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通风作业工艺标准.

合集下载

隧道施工中供风、供水、供电及照明作业实用工艺实用标准

隧道施工中供风、供水、供电及照明作业实用工艺实用标准

隧道施工中供风、供水、供电及照明作业工艺标准FHEC-SD-12-1-20071 适用范围隧道施工中的供风、供水、供电及照明等辅助作业的实施主要是为了确保隧道开挖、运输、支撑及衬砌等基本作业的顺利进行,是各类隧道施工不可缺少的附属工作。

2 应用的国家规范、行业规范及标准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42-942.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2.3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 408-19912.4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 409-19913 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3.1.1 做好施工前的调查工作。

调查内容包括:水源、水质调查和供水方案的比选,查明水源的地点、水量、水质;可利用的电力资源,查明可利用电网的输电电压、供电量、供电时间、接电地点。

3.1.2根据工程规模、机械设备、施工力量、现场情况及规范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供风、供水、供电及照明方案。

3.1.3 做好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技术、安全、质量交底工作,确保人员持证上岗。

3.2 机具准备3.2.1供风设备:空压机、高压风管、闸阀、分风器3.2.2供水设备:贮水池、高压水箱、泵水房、水泵、高压水管3.2.3供电、照明设备:发电机、变压器、各类配电开关设备、配电箱、各类照明灯3.3 材料准备修筑贮水池及泵水房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固定水泵所用的地脚螺栓、线路导线等。

3.4 作业条件3.4.1 进行空压机房、发电机房、高位水池的场地布置,完成隧道进、出口电力线路设计图。

3.4.2 做好空压机、发电机、变电站和循环水池的圬工基础,确保坚固。

3.4.3 供水的贮水池及管道在严寒地区应有防冻措施,并应于冬季前及早完成。

4 施工操作工艺4.1 供风4.1.1 工艺流程图计算空压机站的供风能力 空压机的选择 空压机站的布置 风管的选择4.1.2 操作步骤及方法1 计算空压机的供风能力空压机的供风能力取决于耗风量的大小,并考虑一定的备用系数。

隧道施工供风、水、电作业

隧道施工供风、水、电作业

隧道施工供风、水、电作业1、工艺概述在隧道施工中,开挖、支撑与衬砌等称为基本作业。

为了确保隧道基本作业各工序的顺利进行,为其提供必要的施工条件和直接服务的其他作业,称为辅助作业。

其内容包括:供风、供水、供电与照明以及施工通风、防尘、防有害气体等。

2、作业内容施工供风;施工供水;供电与照明。

3、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3.1施工供风隧道掘进应采用空压机供风,空压机的功率应能满足同时工作的各种风动机具的最大耗风量的要求。

隧道工作面风压不应小于0.5MP a,其高压风管的直径应根据最大送风量、风管长度、闸阀等条件计算确定,独头供风长度大于2000m时宜考虑设洞内压风站。

3.2施工供水隧道工作面的水压不应小于0.3MP a,水管的直径应根据最大供水量、管路长度、弯头、闸阀等条件,计算确定。

隧道施工对水质要求凡无臭味、不含有害矿物质的洁净天然水均可作施工用水,但仍应做水质化验工作;生活用水要求符合国家饮水的水质标准。

3.3供电隧道供电电压应符合下列要求:①供电线路可采用400V/230V三相四线系统。

②动力设备应采用三相380V。

③照明电压:作业地段不得大于36V,成洞和不作业地段可采用220V。

④线路末端的电压降不得大于10%。

5.1施工准备查阅已掌握的设计文件和资料,对工程环境和施工条件详细调查,编制实时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总平面布置。

学习了解施工供风、供水及供电方面专业知识,详细制定技术交底文件。

做好人员的组织与培训工作,及时完成材料的调查和储备及机械设备的调转和调试,为施工风水电施工做好资源准备。

5.2施工供风5.2.1空压机站供风能力在隧道施工中,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风动机具广泛应用。

应选择低消耗、节约能源、低成本及保证施工的空压机具。

螺杆式空压机应推广使用。

空压机的生产能力(或供风能力)Q可用下式计算:Q=(1+K备)(·åq K+q漏)K m式中:K——同时工作系数,见表4;K备——空压机的备用系数,一般采用75%~90%;Σq——风动机具所需风量,m³/mi n,(可查阅风动机具比能表Y T型凿岩机一般为3m³/mi n,P Z型喷射机一般为10m³/m i n,S P型喷射机一般为5m³/mi n);q漏——管路及附件的漏耗损失,其值为:q漏=d·åL,m³/mi n;其中:d——每公里漏风量,平均为 1.5~2.0m³/min;L——管路总长(k m);K m——空压机所处海拔高度对空压机生产能力的影响系数,见表5。

