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就业形势分析
张立群:2018年流动性不会明显趋紧

张立群:2018年流动性不会明显趋紧作者:暂无来源:《经济》 2018年第7期文/张立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5年作的总结,实际上也是给全国人民作了一个说明,那就是我们战胜了空前严峻的考验和困难,取得了更扎实、含金量更高的发展实绩,高质量发展的新的增长基础已经初步形成。
政府工作报告中,除了今年的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6.5%左右之外,今年的就业目标增加了城镇调查失业率不超过5.5%,这在以前是没有的。
过去,城镇登记失业率对就业形势的反映不够充分,调查失业率包括农民工等多个方面的就业情况,对就业形势的反映更全面。
这次报告把调查失业率预期目标也提出来,这反映出政府对今年的就业形势充满信心,也表明政府在民生方面非常负责任的态度。
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不含糊,一定要把责任状立得清清楚楚。
在居民收入增长方面,报告提出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应该看到,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促进居民收入的增长,所以近几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水平大多数高于GDP增长水平,比如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比GDP增长率高了0.4个百分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提出这样的要求,特别提出要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合理调整社会最低工资标准等,所有这些都表现出政府在关注居民增收方面更加凝神聚力。
还有一个指标是今年CPI预期涨幅3%左右,一方面反映政府对今年市场形势是有信心的,从宏观经济角度讲,要预防两个倾向,一是通货膨胀,二是通货紧缩。
过去五六年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通货紧缩是结合在一起的。
去年CPI的涨幅是1.6%,是比较低的,从今年的价格指标来看,政府判断今年通货紧缩的倾向是不明显的。
另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的实际看,今年CPI涨幅总体会比较平稳,原因在于供给的潜力较大,供给保障较充分,一旦当某些产品的价格开始上涨的时候,供给会很快跟进,这就保障了价格基本稳定。
2014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

2018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14-06-22 作者:- 编辑:潘晓宇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
相比2018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
在经济充满挑战的大环境下,每年都在增加的毕业生人数,使得“就业难”被毕业生、家长以及媒体广泛关注。
作为招聘行业的领军者,智联招聘结合百度数据针对201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了全盘分析与解读。
b5E2RGbCAP从整体需求来看,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18年面向毕业生的职位发布量相比去年增长10.14%,毕业生就业竞争指数有所下降。
智联招聘认为,随着民营企业、第三产业等对大学生的吸收能力和欢迎程度有增无减;二、三线城市快速扩张对拓展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强,都为毕业生带来了职业发展的机会。
智联招聘认为,“就业难”并不是难在岗位的缺乏,而是难在毕业生对未来方向、社会需求的认知错位及自我缺乏了解产生迷茫。
p1EanqFDPw一、“更难就业季”,难在哪里?1、“围城北上广”,二线明星城市成同样就业难!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毕业生对一线城市的“围剿”,被近几年不断升温的二线明星城市所打破,毕业生选择一线城市就业的趋势有所下降,“逃离北上广”的流行口号正逐渐成为现实。
随着三星、阿里巴巴等企业知名度提升,加上近几年“人才回流”的热潮,毕业生转而关注如杭州、西安、天津、苏州等二线明星城市。
与此同时,“逃回”北上广的现象依旧存在,即北上广本地求职者逃离到二线明星城市,而外地求职者依旧向往一线城市。
“围城”效应造成北上广与二线明星城市双双“就业难”。
反观其他二、三线城市,就业缺口仍然存在。
DXDiTa9E3d随着近几年无锡、合肥、重庆、青岛等二线城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众多大型企业入驻,对人才需求量暴增,具有平台高、晋升机会大、生活成本低等优势,就业前景良好。
RTCrpUDGiT2、毕业生自我认知与社会观念错位,“精英情节”导致就业方向狭隘。
一、2018届毕业生基本情况统计及分析1.1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一、2018届毕业生基本情况统计及分析1.1毕业生规模和结构2018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共有本科毕业生143名,从性别比例看,女生比例小于男生,从录取生源来看,学生来源于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山西省内生源占46.15%,省内生源比例为近三年最高。
表1.12018届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毕业生结构表1.2通信工程专业就业情况统计表1.22018届通信工程专业就业总体情况统计专业总计升学升学率灵活1灵活率出国出国率签约2签约率就业3就业率通信工程1434833.57%3927.27%10.70%4531.47%13393.01%二、201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2.12018届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表2.1通信工程专业2018届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1灵活=签劳动合同+单位用人证明+自主创业+自由职业2签约:即与用人单位签定三方协议3就业=升学+灵活+出国+签约图2.1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2.2毕业生工作单位性质分析表2.2毕业生工作单位性质分析毕业生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有6人,占所有工作人数的7.14%;到其他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工作的有62人,占所有工作人数的72.62%。
2.3毕业生工作单位地域流向分析表2.3毕业生工作单位地域流向图2.3毕业生工作单位地域分布图通信工程毕业生工作地域遍布全国,其中,在北京、中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工作的同学较多,其次是西部地区、广东、其他东部地区和上海。
2.4毕业生工作单位行业分析表2.4毕业生工作单位行业分析根据毕业生工作单位行业分析来看,通信工程专业学生有51.2%的同学在IT 、互联网、通信、电子行业工作,其次为在加工制造、仪表设备、管理咨询、教育科研、零售等行业,就业行业大部分与专业相关性较强。
2.5毕业生升学情况分析2.5.1985高校考取情况表2.52018届毕业生考取985高校情况2.5.2211高校考取情况表2.62018届毕业生考取211高校情况2.5.3研究所考取情况表2.72018届毕业生考取研究所情况2.5.4普通高校考取情况表2.82018届毕业生考取普通高校情况通信工程专业2018届考研学生共计48人,占毕业人数的33.57%。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分析

