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中考古诗文复习教案

中考古诗文复习教案

中考古诗文名句积累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考:熟悉古诗文名句默写中考题型,了解中考评分标准。

2、认识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在古诗文默写中存在的问题。

3、促进复习:激励学生在课后有计划、有技巧地展开自我复习。

教学重点:了解中考题型,了解中考评分标准。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掌握记忆的技巧,对所积累的古诗文加以灵活运用和归类记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古代诗坛,群星灿烂,创作出了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中考里,古诗词背诵默写是一个重要考点。

根据新课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古诗文的学习要做到:能诵读古代诗文,准确背诵,默写一定数量的名篇。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显文言文的能力,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

随机背诵十首古诗二、中考风向标中考考查名句积累的形式主要是默写,题型有如下几种:(1)直接型默写。

(2)理解型默写。

三、分析题型,注意复习方法和答题技巧。

(一)直接型默写。

(续写型,要求根据上句写下句或根据下句写上句;整首诗的默写)特点:此题难度不大,只需把诗文记熟(特别是宋词与文言文中出现的结构不对称的句子),不写错别字,不添不漏不换位就能得分。

应试技巧:熟背写对,细辨差别,书写工整。

(二)理解型默写。

(提示与课文相关的内容,让考生根据提示进行默写)特点:有条件限制,有目的导向,要求大家不仅要熟背课文,还要理解诗句含义。

应试技巧:审清题意,弄清要求,正确默写。

感悟:1、博览强记是古诗词掌握的最佳途径。

2、理解记忆是古诗词运用的最好方式。

四、古诗词知识竞赛一、能力加速度比赛规则:1.起始分数均为60分。

2.比赛采取必答的方式,每个人将答案写下,五分钟后同桌互对,答对一题得2分3.若有提醒、偷看或喧哗,每人每次扣十分。

4.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确1、待到重阳日,——————。

(孟浩然·唐《过故人庄》)2、—————,禅房花木深。

(常建·唐《题破山寺后禅院》)3、我寄愁心与明月,————。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1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1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中考古诗文默写题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2、掌握几种强化记忆的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3、加强对书写重要性的认识,掌握规范书写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1、拓宽思路,掌握方法。

2、巩固基础,提升成绩。

第一课时满分攻略教学过程:一、备考“三知”1、熟知考试内容考纲要求:准确默写新课标推荐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的句、段、篇。

总体默写内容:六、七、八、九年级课本中的古诗词和文言文。

注意:2019年中考新加内容——红色文化诗歌:《黄河颂》《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我爱这土地》《沁园春·雪》2、熟知考试题型中考常见题型:(1)直接默写型:第一种:上下句对接式默写,这类默写一般考古诗词和文言文中的经典名句。

第二种:默写两个空,这类默写主要考查《弟子规》《朱子家训》。

(2)理解运用默写型:试题为考生提供一种交际性的情境,要求考生根据情境的要求默写出正确的文句。

回答这种试题,关键性的要领在于对情境的把握,切忌所答非所问。

△真题再现:2018/2017/2016年的中考真题古诗文默写题。

3、熟知古诗文默写题分值分配及评分细则①补写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有10题,1-7题选做5题,8-10题选做1题,共计6分。

②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二、备考“三会”1、默写失分的因素:①考试内容不会背或背得不太熟,无法作答。

②丢字、添字、改字、写错别字。

③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④没有审清题目要求,错答。

2、针对失分做到“三会”①会熟练快速地背诵。

②会审清题目要求,正确无误地默写。

③会工整清楚地书写。

三、熟背技巧:1、打擂背诵法:这也是高效率的记忆法之一,完成相同的背诵任务,用时短者胜出。

2、接龙背诵法:①以个人、小组、大组为单位都可以,接龙人数不限;②内容可以是一首诗、词、文言文的句与句的背诵接龙,也可以是一首诗词与一首诗词的背诵接龙。

3、熟记标题、作者及首句。

熟记标题、作者是为了避免发生错写,熟记首句是为了避免临场紧张造成暂时性遗忘。

古典诗词名句默写复习教案

古典诗词名句默写复习教案

古典诗词名句默写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了解古诗文默写的中考常见题型,掌握应考策略及解题技巧。

