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环己烷-乙醇双液系沸点相图..

实验   环己烷-乙醇双液系沸点相图..
实验   环己烷-乙醇双液系沸点相图..

实验四环己烷-乙醇双液系相图

一.实验目的

1.绘制在p下环已烷-乙醇双液系的气----液平衡图,了解相图和相率的基本概念。

2.掌握测定双组分液系的沸点的方法,找出恒沸点混合物的组成和最低恒沸点。

3.掌握用折光率确定二元液体组成的方法。

4.掌握阿贝折射仪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液体的沸点是指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和外压相等时的温度。在一定外压下,纯液体的沸点有确定的值。但对于完全互溶的双液系,沸点不仅与外压有关,而且还与双液系的组成有关。

常温下,两种液态物质以任意比例相互溶解所组成的体系称为完全互溶双液系。在恒定压力下,表示溶液沸点与组成关系的相图称为沸点—组成图,即为T-x相图。完全互溶双液系的T-x图可分为三类:

(1)理想双液系,溶液沸点介于两纯物质沸点之间如图(a);

(2)各组分对拉乌尔定律发生正偏差,溶液具有最低恒沸点(图中最低点)如图(b);

(3)各组分对拉乌尔定律发生负偏差,溶液具有最高恒沸点(图中最高点)如图(c);

绘制双液系的T-x图时,需要同时测定气液平衡时溶液的沸点及气相组成、液相组成数据。例如图(a)中,与沸点t

1

对应的气相组成

是气相线上g

1点对应的,液相组成是液相线上lgBx

1

点对应的。实验测

定整个浓度范围内不同组成溶液的气液相平衡组成和沸点后,即可绘出T-x图。

本实验采用回流冷凝的方法绘制环己烷-乙醇体系的T-x图。其方法是用Abbe折射仪测定不同组分的体系在沸点时气液两相的折光率。在折光率-组成图(标准曲线)找出未知浓度溶液的折光率,就可从曲线上查出相对应的组成

三.仪器试剂

沸点仪1套;超级恒温水浴1台;阿贝折光仪1台;移液管2支;滴管2支

环己烷(A.R.);无水乙醇(A.R.)

沸点仪

四.实验步骤

1.沸点仪的安装(如右图所示);调节恒温槽温度20℃,通恒温水于折光仪中。打开折光仪,预热。

2.绘制标准曲线

按下述比例配置不同体积分数的环己烷-乙醇溶液。每种溶液的总体积为20mL。配好后旋紧盖子摇匀,迅速用阿贝折射仪测定其折光率。然后做折射率对成分的标准曲线。

3.取20mL环己烷加入蒸馏瓶内,使电热丝浸入液体中,通冷凝水。通电加热,选择合适电压(10—15V)接通电热丝。将冷凝管下部的积液倒回蒸馏瓶,重复2-3次,至沸腾温度。待温度恒定后待温度恒定后,读下该温度值。

4.停止加热,将取样管自冷凝管上端插入冷凝液收集小槽中取气相冷凝液样,迅速用阿贝折射仪测其折光率。取液相液样,用阿贝折

射仪测其折光率。按下述加入加入乙醇的体积逐步加入乙醇,同法加热是溶液沸腾,记下来沸点,并且迅速测出蒸出液(气相)和蒸馏液(液相)的折射率。

将蒸馏瓶中溶液倒入回收瓶中,并用少许乙醇洗数次。

5.取20mL乙醇加入蒸馏瓶中,按上述方法测定沸点和折射率,然后按照下述方法加入环己烷,混合均匀,测定其沸点,蒸出液和蒸馏液的折射率。

6.根据环已烷-乙醇的标准溶液的折射率,将上述数据转换成环已烷的摩尔分数,绘制相图。

实验完毕后,关闭冷凝水,关闭电源,清洗仪器,整理实验台。五.阿贝折光仪的使用

1. 用擦镜纸将镜面擦干,取样管垂直向下将样品滴加在镜面上,注

意不要有气泡,然后将上棱镜合上,关上旋钮。

2. 打开遮光板,合上反射镜。

3. 轻轻旋转目镜,使视野最清晰。

4. 旋转刻度调节手轮,使目镜中出现明暗面(中间有色散面)

5. 旋转色散调节手轮,使目镜中色散面消失,出现半明半暗面。

6. 再旋转刻度调节手轮,使分界线处在十字相交点。在下标尺上读

取样品的折光率。

六.数据处理

1.作出环已烷—乙醇标准溶液的折光率与组成的标准曲线

附:25℃时,环己烷浓度与折光率的关系

2.列表记录各体系的沸点温度及折光率数据,并分别确定各测量体系气、液相的组成。

二组分溶液沸点-组成图

实验4.5 二组分溶液沸点-组成图的绘制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阿贝折光仪及超级恒温槽的使用方法 2.掌握沸点-组成图的绘制方法 3.掌握用折光率确定二元液体组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二组分完全互溶液体系统蒸馏曲线可分为三类: (1)系统中两组分对拉乌尔定律的偏差都不大,在T-x图上溶液的沸点总是介于A、B两纯液体的沸点之间,(如图) (2)两组分对拉乌尔定律都产生较大的负偏差,在p-x图上出现最小值时,在T-x图上将出现最高点,(如图) (3)两组分对拉乌尔定律都产生较大的正偏差,在p-x图上出现最大值时,在T-x图上将出现最低点,(如图) 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称为最高恒沸点和最低恒沸点,对应的组成称为恒沸组成,其相应的混合物称为恒沸混合物。

