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周末作业
八年级语文周末作业

八年级语文周末作业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溃.退(ì)绯.红(fěi)仁慈.(cí)惊心动魄.(pò)B。
窒.息(ì)荧.光(yí)畸.形(jī)殚.精竭虑(dàn)C.镌.刻(é)蒙昧.(mèi)侏儒.(rú)屏息敛.声(ǎn)D.锃.亮(zènɡ)凛.冽(lǐn) 酷似.(sì)藏污纳垢.(ɡòu)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娴熟滞留鹤立鸡群催枯拉朽 B.翘首胆怯油光可鉴和颜悦色C.轮廓泻气筋疲力尽抑扬顿挫D。
劳碌教诲正襟威坐一丝不苟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
在西部,沙子一旦摆脱了水,它们就会纵横捭阖,所向披靡.B。
亚太地区XX种自贸协定、倡议常常让非专业人士眼花缭乱。
C。
目前,水**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D.这张新歌XX照中,他XX颔首低眉显示出的不仅仅是深情更有一番游子思家的情谊。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XX**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年内将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降低国际长途电XX,引发现场热烈反响。
B.《三生三世十里XX工业园》昨日已盛大收XX。
截至目前,该剧全网播放量XX近大约300亿。
C.《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为XX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
D。
随着世界对中国的兴趣日益广泛,让中国出版“走出去"的路越走越宽,早已超越了传统文化、文学作品和汉语教材的“老三样”。
5。
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2分海面的巨浪猛烈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
它那愤怒的咆哮声有时像大炮轰发,,,,,,海风狂卷,海涛怒立,冲激着**下的石矶。
①有时又像远处的人声嘈杂、②继而又像长叹的声音,或者也像一种呜咽③以至完全寂静④再后来又是一阵猛厉的大声,惊心动魄⑤像森林呼啸A。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周末作业(一)课件

5.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4分) 人民日报5月20日电浪潮集团日前发布全新人工智能一体化系统“浪潮元 脑”,该系统既包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深度学习框架与工具等产品, 还具有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系统优化服务等能力,将为人工智能提供基 础创新支撑,加速产业人工智能化进程。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表示, “浪潮元脑”的发布,标志着浪潮人工智能战略的再度升级,实现了从 “能力构建”到“能力输出”。 ___浪__潮__发__布__“__浪__潮__元__脑__”__系__统__,__人__工__智__能__战__略__再__度__升__级__。____________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 __从__主__创__者__的__角__度__阐__述__了__举__行__《__中__国__诗__词__大__会__》__的__意__义__和__初__衷__。_______
2. 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__传__统__诗__词__产__生__于__古___代__,__诗__人__们__的__生__活__情__景__、__思__想__情__感__与__我__们__现__代__人__ __相__差__甚__远__,__所__以__说___“__遥__远__”__。__但__是__,__诗__词__大__会__以__一__种__简__单__的__方__式__,__ __利__用__诗__词__本__身__的__魅___力__吸__引__着__更__多__的__人__,__特__别__是__让__年__轻__人__去__热__爱__它__,__ __朗__读__它__,__传__承__它__,___让__更__多__人__与__诗__人__产__生__情__感__的__共__鸣__,__所__以__说__诗__词__大__ __会__“__正__在__缩__小__这__个___距__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周末作业