2、教会学生整理归纳的方法,提高学生默写古诗词的能力。

复习重、难点:重点:古诗文默写应考策略的掌握难点:古诗文默写解题技巧的运用复习时间:二课时复习过程:一、导入近几年我们黄冈中考语文试卷中,古诗文默写一般要占8分的比重。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进行古诗文默写的复习。

二、明确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熟练地掌握《课标》推荐的50首课内古诗词、60首课外古诗词、20篇文言文和人们熟悉的富有哲理并广为传颂的课外名言佳句。

三、典型回顾1、,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3、李商隐在《无题》中,原比喻对爱情忠贞,现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执着奉献的诗句是“,”。

4、诗言志。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充满了对友人的真挚情谊;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表现了诗人心系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苏轼《江城子》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了为国杀敌的壮志;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表达了舍生取义的决心。

四、各类型试题浅析及方法归纳(一)直接填充型要求直接按课文原句填写上句或下句。

如: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2、,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方法总结:这是古诗文默写中最容易的一种,只要平时认真背诵所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即可。

但答题时务必做到不添字、漏字、不写错别字。

(二)理解默写型采用提示篇名、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要求选填出合适的句子。

如: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的塞外景象的诗句是:,。

2、陆游《游山西村》中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境界的句子是:,。

方法总结: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与默写训练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与默写训练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与默写训练初三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与默写训练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升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以古诗词背诵与默写训练为主题,旨在帮助初三学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提高背诵和默写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审美情感。

2. 提高学生背诵古诗词的能力,培养记忆力和朗诵能力。

3. 训练学生默写古诗词的技巧,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二、教学重点1. 背诵和默写古诗词的技巧和方法。

2. 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和表达。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到的古诗词,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古诗词的特点和魅力。

2. 学习一首古诗词(15分钟)选择一首经典的古诗词,如杜牧的《秋夕》。

请学生先听老师朗读,感受其意境和抒情之美。

然后再进行逐词解析,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3. 背诵训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背诵训练,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或数首古诗词,展示他们的背诵成果,并进行评比。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背诵的技巧和方法,如分段背诵、反复朗读等。

4. 默写练习(20分钟)让学生进行诗词默写练习,可准备一些诗词默写题目,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格式和顺序默写出诗词的完整内容。

鼓励学生用心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和美感,准确地表达出来。

5. 诗词赏析(15分钟)选择一些优秀的古诗词进行赏析,引导学生从音韵、意象和修辞等方面分析古诗词的艺术特色。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相互交流。

6. 总结反思(10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背诵和默写古诗词的技巧和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四、教学资源1. 经典古诗词教材或参考书籍。

2. 音频资料,用于学生朗诵和借鉴。

五、教学评估1. 学生的背诵和默写成果,包括朗诵的准确性和诗词默写的正确率。

2. 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古诗词朗诵比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中考古诗文默写专项复习》教学设计

《中考古诗文默写专项复习》教学设计

中考古诗文默写专项复习
教学目标:
1、认识中考:熟悉古诗文默写中考类型。

2、认识问题:让学生发现在古诗文默写中存在的问题。

3、促进学习:激励学生在课下有计划有技巧地展开自我复习。

教学重、难点:
明确考查要求,了解此类题的出错点并加以警示,使复习得法、有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计导语:我中华五千年历史,留下了绵延不绝的历史文化传承,而古诗文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就让我们进行一次古诗文复习闯关赛,看看你究竟继承了多少?
二、师生互动检效果:举行古诗文复习闯关赛
(一)展示学习目标:1、我能了解古诗文出题方式。

2、我能默写课文,重点掌握其中的千古名句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二)为竞赛做准备:1、清点自家储备。