系统中两组分对拉乌尔定律的偏差都不大两组分对拉乌尔定律都产生较大的负偏差 两组分对拉乌尔定律都产生较大的正偏差

本实验是在某恒定压力下则定乙醇—正己烷二组分系统的沸点与组成平衡数据,并绘制该液体混合物的蒸馏曲线,其类型是系统中两组分对拉乌尔定律的偏差都较大的类型。 三、仪器试剂 超级恒温槽、阿贝折光仪、蒸馏瓶、恒流源、精密数字温度计、量筒、移液管、滴管、 环己烷、无水乙醇、丙酮、重蒸馏水、80%、60%、40%、20%环己烷—-乙醇标准混合液; 各种组成的环己烷—乙醇混合液。 四、实验步骤 1.测定沸点与组成的关系:使用折光率仪测量上述混合溶液相应的折光率。以折射率对浓度作图,即可绘制工作曲线。 2. 一定组成环己烷——乙醇混合液沸点及气液两相折射率的测定。按图装好装置后,加入药品,环己烷/乙醇: 26.21ml/0.45ml、25.44ml/1.23ml、23.41ml/3.25ml、 19.46ml/7.21ml、17.15ml/9.52、11.61ml/15.85ml、 6.4ml/20.23ml、1.41ml/25.26ml,加热回流。 3.待温度读数稳定后,将蒸馏瓶稍稍倾斜,使小槽中的冷凝回流蒸气瓶,发福倾倒三次,待小槽收集满后,记下沸点温度,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实验五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摘要: 本实验利用阿贝折射仪测定液体和蒸气的组成,并用折光率确定双组分体系的组成,绘制在一大气压下水——正丙醇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从而确定其最低恒沸点温度及恒沸混合物的组成。 关键词: 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最低恒沸点 Abstract: This experiment using abbe refraction analyzer to measure liquid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team, and determine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two components system composition, draw in a water-was propanol, atmospheric pressure double liquid gas and liquid of the department of equilibrium phase diagram, so as to determine the minimum constant boiling point temperatur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zeotropic mixture. Key-words: bi-liquid system gas-liquid equilibrium phase-graph lowest constant boiling point 前言: 一、实验原理 在常温下,两液态物质混合而成的体系称为双液系。两液体若只能在一定比例范围内互相溶解,称为部分互溶双液系,若两液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溶解,则称为完全互溶双液系。例如:苯-乙醇体系,正丙醇-水体系,环己烷—乙醇体系都是完全互溶双液系,苯-水体系则是部分互溶双液系。 液体的沸点是指液体的蒸气压与外压相等时的温度。在一定的外压下,纯液体的沸点有确定的值。但对于双液系来说,沸点不仅与外压有关,而且还与双液系的组成有关,即与双液系中两种液体的相对含量有关。 双液系在蒸馏时具有另一个特点是:在一般情况下,双液系的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并不相同。因此原则上有可能用反复蒸馏的方法,使双液系中的两液体互相分离。 通常用几何作图的方法将双液系的沸点对其气相、液相组成作图,所得图形称为双液系T-x相图,在一定温度下还可画出体系的压力P与组成的P-x关系图。完全互溶双液系在恒定压力下的气液平衡相图可分为三类: 如果溶液与拉乌尔定律的偏差不大,在T—x图上,溶液的蒸汽压和沸点介于A,B两纯组分蒸汽压及沸点之间,如甲苯-苯体系(图5-1)所示,为第一类。 实际溶液由于A—B两组分的相互影响,常与拉乌尔定律有较大的偏差。在T—X图上

二组分溶液沸点—组成图的绘制

学号:21 成绩: 基础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二组分溶液沸点—组成图 的绘制 应用化学二班级3 组号 实验人姓名:xx 同组人姓名:xx 指导老师:周崇松 实验日期:2013.9 湘南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一.实验目的 1.测定常压下环己烷-乙醇二元系统的气液平衡数据,绘制沸点-组成相图。 2.掌握双组分沸点的测定方法,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分馏原理。 3.掌握阿贝折射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一定的外压下,纯液体的沸点是恒定的,但对于完全互溶双液系,沸点 不仅与外压有关,而且还与其组成有关,并且在沸点时,平衡的气-液两相组成往往不同。根据相律:F=C-P+2,一个气液共存的二组分体系,其自由度为2,只需再任意确定一个变量,其自由度就减为1,整个体系的存在状态就可以用二维图来描述。本实验中采用在一定压力下,作出体系的温度T 和组分x 的关系图,即T-x 图。 完全互溶体系的T-x 图可分为三类:①液体与Raoult 定律的偏差不大,在T-x 图上,溶液的沸点介于两种纯液体的沸点之间(图1.a ),如苯-甲苯系统;②由于两组分的相互作用,溶液与Raoult 定律有较大的负偏差,在T-x 图上存在最高沸点(图1.c ),如卤化氢-水系统;③ 溶液与Raoult 定律有较大的正偏差,在T-x 图上存在最低沸点(图1.b ),如乙醇-水系统。②和③类溶液,在最高或最低沸点时的气-液两相组成相同,这些点称为恒沸点,此浓度的溶液称为恒沸点混合物,相应的温度称为恒沸温度,相应的组成称为恒沸组成。 本实验所要测绘的环己烷-乙醇体系即属于第二类溶液。对于一个组成恒定的封闭系统,当系统达到气液平衡温度时,气液两相的组成和温度恒定不变,以此便能得到该温度下的平衡气-液两相组成的一对坐标。依次改变系统的组成就能得到一系列的平衡气-液两相组成坐标点,用光滑曲线连接即成相图。 实验所用的沸点仪结构如图2,冷凝管底部的小球用以收集冷凝下来的 气相样品。电热丝直接浸入溶液中加热可避免暴沸现象,温度计外的小玻璃罩有利于降低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温度计读数波动。平衡时气-液两相组成的分析用的是折射率法,因为溶液的折射率与其组成有关。若在一定温度下,测得一系列已知浓度溶液的折射率,作出该温度下溶液的折射率-组成工作曲线,就可通过测量同温度下的未知浓度溶液的折射率得到此溶液的浓度。因折射率是温度的函数,测定时必须严格控制阿贝折光仪的测量温度。 t/℃ t/℃ t/℃ A A A B B B x B (a) x B (b)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x B (c)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 二元体系沸点-组成图测绘