隧道施工工艺标准

隧道施工工艺标准

隧道施工工艺标准目的:为了方便各作业队管理,直观明了地执行施工标准。

一.开挖1. 超挖允许值必须符合下表规定:2。

欠挖:隧道开挖不允许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侵入衬砌(每1m2不得大于0。

1m2、高度不得大于5cm)。

拱脚和墙角以上1m范围内严禁欠挖.3。

前后两次开挖接茬台阶:采用风钻打眼,炮眼深度在3m以内时,两茬炮衔接处台阶不得大于25cm。

4. 开挖平整度:用隧道周边炮眼痕迹保存率来衡量,必须满足下表规定。

要求围岩好的各队做好光面爆破工作。

二.支护1.钢架(型钢、格栅钢架)支护钢架底部超挖必须用砼垫块,严禁用片石或虚碴支垫,严禁欠挖.钢架之间螺栓连接牢固,垫板螺栓孔需用钻床钻孔,严禁气割烧孔。

2.锚杆(砂浆锚杆、组合中空锚杆)锁脚锚杆和系统砂浆锚杆必须按设计长度及根数打设,按要求注满砂浆;拱部设计有组合中空锚杆的地段,必须严格按设计长度及根数打设及注浆。

3.连接筋按设计钢筋直径及长度下料,环向间距按一米安设,焊接牢固。

4.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超前锚管)在设计有超前小导管或超前锚管的地段,严格按照设计长度下料,按设计数量和环向间距打设,打设完毕后必须注浆,纵向搭接长度,严格按照设计长度进行搭接。

5.喷射砼喷射砼要求密实、平整,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用钢筋头埋设喷射砼厚度标志),喷射完后严禁出现肋骨状拱架,不平顺的需补喷;上下台阶钢架交接处喷射砼要凿除高出部分,补喷顺接平整。

喷射混凝土标准效果图三.仰拱及填充1.开挖仰拱开挖最大超挖不得大于25cm,不得有欠挖。

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侵入衬砌(每1m2不得大于0。

1m2、高度不得大于5cm)。

两侧与二衬相接的施工缝下2米范围内不得有欠挖。

若是石质围岩,需将基坑内虚碴清理干净,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后,再喷射初支混凝土;若是土质地基,或者有部分溶槽中充填粘土,需做地基承载力试验,承载力不合格需处理后,把基坑内杂物清理干净并用高压风把浮尘吹掉后再喷射初支混凝土.2.初期支护与拱部要求相同,要求表面平顺、密实,厚度不小于设计值.3.仰拱3。

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隧道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连接着城市与
城市,还承载着重要的交通和通信设施。

因此,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
和验收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的相关标准和
要求。

1. 施工标准
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之前,应该遵循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
隧道的安全和可靠性。

1.1 设计标准:隧道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包
括承载能力、防水性能、通风系统等方面的要求。

1.2 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确保施工
进度和质量。

1.3 施工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保证材料的质量和
性能符合要求。

1.4 安全标准:施工现场应按照相关的安全法规和标准进行管理,
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施工验收
隧道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工作,以确保隧道的质量和安全性。

2.1 结构验收:对隧道的结构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和耐久性。

2.2 环境验收:考察隧道周边的环境影响,确保隧道对环境的影响在合理范围内。

2.3 使用验收:隧道交付使用前,需要进行通风系统、照明设施、安全设备等功能的检测,以确保隧道可以正常使用。

总结
隧道工程的施工和验收对隧道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保证隧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是确保隧道工程顺利进行和正常使用的重要保障。

希望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能够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共同维护隧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通风与防尘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通风与防尘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通风与防尘一、通风系统设计
1.1 通风系统设计原则
- 满足施工作业环境的新鲜空气需求
- 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
- 控制隧道内温度和湿度
- 确保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
1.2 通风系统类型
- 主通风系统
- 局部通风系统
- 辅助通风系统
二、防尘措施
2.1 湿式作业
- 采用喷雾或湿式钻孔等湿式作业方式
- 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抑尘
2.2 密闭式作业
- 采用隔离式或密闭式设备进行作业
- 配备高效除尘系统
2.3 个人防护
- 为作业人员提供合适的防尘口罩和防护服
- 加强防尘培训和教育
三、监测与管理
3.1 环境监测
- 监测隧道内空气质量指标
- 监测粉尘浓度和有害气体浓度
3.2 风量监测
- 监测主通风系统和局部通风系统的风量
- 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3.3 管理措施
- 制定通风与防尘管理制度
-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 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与防尘设备
以上是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中关于通风与防尘的主要内容概述。

