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功效与副作用
甘草 功效与作用

甘草功效与作用甘草,又名甘草根、甜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
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以下将详细介绍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具有补充阳气、清热解毒、解表收敛、和中理气、化痰止咳、利水消肿等作用。
首先是补充阳气作用。
阳气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补充阳气可以提高人体机能,增强体质。
甘草对于脾胃虚弱、气短乏力、畏寒不温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其次是清热解毒作用。
甘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症状。
同时,甘草还具有舒缓炎症、降低炎症反应的作用,对于皮肤炎症、过敏性皮炎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疗效。
接下来是解表收敛作用。
甘草可以被用来治疗感冒、发热、出汗等因风寒外袭引起的症状。
甘草具有收敛作用,可以减轻出汗、自汗过多的症状。
另外,甘草对于湿疹、湿疮等皮肤病也有治疗作用。
此外,甘草还具有和中理气的作用。
甘草能调节胃肠功能,增加胃肠蠕动,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甘草还可以化痰止咳,对于咳嗽、痰多、气促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最后,甘草还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
甘草能够促进尿液排出,减轻体内水分潴留,对于水肿、浮肿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此外,甘草还有一些其他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疾病。
甘草还可以抗肿瘤、抗肿瘤扩散,对于肿瘤的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甘草还具有保肝作用,可以降低肝脏损伤、改善肝炎等肝脏疾病。
此外,甘草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可以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的损害,延缓衰老。
使用甘草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甘草含有甘草酸,过量使用容易引发一些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甘草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师建议合理使用,避免过量使用。
此外,甘草不宜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甘草能够增加某些药物的吸收,同时能够减少某些药物的排泄,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相应的调整。
总结起来,甘草具有补充阳气、清热解毒、解表收敛、和中理气、化痰止咳、利水消肿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甘草有何功效与服用禁忌

甘草有何功效与服用禁忌甘草味甘平,入心、肺、脾、为诸经,是一种传统中药材,有解毒、祛痰、止痛,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
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止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
主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肺痰咳喘、药食中毒。
临床上还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咽炎、食物中毒、皮肤病等。
1.补脾益气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
2.清热解毒可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
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3.性荷尔蒙调节甘草中含有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可以降低雄性激素睾固醇的产生,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女性雄性激素过多症。
4.抗病毒与治疗肝炎甘草可对抗发炎、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刺激干扰素的生成,同时具有降低谷丙转氨酶含量的效果,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
5.祛痰止咳甘草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管炎、肺气肿等病引起的咳嗽痰多、气喘、黏痰不易排出等症状。
6.抗利尿甘草中的甘草酸可影响人体内的钠钾离子平衡,即将钾离子排出体外而将钠离子留在体内,如此可以使水分留存体内而有抗利尿功能。
若长期或大量服用甘草,则会使体内有过多水分,造成水肿、血压升高等症状。
因此,长期或大量服用甘草时,应配合高钾、低钠、利尿之类食用,并定期检查电解质浓度和测定血压。
甘草除了药用价值以外,还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等领域。
甘草提取物可用于精制糖果、蜜饯和口香糖,增加香味,也可作巧克力的乳化剂以及增加啤酒的酒味及香味等。
是药三分毒。
每种药都有其合适的服用量,每种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过度使用甘草可以导致全身浮肿、血压升高、肌肉无力、头痛、早产、男性睾酮水平降低等问题。
甘草本身具有一定的止咳作用,不宜和其它止咳药一起服用,否则会严重损害呼吸中枢,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可自行用药。
如出现浮肿、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减少用量或递减停用。
另外糖尿病、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肿者应慎用。
为了保证安全用药和自身健康,使用甘草制品及保健品前应咨询医生。
甘草片的功能主治及副作用

甘草片的功能主治及副作用1. 甘草片的功能主治甘草片是一种中药,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主要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的治疗:•消炎止咳:甘草片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症状。
•保护胃黏膜:甘草片含有甘草酸等成分,可以增加胃黏膜的黏液分泌,保护胃黏膜,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有助于治疗胃炎、胃溃疡等症状。
