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59-名词解释-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的名词

新闻摄影的名词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新闻摄影的一些名词和解释,供大家参阅。
新闻摄影的名词解释1、焦点:来自无限远处的平行光线经过镜头的折射在镜头的主轴上会聚成的清晰的点。
2、焦距:由焦点到镜头中心的距离。
3、光束直径:被镜头前凸透镜扩大了的通光圆孔的直径。
4、光圈:能够根据外界光线的变化来调节通光口大小的装置。
5、标准镜头:镜头焦距与底片对角线长度相等镜头,其视角接近与人眼的正常视角,约为50度。
6、对焦:为了使被摄景物能在感光片形成清晰的影像,就的根据被摄景物的远近来调整镜头至感光片之间的距离,这种调整的过程就是对焦或称测距。
7、长焦距镜头:焦距长于所用胶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其视角小于人眼的正常视角。
8、广角镜头:焦距短于所用胶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其视角大于人眼的正常视角。
9、共扼关系:物和像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镜头成像中,从被摄物体到镜头中心的距离,称为物距;从镜头中心至所成影像间的距离,称像距。
物距和像距相互制约:物距远则像距近;物距近则像距远。
10、光圈系数:也称为f(focal)系数,表示的是焦距与镜头相对口径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f系数=焦距:相对口径。
11.测距器:用于调整距离的设置就是测距系统,也称测距器,或称对焦系统.12.傻瓜相机:是一种全自动相机,既能自动暴光,又能自动对焦,当然还具有其他多种功能,如自动识别胶片感光度\自动卷片\自动倒片等.13、波拉片:即一步成像片,有感光胶片和装有糊状显影、定影合一药液的药物包装袋及承受纸组成。
超出一定亮度范围,影调无法得到正确再现。
相纸的这一特性,称为有效感光范围。
19.标准镜头:指镜头焦距和底片对角线长度相等的镜头,其视角接近于人眼的正常视角,约为50度。
20、21、色温:物体的颜色会因照射光线颜色不同而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下拍摄的照片会有不同颜色,这便为“色温。
简单说,就是利用温度为数值来说明光源的色成分,单位为K。
22、逆光:就是主光源在被摄主体的正后方。
新闻摄影知识点

新闻摄影知识点整理————————————————————————————————作者:————————————————————————————————日期:2摄影知识点整理一、新闻摄影的定义:新闻摄影主要是以摄影手段记录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
结合具有新闻信息的文字说明(包括标题)进行报道。
在广义上讲,值得是一项事业一门学科;在狭义上有两种理解,一是指新闻活动的采编活动,二是指新闻摄影的作品即新闻照片。
(媒介形态:报纸、杂志、新闻网站、通讯社)二、光比:是摄影的重要参数之一,指被摄物体受光面亮度与阴影面亮度的比值。
被摄物体在自然光及人工布光条件下,受光面亮度较高,阴影面虽不直接受光(或受光较少),但由于散射光(或辅助光照射)仍有一定亮度。
常用“受光面亮度/阴影面亮度”比例形式表示光比。
光比还指对象相邻部分亮度之比,被摄体主要部位明亮与阴暗之间的反差。
光比大,反差则大,光比小,反差则小。
光比的大小,决定着画面明暗反差,形成不同的影调和色调构成。
拍摄人像时,巧用光比,可有效的表达被摄体的“刚”与“柔”的特性。
例如拍女性、儿童常用小光比,拍男性、老人常用大光比。
直射光比较容易形成大光比,散射光比较容易形成小光比。
三、荷赛:荷赛奖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WPP”,通称“荷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主办。
该会成立于1955年,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发起于荷兰,故又称荷赛,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