2、明晰竞赛策略。

(三)脑力加速度,比一比,赛一赛
1、直接性默写:必答题依次给出,依次作答,出错给所在组减分。

2、理解性默写:抢答题依次给出,自由抢答,答错给所在组减分,答对加分。

3、情境性默写:自选题号,对几个加几分。

4、开放性默写:开放题一组一个主题,每组抽一个话题,一人执笔,3分钟内完成。

(四)评价进行中:冠军花落谁家。

三、小结板书,布置作业
附:板书
答题方略---“三清”(字迹清楚;笔画清晰;卷面整洁)
“三不”(不写连笔字;不写繁体字和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复习方略——请牢记:背诵是基础;
理解是核心;
书写是关键。

初中语文古诗默写教案

初中语文古诗默写教案

初中语文古诗默写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首古诗的字词、句法和意境。

2. 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能够正确默写古诗。

2. 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首古诗,如《静夜思》。

2. 准备相关的文言文翻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

2. 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对古诗默写产生兴趣。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展示《静夜思》这首古诗,让学生阅读并理解诗意。

2. 教师讲解古诗的字词、句法和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三、默写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静夜思》的句子,让学生进行默写练习。

2. 教师逐一检查学生的默写结果,纠正错误的字词和句法。

四、古诗文阅读和理解(10分钟)1. 教师给出与《静夜思》相关的文言文段落,让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

五、古诗欣赏(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静夜思》的韵律和意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这首古诗的感受和理解。

六、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默写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默写练习。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在展示新课时,我详细讲解了古诗的字词、句法和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在默写练习环节,我给出了句子,让学生进行默写练习,并及时纠正了学生的错误。

在古诗文阅读和理解环节,我给出了相关的文言文段落,让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并提问检查了学生的理解程度。

在古诗欣赏环节,我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韵律和意境,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最后,我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布置了作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古诗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古诗默写教案3

古诗默写教案3

古诗默写教案3教案:中考古诗文默写授课时间:待定授课教师:待定教学目标:1.系统背诵并准确识记将要考查的古诗文。

2.强化理解记忆,掌握默写技巧。

3.书写规范,字迹清晰,避免涂改,保障扫描效果。

教学重点:熟记诗文,理解文意,学会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掌握古诗文名句中的重点字词,注意难写、易错的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古诗文默写题是中考必考题,分值为10分,共5小题。

考试范围包括文言文24篇和古代诗歌48首。

题型多为填空题,主要有三类,分别是直接型默写、理解型默写和运用型默写。

但一套题中一般只出现两类。

二、学生齐读、自由朗读,熟读七年级上册古诗文。

三、教师点拨重点古诗文和名句,指出学生容易写错的字词。

做直接型默写时要审清题目,并能熟练背诵指定的篇目。

做理解型默写时要对古诗文内容有较准确、深入的理解基础上进行。

做运用型默写要抓住题干中篇目名称及关键词,然后逐句背诵相应的古诗文,选出疑似句,并放进句中检验,看是否合乎语境。

一、直接默写一)根据上下句默写出相应的诗句。

1.相见时难别亦难。

(___《无题》)2.几处早莺争暖树。

(___《钱塘湖春行》)3.铜雀春深锁___。

(___《赤壁》)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___。

(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5.山河破碎风飘絮。

(___《过零丁洋》)6.求之不得。

(《诗经》)7.飞来山上千寻塔。

(___《登飞来峰》)8.___共徘徊。

(___《观书有感》)9.惶恐滩头说惶恐。

(___《过零丁洋》)10.五十弦翻塞外声。

(___《破阵子》)11.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12.___那得清如许。

(___《观书有感》)1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___亡。

(《孟子》二章)14.___来应有意。

(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二)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1.不畏浮云遮望眼。

(___《登鹳雀楼》)上句:白日依山尽。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下句:金石可镂。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文背诵与默写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文背诵与默写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文背诵与默写初三语文教案-古诗文背诵与默写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熟悉并背诵古代经典的诗文;2.了解古代诗文的背景和作者;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1.古诗文背诵与默写;2.精选了三首古代经典诗文,分别是《静夜思》、《登鹳雀楼》和《春晓》。

3.学生需要在课前背诵所选的古代诗文,课上进行默写。

三、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好所选的古代诗文教材;2.准备好课堂展示所需的多媒体设备;3.备齐学生的练习纸和笔。

四、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幅与诗文有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文的学习热情。

