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 区域地理专题训练
2020届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专题训练--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区域地理专题训练——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
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这个大峡谷北起米林县派镇大渡卡村(海拔3000米),经排龙乡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在藏南地区靠近印度阿萨姆邦的地方),主体在墨脱县。
从墨脱县甘登乡多卡村往上,一直到米林县派镇加拉村,是雅鲁藏布大峡谷无人区。
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汇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
【地质地貌】大峡谷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具神秘色彩的地区,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科学家看作“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
因此,大峡谷地区的地质调查是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峡谷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俯冲的东北挤角,地质现象多种多样,堪称罕见的“地质博物馆”。
【气候】1、水汽通道的作用这条天然水气通道使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形成世界第一大降水带,年降水量达4500-11060毫米;就是这条水气通道使大峡谷积蓄了巨大的水能资源;就是这条天然水气通道使热带气候带在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向北推移了五个纬度;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发育了巨大的海洋性冰川;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缩小了南北自然带之间的明显差异,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推动许多热带动、植物分布向北推移;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促进了喜马拉雅山脉南北生物的混合与交流这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为许多古生物物种提供了安全庇护,不至灭绝。
雅鲁藏布江水汽通道作用造成了大峡谷地区齐全完整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由高向低,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亚热带季风雨林带,宛如从极地到东南亚半岛或从我国东北来到海南岛一样。
2、山地垂直变化高山雪线之下是高山灌丛草甸带,再向下便是高山、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带,继续向下便是山地常绿、半常绿阔叶林带和常绿阔叶林带,进入低山、河谷是季风雨林带。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的判读(含答案解析)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的判读一、选择题下图为亚欧大陆40°N 附近东西两侧两个测站1、4、7、10四个月的气候资料。
完成1~2题。
1.甲、乙两地气候相比( ) A .1月降水甲比乙多 B .气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大 C .7月气温甲比乙低 D .降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小2.乙地1月降水主要受( ) A .西北风的影响 B .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C .沿岸暖流影响D .盛行西风的控制 1.B 2.D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地1月降水分别约为5 mm 和120 mm ,A 错误。
甲地最高、最低月均温分别约为26 ℃和-4 ℃,气温年较差为30 ℃;乙地最高、最低月均温分别约为23 ℃和11 ℃,气温年较差为12 ℃,甲气温季节变化比乙大,B 正确。
甲、乙两地7月气温分别约为26 ℃和23 ℃,C 错误。
甲地降水量最大、最小值分别约为180 mm 和5 mm ,差值为175 mm ;乙地降水量最大、最小值分别约为120 mm 和10 mm ,差值为110 mm ,甲降水季节变化比乙大,D 错误。
第2题,两地位于40°N 亚欧大陆东西两岸,乙地冬季降水多,说明该地为地中海气候。
1月时,气压带、风带南移,此时乙地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D 正确。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和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
读图,回答3-5题。
甲站乙站丙站0102030(℃0102030(℃010203(℃降水量3.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4.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量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
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5.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A.甲站—乙站—丙站B.甲站—丙站—乙站C.乙站—甲站—丙站D.乙站—丙站—甲站3.D4.A5.B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地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故位于南半球;三地最低气温高于15°C (除甲地外),为热带地区;三地均为高温季节多雨,因此可推断为热带季风气候或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大陆没有热带季风气候。