通风与防尘是隧道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需要采取全面的技术措施来确保施工环境的安全和工人的健康。

隧道施工通风、供风、供电、供水、排水作业标准化

隧道施工通风、供风、供电、供水、排水作业标准化

中铁XX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隧道通风、风水电供应、排水辅助作业标准化操作手册二〇一七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隧道通风、风水电供应、排水总体规划与布置 (3)第二章隧道施工通风作业标准化 (5)第三章隧道施工临时供电标准化 (17)第四章隧道供风标准化 (30)第五章隧道施工供水作业标准化 (38)第六章隧道施工排水作业标准化 (46)第一章隧道通风、风水电供应、排水总体规划与布置一、总体规划施工通风:机械通风布置应根据坑道长度、断面大小、施工方法、设备条件等综合确定,可选用压人式或混合式通风,有条件时宜用巷道式通风;隧道施工独头掘进长度超过150m时,应采用机械通风,独头掘进长度超过1000m的隧道,应进行施工通风专项设计。

施工供风:压风站供风能力须满足隧道正常施工需要,保证隧道施工最大同时用风量,供风管路布置应尽量避免压力损失,保证工作面使用风压不小于0.5MPa;集中供风空压机站应设在洞口附近或洞内,并靠近变压器;独头掘进长度大于1500m,宜采用移动式空压机供风。

空压机站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应有防水、降温和保温设施;高压风管的直径应根据最大送风量、风管长度、闸阀数量等条件计算确定,不宜小于100mm;供风管道前端至开挖面距离不应大于50m。

施工供水:按施工需要的供水压力(水压不小于0.3MPa)合理选址修建施工高位水池,水池的容量、供水量、水压应满足工程集中用水的需要;水池和水管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采取防冻措施;无条件建造高位水池的隧道,可采用增压泵供水工作面水压超过工作水压时应采取措施减压;隧道开挖工作面的水压宜为0.3 MPa,水管的直径应根据最大供水量、管路长度、弯头数量、闸阀等条件计算确定;供水管道前端至开挖面一般不超过50m。

施工临时供电:隧道施工供电应采用三相五线供电系统。

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方式,并进行供电设计;施工供电要考虑永临结合,对于短隧道应采用高压至洞口,再低压进洞;长隧道及特长隧道应考虑高、中压进洞,以满足施工需要。

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

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

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目录1. 项目概况 (3)1.1 工程名称与位置 (3)1.2 隧道基本信息 (4)1.3 项目概况介绍 (4)1.4 隧道通风系统的重要性 (6)2. 施工管理 (7)2.1 施工班组及管理人员 (8)2.2 施工组织架构 (9)2.3 施工进度计划 (10)2.4 质量管理体系与控制措施 (11)3. 通风系统设计 (12)3.1 隧道通风方案设计与选择 (13)3.1.1 通风模式选择 (15)3.1.2 通风系统设计 (16)3.1.3 通风设备选型 (17)3.2 机械通风 (18)3.2.1 通风设备设计 (19)3.2.2 通风设备布置 (21)3.2.3 通风管路设计与布置 (21)3.2.4 通风控制系统 (22)3.3 辅助通风措施 (23)3.3.1 纵向通风 (24)3.3.2 半横向通风 (26)3.3.3 横向通风 (27)4. 施工工艺流程与方法 (28)4.1 施工工艺流程 (29)4.2 施工方法与技术要求 (31)5. 资源配置与施工保障 (32)5.1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33)5.2 人员配置 (35)5.3 安全保障措施 (36)5.4 环境保护承诺 (37)6. 风险识别与应急预案 (38)6.1 潜在风险辨识 (40)6.2 风险等级评估 (41)6.3 应急处理预案 (42)7. 相关图纸与图表解释 (43)7.1 隧道通风系统平面布置图 (45)7.2 主通风机布置图 (46)7.3 风路风量分配与调整图 (47)7.4 你们的通风安全报警系统图 (48)8. 方案评审与签署 (49)8.1 评审过程 (50)8.2 相关方签署确认 (51)1. 项目概况本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旨在确保隧道施工过程的通风需求得到满足,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健康,并保证作业环境的适宜性。