•调节免疫系统:甘草片中的甘草酸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提高免疫功能,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对于免疫系统失调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舒缓情绪:甘草片中的成分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有一定镇定作用,能够缓解焦虑、失眠等情绪问题。
2. 甘草片的副作用尽管甘草片是一种天然草药,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副作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高血压患者慎用:甘草片中的一些成分可以提高血压,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来说,使用甘草片时需要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过量使用引起低血钾:甘草片中的甘草酸在大剂量使用时,会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解,导致体内钠排出减少,钠钾平衡失调,引起低血钾,因此在使用甘草片时应避免过量使用。
•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由于甘草片可能会影响水钠平衡,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风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需要慎重使用:甘草片在这些特殊人群中的安全性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因此在这些人群中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极少数人可能对甘草片中的某些成分过敏,使用甘草片时应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总之,虽然甘草片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要注意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禁忌症,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进行长期或超量使用。
甘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百度百科

甘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甘草的概述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又名甘草、甘草、甘草、根茎、饮片或提取物等,其拉丁学名为Glycyrrhiza Radix。
甘草在中医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配方中。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滋阴清热、解毒止咳、补脾和胃、调和药性等功效。
甘草的作用及功能主治如下。
2. 甘草的作用与功能甘草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常用于中药配方中发挥作用。
2.1 滋养阴液甘草具有滋养阴液的作用,可以补充体内的阴液,调节阴阳平衡。
在中医药中,甘草常与其他滋阴药物配伍使用,如当归、百合等,共同发挥滋养阴液的功效。
2.2 清热解毒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局部的炎症症状。
甘草对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2.3 止咳平喘甘草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可以舒缓呼吸道症状,减轻咳嗽和喘息等不适感。
甘草常与川贝、杏仁等药物配伍使用,共同发挥止咳平喘的功效。
2.4 缓解疲劳甘草具有缓解疲劳的作用,可以改善身体的疲劳感,增加人体的抵抗力。
甘草常与黄芪、枸杞等药物配伍使用,共同发挥缓解疲劳的功效。
2.5 抗菌消炎甘草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减轻感染症状。
甘草对于口腔溃疡、皮肤瘙痒等问题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 甘草的主要功能主治甘草在中医药中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脾胃虚弱:甘草具有补脾和胃的功能,常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的治疗。
•痰湿阻滞:甘草具有化痰的作用,常用于痰湿阻滞、咳嗽痰多等问题的治疗。
•咽喉肿痛: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于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问题的治疗。
•肝胆湿热: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于肝胆湿热、黄疸等问题的治疗。
•阳痿早泄: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提升体力的作用,常用于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的治疗。
•皮肤疾病:甘草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常用于皮肤疾病、湿疹、痤疮等问题的治疗。
甘草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甘草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甘草,学名为甘草根,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茎。
甘草作为一种常用中药,自古以来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其具有许多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并探讨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
一、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 抗炎镇痛:甘草中含有类固醇类物质,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甘草还能抑制白细胞释放炎性介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对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2. 抗过敏:甘草中含有甘草次酸等化学成分,可以抑制组胺的释放,阻断过敏反应,减轻过敏症状。
甘草还能提高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物利用度,增强机体抗过敏能力。