八年级语文第十三周周末作业八年级语文第十三周周末作业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姓名: 座号:座号:座号: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 )((2分)分)A .水尤清冽.(li (liââ) ) 往来翕往来翕.忽(x (xīī) ) 觥觥.筹交错筹交错(g (g (gōōng) ng) 脱笼之鹄脱笼之鹄.(h (húú) B .为坻.为屿为屿(ch (ch (chíí) ) 悄怆悄怆.幽邃幽邃(cu (cu (cuààng) ng) 淫雨霏霏淫雨霏霏..(f (fēēi) i) 曝曝.沙之鸟沙之鸟(p (p (pùù) C .怡.然不动然不动(y (y (yíí) ) 浩浩汤汤浩浩汤汤..(t (tāāng) ng) 林壑林壑.尤美尤美(h (h (hââ) ) 呷呷.浪之鳞浪之鳞(xi (xi (xiāā) D .俶.尔远逝尔远逝(ch (ch (chùù) ) 薄暮冥冥薄暮冥冥..(m (mííng) ng) 飞沙走砾飞沙走砾.(l (lìì) ) 瀚瀚.海阑干海阑干(h (h (háán)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分)A 、①走送之. ②心乐之②心乐之.B 、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②水声潺潺而泻出②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两峰之间者 C 、①全石以.为底为底 ②以②以.其境过清其境过清 D D D、①朝而、①朝而.往,暮而归往,暮而归 ②泉香而②泉香而.酒洌酒洌 3、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分)A 、玉盘珍羞直万钱、玉盘珍羞直万钱B B B、百废具兴、百废具兴、百废具兴C C C、偕数友出东直、偕数友出东直、偕数友出东直D D D、属予作文、属予作文以记之以记之《小石潭记》选择题阅读(一)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伐竹取.道:开辟;道:开辟; 影布.石上:散布石上:散布 B.心乐.之:高兴;之:高兴; 鱼可百许.头:大约头:大约 C .水尤.清冽:特别;清冽:特别; 皆若.空游:好像空游:好像 D.明灭..可见:或现或隐;可见:或现或隐; 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像狗的牙齿那样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
八年级语文7周周末作业

八年级语文7周周末作业: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篁.竹()为坻.()往来翕.忽()风翳.净尽()虬.松()藻xìng( )二、解释加点的词。
娟然如拭.()曝.沙之鸟()仰眺绝顶..()步于.中庭()可百许.头()隶.而从者()于时..石路萦回()三、辨析一词多义。
曰:曰.会仙台( ) 还:还.过岳殿东()余:余.寒犹厉()子曰.( ) 还.来就菊花()余.之游将自此始()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以:全石以.为底()明灭可.见()以.其境过清()四、文学常识填空。
①《游恒山记》选自,作者是时期地理学家。
②《记承天寺夜游》是朝文学家被贬官黄州时写的。
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③《满进游记》是朝的作品。
五、阅读理解(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略无阙.处()②亭午夜分..()③或.王命急宣()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句中描绘色彩的词语有、、清;本句中前后两个分句有内在的对应关系,以“回清”写出的动态,以“倒影”写出的静态,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你联想到了哪个古人?哪两句古诗?9.按要求填写相关语句。
(1)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2)表现水流急速的两个四字短语:(3)表现山河秀丽的两个四字短语:(4)表现秋境的凄清、令读者恍若身在其境的两个四字短语: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二)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周末作业(十二)课件

(5)把李清照的《如梦令》默写完整。(4分) 常记溪亭日暮,___沉__醉__不__知__归__路_____。 __兴__尽__晚__回__舟________,___误__入__藕__花__深__处_____。 争渡,争渡,___惊__起__一__滩__鸥__鹭_____。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对爱情的期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è zhì( 遏制 )的 同情。 (2)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xiān yú( 鲜腴 )。 (3)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bīn lín( 濒临 )绝 望的边缘。 (4)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lián mián bù duàn( 连续不断), 下起来没完。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__选__拔__,__任__用__。________ (2)空. 乏.其身____财__资__缺__乏__。____________ (3)衡. 于虑___同__“__横__”__,__梗__塞__、__不__顺__。__ (4)创业与守成孰. 难__哪__一__个__,__哪__一__样__。_______
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画线句子。(3分) __本__句__运__用__了__夸__张__和__比__喻__的__修__辞__手__法__,__将__蟋__蟀__的__叫__声__比__作__快__乐__之__歌__,__突__ __出__了__蟋__蟀__叫__声__的__悦__耳__动__人__。__在__读__者__听__来__,__蟋__蟀__的__歌__声__竟__然__从__每__棵__小__树__ __到__每__根__树__枝__上__飘__出__,__极__言__蟋__蟀__之__多__及__其__声__音__之__清__脆__辽__远__。__修__辞__手__法__的__ __运__用__让__作__者__对__蟋__蟀__的__爱__好__之__情__得__以__彰__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周末作业(四)

