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葬词

合集下载

雨果《巴尔扎克葬词》鉴赏要点

雨果《巴尔扎克葬词》鉴赏要点

雨果《巴尔扎克葬词》鉴赏要点雨果《巴尔扎克葬词》鉴赏要点巴尔扎克葬词鉴赏要点一、出色的辩证思想一般的葬词,其内容不外乎是叙述死者的生平,评价死者的功德,寄托人们的哀思,就连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也是如此。

当然,雨果这篇演说稿也做到了这些,他高度评价巴尔扎克为人类精神领域作出的伟大贡献──这种贡献已经超出了文学的范畴而进入了思想、历史和政治的领域了。

在对巴尔扎克的高度评价中,读者可以明显感觉到,葬词蕴蓄着作者对巴尔扎克的深切悼念之情。

读着这篇散文,我们仿佛站在当年的拉雪兹公墓前,聆听着雨果深沉而激昂的演说,连飘飘细雨也浑然不觉。

不过,我们在看到这葬词的一般特点之后,我们还分明感受到了除悲伤、怅然之外的另一种力量的存在,那就是崇高和激动。

这另一种力量是在我们读了这篇葬词后,从作者雨果身上感受到的。

这位伟大的致词者的华丽而丰赡的文采,深邃而博大的思想,崇高而光辉的人格,在这篇演说词中同时展现给了别人。

雨果的演说目的,我们猜想,那不过是要颂巴尔扎克的作品、思想和人格,并表示自己由衷的敬佩和景仰。

可是,他的演说,留给听众的,同时又是作者本人的高贵人格。

这样,本来是表达对他人的崇敬,结果却无意中赢得了更多的人对自己的崇敬。

课文前九段主要评价死者,表达哀悼之情,从这些哀婉深沉的语句中我们隐约感觉到作者的文笔、思想和人格。

第十段之后,与一般的葬词就大不一样了,虽然还是评价、哀悼巴尔扎克,但已经有了作者强烈而非常独立的思想意识,与其说作者是在评价巴尔扎克,不如说他是在借巴尔扎克之死,来表达自己的生死观,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等,这样的表达,已经由个体的巴尔扎克之死上升为作者一种哲理性思考了。

主要是这后三段,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崇高人格;主要是这三段,作者的真诚、真挚和真情,给了读者巨大的感染力。

二、诗化的、哲理性的语言这篇葬词文采华丽、饱含哲理,语言高度浓缩,既诗化又哲理化,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雨果的文学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

巴尔扎克葬词雨果

巴尔扎克葬词雨果

讨论
7、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8、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 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 9、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 作灵魂! 10、课文第11节
讨论
1、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 2、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 想家。 3、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提示形形 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 理想。 4、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 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 5、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 的责任。 6、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 岁月还多。
讨论
1、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 2、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 想家。 3、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提示形形 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 理想。 4、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 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 5、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 的责任。 6、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 岁月还多。
讨论
• 巴尔扎克语录:
– 拿破仑以剑征服世界,我将以笔征服 世界。 – 世界上将有四个伟人——拿破仑、居 维叶、奥康尔和我……
讨论
1、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 2、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 想家。 3、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提示形形 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 理想。 4、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 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 5、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 的责任。 6、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 岁月还多。
创 作 年 表
• 1829年3月 长篇 《朱安党人》 • 1830年1月 中篇 《高布赛克》 短篇 《刽子手》 5月 长篇 《两个梦想》 短篇 《永别》 10月 短篇 《长寿药水》 11月 短篇 《萨拉金》 12月 短篇 《沙漠里的爱情》 • 1831年5月 中篇 《流亡者》 8月 短篇 《不可知的杰作》 《红色旅馆》 随笔 《一年两遇》 长篇 《驴皮记》 12月 中篇 《戈尔涅里乌斯老板》 随笔 《罪行和善行的六个等级》