2.背诵古代诗文(30分钟)将课堂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古代诗文的背诵。

让学生依次背诵《静夜思》、《登鹳雀楼》和《春晓》。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背诵技巧,如理解诗文背后的含义和情感,通过模仿和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文。

3.默写古代诗文(30分钟)将学生按照小组顺序分别进行默写古代诗文。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默写技巧,如重点词句的记忆和整体结构的理解。

默写结束后,教师可以逐个小组核对答案,对正确的进行表扬,对错误的进行指导和解释。

4.诗文赏析(20分钟)教师可以对每篇古代诗文进行简单的赏析,包括作者的背景、创作意图以及诗意的解读等。

通过赏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文。

5.小结与拓展(10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一谈对古代诗文背诵与默写的收获和感想。

同时,可以邀请学生分享其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文,拓展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背诵和默写古代诗文的过程中增强了对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赏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

然而,在默写环节需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选用较为复杂的古代诗文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辅助工具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默写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案教学目标1、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灿烂文化得感情2、背诵、默写名句,掌握答题技巧3、陶冶情操,提高语言修养,中考里能获得理想得分数。

重点、难点背诵、默写名句,掌握答题技巧,朗诵、解析,学会欣赏诗词得内容、特色,识记名句,感悟其中得思想感情。

教学意图既就是复习课,首先要强调知识性,它要囊括初中1-6册课本中所学得古诗文,要让学生认识题型并掌握答题技巧。

其次要讲究趣味性,旨在提高学生背名句得兴趣以及运用名句得能力。

所以,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就是本堂课设计得特点,整个这堂课得结构就分为三大块:认识题型、掌握答题技巧与趣味练习。

教学用具黑板、白板课时设计一课时。

时间颇紧。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国自古就就是诗得国度,古代诗坛,群星灿烂,创作出了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得古代诗词,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得文化遗产,就是文学史上一朵美丽炫目得奇葩。

古诗词之美,美在绘画、在意境、在语言、在韵律。

它就像春花,她为我们展现除人间最美好得生活;像秋月,为我们倾唱出人们最细微得心曲。

下面,我们以一个小活动来感受一下:回忆回忆,所学过得古诗词。

二、课前小测验:听写8句古诗。

小组互相评改,找出丢分得原因,作出归纳。

三、中考考点展现:(考什么);课标规定必背7至9年级课内古诗词(6分)与文言文(2分)段落1、名句 2、主旨句 3、优美句注意三个意识:1、名言佳句意识我们在平时得学习中,要有意识地摘录,并作些旁批,以加深理解,然后在理解得基础上加以背诵,特别就是名句,要重点理解背诵。

2、整篇(整首、整段)背诵意识中考名句积累得考查题,虽然只要求默写古诗文中得一句或几句,但真正要记得准,记得牢,整篇、整首、整段,背诵效果最佳。

只有注意整体感受整篇或整段得意境意蕴,名句才可能记得牢。

这样,在默写时才有可能避免本对“名句”十分熟悉却不能写出得现象。

3、规范得默写意识名言佳句填写在中考题中,要求不能写错别字,有得同学可能背得滚瓜烂熟,但动起笔来,却字迹不清,甚至写错别字,这样就等于还就是不会填写。

因此,在平时复习中,在背诵基础上,我们还要正确、规范地把它默写出来。

三、展示中考题型及答题技巧策略:(怎么考)1、续写型默写:(识记型默写)平时要熟记熟背,答题时认真细致,务必做到不添字、漏字、不写错别字。

2、理解型默写:复习时应准确把握诗文得意思,做题时应审清题意,根据题目得提示找出相应得语句,正确默写。

3 、情境运用型默写:审清题意,根据情境得要求默写出正确得文句。

答题得要领在于对情境得把握,切忌答非所问。

4、综合归纳型默写:平时多注意积累诗句,并认真归纳整理积累得诗文;做题时要瞧清题意,写出符合要求得诗句。

每人原创两个题目,搭档合作。

四、题型训练:(小试牛刀)(一)、读诗句,找错误。

(二)按要求写句子:1、《醉翁亭记》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春夏之景得句子就是:______,_______。

