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泻心汤及医案

甘草泻心汤及医案来源】《伤寒论》。
【组成】甘草12克(炙) 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 黄连3克【用法】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
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功用】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主治】伤寒痞证,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狐惑病;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症、白塞氏综合症等;产后口糜,泻痢。
附注:《金匮》有人参三两。
在临床上,我们常遇到寒热错杂的症状,如口腔溃疡、大便溏泻的上火下寒症,应当如何处理?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清上热要用苦寒药,苦寒伤胃则大便又要受影响;温下焦要用热药,温燥药必然加重口腔溃疡的发作。
这是胃中有热,肠中有寒,应当用《伤寒论》中的甘草泻心汤治疗.方剂组成:甘草15g黄芩9g黄连6g党参12g半夏9g炮姜9g大枣4枚。
甘草泻心汤是治疗脾胃之方.因胃虚不能调理上下,故出现上火之口腔溃疡,下寒之大便溏泻,中焦之脾胃痞满。
所以用甘草泻心汤,可以上治口腔溃疡,下治大便溏泻,中治脾胃胀满。
如果在临床上遇到上火、下寒、中满的病症,都可以应用甘草泻心汤来进行解决。
功效主治:伤寒痞证,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常用于治疗口腔糜烂,急慢性胃肠炎,狐惑病(白塞氏综合症),痤疮,毛嚢炎,阴部口糜,慢性泄泻,胃虚便秘等。
病理分析:从本方之药物配伍分析,患者必为先脾胃气虚,中焦水饮积聚,久郁化热,热又蒸水,遂成湿热之证。
湿热之邪居无定所,如狐之多变,故古人称之为狐惑病也.其证多见于九窍之处或毛发之处。
仲师治之先以姜参枣草补中益气治其本;半夏祛中焦之水邪兼化痰湿,则中焦可安;芩连配姜苦降辛升湿热之邪无所藏也。
各家论述:1。
《古方选注》:甘草泻心,非泻结热,因胃虚不能调剂上下,致水寒上逆,火热不得下降,结为痞.故君以甘草、大枣和胃之阴,干姜、半夏启胃之阳,坐镇下焦客气,使不上逆;仍用芩、连,将已逆为痞之气轻轻泻却,而痞乃成泰矣。
甘草泻心汤的功能主治

甘草泻心汤的功能主治功能甘草泻心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以甘草为主要成分,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主治甘草泻心汤主要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的治疗:1.心痛:甘草泻心汤可以通过舒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抗心肌缺血等作用缓解心痛症状。
2.心悸:甘草泻心汤可以调节心脏功能,减少心脏的负荷,从而改善心悸症状。
3.失眠:甘草泻心汤有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失眠症状,促进睡眠质量。
4.高血压:甘草泻心汤中的甘草具有降血压的作用,可以帮助调节血压水平。
5.心律不齐:甘草泻心汤可以对心律不齐产生一定的疗效,调节心脏的节律。
6.脑血栓:甘草泻心汤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脑血栓。
7.冠心病:甘草泻心汤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液循环,减少心肌缺血,从而缓解心绞痛和胸闷等症状。
8.心肌梗死:甘草泻心汤对心肌梗死后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改善心肌供血,减少心肌缺血面积,保护心肌功能。
9.高脂血症:甘草泻心汤可以调节血脂,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10.中风后遗症:甘草泻心汤可以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的康复。
11.心衰:甘草泻心汤可以缓解心衰症状,减轻心脏负荷,提高心肌收缩能力。
用法用量甘草泻心汤的用法用量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注意事项1.孕妇不宜使用甘草泻心汤。
2.儿童使用甘草泻心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对甘草过敏或有严重心脏病患者使用甘草泻心汤需慎重。
4.在使用甘草泻心汤期间,应注意均衡饮食,保持适当的运动和休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使用甘草泻心汤,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大医张仲景名方——甘草泻心汤,泻心火,镇肝火,熄肺火,疗效确切