巴尔扎克葬词标准版文档

巴尔扎克葬词标准版文档
巴尔扎克葬词
雨果
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代表作: 《人间喜剧》(91部)
有“社会百科全书”之称。真实地反映 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描写了贵族阶级注定灭 亡,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掠夺和一切建 立在金钱基础上社会关系。
《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是其杰 出代表
代贯反1国9表 穿 对文世作 他 暴学纪: 一 力史前、生上期以活卓积爱动越极制和的浪“创资漫恶作产主”的阶义主级文导民学思主运想作动是家的人。领道袖主,义法、 代 本代长本本代《代长特1代1有1代长真1本本1代长真 本特贯本有本1本代999999表篇表篇篇篇表高表篇点世表世“世表篇实世篇篇世表篇实篇点穿篇“篇世篇表作葬 作 小 葬 葬 作 老 作 小 :纪 作 纪 社 纪 作 小 地 纪 葬 葬 纪 作 小 地葬 :他 葬 社 葬 纪葬 作既既: 词:说词词:头:说法:前会法:说反前词词前:说反 词一词会词前 词:有有,《,,》《国期百国《映期,,期《映 ,生,百,期 ,《 《《《激激有巴有有、巴伟积科伟巴了积有有积巴了 有活有科有积 有人 人人人情情哪哪哪大极全大当极哪哪极当 哪动哪全哪极 哪黎《黎黎黎间 间间间,,些些些的浪书的时浪些些浪时 些和些书些浪 些欧圣圣圣圣喜 喜喜喜又又独独独批漫”批的漫独独漫的 独创独”独漫 独也母母母母剧 剧剧剧有有到到到判主之判社主到到主社 到作到之到主 到妮院院院院》 》》》哲哲之之之现义称现会义之之义会之的之称之义之》·》》》( (((葛理理处处处实文。实生文处处文生 处主处。处文 处、、、、9999朗1111???主学主活学??学活 ?导??学 ?《《《《,,部 部部部情情台义运义,运运, 思运悲悲悲悲) )))蕴蕴》作动作描动动描 想动惨惨惨惨于于是家的家写的的写 是的世世世世理理其,领,了领领了 人领界界界界,,杰欧袖欧贵袖袖贵 道袖》》》》理理出洲,洲族,,族 主,缘缘代批法批阶法法阶 义法情情表判国判级国国级 、国发 发现文现注文文注 反文实学实定学学定 对学主史主灭史史灭 暴史义上义亡上上亡 力上文卓文,卓卓, 、卓学越学揭越越揭 以越的的的露的的露 爱的奠资奠了资资了 制资基产基资产产资 “产人阶人产阶阶产 恶阶和级和阶级级阶 ”级杰民杰级民民级 民出主出的主主的 主代作代贪作作贪 作表家表婪家家婪 家。。。、。。、 。掠掠夺夺和和一一切切建 建立立在在金金钱钱基基础础上上社社会会关关系系。。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初二作文《巴尔扎克葬词【雨果】》1600字(共17页PPT)

初二作文《巴尔扎克葬词【雨果】》1600字(共17页PPT)

初二作文《巴尔扎克葬词【雨 果】》
坟墓 在他进入
的这一天,他同时
步入 也
了荣誉的宫殿。从今以后,
祖国 他将和的星星一起Fra bibliotek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站在这里的诸位先生,你们
初二作文《巴尔扎克葬词【雨 果】》
表面 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
、充
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
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
想。
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 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
的作品的作者,不自觉地加入
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巴尔
目标 扎克笔直地奔向
,抓住了现
代社会进行肉搏。
关键词:但是,有时,通过,突然,
初二作文
巴尔扎克葬词【雨果】
1600字
现在被葬入坟墓的这个人,
举国哀悼他。对我们来说,一切
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
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
而是思想家。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
人民 举国为之震惊,今天,
哀悼
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
天才之死。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
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
也将流转手后世的光辉业绩之
初二作文《巴尔扎克葬词【雨 果】》
他的这种研究不像莫里哀那样陷入忧 郁,也不像卢梭那样愤世嫉俗。这就 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
作品 我们留下来的
,崇高而又扎
岩层 实的作品,金刚
堆积起来的
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
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
关键词:这种,研究,莫里哀,那
样,陷入,忧郁,卢梭,那样,愤世嫉俗, 就是,我们,中间,工作,就是,我们, 留下来,作品,崇高,扎实,作品,金刚, 岩层,堆积起来,雄伟,纪念碑,从今 以后,声名,作品,顶尖,熠熠,发光。

