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感染药物分类
抗菌药物分类及代表药物

抗菌药物分类及代表药物
抗菌药物是一类专门用来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及时有效有效
了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蔓延,从而让疾病得以控制。
抗菌药物的分类
及代表药物有很多,有一些抗菌药物只对特定的细菌有效,有一些抗
菌药物则对多种细菌有效,具体分类及代表药物如下:
一、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代表药物有青霉素、庆大霉素、硝酸
甘油等。
其特点是对培养物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及细菌性
败血症病原体均有效,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较好,是口服抗感
染药物中最常用的药物。
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代表药物有头孢曲松、头孢氨苄等。
这
类药物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和沙门氏菌均有效,但对金黄色葡萄球
菌无效,尤其是对致病性细菌有显著杀菌作用,是治痢疾等细菌性感
染的药物。
三、磷酰胺类抗生素:代表药物有亚胺培南、氟他胺等。
它们对
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病原菌有效,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均无效,主要用于治疗肺。
感染疾病科常用药物分类汇总表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
210 mg/粒
41
澳泰乐胶囊
0.35 g/粒
42
金菌灵胶囊
0.25 g/粒
43
六味能消胶囊
0.45 g/粒
止血类药物
44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
200IU/瓶
45
蛇毒血凝酶注射液
1ml:1IU/支
46
注射用血凝酶
1IU/支
47
凝血酶冻干粉
200/500/1000/2000/5000 /10000 IU /瓶
48
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瓶
清热解毒利湿类
49
喜炎平注射液
5 ml/支
50
痰热清注射液
10 ml/支
51
双虎清肝颗粒
12g/袋
52
茵芪肝复颗粒
16 g/袋
53
西黄胶囊
0.25g/粒
54
苦参素胶囊
0.1 g/粒
舒肝利胆清热解毒类
55
胆康胶囊
0.38 g/粒
56
茵胆平肝胶囊
0.5 g/粒
调节免疫类
感染疾病科常用药物分类汇总表
抗病毒(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
1
替比夫定片
600mg/片
2
恩替卡韦分散片
0.5 mg/片或1 mg/片
3
恩替卡韦片(T)
0.5 mg/片
4
恩替卡韦胶囊
0.5 mg/片
5
阿德福韦酯胶囊
10 m g/粒
6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1b
10/20/30/40/50/60 ug/支
7
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注射液
抗菌药品分类

抗菌药品,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其分类有多种方式。
以下列举其中两种分类方式:
按照药物结构的不同,抗菌药物可以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抗真菌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利福霉素类、糖肽类、多黏菌素类、磺胺类等。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非典型β-内酰胺类等。
青霉素类包括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头孢菌素类可分为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拉定、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等;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包括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
氨基糖苷类:包括阿米卡星、福提米星、奈替米星和小诺米星等。
大环内酯类:常用的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
氟喹诺酮类:包括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
其他类别:抗真菌类中效果最强的、范围最广的是两性霉素B,还有米卡芬净、阿尼芬净,以及氟康唑、伏立康唑等;四环素类主要包括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等;氯霉素类有氯霉素片、氯霉素滴眼液、氯霉素搽等。
另一种分类方式是将抗菌药物分为化学合成药和天然抗生素。
化学合成药包括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天然抗生素是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也可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相同或类似的物质,或者通过化学全合成。
请注意,药品的适用性因病情、人群、疾病阶段而异,请严格遵循医嘱或说明书,以免影响药效或增加副作用。
如有疑虑,请咨询医生。
抗感染药物的调研报告摘要

抗感染药物的调研报告摘要抗感染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的药物,用于治疗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本报告对抗感染药物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包括药物的分类、机制、应用范围、副作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