C7二元体系沸点-组成图测绘 ——实验日期:2014年4月日姓名:马玉仁学号:1120122488 班级:10011202 一、实验目的 (一)在大气压下,测定环己烷-乙醇体系气、液平衡相图(沸点-组成图)。(二)掌握阿贝折光仪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原理及实验公式 一个完全互溶的二元体系,两个纯液体组分,在所有组成范围内完全互溶。在定压下,完全互溶的二元体系的沸点—组成图可分为三类,如图C7.1所示。 a.溶液的沸点介于两纯组分沸点之间,如苯一甲苯体系; b.溶液有最低恒沸点,如环己烷-乙醇体系; c.溶液有最高恒沸点,如丙酮—氯仿体系。 b、c两类溶液在最高或最低恒沸点时气、液两相组成相同,加热蒸发只能使气相总量增加,气、液相组成及溶液沸点保持不变,此温度称恒沸点,相应组成称恒沸组成。 图C7.1 二元体系T-x图 下面以a为例,简单说明绘制沸点-组成图的原理。加热总组成为x1的溶液,体系的温度上升,达液相线上1点时溶液开始沸腾,组成为x2的气相开始生成,但气相量很少(趋于0),x1、x2二点代表达到平衡时液、气两相组成。继续加热,气相量逐渐增多,沸点继续上升,气、液二相组成分别在气相线和液相线上变化,当达某温度(如2点),并维持温度不变时,则x3、x4为该温度下液、气两相组成,气相、液相的量之比按杠杆规则确定。从相律f = c - p +2可知,当外压恒定时,在气、液两相共存区域自由度等于1,当温度一定时,则气、液两相的组成也就确定,总组成一定,由杠杆规则可知两相的量之比也已确定。因此,在一定的实验装置中,全回流的加热溶液,在总组成、总量不变时,当气相的量与液相的量之比也不变时(达气-液平衡),则体系的温度也就恒定。分别取出气、液两相的样品,分析其组成,得到该温度下,气、液两相平衡时各相的组成。改变溶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实验五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一、实验目的 1、绘制在标准压力下乙醇-正丙醇体系的沸点组成图,并确定其恒沸点及恒沸组成; 2、熟练掌握测定双组分液体沸点的方法及用折光率确定二组分物系组成的方法; 3、掌握超级恒温槽、阿贝折射仪、气压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相图 任意两个在常温时为液态的物质混合起来组成的体系称为双液系。两种溶液若能按任意比例进行溶解,称为完全互溶双液系,如环已烷-乙醇、正丙醇-乙醇体系都是完全互溶体系。若只能在一定比例范围内溶解,称为部分互溶双液系,例苯-水体系。 在完全互溶双液系中,有一部分能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如苯-甲苯系统,二者的行为均符合拉乌尔定律,但大部分双液系是非理想液态混合物,其行为与拉乌尔定律有偏差。 液体的沸点是指液体的蒸气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的温度。在一定外压下,纯液体的沸点有其确定值,但双液系的沸点不仅与外压有关,而且还与两种液体的相对含量有关。双液系两相平衡时的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并不相同。 通常用几何作图的方法将双液系的沸点对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作图,所得图形叫双液系的沸点T(或t)-组成(x)图,即T(或t)—x图。它表明了沸点与液相组成和与之平衡的气相组成之间的关系。 在恒定压力下,二组分系统气液达到平衡时,其沸点-组成(t-x)图分三类: (1)混合液的沸点介于A、B二纯组分沸点之间。这类双液系可用分馏法从溶液中分离出两个纯组分。如苯-甲苯系统,此时混合物的行为符合拉乌尔定律或对拉乌尔定律的偏差不大。如图5-1(a)所示。 (2)有最低恒沸点体系,如环已烷-乙醇体系,t—x图上有一个最低点,此点称最低恒沸点,在此点相互平衡的液相和气相具有相同的组成,此时混合物的行为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最大正偏差,如图5-1(b)所示。对于这类的双液系,用分馏法不能从溶液中同时分离出两个纯组分。 (3)有最高恒沸点体系,如氯仿-丙酮体系,t—x图上有一个最高点,此点称最高恒沸点,在此点相互平衡的液相和气相具有相同的组成,此时混合物的行为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最大负偏差,如图5-1(c)所示。对于这类的双液系,用分馏

乙醇和正丙醇物系分离系统的设计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 ~2012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姓名:谢威宁专业班级:09化工1班 指导教师:李青云工作部门:化工与材料学院 一、课程设计题目乙醇和正丙醇物系分离系统的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 1.设计条件 生产能力:25000吨/年(每年按300天生产日计算) 原料状态:苯含量40%(wt%);温度:25℃;压力:100kPa;泡点进料; 分离要求:塔顶馏出液中苯含量99%(wt%);塔釜苯含量2%(wt%)操作压力:100kPa 其它条件:塔板类型:浮阀塔板;塔顶采用全凝器;R=1.9R m 2.具体设计内容和要求 (1)设计工艺方案的选定 (2)精馏塔的工艺计算 (3)塔板和塔体的设计 (4)水力学验算 (5)塔顶全凝器的设计选型 (6)塔釜再沸器的设计选型 (7)进料泵的选取 (8)绘制流程图 (9)编写设计说明书 (10)答辩

三、进度安排 时间设计安排 10.26—10.28 设计动员,下达任务书,查阅资料,拟定设计方案,方案论证,物性数据计算 10.28—11.11 工艺计算(物料衡算、确定回流比、计算理论板层数、实际板层数、实际进料板位置) 11.11—11.18 塔结构设计(物性数据的计算、塔径计算、塔结构尺寸的计算、水力学性能校验、负荷性能图及塔高的计算) 11.18—11.25 热量衡算;附属设备的选型和计算 11.25-12.02 绘制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CAD图) 12.02—12.09 绘制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借图板和丁字尺,手工绘制图)12.09—12.16 编写设计说明书,答辩要求 2012.01.03 将说明书及图纸装订并提交 2012.1.4—1.5 答辩 四、基本要求 序号设计内容要求 1 设计工艺方案的选定精馏方式及设备选型等方案的选定和论证(包括 考虑经济性;工艺要求等)绘制简单流程图 2 精馏塔的工艺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回流比、全塔效率、实际 塔板数、实际进料位置等的确定 3 塔板和塔体的设计设计塔高、塔径、溢流装置及塔板布置等 4 水力学验算绘制塔板负荷性能图 5 塔顶全凝器的设计选型计算冷凝器的传热面积和冷却介质的用量 6 塔釜再沸器的设计选型计算再沸器的传热面积和加热介质的用量 7 进料泵的选取选取进料泵的型号 8 绘图绘制带控制点的流程图(CAD和手工绘制) 9 编写设计说明书目录,设计任务书,设计计算结果,流程图,参 考资料等 10 答辩每班数不少于20人答辩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11年10 月14 日

二元体系沸点-组成图测绘.

