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排卵药物——克罗米芬

合集下载

常用促排卵药物及作用机制

常用促排卵药物及作用机制

#专题笔谈#促排卵药物的规范应用及并发症防治常用促排卵药物及作用机制张迎春1,石玉华2,陈子江2(1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济南250013;2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促排卵药物常用于辅助生殖治疗,如何选择药物、剂量和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关键。

现将常用的促排卵药物及作用机制简述如下。

1枸橼酸克罗米芬(CC)CC为非类固醇类抗雌激素制剂,具有弱雌激素效应,因此能竞争性结合下丘脑细胞内的雌激素受体,解除雌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刺激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释放,间接使促卵泡素(FS 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升高,促进卵泡生长发育,常作为诱导排卵的首选药物。

CC促排卵有效性约80%,但妊娠率仅35%~40%。

其主要原因是CC局部抗雌激素作用使宫颈黏液稠厚不利于精子穿行,并影响子宫内膜发育,虽有优势卵泡生长但子宫内膜过薄影响受精卵着床。

CC副作用较轻,约10%可能发生卵巢增大、腹部不适,少数有头痛、恶心、呕吐。

单用CC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 SS)的可能性较小,停药数周即可消失。

不推荐长期应用促排卵药物,不利于卵巢的休息和功能恢复。

2促性腺激素(G n)G n是体外受精常用药物,也用于诱导排卵。

G n促排卵方案基于卵泡发育的阈值理论,效果满意。

常用的G n制剂有人绝经期尿促性腺激素(HM G)、高纯度FS H(FS H-HP)、基因重组FS H(r-FS 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 G)等。

HM G是一种糖蛋白激素,每支含F S H、LH各75I U。

FS H刺激卵泡发育成熟,所产生的雌激素通过正反馈使垂体分泌足量LH而诱发排卵。

对宫颈黏液及子宫内膜影响不明显,因此对CC效果不佳者疗效较好,且价格优势明显。

但HM G易诱发OH SS及多胎妊娠;且使用不当易造成募集卵泡期间和卵泡发育早期LH浓度超过大部分成熟卵泡的/阈值0水平,会抑制颗粒细胞增生,导致卵泡闭锁或卵泡过度黄素化,影响卵子质量。

来曲唑和克罗米芬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诱发排卵效果分析

来曲唑和克罗米芬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诱发排卵效果分析

来曲唑和克罗米芬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诱发排卵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促排卵药物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诱发排卵效果。

方法:选择PCOS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共56个周期,口服克罗米芬(CC);B组45例,共60个周期,口服来曲唑(LE),均服用5天,分别检测卵泡大小、成熟卵泡数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子宫内膜(Em)的厚度,并统计排卵率、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和多胎率。

结果:LE组患者成熟卵泡明显少于CC组、LE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平均厚度高于CC组,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现象(LUFS)、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及多胎发生率LE组均低于CC组,而两者比较排卵率和周期妊娠率无明显差异。

结论: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有促使卵泡生长的作用,且不影响子宫内膜生长,并能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及多胎妊娠的风险,对克罗米芬反应不良患者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来曲唑;克罗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诱发排卵【中图分类号】R711.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452-02 The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f Ovulation for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with Letrozole and clomiphene citrateHE Wei1,HUANG Li-sa1, ZHENG Jie1, LI Jun-lin11.Reproductive MedicineCenter ,Mianyang Central Hospital, Mianyang, Sichuan621000.P.R.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duced ovulation effect of ovulation drugs for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Methods:85 cases of PCO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0 cases in group A, taking oral clomiphene citrate (CC) for a total of 56 cycles, while 45 cases in group B, taking oral letrozole (LE) for a total of 60 cycles.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5 days the follicular size, the number of mature follicles and the day of HCG injection of uterus the thickness of the endometrium (Em) were detected and the ovulation rate,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 pregnancy rate and multiple pregnancy rate were calculated. Results:Number of mature follicles of patients in the LE group was larger than those in the CC group.The mature follicle of patients in the LE group on the day of HCG injection was less than CC group, endometrial thickness in LE group was bigger than that in CC group, the phenomenon of 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LUFS),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 and the incidence of multiple pregnancies in L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C group, whil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ovulation rate and pregnancy rate of no obvious difference. Conclusion:The third generation aromatase inhibitors letrozole has prompted the follicle growth,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growth of the endometrium. It can reduce the risk of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and multiple pregnancies, have certain curative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 of multiple clomiphene citrate.【Key Words】Letrozole(LE); Clomiphene citrate (CC);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 ovulation induction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青少年到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雄激素性无排卵症的最常见病种,有报道不育患者排卵功能障碍病人中占20%,而PCOS占其中90%[1]。

