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的种类及文字说明
新闻摄影

1.新闻摄影:新闻摄影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两个内涵。
广义的新闻摄影,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用照相机拍摄照片、用摄影机拍摄新闻纪录电影以及用摄像机拍摄电视新闻这三大类用影像报道新闻的手段。
现代化的摄影手段,如手机上的拍摄功能、个人和家庭使用的DV摄录机等,因为小巧灵活,方便使用,也参与到新闻摄影报道中来。
狭义的新闻摄影,则专指以照相机为拍摄工具,以摄影采访为主要手段,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在报纸、杂志和网络等媒体上刊载的新闻报道活动。
2.单反相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缩写为SLR camera)又称作单反相机。
它是用一只镜头并通过此镜头反光取景的相机。
3.全色片:也称“泛色片”。
照相和电影摄取黑白负像的一种感光片。
能感受光谱中全部可见波段,即赤、橙、黄、绿、青、蓝、紫。
用全色片拍摄色彩丰富的景物,在照片上表现的明暗层次,与人的视觉较接近。
4.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准确无误的报道事实并不能保证报道的真实。
新闻真实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个别事实的真实,二是总体判断的真实。
事实真实——新闻摄影必须坚持时间、空间和对象三位一体的真实性原则,拍摄记录的是存在于同一时空的新闻对象。
新闻照片之所以能成为历史文献、现场见证和科学研究的依据,正是因为它对新闻事实的忠实记录,具有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
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也使新闻照片在大众媒体上完成一次具有信息传播后还能反复多次被使用和传播。
总体真实——新闻摄影记者不能仅仅满足于捕捉纪录呈现在镜头前的典型瞬间,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从个别事实和现象看情况属实,或个别瞬间真实出现过,并不意味着符合事物的本来面貌。
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细致的采访,从总体上作出判断,并通过图文结合来进行信息互补,才有可能使得新闻摄影报道真实可信,否则就会造成“失真”,而且“失真”比失实危害更大。
5.取景、景别的划分、特点:拍摄距离的改变,能形成不同的景别。
新闻摄影知识简介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1.3008:07:2708:07Nov-2030-Nov-20
▪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08:07:2708:07:2708:07Monday, November 30, 2020
▪
不可麻痹大意,要防微杜渐。20.11.3020.11.3008:07:2708:07:27November 30, 2020
▪ 投稿时,要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 话、联系地址等,以便联系沟通。
▪ 图片与说明文字为不同作者时,要分别注 明。
▪ 电子信箱发送稿件图片要添加到“附件” 中
十、照相机的使用与保管
▪ 1、背带和手带一定要用,防止相机脱手摔坏; ▪ 2、要按储存卡的大小和拍摄任务来正确设置照片
的大小;用完下卡,冲电。为随时使用准备。 ▪ 3、暴光指数(ISO)一般设置为100——400; ▪ 4、相机长时间不用,最好把电池卸下来; ▪ 5、有条件的最好放在干燥箱中,一般可以放在铁
▪
重规矩,严要求,少危险。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8时7分27秒08:07:2730 November 2020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8时7分27秒 上午8时 7分08:07:2720.11.30
▪
每天都是美8:0708:07:2708:07:27Nov-20
▪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1月30日 上午8时 7分20.11.3020.11.30
▪
追求卓越,让自己更好,向上而生。2020年11月30日星期 一上午8时7分27秒08:07:2720.11.30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1月 上午8时 7分20.11.3008:07November 30, 2020
13,新闻摄影体裁与文字说明

新闻摄影体裁与文字说明第一节新闻摄影的体裁内容提要:新闻摄影报道体裁主要有两大类三种:单幅新闻摄影图片图片新闻特写新闻摄影专题新闻摄影图片一、图片新闻定义•广义:泛指所有借助或采用图片来报道新闻的手段。
狭义:新闻摄影报道的体裁之一,以简洁、率直为其典型特征。
类似于文字新闻报道中的“消息”。
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能够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或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人物:选择最能表现其言行举止、最能揭示其个性和内心世界的图片。
•事件:选取最能揭示事件特点的报道角度、拍摄角度,从而得到独特的新闻图片。
•篇幅:多数情况为一幅,特殊情况可以是两三幅•图片新闻拍摄要求:1、观察识别典型场景、情节和细节2、突出、直观地表现新闻形象3、抓到典型瞬间:看到、想到并拍到的统一【图片】母爱——一位失去丈夫、自己脾脏被切除仍处于不清醒状态的妇女在医院里哺乳自己受到惊吓创伤,长哭不止孩子。
去年2月底,云南山区某高速公路上发生特大车祸,造成15死20余人伤。
【图片】2000年12月18日,在重庆市綦江县的虹桥旧址旁,一座名为“新虹桥”的人行桥正式竣工投入使用。
1999年1月4日发生的綦江虹桥垮塌事件,造成40人死、14人伤的惨剧。
二、特写新闻摄影定义:•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是对重大新闻事件中的局部典型事物的¡°特写镜头¡±式的表现或从富于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揭示的摄影报道形式。
特写性新闻摄影•它是对新闻事件中局部典型事物的“特写镜头式”表现或从富于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揭示的摄影报道。
•与图片新闻的关系:时效性要求较弱,但必须有比之更强烈的深刻性、揭示性和典型性。
前者主要交待when、where、who 和what,后者主要交待why 和how。
两者相辅相成可以形成较为完整全面的报道。
特写性新闻拍摄要求:1,局部放大,拉紧拉近2,富有个性的拍摄角度3,文字写作也要注重深刻性揭示性【图片】《手——乌干达旱灾的恶果》英国迈克·维尔斯摄,第24届WPP年度(1981)最佳图片【图片】海选村官【图片】临终的王飞越眼睛清澈,目光坚毅。
新闻摄影及简单的写作