根据本隧道工程的具体参数和施工条件,本方案将从隧道长度、隧道断面、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等方面详细描述项目概况,为后续的通风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长大隧道通风方案总结

长大隧道通风方案总结

白云山隧道位于宜昌至万州线第二批内资土建工程六标段,是全线十三座重点隧道之一,属关键控制性工程。

隧道全长6827米,隧道进口位于车溪车站内,隧道进口DK40+550~DK41+803全长1253米为四线双连拱隧道和燕尾式隧道,DK41+803~DK47+377段为单线隧道。

主洞右侧40米处设有一贯通平导,平导全长6854米采用与主洞一致的坡度,主洞与平导之间设有22处横通道连通。

我公司承建进口段工程,施工通风是长大隧道施工的重要配套工艺之一,本文对我公司施工过程中的通风设计方案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长大隧道通风1、隧道施工环境标准根据我国铁路、厂矿、企业及有关劳动卫生标准的规定,隧道内施工作业段的空气必须符合下列卫生标准:粉尘浓度: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矽尘危害的决定》中规定:每m3空气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为2mg;含游离二氧化硅在10%以下时,不含有害物质的矿性和动植物性的粉尘为10mg;含游离二氧化硅在10%以下的水混粉尘为6mg。

氮氧化合物(换算成NO2)浓度:我国矿山安全规程及《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氮氧化合物不得超过0.00025%,质量浓度不得超过5mg/m3。

洞内空气成分(按体积计):我国矿山安全规程及《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凡有人工作的地点,氧气(O2)•的含量不低于20%,二氧化炭(CO2)的含量不得大于0.5%。

洞内风量要求:每人每分钟供应新鲜空气不应少于3m3,柴油设备千瓦/分钟需要新鲜空气不小于3m3。

2、通风设计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在满足通风效果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调配减少新购风机的数量。

在净空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大直径风管,减少能耗损失。

通过适当增加一次性投入,减少通风系统的长期运行成本。

3、设计参数开挖断面积(Ⅲ级围岩):S平导=14.4m2、S正洞=120m2;一次爆破用药量:A平导=60kg、A正洞=290kg (Ⅲ级围岩循环进尺:平导2.2m,正洞3m);洞内最多作业人数:按每工作面平均30人;爆破后通风排烟时间:t=30min;通风管:采用φ1.2m软管和φ0.8m软管两种;管道百米漏风率:β=1.2%;风管沿程摩阻系数(达西系数:λ=0.01):a=pλ/8=3.0×10-4kg.s2/m2;最大压入通风长度:L平导=2000m;L正洞=125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施工通风作业工艺标准FHEC-SD-12-2-20071 适用范围适用于不包括瓦斯隧道在内的各类隧道的施工通风。

通风方式应根据隧道长度、施工方法和设备条件等确定。

所穿过的岩层不产生有害气体的短于300m的隧道或导坑贯通后的隧道,在洞内气体满足国家劳动保护要求时,施工可利用自然通风,其他情况均需采用机械通风。

2 应用的国家规范、行业规范及标准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42-94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3 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3.1.1根据隧道施工方法、设备条件、掘进长度、开挖面积以及污染物质的含量与种类确定通风方式,编制施工通风方案。

3.1.2 对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成立一个专门小组进行施工通风设备的安装、检测、维护和日常施工通风管理。

3.2 机具准备3.2.1通风机:轴流式风机3.2.2通风管:刚性风管(薄钢板、镀锌铁皮、玻璃钢、聚氯乙烯塑料板等),柔性风管(维尼纶涂胶皮、混织胶皮布、维尼纶聚氯乙烯人造革等)3.2.3风门:普通风门(由木或铁皮制作)、自动风门(电动式、气动式、水动式、机械式)3.2.4有害气体检测仪、消音箱3.3 材料准备安装风机所需的基础螺栓、锚杆。

3.4 作业条件3.4.1凿岩钻孔、爆破、出渣、运输、喷锚衬砌等工序施工时均应进行通风,主要地点是工作面。

3.4.2风机距洞口30m以上,避免洞内流出的污浊空气重新进入洞内,形成部分循环风。

4 施工操作工艺4.1 工艺流程图通风方式选择与布置风量计算风压计算选择通风设备设备布置安装质量检查4.2 操作步骤及方法4.2.1通风方式选择与布置通风方式的选择与布置应根据施工方法、设备条件、掘进长度、开挖面积以及污染物质的含量与种类等情况确定。

