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_何更生_试题

合集下载

《语文学科教学论》练习题(含答案)

《语文学科教学论》练习题(含答案)

《语文学科教学论》练习题(含答案)《语文学科教学论》练习题一练习题第一套一、论述1.试分析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关系。

2.谈一谈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施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3.举例谈谈你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对话关系的理解。

二、案例分析《花未眠》教学设计(摘录)江苏省侯集高级中学李莉(一)导入课程同学们学过也阅读过许多散文,能否给散文分类,举个例子?板书:叙事散文《背影》写景散文《荷塘月色》师: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类别的散文——说理散文《花未眠》(板书)作者:川端康成……二、编写教案(共40分)《发问的精神》练习题第二套一、论述题1.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程目标从哪三个维度来设计,这种设计思路与以往语文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设计的思路在理念上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之。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语文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应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3.为什么要提倡研究性学习,谈一谈你的理解。

二、案例分析题阅读下面的案例,试从新课标的角度进行评析这堂课:杜甫《登高》教学实录江苏省常熟市碧溪中学周卫鸽【教学课的缘起】:在与学生一起讨论写秋的古代诗句时,学生举了好多有关秋的诗词名句。

从唐代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到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特别有同学提到了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可以说同学们已不仅仅是从写景体现秋季来回答问题,而是大多从秋所蕴涵的感情色彩角度来展开讨论。

在这种情况下,我便萌生了上一节《登高》课堂探究讨论课的想法,借此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诗歌所表现的意图与思想情感,能够既感受到诗歌的形象性,更能领会诗歌思想蕴涵的深刻性,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意识,汲取古诗丰富的营养,为学生课外阅读古诗奠定基础,提高欣赏品位。

导入:……三、编写教案《江城子.密州出猎》《语文学科教学论》练习题二练习题第三套一、论述题1.试分析综合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异同。

2.如何看待多媒体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技术之间的关系,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把握。

语文教学论练习试卷及答案

语文教学论练习试卷及答案

语文教学与课程论试卷4一、填空题(20分)1、智力以()为核心。

2、1897年师范教育开始的标志是()的创办3、西方教育文献中,夸美纽斯的()是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4、()主张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

5、语文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有( ) ( ) ( )6、隶社会的教育制度可分为()()7、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太子萧统的()8、( )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9、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必修课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0、教案的主要内容有()()()11、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 )三个维度来设计的二、选择题(10分)1、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是从()年开始的。

A1904 B 1908 C1949 D1978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A思想性和文学性的统一 B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C工具性和文学性的统一 D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3、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倡导()的学习方式?A自主独立探究 B自主合作探究C独立思考勇于探究 D资历提问探究4、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是始于()年?A1999 B2000 C2001 D20025、《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A语文素质 B语文素养 C语文能力 D语文知识和能力6、提出“读读”“讲讲”“议议”“练练”教学模式的是()A于漪 B钱梦龙 C宁鸿彬 D上海育才中学7、《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作文每学期的最少次数是()A6次 B8次 C10次 D12次8、《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中学社的识字数量在()个A2500 B3500 C4500 D55009、作文评讲的基本方法()A 典型评讲 B综合评讲 C专题评讲 D重点评讲10、举一反三体现了阅读中的()能力A理解能力 B感受能力 C迁移能力 D创造能力三、判断题(10分)1、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标志。

()2、语文课堂教学板书设计应该具有新颖性。

语文教学论试题与答案

语文教学论试题与答案

语文学科教学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1.《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

A.语文素质 B.语文素养 C.语文能力D.语文知识和能力2.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是从()年开始的。

A.1904 B.1919 C.1949 D.1978 4.教学活动中,备课常有要“吃透两头”之说,这两头指的是()。

A.教材和大纲 B.课程标准和教材 C.教材和学生 D.课程标准和学生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说明培养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A.习惯 B.意志 C.兴趣 D.态度6.提出“读读,讲讲,议议,练练”教学模式的是()A.于漪 B.钱梦龙 C.宁鸿彬 D.上海育才中学7.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A思想性和文学性的统一B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C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D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8.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