二元体系沸点-组成图测绘 1 实验目的及要求 1)在大气压下,测定环己烷-乙醇体系气、液平衡相图(沸点-组成图)。 2)掌握阿贝折光仪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原理 一个完全互溶的二元体系,两个纯液体组分,在所有组成范围内完全互溶。在定压下,完全互溶的二元体系的沸点—组成图可分为三类,如图C7.1所示。 a.溶液的沸点介于两纯组分沸点之间,如苯一甲苯体系; b.溶液有最低恒沸点,如环己烷-乙醇体系; c.溶液有最高恒沸点,如丙酮—氯仿体系。 b、c两类溶液在最高或最低恒沸点时气、液两相组成相同,加热蒸发只能使气相总量增加,气、液 图C7.1 二元体系T-x图 下面以a为例,简单说明绘制沸点-组成图的原理。加热总组成为x1的溶液,体系的温度上升,达液相线上1点时溶液开始沸腾,组成为x2的气相开始生成,但气相量很少(趋于0),x1、x2二点代表达到平衡时液、气两相组成。继续加热,气相量逐渐增多,沸点继续上升,气、液二相组成分别在气相线和液相线上变化,当达某温度(如2点),并维持温度不变时,则x3、x4为该温度下液、气两相组成,气相、液相的量之比按杠杆规则确定。从相律f = c - p +2可知,当外压恒定时,在气、液两相共存区域自由度等于1,当温度一定时,则气、液两相的组成也就确定,总组成一定,由杠杆规则可知两相的量之比也已确定。因此,在一定的实验装置中,全回流的加热溶液,在总组成、总量不变时,当气相的量与液相的量之比也不变时(达气-液平衡),则体系的温度也就恒定。分别取出气、液两相的样品,分析其组成,得到该温度下,气、液两相平衡时各相的组成。改变溶液总组成,得到另一温度下,气、液两相平衡时各相的组成。测得溶液若干总组成下的气液平衡温度及气、液相组成,分别将气相点用线连接即为气相线,将液相点用线连接即为液相线,得到沸点-组成图。 气相、液相的成份分析采用折光率法:先绘出折光率~组成(n~x)的等温线,方法是在定温下测定已知各种组成(x)的折光率(n),绘出n~x等温线。对于未知组成的样品,取出各相样品后,迅速测出该温度下的折光率(n),便可以从n~x线查出其相应组成。 3 仪器与试剂 恒温槽 恒沸点仪 折光仪 镜头纸 加热电源 电热丝 导线(带夹子) 橡皮塞 温度计(0.1,50~100℃)放大镜 量筒(30ml)洗耳球 吸管 环己烷(A.R.)无水乙醇(A.R.)

二组分溶液沸点一组成图的绘制

二组分溶液沸点一组成图的绘制 一内容提要 本实验采用回流冷凝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环己烷-乙醇溶液的沸点和气液两相的平衡浓度,绘制沸点—组成图,并从图上确定体系的最低恒沸物及其相应的组成。 二目的要求 1.掌握沸点一组成图的绘制方法。 2.掌握阿贝折光仪及超级恒温槽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关键 1.在测定工作曲线步骤中,配制液体时要求使用移液管准确移液,从而保证绘制工作曲线的准确性。每种浓度样品其沸腾状态应尽量一致,即以气泡“连续”、“均匀”冒出为好,不要过于激烈也不要过于缓慢。 2.由于液体的折射率受温度影响很大,折射仪采和用温槽恒温,恒温水在回路中要保持循环畅通。用阿贝折光仪测液体折射率时,用滴管滴数滴液体于棱镜上,待整个镜面浸润后再进行观察。 3.蒸馏瓶中电热丝一定要被溶液浸没后方能通电加热,否则电热丝易烧断或燃烧着火。四预备知识 1.杠杆原则.当组成以物质的量分数(x)表示时,两相的物质的量反比于系统点的两个相点线段的长度。 2.在恒定压力下,实验测定一系列不同组成液体的沸腾温度及平衡时气液两相的组成,即可绘出该压力下的温度-组成图。最大正偏差系统的温度-组成图上出现最低点,在此点气相线和液相线相切,由于对应于此点组成的液相在指定压力下沸腾时产生气相与液相组成相同,故沸腾时温度恒定,且这一温度又是液态混合物的最低温度,故称之为最低恒沸点,与此类似,最大负偏差系统的温度—组成图上出现最高点,即为最高恒沸点。恒沸混合的组成取决于压力,压力一定,恒沸混合物的组成一定;压力改变,恒沸混合物的组成改变,甚至恒沸点可以消失,这证明恒沸混合物不是一种化合物。 五实验原理 在恒压下完全互溶的二组分溶液体系的沸点一组成图可分三类: 1.理想的二组分溶液,其沸点介于两组分沸点之间,如苯-甲醇体系。 2.对拉乌尔定律发生负偏差的溶液,其溶液有最高恒沸点,如丙酮—氯仿、硝酸—水体系。 3.对拉乌尔定律发生正偏差的溶液,其溶液有最低恒沸点,如苯—乙醇、乙醇—水体系。 了解二组分溶液的沸点—组成图,对两组分的分离——精馏有指导意义。 本实验采用回流冷凝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环已烷——乙醇溶液的沸点和气、液两相的组成,从而绘制T-x图。 它们表明了沸点和气、液两相组成的关系,当体系总组成x的溶液开始沸腾时,气相组成为y,继续蒸馏,则气相量增加,液相量相应减少(体系总量不变),溶液温度上升,由于回流的作用,控制了两相的量为一定,其沸点也为一定,此时气相组成为y′,与其平衡的液相组成为x′,系统的平衡沸点为t 沸,此时气液两相的量服从杠杆原理。 压力一定时,对两相共存区进行相律分析:组分K=2,相数 =2,所以自由度F=K+1-=2+1-2=1,就是说,若系统温度一定,气、液两相成分就已确定,当总量一定时由杠杆原理可知,两相的量也一定:反过来,在一定实验装置中,利用回流的方法,控制气液两相的相对量一定,使系统的温度一定,则气、液组成一定。 用精密温度计可以测出平衡温度(即沸点),取出该温度下的气液两相样品,用折射率测定可以求出其组成。因为折射率与组成有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这可以通过测定一系列已知组成的样品的折射率,绘出工作曲线即折射率-组成图表示出来。这样,只要测定出未知样品的折射率就可以从图上找到未知样品的组成。 折射率是用阿贝折光仪测得,仪器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见附录“阿贝折光仪”。 本实验的工作就是测出溶液的沸点和气液相的折射率。