2020年高考地理模拟试卷:区域地理部分【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模拟试卷:区域地理部分一.单选题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下列关于三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B. 三地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C. 三地河口处均地势低平,土壤肥沃D. 三地的自然带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 关于三地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B. 修建水库是三条河流开发的核心C. 城市化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D. 都有丰富的水源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第四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有短报文通信能力。
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遥感(RS)B. 地理信息系统(GIS)C.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NS)D. 数字地球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①提供灾区的影像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④提供短文联络A.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3、绿洲与荒漠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 自然植被改善B. 风力侵蚀减弱C. 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 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2.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 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 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4、甲乙两处附近保存了广袤的原始森林。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甲乙两地仍存在广袤的原始森林,其共同原因A.气候湿热,开发条件差B.人口密度小,开发历史较短C.木材品质差,未遭大规模砍伐D.国民素质高,环保意识强2.目前乙处原始森林遭到大规模砍伐,产生的影响A.当地地表径流量与地下径流量的比值增大B.夏季北冰洋结冰范围扩大C.全球海岸线变长D.当地酸雨问题更加突出5、碳生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国内生产总会总量与同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之比,反映了单位碳排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阅读材料和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近年来,我国旨在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向全国推出。
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有干旱缺水山区100多万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3 420万人饮水困难。
区域内有一半多的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2 350万。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_______和________,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和________。
(2)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和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循环除了能使陆地淡水得到更新外,其意义还有哪些?(6)某校地理活动小组拟研究所在城市“河水的自然净化”课题。
你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应包括哪些内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地理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第(1)题,我国西部地区主要为内流区域,但也有外流区域,所以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循环。
第(2)题,集雨工程通过收集雨水用于生产生活,对地表径流和下渗两个环节有较大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气压带和风带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留申群岛位于白令海与北太平洋之间,由300多个小岛组成,属于北美科迪勒拉山系西部山脉的组成部分。
群岛风大、雨多、四季温差小,植被以丛生的草甸、苔藓为主。
每年1月份,在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形成的阿留申低压,强度和位置异常对北半球的天气、气候异常有重要的影响。
下图示意阿留申群岛及其地理位置。
(1)指出阿留申群岛上几乎无树木分布的原因。
(2)简述阿留申低压的形成原因。
(3)推测阿留申低压强度偏弱对东亚气候的影响。
【答案】(1)阿留申群岛属于形成年代较晚的火山岛,火山活动频繁,火山熔岩不利于植被生长;位于盛行西风带,洋面广阔,风力强劲,不利于树木生长,岛屿面积小,受海浪影响大。
(2)北极的极地东风南下在北纬60°处与较暖的盛行西风相遇,形成上升气流,致使北纬60°附近的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1月份,北半球由于陆地气温低,在亚欧大陆内部和美洲大陆内部形成的冷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阿留申群岛附近形成阿留申低压。
(3)阿留申低压强度偏弱,推测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偏弱,东亚冬季风势力偏弱,风力偏小;东亚地区冬季气温偏高,出现暖冬现象;寒潮等灾害天气减少。
【解析】(1)阿留申群岛几乎无树木是由于其本身属于形成年代较晚的火山岛,火山活动频繁,火山熔岩不利于植被生长;该岛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大,风力强劲,不利于树木生长,岛屿面积小,受海浪影响大,这些条件都对树木生长不利。
学科&网(2)阿留申低压的形成既有动力原因,也有热力原因。
在北纬60°处,来自北极的极地东风与较暖的盛行西风相遇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1月份,北半球陆地降温快,形成冷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阿留申群岛附近形成阿留申低压。