2018年毕业季已经结束,高校毕业生达到历史新高预计本年度约820多 万大学毕业生,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及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将近有 15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更是激烈异常,这不仅关系 到毕业生本身的生活和发展,也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目光,未毕业的学生、即将 报考的学生都希望能从就业数据中找到可以给自己提供参考价值的内容,
弊:研究生毕业后,毕业压力仍在,而且有了更为年轻的竞争者,压力越加沉重; 读研期间,不一定能学到对自身职业有用处的知识,白白浪费了积累经验的时间;研究生扩招,会出现和大 学扩招相同的结果---研究所学历贬值,也许毕业后只有一个选择---考博,…… 研究生毕业或博士毕业后年龄偏大,失去年龄优势,特别是女生,要面临更多的年龄歧视…… 学术研究,层次越高,就业面越窄,毕业后,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此时却已无法放弃本专业,…… 建议:如果对某个专业,某种学问有无法遏制的热爱和相应的研究能力,要不浪费自己的爱好和天才,继续 深造,终有一天会有建树,但如果考研只是为了规避和缓解就业压力,建议不要考研,研究生毕业后压力只 增不减,而且会使你丧失积累经验的机会,拥有高学历的你面对就业会更加难以抉择,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280万人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338万人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413万人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495万人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559万人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611万人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631万人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660万人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680万人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699万人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 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749万人 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56万人 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95万人, 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820万人
湖南铁科近五年的就业情况

湖南铁科近五年的就业情况
根据湖南铁科近五年的数据,就业情况如下:
2017年:湖南铁科所实施的各类就业政策和就业举措效果显著,全年共实现就业3.5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4.3%。
2018年:湖南铁科继续加大对就业的支持力度,全年实现就
业人数4万人,其中包括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
2019年:湖南铁科因为疫情的影响,就业形势出现一定的压力。
然而,湖南铁科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就业困难人群的帮扶力度,并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对接,全年实现就业3.8万人。
2020年:湖南铁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出色,稳定了就业
形势。
全年共实现就业4.2万人,其中包括高校毕业生、城镇
失业人员和农民工。
2021年:湖南铁科继续优化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加强对中
小企业的支持,全年实现就业4.5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
率达到了96%。
总体来说,湖南铁科近五年的就业情况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尽管2020年受疫情影响,就业形势有所受挫,但湖南铁科通
过积极采取措施和政策支持,成功应对了挑战,并在2021年
取得了较好的就业成果。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和重视的社会问题,我国残疾人群体庞大,就业面临的困难也很大。
虽然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残疾人就业,但是实际情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从我国残疾人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引起社会对残疾人就业问题的重视,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一、现状分析我国的残疾人口众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残疾人数为8508.4万人,残疾人口数量庞大。
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1880.3万残疾人就业者,其中城镇残疾人就业者为435.6万人,农村残疾人就业者为1444.7万人。
尽管我国出台了许多旨在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措施,但残疾人的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一方面,由于残疾人的身体条件不利于工作,他们很难找到适合的就业机会;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和歧视也是导致残疾人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二、问题分析1. 就业机会不足残疾人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很难适应一般工作环境,导致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更倾向于招聘身体健康、能够长期工作的人,对残疾人的招聘机会较少。
尤其是一些重体力劳动的职位更是难以招聘到残疾人,这导致残疾人在就业市场上面临很大的挑战。
2. 社会歧视和偏见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经常遭受着社会的歧视和偏见。
一些用人单位对残疾人抱有负面看法,认为他们工作效率低、需要特殊的照顾、费用过高等,从而拒绝招聘残疾人员。
这种偏见和歧视现象严重影响残疾人的就业机会,也使残疾人在就业中感到自卑和无助。
3. 就业环境和条件不利许多用人单位不具备适应残疾人就业的条件和环境,无障碍设施和辅助设备不完善,缺乏残疾人友好型的工作环境,使得残疾人在就业中面临很大的困难。
一些残疾人在求职过程中,由于环境不利,所以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三、对策建议1. 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体系应加强对残疾人的就业援助和扶持,建立健全的残疾人就业保障体系。
2018年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精选3篇

