可能会感受到的是热情,喜气,温暖,勇敢和革命等。
人的视网膜在接受光色刺激而产生一系列生理视觉过程的同时,也会对人的感情产生影响,甚至会使人在情绪和精神上发生巨大变化。
色彩的联想与象征,是受到看见颜色的人的经验、记忆、知识等的影响,因为对过去的印象和经历的感知所引起的联想。
色彩情感主要体现在色彩联想和色彩的象征上。
色彩的联想,个人单一、偏颇的认知现象是有的,同一种颜色可能不同的人感受上也会有偏差,我们现在研究色彩的联想现象,是以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认识和运用色彩过程中总结形成的共有的感受、理解为基准,共有的观念为基础,研讨一些共性、共识的理论和经验,与大家共享。
灰灰,阴天,混凝土,阴云,冬天黑煤,夜,头发,洋伞,墨,西装红苹果,太阳,郁金香,西服,红旗,血,口红,红鞋橘子,柿子,人参,橙子,砖橙褐土,树干,巧克力,皮箱,栗子,靴香蕉,向日葵,菜花,蒲公英,月,雏鸡,柠檬草,竹,叶,嫩草,春,嫩叶,和服树叶,山,草,草坪,树叶,蚊帐,草,毛衣天空,海洋,水,海,湖黄明快,泼辣,希望,光明,明朗黄绿青春,和平,新鲜,跃动,希望绿永恒,新鲜,和平,理想,深远,希望,公平无限,理想,永恒,理智,冷淡,薄情,平静,悠久高尚,古朴,优雅,高贵,优美,消极蓝紫葡萄,菜,桔梗,裙子,礼服,茄子,紫藤色彩象征色别白灰黑红橙黄绿蓝紫积极象征纯洁,清白,诚实,无私,神圣平静,朴素,淡薄,谦逊,和谐力量,严肃,永恒,毅力,意志热烈,喜庆,吉祥,兴奋,革命光明,华丽,富裕,成熟,甜蜜光明,纯真,活泼,轻松,高贵和平,生命,青春,希望,舒适理智,深邃,博大,永恒,真理高贵,祥瑞,忠诚,神秘,庄重消极象征缅怀,悲哀,惨淡,死亡,空虚沉闷,平凡,中庸,消极哀悼,黑暗,罪恶,恐惧敬畏,残酷,危险,血腥冲动,傲慢,焦躁藐视,诱惑,任性平庸,嫉妒,刻薄,保守,冷酷,漠视,忧伤,内向压抑,傲慢,哀悼色彩联想与象征理论的运用3艺术世界博大精深,艺术门类千奇百怪。
服装设计、舞台设计、建筑设计、广告创意、甚至厨师都在反复地孜孜不倦地研究摆弄色彩,试验各种组合效果,运用色彩来创造奇迹。
色彩往往在设计领域中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
以作者平时教学和教研的室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为例,室内色彩的搭配合理精细与否,直接关系影响居室主人生活情趣、生活质量,因此室内色彩的搭配需要运用色彩的联想与象征理论和色彩搭配技巧。
在室内,不同颜色进入人的眼帘,刺激大脑皮层,使人产生冷、热、深、浅、明、暗的感觉,产生安静、兴奋、紧张、轻松的情绪效应。
所以居室色彩选择搭配以符合主人的心理感受为原则,列举几款色彩色调的搭配方法:典雅优美色调:中心色为玫瑰色和淡紫色,地毯用浅玫瑰色,沙发用比地毯浓一些的玫瑰色,窗帘可选淡紫印花的,灯罩和灯杆用玫瑰色或紫色,放一些绿色的靠垫和盆栽植物点缀,墙和(下转第710 页)色彩联想与象征26772011 年 第 17 期 S C I E N C E & TECHNOLOGY I N F OR M A T I O N ○教学研究○ 科技信息略谈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学习新课标的一点体会王东伟(柘城县基础教育教研室 河南 柘城 476200)【摘 要】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主 动 进 行 学 习 。
【关键词】新 课 标 ;自 主 学 习《 新课标 》 中指出 , 要“ 改变课程实施过去强 调 接 受 学 习 , 死 记 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文体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即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的学习方式”。
何为“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 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的学习 能力。
(2)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以及使用学习材料的控制权,即指学习者在以下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 程度。
(3)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 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 习目标的模式。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 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
然而在目前语文教学中,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体学习自由,没有潜心领会语言文字的 时间,被老师的文体所牵引,被动地围绕老师团团转。
《语文新课程标 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 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 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 学习。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自主理解和体验,让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和优美词语的积累,享受美的感受。
教师在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
这样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就能减少,针对性、实效性才能增强。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的学习方式,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更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使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重要确认。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可能是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的一种补充,更不可能是传统课程教学的“调味品”和“兴奋 剂”,而是一种学习革命,一种学的根本性转变。
自主学习应是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 有了疑问才能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
每发现 一个问号,这个问题就像一块磁铁深深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思维就 愈活跃。
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断走向深入, 老师自身要转变教学观念,提 高学生对自主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传统的学习观念使他们养成了较强的依赖心 理。
教育者应使学生明白被动接受知识的危害;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 的真正主人,要能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体现出 独立性,而不是在教师的强行安排下进行学习;认识到应从单纯的学 习者转变为学习的计划者、组织者、管理者及评价者;认识到只有自己 才能对外部的知识进行选择和加工并最终得以吸收。
教师要帮助学生 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的能力。
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 身。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边读边想”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
要求和激励学生质疑 , 可促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 , 脑子转起 来 , 思 维 活 起 来。
“学而不思则罔”,要发现问题,就必须一边读一遍想,一边领会一 边揣摩。
只有做到了边读边思,读后才有收获。
此外让学生质疑问难, 还可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细心揣摩比较推敲的良好读书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