通风机通风系统的基本布置形式有送风式、排风式和混合式三种。

单一的送风式或排风式通风,适用于中、短隧道;混合式通风适用于长、特长隧道,以排风式管路作为通风主管道,送风式为局部通风;隧道采用有轨运输时,宜采用排风式或混合式通风;隧道采用无轨运输时,宜以送风式通风为主,或用送排风两用式风机;隧道设有辅助坑道时,则可利用辅助坑道作为通风巷道。

4.2.2 风量计算洞内施工所需通风量应根据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所需要的空气量、或使同一时间爆破的最多炸药用量产生的有害气体降低到允许浓度所需要的空气量、或使同时在洞内作业的柴油机产生的有害气体稀释到允许浓度所需要的空气量、或满足洞内允许最小风速要求等条件进行计算确定。

以其中最大者选择通风设备。

1按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风量Q=qmK 式中:Q——计算风量,m3/min(下同);q——洞内每人每分钟所需新鲜空气量,m3/min,按每人每分钟3m3计算(围岩溢出有害气体时,按每人每分钟4m3计算);m——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K——风量备用系数,取1.10~1.15。

2按满足洞内允许最小风速要求计算风量Q=60sv式中:s ——坑道断面积,m 2;v ——允许最小风速,导坑应不小于0.25m/s ,全断面开挖时应不小于0.15m/s ,但均不应大于6m/s 。

3 按洞内同一时间内爆破使用的最多炸药用量计算风量 (1)风管式通风 ①送风式通风 32)(8.7SL A tQ =式中:t ——通风时间,min ;A ——1 次爆破的炸药用量,kg ; S ——坑道断面积,m 2; L ——通风区段长度,m 。

使用上述公式时,若考虑的通风区段长度L 大于极限长度L 极限,式中的L 应该用L 极限代替。

L 极限按下式确定:SAK 500Sc Ab 1K .0''==极限L式中:K ′——紊流扩散系数,K ′=0.8;b ——爆破1kg 炸药生成的CO 量,b=40L/kg 炸药;c ——坑道内容许的CO 浓度,c=0.008%;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②排风式通风 抛L S A tQ ⋅⋅=18式中:L 抛——炮烟抛掷带长度,m ;火雷管起爆:L 抛=15+A (m ); 电雷管起爆:L 抛=15+A/5(m )。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③混合式通风 32L AV t8.7=混送Q 混送混排Q )3.1~2.1(Q =式中:V L ——吸风管口至工作面整段坑道的容积(m 3),V L =L V ×S ,其中:L V ——吸风管口至工作面的距离(m ),一般为22~25m 左右。

(2)巷道式通风 tAbQ 5=式中:A ——同时爆炸的炸药用量,kg ;b ——一公斤炸药爆破时所构成的一氧化碳体积(L ),参见表1,计算时,一般 采用b=40L ; t ——通风时间,min ;一公斤炸药产生有害气体统计(L ) 表1注:有害气体统一换算成CO ,1L 的NO 换算成6.5L 的CO 。

4 按照爆破后稀释一氧化碳(CO )至许可最高浓度的计算风量 60tKA 1065Q ⨯⋅⋅⨯=式中:t ——通风时间,min ;A ——1次爆破的炸药用量,kg ; K ——风量备用系数,K=1.10;5 按洞内使用内燃机的废气污染计算风量 稀释有害气体风量计算的基本公式: ηδη⋅⋅=⋅⋅=q ycq Q 式中:q ——柴油机废气排量(m 3/min ),① β⋅⨯=2nV q 其中:V ——汽缸的工作容积(m 3);n ——柴油机的转速;β——吸气系数,自然吸气 β=1;齿轮增压 β=1.2;② 60α⨯⨯=K N q 其中:N ——柴油机功率(kW ),K ——单位耗油量(kg/(kWh )),α——烧1kg 柴油所需供应的空气量(m 3/kg ),可按α=20.83(m3/kg )计算;c ——废气中有害气体浓度(%); y ——有害气体最大允许浓度(%); δ——稀释系数yc=δ; η——安全系数(1.5~2.5)。

以上①、②分别计算,取其最大值。

6 高海拔地区的风量修正由于高海拔地区的大气压力降低,对总风量应按下式修正: Q P 760高高=Q 式中:Q 高——高海拔地区大气压力,见表2;Q ——正常条件下计算的风量。

海拔高度与大气压力(P 高)的关系 表27 竖井掘进通风量的计算对于竖井爆破后的通风以送风式为佳,当竖井深度超过300m 时,则应采用混合式通风。

32)(8.7K SL A tQ ϕ=式中:t ——通风时间,min ;A ——1次爆破的炸药用量,kg ; S ——竖井断面积,m 2; L ——竖井深度,m ;K——考虑竖井淋水使炮烟浓度降低的系数,见表3;ϕ——风管漏风系数,见表4。