该会成立于1955年,自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以来,迄今已举办了54届。
“荷赛奖”分突发新闻、一般新闻、新闻人物、体育动作、体育专题、当代热点、日常生活、肖像、艺术、自然共10类,每类还分单幅和组照两项,组照最多不超过12幅。
每项各评出一、二、三等奖,大赛从所有参赛作品10类20项中评出年度最佳新闻照片一张。
新闻摄影基础

新 闻 摄 影 基 础新闻摄影的定义1.新闻摄影是以摄影画面形象为主要表现的形式。
其基本任务是报道各种新的事实,属于新闻工作的范畴。
那种认为新闻摄影报道既是新闻报道、又是艺术创作的观点是不对的。
2.新闻摄影必须服从新闻工作的一般原则。
在一般原则指导下,必须充分照顾其形象表现的特点,才能扬其长、避其短,充分地发挥其形象报道的威力。
那种忽视新闻摄影形象特点的做法也要予以克服。
3.新闻照片是由摄影画面形象和具备新闻诸要素的文字说明结合而成的,对两者的要求应力求一致。
比如,要求报道的内容应是真人真事,要求表现这一内容的画面形象也应是真情实景。
而决不能在文字说明上要求服从新闻的真实原则,而在形象表现上却允许似是而非。
4.新闻照片的画面形象,应是新闻现场情景有选择的摄影纪实。
这种画面形象必须是摄影记者在现场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最有代表性的情节和瞬间的选择、摄取得来的,新闻照片的画面形象必须服从新闻的真实原则。
5.衡量新闻照片的画面形象,应坚持新闻的标准,主要是情景真实、观点鲜明、富有现场气氛;而不能把艺术照片的衡量标准强加到新闻照片头上,求全责备。
人们常常以“艺术性”来衡量新闻照片的形象表现力,从习惯上说来,也未尝不可。
但是,当使用这种说法时,要注意把两种不同性质的照片区别开来。
一、摄影术的产生和发展一、从小孔成像到照相机1、墨子对于小孔成像的发现与研究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
说在端。
”“景。
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
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
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
”这里的“到”古文通“倒”,即倒立的意思。
“午”指两束光线正中交叉的意思。
“端”在古汉语物体的投影之所以会出现中有“终极”,“微点”的意思。
“在午有端”指光线的交叉点,即针孔。
倒像,是因为光线为直线传播,在针孔的地方,不同方向射来的光束互相交叉而形成倒影。
“与”指针孔的位置与投影大小的关系而言。
“光之人,煦若射”是一句很形象的比喻。
新闻摄影55题

1、什么是新闻摄影?新闻摄影: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广义的新闻摄影,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制作摄影并通过大众媒介进行传播的报道活动。
狭义的新闻摄影,则指以具有摄像拍摄功能的设备为工具,以采访拍摄为主要手段,以报刊和新闻网络发布平台为主要载体,以摄影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报道新闻的活动。
新闻摄影主要是建立在传播学基础上的媒介传播活动。
一方面广义狭义的新闻实践,都遵循图文结合的采编方式。
另一方面二者的判断来自于图文结合所传达的意义。
2、新闻摄影的媒介形态?新闻摄影工作接触到的媒介形态主要有报纸、杂志、网站、通讯社、图片库等。
①报纸报纸用新闻图片的要求:一是时效性;二是要简洁、明了、主题突出。
②杂志图片要求视觉构成相对复杂,视觉符号较多,能够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③新闻网站网络上使用新闻图片的情况:(一)通讯社将图片提供给各签约媒体(二)综合性商业网站转发新闻媒体的图片(三)传统媒体网站使用本媒体记者的供稿(四)通讯社以外的图片库将图片提供给各签约媒体3、如何理解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原则?(1)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因素紧密联系的观念体系中形成的,真实性本身是一种变动着的观念。
(2)大众传播媒介构建并维系一定的专业准则来保障其发布的新闻摄影报道和新闻图片的真实性。
(3)真实性原则是新闻摄影区别于其他摄影门类的根本要求。
新闻真实涉及两个层面,一是事件属实,二是过程属实。