首先,抗感染药物根据其作用靶点及机制可以分为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
抗菌药物是最常用的一类,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等。
抗病毒药物一般通过阻断病毒复制来发挥作用,例如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抗疱疹病毒药物等。
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真菌感染,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抗寄生虫药物则常用于治疗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如疟疾、血吸虫病等。
其次,抗感染药物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多种疾病。
不同的感染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合理选择合适的药物是关键。
此外,药物的使用方法(口服、静脉注射等)和剂量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然而,抗感染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导致了耐药性的出现,这是当前抗感染药物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得一些传统的抗菌药物失去了对感染病原体的有效杀灭能力。
因此,开发新的抗感染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一些新型抗菌剂和抗病毒剂得到了广泛关注,如新型β-内酰胺类药物、抑制病毒酶活性的药物等。
最后,抗感染药物在临床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一些抗菌药物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同时,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导致治疗效果的降低或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合理选择药物并遵循医生的指导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抗感染药物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合理选用药物、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将有助于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此外,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新型抗感染药物也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对抗感染疾病,保障人们的健康。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指南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指导原则,以帮助医生正确选择和使用抗感染药物,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药物耐药性的风险。
2. 抗感染药物分类抗感染药物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和抗菌谱进行分类。
常见的抗感染药物分类包括:-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和头霉素。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和阿奇霉素。
- 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土霉素和强力霉素。
-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
3. 抗感染药物选用原则在选择抗感染药物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病原体特点:对病原体的敏感性和抗药性情况。
- 患者特点:包括年龄、性别、孕妇状态、肝肾功能等。
- 感染部位和类型:不同部位和类型的感染可能需要选择不同的药物。
- 胞内或胞外感染:某些药物对胞内感染更有效,而某些药物对胞外感染更有效。
4. 药物联合应用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耐药性,有时可以考虑药物的联合应用。
联合应用时需注意以下原则:- 不同药物作用机制的联合:避免同一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以防止相互作用和药物耐药性的风险。
- 利用药物的互补作用:选择作用机制不同但对病原体具有互补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
5. 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点进行调整。
一般原则包括:- 剂量调整:根据患者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调整药物剂量。
- 给药途径选择:根据感染部位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口服、静脉注射等。
6.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监测在使用抗感染药物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7. 药物的合理使用为了减少抗感染药物的滥用和耐药性的风险,应注意以下事项:- 严守药物使用指南:按照临床指南和药物说明书的建议使用药物。