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作用的对比分析

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作用的对比分析

50%,5年内死亡率为100%。

合并卡波济肉瘤以及丙型肝炎时预后效果更差。

多数患者确诊后会出现较大精神、心理负担,为疾病康复造成较大影响,使得患者过早死亡〔2〕。

但采用有效治疗方式可明显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甚至长期存活,因此研究不同治疗方式便十分重要。

现阶段疾病常用治疗方式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此种治疗方式治疗时常用药物为富马酸诺福替韦二吡呋酯、拉米夫定、依非韦伦。

此种药物可有效降低病毒复制,继而改善T淋巴细胞功能、数量,同时也可有效抑制异常免疫细胞再生〔3 5〕。

由于为联合用药,因此可提升药物协同性,继而起到疾病治疗的目的,提升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主要缺陷在于会因为患者个体性差异引发较多不良反应,加之病毒耐药性,治疗效果并不理想〔6,7〕。

中医分析认为艾滋病为疫毒损伤正气,邪气自口鼻进入,存在脏腑不在经络。

气血阴亏,禀赋薄弱,使得使得后天失养。

因此采用扶正排毒方进行治疗。

方内黄芪可益气固表,利尿托毒,排除脓毒;党参则可补气、健脾有益肺之功效;白术则有燥湿利水、健脾益气之功效,熟地黄也可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之功效;茯苓可健脾胃、效肿胀,金银花则可清热解毒的效果,甘草调和众药。

现代药理学分析认为,黄芪主要有效成分可快速提升细胞巨噬功能,免疫功能,也可杀伤细胞的作用。

党参则可提升患者自身免疫能力。

白术主要成分可调节免疫力,继而刺激淋巴细胞增殖。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联合两种药物治疗时可有效提升患者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

提示可知,由于观察组患者联合两种治疗方式干预,因此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且机体免疫功能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总有效率更高。

对比两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时发现,患者均有各种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也无较大差异P>0 05。

此种情况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药物不良反应有关,但由于联合中药治疗时各种药物用量得到降低,因此整体不良反应更少。

对比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时发现,观察组患者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 05。

来曲唑与克罗米芬促排卵效果的分析与研究

来曲唑与克罗米芬促排卵效果的分析与研究
摘要 : 目的 探讨来曲唑( L E ) 和克罗米芬( c c ) 促排卵效果。方 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我院2 0 1 5 年1 ~ 1 2月接诊的无排卵( 月经周期不规
律) 患者 1 0 3例分为两组 , 对照组 5 O例 以克 罗米芬 口服 治疗 , 研 究组 5 3例 以来 曲唑 口服 治疗。观 察记 录两组 患者 注射 绒毛 膜促 性腺 激素 ( H C G)日优 势卵泡数 、 雌二醇 ( E 2 ) 、 促 黄体生成 素( L H) , 以及排卵率、 卵泡 中期与后期 子宫 内膜厚度 、 排 卵周期 内妊娠率、 卵巢过度刺 激综合征
应时 , 必须进行合理 的调节处理 , 必要时停药应用其他 的药物 治疗 。硫 酸镁在治疗早 产的过程 中, 存在较多 的注意事项 , 同
时还要考虑到患者 自身 的反应以及接受程度 。硫酸镁联合硝
来 曲唑 与克 罗 米 芬促 排 卵 效果 的分 析 与研 究
熊维玲 ( 厦 门安宝 医院 妇产 科 厦 门 3 6 1 0 0 9 )
S t r a i t P h a r ma c e u t i c a l J o u r n a l V o l 2 8 No . 1 0 2 01 6
地平在治疗早产过程 中 , 可 以更好 的保 护胎 儿。
从药物分析 的角 度来 看 , 硝苯 地平 是一 种 1 3 5 - 肾上腺 素
[ 1 ] 周蓬 . 妊 高症采用 硫酸镁 和硫酸镁联 合硝苯地 平治疗 的临床 分 析[ J ] .中外 医疗 , 2 0 1 6 , l O ( 1 1 ) : 1 2 6 — 1 2 7 , 1 3 2 .
[ 2 ] 吴 勤练 , 林凛然 . 硫酸镁联合丹参 注射 液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中