拍摄的新闻事实须真实(反对虚构事件)拍摄画面反映事物本质(反对以偏概全)拍摄的手法要真实自然(反对摆拍、技术作假)拍摄的态度要客观公正(避免个人意见过强)照片的后期处理应恰当(反对照片造假)说明文字应准确而真实(避免事实交待不清)4、新闻摄影失实的表现?新闻摄影失实的成因?表现:导演摆布、伪造新闻事件、干预新闻现场、盗用图片、张冠李戴、后期造假(如移花接木式的拼接与合成、增加或删除要素等)等。
新闻摄影知识点整理

新闻摄影知识点整理摄影知识点整理一、新闻摄影的定义:新闻摄影主要是以摄影手段记录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
结合具有新闻信息的文字说明(包括标题)进行报道。
在广义上讲,值得是一项事业一门学科;在狭义上有两种理解,一是指新闻活动的采编活动,二是指新闻摄影的作品即新闻照片。
(媒介形态:报纸、杂志、新闻网站、通讯社)二、光比:是摄影的重要参数之一,指被摄物体受光面亮度与阴影面亮度的比值。
被摄物体在自然光及人工布光条件下,受光面亮度较高,阴影面虽不直接受光(或受光较少),但由于散射光(或辅助光照射)仍有一定亮度。
常用“受光面亮度/阴影面亮度”比例形式表示光比。
光比还指对象相邻部分亮度之比,被摄体主要部位明亮与阴暗之间的反差。
光比大,反差则大,光比小,反差则小。
光比的大小,决定着画面明暗反差,形成不同的影调和色调构成。
拍摄人像时,巧用光比,可有效的表达被摄体的“刚”与“柔”的特性。
例如拍女性、儿童常用小光比,拍男性、老人常用大光比。
直射光比较容易形成大光比,散射光比较容易形成小光比。
三、荷赛:荷赛奖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WPP”,通称“荷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主办。
该会成立于1955年,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发起于荷兰,故又称荷赛,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
该会成立于1955年,自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以来,迄今已举办了54届。
“荷赛奖”分突发新闻、一般新闻、新闻人物、体育动作、体育专题、当代热点、日常生活、肖像、艺术、自然共10类,每类还分单幅和组照两项,组照最多不超像再现的“相象”问题变的轻而易举,当代人像摄影的发展又似乎脱离了这一发展方向,尤其是流行的当代商业人像越来越不象本人,而离惟妙惟肖的距离也显得更为遥远。
这里的惟妙惟肖当然不仅仅是简单的“相象”,而是在赏心悦目基础上的神形兼似。
2021年10月自考00659新闻摄影试题及答案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新闻摄影试卷(课程代码0065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世界公认摄影术诞生日是(A)A.1839年8月19日B.1865年8月19日C.1888年8月19日D.1904年8月19日2.1853年,拍摄克里米亚战争的摄影师是(C)A.比欧乌B.史特尔茨纳C.罗杰•芬顿D.马修•布雷迪3.胶卷的发明者是(B)A.达盖尔B.伊斯曼C.尼埃普斯D.塔尔博特4.表现抗战生活的照片《黎明的钟声》的摄影者是(A)A.江波B.杨绍明C.李少穆D.徐肖冰5.上世纪70年代,美国-位记者杜撰的新闻通讯《吉米的世界》获得了(A)A.普利策新闻奖B.诺贝尔文学奖C.奥地利摄影大赛奖D.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奖6.1977年,日本小西六公司率先研制成功的柯尼卡C3SAF相机是(A)A.光电自动对焦B.眼控自动对焦C.超声波自动对焦D.红外线自动对焦7.下列经典新闻摄影作品属于摆拍的是(A)A.《硫磺岛》B.《饥饿的女孩》C.《苦难的眼睛》D.《木偶戏前的小观众》8.1958年5月15日,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自办的新闻节目是(D)A.《简明新闻》B.《电视新闻》C.《新闻简报》D.《东风牌小汽车》9.1991年,为追求真实自然的纪实主义美学风格,中日合拍的纪录片是(B)A.《沙与海》B.《望长城》C.《话说长江》D.《丝绸之路》10.下列属于“纪录片之父”格里尔逊作品的是(A)A.《夜邮》B.《火车进站》C.《意志的胜利》D.《关于列宁的三支歌》11.美国《华盛顿邮报》把新闻图片分为四个档次,其中第一档是(C)A.亲切感B.形象因素C.信息含量D.