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 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可爱的中国》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教学内容:1. 介绍《可爱的中国》的作者和背景。

2. 概述《可爱的中国》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教学方法:1.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特点和魅力。

2. 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中国的了解和印象。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图和图片,引起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可爱的中国》的作者方志敏和其背景。

3. 教师概述《可爱的中国》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4. 学生提问和讨论,分享对中国的了解和印象。

第二章:中国的地理和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和自然环境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地理和环境意识。

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2. 中国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特点。

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中国的地理和自然环境。

2. 图片展示法:展示中国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图片。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2. 教师讲解中国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特点。

3. 学生观看中国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图片。

4. 学生提问和讨论,深入了解中国的地理和自然环境。

第三章:中国的历史文化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历史观念。

教学内容:1. 中国的古代历史和文化。

2. 中国的现代历史和文化发展。

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2. 图片展示法:展示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化遗址图片。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中国的古代历史和文化。

2. 教师讲解中国的现代历史和文化发展。

3. 学生观看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化遗址图片。

4. 学生提问和讨论,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2. 培养学生的经济和社会观念。

教学内容:1.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

2. 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提高学生对中国地图的认知能力,学会使用地图查找相关信息。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地理特点:地形、气候、河流等。

2. 中国历史和文化:四大发明、传统文化、著名历史人物等。

3. 中国地图的使用:学会阅读地图、查找地理位置、了解行政区划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地理特点、历史和文化。

2. 难点:中国地图的阅读和查找。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2. 互动法: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学习使用地图。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中国地图、历史和文化图片等。

2. 地图资料:中国地图、省份地图等。

3. 教学视频:关于中国地理、历史和文化的视频资料。

4. 小组讨论:准备相关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中国地理、历史和文化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

2. 学生分享观看视频后的感受和认识。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河流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中国地图的阅读方法。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布置讨论话题:我国的地形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绘制中国地形分布图。

2. 收集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资料,准备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内容:1. 中国历史:近代史、现代史重要事件。

2. 中国文化: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成就。

3.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历史重要事件、文化成就。

2. 难点: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小学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精品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精品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精品教案《可爱的中国》文章洋溢着作者对祖国的满腔热忱,表达了他要改变中国凄凉现实的急切心情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精品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的生字新词。

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2、阅读理解课文,品味重要语句的作用,感悟作者强烈的爱国热忱。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衙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经历日新月异的发展,如果让你用一个词形容我们的祖国,你会用什么?(伟大、骄傲、繁荣昌盛……),你知道吗?75年前,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母亲,那就是——可爱,为何他会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我们的祖国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可爱的中国》(板书、齐读课题)2、了解生平以及时代背景。

(媒体出示)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学生提出问题)过渡:带着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自读)二、检查自学情况1、读准字音,了解字形词意出示:蹂躏、刻不容缓、日新月异、肃清、瘟疫、愚昧2、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对审计署壮丽山河的描述和对侵略者的鞭挞,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和远大的抱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体会作者眼中的“可爱”课文的题目就是“可爱的中国”,你能在文中找出表示中国可爱的句子吗?(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1:朋友!中国是养育我们的母亲。

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有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指名学生读,教师指导读出“蛮可爱蛮可爱的”语气,齐读,感悟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是开篇点题的句子)句子2: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谁能读好它?指读后指导读出自豪的语气,体会作者的感情)句子3: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的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通用13篇)《可爱的中国》篇1教材分析方志敏同志1923年入党,“两条半枪闹革命”。

1935年1月24日,在北上抗日途中,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在皖浙赣交界的陇首村被捕,坚贞不屈,拒不投降。

在敌人的监狱里,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和《可爱的中国》等,成为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

教学目标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上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受到启发和感染。

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上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受到启发和感染。

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构想教学开始时,可先让学生查阅资料,在课上交流,教师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

在学生反复品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情激情,从中受到启发感染。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方志敏及旧中国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一、导入:1、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近些年来,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无比骄傲和自豪。

同学们,如果让你来形容自己的祖国,你会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2、学生说。

(如:亲爱的祖国、伟大的祖国、腾飞的祖国等)3、人们常常把祖国比作母亲,你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可爱的中国》。