双液系沸点组成图的绘制

实验报告纸 x乙醇0 0.1 0.2 0.3 0.4 0.5 折射率n 1.4232 1.4147 1.4085 1.402 1.3952 1.3882 x乙醇0.5 0.6 0.7 0.8 0.9 1 折射率n 1.3882 1.3850 1.3791 1.3700 1.3624 1.3585 表4-1 实验数据记录表 室温:23.8℃气压:汞柱759.4mm=103278.4Pa 在20ml乙醇中加入环己烷 气相液相沸点(℃) 折射率n x乙醇折射率n x乙醇T沸点ΔT T正常 0.5 1.3606 0.9558 1.3600 0.9640 76.89 -0.1482 76.74 1 1.3750 0.7308 1.3619 0.9358 74.89 -0.1444 74.75 2 1.3860 0.5574 1.3660 0.8779 71.16 -0.1372 71.02 3 1.3927 0.4538 1.3711 0.7919 68.05 -0.1312 67.92 4 1.3940 0.4347 1.3770 0.6964 66.29 -0.1278 66.16 5 1.3940 0.4317 1.3830 0.6009 65.33 -0.1259 65.20 注:乙醇的沸点77.83℃ 表4-2 实验数据记录表 室温:23.8℃气压:汞柱759.4mm=103278.4Pa 在20ml环己烷中加入乙醇 气相液相沸点(℃) 折射率n x乙醇折射率n x乙醇T沸点ΔT T正常 0.5 1.4092 0.1956 1.4209 0.0125 71.61 -0.1380 71.47 1 1.4038 0.2801 1.4174 0.0673 65.83 -0.1269 65.70 2 1.4020 0.308 3 1.4099 0.1847 64.67 -0.1246 64.55 3 1.4011 0.322 4 1.4036 0.2833 64.59 -0.124 5 64.47 4 1.3996 0.3459 1.3956 0.408 5 64.65 -0.124 6 64.53 5 1.3982 0.3678 1.3888 0.5149 64.88 -0.1251 64.75 注:环己烷的沸点80.25℃ΔT=T沸(101325-P)/(101325*10);T正常=T沸+ΔT

二元体系沸点-组成图

二元体系沸点--组成图测绘 1 实验目的及要求 (1)在大气压下,测定环己烷-乙醇体系气、液平衡相图(沸点-组成图)。 (2)掌握阿贝折光仪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原理 一个完全互溶的二元体系,两个纯液体组分,在所有组成范围内完全互溶。在定压下,完全互溶的二元体系的沸点组成图可以分为三类 (a)溶液的沸点介于两纯组分之间; (b)溶液由最低恒沸点; (c)溶液由最高恒沸点。

(b)(c)两类溶液在最高候着最低恒沸点时气、液两相组成相同,加热蒸发只能使气相总量增加,气、液相组成及溶液沸点保持不变,此温度称为恒沸点,相应组成称为恒沸组成。 绘制沸点组成图的原理:加热总组成为x1的溶液,体系的温度上升,达到液相线上的1点时溶液开始沸腾,组成为x2的气相开始生成,但是气相量很少,x1x2二点代表达到平衡时液、气两相组成。继续加热,气相量逐渐增加,沸点继续上升,气、液二相组成分别在气相线与液相线上变化,当达到某温度时并维持温度不变时,则x3x4为该温度下液、气两相组成,气相、液相的量按照杠杆原理确定。从相律f=c-p+2得:当外压恒定时,在气、液两相共存区域自由度为1;当温度一定是,则,气、液两相的组成也就确定,总组成一定,由杠杆规则可知两相的量之比也确定。因此,在一定的实验装置中,全回流的加热溶液,在总组成、总量不变时,当气相量与液相量之比也不变时,则体系的温度也就恒定。分别取出气、液两相的样品,分析其组成,得到该温度下气、液两相平衡时各相的组成。改变溶液总组成,得到另一温度下,气、液两相平衡时各相的组成。测得溶液若干总组成下的气液平衡温度及气、液相组成,分别将气相点用

物化实验——双液系沸点-组成图的绘制

实验五双液系沸点-组成图的绘制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100 kPa下乙醇一乙酸乙酯体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2. 使用数字阿贝折射仪测定液体、气体的组成。 一、基本原理 从完全互溶双液系的t-x图中可清楚地看到系统在达到沸腾时的温度,以及达到气液平衡时气、液两相的组成。t-x图对于了解系统的行为,系统的分馏过程很有实用价值。 理想的双液系在全部组成范围内符合拉乌尔定律,有少数系统能近似符合理想溶液的行为,但大多数系统在p-x图中有正或负的偏差。本实验采用的系统是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的系统。 在一定压力下完全互溶双液系的沸点与组成的关系有三种情况: 1. 溶液沸点介于二纯组分的沸点之间,如正丙醇一乙醇、苯一甲苯。 2. 溶液具有最高恒沸点如氯化氢一水、硝酸一水。 3. 溶液具有最低恒沸点如苯一乙醇、乙醇一水、乙醇一乙酸乙酯。 上述情况的t-x图如图5-1所示。 从相律分析,对于双液系,当压力恒定时,在气液相平衡共存区域内,自由度等于1(F = C–P + 1 = 2–2 + 1 = 1),当温度一定,气液二相的组成也一定。反之,溶液的组成一定,气液平衡时系统温度恒定。将某组成的双液系置于沸点仪中,加热至沸腾,在气液两相达平衡,测定其沸点为t1,同时测定达到平衡时的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分别为y1和x1(如图5-1左)。若换一种x B稍小的物系,加热蒸馏达到新的平衡,沸点t2对应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为y1’、x1’。 待二相平衡以后,取出二相样品,用物理方法或化学的方法分析二相的组成,在t-x图中画出该温度下二相平衡时各相组成的坐标点(可用·表示气相点,用×表示液相点)。不断改变系统的组成,再按上法测出一对对坐标点。分别将气相点和液相点连成气相线和液相线,就得到完全互溶双液系的t-x相图。 仪器装置如图5-2所示;整个装置分为加热部分与冷凝部分,加热部分由电热丝和电源组成(220 V电压变至0 V~15 V,视需要而定)。蒸汽在支管B中冷凝。冷凝液一部分回流入沸点仪,一部分存于小槽D室中,温度计由热电偶构成浸入液面。液体样品自A处吸出,气相冷凝液自B管底部小D室中吸出。