(3)阿留申低压强度偏弱对东亚气候影响较大。
2020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区域地理之中国自然地理(附答案)

中国自然地理专题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地形起伏度=(最高海拔-最低海拔)×(1-100 km2范围内的平地面积/100 km2)/500。
下图分别为我国沿102°E和35°N地形起伏度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地形单元中,位于两幅图示范围内,地形起伏最明显的是() A.江南丘陵B.藏北高原C.天山山脉D.黄土高原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在地形区()A.平均海拔①地高于③地B.④地在①地的西北方向C.②地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D.③④两地位于平原雾凇是过冷却雾滴(低于0 ℃的雾滴)在寒冷的物体上撞冻而形成;雨凇是过冷却雨滴(低于0 ℃的雨滴)碰到冰点以下的地面或物体,立即冻结而成坚硬的冰层。
下图为中国主要雾凇及雨凇观赏地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有关我国雾凇及雨凇观赏地分布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雨凇山谷多山顶少B.雨凇南方多于北方C.雾凇多分布于北方和南方高山D.雾凇与雨凇皆是季风区多于非季风区4.我国华南地区雨凇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冻结核少B.低温少C.降水多D.低山多5.黄山观赏雾凇、雨凇的季节也是黄山观云海的最佳季节,其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季节()A.昼长长,日照时间长B.太阳高度小,阳光充足C.气温高,低云的凝结高度升高D.气温低,层积云的高度下降丹霞山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南麓,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植被的天然分界线之一。
丹霞梧桐是多年生小乔木,属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每年夏初开紫花,秋季叶子变黄。
某科考小组调查发现,丹霞梧桐在该地主要分布在崖壁上。
下图为该小组调查区域内丹霞梧桐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6~8题。
6.丹霞梧桐特征可能是()A.四季常青B.根系发达C.喜阴喜湿D.耐盐耐碱7.野外实地调查丹霞梧桐植株数量的最佳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8.丹霞山地区是我国的()A.热带植被南界B.亚热带植被北界C.暖温带植被南界D.中温带植被北界中国最大内陆淡水湖——新疆博斯腾湖,位于天山中段南缘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每年某个季节湖泊的水面昼化夜冻,在风和湖水的作用下出现了“推冰”自然奇观(图一),其中以湖区西岸大河口景区和南岸白鹭洲景区最为壮观。
2020届高三地理综合题专项训练:以世界热点区域为背景的综合题

2020届高三地理综合题专项训练:以世界热点区域为背景的综合题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地时间2017年5月31日,全长480千米,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与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的蒙内铁路举行通车仪式。
蒙内铁路是东非铁路网的起始段,铁路穿越东非裂谷带和多个野生动物保护区,沿线火山灰土分布广泛,土质疏松,雨季土壤遇水易软化。
东非铁路建设的远期规划是连接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等东非6国。
下图为东非局部地区简图。
(1)描述图示地区铁路线及其布局的特点。
(2)说出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
(3)分别指出内罗毕地区和索马里沿岸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内罗毕所处自然带的成因。
(4)简述蒙内铁路的通车对东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解析(1)图示地区铁路线及其布局的特点可从图中直接读取,注意位置,走向,密度的分析。
(2)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要穿越山地、大裂谷,地势起伏较大;断裂发育,地质条件复杂;且沿途多草原气候,土壤疏松,遇水软化,地基不稳;干季淡水缺乏;区域生物资源丰富,沿线可能会遭遇野生动物、蚊虫侵袭等。
(3)内罗毕地区为热带草原带,索马里沿岸为热带荒漠带;内罗毕为热带草原带是因为内罗毕位于靠近赤道的东非高原上,地势较高,空气对流较弱,降水较少,形成了热带草原带。
(4)大铁路会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区域铁路网更加完善。
具体而言,蒙内铁路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东非地区铁路网;增加东非国家的运输能力;促进该地区资源的开发;促进东非各国经济发展;推进东非地区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建设。
答案(1)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大致为东西走向;分布不均,线路较少。
(2)地势起伏较大;断裂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土壤疏松,遇水软化,地基不稳;干季淡水缺乏;野生动物、蚊虫侵袭等。
(任答3点)(3)内罗毕地区为热带草原带,索马里沿岸为热带荒漠带。
成因:内罗毕位于靠近赤道的东非高原上,地势较高,空气对流较弱,降水较少,形成了热带草原带。
2020届高三地理主干知识专题训练:工业的区位选择

2020届高三地理主干知识专题训练:工业的区位选择一、单选题读“中国造纸业分布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可知,影响我国造纸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技术、政策B.原料、交通C.水源、市场D.能源、劳动力2.从环境角度分析,造纸厂应布局在( )A.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B.河流的下游C.远离居民区的位置 D.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答案】1.C 2.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造纸厂主要集中在河流附近,而且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所以影响我国造纸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水源和市场。