情感因素12.1936年,《生活》杂志发表《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荒芜的西部》成为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开端,其摄影者是(D)A.尤金•史密斯B.爱德华•韦斯顿C.亨利•卡蒂埃•布列松D.玛格丽特•伯克•怀特13.下列不属于记者的职称是(C)A.高级记者B.主任记者C.见习记者D.助理记者14.下列属于无损压缩格式的是(A)A.RAWB.CMSC.RLED.JPEG15.室内白炽灯光线的色温是(B)A.1600K左右B.3000K以下C.5600K左右D.6000K以上16.数码照相机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是(D)A.光圈快门全手动B.光圈快门全自动C.快门手动,光圈自动D.光圈手动,快门自动17.逆光拍摄人物肖像面部光线呈现的特征是(D)A.光线平均B.光线柔和C.整体明亮D.轮廓透视感强18.散射光线的照明效果特点是(C)A.反差大B.层次缺乏C.光线柔和D.阴影明显19.提出“决定性瞬间”理论的摄影大师是(D)A.达盖尔B.卢米埃尔C.尤金•史密斯D.亨利•卡蒂埃•布列松20.电视新闻所拍摄人物、事件、环境必须(A)A.绝对真实B.要有动感C.实景拍摄D.讲究美学21.电视新闻摄影与文字、摄影、广播相比较的优势是(D)A.电视新闻的时效性B.电视新闻的色彩感C.电视画面的形象性D.声画一体的真实性22.摄像机的两极镜头是指(D)A.镜头焦距与光圈B.镜头定焦与变焦C.光圈大小的两极D.广角与长焦两极23.我国电视新闻报道已从简单叙述上升到对新闻事件的(D)A.简单剖析B.时效追求C.全方位报道D.理性论说24.为方便编辑电视访谈节目需拍摄一些反打镜头、空镜头以及(A)A.插入镜头B推拉镜头C.摇摄镜头D.移动镜头25.阳光下拍摄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固定镜头,为避免脸部反差阴影过大应使用(D)A.柔光镜B.柔焦镜C.偏振镜D.反光板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20年10月自考00659新闻摄影试卷及答案

2020年10月自考00659新闻摄影试卷全国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摄影试题课程代码:0065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达盖尔“银版摄影法”诞生年代是A.1826年B.1839年C.1889年D.1914年2.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机械电视机的英国人是A.尼埃斯B.依斯曼C.贝尔德D.塔尔博特3.1936年,美国报业大王亨利·卢斯创办的著名杂志是A.《时尚B.《社会》C.《生活》D.《女性》4.创立我国第一个报纸摄影附刊《时报一图画周刊》的新闻工作者是A.沙飞B.戈公振C.邵飘萍D.李少穆5.1992年佳能公司推出照相机自动对焦的新方法是A.光控对焦B.电控对焦C.眼控对焦D.手控对焦6.SpeedGraphic相机使用的胶片是A.135胶片B.120胶片C.220胶片D.4×5英寸页片7.1933年柯达公司率先出售的感光度胶片是A.ASA100B.ASA200C.ASA400D.ASA8008.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是A.延安电视台B.浙江电视台C.上海电视台D.北京电视台9.晴天阳光对应的色温约为A.3600K左右B.4600K左右C.5600K左右D.6600K左右10.相机三种荧光灯白平衡模式中的“荧光1”对应的色温是A.3500KB.4200KC.5000KD.6700K11.下列属于摄影记者职称的是A.研究员B.主任记者C.中级记者D.特级记者12.日出后和日落前阳光的光影效果为A.投影长B.投影短C.无投影D.投影极短13.缺乏立体效果的光线是B.侧光C.侧逆光D.背光14.采用照相机“程式模式”或“智能闪光”功能,使用的闪光灯应具有A.手动模式B.自动模式C.TTL闪光模式D.反射光闪光模式15.体育摄影拍摄运动员“特写”的镜头是A.F24mmB.F50mmC.F105mmD.F300mm16.专题新闻摄影报道又可称为新闻摄影专题、新闻组照和A.特写新闻B.新闻专刊C.系列照片D.系列专题17.京华时报对摄影记者作品的考评原则是A.有新闻性、艺术性B.有创意性、艺术性C.有情趣性、新闻性D.有时效性、视角独特、情趣性18.突发性新闻无法进行事先的计划和设计,其发生具有B.