促排卵药物使用规范

促排卵药物使用规范

促排卵药物使用规范1.严格的诊断:在使用促排卵药物前,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妇科检查,包括妇科内诊、B超检查、血液检查等,以明确排卵障碍的原因,确定是否适合使用促排卵药物。

2.针对病因选择适当的药物:促排卵药物有多种,根据病因的不同,需选择适宜的药物。

例如,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可以使用口服药物如克罗米芬或莫洛芬,也可以使用注射用药物如重组人促性腺激素(hMG)。

3.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用药周期等。

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卵泡的生长和排卵情况,如果发现异常,需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4.定期检查卵巢功能:促排卵药物会对卵巢功能产生一定的刺激,因此,使用促排卵药物的患者需要定期检查卵巢功能,包括监测雌激素和孕酮水平、B超检查等,以确保卵巢功能的正常。

5.监测促排卵药物的副作用:促排卵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使用克罗米芬可能出现卵泡过度发育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因此,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反应和副作用,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或停药。

6.排卵后的监测和辅助技术:在确认卵泡已经发育成熟后,需要进行排卵监测,以确定最佳的受孕时机。

可以通过B超、温度计法或者LH排卵试纸等方法来判断排卵情况,辅助提高受孕几率。

7.医学监护和指导:使用促排卵药物需在医生的监护和指导下进行。

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与医生沟通自己的用药效果、身体反应等,医生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使用促排卵药物是一项严肃和复杂的治疗措施,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合理的用药方案和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可以提高患者的受孕几率,并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因此,患者应充分了解规范的使用促排卵药物的方法,积极与医生合作治疗,增加成功受孕的机会。

-促排卵药有哪些?

-促排卵药有哪些?

像是透明的防弹玻璃铸成的墙,明明很近却听不清看不清。不再去问了
烯雌酚 0.125~0.25mg/日,连服 20 天,应用 1~ 3 个周期,以增加丘脑下部——垂体——卵巢系
统的敏感性,然后用克罗米芬促排卵,能提高。
如宫颈粘液量少且粘稠,在服完克罗米芬后,加
用己烯雌酚 0.125~0.25mg/日,连服 7 天。 (2)雌孕激素人工周期: 对一般月经失调而有一定雌激素水平者,可
适用于丘脑下部分泌不足的无排卵者。应用 微泵脉冲式静脉注射,脉冲间隔 90~120 分钟, 小剂量 1~5μ g/脉冲,大剂量 10~20μ g/脉冲, 用药 17~20 天,或从月经周期第 5 天开始,每
日肌注 50μ g,连续 7~10 天。
(5)溴隐亭: 适用于无排卵伴有高泌乳素血症者。
像是透明的防弹玻璃铸成的墙,明明很近却听不清看不清。不再去问了
像是透明的防弹玻璃铸成的墙,明明很近却听不清看不清。不再去问了
序贯应用雌孕激素作人工周期 3 月,停药后可能 出现排卵。 (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HCG 具有促黄体激素的作用,于卵泡发育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成熟时给药可促排卵。
(4)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
像是透明的防弹玻璃铸成的墙,明明很近却听不清看不清。不再去问了
推荐阅读:高龄孕妈易生出畸形儿不可信
1c03f4ca 易博
促排卵药有哪些?促排卵药主要用于由于 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而无排
卵者,服用药物可诱发排卵。父母会育儿网总结
以下有关的知识,愿给朋友们带来帮助。
(1)克罗米芬: 从月经第 5 天开始,口服克罗米芬 50~
150mg/日,连服 5 天,可能在停药后 5~11 天排

克罗米芬与来曲唑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的比较

克罗米芬与来曲唑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的比较

42生国塞囝匡到垫!Q生!旦筮!!鲞筮!Q翅g堕塾璺塑』螋塑!堕型型丛鲤i堂丛型:垫!!z!!!:!!t塑!:!Q侵犯第一、第二肝门、下腔静脉的肿瘤的各种肝叶切除。