乙醇正丙醇分离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常压连续筛板式精馏塔分离乙醇—正丙醇二元物系的设计。 2.原始数据及条件: 进料:乙醇含量0.5(摩尔分数,下同),其余为正丙醇,F=3400Kg/h,塔顶进入全凝器,塔板压降0.7Kpa。 分离要求:塔顶乙醇含量0.90;回收率为0.95;全塔效率0.55。 操作条件:塔顶压强1.03atm(绝压);泡点进料; R/Rmin=1.6 。 3.设计任务: (1)完成该精馏塔的各工艺设计,包括设备设计及辅助设备选型。(2)画出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塔板版面布置图、精馏塔设计条件图。 (3)写出该精馏塔的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结果汇总和设计评价。

摘要 在本次任务中,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要求设计的是乙醇----丙醇连续浮阀精馏塔,除了要计算其工艺流程、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筛板塔的设计计算,以外,并对精馏塔的主要工艺流程进行比较详细的设计,并画出了精馏塔的工艺流程图和设备条件图。 本次设计选取回流比R=1.8Rmin=1.6×1.34=2.144应用图解法计算理论版数,求得理论塔板NT为12块(包括塔釜再沸器),第6块为进料板。设计中采用的精馏装置有精馏塔 ,冷凝器等设备,采用间接蒸汽加热,物料在塔内进行精馏分离,余热由塔顶产品冷凝器中的冷却介质带走,完成传热传质. 塔的附属设备中,所有管线均采用无缝钢管。预热器采用管壳式换热器。用99.97℃塔釜液加热。料液走壳程,釜液走管程。本设计采用了筛板塔对乙醇-丙醇进行分离提纯,塔板为碳钢材料,通过板压降、漏液、液泛、液沫夹带的流体力学验算,均在安全操作范围内。 关键字:乙醇-丙醇筛板塔物料衡算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实验3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钱佳鹏 120242119 3.1实验目的与要求 3.1.1用沸点仪测定在一大气压下环已烷-乙醇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确定其最低恒沸点温度及恒沸混合物的组成。 3.1.2掌握双组分体系沸点的测定方法。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分馏原理。 3.1.3用阿贝折射仪测定液体和蒸气的组成,学会用折光率确定双组分体系的组成。 3.2预习要求 3.2.1了解绘制双液系相图的基本原理。 3.2.2了解阿贝折射仪的使用方法。 3.2.3了解本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如何判断气—液两相已达到平衡。 3.3实验原理 在常温下,两液态物质混合而成的体系称为双液系。两液体若只能在一定比例范围内互相溶解,称为部分互溶双液系,若两液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溶解,则称为完全互溶双液系。例如:苯—乙醇体系、正丙醇—水体系、环已烷—乙醇体系都是完全互溶双液系,苯—水体系则是部分互溶双液系。 液体的沸点是指液体的蒸气压与外压相等时的温度。在一定的外压下,纯液体的沸点有确定的值。但对于双液系来说,沸点不仅与外压有关,而且还与双液系的组成有关,即与双液系中两种液体的相对含量有关。 双液系在蒸馏时具有另一个特点是:在一般情况下,双液系的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并不相同。因此原则上有可能用反复蒸馏的方法,使双液系中的两液体互相分离。 通常用几何做图的方法将双液系的沸点对其气相、液相组成做图,所得图形称为双液系T —χ相图,在一定温度下还可画出体系的压力与组成的P —χ关系图。完全互溶双液系在恒定压力下的气液平衡相图可分为三类: 如果溶液与拉乌尔(Raoult )定律的偏差不大, 在T —χ相图上,溶液的蒸气压和沸点介于A-B 两纯组分蒸气压及沸点之间,如甲苯—苯体系图3—1所示,为第一类。 图3—1 完全互溶体系的一种蒸馏相图 图3—2 完全互溶双液系的另一种蒸馏相图 图3—3 完全互溶双液系的另一种蒸馏相图

二组分溶液沸点—组成图的绘制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二组分溶液沸点——组成图的绘制 班级:09级应化一班 学号:200914120120 报告人:裴哲民 同组人:匡江梅,李琪瑶,潘齐常,陈斌,梁细莲 实验时间:2011年9月16日 辅导老师:李传华 一.实验目的 1.测定常压下环己烷-乙醇二元系统的气液平衡数据,绘制沸点-组成相图。 2.掌握双组分沸点的测定方法,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分馏原理。 3.掌握阿贝折射仪的使用方法。 二. 基本原理 在一定的外压下,纯液体的沸点是恒定的,但对于完全互溶双液系,沸点不仅与外压有关,而且还与其组成有关,并且在沸点时,平衡的气-液两相组成往往不同。根据相律:F=C-P+2,一个气液共存的二组分体系,其自由度为2,只需再任意确定一个变量,其自由度就减为1,整个体系的存在状态就可以用二维图来描述。本实验中采用在一定压力下,作出体系的温度T 和组分x 的关系图,即T-x 图。 完全互溶体系的T-x 图可分为三类:①液体与Raoult 定律的偏差不大,在T-x 图上,溶液的沸点介于两种纯液体的沸点之间(图 1.a ),如苯-甲苯系统;②由于两组分的相互作用,溶液与Raoult 定律有较大的负偏差,在T-x 图上存在最高沸点(图1.c ),如卤化氢-水系统;③ 溶液与Raoult 定律有较大的正偏差,在T-x 图上存在最低沸点(图1.b ),如乙醇-水系统。②和③类溶液,在最高或最低沸点时的气-液两相组成相同,这些点称为恒沸点,此浓度的溶液称为恒沸点混合物,相应的温度称为恒沸温度,相应的组成称为恒沸组成。 本实验所要测绘的环己烷-乙醇体系即属于第二类溶液。对于一个组成恒定的封闭系 t/℃ t/℃ t/℃ A A A B B B x B (a) x B (b)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x B (c)