新闻文稿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即把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概 括地摆在正文之前,便于读者很快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 标题 不求新颖 一定要反映实际 情况
导语 主体 主体 背景 背景 结尾
内容上:5W+1H
when 何时、where 何地、who 何人 、what 何事、 why 何故、 how 如何
• 3、主体
(1)把最重要、最新鲜并引人注目的材料放在前面,然后再写次要 的,更次要的。
•
(2)按时间顺序写
“首先…接着…再接着…然后…最后”的写法
• 4、背景 •
背景是所写新闻的历史背景、环境条件及其与事件的联系。
便于理解报道中所举事实的现实意义。
• 5、结尾 •
结尾又叫结语,是消息的结束部分。
必拍角度
必拍角度之:近身特写
常见错误: 1.快门速度不够 2.表情抓拍怪异 3.构图不对,造成没手没脚、头重脚轻等问题
解决: 1.适当增加快门速度 2.相机设置成高速连拍,不要抓拍闭 眼的神态 3.构图上,到腰间或膝盖或全身
手没了 白平衡模式不对,人脸暗黄
领导讲话
注意点:领导要抬头、神态正常
选择拍摄角度
五楼活动中心
横幅:交代事件
主讲人: 交代人物
观众: 营造氛围
必拍角度一:正面全景 目的:交代事件 要素:台上人物、观众、 横幅、幕布
对焦点 机位
常见错误: 1.横幅或幕布不全 2.构图不正,缺乏庄严感
必拍角度二
目的:展现会场观众 常见问题:曝光不足
当你拿着相机的时候,请记住你是一名摄影师.你来这里是为了采集新闻 .所以在有必要的时候大胆走到你觉得需要拍摄的位置.当然这一切要以 不影响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进行,另外注意身后的摄像机,不要遮挡.
8新闻照片说明词编写和新闻照片发稿

轰 炸 之 后 2
两名妇女在等待治疗。
轰 炸 之 后 3
一个男孩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轰 炸 之 后 4
尸体排成排。
轰 炸 之 后 5
一名女子在哭泣。
轰 炸 之 后 6
两个女子在亲人的棺材前痛哭。
轰 炸 之 后 7
人们抬着一个棺材。
轰 炸 之 后 8
这是一个抬尸体的担架。
轰 炸 之 后 9
两代 “城嫂” 同场抢 镜 —— 郭富城 两代绯 闻女友 香港碰 头,熊 黛林风 头不及 藤原纪 香
藤原纪香看完腕表秀后,便由会场 步出准备离开,此时,拍完大合照 的熊黛林也急步调头返回后台,由 于步速太快,刚好避过与纪香碰头 的机会。曾拍丰胸广告的熊黛林当 晚穿着吊带低胸裙现身,不过她的 33B上围,却被纪香的36D丰胸成功 抢熊。 另外,郭富城昨日接受查小欣电话 访问,被问到嘴巴烂一事,他澄清 不是周刊报道所指的被绯闻女 友所 咬,而是因为抵抗力弱,才会生唇 疮,直至生日那天仍然未痊愈,被 周刊乱写。郭富城还称熊黛林只是 谈得来的好朋友,他目前仍以工作 为先,要完成音乐剧, 至少两三年 后才会想找女友。
一 —— 新闻 照片 报道 形式
(一)独/单幅 新闻照片 ——用一幅画 面配以简短的 文字介绍(标 题和说明词) 报道新闻的照 片。 ——出现最为 广泛,频率最 高。
(二)组照/专 题照片/系列照 片 ——一个新闻专 题展开,分别 由数幅或更多 的画面,从不 同侧面表达主 题,以交代一 个相对完整的 的新闻故事的 新闻照片报道 形式。
第八届 全国民 族运动 会新闻 中心启 用 张广 宁揭幕
新闻摄影的体裁种类