大医张仲景名方——甘草泻心汤,泻心火,镇肝火,熄肺火,疗效确切刘阿姨有多年的失眠症,一直得不到好转。
平时易心烦,吃完饭胃胀,口腔也经常溃疡。
观舌,苔白,略黄。
找到医生,医生用上《金匮要略》名方:甘草泻心汤,不仅胃胀、失眠好了,连多年的白塞氏综合征也好了一大半。
肠胃炎可引起失眠,胃胀也属于急慢性胃肠炎的范畴。
所以甘草泻心汤,可治急慢性胃肠炎症。
那它为啥又能治白塞氏综合症,白塞氏综合症是个啥病?白塞氏综合症,类似中医狐惑病。
狐惑病首载于《金匮要略.百合病狐惑阴阳毒篇》: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不想说话只想睡,却无论如何睡不着,一会坐起,一会卧下,精神恍惚不安。
既不想吃东西,又不想闻气味,面部与眼睛的色泽也是一会红,一会黑,一会白。
还有咽喉和下部私处溃烂之表现,若咽喉溃烂,会引起声音粗嘎,讲不了话。
狐惑之名,是指溃烂于喉为惑,溃烂于下部为狐。
而且反复再犯,如狐魅般幽隐柔害难摆脱,引起精神不安。
归纳要点:此证初得病,状如伤寒,寒症热症交替出现(比如刘阿姨苔白又略黄),伤肺,肺气不利,不能上行于咽,引起声音粗嘎。
病后肠胃虚弱,既不想吃东西,又不想闻气味。
加之胃主面,胃不好,脸便无定色,一会红,一会黑,一会白。
肺与肠胃均伤,气机难运转,以至热毒蕴结,气血凝滞,让心行不了血,心火旺盛。
让肝藏血的功能受损,引起肝火旺盛。
心开窍于舌与咽,若被湿热攻击,易引起咽干舌生疮。
口腔溃疡也在其影响范围。
心还藏神。
面色、眼神、言语、肢体活动等,无不包含于神的范围。
狐惑病之不想说话只想睡(原文:默默不欲言)精神恍惚不安,以及脸色一会红,一会黑,一会白等,也属于此范围。
又肝主宗筋,阴部为宗筋之汇。
肝之湿热下注,会引起外阴溃疡。
肝开窍于目,肝火上炎,会引起眼色改变,红黑白转换。
加之肝主疏泄、调节人体一身之气机,声带的开合运动正是肝调节喉气的一种形式,故而声音粗嘎。
由上可见,肺、肠胃、心肝几个部门看似各自为阵,却又相互关联。
连病之表现,都不能由一方撇清,是你有责任,我有责任。
甘草泻心汤禁忌副作用

甘草泻心汤禁忌副作用
甘草泻心汤是中华传统中医药方,它是以中药甘草主导药,添加黄苓连和柴胡等多种多样中草药材做成的一种中药材药汤,可立即内服,能清热去火也可以健脾健胃消食,对保持身体健康有挺大益处,但它在服食时也是一些忌讳,大伙儿服食甘草泻心汤需要留意一下。
甘草泻心汤的作用与功效
1、清热利湿
清热利湿是甘草泻心汤的关键作用之一,由于甘草泻心汤能消除人体内的热毒,并能消
炎除菌,并且能加速人体内多种多样内毒素新陈代谢,他对人类常有的上火的症状有优良防止功效,也可以让人类出現的口舌生疮和咽喉
肿痛尽早缓解。
2、止咳化痰
止咳化痰是甘草泻心汤最重要的作用,它带有的甘草浸膏和甘草黄酮全是纯天然的止
咳化痰成份,并且她们能稀释液人体内的痰液,并能扩大支气管,可加速人体内痰液排出来,平常服食甘草泻心汤能避免气管炎和肺炎等
多发病症出現,也可以让人类出現了咳嗽有痰
等症显著缓解。
3、抗感染抗敏
大家服食甘草泻心汤还能提高人体的抗感染抗敏工作能力,它能杀死人体内的敏感菌和病原菌,并能清除人体内早已出現了发炎,并且能维护人类的肠胃粘膜和支气管粘膜,能避免这种粘膜损伤,他对人类常有的气管炎和扁桃体炎及其肠胃炎常有显著防止功效。
甘草泻心汤的忌讳
甘草泻心汤对人类人体有显著养生保健的功效,但它在服食时也是众多忌讳最重要的
一点就是说不可以过多服食,由于大家过多服食甘草泻心汤加剧人体好几个人体器官承担,并且会导致血压上升,肌萎缩和体倦乏力等多种多样欠佳病症,会对身体健康导致欠佳影响。
今日带大伙儿了解了甘草泻心汤的作用
与功效也有忌讳,能让大伙儿对这类传统式中医药方多一些掌握,也便捷大伙儿在之后的日
常生活恰当应用它。
甘草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甘草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中药方剂甘草泻心汤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而且甘草泻心汤营养丰富,含有很多医药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中药方剂甘草泻心汤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而且甘草泻心汤营养丰富,含有很多医药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甘草(炙.三钱)干姜(炮.三钱)黄芪(一钱半)黄连(一钱半)人参(一钱半)半夏(一钱半)
【功能主治】治伤寒,医反下之,并自利,心下痞硬,干呕,心烦不安。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三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别名】伊尹甘草泻心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甘草12克(炙)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黄连3克
【功能主治】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以致胃气虚弱,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
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摘录】《伤寒论》
【处方】甘草1两(炙微赤,锉),黄芩半两,黄连半两(去须),干姜半两(炮裂,锉),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木通半两(锉)。
生活常识分享。
甘草泻心汤治验3则