- 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性的风险。
- 限制药物使用时间:尽可能缩短药物使用时间,以避免药物依赖性和耐药性的产生。
抗感染药物的分类及代表品种(最全)

抗感染药物的分类一、抗微生物药物:(一)抗菌药物:1、按作用强度分类:(1)杀菌剂A、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碳青霉烯类、氟喹诺硐类B、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
(2)抑菌剂A、快效抑菌剂:四环素、氯霉素、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B、慢效抑菌剂:磺胺类。
2、按抗菌活性分类:(1)浓度依赖型抗菌药: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甲硝唑等。
(2)时间依赖型抗菌药:A、PAE较短: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类B、PAE较长: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等)、糖肽类(万古霉素等)3、按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分类:(1)干扰细胞壁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磷霉素、卡泊芬净等(2)损伤细胞膜:A、抗真菌药:咪唑类(酮康唑、克霉唑等)、多烯类(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等)B、抗菌药:多粘菌素等(3)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大环内酯类、利奈唑胺、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4)影响核酸合成:磺胺类、喹诺酮类、利福平4、按药理作用分类:(1)抗生素:A、β-内酰胺类a、青霉素类①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青霉素V(口服耐酸)。
②半合成青霉素:Ⅰ、耐酸青霉素苯氧乙基青霉素Ⅱ、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Ⅲ、广谱青霉素类:氨苄西林、阿莫西林Ⅳ、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类:羧苄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Ⅴ、抗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类:美西林、替莫西林--- 较耐酶,对某些阴性杆菌(如大肠、克雷伯氏和沙门氏菌)有效,但对绿脓杆菌效差b、头孢菌素类①一代头孢: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唑林等②二代头孢: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克洛等③三代头孢: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三秦、头孢哌酮、头孢唑肟等④四代头孢:头孢吡肟,头孢匹罗等c、其它β-内酰胺类①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米诺②拉氧头孢③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④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⑤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法罗培南、比阿培南B、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a、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b、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C、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依替米星、奈替米星D、多肽类:a、糖肽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拉考宁b、多粘菌素E、四环素类:四环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F、氯霉素G、抗真菌药(多烯类):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制霉菌素(2)人工合成抗菌药:A、喹诺酮类:a、第一代:萘啶酸、吡咯酸b、第二代:吡哌酸c、第三代(氟喹诺酮):诺氟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d、第四代:莫西沙星、加替沙星B、磺胺类:磺胺异恶唑(SIZ)、磺胺嘧啶(SD)、磺胺甲恶唑(SMZ)、磺胺甲氧嘧啶(SMD)、磺胺醋酰(SA)、磺胺嘧啶银盐(SD-Ag)、甲磺灭脓(SML)C、硝基咪唑类: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D、抗真菌药:a、咪唑类: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和酮康唑等b、三唑类(咪唑类衍生物):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E、硝基呋喃类:呋喃唑酮、呋喃妥因、呋喃西林(二)抗病毒药物(按照作用机制分类):1、穿入和脱壳抑制剂: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恩夫韦地、马拉韦罗2、DNA多聚酶抑制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膦甲酸钠3、逆转录酶抑制剂:A、核苷类:拉米夫定、齐多夫定、恩曲他滨、替诺福韦、阿德福韦酯B、非核苷类:依法韦仑、奈韦拉平4、蛋白质抑制剂:沙奎那韦5、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6、广谱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干扰素二、抗寄生虫药物(一)抗疟药1、控制疟疾症状药:氯喹、青蒿素、奎宁2、控制复发和传播药:伯氨喹3、用于预防的抗疟药:乙氨嘧啶(二)抗阿米巴病药:甲硝唑(三)抗滴虫病药:甲硝唑、乙酰胂胺、曲古霉素(四)抗血吸虫病药:吡喹酮、蒿甲醚(五)驱肠虫药:左旋咪唑、噻嘧啶。
