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名词及缩写解释

合集下载

锂电名词解释

锂电名词解释

锂电名词解释1 什麼是锂电池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Battery,缩写为LIB),又称锂电池。

锂电池分为液态锂电池(LIB)和聚合物锂电池(PLB)2类。

其中,液态锂电池是指Li+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的二次电池。

电池正极采用锂化合物LiCoO2或LiMn2O4,负极采用锂 -碳层间化合物。

锂电池是迄今所有商业化使用的二次化学电源中性能最为优秀的电池,这也是促进锂电池用于电动助力车的一个关键因素。

比能量高无论是体积比能量,还是重量比能量,锂电池均比铅酸蓄电池高出三倍以上。

此决定了锂电池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其市场消费感觉很好。

循环寿命长锂电池用于电动助力车的循环寿命一般在800次以上,采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锂电池可以达到xx年内把产量大幅提高。

目前,中国锂电制造企业形成了液态锂电池以比亚迪为首,聚合物锂电以TCL电池为首的两大巨头。

TCL电池完成了聚合物锂离子电芯从技术研发到大规模生产的全过程,并且迅速走到了这项技术的最前沿。

TCL生产的聚合物锂电芯在电池电化学阻抗、能量密度、高低温放电等方面均已躋身世界一流行列,比亚迪是液态锂电池的老大,而TCL 则是新一代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老大,聚合物锂电比液态锂电具有优势。

2 锂电池的原材料锂电池正负电极、电解质、聚合物隔离膜及保护电路芯片组成,锂电池的上游有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锂资源等。

正极材料电池的发展史,正是一部材料科技的进步史。

工艺的改进使电池量变,新材料的发明促使电池质变。

可以预见的是,采用含有锂元素的导体材料作为电极材料是高能电池的最佳选择。

锂电池根据正极材料不同,可分为磷酸鈷锂、磷酸锰锂、磷酸铁锂三种。

磷酸鈷锂于鈷价高昂而被放弃;磷酸锰锂相较于磷酸铁锂,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方面不高;在可预见的将来,磷酸铁锂将成为锂电池的主要正极材料。

通用的 Volt和比亚迪的F3DM都采用磷酸铁锂电池。

随着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等极具发展前途的正极材料的技术进步,其在动力电池领域也开始了扩张的步伐。

锂电池名词及缩写解释知识分享

锂电池名词及缩写解释知识分享

锂电池名词及缩写解释ev是纯电动hev是混合动力phev是插电式混合电动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1,DOD,,,,,deep of discharge,中文翻译就是放电深度。

DOD 放电深度单位 %SOC 荷电状态单位%是表示电池使用时充放电深度的,两者并无相对关系2. 克容量-即单位重量的电池或活性物质所能放出的电量- 单位 mAh/g3. 振实密度(tap density )- 在规定条件下容器中的粉末经振实后所测得的单位容积的质量。

1.4,粒度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将粉末试样按粒度不同分为若干级,每一级粉末(按质量、按数量或按体积)所占的百分率。

表示粒度特性的几个关键指标:① D5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

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大于它的颗粒占50%,小于它的颗粒也占50%,D50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

D50常用来表示粉体的平均粒度。

② D97: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97%时所对应的粒径。

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它的的颗粒占97%。

D97常用来表示粉体粗端的粒度指标。

其它如D16、D90等参数的定义与物理意义与D97相似。

4,”1C,2C”“1C”、“5C”,就是指“1小时率”、“5小时率”的充放电速率。

如果蓄电池的容量是100Ah,如果以10A电流充(放)电,就称为10小时率,意思是指10小时达到充(放)电池的容量;如果以100A电流充、放电,就是1小时率……蓄电池在使用中,通常用5C-10C的速率充、放电。

电流过大,电池会明显发热,极板上的化学反应不容易彻底进行,对电池不利。

规格与专业术语我们似乎总希望找个拥有最大的「冲击力(wallop)」的电池,但能接受的价位是多少?需要多大的尺寸与重量?显然我们总是会做一些折衷,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制造商是如何详列所有这些技术规格;在未来的文章中也会再更详细提到这些,以下我们先介绍几个相关术语与规格。

锂电池名词及缩写解释

锂电池名词及缩写解释

ev是纯电动hev是混合动力phev是插电式混合电动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1,DOD,,,,,deep of discharge,中文翻译就是放电深度。

DOD 放电深度单位%SOC 荷电状态单位%是表示电池使用时充放电深度的,两者并无相对关系2. 克容量-即单位重量的电池或活性物质所能放出的电量- 单位mAh/g3. 振实密度(tap density )- 在规定条件下容器中的粉末经振实后所测得的单位容积的质量。