乙醇正丙醇精馏实验

精馏实验 一、原始数据: 液相组成x 气相组成y 沸点℃1/x 1/y 0 0 97.16 0.126 0.24 93.85 7.9365 4.1667 0.188 0.318 92.66 5.3191 3.1447 0.21 0.339 91.6 4.7619 2.9499 0.358 0.55 88.32 2.7933 1.8182 0.461 0.65 86.25 2.1692 1.5385 0.546 0.711 84.98 1.8315 1.4065 0.6 0.76 84.13 1.6667 1.3158 0.663 0.799 83.06 1.5083 1.2516 0.844 0.914 80.59 1.1848 1.0941 1 1 78.38 1.0000 1.0000 Cp KJ/Kmol/K 乙醇r KJ/Kmol 822.2064 2.9050

二、数据处理 全回流 塔顶 折光率 质量浓度 摩尔分数 温度℃ ① 1.3625 81.3 ② 1.3625 平均 1.3625 0.8364 0.8696 塔底 折光率 ① 1.3758 ② 1.3740 平均 1.3749 0.2597 0.3139 7板 折光率 ① 1.3725 ② 1.3725 平均数 1.3725 0.3713 0.4351 8板 折光率 ① 1.3741 ② 1.3752 平均数 1.3747 0.2713 0.3269 计算示例: (1)折光率3625.12 3625 .13625.1=+= n (2)质量分数8364.0209.643625.1*512.46-=+= (3)摩尔分数=8696.060 8364 .0-1468364.0468364 .0=+ 正丙醇r KJ/Kmol Cp KJ/Kmol/K 713.2920 2.7165 混合液rm KJ/Kmol Cpm KJ/Kmol/K 735.0749 2.7542 料液摩尔分数与折光率关系 料液 摩尔分数 摩尔分数 乙醇 0% 100% 折光率 1.3805 1.359

实验十一_二组分沸点组成相图的制作

实 验 报 告 一、 数据记录和处理 1.数据记录表 T 室温= 23.4℃ 表1 室温时正丙醇-乙醇溶液的组成与折射率的对应关系数据记录表 始P = 102.7kpa 末P = 102.7kpa 表2 正丙醇-乙醇溶液沸点-组成相图各数据记录表 2. 室温时绘制正丙醇—乙醇溶液组成与其折射率标准曲线 表3 室温时正丙醇-乙醇溶液的组成与折射率的对应关系表

表3数据的计算示例: 查附表9-8表计算得到: ρ0.8013 = 正丙醇 ρ0.7865 = 乙醇 再求正丙醇-乙醇溶液中正丙醇的物质的量分数浓度X正丙醇。 由表3数据绘制标准曲线: . . 图1 正丙醇物质的量分数与折射率的标准曲线

3. 常压下正丙醇-乙醇体系的沸点-组成相图的测绘 表4 正丙醇-乙醇溶液沸点-组成相图各数据处理表 由表4数据绘制相图: 图2 正丙醇-乙醇体系的沸点-组成相图

二、回答问题 1.本实验如何判断气、液两相达到平衡?用相律加以说明。如果取样口或空气口 塞子漏气,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2.折射率-组成标准曲线的测定误差可能来自哪些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小误 差? 3.实验中超级恒温槽的作用?能否换成普通恒温槽? 4.气液平衡后,气相和液相在平衡仪内的温度不同,某同学认为这样测量出的气、 液相折射率会存在误差,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5.本实验中气液平衡仪及毛细管为什么必须干燥?本实验测得的沸点-组成相图的 误差主要来源是那些操作? 6.本实验中Ⅰ-Ⅹ号溶液的浓度应如何选择?若某一号溶液的浓度发生不大的变化, 对实验测得的相图有无影响? 7.影响纯物质沸点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混合液沸点的因素有哪些?加入平衡仪 内液体的量的多少对沸点有影响吗?

实验六双液系沸点-组成图的绘制预习及实验报告书写要点

董 超 编 写 实验六 双液系沸点-组成图的绘制 【重要提示】 环己烷-异丙醇溶液的浓度调整为: 序号 1 2 3 4 5 6 %V 异丙醇 10% 20% 35% 50% 70% 85% 一、实验原理部分书写要点 1.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的概况及其特征(简单概括....); 2.本实验所涉及双液系的特点; 3.本实验绘制相图所使用的实验方法。 【注】:实验原理部分如果较长,可附页书写; 物理化学实验教材另需预习内容:(1) Excel 常用函数 ④ round P 13 (2) 金属电阻温度计 P 131 物理化学理论课相关内容:① §6.1 相律 P 228 ② §6.4 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2.温度-组成图 P 244 二、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室温:______________ 大气压:______________ 气相折光率g D n 及其测定温度T ∕℃ 液相折光率l D n 及其测定温度T ∕℃ 1 2 3 1 2 3 溶液 序号 T b ∕℃ g D n T g D n T g D n T l D n T l D n T l D n T 1 2 ... ... ... ... ... ... ... ... ... ... ... ... ... (6)