语文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fēi hóng( 绯红 )的轻 云。 (2)虽然自己不富裕,还zhōu jì( 周济 )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 戚。 (3)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yìyáng dùn cuò( 抑扬顿挫 )的话来。 (4)再继续写些为 “正人君子”之流所shēn wùtòng jí ( 深恶痛疾 )的文字。
(《春渚纪闻馈药染翰》)
【注释】①先生:即苏东坡。②海外:海南岛。③忻(xīn)跃: 欢欣鼓舞。
语文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C )
A.寓居.水南(居住)
B.拱立以俟.(等待)C.或源自案纸尚多(有人) D.及归.(回去)
解析:有时
语文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公 见 即 笑 视 略 无 所 问纵 笔 挥 染 随 纸 付 人 公 见 即 笑 视/ 略 无 所 问/纵 笔 挥 染/ 随 纸 付 人
从士兵、对手、高炮班和桥本身四个角度去展现这一场战斗。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解析:成分残缺,应在第③句句末加“的情景”。
语文
5.【新题型】(1)请把右图书法作品的内容用正楷字体抄 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标点符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语文
(2)下列诗句可以体现劝学读书意向的一项是( D )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文
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选文写了苏东坡随身携带药囊,遇见有病的人即开方发药; 到寺观去,对于求字的,随笔挥毫,有求必应。可见,苏东坡为人 善良、随和,以助人为乐,书法精妙。
八年级语文周末作业(第一周)

八年级语文学科双休日作业(第一周)满分:70分建议完成时间:90分钟命题人:张永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3分)阙.处 ( ) 曦.月( ) 叠嶂. ( )飞漱. ( ) 沿溯. ( ) 素湍. ( )属.引 ( ) 绝()涧.肃()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略无阙.处( ) (2)自非亭.午( )(3)不见曦.月( ) (4)至于夏水襄.陵()(5)沿溯.阻绝( ) (6)虽乘奔.御风 ( )(7)哀转久绝.( ) (8)至于夏水襄.陵()3.理解填空。
(4分)(1)《三峡》的作者是___________,北魏(朝代)卓越的___________。
《三峡》选自___________,《水经注》一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的、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2)三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总称,它在长江上游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
(3)《三峡》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迅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展现了江水激流湍急、清亮明澈的特点。
(4)“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容易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三峡》一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给人一种婉转悦耳、余音绕梁的感觉。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不仅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还写到“渔者歌曰”,从侧面渲染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八年级下语文周末作业10教师版