2018年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精选3篇2018年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精选3篇篇一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激烈的职场竞争所形成的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共识。
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成为胜手呢?首先要破除旧的就业观念,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念。
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求职竞争中成为强者。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随着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加大,全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居于高位,2016年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就业模式必然由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
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增高,被称为"天之骄子",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
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大学生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前就业的主要形式。
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既有大学生毕业去当工人,也有大学生毕业去做个体经营,只要是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
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了,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从"城市"向"基层"的转变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二0一八年十二月目录一、学校基本情况 (1)(一)学校简介 (1)(二)办学定位 (1)(三)发展规模 (3)(四)专业结构调整 (4)二、就业工作机制 (4)(一)就业工作理念 (4)(二)就业工作模式 (4)三、2018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5)(一)毕业生规模结构 (5)(二)毕业生就业情况 (6)(三)毕业生薪酬状况 (7)(四)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9)(五)毕业生专业对口率 (10)(六)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11)(七)2017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月收入情况 (11)(八)2017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职业期待吻合度 (12)(九)2017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就业现状满意度 (13)四、毕业生职业发展 (14)(一)我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职业 (14)(二)毕业生主要从事职业月收入情况 (15)五、毕业生自主创业 (16)六、毕业生就业特点 (17)(一)毕业生供需比持续稳定 (17)(二)纺织、服装及市场营销专业需求旺盛 (17)七、主要工作措施 (17)第一篇:学校基本情况一、学校简介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行政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教育厅。
其前身为广东省纺织工业学校,筹建于1984年,1985年正式招生,1993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中专学校,2000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01年升格为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现有禅城和高明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127亩,建筑面积23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达6.86亿元,图书馆各类藏书达到85万多册。
目前设有8系2部1院,即纺织系、轻化工程系、服装系、艺术设计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应用外语系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继续教育部。
学校开设了60多个专业方向,校内外实训基地188个,在校生13115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就业形势分析
一、面临严峻的压力和挑战:
(一)适龄劳动力数量依然很大,供给持续高位运行,远远大于市场需求量。
2017年,全国适龄劳动力9亿人以上
2018年新成长劳动力1500万人以上,其中高校毕业生820万人。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
1、三大困难群体就业“齐聚头”,压力剧增
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2、受经济环境影响,返乡农民工增多,回乡创业不易,带来
新的压力
A、企业改制、产能提升、高新技术更新,对劳动力的需求进
一步减少,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当前就业质量就一步提升,劳动力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急需提高。
B、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推进,进城农民工
大量涌入,就业门槛降低,流动性增强。
C、受全球经济发展环境影响,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复速过缓,
带来的企业倒闭和裁减员工的影响尚未全部衰退。
D、新的经济形式兴起,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如制造加工业和
实体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就业方向逐步向第三产业和家庭服务业转移,带来了新的要求。
(三)高校扩招,带来高校毕业生持续困难的压力
A、高校教育与社会就业需求的脱节,就业信息渠道的缺乏与
不畅,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学、教的单一与孤立,理论与实践脱节,工作能力的欠缺,
缺乏职业生涯整体规划。
C、自我认识不足,盲目定位,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追求高
薪。
(四)、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带来就业发展的不平衡西部+基层———就业空间和就业机会更大,缺乏人才(环境
和发展空间不足)
二、积极的政策应对:拓展渠道,开展公共职业介绍,加强转移
就业,做好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就业援助,做好就业困难家庭的帮扶就业。
三、围绕脱贫攻坚,组织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专项活动。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人社部部署要求,人社部门的脱贫攻坚工作主要从5个方面着手: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加强贫困劳动力职业培训;促进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提高其社会保障水平;引导各类人才服务贫困地区;提升贫困地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
其重点是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创业和培训。
依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向贫困劳动力发布招聘信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专项活动,多渠道促进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