甘草泻心汤治验3则甘草泻心汤是张仲景为伤寒中风复用下法所致脾虚胃弱、邪气内陷、胃气上逆之痞满证而设,旨在补脾和胃,降逆消痞。
笔者以此方化裁应用于临床,获得良效,介绍如下。
病历资料心房纤颤案。
例1:患者,女,45岁,因上腹胀闷1年加重伴心悸2天,于2006年4月就诊。
1年前患者因劳累及心情不畅而出现上腹胀闷,经中药疏肝和胃之剂治疗缓解,但时有发作。
近2天来无明显诱因感胃脘胀闷,继而心悸,重则全身振颤,纳呆乏力,睡眠欠佳,脉细弱,舌淡苔薄微黄。
心电图示:快速型房颤,心室率130次/分。
脉博90次/分。
诊为心悸、心下痞满证。
治宜补脾和胃,镇静安神。
方以甘草泻心汤化裁。
处方:党参15g,黄连6g,苦参9g,半夏9g,干姜6g,当归12g,苍术9g,川朴9g,生龙牡各30g,炙甘草9g。
每日1剂。
5剂转为窦性心律,HR 75次/分,心下痞满证消失。
后以逍遥丸善后,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患者病情已久,脾胃虚弱,升降失调,心悸,心下痞满。
炙甘草证:“脉结代,心动悸”,并无心下痞。
中焦气逆、肺气不降,胸中之气壅塞,使心气不展,心脉不调,“神明”无主,故心悸。
方中以泻心汤去苦寒之黄芩,加苍术、川朴补脾胃、降逆气除痞,龙牡伍苦参以镇静安神。
中焦得补,则气足血旺,脾胃升降有序,则心气得展,痞消心平。
窦性心动过缓案。
例2:患者,男,43岁。
因胃皖胀闷1年余,加重伴胸闷不适5天,于2005年6月7日就诊。
患者精神不振,皱眉扪胸,脉微弱,舌质淡苔薄白。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P 45次/分。
诊为心脾两虚。
治宜补脾养心。
给予甘草泻心汤加减:党参15g,黄连6g,半夏9g,干姜6g,桂枝9g,黄芪20g,全蒌15g,当归12g,川朴9g,炙甘草9g。
1剂/日。
先后服药20剂,诸证消失。
给予香砂枳术丸善后。
随访3年未再发作。
按:患者素体虚弱,脾胃不健,中气不足,升降失调,致使胃气不降、病发心下痞满。
“脾为后天之本”,精血生化之源,“心主血脉、心主神明”。
甘草泻心汤及医案