巴尔扎克葬词

巴尔扎克葬词
巴尔扎克葬词
奥诺雷· 德· 巴尔扎克
Honoréde Balzac 1799-1850
罗丹作品 巴尔扎克纪念像
毕加索画的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 1799-1850
巴 尔 扎 克 之 死
巴尔扎克的葬礼于八月二十一日星期三举行。这场葬礼没 有什么隆重的排场,‚盖棺的黑色旗帜上没有标志,没有
“他的伟大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 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的全部同情都 在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但是, 尽管如此,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 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的嘲笑是空前 尖刻的,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 ” ——恩格斯
对我们来说,
一切虚构都消失了。
蒙黑纱的鼓乐队,也没有穿花边制服的仪仗。不过,从上 午十一时起,所有‘怀念和景仰他的人’纷纷聚集到教堂 周围。那些长期同他一起,为他排字的印刷工人在人群中 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送葬的行列绵延好几条大街,几乎 看不到尽头。‛雨果自始至终参加了这场葬礼。他首先来
到博永小教堂,巴尔扎克的灵柩在此停放了两天,和巴尔扎 克的亲人们一道把灵右边,手执着灵幔的一只银球, 带领着送葬的队伍穿过巴黎的马路,走向郊外的拉雪兹神 甫公墓。墓穴在坟山的最高处,人群拥挤,山路崎岖。当 棺柩被安放进墓穴,开始填土时,太阳正在沉落,雨果站 在墓前的高地上,对肃穆的人群宣讲了《巴尔扎克葬词》。

《巴尔扎克葬词》读后感

《巴尔扎克葬词》读后感

《巴尔扎克葬词》读后感
在赏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快来参考读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巴尔扎克葬词》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是一个伟大文学大师对另外一个伟大文学大师的盖棺定论。

巴尔扎克的逝世让人悲痛和惋惜,其中就包括与巴尔扎克昔昔相惜的生前好友雨果。

他在巴黎拉谢斯神甫公墓,好友的葬礼上发表这一演讲,表达出对友人离别的.无尽哀思。

在演讲中,雨果对巴尔扎克的一生做了高度的评价,其中不乏许多溢美之辞,“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

”接着,作者又从巴尔扎克的作品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他的全部书仅仅形成了一本书:一本有生命的、有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化走动、来去……”这些赞美之情不是夸张和奉承,而是对一位伟大灵魂的理解,包含了雨果的浪漫主义风格。

面对好友的离世,他并没有用哀伤的言语去述说逝者的生平和病逝,而是用充满诗意和哲理性的语言,评述了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言之切切,让听者为之动容。

充满诗意的演讲更加让人对巴尔扎克离去感到悲痛,这是一篇充满情感的悼文。

【《巴尔扎克葬词》读后感】。

巴尔扎克葬词课文精讲

巴尔扎克葬词课文精讲

《巴尔扎克葬词》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巴尔扎克葬词》的段落划分可以按照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来进行。

一种常见的划分方式是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总写巴尔扎克的伟大,表达哀悼之情。

这部分高度评价了巴尔扎克的伟大地位,以及人们对他的哀悼之情。

第二部分(第3-9段):具体评述巴尔扎克的作品、人格和影响。

这部分详细分析了巴尔扎克的作品的价值,以及他的人格魅力对社会的影响。

第三部分(第10-12段):阐述作者的生死观,以及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意义。

这部分表达了作者对生死的看法,以及巴尔扎克逝世给世界带来的深远影响。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这种划分并不合理,并提出了另一种划分方式: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第二部分为第2-9段,第三部分为最后三段(第10-12段)。

这种划分方式主要基于文章的语言结构和思路转变来进行的。

不同的读者或教师可能会对这篇文章的段落划分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

因此,以上提供的划分方式仅供参考,具体的划分还需根据个人的理解和文章的整体结构来确定。

二、文章赏析《巴尔扎克葬词》是法国文学大师雨果为纪念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所写的一篇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悼词。

这篇葬词以其高度浓缩的语言、深邃的哲理思考和奔涌的激情,展示了雨果对巴尔扎克的深深敬仰和对逝者之死的深沉哀悼。

从语言角度来看,《巴尔扎克葬词》的语言高度浓缩,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

这种语言风格不仅体现了雨果作为文学大师的卓越才华,也使得整篇葬词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雨果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巴尔扎克的赞美和哀悼,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生死、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从内容角度来看,《巴尔扎克葬词》通过对巴尔扎克作品的评述和对其人格的赞美,展现了一个伟大作家的形象。