预见性C.观察性D.发展性19.电视新闻中篇幅短信息大的是A.评论类B.消息类C.连续报道类D.系列报道类20.电视新闻事实的发生与发展都具有A.反复性B.单一性C.多次重复性D.不可重复性21.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拍摄人物事件时A.必须真实B.需要导演C.可以虚构D.可以补拍22.采用“线”性取材拍摄方式的是A.电视新闻摄影B.图片新闻摄影C.体育新闻摄影D.舞台新闻摄影23.从“叙事”上升到“议事”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是B.评论类C.综合类D.追踪类24.电视直播一般可分为新闻直播与A.影棚直播B.综艺直播C.体育直播D.庆典直播25.电视访谈人物拍摄的角度以A.侧面为主B.背面为主C.斜侧面为主D.正背相结合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新闻摄影

通常构成新闻价值因素有:
新闻摄影的直观性
直观性,即结实、证实、实感。传达信息的保 真度高。新闻照片是瞬间一得,这个瞬间可长 久保留,带给人们一个特定的现场氛围,文字新闻相片,对新闻的 怀疑度明显地要减小。
图片新闻的容量
图片新闻与文字新闻同样,也很注重新闻的五 要素,即何事、何地、何时、为何、何人(五 个W)。新闻摄影更需要泊亮的是突出主要情 节,略去次要线索,抓高潮展现主要新闻。 1、典型瞬间的摄取,这个瞬间每过去的残留, 映照着未来 2、注重对新闻发生环境的表达,交代事件的 情节和背景 3、浓缩生活中的精华 4、图片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新闻摄影的说明文
要求准确、真实、简洁、实在,克服,视而不 见,文不对题,夸大其辞。特别注重补齐照片 上能表达的新闻要素。即五“W”(when何时, 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为 何)。注重分寸,注重时代特征,留有分寸, 文字组织有序、有物。
新闻摄影实践
1、保持对新闻事物的敏感性,注重新思想, 新观念的学习。 2、善于把握读者心理,注重群众普遍关心的, 疑心的问题。 3、新闻实践中注意调研、积累。 4、新闻摄影要做到机不离身,常备不懈。 5、遇事迅速作出反应,抢第一时间,作好摄 影笔记。
新闻摄影再现的条件
1、要再现新闻形象必须置身于新闻现场 2、要生动地再现新闻形象决不能安排,干扰 新闻的发生发展过程 3、抓拍是再现新闻形象的唯一手法。不能导 演,不能补拍。 4、新闻摄影的特点决定了拍摄者的高素质要 求。瞬间构图,
新闻摄影中的视觉形式
角:研究表明角尖比直线更能吸引眼睛的注意,角的 方向能给人心理的暗示畸,人眼对常态易产生忽略, 而变异可吸引人的注意力、畸形,包括现实生活中的 畸形和通过光学镜头,计算机处理能达到的畸变。 残:非现实生活中的残疾,而是画面中的不完整视觉 符号,有意的运用到新闻摄影中来吸引人的视线。 剪影:是一种抽象,同时高反差的形式更能吸引人们 的关注。 水平、垂直的画面分割线,是一般构图的大意,但它 能反映人闪的骨肉分离,心态分离的感受,水平线, 垂直线的倾斜也可以暗示心理的不稳和混乱。注重视 觉形式的作用吸引人们的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659】历年名词解释
2011·10
36、短焦距变焦镜头
答:指焦距短、视角宽的变焦镜头。
135相机一般是16~35mm镜头,用这种镜头拍摄的照片前后清晰范围大。
38、摄影作品《黎明的钟声》
答:作者江波,这是一幅抗日战争时期拍摄的经典作品,作品表现的是曾经出生入死救助八路军伤员的子弟兵母亲戎冠秀。
39、ENG设备
答:ENG是“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的缩写,译为“电子新闻采集”,是一个独立的采访、拍摄设备系统。
ENG设备具有小型、轻便设置同步等特点,极大的方便了电视新闻记者自现场灵活拍摄,大大的提高了新闻摄影的时效性。
2012·01
36.《晋察冀画报》
答:我党领导下的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主办的画报,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标志着我党领导的新闻摄影事业的开始。
37.16毫米摄影机
答:世界早期电影摄影机;16毫米摄影机携带轻便,便于现场采访拍摄;促使摄影机向小型化发展,方便了新闻纪录片的制作。
38.色温
答:色温是光颜色的一种标志,用于色彩白平衡调整;光的色温高,光线偏蓝;光的色温低,光线偏红。