因此,甘草常用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3. 抗病毒:甘草中的甘草酸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和传播。
甘草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毒能力。
因此,甘草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性疾病。
4. 保护肝脏:甘草能够抑制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甘草还能促进肝脏解毒酶的活化,加速有害物质的代谢和排泄。
因此,甘草常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治疗。
5. 降血压:甘草中的甘草酸可以抑制肾上腺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减少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压。
甘草还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因此,甘草常用于治疗高血压、水肿等疾病。
6. 止咳化痰:甘草具有平喘、化痰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等症状。
甘草还能缓解支气管痉挛,舒张支气管,促进呼吸道的通畅。
因此,甘草常用于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7. 利尿消肿:甘草具有利尿作用,能够增加尿量,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
甘草还能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
因此,甘草常用于水肿、肾炎等疾病的治疗。
二、甘草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1. 胃炎和溃疡:甘草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胃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胃痛和溃疡症状。
甘草还能增加胃黏液的分泌,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的愈合。
因此,甘草常用于治疗胃炎、溃疡等胃肠道疾病。
甘草片的功效与作用 副作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甘草片的功效与作用副作用
导语: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因为感冒咳嗽,而感冒咳嗽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随便到药店去购买甘草片来服用,而往往有不错的效果。
因此很多人把甘草片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因为感冒咳嗽,而感冒咳嗽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随便到药店去购买甘草片来服用,而往往有不错的效果。
因此很多人把甘草片作为家中常备的药物,但是需要非常注意的是虽然说甘草片对于咳嗽有不错的疗效,但是甘草片的副作用也是有的。
因此用药一定要注意。
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要清楚的一件事情就是是药三分毒。
因此在服用甘草片治疗咳嗽的时候,最好可以适量服用,因为甘草片的副作用还是会影响到健康,一定要引起重视。
复方甘草片虽好,但主要是对症治疗,不宜长期使用。
尤其是其中的阿片成分具有成瘾性,持续大量服用可能导致患者对药物产生渴望和依赖。
停药后会出现打哈欠、出冷汗、流鼻涕,甚至焦躁不安等症状。
一般推荐每日3次,每次3~4片。
复方甘草片宜含服,吞服可出现恶心、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
怀孕和哺乳期妇女、前列腺肥大排尿有困难的老年人、长期嗜酒且有酒瘾者、平日情绪很不稳定者,最好不用复方甘草片。
所以说不管是什么样的药物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有疾病治疗的作用也是有一定的副作用。
对于甘草片这种常见药物也是如此,甘草片的副作用同样会危害健康,所以在服用的时候,最好可以遵医嘱进行。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甘草的功效与作用甘草,即甘草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不仅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也被用于食品、化妆品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甘草的主要功效与作用,包括其抗炎抗菌作用、镇咳平喘作用、护胃作用、解毒作用、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等方面。
一、抗炎抗菌作用甘草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菌作用。
甘草中的甘草酸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
同时,甘草还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作用,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起到抗菌作用。
研究表明,甘草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多种常见细菌的作用,对一些耐药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甘草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病菌的能力。
二、镇咳平喘作用甘草被广泛应用于咳嗽与喘息等症状的治疗。
甘草含有一种叫甘草甜素的物质,具有镇咳作用。
甘草甜素能够减轻咳嗽症状,增加细支气管的分泌物,减少气道阻力,舒张支气管,缓解喘息。
此外,甘草还具有稀痰作用,能够润滑气道粘膜,改善痰液的排出,减少痰液的黏稠度。
三、护胃作用甘草具有很好的护胃作用。
甘草中的甘草酸能够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胃粘膜的刺激,减轻胃痛、胃灼热等症状。
此外,甘草还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能够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增加黏液的分泌,形成一层保护屏障,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损伤。
研究还发现,甘草具有抗胃溃疡的作用,可用于胃溃疡的治疗和预防。
四、解毒作用甘草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甘草中的一种物质叫甘草次酸,能够抑制有毒物质的吸收和转化,减少对器官的损害。
甘草还能够活化肝细胞内的解毒酶系统,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与排泄,减轻中毒的症状。
