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郢人》《庄子·秋水》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
庄子之秋水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庄子之秋水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内,恶至而倪①贵贱?恶至而倪小大?”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
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
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
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②睹矣。
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
由此观之,争让之礼,尧、桀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
梁丽③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
故曰:盖④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也。
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五帝殊禅,三代殊继。
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徒。
默默乎河伯,汝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古文鉴赏辞典》)注:①倪:通“睨”,看,看出。
②趣操:志向的趋向。
③梁丽:屋栋。
④盖:发语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贵而相贱贵:认为尊贵。
B.以差观之差:区别。
C.因其所然而然之然:这样。
C(然:认为……是对的)D.而不可以窒穴窒:阻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物观之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B.因其所大而大之蒙故业,因遗策C.知天地之为稊米也为天下笑者,何也D.白公争而灭非利足也,而致千里D(均为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3.请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
(3分)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
《庄子·秋水》《庄子·天下》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庄子·秋水》《庄子·天下》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18 题。
(共 10 分)【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庄子曰:“请循其,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本.——《庄子·秋水》【乙】惠施多方①,其书五车,其道舛驳②,其言也不中③。
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④人之心,易⑤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⑥也。
惠施日以其知与之辩特与天下之辩者为怪⑦此其柢⑧也。
然惠施之口谈,自以为最贤。
南方有倚人⑨焉曰黄缭,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
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
说而不休,多而,犹以为寡,益之以怪。
以反人为实⑩,而欲以胜人为名,是以与众不适⑪也。
无已.——《庄子·天下》【注】①多方:知识渊博。
②舛(chuǎn)驳:错乱驳杂。
③中:得当、恰当。
④饰:这里有蒙蔽之意。
⑤易:改变,更换。
⑥囿:局限。
⑦为怪:制造奇谈怪论。
⑧柢:根本。
⑨倚人:怪僻而不合于世俗的人,⑩以反人为实:把违反人之常情的事说成真实的。
⑪不适:不合。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是.鱼之乐谓大同也是.B. 安知鱼之乐.如鸣珮环,心乐.之C. 请循其本.本.末倒置D. 说而不休,多而无已.大势已.去16. 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17. 请用“/”标出文段【乙】中画线句的停顿(不少于两处)。
(2 分)惠施日以其知与之辩特与天下之辩者为怪此其柢也。
17.文段【甲】中,庄子最后是如何辩驳惠子的?请简要分析。
秋水(《庄子》)阅读附答案

秋水(《庄子》)阅读附答案秋水(《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本文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约前369-前286年),战国时家,道家代表人物,后人把他与老子并称“老庄”。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1)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
辩:(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面目:3.下面所列各句中划线的“见”字与“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一句中“见”字意思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儿童相见不相识B.于是入朝见威王C.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5.这则寓言故事可以成语“”来概括,本意是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现在用来比喻。
6.从庄子“道”的观点看,事物无大小、是非之分,一切都是相对的,但作为寓言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参考答案:1.哲学2.(1)辩通“辨”,辨别(2)面目:面孔3.D4.(1)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
(2)我将要被得大道的人所嘲笑了。
5.望洋兴叹要做一件事情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6.此题为发散性思维试题,意思对即可。
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只有经过的别人的比较,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不足。
如果盲目骄傲自大,就难免会贻笑大方。
人贵有自知之明;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谦受益,满遭损;自大源于无知;知耻近乎勇;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庄子《秋水》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庄子《秋水》文言文阅读和答案阅读文言文,完成4-9题(16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 ,’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本文作者_________,战国时哲学家,_________家代表人物。
(2分)5、补上文中空白的句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解释加点的字(4分)秋水时至()不辩牛马()以为莫己若()始吾弗信(7、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4分)(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8、写出从本文蜕化出来的的两个成语:,(2分)9、这篇寓言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4、2分庄子道5、2分闻道百,以为莫己若6、4分按时分辨比得上不7、4分(1)在这个时候,河神方才转过脸来,对着海神若仰首慨叹道。
《庄子故事两则》—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一网打尽及参考答案10个试题

中考《庄子故事》两则阅读试题一网打尽:10个试题1、20XX年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套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絛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秋水》,有删节)【乙】支公好鹤支公①好鹤,住剡东峁山。
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
支意惜之,乃铩其翮②。
鹤轩翥③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
林曰:“既有凌霄之姿④,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支公:支遁,字道林,东晋名僧,与谢安、王羲之等交往甚密。
②翮(hé):羽毛中间的硬管,这里用来指翅膀上的羽毛。
③轩翥(zhù):振翅高飞的样子。
④姿:通“资”,资质、禀赋。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絛鱼出游从容..( )(2)是.鱼之乐也()(3) 支公好.鹤()(4)有人遗.其双鹤()2.用现代汉i‘翻译下面的句子。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庄子从游鱼中感受到快乐,支公由好鹤到纵鹤,你觉得这两者有何相通之处?答案:1. (1)悠然自得(1分)(2) 这,这是(1分)(3) 喜欢(1分)(4) 赠送(1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联系语境知道“从容”是来说“絛鱼出游”的样子,再结合后文中的“乐”可知这里的“从容”是“悠然自得”的意思。
(2)从原文中看,这是一个判断句式。
在文中的具体语境是“这是鱼的快乐啊”,所以这里的“是”当“这,这是”讲。
《秋水》习题及答案