A.自主、独立、探究 B.自主、合作、探究 C.独立思考、勇于探究 D.自立、提问、研究9.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是()年开始的A.1999 B.2000 C.2001 D.2002 10.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是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的,在课程总目标下,把九年分为(),分别提出阶段目标。

A.小学、初中两个阶段 B.初小、高小、初中三个阶段 C.义务教育一个阶段 D.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1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

A.2500 B.3500 C.2800 D.30001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A.综合性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性学习D.自主学习13.语文新课程把一二年级的写作叫()A.写作 B.习作 C.写话 D.创作14.语文新课程把“听”和“说”两个教学系列合在一起,改为()。

《语文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

《语文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

《语文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题型:判断题(10题10分) 选择题(10题10分) 名词解释(4题20分) 论述题(3题30分) 案例分析题(1题30分)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內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即第一层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5.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7.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8.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

9.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耐心专注的倾听。

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10.语文课程改革中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11根据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优秀诗文背诵240篇(段)。

12.7-9年级学生45分钟应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在课程內容上,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题的作品应占60-70%14.语文课程评价包括。

过程性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15.7-9年级学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16. 语文教材选文要体现正确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何更生新编语文教学论课后答案

何更生新编语文教学论课后答案

何更生新编语文教学论课后答案1、1希望别人原谅自己,可以说“请原谅”,也可以说“请包涵”。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1《致橡树》作者舒婷,是中国著名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跌宕dàng 佳肴yáo 供不应求gòngB、踱步duó契约qì锲而不舍qìC、赝品yàn 租赁lìn 果实累累léi(正确答案)D、帐簿bù裙褶zhé藏头露尾lòu4、1“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这句话描写的是林黛玉的体貌神态。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下面对《红楼梦》主题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封建叛逆者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败、罪恶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尖锐的社会矛盾。

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正确答案)B.小说通过贾府由极盛到衰败的过程,表现富贵如过眼云烟、万事转头空的哲理。

C.《红楼梦》通过描绘一批纯洁少女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妇女的苦难,表现了红颜薄命的普遍现象。

D.《红楼梦》通过贾府由盛转衰,再归复崛起的叙述,真实地表现了世间万物“物极必反”的朴素真理。

6、2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翘首(qiáo)颤抖(chàn)静谧(mì)深恶痛绝(wù)(正确答案)B.纤维(qiān)畸形(jī)蛮横(héng)顿开茅塞(sè)C.莅临(lì)脸颊(xiá)粗糙(zào)至死不懈(xiè)D.摄取(niè)炫耀(xuàn)应和(hè)不省人事(shěng)7、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

《语文教学论》专科练习题及答案.docx

《语文教学论》专科练习题及答案.docx

《语文教学论》专科练习题及答案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语文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专科一、填空题答案1、国文、国语2、① xx年代初④ 1978 3、教师、教材、课堂45、蒙学6、昭明文选、昭明、萧统7、北京语音、北方话、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8、普通话、文化和经济9、编码输入、直接手写输入10、规范文字、注意推广普通话、繁体字和简化字、各行各业、语文11、中华民族每个成员、现代化建设12、家庭语文教育、社会语文教育13、普遍性可行性。

14、领会、评价15、辩证法16、语文学科教育的整体目标;局部目标高中、职业高中18、中文;英文19、课程的现代化以前将“语文”叫做、等。

17、普通xx 年,219 世纪末到初叶;②“”新文化运动以后到xx 年代;③xx 年代初期;④年改革开放以后。

3为中心,以为中心,以为中心。

4国文字产生于_____________之前。

我们目前看到的最早的汉字是距今 __________多年前商代甲骨文。

5《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一种_______________读物。

6___________》,南朝梁 _________太子__________组织文人编订。

7、普通话是以_____________为标准音、以 _____________为基础方言、以___________为语法规范。

这是_____________的通用语。

8、从 _____________是否普及可以测知现代语文教育是否发达;从现代语文教育是否发达,可以测知 _____________是落后还是先进。

9、在计算机普遍使用的今天,汉字不仅可以___________计算机,而且可以_____________计算机。

10 、要想广泛采用现代化手段就必须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处理 ____________ 的关系。

