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创造的奇迹》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基础练习及答案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基础练习及答案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基础练习及答案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学溜冰①从前,有一位体育老师教我们溜冰。

②开始时,我不知道技巧,总是跌倒。

所以,他给我一把椅子,让我推着椅子溜。

③果然,此法甚妙。

因为椅子稳当,可以使我站在冰上如站在平地上一般,不再跌跤,而且,我可以推着椅子行进,来往自如。

④我想,椅子真是好!⑤于是,我一直推着椅子溜。

⑥溜了一个星期之久,有一天,老师来到溜冰场,一看我还在那儿推着椅子呢!这回他走上冰来,yì yán bù fā( ),把椅子从我手中搬走。

⑦失去了椅子,我不觉惊惶大叫,脚下不稳,跌了下去,我嚷着要那椅子。

⑧老师在旁边,看着我在那里叫嚷,无动于衷。

我只得zì lì gēng shēng( ),站稳了脚步。

我这才发现,我在冰上这样久,椅子已经帮我学了很多。

但推椅子只是一个过程,要真正学会溜冰,非得把椅子拿开不可——没有人带着椅子溜冰的,不是吗?⑨不要以为你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⑩更不要使你自己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世上没有人可以支持你一生!别人可以在必要时扶你一把,但是别人还有别人的事,他不能变成你的一部分,来永远支持你。

所以还是拿出力量来,承认“坚持独立,自求多福”这八个字吧!1.根据拼音写词语。

2.根据文章的内容,用“‖”把文章分成两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初学溜冰时,老师为什么给“我”一把椅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我”能推着椅子自如溜冰时,老师为什么又把椅子搬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怎样理解文中“椅子”的含义?( )A.“椅子”就是“我”溜冰时可以扶着和坐着休息的用具。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考试卷3【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考试卷3【含答案】

2022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时间:90分满分:10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xián yídǎn qièyúchuán zhēbì()()()()qǐdíjiàn zhùsīchóu róng shù()()()()二、多音字组词。

(3分)guān()guī()sì()冠龟似guàn()jūn()shì()三、读句子,写出带有读音“lì”的字。

(3分)1.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史文物。

2.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我。

3.我有个慈祥的母亲,我还有个严()的父亲。

4.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的嘈杂声()刻停止下来。

5.春种一()粟,秋收万颗子。

6.美()的三峡风光,像一幅幅绚丽的图画。

四、比一比,再组词。

(8分)悔()律()拨()煌()诲()津()拔()蝗()捧()衰()畔()噪()棒()蓑()伴()躁()五、根据语境,用“理”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括号里。

(3分)1.我们是少先队员,()要戴红领巾上学。

2.这位律师在法庭上()地为被告辩护。

3.一些人在广场上(),被巡警带走了。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8分)(1)小鸟在树上叫个不停。

(改写成拟人句)(2)教室里非常安静。

(改写成夸张句)___(3)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改为转述句)(4)漂亮的校园里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缩写句子)___七、根据积累和课文内容填空。

(12分)1.(1)有关惜时的名言:(1分)(2)有关勤俭的名言:(1分)(3)古人谈读书的名言:(1分)(4)有关思乡的名句:(1分)(5)我喜欢本册所学的一篇民间故事。

(1分)2.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第九册《语文》,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课文是,因为。

(2分)3.《长相思》作者是代词人。

小学语文经典阅读题资料(课外语段阅读复习题)练习题有答案_1

小学语文经典阅读题资料(课外语段阅读复习题)练习题有答案_1

小学语文经典阅读题资料(课外语段阅读复习题)练习题有答案课外8:父亲的名片父亲整天只知道干活,我便少了管教,成了小狗一条,整天上房爬坡,撵鸡赶狗,无所不为。

这时,村里人每见父亲,总是笑着打趣:“老三,你可养了个好儿子!”父亲脸一红,摇头叹息:“别提了,败家子,丢人现眼!”言罢,还恭恭敬敬给人家递上一支烟。

上学后,依然顽性难改,有一回竟严重到请家长的地步。

当那位戴着瓶底的老师见到父亲的老实相识惊讶地险些把瓶底晃下来您就是他的父亲不像不像您那宝贝儿子哪一点像您把您的脸都丢尽了打架逃学剪女孩的头发我不记得是怎样回家的,但见父亲不言不语不吃饭时,才真正明白:我的好坏就代表着父亲的脸面,是父亲向外人展示的一张“名片”。

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

小学升初中,我全乡第一,初一、初二均全届第一,参加竞赛获二等奖。

“名片” 变了,父亲也变了。

当父亲被请到颁奖大会上时,激动得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我就是这娃的爹。

”全场笑了,我也笑了。

我终于成为父亲引以为豪的“名片”了,父亲也终于可以在众乡邻面前提起自己的儿子,可以在一片啧啧称赞声中坦然接过别人递过来的一支烟了。

1、给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打趣:②坦然:3、“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