此外,甘草还具有抗辐射作用,能够减轻放射线对身体的伤害。
五、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甘草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甘草中的一种物质叫甘草甜素酸,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提高人的警觉性和反应能力。
临床上,甘草常用于治疗昏迷、呼吸抑制等症状。
综上所述,甘草具有抗炎抗菌、镇咳平喘、护胃、解毒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甘草作用及功效与禁忌

甘草作用及功效与禁忌甘草作用及功效与禁忌甘草,又称为甘草根,是中药中常用的一味药材,也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
甘草既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也能为食物增添香气和味道。
其原植物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和茎。
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和甘草素,它们具有抗炎、止咳、润肺、平喘等功效。
甘草作为一味重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甘草的作用和功效,同时也会讲解甘草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第一章:甘草的简介甘草,科属: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和茎植物特征:甘草为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达1米;茎上有纵行的凹槽,分枝多,被糙硬毛。
叶互生,掌状复叶,小叶20-24对。
花小,冠状,紫色、白色和黄色;荚果长圆形,先端反曲,种子多数产地:甘草原产地为欧洲、亚洲和非洲。
在中国,甘草多分布在北方和西南地区,尤以陕西省渭南市清涧县的甘草最为著名。
中药分类:甘草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材,被列入中药材的“归经”是《本草纲目》的分类方式。
归经即是将中药根据其性味、功能、适应症等特性归类为某种经络,并根据此来对疾病进行选择。
甘草的归经为归脾、肺、心经。
第二章:甘草的主要功效和作用1.抗炎作用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酸和甘草素具有抗炎作用。
它们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抑制白细胞和炎性细胞的活性,减轻炎症反应。
甘草可以应用于各种具有炎症反应的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2.止咳作用甘草能够抑制咳嗽反射,减少咳嗽次数,改善肺部状况。
甘草能够抑制炎症和感染引起的咳嗽,减轻肺部炎症,有助于咳嗽的缓解。
3.润肺作用甘草能够润肺止咳,改善肺部状况。
甘草中的甘草酸和甘草素能够增加肺黏膜上皮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加黏液的分泌,改善肺部的湿润程度,从而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
4.平喘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和甘草素能够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减少支气管痉挛,减轻哮喘症状,起到平喘的作用。
5.保护肝脏作用甘草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减轻肝脏的损伤,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草是一种豆科植物,源产于亚洲和欧洲一些地方。
这种植物的根部有甜味,其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除了作为糖果的甜味剂,甘草还有广泛的保健功效。
古希腊人和罗马人深知这种植物的治疗用途。
希帕克拉底的医学文献里曾经提到过这种草药,此外,在中国古代也一直用这种植物的根茎治疗各种疾病。
甘草的功效作用包括可以治疗咳嗽,胃溃疡,口腔溃疡,回肠炎,漏肠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和克罗恩病。
如今,甘草提取物有固体和液体两种形式,其主要成分是甘草酸,这也是甘草有甜味的原因所在。
甘草的功效主要有:
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
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
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
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
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
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
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3.用于气喘咳嗽。
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
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
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着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
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
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此外,现代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常与乌贼骨、瓦楞子等同用。
本品尚兼有利尿作用,故常以干草梢作治疗热淋尿痛的的辅助药。
与大豆合用有解毒的功效。
同时,甘草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精制糖果、蜜饯和口香糖。
甘草浸膏是制造巧克力的乳化剂,还能增加啤酒的酒味及香味,提高黑啤酒的稠度和色泽,制作某些软性饮料和甜酒;香烟矫味。
在化工、印染工业中,甘草也广有用途.
甘草的副作用:
据认为,甘草的副作用是由于摄入量过高引起的。
其中一些不免影响包括:
*甘草提取物中的甘草酸可以引起称作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疾病,其特点是体内叫做醛甾酮的激素水平过高。
正常情况下,这种激素有助于平衡体内钾和钠的水平。
这种激素的水平过高会阻碍钠的排泄,并导致钾从尿液中排出,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和肌肉损伤。
损失钾可导致心脏和肌肉运作异常。
它也导致保水,造成水肿。
*根据欧盟2008年的报告,过度使用甘草可以导致血压升高,肌肉无力,慢性疲劳,头痛,肿胀,男性睾酮水平降低等问题。
*人们还认为,孕妇过量使用甘草可以引起大量出血,甚至导致早产。
*还有报告显示,长期使用甘草,还会引起体重异常增加等副作用。