甘草泻心汤及医案来源】《伤寒论》。
ﻫ【组成】甘草12克(炙) 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 黄连3克ﻫ【用法】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
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功用】益气与胃,消痞止呕。
ﻫ【主治】伤寒痞证,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狐惑病;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症、白塞氏综合症等;产后口糜,泻痢、ﻫ附注:《金匮》有人参三两。
在临床上,我们常遇到寒热错杂得症状,如口腔溃疡、大便溏泻得上火下寒症,应当如何处理?这就是一个比较难得问题。
清上热要用苦寒药,苦寒伤胃则大便又要受影响;温下焦要用热药,温燥药必然加重口腔溃疡得发作。
这就是胃中有热,肠中有寒,应当用《伤寒论》中得甘草泻心汤治疗。
方剂组成:甘草15g黄芩9g黄连6g党参12g半夏9g炮姜9g大枣4枚、甘草泻心汤就是治疗脾胃之方。
因胃虚不能调理上下,故出现上火之口腔溃疡,下寒之大便溏泻,中焦之脾胃痞满。
所以用甘草泻心汤,可以上治口腔溃疡,下治大便溏泻,中治脾胃胀满。
如果在临床上遇到上火、下寒、中满得病症,都可以应用甘草泻心汤来进行解决。
功效主治:伤寒痞证,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常用于治疗口腔糜烂,急慢性胃肠炎,狐惑病(白塞氏综合症),痤疮,毛嚢炎,阴部口糜,慢性泄泻,胃虚便秘等。
病理分析:从本方之药物配伍分析,患者必为先脾胃气虚,中焦水饮积聚,久郁化热,热又蒸水,遂成湿热之证、湿热之邪居无定所,如狐之多变,故古人称之为狐惑病也。
其证多见于九窍之处或毛发之处、仲师治之先以姜参枣草补中益气治其本;半夏祛中焦之水邪兼化痰湿,则中焦可安;芩连配姜苦降辛升湿热之邪无所藏也。
各家论述:1。
《古方选注》:甘草泻心,非泻结热,因胃虚不能调剂上下,致水寒上逆,火热不得下降,结为痞。
故君以甘草、大枣与胃之阴,干姜、半夏启胃之阳,坐镇下焦客气,使不上逆;仍用芩、连,将已逆为痞之气轻轻泻却,而痞乃成泰矣。
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病案例

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病案例
摘要:
1.甘草泻心汤的基本介绍
2.甘草泻心汤加减的治病案例
3.结论
正文:
一、甘草泻心汤的基本介绍
甘草泻心汤是中医药方剂之一,其主要成分包括甘草、大黄、黄芩、半夏、生姜等,具有清热解毒、泻火解毒、和中止痛等功效。
甘草泻心汤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例如胃炎、胃溃疡等,还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皮肤病等疾病。
二、甘草泻心汤加减的治病案例
1.案例一:患者,男,35 岁,患有口腔溃疡。
根据患者的症状,医生开了甘草泻心汤加减方剂,其中包括甘草、大黄、黄芩、半夏、生姜、石膏等药材。
患者服用后,口腔溃疡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服用三个疗程后,口腔溃疡完全消失。
2.案例二:患者,女,42 岁,患有胃炎。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开了甘草泻心汤加减方剂,其中包括甘草、大黄、黄芩、半夏、生姜、陈皮等药材。
患者服用后,胃炎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服用两个疗程后,胃炎症状基本消失。
三、结论
甘草泻心汤加减方剂在中医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例如口腔溃疡、胃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草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甘草泻心汤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而且甘草泻心汤营养丰富,含有很多医药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甘草(炙.三钱)干姜(炮.三钱)黄芪(一钱半)黄连(一钱半)人参(一钱半)半夏(一钱半)
【功能主治】
治伤寒,医反下之,并自利,心下痞硬,干呕,心烦不安。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三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别名】
伊尹甘草泻心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
甘草12克(炙)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黄连3克
【功能主治】
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以致胃气虚弱,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用法用量】
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
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摘录】
《伤寒论》
【处方】
甘草1两(炙微赤,锉),黄芩半两,黄连半两(去须),干姜半两(炮裂,锉),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木通半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伤寒中风下之后,日数多,腹中雷鸣,心下痞坚而满,干呕而烦,非是结热,是胃中虚气上逆。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2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
《圣惠》卷十
甘草泻心汤的作用很多,对于一些病症真的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大家在服用的时候还是要多了解一些,看看自己是不是适合吃,避免造成身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