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54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54张)-PPT优秀课件

系统中,兴奋是以__电___信__号__(又叫 神经冲动 )的形式沿
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①静息电位的产生原理 阅读课文P18并结合图示分析回答:
★静息电位:(K+外流)内负外正
神经纤维膜内__K_+_明显高于膜外,而_N__a_低+ 于膜外,未
受刺激时,膜对__K_+_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膜外侧阳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神经 周围神经
脊神经
脑 中枢 脊髓 神经
思考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神经细胞(神经元)
细胞核
轴突
树突
末梢
细胞体
+髓鞘 =神经纤维 轴突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 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的过程。
不是。
反射弧结构
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关系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只有感觉无效应 只有感觉无效应
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 反射即不能发生,必须保证 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
《学案》P14-即时1、2
思考5:兴奋如何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呢?
眨眼、打针时哭、 见医生哭、望梅止渴、
例子 吃梅分泌唾液、 老马识途、鹦鹉学舌、
排尿
谈虎色变
非 条 件 反 射
条 件 反 射
条件反射
例2.下列现象中哪一种是属于条件反射( DEF )
A.沸水烫手,立即收回

第二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二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什么联系?
1. 各级中枢的生理功能 2. 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 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 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1. 人类大脑皮层的语言区 2. 学习和记忆
观察图2-6 推测:如果 某人听不懂 别人的讲话, 但却可以讲 话,可能是 哪个区出现 问题?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刺激 兴奋
① 产生兴奋; ②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③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怎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是一种 电现象。
静 息 状 态
结论: 兴奋是以电信号 的形式沿神经纤 维传导的。 这种电信号也 叫做神经冲动。
(3) 传递方式: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反射的控制
资料1:尿在肾脏不断生成,
经输尿管流人膀胱暂时贮存。当膀
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尿意。
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在脊髓。
资料2: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
地控制排尿,即可以“憋尿”,在适
宜的环境下才排尿;但婴儿经常尿床。 资料3:有些人由于外伤等使意
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 传递过程:
A神经元 轴突兴奋
突触小 体(突触 小泡)
突触前膜
神经 递质 突 触
突触间隙
B神经元 兴奋或抑制 突触后膜
(2) 传递特点: 单向传递
(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 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原因—— 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 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件(共5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件(共52张PPT)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细胞间的传递 信号形式 传导速度 传导方向
实质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细胞-化 学 信 号-电信 号
传导速度 快

传导方向 双向
单向
实质
膜电位变化→局部 突触小泡释放递
电流

五、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图: 脑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 速停止作用。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 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
如果神经递质一直起作用,会有什么结果?
突触传导特点
①单向传递: ②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 ③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
因此 某些药物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的传递过程, 阻断 或加强突触的传递。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5.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
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
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下图所示结构上的
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
( )B
A.①→② C.②→①
B.③→④ D.④→③
6.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 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 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 兴奋 解析 此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B项 应是恢复为静息状态的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 C项应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项应 是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A项的局部电流在神 经纤维内的流动方向是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的。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学习:神经系统不断受到 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 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记忆:将获得的经验进行 贮存和再现的过程。
外界信息输入 (通过视、听、触觉等)
瞬时记忆 注意 短期记忆 重复 长期记忆 不重复
遗忘 (信息丢失)
遗忘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 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短期记忆:神经元的活动及神 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2 (3)若刺激A点, 图中电流计B将偏转___次。 (4)若①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则其人的该致病 0 基因来自其祖母的几率为______。
★下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
(1)④内的物质叫做 神经递质 ,释放到⑤ 中的方式是 胞吐 。这一功能主要由细胞质中的 [ ② ] 高尔基体 完成。 有 (2)若其人身体健康,则该细胞中___(有、无 ) 胰岛素基因,理由是: 所有体细胞都由同一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产生 的,具有人的全套基因。
5.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s
m
(3)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 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 收缩 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_________; 无反应 刺激Ⅲ处,肌肉_________。
5.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s
m
(4)在离肌肉5毫米的Ⅰ处给予电刺激,肌 肉在3.5毫秒后开始收缩,在离肌肉50毫米的 Ⅱ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5.0毫秒后开始收缩。 30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_____毫 米/毫秒。
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s
m
(1)对反射弧结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代表传出神经 A B.③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 C.M代表效应器 D.S代表感受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反射与反射弧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反射与反射弧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课件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3)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 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 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核心要点二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过程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2.传导特点 (1)生理完整性:包括结构完整性和功能完整性两个方面。如 果神经纤维被切断,冲动就不能通过断口继续向前传导;即使不破 坏神经纤维结构上的连续性,机械压力、冷冻、电流和化学药品等 因素也能使神经纤维的局部功能改变,从而中断兴奋的传导。 (2)绝缘性:一条神经中包含有大量粗细不同、传导速度不一 的神经纤维,诸多纤维各自传导其兴奋,基本上互不干扰,这称为 传导的绝缘性。
(4)局部电流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 变化,兴奋向前传导,原兴奋部位又恢复为 静息电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感受器通常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指运动神经末梢 (×)
(2)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 (×)
(3)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受刺激后变为外正内负( ×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膜电位的测量 测量方法
电表两极分别置于 神经纤维膜的内侧 和外侧
结束
膜电位的测量及曲线解读
测量图解
测量结果
电表两极均置于神 经纤维膜的外侧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结束

《神经系统的调节》PPT课件

《神经系统的调节》PPT课件

精品医学
29
跟踪训练
2、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
c 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精品医学
31
跟踪训练
3、下图表示某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
述正确的是: A
a
b
c
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
大脑皮层与语言功能有关的特定区域称为 言语区。
精品医学
40
视运动性语言中枢 w
视性语言中枢 v
运动性语言中枢
听性语言中枢
精品医学
41
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 (能看、能写、能听、不会讲话)
H区:听性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症)