、新闻摄影的体裁种类新闻摄影的种类及文字说明一.静态新闻摄影根据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性质分类1.可预知新闻:是指事先知晓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内容,采访对象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的新闻活动.比如说奥运会,国家的大型会议.2.突发性新闻:不可预知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的新闻事件.如汶川地震,P93页<拉瓦尔品第的暗杀>3.非事件性新闻:相对应于事件性新闻,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和热门话题,虽然不是具体的事件,但是可以作为新闻摄影的拍摄内容.P95昔日雨林,今日沙丘.反映的是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更深层次的环境恶化.根据摄影体裁和报道形式分类:图片新闻、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专题新闻摄影报道和插图照片.一,图片新闻1,图片新闻是报纸上最常见的新闻摄影体裁。
其典型特征是简洁、率直。
多由一两幅图片,配以标题及简短的说明性文字组成。
2,图片新闻对图片的要求是:图片应有高度的概况性和典型性,能够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或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图片新闻是最迅速和简洁的体裁。
常用中景和特写镜头来描写事件的细节,以达到准确、细致和及时的报道效果。
3,图片新闻的文字说明要交代图片难以体现的新闻要素,如人物姓名、年龄、身份以及地点、事件的规模,等等。
而且文字必须简短,既有引导读者理解图片的功能,又有交代必要的新闻要素的功能。
4,在报道事件性新闻中,要求图片新闻既要抓住特点又要迅速及时传递。
作为“常规”的报道形式,既要求新、求活,又要求准、求快。
图片新闻中对图片拍摄的要求是:一:保证图片的技术质量。
二:主题形象突出、直观,达到一目了然的视觉传递效果。
三:新闻形象的典型瞬间。
四:要重视文字的作用.要求摄影记者快速调动全部的能力和精力来对付每一个镜头,既要思路清晰、眼光敏锐,又要动作敏捷、技术精熟,才能拍到和拍好图片,并进而写好图片说明。
二,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是指对重大新闻事件中的局部典型事物的“特写镜头”式的表现或从富于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揭示的摄影报道。
简述新闻摄影题材的类型

简述新闻摄影题材的类型
新闻摄影是一种通过图片来传达新闻事件和故事的媒体形式。
它可以通过图像的力量和视觉冲击力,向观众传达信息、记录历史
和引起共鸣。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介绍新闻摄影的题材类型。
1. 新闻事件,新闻摄影常常捕捉到突发事件的瞬间,如自然灾害、事故、抗议活动等。
这些照片能够直观地展示事件的现场,帮
助观众了解事件的规模和影响。
2. 人物故事,新闻摄影也可以通过记录个人的故事来传递信息。
这些照片通常捕捉到人们的情感、挣扎、成就或困境,通过展示个
人经历来引起观众的共鸣。
3. 社会问题,新闻摄影可以关注社会问题,如贫困、健康、教育、环境等。
这些照片通过展示问题的真实情况,呼吁社会关注和
改变,促进公众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反思。
4. 人文纪实,新闻摄影也可以关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
不同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这些照片通过展示人们的日常生活、
仪式、庆典等,让观众更好地了解不同社群和文化的多样性。
5. 运动与娱乐,新闻摄影还可以关注体育赛事、演艺活动等娱乐领域。
这些照片通过展示运动员的精彩瞬间、艺术表演的高潮部分,让观众感受到比赛和演出的热情与激情。
6. 环境与自然,新闻摄影也可以关注自然界的美与破坏,记录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等问题。
这些照片通过展示自然风光、动植物的生态环境,提醒人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以上只是新闻摄影题材的一些常见类型,实际上新闻摄影的题材非常广泛,可以根据不同的新闻事件和报道目的来选择适合的题材。
通过多样化的题材类型,新闻摄影能够更好地传达信息,唤起观众的关注和思考。
新闻纪实类摄影基本知识