1.4,粒度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将粉末试样按粒度不同分为若干级,每一级粉末(按质量、按数量或按体积)所占的百分率。

表示粒度特性的几个关键指标:①D5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

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大于它的颗粒占50%,小于它的颗粒也占50%,D50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

D50常用来表示粉体的平均粒度。

②D97: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97%时所对应的粒径。

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它的的颗粒占97%。

D97常用来表示粉体粗端的粒度指标。

其它如D16、D90等参数的定义与物理意义与D97相似。

4,”1C,2C”“1C”、“5C”,就是指“1小时率”、“5小时率”的充放电速率。

如果蓄电池的容量是100Ah,如果以10A 电流充(放)电,就称为10小时率,意思是指10小时达到充(放)电池的容量;如果以100A电流充、放电,就是1小时率……蓄电池在使用中,通常用5C-10C的速率充、放电。

电流过大,电池会明显发热,极板上的化学反应不容易彻底进行,对电池不利。

规格与专业术语我们似乎总希望找个拥有最大的「冲击力(wallop)」的电池,但能接受的价位是多少?需要多大的尺寸与重量?显然我们总是会做一些折衷,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制造商是如何详列所有这些技术规格;在未来的文章中也会再更详细提到这些,以下我们先介绍几个相关术语与规格。

电池常用的名词解释

电池常用的名词解释

电池常用的名词解释引言:在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下,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储存装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电池的种类繁多,常用术语众多,让人感到困惑。

本文将对电池常用的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池。

一、电池种类解释1. 锂电池(Li-ion battery):锂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的正极由金属锂氧化物构成,负极常由石墨材料构成。

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在两极之间迁移,实现电能的储存与释放。

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以及快速充电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

2. 镍镉电池(NiCd battery):镍镉电池是一种采用镍和镉作为活性物质的可充电电池。

它具有较高的放电电压平稳度、较低的自放电速率以及长寿命等特点。

然而,镍镉电池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问题,被逐渐淘汰。

3. 镍氢电池(NiMH battery):镍氢电池是一种采用镍氢化合物和氢氧化镉作为正负极材料的可充电电池。

相比于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低的自放电速率以及无重金属污染等优势。

由于环保和性能优越,镍氢电池被广泛应用于数码产品、无线通讯等领域。

4. 铅酸电池(Lead-acid battery):铅酸电池是一种传统的蓄电池,其正极由铅二氧化物,负极由纯铅构成,电解液为硫酸。

铅酸电池具有低成本、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UPS(不间断电源)等领域。

5. 锌锰电池(Zinc-manganese battery):锌锰电池是一种非可充电电池,其正极由二氧化锰构成,负极由锌构成。

锌锰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较低的成本和良好的性能稳定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遥控器、手电筒等便携式设备。

二、电池相关术语解释1. 容量(Capacity):电池容量指电池能够存储的电能总量,通常以安时(Ah)为单位。

容量越大,电池储存能量的时间长度越长。

2. 电压(Voltage):电池电压是指电池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势差,通常以伏特(V)为单位。

锂电的名词解释

锂电的名词解释

锂电的名词解释锂电是一种以锂离子嵌入和脱嵌为基础工作原理的充电电池。

它是由锂金属和其他材料组成的电池系统,在当今电子设备和电动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本文中,将对锂电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和说明,以增进对锂电的理解。

一、锂离子(Li-ion)锂离子是锂电的核心,是指在电池中进行嵌入和脱嵌反应的离子。

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嵌入负极材料,释放出电子,电池储存能量,处于充电状态。

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材料中脱嵌出来,回到正极材料,并释放出储存的能量,驱动设备工作。

二、正极材料正极材料是锂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嵌入和脱嵌锂离子。

目前常用的正极材料有锂铁磷酸(LiFePO4)、三元材料(Li[NiMnCo]O2)等。

锂铁磷酸具有高安全性和高放电电流密度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而三元材料则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放电平台电压的特点,适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

三、负极材料负极材料是锂电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嵌入和脱嵌锂离子。

常用的负极材料有石墨、硅基材料等。

石墨是目前最常用的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和嵌锂性能;而硅基材料则具有更高的容量和能量密度,但存在体积膨胀和失活等问题。

四、电解液电解液是锂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媒介正负极之间的离子传输。

电解液通常由有机溶剂和锂盐组成。

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稳定性和电导率,在锂离子嵌入和脱嵌过程中能够有效传输离子。