第2题,造纸厂会造成水污染,所以布局时要远离生活水源地和城市河流上游。
下图为平原地区某城市工农业布局及交通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若图中a、b、c、d均布局有对空气产生污染的工厂,且这种布局是合理的,则此城市最有可能位于A.马达加斯加岛B.新西兰南岛C.朝鲜半岛 D.中南半岛4.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产业的布局不合理的是A.①机械制造工业 B.②大型纺织工业C.③花卉、蔬菜种植业 D.④粮食种植业【答案】3.D 4.B【解析】第3题,图中a、b、c、d均布局有对空气产生污染的工厂,这种布局是合理的,说明该城市盛行风为东北风与西南风。
四个选项中中南半岛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盛行风为东北风与西南风。
第4题,随着城市功能区的发展,工业逐渐向城郊转移,故图中大型纺织工业应分布在城市边缘地带。
读图文材料,回答5-6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图中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5.据图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6.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 交通运输 B.劳动力成本C.技术水平 D.距市场远近【答案】5.A6.B【解析】第5题,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地理区域地理专题训练一、选择题(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公元641年,造纸术随文成公主进藏传入藏区,但造纸术传入的前几年却在这雪域高原“水土不服”。
经探索实践,造纸术与藏区的狼毒草(西藏广泛分布的草本植物,毒性较大)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藏纸工艺。
狼毒纸传统的手工制作过程有11道工序:采料、泡洗、锤搗、去皮、撕料、煮料、捶打、打浆、浇造、日光晾干、掲纸,一道出错整张就会废掉.目前,狼毒纸是藏区重要经文抄写及印刷的主要用纸。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纸术在雪域高原“水土不服”主要指A.造纸缺乏原料B.用纸需求量小C.造纸技术门槛高D.藏区文化迥异2.藏区重要经文抄写及印刷采用狼毒纸,是由于狼毒纸A.生产量大B.保存时间长C.生产工艺独特D.平整而美观3.雪拉村是一千多年前狼毒纸的发源地,这里的人曾经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这门手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主要是由于A.原料匮乏B.制作过程对人体的危害大C.制作工艺复杂,产量低D.现代工业造纸的冲击罗马尼亚葡萄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居欧盟第五位。
贵腐酒是一种很珍贵的甜葡萄酒,利用“贵腐霉”的作用酿制而成。
“贵腐霉”附着于已经成熟的葡萄皮上,会繁殖并穿透葡萄皮,促使葡萄中的水分挥发,使葡萄中的糖分、有机酸等有效成分呈高度浓缩的状态。
而诱发贵腐菌的滋生则需要一个多雾、潮湿的后半夜与清晨。
地处多瑙河和黑海之间的多布罗加丘陵山区是贵腐葡萄的主要分布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推测该地区采摘贵腐葡萄的时间是A.3月B.6月C.9月D.11月5.多布罗加丘陵山区能够生产贵腐葡萄的主要原因是①昼夜温差大②气候干燥③水汽来源充足④夜间保温作用强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6.贵腐酒酿造历史悠久,质量上乘,但出口量很少,其原因是①贵腐菌生长繁殖的条件苛刻②贵腐葡萄分布范围小③市场知名度高④生产规模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①热量更丰富②地形更平坦③土壤更肥沃④水源更充足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8.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①扩大播种面积②提高机械化水平③选用优良品种④加强农田水利建设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1962年,一位文物保护工作者发表文章提出:鸣沙山的沙物质大量向东移动,30年内莫高窟(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开凿于敦煌城东南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有被沙子淹没的危险。
当时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赵松乔先生受命到敦煌实地考察后表示,未来300年至3000年内,鸣沙山不会向东埋压莫高窟,那些将莫高窟全部搬迁的方案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下图为21世纪初建成的“六带一体”综合防护体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当前,风沙流对莫高窟最大的危害是A.降低窟内湿度B.降低窟内能见度C.磨蚀崖壁壁画D.掩埋和堵塞洞口10.下列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能够支持赵松乔先生观点的有①地处东西风过渡带,两者大致势均力敌②气候极度干旱,沙尘暴天气多发③鸣沙山的基底都是岩石④莫高窟顶部有面积较大的平坦地面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1.“六带一体”综合防护体系建成以来,进入敦煌的沙量减少了85%以上。
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是A.草方格固沙带、人工戈壁带、崖面化学固沙带B.草方格固沙带、崖面化学固沙带、人工戈壁带C.人工戈壁带、草方格固沙带、崖面化学固沙带D.崖面化学固沙带、人工戈壁带、草方格固沙带乌蒙山片区位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结合部,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人地矛盾突出,是国家新阶段14个“整村脱贫”的主战场之一。