个别肿瘤生长在特殊部位,且体积巨大者,如肝尾状叶的巨大肿瘤已包绕下腔静脉,压迫第一、第二肝门者,往往需要多种阻断方法联合应用,才能完成特殊肝叶切除术。

3.3半肝血流完全阻断切肝术的优点:①切肝时创面基本无出血。

本组平均出血最(324±205)“,低于丁义涛报道‘6。

的,全肝血流阻断术中出血量(15604-1252)“。

②可保证健侧半肝血供,肝功能损害轻。

③阻断时间无需严格控制,手术从容。

④不需解剖第一、二、三肝门,操作步骤简化。

⑤胃肠道无瘀血,黏膜屏障功能不受破坏,避免了菌血症和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⑥肝静脉、肝短静脉、半肝间血管的阻断既避免了气栓发生,又降低了医源性肿瘤肝内外转移。

⑦循环稳定,对其他脏器功能影响小。

只要肝脏肿瘤不影响阻断带放置,均可施行该手术法。

该法适用于位于半肝内、距第一、第二肝门尚有间隙、尚未压迫下腔静脉的肝脏肿瘤切除,该法对于有肝硬化基础的肝切除较其他方法更安全。

综上所述。

肝血流阻断的目标是能确切控制肝脏手术时的出血量、最大限度地保护剩余肝组织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

半肝血流阻断切肝术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方法,只要熟悉局部解剖,掌握并不很困难。

因此,选择性入肝半肝血流阻断下的肝部分切除术是基层医院可选择的一种较好的肝脏手术方法,有其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陈孝平,裘法祖,吴在德,等.肝切除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防治[J].中华外科杂志,2003,41(3):172.174.[2]杨甲梅.隋承军.半肝血流完伞阻断下无血肝切除术的I临床应用:附14例报告[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7,13(5):297-299.[3]K a neko H,T am ur a A,Is hi i T。

e t a1.B a ct e ri al t r an sl oc at i o n i n s m al l i n-t e st i na l i s ch em i a--r epef fus i on inj ury and e ffi c acy of A n t i—CI N C anti--body t r eat m ent[J].E ur Surg Res,2007,39(3):153—159.[4]M u l i er s,N Y,Jam ar t J.L oc a lm uM c e a ft e rhe—p a t io r adi ofr eq uencyc oa gula t ion:m ult iva ri at e m et a—anal ys i s and r evi ew of c ontr i buti ngf act or s[J].A nn Sur g,2005,242(2):158—171.[5]Tsum m a T,S ahar a H,T akenouc hi M,et a1.Synt het i c s u l f on ol ip—i dsdeduce d f r o m s u l f on oquinovo s yl dia cylgl yc er ol s of蝴ur chi nre duce s hepa ti c i s ch em i a—r eper fus i on i njur y i n r at s[J].Trans—plant Pr oe,2004,36(7):1965—1969.[6]丁义涛.无血切肝术在肝肿瘤切除49例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9(15):527-529.(收稿日期:2009—12—28)(本文编辑:王帆)克罗米芬与来曲唑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的比较李嘉恒张展【摘要】目的比较克罗米芬(C C)与来曲唑(L E)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 O S)妇女的促排卵(C O H)效果。

促进排卵的药物

促进排卵的药物

促进排卵的药物引言排卵是女性生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然而,由于各种身体原因,有些女性可能会面临排卵困难或排卵不规律的问题,这可能会对其怀孕的机会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医学界开发了许多促进排卵的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帮助女性顺利排卵并提高怀孕的机会。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促进排卵药物及其工作原理。

一、克罗米芬克罗米芬是最常见的促进排卵的药物之一。

它被认为是口服排卵诱导剂,可刺激卵巢产生卵泡。

克罗米芬通过模拟雌激素,抑制体内的负反馈作用,从而增加下丘脑激素的分泌,刺激卵巢发育和排卵。

通常情况下,克罗米芬在月经周期的第二到第六天开始服用,持续五天。

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调整剂量和持续时间。

二、人工促排卵素(hCG)人工促排卵素(hCG)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激素,通常在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后使用。