”这句话在文章的表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这句话的含义是()①因为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总是会有收获的时候。

②因为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终于有了收获成功和喜悦的时候。

③因为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终于到了收获成功和喜悦的时候。

4、文章中所说的“名片”是指5、从文中找一句比喻句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6、你有当“名片”的经历么?说说你的感受或看法吧!解题指导:完成阅读测试的核心是具有较好的理解、感悟和表达能力。

正确的做法是:先浏览全文,大致了解文章,然后读题,了解检测内容;之后要再次品读全文,深层次理解文章,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感悟文章的情感;最后再逐题去做。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美版)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美版)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美版)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①五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从西宁乘车向青海湖的鸟岛进发。

汽车沿着青藏公路向前飞驰,翻过日月山穿过倒淌河,来到碧波万顷(qǐng)的青海湖。

我们驾起一叶轻舟驶向美丽的鸟岛。

∥②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

抬头望,天空中是一群群的飞鸟,红的、蓝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幅色彩夺目的锦绣画卷。

低头看,满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鸟巢和鸟蛋,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

湖水里,那披着彩色花衫的是斑头雁,小巧玲珑(lóng)的是燕鸥,张着长长的嘴东张西望的是环嘴鹜(wù),还有洁白的天鹅,美丽的风头潜鸭,迈着长腿踱(duó)步觅食的黑颈鹤(hè)……我们大概数了一下,就有一百多种鸟呢!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好一个鸟的乐园呐!∥③这岛上生活着十万多只水鸟,它们相处得十分融洽。

如果敌害来犯,岛上所有的鸟都能团结起来,共同时敌。

我们刚上鸟岛不久,就亲眼看见了一场“鸟岛保卫战”。

④天空出现了两只黑鹰,企图掠(lüè)取岛上刚刚孵(fū)化出来的幼雏(chú)。

两只放哨的大雁发现了,一边呱呱地报警,一边勇敢地迎着黑鹰冲了上去。

接着岛上所有的鸟纷纷起飞迎敌。

⑤两只黑鹰高高地盘旋着,群鸟在下面低飞。

忽地(hū dì),一只黑鹰俯(fǔ)冲下来。

只见斑头雁用自己的翅膀和身体组成一道铜墙铁壁,挡住了黑鹰。

第二只黑鹰偷偷从另一边向地面冲击。

这时,鸬鹳(lú guàn)群奋起回击,迫使两只黑鹰向高空飞去。

群鸟在鱼鸡的带领下,发起冲锋,围住了两只黑鹰,时而上,时而下,叫着,啄着,两只黑鹰被啄得遍体鳞伤,急忙向远方逃去……∥1.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眼花缭乱________A.用花或花纹装饰的。

B.颜色或种类错杂的。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3)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3)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阅读训练第八单元一、基础阅读1.阅读理解。