常见的锂盐有六氟化磷酸锂、六氟硫酸锂等。

五、容量和能量密度容量是指电池储存锂离子的能力,通常用安培时(Ah)来表示。

能量密度则是指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电池储存的能量,通常用瓦时/千克(Wh/kg)或瓦时/立方米(Wh/L)来表示。

锂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是衡量其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更高的数值意味着更长的使用时间和更高的储存能量。

六、循环寿命循环寿命是指电池在充放电循环中能够保持一定容量的循环次数。

循环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通常来说,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在300-500次左右,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应用,当前已经有锂电池实现了上千次的循环寿命。

锂电池

锂电池

1锂离子电池简介锂离子电池(Lithium IonBattery,缩写为LIB),又称锂电池。

锂电池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LIB)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LB)两类。

其中,液态锂离子电池是指Li+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的二次电池。

电池正极采用锂化合物LiCoO2或LiMn2O4,负极采用锂-碳层间化合物。

锂电池是迄今所有商业化使用的二次化学电源中性能最为优秀的电池,这是由于锂电池有许多优良特性。

1.1能量高无论是体积比能量,还是重量比能量,锂电池均比铅酸蓄电池高出三倍以上。

由此决定了锂电池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其市场消费感觉很好。

1.2循环寿命长锂电池用于电动助力车的循环寿命一般在800次以上,采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锂电池可以达到2000次左右,超出铅酸蓄电池1.5倍至5倍以上。

这大大降低了锂电池的使用成本,提高了消费者的使用便利程度。

1.3具有较宽的充电功率范围这是锂电池具有的独特优势。

在需要时,可以使充电时间控制在20~60min,充电效率达到85%以上。

在进一步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这一特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可以具有很好的商业价值。

1.4倍率放电性能好锂电池的倍率放电可以达到10倍率以上,特殊制作可以达到30倍率。

这一特性非常有利于电动助力车的智能控制骑行技术的发展。

2锂电池的原材料锂离子电池由正负电极、电解质、聚合物隔离膜及保护电路芯片组成,锂电池的上游有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锂资源等。

4锂电池应用障碍锂离子电池也存在许多缺陷:循环寿命短,充电电路复杂,对电池内部保护电路的要求很高等,尤其对全密封铝壳封装的锂离子电池来说,在其安全保护的设计上存在一个极其致命的缺陷。

4.3安全问题市场上多半使用的高容量锂电池由于化学成分的不同,在发生质量问题时,容易出现爆炸伤人事故。

而相对安全的是镍氢和镍镉电池。

锂元素过于活跃,它使用时不太安全,经常会在充电时出现燃烧、爆裂的情况,后来经过改进型的锂离子电池,加入了能抑制锂元素活跃的成分,从而使锂电提高安全标准和高效。

锂电池术语(草案)

锂电池术语(草案)

锂电池术语(草案)
1、电压(单位伏特 V)
电压是电池两端的电势差,可以类比为水管两端的水压。

2、电流(单位安培 A)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可以是电子在电线类的导体中移动,也可以是离子在正级和负极中的电解液中移动
3、容量(单位安时 Ah)
电池所存储的电量即安培每小时,表示电池1小时持续充入或放出的电量。

如20Ah的电池表示以20A的电流放电能持续放电1小时,以10A的电流持续放电能放电2小时。

4、标称电压
厂家标注的适当的电压近似值该值持续放电时间最长。

如三元锂电池的工作电压是2.8v到4.2v之间,标称电压是3.7。

磷酸铁锂的工作电压是2.5v到3.65v之间,标称电压是3.2v,我们是设计电池组计算电压时就是以标称电压为基数计算的。

5、标称容量
厂家标注的电芯存储电能的容量,一般单位是mAh或Ah(1000mAh=1Ah)标称容量是设计电池组计算容量和保证一致性的重要依据。

6、倍率(c)
电池在充放电时电流与电池标称容量的比率。

这对于锂电池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可根据倍率计算电池的最大充放电时间和充放电电流,如2Ah5C的电池,5C表示最快能在0.2小时放完2Ah的电量即该电池最大持续放电电流能达到10A。

最快放电时间公式:1÷5c=0.2小时
最大放电电流公式:2Ah*5C=10A。

一锂离子电池简介

一锂离子电池简介

一锂离子电池简介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y)是一种高能量密度、高电压的可充电电池。

它由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迁移来储存和释放电能。

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使得它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可充电电池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电动工具、电动车辆、家庭储能等领域。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构造包括正极、负极、分离膜和电解质。