它可以触发成熟卵子的释放,从而促进排卵。

通常情况下,hCG会在卵泡发育到18-20毫米时注射,并在24-48小时后进行排卵。

三、促性腺激素(FSH)促性腺激素(FSH)是一种与卵巢功能密切相关的激素。

通过注射FSH,可以直接刺激卵巢的发育和成熟卵子的产生。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那些由于卵巢功能异常而无法排卵的女性。

注射FSH的剂量和持续时间将取决于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四、促卵泡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卵泡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一种通过刺激下丘脑产生和释放促性腺激素来促进排卵的药物。

GnRH可以通过注射或鼻腔喷雾的方式使用。

然而,与其他促排卵药物相比,GnRH的使用相对较少,主要是由于其使用方式的复杂性和需要常规监测。

五、辅助药物除了上述药物,还有一些药物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来帮助促进排卵。

例如,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剂(Metformin)被证明可以帮助那些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而排卵困难的女性。

此外,爱诺华(Aromasin)等抗雌激素药物也可以用于某些特定情况下促进排卵。

总结促进排卵的药物在帮助那些由于排卵困难而难以怀孕的女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排卵药物——克罗米芬摘自陈建明教授主编《实用不孕不育诊断与治疗》编辑:宋朝晖卵巢刺激是调节卵巢功能主要手段,目前已经成为不孕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不孕症的类型及治疗的目的,卵巢刺激分为两种类型:诱发排卵和控制性超排卵,两者在用药和治疗方案上有相似之处,可将二者统称为促排卵技术。

诱发排卵(IO):指采用药物和手术的方法诱导卵巢的排卵功能,一般以诱导单个卵泡生长发育、成熟和排卵为目的,主要应用于有排卵功能障碍的患者。

临床常用以下药物诱发排卵。

一、枸橼酸氯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克罗米酚,氯底酚胺,舒经芬)CC于1956年首次人工合成,1960年开始在临床应用,由于其价格低廉,口服方便、促排卵效果明显、副作用少、使用安全、目前仍然为应用最广泛的促排卵药。

㈠作用机制CC是一种三苯乙烯衍生物,具有抗E与微弱E 的双重活性,但一般情况下其仅仅发挥雌激素拮抗剂或抗雌激素作用,以抗雌激素作用为主,其弱雌激素作用仅仅在内源性雌激素水平非常低的时候才表现出来。

一方面,CC作为抗E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神经元,通过抑制内源性E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间接促进GnRH的释放,GnRH分泌进入垂体门脉系统,刺激垂体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兴奋卵巢的活性,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成熟和排卵。

另一方面,CC 的弱E活性,可直接作用于垂体和卵巢,提高其敏感性和反应性,增加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进E2的正反馈效应,诱发垂体LH峰而促发排卵。

CC无孕激素、糖皮质激素、雄激素及抗雄激素作用,对肾上腺及甲状腺功能无影响,至今为止仍为临床上首选的诱发排卵药物。

㈡适应证CC发挥作用有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正负反馈机制的完整性,因而必须在体内有一定内源性E水平的作用下才能发挥促排卵作用,如有月经周期、血E2不<40pg/ml、对黄体酮撤退性试验阳性的患者诱发排卵有效。

1.排卵障碍(下丘脑、垂体性等)。

2.黄体功能不全。

3.因下丘脑功能失调、口服避孕药等原因引起的继发性闭经。

4.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特别是生育期女性。

5.多囊卵巢综合征。

6.高泌乳素血症用溴隐亭治疗后仍无排卵。

7.助孕技术中为获得更多的卵细胞,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诱发超排卵。

8.治疗男性少精子症。

㈢用药时机、方法1.方法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2~5天开始,每天50mg,共5天。

如果卵巢内没有优势卵泡,且排除了子宫内膜病变,在卵泡期的任何时间可作为用药的开始时间。

闭经的患者在排除了妊娠即可开始用药。

服CC后,当B超下优势卵泡直径≥18~20mm或E2≥300pg/ml,注射HCG5000~10000IU,注射后32~36h排卵。

CC治疗周期中,排卵前LH峰出现于末次口服CC后的5~10天。

如无B超测排卵条件,应指导患者于停药5天后的一周内隔日性交。

第2日开始口服CC是打开FSH窗口期的最佳时机,并对募集和挑选卵泡诱导适当的激素变化,所引起的FSH增加更接近卵泡募集和挑选的正常需要量而效果更佳。

选择月经周期第几天服药,主要取决于患者自然周期的长短,目标是保证最后1片药物与排卵至少间隔6天,这是为了避免CC 的抗雌激素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此,月经周期≤28天的患者月经第2~3天开始服药,而月经周期≥30天的患者月经第5天开始服药。