四个字创造的奇迹公共汽车在风景区林肯公园里行驶了几公里,可是谁都没有朝窗外看。

我们这些乘客穿着厚墩墩的衣服在车上挤在一起,全都给单调的引擎声和车厢里闷热的空气弄得昏昏欲睡。

谁都没作声。

这是在芝加哥搭车上班的不成文规矩之一虽然我们每天碰到的都是这些人,但大家都宁愿躲在自己的报纸后面。

此举所象征的意义非常明显:一班彼此紧贴着坐的人,在利用几页薄薄的报纸来保持距离。

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注意!注意!”报纸嘎嘎作响,人人伸长了脖颈。

“我是你们的司机。

”车厢内鸦雀无声,人人都瞧着那司机的后脑勺。

他的声音很威严。

“你们全都把报纸放下。

”报纸慢慢地放了下来。

司机在等着我们把报纸折好,放在大腿上。

“现在,转过头去面对着坐在你旁边的那个人。

转啊。

”使人惊奇的是,我们全都这样做了。

我面对着一个年龄较大的妇人。

我们四目相投,目不转睛地等候司机的下一个命令。

“现在,跟着我说……那是一道用军队教官的语气喊出的命令。

“早安,朋友!”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微微一笑,完全不由自主。

我们松了一口气,知道不是被绑架或抢劫。

而且,我们还隐约地意识到,一直以来我们怕难为情,连普通礼貌也不讲,现在这腼腆之情一扫而空。

我们把要说的话说了,彼此间的界限消除了。

“早安,朋友!”说起来一点也不困难。

有些人随后又说了一遍,也有些人握手为礼。

许多人都大笑起来。

司机没有再说什么,他已无须多说。

我听到了欢笑声,一种以前我在151号公共汽车上从未听到过的温情洋溢的声音。

公共汽车到了我要下车的那一站,我跟同座的妇人说声再见,然后一跃下车。

我心情愉快地开始了这一大,比往常的日子有了一个更好的开始。

我回过头来看那位司机正在看后视镜,准备趁空把车从车站开出。

他似乎并不知道,他刚刚创造了一个星期一早晨的奇迹。

(1)文章结尾说到“奇迹”,这个“奇迹”是指()。

A.乘客们都大笑起来,心情很愉快。

B.乘客们学会了文明交往。

【语文阅读】五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语文要素阅读(含解析)

【语文阅读】五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语文要素阅读(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单元语文要素阅读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要素阅读阅读要素✬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单元语文要素概述场景描写是指对生活画面的描写。

场景描写能渲染气氛,塑造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表现主题,阅读时我们要抓住这些场景中的点和面,人物的活动情况,体会其蕴含的感情。

如《父爱之舟》中,由作者与父亲曾同住客栈到作者和父亲曾同逛庙会,场景的转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深化了父亲的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的描写。

细节描写具体体现在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之中,阅读时同学们要品味细节描写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慈母情深》一文中,“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弯曲了背”“俯在缝纫机板上”“手脚并用”一系列的动作,不仅写出了母亲工作时的状态,还表现出了母亲工作的艰辛与劳累;而几个“立刻”则表明了母亲把时间抓得很紧,一刻也不愿耽误。

阅读方法讲解场景,泛指情景,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场面。

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

细节描写是对一个细微而又具体的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它就像那一粒粒闪光的珍珠,在一篇作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场景描写中蕴含的感情。

在场景描写中,作者往往将自然环境、景物和人物的活动联系起来,突出文中的人物和中心。

在《慈母情深》一课中有这样一段:“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

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这一段的场面描写,写出了母亲工作环境的艰苦,但是当母亲听“我”说要钱买书的时候,还是用龟裂的手指数给了“我”,体现出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第306练_2022年高中语文_语言文字运用_古诗词鉴赏_现代文阅读_文言文阅读_专项练习题

第306练_2022年高中语文_语言文字运用_古诗词鉴赏_现代文阅读_文言文阅读_专项练习题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306练)【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来,关于青春的话题持续引发社会热议。

有声音批评,本是最富朝气锐气、最有权利做梦的年轻一代,不少人却陷入利益的羁绊。

当物质的欲望填满生活,利益的喧嚣遮蔽生命的星光,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也会怅惘:为什么,我们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考量利益,并非让利益的追求绝对化。

表面上看,精致的利益计较未必无益于社会的进步。

相反,它有可能在短期内创造出经济奇迹。

利益最大化的风轮,很容易一时鼓荡物质的城堡遍地开花。

然而,这样的城堡却精神凋敝,缺乏良性演进的可能。

一旦利益的巨浪吞噬了理想情怀,我们的身边便会充斥利己主义的铁杆粉丝,责任能够淡忘,道德可以离席,灵魂容许出丑。

不是吗?毒奶粉泛滥,地沟油盛行,在唯利是图的利益尽头,是良知的出局和底线的崩塌。

志愿服务,却被猜测其中掩藏着利益动机;企业献爱心,却被揣度背后有着利益交换。

不与实利挂钩的理想不是“做作”便是“矫情”,利益于是成为时代价值的“粉碎机”,让我们的社会只剩诛心之论,难言感动信任。

“唯意志论”者固然举步维艰,只有利益的人生同样苍白无力。

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的当下,尤需在物质利益之外,多一份理想情怀。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这伙人竟然将毒品藏在自己的体内,真是太“聪明”了!B.如今大力提倡“光盘行动”,你却还在乱扔食品,太不识时务了!C.“僧敲月下门”“蝉噪林逾静”是古代文学以动衬静的典范。

D.中铁电气化局接触网工在60米的高空作業,被誉为高铁“蜘蛛侠”。

2.运用排比可以增强气势,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进行简要分析。

(4分)3.如果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换作“为什么,我们收获了很多,内心却很空虚”,你觉得哪种表达更好?为什么?(4分)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勤俭节约是提升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但环顾我们身边,很多人陷入“挥霍浪费”“透支消费”的怪圈,“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流行,这与我们所需要、所期待的社会风尚大相径庭。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最新)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最新)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最新)一、课外阅读我能行。

一束白色的栀(zhī)子花一束鲜花——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总会在每年我的生日时送到我家。