《秋水》习题及答案《秋水》习题及答案《秋水》习题及答案1阅读《秋水》,回答问题(12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 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1)百川灌河(黄河)河伯始旋其面目(面貌)(2)见笑于大方之家(得大道的人)2. 翻译:(6分)(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即是说的我呀。
《秋水》习题及答案21、根据课文给加点的字注音。
泾流()涘()渚()仲尼()殆()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②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③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④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⑤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找出描写河、海的句子。
描写河的句子:描写海的句子:4.翻译下列句子。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闻道白,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5.填空:庄子,名,中期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的思想,为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庄子》有篇,七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研究者的多认为是庄子所作。
(胸怀全局,一切尽在掌握中)1.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2.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3. 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层次间的关系是什么?5.文中用两个“于是焉”有什么作用?(勇于探索,乐趣源自思考来)6、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人名言”,请你写出五位名人,各写出他的一条名言。
7、请你写出表达豁达胸襟的诗句。
(不少于2句)8.“海纳白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林则徐的自题联,你能体会林则徐想通过这幅对联勉励自己做怎样的人呢?第20课秋水(第二课时)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泾jīng 涘yǐ 渚zhǚB.泾jìng 涘sì 渚zhěC.泾jīng 涘sì 渚zhǚD.泾jìng 涘yǐ 渚zhě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径流渚崖辩别望洋向若B.泾流劝谏旋转欣然自喜C.争辩穷匮孀妻遗笑大方3.指出下列“之”的含义。
《秋水庄子》阅读答案及翻译

《秋水庄子》阅读答案及翻译《秋水庄子》阅读答案及翻译「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内,恶至而倪①贵贱?恶至而倪小大?”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
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
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
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②睹矣。
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
由此观之,争让之礼,尧、桀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
梁丽③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
故曰:盖④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也。
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五帝殊禅,三代殊继。
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徒。
默默乎河伯,汝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古文鉴赏辞典》)注:①倪:通“睨”,看,看出。
②趣操:志向的趋向。
③梁丽:屋栋。
④盖:发语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贵而相贱贵:认为尊贵。
B.以差观之差:区别。
C.因其所然而然之然:这样。
C(然:认为是对的)D.而不可以窒穴窒:阻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物观之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B.因其所大而大之蒙故业,因遗策C.知天地之为稊米也为天下笑者,何也D.白公争而灭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D(均为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3.请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
(3分)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
《庄子秋水》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庄子秋水》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秋水》)1. 孔子和庄子都是追求快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快乐有什么不同?2. 孔子和庄子的这两种不同快乐方式,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答案】1. 孔子:坚守仁义,安贫乐道。
庄子:保全生命,享受自由。
2. 示例1:更倾向于孔子式的快乐。
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富贵而在于内心是否充实是否高贵。
孔子心怀仁义,安贫乐道,这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获取的快乐;而庄子追求的快乐只是一己避世隐居独善其身的快乐,缺少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我不赞同。
示例2:更倾向于庄子式的快乐。
生命与自由是人生快乐的源泉,庄子鄙弃名利富贵,因为在他看来,珍爱生命,享受生命赋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他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孔子追求的快乐只是“道不行于世”后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自命清高而已,所以我并不赞同。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孔子和庄子都是追求快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快乐有什么不同”,然后浏览两则内容,根据文本的内容进行概括。
孔子认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段话是说“每天吃点饭,喝点水,头垫着弯曲的手臂睡觉,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
用不道义的手段弄来的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一样”,孔子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了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郢人》《庄子·秋水》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12分)
【甲】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
——《庄子·郢人》
【乙】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yuān
chú)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
【注】①鹓鶵,古代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的鸟。
②练实:竹实,色白如娟,故称。
③ 鸱:猫头鹰的一种。
④吓:怒斥声。
1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使匠石斫之
B.自夫子之死也
C.庄子往见之
D.仰而视之日
1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匠石运斤成风(斧头)
B.听而斫之(砍,削)
C.惠子相梁(相当)
D.鹓鶵过之(经过)
1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尽垩/而鼻不伤
B.宋元君/闻之
C.庄子/往见之
D.于/是鸱得腐鼠
14.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甲文叙述了“匠石运斤斫垩”的故事,表达了庄子在惠子死后孤独悲凉的心情。
B.乙文叙述了“鹓鶵不屑腐鼠”的故事,表达了庄子志趣高洁却不为人理解的心情。
C.甲文表现了庄子与惠子既是辩论上的对手,又相互成就的关系;乙文表现了庄子的大志向与惠子的小格局的关系。
D.两文都运用了奇特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生动的比喻等手法,让我们领略庄子寓言“寓实于玄”的现实主义风格。
15.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尝试为寡人为之。
(2分)
(2)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2分)
答案:
.四、古诗文阅读(18分) 11~14BCDD 15.(4分)
(1)(2分)(请你)试着替我这样做一遍。
(2)(2分)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梁国),是想取代您当梁相。
”
出处201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资料
1 201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
基础知识及运用(201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3
综合性学习(201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4
《真“重理”就不该“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5 《庄子·郢人》《庄子·秋水》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6 《题破山寺后禅院》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7
古诗文默写(201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8 名著阅读(201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9 《罗本岛B区5号的修行者》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10
201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