二、初读感知:1、通过课前的预习,你觉得哪些字词大家容易出错,想提醒大家注意?蹂躏、刻不容缓、日新月异、肃清、瘟疫、愚昧等,注意读音,字形、词义。

2、词语解释: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辽远:很远,遥远。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5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5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搜集资料、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2、通过质疑,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习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他们珍惜美好幸福生活,使学生不仅能看到现在的幸福生活,也能知道先烈们打下的江山来之不易。

重、难点:1、结合课文重点部分,归纳中心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方志敏对祖国的满腔热情,感受他要改变凄凉现实的急切心情和对祖明未来的坚定信心。

3、学习方志敏的品质并思考如何为社会服务,报效祖国。

突破方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品味的基础上,从整体上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情激情,受到启发和感染。

教法与学法教法:导学法,讲解法学法:自读自悟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资料、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齐读课题,导入课文1、出示方志敏的照片:这就是革命烈士方志敏板书:方志敏2、方志敏是谁?你们知道吗?生汇报收集的有关方志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自学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生字新词:三、紧扣课题,寻找句子1、师:课题中有“可爱”这个词语,让我们用心快速默读课文,画出表示中国可爱的句子。

2、生默读课文,后汇报交流:(学生应该找到这3段话不按照顺序)三、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二、自读感悟,圈画句子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描写中国可爱的句子。

这些文字,都是70多年前方志敏在监狱中写的。

那么,70多年前的中国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带着问题再用心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二、深入学习,体会理解1、70多年前中国的情况,也就是书中写到的中国(板书:目前)的情况。

2、母亲面临着怎样的处境?所以她哭泣了,找出有关的语句(抓住“崩溃、生吞活剥、垂死、刻不容缓”以及四个“难道”来理解)3、听到母亲哀痛的哭骂,如果你是当时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你会怎样做?(交流抓住两个“唯一”)三、感悟将来,激情朗读过渡:是啊,只要全国人们手执武器,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相信祖国的明天是充满希望,你们找到了那一大段话了吗?能用齐声朗读读给老师听吗?师:读完这一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四、感悟自信,照应开头过渡:方志敏憧憬的这一天,遥远吗?(引导生读出最后一个自然段)师:你读出了什么?(引导生回答出“自信”)师:70多年前的中国江山破碎,国弊民穷,尽管方志敏在监狱中受尽了苦难,但是他对中国的未来还是充满了希望,充满了自信,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五、激情总结,写话训练。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教案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教案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教案一、选材情境本节课的篇目为《可爱的中国》,是一篇富有感性色彩的文章,围绕着中国大地的自然风光和生物多样性、中国传统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描绘和赞美。

内容丰富、形式生动,能够激发学生们爱国、爱自然、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方面的中国文化,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2.能够理解并解释本文中的描述,初步认识以描写为主的文学体裁;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4.能够在阅读中获得信息,进行思考和归纳。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段视频播放,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中国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的美丽与多样性。

新课讲解(15分钟)1.读文段落,并解释生词与重点语句。

2.针对课文内容和文体特点,进行探讨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文学描写。

3.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

学生阅读(15分钟)要求学生自读并进行初步理解,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文的重点梳理和提取。

艺术表达(20分钟)要求学生在课间时间,到校园内寻找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主题元素进行拍照,通过讲解图片内容和个人见解,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也可以邀请校外嘉宾来校,为我们介绍更多有关中国文化的信息。

练习与拓展(20分钟)1.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选择相关的课外阅读,鼓励他们阅读更广泛的文章或书籍,以提高阅读能力。

2.自由创作,鼓励学生在写作中,通过表述个人观点和想法,提升新课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课文中关键词汇与重点语句的理解和解释;2.学生理解文学描写的能力培养;3.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

五、课堂总结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中国自然和文化的特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增强了爱国情感。