39.Photoshop
答:最常用的图片处理软件,简称PS;主要提供各种方法处理任何图片;但使用时应当谨慎小心,避免因操作不当损伤照片。
40.长焦距变焦镜头
答:指焦距长、视角窄的变焦镜头;135相机80~200mm、300~500mm镜头;便于拍摄远景拉近,图像清晰,主体突出,景深范围较小。
2012·10
37、纪录片之父
答:1926年,约翰·格里尔逊第一次使用“纪录片”这个词语。
从剧情片中分离出来的纪录片成为一种独立的电影形态。
格里尔逊被人们称为“纪录片之父”,其代表作有《漂网渔船》、《夜邮》等。
38、非突发性新闻
答:指那些事先知道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内容和采访对象的新闻事件。
这类新闻包括政治、外交、经济、人物、会议、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内容。
39、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答: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拍摄的对象、内容必须真实,不虚构与编造。
拍摄的瞬间,包括文字说明必须真实。
40、电视新闻的“第一时空”与“第一现场”
答: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和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构成了新闻的“第一时空”,新闻现场称为“第一现场”。
2013·01
36、反“客里空”运动
答: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解放区,就新闻报道失实而掀起的一场广泛深入的运动。
37、北京电视台
答:中国的第一座电视台,1958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中央电视台的前身,一开始就承担了中央电视台的职能。
38、插图照片
答:新闻报道配合文字报道的新闻照片,可增加文字报道的形象性和可信性;增加版面的趣味性与艺术效果。
39、CCD
答:数码影像传感器,取代了传统的胶卷,将光线转换成数字文件进行存储。
40、“决定性瞬间”
答:由法国著名摄影家布列松提出的“决定性瞬间理论”
在摄影采访中,最重要的是对生活的敏感,你第一个看到的立刻拍下来,这就是胜利。
==================
2013·10
36、图片新闻
答:图片新闻是平面媒体上最常见的新闻摄影体裁,多数情况下是由单张照片标题和简单的文字共同组成,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对某一新闻进行独立报道,是新闻摄影最基本的报道方式之一。
图片新闻具有时效性强、精炼简洁的特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
37、自由摄影记者
答:以拍摄新闻图片作为主要的谋生手段,但不属于某一媒体正式编制的摄影者。
成功的自由摄影记者必须具备出色的新闻摄影业务素质,懂得研究媒体的需求,并尽可能与多家媒体签约。
38、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
答:是对重大新闻事件中局部典型事物进行重点的表现,或从富有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揭示的新闻摄影报道方式。
目的是强化视觉效果,从更深层次解释新闻事件的特点和意义。
39、光角
答:指光线相对于被摄体的方向,常用的光角有顺光、侧光、逆光、顶光之分。
40、矩阵式测光
答:又称“多区域估计测光”相机把拍摄的影像区域分成若干不同的小区域,相机对每一小区域的亮度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相机认为应该调节的曝光组合。
1、“真实电影”
“真实电影”代表人物法国人让·鲁什。
他认为,纯粹的观察记录只能得到表面真实。
为了得到表面下的本质真实,创作者不应躲在摄影机后成为一个局外人,而应积极的参与到拍摄中,介入被拍摄者中,促使事物的本质真实显露出来。
2、“荷赛”
“荷赛”是“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每年举办一次的世界性新闻摄影比赛的简称。
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成立于1956年,“荷赛”是当代水平最高的新闻摄影比赛。