花束里没有通常可见的留言卡;到花店老板那里也查不出赠花人的姓名。

白色的栀子花依偎在柔和的粉红色的包装纸中,纯洁无瑕,芬芳沁(qìn)人,为我带来无尽的欣悦。

我没法查明送花人的身份,然而没有一天不在揣想这位匿(nì)名者的形象。

每一次我想起这位也许是出于羞涩或是出于躲避而不愿意透露自己真名实姓的神秘人士的时候,都是我最为幸福的时刻。

妈妈也给我的想象推波助澜。

她多次问我,是不是我曾为某人做过什么好事,而今他以这种方式向我表示他的谢意?会不会是那位我常常帮他卸(xi è)车的开杂货店的邻居?会不会是那位老人,在整个寒假里我都帮他取邮件,让他避免在冰地上滑倒的危险?会不会是哪位青年人,对我怀有浪漫之想?我实在没法知道。

而栀子花的馥(fù)郁与温馨(xīn)却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的身旁,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别人关心与爱的。

我就在这栀子花香中想象,在栀子花香中成长,一直到22岁。

这一年,我妈妈过世了,生日里的栀子花也就是在这一年中断的。

1.读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1)本句把___当作____来写。

(2)把“依偎”换成“躺”或“靠”,行不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纯洁无瑕”“芬芳沁人”分别指花的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猜想送花人时,为什么总会“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别人关心与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过文章,你觉得母亲送花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一位母亲创造的奇迹
(1)“二战”结束后,德国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

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与谩骂吊死在自家的窗外。

(2)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个可怜的女人。

窗户微开,他两岁的孩子正伸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

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呼吸默然地观望。

(3)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

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曾经因为帮助犹太人而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

街坊邻居没人理解她,甚至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把孩子送到孤儿院或者把孩子扔掉。

(4)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

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心存芥蒂,甚至以离家出走相威胁。

可是,艾娜始终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一个小天使。


(5)渐渐地,孩子长大了,邻居们的行动已不偏激了,但是还有人常常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

他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搞恶作剧为乐。

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6)半个月后,几乎发疯的艾娜费尽周折,终于找回了孩子。

当他们再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的面前时,艾娜紧紧地护着孩子,祈求
邻居们说:“给他点爱吧,他也会是一个可爱的天使的。


(7)孩子就在那个时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充斥着幼小的心灵。

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偿就是爱,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8)从此,他痛改前非,认真做人。

在别人的诋毁和侮辱面前,他不再针锋相对,在别人有困难时,他又总是不计前嫌,乐于助人,并友善地与人相处,礼貌待人——多年来一直有一个小小的信念在支持着他,一个不相干的女人给了自己一份母亲的爱,我有什么理由不去爱别人!
(9)中学快毕业那年,别的同伴都会断断续续地收到一些礼物,哪怕是一支钢笔,或是一辆单车,可他什么也没有。

他的母亲艾娜依旧日夜操劳,他开始有一丝失落,不知道自己的出生究竟是对是错。

(10)终于,毕业典礼如期举行。

校长念一个人的名字,然后这个人就走上台,那一刻是多么神圣而骄傲!作为一个“纳粹”的儿子,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已是不容易,他多想对世界大喊——我毕业了!
(11)“雅克里……”他听到校长在念自己的名字,他沉重地移动步子,沮丧地向台上走去,“雅克里,祝贺你正式毕业。

”这时,雅克里听到台下掌声如潮,他回过头,看见自己的母亲艾娜和许许多多的邻居不知什么时候站在台下,正粲然地冲着他微笑。

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观看他的毕业典礼,这在该校可是史无前例的。

(12)“我收到了这一生中最好的礼物……”雅克里在台上激动得只说了这么一句毕业发言。

(13)这是发生在德国的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那样的年代,一个纳粹战犯的儿子受到如此的礼遇的确罕见,如果说这算得上一个奇迹的话,那么,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位母亲用爱创造的奇迹。

96.本文的叙述顺序是:_____________。

97.雅克里被邻居送往教养院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98.用原文回答支撑雅克里“痛改前非,认真做人”的信念是什么?99.第⑿段中写到雅克里激动地说:“我收到了这一生中最好的礼物……”,你认为“最好的礼物”含义是什么?
100.请说说第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01.文中写道:“两岁的孩子正伸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艾娜“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

请你揣摩一下:当时艾娜心里是怎样想的?
【答案】
96.顺叙。

97.直接原因: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

根本原因:他是纳粹战犯的儿子,受到人们的歧视
98.一个不相干的女人给了自己一份母亲的爱,我有什么理由不去爱别人!
99.最好的礼物是别人对他的理解、尊重和关爱。

100.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101.孩子是无辜的,他不应该为父亲的罪行承担责任。

因为艾娜有一颗善良和宽容的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