竖井内炮烟浓度降低系数(K值)表3竖井风管的漏风系数(ϕ值)表48漏风计算按照上述各种公式计算风量,均未考虑漏风而损失的风量,故洞内实际所需总风应为量Q需=PQQ需式中:P——漏风系数;Q——计算风量(m3/min)。

1)风管的漏风在管道通风中,漏风系数P值与风管接头安装是否严密有关。

对长度和直径不同的金属风管的漏风系数,可参考表5。

胶皮风管漏风,视接头漏风情况可以概略计算,即在前20节风管内每个接头漏风约为1%,而以后每个接头漏风则为0.5%。

一般按标准安装并处于良好状态时,每节长20m 的胶皮风管漏风系数可参考表6。

塑料风管,每节长10m ,在安装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其漏风系数可参考表7。

风管百米漏风率 100100LQ Q Q 100⨯⨯-=扇末扇漏P式中:P 漏100——100m 长风管的漏风率;L ——风管全长(m ); Q 扇——局部通风风量(m 3/s ); Q 末——局部通风末端风量(m 3/s )。

一般要求风管百米漏风率不得大于10%。

金属风管漏风系数P 参考值 表5注:表中同格内上行值为风管接头用橡皮或油封衬垫密封,螺栓完全拧紧。

下行值为风管接 头用马粪纸或麻绳密封,螺栓完全拧紧。

注:本表中单个接头漏风系数K 0=0.003。

2)风门(风墙)的漏风 风门漏风量Q 漏的计算:hs K =漏Q (m 3/s ) 式中:h ——风门所承受压差(daPa );s ——风门面积(m 2);K ——指数,当风流为层流时K=1,当风流为紊流时K=2,当风流为混合流时K=1~2。

风门的漏风量,主要在于风门结构是否严密,不同的风门质量,其漏风系数可参考表8。

风门漏风系数 表84.2.3 风压计算通风机的风压用来克服沿途所有的阻力,在数值上等于风道(或风管)的沿途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之和。

1 摩擦阻力计算无漏风的 2RQ 扇摩=h有漏风的 2PRQ 末摩=h式中:h 摩——摩擦阻力损失(daPa );Q 扇——风管始端风量(或风机风量)(m 3/s ); Q 末——风管末端风量(或工作面的风量)(m 3/s ); R ——风阻值(kμ),对巷道 3S L R ρα=; 对圆管 35.6dLR α=其中:α——摩阻力系数或风阻值,见表9及表10,巷道阻力参考表11。

L ——风管(巷道)长度(m ); ρ——巷道断面圆周界(m ); S ——断面积(m 2); d ——风管直径(m )。

风管摩擦阻力系数α值及1m 长风阻率γ 表97 8 9 10 拱部扩大完成拱部衬砌,马口未开挖 挖 底 风 道 0.0055~0.0060 0.0010~0.00120.0010 0.00402 局部阻力损失计算局部性的压力损失,是由于影响风流的各种局部原因所引起的,如风道缩小、扩大、转弯等。

可按下式计算:22gνγξ局局=h式中:局h ——局部阻力损失,(daPa );局ξ——对于每一种独立形式的局部阻力系数,参考表12; v ——风流经过局部断面形状变化后的速度(m/s ); γ——空气比重,γ=1.2kg/m 3; g ——标准重力加速度,g=9.81m/s 2。

局部阻力系数 表12项别局阻发生的地点图 示 ξ值或C 值1 风流由洞口进入成洞 —— 0.602 由成洞进入扩大及下导坑由扩大至上导坑 —— 0.46 3风流由上导坑进入漏斗—— 0.70 4 风流由漏斗进入导坑 —— 7.20 5 风流由导坑单道进入双道断面—— 1.70 6 风流欲导坑双道进入单道断面—— 1.00 7风流由平行导坑进入风道——0.508 下导坑转135º进入通道C=0.289 通道转45º~60º进入平行导坑C=0.0410 圆转角30º~120ºβ R/d30 45 60 90 1201.50.08 0.11 0.14 0.175 0.203 其它局部阻力h其它计算在巷道通风中,为考虑施工中如开挖马口、中槽等其它因素增加的阻力,h其它应适当增加20%~30%。

使用风管通风时,h其它一般可考虑增加5%~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