患有血压过高,肥胖,糖尿病,肾脏疾病,心脏病,或肝脏和月经问题的人应避免摄入甘草。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以及存在性功能障碍的男性也应避免这种草药。
正在使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和利尿剂药物(如阿司匹林,地高辛,皮质类固醇,胰岛素,口服避孕药和泻药)的人也应该避免使用甘草。
尽管,人们认为消费含有甘草提取物的糖果没有害处,但是过量消费也同样可以产生副作用。
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
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
在我国,甘草生长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
喜干燥气候,耐寒,野生在干旱的钙质上,排水良好的、地下水位低的砂质壤土栽培。
忌地下水位高和涝洼地酸性土壤。
土壤中性或微碱性为好。
具体用处:
甘草是临床最常应用的药品。
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性;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临床用量特大,出口量大。
除药用之外,食品上也大量用甘草做糕点添加剂,它的甜度是蔗糖的百倍。
西方国家大量进口甘草,从中提取甘草次酸,治艾滋病。
甘草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作用更强。
陕北农民和西部人们反映,把甘草种子随便撤到地上即可出苗,抗旱性特强。
植物特性:
直立属,叶互生,奇数现状复叶,小叶7~17枚,椭圆形卵状,总状花序腋生,淡紫红色,蝶形花。
长圆形夹果,有时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密被棕色刺毛状腺毛。
扁圆形种子。
花期6~7月,果期7~9月。
主要成分:
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一种萜。
分子式C42H62O16。
又称甘草甜素。
为甘草次酸的二葡萄糖醛苷(见苷),是甘草的甜味成份,存在于甘草属植物中,在乙酸中结成片状或棱柱状晶体。
在220℃分解。
溶于水。
甘草次酸分子式C30H46O4。
有两种同质异晶体。
熔点分别为300~304℃和287~293℃,比旋光〔α〕D+163°。
溶于乙醇。
药理性质:
具有抗炎、抗病毒,和保肝解毒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由于甘草酸有糖皮质激素样药理作用而无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支气管炎和艾滋病,还具有抗癌防癌、干扰素诱生剂及细胞免疫调节剂等功能。
甘草酸具有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盐池甘草:
宁夏盐池甘草县是是“西正甘草”的主产区,盐池甘草在宁夏分布面积大、储量多、品质好,并且其本身色红皮细、骨重粉足、条干顺直,甘草酸和甘草黄酮含量都非常高,1995年被评为“中国甘草之乡”。
发展现状:2008年进口鲜或干的甘草
3584.35吨,与上年同比增长
2.93%,进口金额
292.67万美元,同比增长
76.31%,进口平均价为
0.81美元/公斤,同比增长
71.28%。
药理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除去甘草甜素的浸膏及甘草中黄酮甙类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有明显保护作用。
2.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甘草浸膏、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对健康人及动物都有促进钠,水潴留的作用;小剂量甘草甜素(每只100ug)能使大鼠胸腺萎缩及肾上腺重量增加,产生糖皮质激素可的松样作用。
大剂量时则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不明显,只呈现盐皮质激素样作用。
3.解毒作用甘草浸膏及甘草甜素对某些药物中毒、食物中毒、体内代谢产物中毒都有一定的解毒能力。
解毒作用的有效成份为甘草甜素,解毒机制为甘草甜素对毒物有吸附作用,甘草甜素水解产物葡萄糖醛酸能与毒物结合,以及甘草甜素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止咳平喘作用甘草次酸有明显的中枢性镇咳作用,大剂量的甘草次酸可使小鼠呼吸抑制。
此外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盐尚有抗炎症及抗过敏、抗肝损伤、抗促癌、抗菌、抗艾滋病毒(甘草甜素)作用。
5.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心律失常。
药用性能
【功能主治】: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3~9g(大剂量30~60g)。
外用:
适量,煎水洗渍;或研末敷。
【使用注意】:
不宜与京大戟、芫花、xx、海藻同用
药用分类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
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
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
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
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
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
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
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
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
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
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3.用于气喘咳嗽。
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
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
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
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
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此外,现代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常与乌贼骨、瓦楞子、马鞭草等同用。
本品尚兼有利尿作用,故常以干草梢作治疗热淋尿痛的的辅助药。
与大豆合用有解毒的功效。
适合人群
1.适宜胃溃疡者、十二指肠溃疡者、神经衰弱者、支气管哮喘者、血栓静脉炎患者。
2.湿阻中满、呕恶及水肿胀满者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