要求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继续加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将爱国热情转化为行动。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可爱的中国》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可爱的中国》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可爱的中国》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可爱的中国》优秀教学案例,以课文内容为主线,深入挖掘文本所展现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本案例旨在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在阅读、理解、表达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学习进行反思,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学习优点和不足之处,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2.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他们及时的反馈,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课文结构,品味语言特色,感受作者对祖国深深的热爱;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他们的历史观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课文中所展现的中国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现实,让学生从个人层面体会到爱国主义的内涵,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5.教学目标全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涵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部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提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语文素养,还培养了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教师注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展示自己,提高自信心。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帮助他们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通过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2.教师可以提炼出课文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让学生进行复述和总结,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精品教案(精选5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精品教案(精选5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精品教案(精选5篇)小学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精品篇1一、活动目标1、以新大纲和新颁课程标准指导我校课题实验。

积极开展小学自读教学实践活动,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发利用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通过实践活动,汇报自读效果,验证教改方案,进一步改进教学实验工作。

2、通过喜闻乐见的阅读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口耳手脑并用,知行统一,加深感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培养综合性学习和运用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活动要求1、根据学情的需要,围绕活动课题,对自读课本第七册的教材进行了选择和组合,力求高效优质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并从学生实际出发,富有成效地指导他们大量阅读相关内容的课外书籍,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学做,加强阅读积累,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2、整个活动过程力求体现学生主体“唱主角”,教师育人“当导演”(组织、引导、点拨、调控)。

利用学生喜爱的朗诵、歌曲、演讲、导游、说唱、小话剧等诸多形式,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实践,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更多大显身手、展示才艺的机会。

从而巩固并拓展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创设语言环境,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活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活动准备1、、录像。

2、查阅并摘录、背诵描写祖国壮丽河山、文物古迹、风俗民情、杰出人物等文章的片断和章节。

3、根据活动需要,采取多种形式自编自演,分组排练节目。

4、学唱歌曲《爱我中华》。

四、活动过程(一)激趣谈话,引入活动老师:本期同学们课外阅读的热情高涨,很早就读完自读课本《红云杉》,祖国那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丽的山川、杰出的人物,足以使每个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讴歌、赞美我们伟大的祖国。

有请小主持人上场。

(二)图像引路,诠释诗意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们活动的主题是“可爱的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给课文分局部,归纳中心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方志敏对祖国的满腔热情,感受他要改变凄凉实际的急切心情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

3、学习方志敏的品质并考虑如何为社会服务、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给课文分局部,归纳中心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方志敏对祖国的满腔热情,感受他要改变凄凉实际的急切心情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

教学难点:学习方志敏的品质并考虑如何为社会服务、报效祖国。

跟老师一起学
1、同学们,假如让你用一个词形容我们的祖国,你会用什么?(伟大、骄傲、繁荣兴盛……)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方志敏烈士就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母亲,那就是——可爱,为何他会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我们的祖国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可爱的中国》。

2、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3、查字典学习,掌握生字音形义
读准字音,分析难记字的字形,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进行重点指导。

无济于事装饰蹂躏屈辱生吞活剥恶魔
所济能事刻不容缓国弊民穷解体瘟疫愚昧
可憎明媚凄凉震撼人心无愧
(1)读准字音:
无济于事生吞活剥可憎
(2)记住字形:
“躏”:形声字;上下结构,通“蔺”
“憎”:上下结构,形近字有:增、赠
“溃”:左右结构,形近字有:馈、聩
(3)理解词义: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辽远:很远,遥远。

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4、再读课文,整体感受,并考虑:
《可爱的中国》一文,讲述的是什么内容?(课文记叙了:1935年,作者倒霉被俘,在狱中受尽折磨,但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表达了方志敏对祖国的满腔热情,要改变凄凉实际的急切心情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


5、默读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段:开篇点题,我们的祖国母亲是可爱的。

第二段:讲述母亲的哭诉,我们的内疚。

第三段:号召人们起来,为了祖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

第四段:公开课教案>文章高潮:描述祖国现在和未来的景象,表达自身对祖国明天的美好希望。

第五段:表达了作者无比的信心。

6、作者为何会对祖国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7、我们初读了《可爱的中国》这篇课文,文中的哪一局部内容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1)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四万万七千万的小朋友,都是白生了吗?难道他们真像着了魔的狮子,一天到晚地睡着不醒吗?难道他们不知道自身用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摧残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
(作者运用了拟人、排比的句式表达了自身对同胞们不知团结、不知救国于危难之中的愤慨,排比句式使语气更强烈,把作者的情感流露无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