2、《桃花源记》中展现老有所养、幼有所长得与乐情境得句子就是:_____,_____。

3、《陋室铭》中描写清幽得自然环境得句子就是:______,______。

4、《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得千古名句就是:_______,________。

、、、、、、、、、、、、、五、小组合作完成趣味练习,探究归纳与积累展示:1、A组,情感类2、B组,自然风物类3,C组,植物动物实物类全班合作,搜集整理,编辑成册,制作自己得复习资料。

六、课堂小结要点:⏹背诵⏹理解⏹归纳⏹书写第二课时八、有关黄河1ﻫ.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ﻫ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3ﻫ.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九、有关长江1.孤帆远影碧卒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ﻫ.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十、高风亮节ﻫ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ﻫ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问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3ﻫ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十一、舍生取义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ﻫ(孟子《鱼我所欲也》)2.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瞧。

(夏完淳《别云间》)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ﻫ4.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ﻫ十二、江南风景1ﻫ.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ﻫ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十三、月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ﻫ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3ﻫ.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十五、山1.只星隐耀,山岳潜形。

(范仲淹《岳阳楼记》)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ﻫ.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十六、水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ﻫ.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3ﻫ.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十七、花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ﻫ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夜雨寄北》)4ﻫ.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ﻫ十八、鸟1ﻫ.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ﻫ3.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范仲淹《岳阳楼记》)十九、马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3ﻫ.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ﻫ二十、春ﻫ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登池上楼》)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二十一、夏1ﻫ.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ﻫ2.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3ﻫ.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二十二、秋1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ﻫ二十三、冬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同上)3ﻫ.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4ﻫ.千里黄云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ﻫ第三课时(八年级)ﻫ一、记忆性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3ﻫ、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5•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瞧近却无。

6•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

7ﻫ•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

8ﻫ、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ﻫ、__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ﻫ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11ﻫ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ﻫ12、抽刀断水水更流, 。

ﻫ二.理解性默写1、《秋词》把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得就是,。

2、我们不要满足于眼前得成绩,而要放眼未来,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豪情,去实现我们远大得理想。

(用杜甫诗句填空)ﻫ3、王维得《使至塞上》以传神得笔墨,刻画奇特壮美沙漠景象得两句诗就是: ﻫ。

4、《行路难》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充满信心,有远大抱负与坚定信念得名句就是: ,。

5ﻫ、今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毁坏房屋数百万间,数百万人无房可居。

面对受难得同胞,最能表达我们心愿得诗句就是:“ ,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ﻫ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际流”意境相似得句子就是,。

7、《醉翁亭记》中描述山间四时景色之变化时,运用了成语“水落石出“,请写出其原句: ,,ﻫ, ,山间之四时也。

8《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得诗句就是,。

9、在汶川地震抢险救援过程中,十五名伞兵在党与人民需要得关键时刻,坚定地持有“,。

”(《过零丁洋》)得人生信念,毅然决然地高空勇跳,谱写了感天动地得壮丽诗篇。

10、人生难免有别离。

当我们面临分别时,也许会有岑参“, ”得依依不舍;也许会有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得殷切劝告,也许会有王勃“,。

”得大气豪迈。

11、陶渊明《饮酒》诗中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得诗句就是“,”。

12ﻫ、欧阳修得《醉翁亭记》中“,”为全文写景抒情奠定了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

13、登临黄鹤楼,白云悠悠,黄鹤杳然,此情此景让我们不禁想起崔颢《黄鹤楼》中得名句: ,。

14、《饮酒》中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人境”但闲静无忧得原因得句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诗人悠然自得,物我合一得思想境界得千古名句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ﻫ、李煜在《相见欢》中借助比喻抒写离愁得名句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ﻫ16.面对人生中成功得欢乐与失败得痛苦,我们应该拥有“, ”良好得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得句子填写)。

17ﻫ.《渡荆门送别》一诗中传达出作者对故乡得依恋得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生活中,有才能得人比比皆足,但就是能慧眼识人才得人并不多,可见,世上不就是缺人才,而足缺乏能发现人才、识别人才得人,这正如韩愈在《马说》中所说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