八年级下语文周末作业10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一.基础1.古诗默写(1)题破山寺后禅院, 。
, 。
, 。
, 。
(2)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 。
, 。
, 。
(3)卜算子·咏梅, 。
, 。
, 。
, 。
(4)送友人, 。
, 。
, 。
, 。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通过侧面描写,写出山寺寂静的的语句是:万籁此都寂 , 但余钟磬音。
(6)《送友人》中运用比喻,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难舍难分的诗句是:浮云游子意 , 落日故人情。
(7)《卜算子·咏梅》中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零落成泥碾作尘 , 只有香如故。
2.词语(1)冰雪融化,草木méng fā_萌发_______,各种花cì dì__次第______开放。
(2)再过两个月,燕子piān rán_翩然_______归来。
(3)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ùn yù_孕育_______果实的时期。
(4)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nì jì_销声匿迹___________。
(5)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zhōu ér fù shǐ_周而复始__________。
(6)这样看来,huā xiāng niǎo yǔ_花香鸟语___________,cǎo zhǎng yīng fēi草长莺飞____________,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7)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fēng xuě zài tú_风雪载途___________的寒冬。
(8)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piāo yí_漂移_______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苑中学快乐周休八年级语文作业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注释①式: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微:幽暗不明。
②胡:为什么。
③微:非,不是。
故:为了某事。
④中露:露中,露水之中。
1、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子衿《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①?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注:①嗣音:传音讯。
②挑兮达兮:独自来回走动的样子。
3.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4.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5.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有误的一项是()城阅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郁。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领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这两句诗好在哪里?请作赏析。
7.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城阕辅三泰。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
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在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8.“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_________,诗句表达了诗人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9.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10.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11.本诗出自《》;作者是(朝代)的王勃(诗人),他和并称为“初唐四杰”。
12.此诗是一首,全诗表达了与知己的,抒发了对朋友远行的之情,体现出作者。
13“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上任路途的。
“”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
14、颈联蕴含了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的,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
这一句成为远隔不朽名句。
15.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1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18.这是一首诗,写景运用了和修辞手法,作者借欲济无舟楫想表达思想感情。
19.请你从写景角度和选词炼句两方面对颔联进行赏析。
20、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1、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22、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3、品味蒸与撼。
2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和的特点。
25.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6.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这里隐喻自己,言外之意是。
2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请作简要赏析。
28.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29、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_,诗歌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成语,它是___________,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请简要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
32、这首诗的写景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联系全诗看,作者在欲济无舟楫一句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33、说说涵虚混太清中混字的表达效果。
34、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所展示的图景。
35、从诗的最后两联中,我们可以窥定诗人怎样的心曲?36、诗的最后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核舟记》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给加粗字注音。
(1)罔不(2)贻(3)箬篷(4)八方有奇(5)石青糝之(6)髯(7)天启壬戌(8)篆章2.解释加粗词。
(1)罔不:(2)尝贻余核舟一:(3)绝类弥勒:(4)诎右臂支船:(5)篆章:(6)视端容寂:(7)曾不盈寸:(8)桃核修狭者:3.《核舟记》选自______朝人______编辑的______,《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朝人________。
4.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课文在介绍核舟时先用________一词(原文中词)总括,结尾再用________一句话相照应,高度评价了王叔远高超的技艺。
5.根据文中表数量的形式,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古汉语表数量的用法。
二、阅读阅读课文1~3节,回答问题。
(1)下面句中加粗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中峨冠而多髯(xú)者为东坡 B.苏黄共阅一手卷(juǎn)C.石青糁之(sǎn) D.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2)下面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高可(大约)二黍许 B矫(举)首昂视 C两膝相比(比较) D清风徐(缓缓地)来(3)在这段中找出一个通假字并解释:________同________解释________(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B .士卒多为用者C .为人五,为窗八D .中轩敞者为舱 (5)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从这三段文字中各找一点理由。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段细致描写鲁直“如有所语话”,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珠可历历数也”是为了说明什么?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舟记》同步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 ) 罔不( ) 贻( ) 有奇( ) 黍( ) 箬篷( ) 糁( ) 峨冠( ) 髯( ) 髻( ) 衣褶( ) 诎( ) 楫( ) 椎髻( ) 壬戌( ) 虞山( ) 篆章( ) 矫( ) 二、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1.有奇巧人( ) 2.罔不因势象形( )( )( ) 3.尝贻余核舟一( )( )( ) 4.盖大苏泛赤壁云( ) 5.高可二黍许( )( )( ) 6.启窗而观( ) 7.箬篷覆之( )( )( ) 8.雕栏相望焉( )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 10.石青糁之( )( ) 11.中峨冠而多髯者( )( )( ) 12.如有所语( ) 13.其两膝相比者( )( ) 14.佛印绝类弥勒( ) 15.矫首昂视( )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 17.珠可历历数也( ) 18.居右者椎髻仰面( ) 19.其人视端容寂( )( ) 20.若听茶声然( ) 21.其船背稍夷( )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 23.长曾不盈寸( )( ) 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三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2、诎右臂支船( )2、左手倚一衡木( )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四、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①木:能以径寸之木( ) 以至鸟兽、木石( ) 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文曰“初平山人”( ) ③奇:明有奇巧人( ) 长约八分有奇( ) ④有:明有奇巧人( ) 长约八分有奇( ) 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为人五;为窗八( ) 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启窗而观(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⑦可:高可二黍许( ) 珠可历历数也( ) 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 ) 此中人语云( ) 五、按要求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
作者是 ,字 , 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 》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 》中的句子。
3.黄庭坚是 朝的文学家,字 。
4.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5.“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6.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一个动作和“”的神态看出来。
7.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的性格特点。
8.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9.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10.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11.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1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13、写出两句其他诗词中与船有关的语句。
六、翻译下列句子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