CC促排卵妊娠后不用像促性腺激素(Gn)促排卵妊娠后需要额外的补充黄体酮。

因为在CC促排卵后妊娠的头3个月,血清孕酮浓度约为自然妊娠的2~3倍,E2水平上升约66%,这种水平可维持到排卵后11周,随后激素水平逐渐下降,但依然维持高于自然妊娠的状态直至妊娠16周。

2.CC剂量递增若连用2~3个周期CC卵泡发育不良,按每次50mg方式逐次增加CC用量;一旦达到排卵剂量无须再进一步加量,加量反而会凸显其抗雌激素的副作用,并且妊娠率并无明显升高。

有效排卵剂量可连用4~6个周期,每天最大剂量不宜超过150~250mg;这种递增法目前使用较少。

3.避孕药预治疗对CC治疗效差或月经异常的患者,在促排卵前口服避孕药预治疗2个周期,可有效抑制血LH和雄激素水平,月经恢复正常。

既往有CC抵抗的无排卵患者预治疗后排卵率超过70%,累计妊娠率达50%以上。

4.CC无效若应用CC有优势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但应用3~4个周期仍未妊娠则视为CC无效,应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引起不育的原因。

5.CC抵抗若每天口服CC150~250mg,连续3个周期无卵泡生长发育,或达不到主卵泡,可诊断为CC抵抗或CC耐药,建议选择二线促排卵方法。

6.CC黄体期用药据Ahmed研究报道,CC黄体期用药同月经第3天开始用药相比,黄体期(治疗前一周期口服安宫黄体酮,在停用安宫黄体酮次日口服CC100mg/d,共5天)用药组排卵率较高(59.1%比51.9%),总卵泡数、≥14mm 以及≥18mm的卵泡数明显增多,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增加(9.1±0.23mm比8.2±0.60mm),妊娠率高(20.9%比15.7%),流产率相似。

这项研究提示,早用CC可使更多卵泡发育,对子宫内膜影响小。

因此,CC的最佳启动时机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㈣治疗效果排卵率60%~90%,平均70%,妊娠率11%~65%,平均40%。

每个诱发排卵周期妊娠率可达35%~65%,与正常妇女自然周期妊娠率相似。

CC治疗的排卵率高而妊娠率低,与氯米芬拮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和宫颈的作用有关,并与患者存在其他不孕原因及缺乏持续性治疗有关。

在使用CC过程中,出现卵泡期LH作用过强和LH峰的提前出现,以及卵泡局部雄激素水平过高,影响了卵泡发育和卵细胞成熟及质量,从而降低受精能力和干扰着床,并可引起黄体功能不全(LPD)和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等。

㈤并发症及副作用1.多胎妊娠率CC治疗后多胎妊娠率为5%~10%,其中双胎占95%,3胎妊娠和4胎妊娠分别为3.5%和1.5%。

尽管发生高序多胎妊娠的概率较低,但是在临床应用中也应加以警惕。

2.流产率约为10%~15%。

3.副反应约10%出现头痛、头晕、燥热及潮红;卵巢增大14%,腹部不适7.4%,其他有恶心、乳房不适,脱发及视物模糊等。

不适反应一般于停药后数天及数周可消失,并不产生永久性损害。

上述副作用与剂量大小有关,故宜从低剂量开始。

4.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单独应用很少发生。

5.对宫颈粘液及子宫内膜的影响由于CC的抗雌激素作用,可以影响宫颈粘液性能,有15%~25%患者排卵前宫颈粘液的羊齿状结晶消失,粘液量少而粘稠,干扰精子穿行宫颈,还可影响输卵管蠕动及子宫内膜发育,不利于胚胎着床。