(能看、能写、能说、听不懂讲话)
语 W区:视运动性语言中枢(失写症)
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
精品医学
36
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
跟踪训练
1.若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 长度ab=bd,则:
①刺激b点,指针偏转 2 次, ②刺激c点,指针偏转 1 次。
精品医学
37
六、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
(调节体温、水 盐平衡和内分泌 的中枢,参与生 物节律的控制)
26
兴奋的传导(递)小结
比较项目
神经纤维上的 传导
神经元之间的传 递
兴奋的方式 局部电流
化学信号
刺激的方式 电刺激
化学刺激
作用时间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

图二
3、突触种类:轴突——树突
轴突——胞体
传递特点: 单向传递(解释原因)
(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 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原因—— 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 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传递方式: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神经递质-----你了解多少?
1.产生 由内质网、高尔基体 产生(线粒体参与供 能) 2.分泌结构 突触前膜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1、大脑皮层的功能: 2、大脑皮层的言语区:
四个区、人类特有、在左半球 3、学习与记忆:
书写性语言中枢
视觉性语言中枢
W区
V区
S区 运动性语言中枢
H区 听觉性语言中枢
S区:运动性失语症 (Sport) (能看、能写、能听、不会讲话)
言 语 区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Hear) (能看、能写、能说、听不懂讲话) W区:书写语言中枢 (Write)(能看、能听、能说、不会写) 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View) (能听、能写、能说、看不懂文字)
3.受体
4.种类 5.作用 6.去向
突触后膜上糖蛋白 按功能分为两种 使后膜兴奋或抑制 作用后被分解
讨论1:
1、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 吗? 至少需要几个?
不能 2个
2、在整个反射活动中,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 是通过什么结构传递的?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完成的
1、什么是突触呢?
为什么突触小体中含有较多的线粒体?
为兴奋传导或递质分泌等提供能量。
5、神经递质-----你了解多少?
由内质网、高尔基体 产生(线粒体参与供 能) (2).分泌结构 突触前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件 (共7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件 (共72张PPT)
膜内负电荷
膜外正电荷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刺激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动作电位:受刺激时(兴奋状态) 外负内正(Na+内流,协助扩散)
刺激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动作电位)
局部电流 刺激
电流方向 膜外:未__兴_奋__区__域__流_向__兴__奋__区_域_______ 膜内:兴__奋__区__域_流__向__未__兴_奋__区__域______
神经节
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P22 基础题 1学案自主探究问题2 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
B 损,那么左腿会:( )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 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 觉

学案自主探究问题2 反射和反射弧当堂练一练
2:“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
2、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反__射_弧_ 。
反射的过程:感受器―→①传__入__神__经___―→②_神__经__中__枢__ ―→传出神经―→③_效__应__器__

反射发生的条件:①完整的反射弧。②有效的外界刺激。
例:写出 a b c e f 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a 效应器 b 传出神经 c 神经中枢 e 传入神经 f 感受器
刺激后,由
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
3.反射弧包括
、、


五部分。
? 感受器接受一定的刺激后产生的兴奋怎样传导
感受器
传入神经 效应器
传出神经
二、兴奋的传导
1.兴奋的概念
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 界刺激后由_相__对__静__止__状态变为_显__著__活__跃__状态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 速停止作用。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 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3
2)传递特点: 单向传递
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 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 就是从突触前神经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而不能逆 向传递。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 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5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6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神经冲动 1)实验现象
+
+
-+
-+
a
图1
b
a
图3
b


+-
+
+
-+
a
图2
b
a
图4
b
2)结论: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
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7
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模式图
11
4.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2
1)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过程----神经递质传递:
递质供体: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 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单向传递) 递质受体: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 递质作用: 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递质的化学本质: 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等
2) 反射弧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 动的结构基础,它包括: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五个部分。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4
3) 兴奋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 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 的过程。
反射过程: 也是兴奋传导的过程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体
神经元
轴突:一根
突起
树突:多而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
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3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 人对内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1)静息电位:膜内负电、膜外正电
内负
外正
(2)局部电流:兴奋部位与末兴奋部位之间
(3)传导与恢复 恢复 传导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8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小体: 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成
杯状或球状小体。
为什么突触小体中含较多的线粒体?
线粒体可提供合成新递质所需要的三磷酸腺苷。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4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图:
脑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5
2.各级中枢示意图
资料分析(分析课本20页资料)
讨论
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 都在脊髓,但成人受大脑控制。
1、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 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异?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9
2.突触
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相连,每一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只与 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此接触部位被称为突触。
突触后膜有两种:① 细胞体膜简称胞体膜
②树突膜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突 触
10
3.主要突触组成:
轴突与细胞体相接触
轴突与树突相接触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有些患者出现资料3所提到的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情况,是哪里 出现了问题? 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即大脑出现问题
3、这些例子说明了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6
神经中枢之间的联系
• 不同的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 不同的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调节。 • 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不重复
短期记忆
遗忘

重复
学习与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神经元的活动及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永久记忆
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0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7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1.语言功能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 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 涉及到人类的听、写、读、说。
大脑皮层与语言功能有关的特定区 域称为言语区。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8
人脑大脑皮层(左半球)的言语区
书写性 言语区
视觉性 言语区
运动性 言语区
听觉性 言语区
思考讨论:如果某人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
可能是
区H 出现问题?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9
2.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外界信息输入
①、学习:是神经系统
(通过视、听、触觉等)
不断受到刺激,获得新 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
瞬时记忆
遗忘 (信息丢失)
验的过程。
注意
②、记忆:是将获得的经 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