抗感染药物分类带图附头孢分代

抗感染药物分类(带图、附头孢分代)仅供参考、欢迎指正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青霉素类青霉素G、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苯唑西林。
甲氧西林钠等。
(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代表药物为头孢唑林):—1970 第一代头孢菌素(开发年代1962)、头孢唑)、头孢氨苄(先锋24头孢噻吩钠(先锋1)、头孢噻啶(先锋头孢9)、头孢匹林、5)、头孢拉定(先锋6)、头孢羟氨苄(先锋林(先锋头孢替唑、头孢乙腈硫脒、头孢来星、头孢曲嗪、头孢沙定、(左图为头孢唑啉)1976,代表药物为头孢呋辛,头孢呋肟):第二代头孢菌素(开发年代1970—、头孢呋辛酯(头孢呋肟)、头孢克洛、头孢替安、头孢美(左图为头孢呋辛钠)唑、、头孢西丁、头孢丙烯、头孢尼西、头孢雷特(别名头孢氨甲苯唑,头孢来尼、氨苄唑头孢菌素,抗菌性质与第二代头孢菌素相近,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感染,注意事项参见头孢孟多)、头孢孟多、头孢布宗钠(为头霉素衍生物,其抗菌作用与头孢美唑近似。
—1984,代表药物为头孢噻肟):第三代头孢菌素(开发年代1977舒巴坦、头孢哌、头孢哌酮-(左图为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钠(先锋必)头孢酮钠他唑巴坦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头孢唑肟头孢甲肟头孢头孢地尼头孢噻腾头孢泊肟酯匹胺头孢替坦头孢他美酯头孢地秦氟莫头头孢罗齐、头孢布坦头孢拉奈拉氧头孢头孢布烯头孢米诺特仑孢、头孢磺啶、头孢米诺(为头霉素衍生物,由半合成法制取,其作用性质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近,制成品为七水合物。
1985至今,代表药物为头孢吡肟):第四代头孢菌素(开发年代(左图为头孢吡肟)第四代头孢菌素有头孢派姆、头孢克定、头孢克列定、头孢唑南、头孢妥仑酯片、头孢吡肟(别名头孢匹美)、头孢匹罗头孢噻利、头孢唑兰以下的头霉素有时亦被分类为第四代头孢菌素:拉氧头孢与氟氧头孢氧头孢烯:?不能分类这些头孢烯已经发展得很迅速,但却未能分类:头孢恶头孢维曲?头孢三唑?头孢吡酮?头孢屈洛?头孢卡奈?头孢帕罗?头孢洛仑?头孢氯嗪??.唑?头孢罗替?头孢舒米?头孢噻氧?头孢呋汀第五代头孢菌素(2010年10月29日) 头孢洛林酯(三)其他内酰胺类抗生素(左图为氨曲南)氨曲南、泰能、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康彼-内酰胺类抗生素:单环β-内酰胺环。
抗菌药物三级分类(二)

抗菌药物三级分类(二)抗菌药物三级分类在医学领域,抗菌药物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
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分为三个级别,即一线药物、二线药物和三线药物。
以下是对这三个级别的详细分类和说明:一线药物一线药物是指治疗特定感染性疾病时首先推荐使用的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并且安全有效。
一线药物通常适用于绝大多数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体,如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
以下是一线药物的几个主要分类:•青霉素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常见的青霉素类药物包括青霉素G、阿莫西林等。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药物:这类药物用于治疗产生β-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如肺炎杆菌等。
常见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钠、舒巴坦等。
•万古霉素类药物:万古霉素类药物对多种细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适用于治疗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感染。
常见的万古霉素类药物包括左旋万古霉素、曲美他唑等。
二线药物二线药物是指在一线药物治疗无效或对特定感染性疾病更有效的情况下推荐使用的药物。
这些药物通常具有更为特异的抗菌活性或更高的抗菌能力。
以下是二线药物的几个主要分类:•喹诺酮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适用于治疗繁殖速度快、耐药性较强的细菌感染。
常见的喹诺酮类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糖肽类药物:糖肽类药物是一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革兰阳性细菌感染,对耐药性较强的细菌也有一定的抗菌能力。
常见的糖肽类药物包括万古霉素、卡那霉素等。
三线药物三线药物是指在一线和二线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使用时推荐使用的药物。
这些药物通常具有极强的抗菌能力,但也可能伴随着更大的副作用或毒性。
以下是三线药物的几个主要分类:•糖胺聚糖类药物:糖胺聚糖类药物适用于治疗耐药性较强的革兰阳性细菌感染,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常见的糖胺聚糖类药物包括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