对 ______________ 进行这方面的 __________教育。

何更生新编语文教学论

何更生新编语文教学论

何更生新编语文教学论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语文教学可真是个大热门话题。

想当年,咱们在课堂上读的那些古诗词,真是好美好美,感觉就像在听天上的音乐。

不过,现代的学生们可不一样了。

手机、电脑一开,各种游戏和视频瞬间就把他们的注意力抢走了。

唉,真是让老师们愁眉苦脸。

其实啊,语文不仅仅是课本上的那些字句,更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像小溪流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咱们得好好想想,怎么把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你说,老师们每天辛苦备课,满满的都是知识,结果上课时学生们的眼神却像黑洞一样,啥都吸收不进去。

可是,如果能把那些枯燥的知识变成有趣的故事,嘿,学生们的眼睛就亮了起来。

比如,咱们可以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引入语文知识。

上课的时候,讲讲你前几天在超市里遇到的搞笑事,或者邻居家小狗的奇葩行为,这些都能让学生觉得,哎,原来语文是和我息息相关的。

咱们得让学生参与进来。

光是让他们坐在那儿听课,简直就像让一只小猴子在树上干巴巴地待着,等着别人给它喂香蕉。

要不然,咱们就组织个小活动,分组讨论,或者做个小演讲。

这样,他们就会积极参与,感觉自己也是课堂的一部分,学习变得活泼了。

想想那些课堂上争先恐后举手发言的场面,那可真是热闹非凡,像过年一样。

语文教学得和生活结合起来。

比如说,教学生写作文,不仅仅是让他们写一个“我的家”之类的死板题目,可以让他们写写自己最喜欢的游戏角色,或者去分享一次有趣的旅行经历。

这样,学生不仅能用到语文知识,还能通过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

大家一交流,哇,真的是精彩纷呈,各种观点交锋,简直就像一场辩论赛。

说到这里,咱们还得提到阅读。

现在的学生们啊,真的是读书的兴趣不高。

可我们可以通过选一些他们喜欢的书,像是漫画、小说,这样他们会觉得,哎,读书也可以这么有趣。

书中的角色、情节,都会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你看,鼓励他们分享读书心得,大家一起聊聊书中的那些趣事,瞬间就能点燃他们的阅读热情。

老师们也得保持与时俱进。

(完整word版)语文教学论试题含答案2,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语文教学论试题含答案2,推荐文档

(X )湖北民族学院2010年春期末考试试卷 要求:1、命题一律用A4纸; 2、除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外,题间不留空。

一、 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 1、 语文教学论的学科特点是 理论性 2、 、语文教学现象表现为环境性、 3、 语文单独设科始于 ' 4、 语文学科性质是 …工具性“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学思想的创始人, 6、 魏书生以 六步^教学法著名,钱梦龙提倡 7、 说课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知识水平和 &新大纲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实施 自主、 9、 评课形式有个别交谈式、 集体讨论式和10、 …癸卯学制 是由 颁 ........... 二、 不定项选择题 20 分 2 1、 语文教学论属于( D )范畴 A 、文艺学 B 、心理学 C 、社会学 D 、教育学 2、 最早提出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是( D ) A 、蔡元培 B 、胡适 C 、叶圣陶 D 、陶行知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了 的学生识字数目为(D )个。

A 、1600 —1800 B 、2500 C 、3000 D 、3500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的总目标共有十项仆 维度。

A 、知识与能力 B 、过程与万法 C 、情感态度 5、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作文每学期的最少次数是( A 、6 次 B 、8 次 C 、10 次 D 、12 次 6、 语文课外活动的特点是 (A 、C 、D )实践性 、 、关系性 1904 年: 一… 和人文生 并在全国实际推行的学制。