正极通常由锂重氧化物(如LiCoO2、LiFePO4等)制成,负极由石墨材料制成。

分离膜通过电解质来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和电化学反应。

电解质通常是有机液体(如碳酸酯),它允许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迁移,从而实现充放电过程。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离子在锂离子电池正负极之间的迁移来完成充放电过程。

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锂重氧化物)释放出来,经过电解质迁移到负极(石墨),在负极与锂发生化学反应,同时释放出电子。

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迁移到正极,与正极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吸收电子,形成锂离子化合物。

通过充放电过程,锂离子的迁移实现了电能的储存和释放。

锂离子电池相对于传统的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即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所存储的电能更多。

这使得锂离子电池在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因为它们需要小型轻便的电池。

其次,锂离子电池具有较低的自放电率,即静置时电池不会快速放电。

这使得锂离子电池具有长期储存的能力,可以作为备用电池使用。

此外,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即充放电循环次数较高,这使得它成为电动车辆和家庭储能系统等领域的理想选择。

然而,锂离子电池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锂离子电池存在较高的成本。

它的生产过程相对复杂,涉及到许多稀有材料和技术。

其次,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当电池受到过热、过充、过放或物理损坏时,可能会发生热失控、爆炸或火灾等事故。

因此,在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安全性应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v是纯电动
hev是混合动力
phev是插电式混合电动
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
1,
DOD,,,,,deep of discharge,中文翻译就是放电深度。

DOD? ?? ?? ?? ?? ?放电深度? ?? ?? ?? ?? ? 单位%
SOC? ?? ?? ?? ?? ? 荷电状态? ?? ?? ?? ?? ? 单位%
是表示电池使用时充放电深度的,两者并无相对关系
2. 克容量
-即单位重量的电池或活性物质所能放出的电量
- 单位mAh/g
3. 振实密度(tap density )
- 在规定条件下容器中的粉末经振实后所测得的单位容积的质量。

1.4,粒度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将粉末试样按粒度不同分为若干级,每一级粉末(按质量、按数量或按体积)所占的百分率。

表示粒度特性的几个关键指标:
①D5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

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大于它的颗粒占50%,小于它的颗粒也占50%,D50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

D50常用来表示粉体的平均粒度。

②D97: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97%时所对应的粒径。

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它的的颗粒占97%。

D97常用来表示粉体粗端的粒度指标。

其它如D16、D90等参数的定义与物理意义与D97相似。

4,”1C,2C”
“1C”、“5C”,就是指“1小时率”、“5小时率”的充放电速率。

如果蓄电池的容量是100Ah,如果以10A 电流充(放)电,就称为10小时率,意思是指10小时达到充(放)电池的容量;如果以100A电流充、放电,就是1小时率……
蓄电池在使用中,通常用5C-10C的速率充、放电。

电流过大,电池会明显发热,极板上的化学反应不容易彻底进行,对电池不利。

规格与专业术语
我们似乎总希望找个拥有最大的「冲击力(wallop)」的电池,但能接受的价位是多少?需要多大的尺寸与重量?显然我们总是会做一些折衷,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制造商是如何详列所有这些技术规格;在未来的文章中也会再更详细提到这些,以下我们先介绍几个相关术语与规格。

˙一次与二次电池(primary / secondary batteries):所谓的一次电池就是那些能在组装之后立即产生电压、马上应用的产品,但大多数无法充电;二次电池则能在组装、第一次使用之后进行充电,而且通常是可以重复充电。

˙智慧型电池(smart type):这种类型的电池包含用以监测电池、并将电池装态与外部应用装置通讯的元件或电路,通常该监测电路所提供的资讯包括充电状态、温度或环境资讯、电池健康状态、使用年限、产品序号/型号…等等;有部分电路则是负责电源管理或是防止过电流等安全功能。

如果一颗电池有四个以上的连结介面,它就很可能是智慧型产品,未来我们还会介绍相关议题。

˙内部电阻(internal resistance)与最大内部电阻:电池的内部电阻量测单位是欧姆(ohm),为电池内产生电压之零件并联作用产生的有效直流(DC)电阻。

而最大内部电阻规格,则是基于安全性操作以及制造商要求,在充放电时的内部电阻最坏情况。

要量测DC内部电阻,笔者通常使用两阶段DC负载(two-tier DC-load)方法。

继续介绍各种与电池相关的专业术语:
˙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以瓦特小时/每公升(Wh/L)或兆焦耳/每公升(MJ/L)为单位的能量对容量(或能量对尺寸)比;这个数字基本上是定义一颗电池以以尺寸来看,一颗电池的「强壮度」,也有的制造商以焦耳/每公升(J/L)来表示。