6.其他先天性畸形发病率及围产儿存活率与自然妊娠者相近。

㈥联合用药1.CC+E 对E水平低下,宫颈粘液性能不良者,可在应用CC的同时,加用补佳乐1~2mg/d,连用7~9天。

对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厚度不一致,如卵泡直径大于14mm时子宫内膜厚度<6mm,可加用补佳乐6~10mg/d,以刺激子宫内膜生长(卵泡成熟时正常子宫内膜厚度9~14mm妊娠率高)。

在COH周期,黄体后期不仅孕酮水平下降,E2水平也下降,排卵后继续口服补佳乐4~6mg/d,有助于提高妊娠率。

2.CC+DXM 多毛症及高雄激素血症患者对单纯CC治疗一般无效,可于月经第1天开始直到排卵后第6天,每日睡前服DXM0.5㎎,或月经第5~14日间,每日用DXM0.5㎎,以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夜间脉冲式分泌,降低肾上腺的雄激素水平,使卵泡微环境的雄激素水平下降,促进卵泡对Gn的反应性。

一旦妊娠立即停药。

3.CC+HCG 适用于单用CC后卵泡发育良好,但不能自发排卵者。

一般于停用CC后第4日起,阴超监测卵泡发育并观察宫颈粘液,待卵泡直径>18~20mm,肌内注射HCG5000~10 000IU,注射后约36小时左右排卵。

排卵后第3日开始每2~3日肌注HCG2000IU,共3~5次,可以预防黄体功能不全,减少妊娠早期流产。

但由于HCG的半衰期长影响妊娠试验结果,故须于末次注射8~12天以后才能做尿妊娠试验。

4.CC+溴隐亭主要用于高PRL血症或垂体微腺瘤引起的无排卵。

这类病人血PRL均高于正常,通常在溴隐亭治疗后可以有排卵。

若无排卵,同时加用CC 诱发排卵。

使用方法:服溴隐亭同时在月经第2~5天开始加用CC50mg/d,必要时可增加CC用量,若无效时才改用HMG.。

卵泡成熟时注射HCG。

虽然无证据表明溴隐亭对胎儿有害,但确诊妊娠后仍应立即停药。

5.CC+HMG/FSH HCG 单用HMG用量大、费用高,易发生OHSS及多胎妊娠,联合应用CC,可明显降低HMG/FSH用量及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于月经第2~5天开始每日口服CC100mg,共5天,停药第2天开始每日肌注HMG/FSH75IU~150IU,并严密监测治疗效果以调整HMG/FSH剂量。

当宫颈粘液评分>8分,单个卵泡直径≥18mm,停用HMG,肌注HCG5000~10 000IU。

排卵多发生于注射HCG后36~48h,嘱患者注射HCG后第2、3日同房。

此方案可减少50%的HMG/FSH用量,而妊娠率无明显差异,但不能完全避免OHSS及多胎妊娠。

若多个卵泡成熟,皮下注射达菲林0.2mg诱发排卵。

6.CC +二甲双胍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的常见特征,是导致高雄和慢性无排卵的主要原因。

PCOS无排卵不孕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更易发生CC抵抗。

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可以降低PCOS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对于排卵的影响,增加了对CC的敏感型。

胰岛素增敏剂主要是双胍类降糖药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罗格列酮和匹格列酮,前者是FDA 批准的B类药,孕期应用也是安全的,而后两者属C类药,动物实验有致畸性。

二甲双胍有助于减轻体重并降低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它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抑制肝糖原合成,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的双重作用,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进而治疗PCOS 患者的高雄激素血症。

CC+二甲双胍与单用CC相比,排卵率增高4.41倍,妊娠率增高4.4倍;联合应用二甲双胍或匹格列酮有助于PCOS患者恢复正常月经周期并改善其体内激素和代谢水平,二甲双胍还会减少早期流产率及孕期糖尿病的发生。

孕期使用二甲双胍是安全的,而罗格列酮、匹格列酮在确定妊娠后就应停用。

常用剂量:二甲双胍500mg/日,逐渐增加至1500mg/日,连续治疗3~6个月。

7.CC+阿司匹林CC诱导排卵后不仅可直接影响子宫内膜(EM)的发育,而且还可通过减少子宫的血液供应,继而影响EM发育,导致囊胚种植时不良的EM容受状态而使妊娠率低下。

CC促排卵同时用小剂量阿斯匹林,可明显增加增生期子宫血液供应,能改善EM发育,EM明显增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