3、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
指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的趋向的报道形式。
4、电视新闻摄影美学
1)客观事物本身的美;
2)记者运用电视特有的美学原则与规律采撷新闻新闻形象画面的美。
2014·10
1、光圈优先曝光
答:自动曝光的一种模式;拍摄者手动选择光圈;相机自动选择快门速度。
2、追随拍摄
答:在拍摄曝光过程中,使用相对较慢的快门速度跟踪追随被拍摄主体拍摄,使主体清晰背景模糊,表现运动的动感。
3、新闻要素的“5个W”
When where what who why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情、什么人、为什么
4、《新闻联播》
1978年元旦,《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正式开播,在中国电视节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发展的重要新闻栏目。
5、摄影记者王小亭
中国新闻摄影记者中的杰出代表人物,最早从事新闻纪录电影的中国人,拍摄了大量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5·04
1、快门优先曝光
自动曝光的一种模式;拍摄者手动选择快门速度;相机自动选择光圈。
2、眼神光
答:人物眼睛的高光点,明亮细小的眼神光表现愉快,范围大的眼神光显得柔和,没有眼神光则死气沉沉。
2015·10
3、电视新闻评论
答:直接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论;
反映电视台或者记者、主持人的观点、主张;
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
4、“直接电影”
答: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怀斯曼
他认为,创作者不应该去影响被摄者,而应该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进行记录,将摄影机对被摄者的影响降到最低,并让观众自己去得出结论。
5、《图画时报》
答:原名《时报-----图画周刊》,1920年6月9日由著名报刊学者戈公振创办,是我国第一个报纸摄影副刊。
1937年抗战爆发被迫停刊,这是我国报纸摄影副刊中出版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刊物。
6、视觉暂留原理
人眼在观察物体时,物体的形象会在视网膜上停留短暂的瞬间,这一发现被称为视觉暂留原理。
7、电视新闻“第一时空”与“第一现场”
答: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和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构成了新闻的“第一时空”,而此时此地的新闻现场,称为“第一现场”。
2016`10
36、有损压缩格式
一种图像存储格式;可大大减小图像文件的大小;经压缩的图像无法还原为压缩前的质量。
37、新闻人物肖像
摄影记者在现场对人物和事件进行合乎情理的判断、理解,使用现场光一般在不干涉被摄对象,表现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面貌和气质的摄影。
38、多点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的一种模式,可对画面较大区域选择对焦对象。
39、“电影视镜”
1894年爱迪生发明,体型庞大,需要借助电力来运作,虽然得到了专利,但却无法得到推广。
40、《新民丛刊》
梁启超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刊》在报纸比较早使用照片。
2017`04
36、摄影大师布列松
答:1947年创立马格南图片社,出版《决定性瞬间》,对新闻摄影理论探讨和总结,拍摄了大量优秀新闻摄影作品。
38、JPEG文件格式
答:是一种有损压存储格式;以牺牲图像质量来节省更多的存储空间。
39、区域对焦
答:先判断被摄体动作发生的地点并镜头预先对焦;
当被摄体进入预定焦点区域就按快门,这样确保被摄体是清晰的;
这种对焦方法最适合体育(动态)摄影。
40、程序式自动曝光
答:自动曝光的一种模式;相机自动选择光圈和快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