•大环内酯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对其他药物耐药的细菌感染,适用于肺炎、骨髓炎等重症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常用抗感染药物的分类分类主要或代表性品种青霉素类:干扰细菌胞壁合成,对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球菌、嗜血杆菌及多种致病螺旋体有抗菌活性。
青霉素G(penicillin G, PENG)苄星青霉素(benzathine B ;长效青霉素)青霉素V (penicillin V )半合成耐青霉素酶类:具耐酸、耐酶的特点,对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抗菌活性强于青霉素类。
甲氧西林(methicillin ,MET ;新青I )苯唑西林(oxacillin ,OXA ;新青II)萘夫西林(nafcillin ;新青III)氯唑西林(cloxacillin )广谱青霉素:对A组、B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对青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比青霉素差,但对革兰阴性菌、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属的作用比青霉素强。
双氯西林(dicloxacillin )氨苄西林(ampicillin ,AMP)巴氨西林(bacampicillin )阿莫西林(amoxicillin, AMX ;阿莫仙)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羧苄西林(carbenicillin ,CAR )替卡西林(ticarcillin, TIC ;羟噻吩青霉素)哌拉西林(piperacillin ;氧哌嗪青霉素)阿洛西林(azlocillin ,AZL ;阿乐欣)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美洛西林(mezlocillin,MEZ ;天林)匹美西林(pivmecillinam )替莫西林(temocillin)头抱菌素类I代头抱:对多数革兰阳性菌有抗菌活性(除肠球菌、MRSA和表皮葡萄球菌外),对革兰阴性杆菌的疗效较差。
头抱噻吩(cefalothine ;先锋霉素I头抱菌素I )头抱氨苄(cefalexin,先锋霉素W;头抱力新)头抱羟氨苄(cefadroxil,CFR)头抱唑啉(cefazolin,CFZ ;先锋霉素V )头抱拉定(cefradine ,CRD ;先锋霉素头抱雷定)II代头抱: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比I代头抱低,对革兰阴性杆菌包括厌氧菌的抗菌活性比I代头抱菌素高。
头抱咲辛(cefuroxime ,CXM ;头抱咲肟;西力欣)头抱咲辛酯(cefuroxime axetil ,CXMA ;新菌灵)头抱替安(cefotiam ,CTN )头抱替安酯(cefotiam hexetil)头抱克洛(cefaclor ,CEC ;希刻劳)头抱丙烯(cefprozil,CPR)氯碳头抱(loracarbef)头抱孟多(cefamandole,FAM ;头抱羟唑)头抱尼西(cefonicid ,CID)III代头抱:对革兰阴性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革兰阳球杆菌的抗菌活性比I代头抱低。
头孢噻肟(cefotaxime,CTX ;凯福隆)头孢唑肟( ceftizoxime,ZOX) 头孢克肟( cefixime ,CFM) 头孢甲肟(cefmenosime) 头孢匹胺(cefpiramide) 头孢曲松( ceftriaxone ,CRO ;头孢三嗪) 头孢地嗪( cefodizime ; 莫迪) 头孢哌酮( cefoperazone,CFP ;先锋必) 头孢他啶( ceftzaidime,CAZ ;复达欣) 头孢特仑酯( cefteram pivoxil) 头孢他美酯( cefetametpicoxil,FET) 头孢布坦( ceftibuten,CTB) 头孢地尼(cefdinir,CDR) 头孢泊肟酯(cefpodoxime proxetil,CPD)W代头抱: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与III代头抱相似,主要增强了对革兰阳球菌的抗菌活性。
头孢吡肟( cefepime,FEP) 头孢匹罗( cefpirome, CPO)B-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灭活B-内酰胺酶,增强抗菌活性。
氨苄西林/ 舒巴坦( ampicillin/sulbactam,AMP/S ;优力新) 阿莫西林/ 舒巴坦( amoxicillin/sulbactam,AM/S ;泰巴猛) 头抱哌酮/ 舒巴坦(cefoperazone/sulbactam,SP/S ;舒普深)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 amoxicillin/clavulanicacid,AM/C ;安美汀) 替苄西林/ 克拉维酸( ticarcillin/clavulanic acid,TIM ;特美汀) 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 piperacillin/tazobaceam,TZP ;特治星) 其他B-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新型单环B -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对多种质粒和染色体介导的B-内酰胺酶稳定,易受体内肾脱氢酶( DHP-1)降解,半衰期短(仅1小时)。
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imipenem/cilastatin,IPM ;泰能) 美罗培南(meropenem,MEM) 帕尼培南(panipenem ;克倍宁)单酰胺类:非典型的B-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谱窄,只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对革兰阳性菌无抗菌活性,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低,但对3-内酰胺酶稳定。