˙能量/消费价格(energy/consumer-price):以瓦特小时/一美元(Wh/$US)为单位,这允许不同的能量源在成本方面进行比较;有时这个比数与单位会反转,例如美元/千焦耳($US/kJ)。

˙功率比(specific power):以瓦/每公斤(W/kg)为单位的功率对重量(或功率对质量)比值,这与能量比数不同,指的是一颗电池能提供的功率大小,数字越高通常意味着内部电阻越低。

当负载电阻等于电池内部电阻与所有线路、连接器的电阻总和时,最大功率会传递至负载电流;不过因为高I2R损失,这种情况对于总能量传递并不非常有效。

˙电池芯(Cell):能以基本化学反应而产生电压的最小电池封装单位,若单一电池芯无法产生足够的电压、电流、功率或运作时间,可以将数个电池芯以模组或更大的封装方式连结在一起。

有部分化学物质,电池封装或模组制造商必须要经过训练或认证才能进行销售,这是基于安全性、相关元件、电路以及对化学塬料使用的一些特定需求。

˙锂约当含量(equivalent lithium content,ELC):这是安全与旅游、货运主管机关针对锂电池所订定的一个概略性的锂电池内容物分类标准(以公克为单位)。

8公克的锂约当含量约等同于100瓦特小时;因此要计算一颗锂电池的锂约当含量,就是用其瓦特小时数乘以8/100──ELC=Whx0.08。

˙最大连续放电电流(maximum continuous discharge current):能从一颗电池上安全且连续不断地汲取的最高电流,同时基本上不会让电池整体性能降低或是造成损坏。

最大放电电流脉冲(maximum discharge pulse current):在制造商额定秒数脉冲下,电池能放电的最大电流;其次是额定复塬时间。

这个数值通常都是由电池制造商所定义,以避免过度放电导致电池损坏或者是降低容量。

˙循环耐久性或循环寿命(cycle durability or cycle life):电池在无法达到其特定性能标准之前,可经历的充放电循环次数;这种循环寿命是以特定的充放电情况来估计的。

实际的电池运作寿命则会受到充放电循环速率与深度、以及其他因素影响,例如温湿度;而放电深度越大,也会降低循环寿命。

˙充/放电效率(charge/discharge efficiency):这是一个百分比,为实际(充/放电过程)传送之能量与额定能量的比值,其计算式是──实际能量/额定能量x100。

˙自放电率(self-discharge rate):在无电流负载的情况下,电池每个月会流失的电量比例;就算没有电流负载,电池内仍会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降低电池的电量,这也是电池有库存期限的主要塬因。

˙标示电池电压(nominal cell voltage,或译标称电压、额定电压):电池制造商所公告的电池产品电压值,通常为电池在使用寿命期间内的平均放电电压。

˙端电压(terminal voltage):在施加电流负载时通过电池两端的瞬态电压(未穿过负载);这会随着充电状态、及充放电电流历程与环境而变化。

˙开路电压(open-circuit voltage):在无施加电流负载时,穿过电池端点的电压;开路电压在电池以最佳充电方法充电之后的「最新鲜」状态下达到最高,有些电池的化学物质则是需经过一至两次充放电周期,才会达到最高峰值。

充电电压(charge voltage):将电池充饱时的电压值。

˙浮动电压(float voltage):当电池被充饱之后,要维持其100%电量所需的电压值;这用以补偿电池的自放电。

˙截止电压(cut-off voltage):可允许之最小端电压值;这是电池制造商所认为的电池空量状态,在此电压值之下运作电池是不建议的,除非电池被设计为可处理深度放电的型态。

˙充电技巧:可充电电池的规格有很多种,大多数是以特定化学物质为基础,有些是简易的限定电压、恒定电流技术,有些则是采用简易的限定电流、恒定电压技术,其余则是多阶段充电(multiple-stage charging)的组合与变化。

这些我们在未来会更详细讨论。

˙放电深度(Depth of Discharge,DOD):电池放电量占据额定电池容量的比例,当一颗电池达到80%的DOD,就算是深度放电。

˙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电池目前容量在额定容量中所占比例,此SOC 值通常藉由在一段时间内整合的负载电流来计算,智慧型电池通常也是用这种方法,提供比仅单独监测端电压更精确的荷电状态量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