雨果认为巴尔扎克的作品是“法国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这是对巴尔扎克作品的高度评价。

同时,雨果还通过对巴尔扎克人格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这位伟大作家的敬仰之情。

雨果在《巴尔扎克葬词》中还表达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版第三册:15 巴尔扎克葬词1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版第三册:15 巴尔扎克葬词1

15。

巴尔扎克葬词●从容说课《巴尔扎克葬词》是一篇文艺性很强的散文体演说稿,也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面对巴尔扎克的死亡,演说者雨果没有用低沉的语调,也没有用哀伤的言辞,去述说死者的生平和病逝,而是用高亢的语调、诗化和哲理性的语言,评述了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对死者的无尽悼念之情.言之切切,令人感动。

这篇演说稿不同于一般葬词的是,它不仅评说死者,而且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评论巴尔扎克的同时,也带上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作者的生死观。

雨果认为,像巴尔扎克这样的“精神统治者”,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他的逝世,“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整篇演说稿,给读者的不是压抑,不是眼泪,不是哀伤,而是悲壮、沉痛化成的巨大力量。

总括全文,本文的主题为:深切悼念巴尔扎克的逝世,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预言巴尔扎克逝世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表达作者积极的生死观.结构层次: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2段),总写巴尔扎克的伟大,表达哀悼之情;第二部分(3~9段),具体评述巴尔扎克的作品、人格和影响;第三部分(10~12段),阐述作者的生死观,预言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意义.本文的情和理的结合表现得非常突出。

巴尔扎克的逝世,在雨果心中无疑掀起了巨大的感情波澜。

使他感到无限悲痛,这在本文的字里行间都表现出来了。

再者,如果我们披文人情,对文章进行理性分析,就会得到一种“理"的启示,无论是作者对雨果的评价.还是作者阐述的生死观,都是一种“理”,正是这种包含在“情"中的“理",使读者受到长久的情感震撼和理性教益.鉴赏本文重点应放在体味散文的哲理语言和思想感情上,涵泳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再者,文章是一篇自读课文,可采用讨论法和点拨法.讨论法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教师应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以免放任自流、浅尝辄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巴尔扎克、雨果的作品风格及他们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尔扎克葬词
授课人李春玲
教学目标
1、了解巴尔扎克、雨果的作品风格及他们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通过对语言的揣摩、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激越悲壮的情感美。

3、借鉴课文中对生与死的思考,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死观、人生观。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诗化、哲理化语言的揣摩、鉴赏,了解巴尔扎克和雨果两位世界级大文豪的伟大成就与贡献,领会其深刻而博大的思想。

教学难点
对雨果生死观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显示巴尔扎克肖像图片,学生进行肖像描写)
教师补充介绍:1850年8月18日,是举世哀痛的日子,一代文豪巴尔扎克在巴黎与世长辞。

巴黎震惊,法国震惊,举世震惊。

在8月20日那天,天气阴晦,细雨霏霏,巴尔扎克葬礼在拉雪兹公墓举行,雨果冒雨对公众发表了悼念演讲。

让我们学习雨果先生的悼词,来缅怀这们伟人吧!
二、整体感知
1、文题理解:葬词也就是悼词,它属于演说词的一种,一般内容是回顾死者生前所做的贡献,并作出评价,表达深切的悼念之情。

本文是一篇出色的演说词,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采华丽,语言诗化,富含哲理,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雨果的文学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进入情境,感受文章感情和风格。

3、学生自读,多媒体显示相关练习。

三、研究探讨
出示相关思考题,要求学生带着疑问看课文,并小组讨论、交流,在文中画出相关段落。

1、文章对巴尔扎克是从哪几个方面评价的?筛选出相关语句。

(学生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句,教师总结,文章是从人格、作品、成就和影响四个方面评价的)
补充介绍巴尔扎克
2、文章最后三段阐述了一个什么问题?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个道理?
(作者的生死观,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并体味)
补充介绍雨果
3、结合课文谈谈自已的生死观。

(出示相关提示)
四、教师小结
1、基本思路:悼念——评价——讴歌
2、情感脉络:悲壮——激越——景仰
3、写作特点:情理交融
五、完成课后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