氨曲南( szereonam,ATM) 肟莫南( oximonan ) 替格莫南( tigmonan )卡芦莫南(carumonam)头霉素类:头抱西丁(cefoxitin,FOX ;美福仙)头抱美唑(cefotetan)头抱替坦(cefotetan) 氧头抱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对对革兰阴性菌抗菌活性强大,对 3 -内酰胺酶稳定,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但对机体凝血系统影响较大。
拉氧头抱( moxalactam, latamoxref,MOX) 氟氧头抱(flomoxef)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水溶性好,性质稳定,作用于细菌核糖体30S 亚单位制蛋白质合成,破坏细菌细胞膜完整性,抗菌谱广,与人血清蛋白结合率低,胃肠道吸收差,对肾和耳有毒性。
链霉素(streptomycin ,SM)卡那霉素(kanamycin,KAN)庆大霉素 (gentamycin,GEN)妥布霉素 (tobramycin,TOB)阿米卡星 ( amikacin AMK ;丁胺卡那霉素 )奈替米星 ( netilmicin,NET)依替米星 ( etimicin,ETI)西梭霉素 (sisomicin)大观霉素 (spectinomycin, 壮观霉素 )核糖霉素 (ribostamycin)新霉素 (neomycin)异帕米星 (isepamicin)达地米星( dactimicin )阿斯米星( astromicin )地贝卡星 (dibekacin)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窄,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球菌,抑制蛋白质合成 , 对支原 体和衣原体有效,血药浓度低,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14 元环 红霉素 ( erythromycin, ERY) 克拉霉素 (clarithromycin,CLR) 罗红霉素 (roxithromycin,) 地红霉素(dirithromycin,DTM)15 元环 氟红霉素 (flurithromycin)阿奇霉素 (azithromycin,AZM)16 元环 麦迪霉素 (midecamycin)螺旋霉素 (spiramycin)乙酰螺旋霉素 (acetylspiramycin)交沙霉素 (josamycin) 柱晶白霉素 (leucomycin) 乙酰麦迪霉素(acetylmidecamycin) 吉他霉素 (kitasamycin) 罗他霉素 (rokitamycin) 四环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口服方便,但易产生耐药四环素 (Tetracycline ,TEL)多西环素 ( doxycycline,DOX ; 强力霉素 ) 米诺环素( minocycline )美他环素 (metacycline) 氯霉素类抗生素:性质稳定,抑制蛋白质合成,作用于细菌核糖体 50S 亚基。
抗菌谱广,口服吸收 好,易透过血脑屏障,对人骨髓有抑制。
氯霉素 (chloramphenicol,CHL) 甲砜霉素 (thiamphenicol) 林可霉素:作用于细菌核糖体 50S 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
万古霉素 ( vancomycin ,VAN)去甲万古霉素 (norvancomycin) 替考拉宁 ( teicoplanin ;壁霉素 ) 阿克拉宁 ( actalanin) 雷莫拉宁 ( ramoplanin ) 多粘菌素 ( polymyxin)杆菌肽 ( bacitracin ) 安福霉素( amfomycin )喹诺酮类:作用 DNA 旋转酶,阻断 DNA 复制I 代:抗菌谱窄,口服吸收差,毒性大,目前已很少用。
萘啶酸 ( nalidixic Acid ,NAL )II 代:抗菌谱窄,口服后少量吸收,毒性比 I 代小。
吡哌酸( pipemidic Acid ,PA )诺氟沙星 ( norfloxacin , NOR; 氟哌酸 )III 代: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口服吸收好,体内分布广,产生耐药性低。
培氟沙星 ( pefloxacin, PFX)那氟沙星 (nadifloxacin)罗素沙星 (rosoxacin)芦氟沙星 (rufloxacin)依诺沙星 (enoxacin,ENX ;氟啶酸 )氧氟沙星 (ofloxacin,OFX ;氟嗪酸 )林可霉素 克林霉素多肽类抗生素;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对胞质毒副作用。
(lincomycin ;氯洁霉素 )(clindamycin ;洁霉素 ) RNA 也有作用,不易产生耐药,对人肾和神经系统有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 CIP ;环丙氟哌酸)洛美沙星( lomefloxacin LOM ;罗氟酸)氟罗沙星( fleroxacin,FLX )妥舒沙星( tosufloxacin)IV 代: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均有更好的抗菌活性。
左氟沙星( levofloxacin, LEV )司氟沙星( sparfloxacin,SPX )克林沙星( clinafloxacin )莫西沙星( moxifloxacin,MXF)格帕沙星( grepafloxacin,GRX) 磺胺类:抑制叶酸代谢,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抗菌谱广,易透过血脑屏障,易产生耐药和变态反应。
磺胺甲恶唑( sulfamethoxazole,SMZ)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磺胺甲氧嗪( sulfasalazine ,SMPZ ;长效磺胺)柳氮磺吡啶( sulfasalazine ,SASP)复方磺胺甲恶唑( sulfamethoxazole/trimethoprin,SXT ;复方新诺明)复方磺胺嘧啶( sulfadiazine-trimethoprin ) 甲硝基和替硝唑:用于治疗原虫和厌氧菌感染,抗厌氧菌的机制在于硝基被厌氧菌还原成细胞毒物质抑制细菌DNA合成,抗原虫机制在于抑制原虫氧化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