董 超 三、实验数据处理要求 1.计算气、液相折光率测定值的平均值,并根据环己烷-异丙醇双液系的温度系数 41410D dn dt ??=?×℃进行温度校正; 2.用Excel 软件对教材P 48的环己烷-异丙醇双液系的D x n ?异丙醇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建立()D x f n =异丙醇的拟合方程; 3.由()D x f n =异丙醇的拟合方程根据经过温度校正的折光率计算气、液相的平衡组成; 4.绘制环己烷-异丙醇双液系的沸点组成图; 5.根据相图确定恒沸点的相关数据:,b T 恒、x 异丙醇, 恒 ,并作误差分析。 四、实验数据处理部分书写参考格式 1.环己烷-异丙醇双液系的()D x f n =异丙醇拟合方程为:______(填入拟合方程表达式)_____ 2.折光率温度校正及气、液相平衡组成计算 环己烷-异丙醇双液系的温度系数 41410D dn dt ??=?×℃

乙醇-正丙醇溶液连续板式精馏塔的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书最终版

青岛科技大学 化工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乙醇-正丙醇溶液连续板式精馏塔的设计指导教师:屈树国 学生姓名:魏慎成张宏生韩尚杰翟喜民冯学栋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135班 日期2015/12/11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二塔板的工艺设计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精馏塔设计模拟 (三)塔板工艺尺寸计算 1)塔径 2)溢流装置 3)塔板分布、浮阀数目与排列 (四)塔板的流体力学计算 1)气相通过浮阀塔板的压强降2)淹塔 3)雾沫夹带 (五)塔板负荷性能图 1)雾沫夹带线 2)液泛线 3)液相负荷上限 4)漏液线 5)液相负荷上限 (六)塔工艺数据汇总表格 三塔的附属设备的设计 (一)换热器的选择 1)预热器 2)再沸器的换热器 3)冷凝器的换热器 (二)泵的选择 四塔的内部工艺结构 (一)塔顶 (二)进口 ①塔顶回流进口 ②中段回流进口 (三)人孔 (四)塔底 ①塔底空间 ②塔底出口 五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六主体设备图 七附件 (一)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二)主体设备图 八符号表 九讨论 十主要参考资料

一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设计一板式精馏塔,用以完成乙醇-正丙醇溶液的分离任务 【设计依据】如表一 表一 【设计内容】 1)塔板的选择; 2)流程的选择与叙述; 3)精馏塔塔高、塔径与塔构件设计; 4)预热器、再沸器热负荷及加热蒸汽消耗量,冷凝器热负荷及冷却水用量,泵的选择; 5)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及主体设备图。 二塔板的工艺设计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本设计的任务是分离乙醇—正丙醇混合液,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应采用连续精馏流程,运用Aspen软件做出乙醇—正丙醇的T-x-y 相图,如图一:

实验二 双液系沸点-成分图的绘制

双液系沸点-成分图的绘制 一、实验目的 1、用冷凝回流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环己烷-乙醇体系的沸点; 2、正确使用阿贝折射仪; 3、绘制沸点-成分图,确定体系的最低恒沸点和相应的组成。 二、实验原理 1、沸点-成分图 在恒压下,完全互溶双液体系的沸点与成分关系有三种情况(如图1-1、1-2、1-3):(1)溶液沸点介于二纯组分之间,如甲苯与苯; (2)溶液有最高恒沸点,如卤化氢和水,丙酮和氯仿等; (3)溶液有最低恒沸点,如环己烷和乙醇,水和乙醇等。 图1-3表示有最低恒沸点的体系的沸点-成分图。图中:A’LB’代表液相线,A VB’代表气相线。等温的水平线段和气、液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时互成平衡的两相成分。 图1-1简单互溶双液体系的T~x图图1-2具有最高恒沸点的T~x图 图1-3具有最低恒沸点的的T~x图 绘制沸点-成分图的简单原理:当总成分为x的溶液开始蒸馏时,体系的温度沿虚线上升,开始沸腾时成分为y的气相生成,气相量很少,继续蒸馏,气相量增多,沸点沿虚线继续上升,当气相线与液相线沿箭头指示方向达到x’和y’时,体系气液两相达成平衡,两相的物质数量按杠杆原理分配。在实验装置中,利用回流的方法保持气、液两相的相对量一定,体系温度恒定。待两相平衡后,取出两相物质用阿贝仪侧折射率,再用标准曲线取点的方法分析两相成分,给出该温度下气、液二相平衡成分的坐标点;改变体系总成分,再如上

法找出另一对坐标点。将所有气相点和液相点连成气相线和液相线,即得T-x平衡图。 2、阿贝仪的使用 阿贝仪利用了折射和全反射全反射原理设计而成。将样品滴在棱镜上,旋转棱镜使目镜能看到半明半暗现象。旋转补偿棱镜消除色散,在转动棱镜使明暗界线正好与目镜中的十字线交点重合,从标尺上直接读取折射率。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1、仪器 恒沸点仪阿贝尔折射仪(WZS-I 940168)蒸馏瓶电阻丝变压器 水银温度计(50~100℃,分度值0.1℃) 恒温水浴装置5mL、20mL移液管滴瓶万分之一天平 2、药品 乙醇环己烷 图1-4 恒沸点仪 四、实验内容 1、沸点和两相成分的测定 1)洗净、烘干蒸馏瓶,加20mL乙醇使温度升高并沸腾,每隔30s记一次数据; 2)待温度稳定3min后,记最终温度及大气压; 3)断电,用两只滴管取支管口处气相冷凝液及蒸馏瓶中液体,用阿贝折射仪测折射率,气相冷凝液测1次,液相测2次; 4)蒸馏瓶中依次加2mL、2mL、3mL、4mL、5mL环己烷,按上述方法测沸点及气液两相折射率; 5)回收母液,少量环己烷洗蒸馏瓶3~4次,注入20mL环己烷,测纯沸点及气液两相折射率; 6)再向蒸馏瓶中依次加0.5mL、0.5mL、0.5mL、2mL、5mL、5mL乙醇,分别测沸点及气、液两相折射率。 2、标准工作曲线绘制 1)8个滴瓶编号,分别准确称质量并记录,依次向各瓶加5mL、4mL、3mL、2.5mL、2mL、1.5mL、1mL、0.5mL乙醇,称质量并记录数据,再依次向各瓶加入1mL、2mL、3mL、3.5mL、4mL、4.5mL、5mL、5.5mL环己烷,称质量并记录数据; 2)恒温下测配置样品折射率(三次); 3)利用内插法,在标准工作曲线中找出各折射率对应成分,画T-x平衡图。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