A 、文艺学 枝育思想是 _____________ 做中学的导读法。

教学能力, 。

…、 探究 。

二 ___________________ 。

后五项侧价值观A ) A ) D 、佩斯•泰洛奇 单一性、综合丿 互动性、综合丿 C 、情境性、互动性、综合生 B 、魏书生术语,是在“国语”和“国5、 合作7— 9年级 生 综合性 三个方面 国文 活动A、容易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B、容易组织和管理C、容易与学校各项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学习相互配合D、学生参与的自由度大,少受时间、空间与群体活动的限制7、标志着语文单独设科的是(AC、《国文教A、《奏定学堂章程》B、、《钦定学堂章程》的颁布科书》的编写D、《中国文学教科书》的编写 &语文教学的理论之源(A、夸美纽斯B、柏拉图9、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点是A、创造性、互动,A )C、赫尔巴特(D )B、情境性、D、情境性、10、创立“三主四式”教学模式的语文教师是、…丫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论”模拟试题(A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5分) 1、语文课程标准 2、讲授法3、语文教学过程4、说课5、语文教学目标二、答题(每提6分,共30分)1、如何陈述语文教学目标?2、运用提问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基于现代教学论的语文教学过程模式包括哪些环节?4、语文学习结果有哪些类型?5、语文说课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论述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构成及其培养。

2、试论述语文教学中讨论法的运用。

四、设计题:设计下列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板书(25分)灯巴 金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

学院:________________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___________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的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

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

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我望着这些灯,灯光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

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

但是一转眼昏黄色的光又在前面亮起来。

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

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影在我眼前晃一下。

影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

那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是更明亮、更温暖罢。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验。

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

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

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

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

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我的生活中有过好些大的变化。

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吗?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吗?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

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

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我对自己的这个疑问不能够给一个确定的回答。

但是我知道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

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

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处。

我爱这样的灯光。

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灯光的指引。

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①,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

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②。

有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

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

这些灯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

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

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

”我自然也是如此。

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

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里。

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见一阵喧闹,以后便失去知觉。

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盏油灯,眼前几张诚恳、亲切的脸。

“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感激地想着,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

“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

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

我最近还见到这位朋友。

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

我没有跟他重谈起灯光的话。

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

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1942年2月在桂林“语文教学论”模拟试题(B )一、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5分)1、语文素养2、讨论法3、语文教学模式4、课堂教学六步法5、语文教学方法二、问答题(每提6分,共30分)1、如何设置语文教学目标?2、运用讲授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加涅的教学过程模式包括哪些环节?4、语文教学过程有哪些特点?5、语文说课的内容有哪些?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论述师范专业大学生学习语文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

2、试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四、设计题:设计下列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板书(25分)巴尔扎克葬词雨 果各位先生:现在被葬人坟墓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

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

从今以后,众目仰望学院:________________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___________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

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

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②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

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

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超过塔西陀,上溯到苏埃通,越过博马舍,直达拉伯雷;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

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

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

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

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

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们时代的聪明才智,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什么是天意,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

他的这种研究不像莫里哀那样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⑥那样愤世嫉俗。

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

这就是他给我仃J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

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

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

他觉得自己不久于人世,希望再看一眼他的祖国,就像一个人出门远行之前,再来拥抱一下自己的母亲一样。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这位天才,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世上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

今天,他安息了。

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

在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步人了荣誉的宫殿。

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站在这里的诸位先生,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各位先生,面对着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样的重大打击吧。

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

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

这也许是一桩好事,这也许是必要的。

上天在让人民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为这是最高的教训。

当一个崇高的英灵庄严地走进另一世界的时候,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不,那不是未知之乡!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现在我也永不厌烦地还要再说——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我说的难道不是真话吗,听我说话的诸位先生?这样的坟墓,就是不朽的明证!面对某些鼎鼎大名的与世长辞的人物,人们更清晰地感到这个睿智的人的神圣使命,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而且心想,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语文教学论”模拟试题(A)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语文课程标准简称语文新课标,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语文教育专家制定并颁发的法规性文件,是语文课程设置、实施和评价的依据,具有指导性、纲领性和权威性。

2、讲授法是教育史上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之一,是以教师口头语言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讲述、讲析(或讲评)、讲演等形式,具有方便、灵活、高效以及便于师生情感交流等优点,也存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得比较被动等不足。

3、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以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活动程序,具有双边性、目的性、学科性、活动性等特征。

4、说课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述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

讲述的内容包括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

5、语文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结果的预期,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实际而制定的,具有层次性、阶段性和可行性等特点,具有导教、导学和导测评的功能。

二、问答题:1、陈述语文教学目标的方法有:(1)针对语文学习结果进行陈述;而必要针对教师的语文教学行为。

(2)根据语文学习结果进行分类分层陈述。

不同类型的学习结果和不同层次的学习结果陈述的侧重点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