下图示意乌蒙山片区贫困村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乌蒙山片区贫困村分布特点是A.中部较多,东西较少B.四川较多,云贵较少C.西南最多,东北最少D.总体分散,局部集中13.推测乌蒙山片区贫困的最主要因素最可能是①人口②科技③地形④气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目前,乌蒙山片区要实现“整村脱贫”最可取的措施是A.完善交通,外出务工B.打造产业,增加就业C.发展教育,提高素质D.补贴资金,异地搬迁区域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
读下图完成下题。
15.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始终占绝对支配地位,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B.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产值不断上升C.成长阶段后期,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从而导致区域走向衰落D.人地关系越来越不协调16.若左图中各点分别代表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A—B—C B.B—A—C C.B—C—A D.C—A—B17.关于区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的大小、形状相同B.任何区域都有明确的分界线C.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D.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海水稻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一种水稻。
它并非是在海水中生长的水稻,而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
海水稻最高亩产量达到620.95公斤。
2018年,它已经开始全国大范围试种。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8.海水稻长势监测的依据是植被指数图的对比,而植被指数图的绘制依据的是上图所示的某技术工作的主要环节,该技术是(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19.实时监测和预报海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GPS B.RS、GIS C.GPS、GIS D.RS、数字地球下图为某外流河上一水库建成前后某水文站平均径流量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20.相对于水库建成前,建成后该水文站所在河段的A.河水含沙量变小B.泥沙沉积更多C.年均径流量增大D.河床宽度增加21.水库的建成对其河口三角洲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有A.流水侵蚀更严重B.水土流失加重C.生物多样性增加D.旱涝灾害减少二、非选择题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湖北神农架西南边陲,区内有亚高山草甸和多种蕨类沼泽,平均海拔1730米,气候冬长夏短,年平均降水量约1500mm,各月降水均匀。
大九湖盆地石灰岩广布,落水洞逐步发育,溪流通辻北侧落水洞群流到外部。
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林地分布于盆地周边的高山上;灌草散布于高山基部;耕地、沼泽等分布于中央盆地。
大九湖湿地形成年代久远,中央盆地沉积了深厚的泥炭(泥炭是植物体沉入沼泽底部,由于潮湿等原因无法完全分解,残留的植物遗体多年积累而成)。
因泥炭富含有机质,吸水能力强,吸附性能好,历史上当地农民多采挖泥炭用作种植肥料。
(1)请从气候角度出发分析大九湖盆地泥炭沉积的有利条件。
(2)试推测公园成立前大九湖湿地变浅变干的原因。
(3)说明当地农民大量采挖泥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4)指出大九湖地区产业多元发展的方向。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陕北煤炭资源丰富,但70%的煤炭外运主要还是依靠公路运输。
关中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但优质气化煤却不能满足需求,2019年10月31日下午,神渭输煤管道项目(下图)实现了全线727公里的主体贯通。
北始于陕西神木市红柳林煤矿,南止于渭南市临渭区、华县,其中穿越河川谷底213公里,黄土塬峁沟壑地308公里,微丘陵地貌206公里,该项目设计每年从陕北往关中输送优质原煤1000万吨。
管道输煤,开创了全新的煤炭物流模式,这种全新的输煤管道,除首端、中间泵站、阀室和终端工业场地为永久占地外,其他管线全部埋于1.5米冻土层以下。
(1)简述神渭输煤管道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2)与公路、铁路运输相比,简述神渭输煤管道运输有哪些优势?(3)试分析神渭输煤管道建设的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1.A2.B3.D4.D5.B6.C7.B8.C9.C10.C11.A12.D13.A14.B15.D16.D17.D18.A19.B20.A21.D 22.(1)(气候温凉多雨)适宜亚高山草甸和湿地蕨类植物生长,为泥炭形成提供物质保障;(降水量大且均匀)湖面水位稳定,泥炭出露少,分解少;(冬长夏短,气温较低)泥炭分解不完全。
(2)湿地(沼泽)植被茂密,植物遗体多年淤积(,使湿地变浅);径流汇入带来泥沙沉积(使盆底变浅);后期落水洞逐渐增多,外泄水量增多(,使湿地变浅变干);全球变暖,湿地蒸发增强;人为排水,开垦(发)湿地;农业生产,从湿地引水灌溉。
(任答3点)(3)湿地面积减少;湿地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净化水质能力降低;泥炭出露有机质分解加快,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
(任答4点,其它答案若合理,酌情给分)(4)适度发展旅游服务业;打造湿地科普教育基地;适当发展特色林果业及林下经济;(依托高山基部草场)适当发展高山畜牧业;(依托现有耕地)发展绿色高山蔬菜生产。
(任答3点,其它答案若合理,酌情给分)23.(1)沿线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多过次跨越河流;线路较长,建设成本高,建设难度大(资金不足)。
(2)运营成本低,运输量大,经济效益高;除场站为永久占地外,其余只在施工时临时占地,施工好以后回填仍可耕种节省土地;输煤管道全线埋于冻土层之下密闭输送,不污染环境,有利于生态和环境保护,生态环保;自动化效率高(便于管理),途中无运输损失,管道运输安全高效;对恶劣气候的抗灾能力很强,可以全天候输送。
(任意四点得满分)(3)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煤炭物流模式,完善交通运输网;突破北煤南运的瓶颈,缓解铁路、公路运输压力,降低陕北煤炭外运的成本;促进陕北地区煤炭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满足关中煤化工对优质气化煤的需求促进关中化学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