要点二
题材
纪实摄影的题材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 活等各个领域。
纪实摄影的拍摄技巧与后期处理
拍摄技巧
纪实摄影要求摄影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掌握拍摄技 巧如选择合适的角度、运用光线、调整焦距等。
后期处理
纪实摄影的后期处理主要包括对照片的筛选、剪裁、 调整颜色等,以突出照片的主题和增强其表现力。
画面简洁
尽量去除与主题无关的元 素,使画面简洁明了,避 免干扰观众的视线。
运用规则
运用诸如三分法、黄金分 割、对称等构图规则,以 实现美观且富有层次感的 画面。
新闻摄影的用光技巧
自然光与人造光
根据拍摄环境选择合适的 自然光或人造光源,确保 主体明亮、光线均匀。
光线的方向与效果
根据需要选择正面光、侧 面光或逆光等不同方向的 光线,以营造不同的视觉 效果。
揭示事件背后
通过拍摄事件的背景、相关人物、社会环境等,反映事件的起因、发展和影响,强调事件的社会意义 和历史价值。
专题新闻摄影
报道主题事件
针对某一主题事件进行深入报道,通过多 角度、多层次的拍摄和文字说明,反映事 件的全面貌和深刻内涵。
VS
专题人物报道
针对某一典型人物或群体进行深入报道, 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拍摄和文字说明, 反映人物的成长历程、性格特点和社会贡 献。
跨媒体传播
新闻摄影将更加注重跨媒体传播,通过多种媒 介形式传递新闻信息,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纪实摄影的未来发展趋势
记录社会现实
01
纪实摄影将继续关注社会现实问题,通过图像记录人类生存状
态和历史变迁。
强调情感表达
02
纪实摄影将更加注重情感表达,通过图像传递情感和思想,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摄影的种类及文字说明
一.静态新闻摄影
根据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性质分类
1.可预知新闻:是指事先知晓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内容,采访对象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的新闻活动.比如说奥运会,国家的大型会议.
2.突发性新闻:不可预知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的新闻事件.如汶川地震,P93页<拉瓦尔品第的暗杀>
3.非事件性新闻:相对应于事件性新闻,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和热门话题,虽然不是具体的事件,但是可以作为新闻摄影的拍摄内容.P95昔日雨林,今日沙丘.反映的是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更深层次的环境恶化.
根据摄影体裁和报道形式分类:
图片新闻、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专题新闻摄影报道和插图照片. 一,图片新闻
1,图片新闻是报纸上最常见的新闻摄影体裁。
其典型特征是简洁、率直。
多由一两幅图片,配以标题及简短的说明性文字组成。
2,图片新闻对图片的要求是:图片应有高度的概况性和典型性,能够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或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图片新闻是最迅速和简洁的体裁。
常用中景和特写镜头来描写事件的细节,以达到准确、细致和及时的报道效果。
3,图片新闻的文字说明要交代图片难以体现的新闻要素,如人物姓名、年龄、身份以及地点、事件的规模,等等。
而且文字必
须简短,既有引导读者理解图片的功能,又有交代必要的新闻要素的功能。
4,在报道事件性新闻中,要求图片新闻既要抓住特点又要迅速及时传递。
作为“常规”的报道形式,既要求新、求活,又要求准、求快。
图片新闻中对图片拍摄的要求是:
一:保证图片的技术质量。
二:主题形象突出、直观,达到一目了然的视觉传递效果。
三:新闻形象的典型瞬间。
四:要重视文字的作用.
要求摄影记者快速调动全部的能力和精力来对付每一个镜头,既要思路清晰、眼光敏锐,又要动作敏捷、技术精熟,才能拍到和拍好图片,并进而写好图片说明。
二,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
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是指对重大新闻事件中的局部典型事物的“特写镜头”式的表现或从富于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揭示的摄影报道。
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的特点:
1,特写性新闻图片用典型细节来表现和概况新闻事件。
特写镜头具有的“局部放大”和“拉紧拉近”的效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2,特写性新闻图片抓住富于个性的特征和从富于个性的角度
第一期出版,刊登了玛格丽特·伯克·怀特拍摄于蒙大拿州佩克堡的一组反映当地人生活的照片。
总标题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荒芜的西部》。
通过一组照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报道,反映了当时人们所过着的喧闹的生活。
2,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构成方式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从形式上看,有头有尾,有点题照片;从内容构成上看,更丰富多变,往往是“综合构成”
四,插图
插图照片,是指在整则报道中唱配角的图片,其作用不是单独报道一则新闻,而是配合新闻、通讯等文字报道的照片。
二.动态新闻摄影
动态新闻摄影以电视新闻为主要代表.
包含有消息类电视新闻摄影,电视新闻专题摄影,电视新闻评论摄影,电视新闻直播四大类.
(一):消息类电视新闻摄影
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形态,是每一个电视台要闻总汇的主要渠道,狭义的电视新闻概念,即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分为长消息和短消息,以3分钟为界限(180秒).
报道形式多样性:包含有口播新闻,图片新闻,一般报道,现场报道,字幕报道等.
特点:
1.快速及时:
消息类电视新闻以速度快取胜,主要是指其相对应或者是竞争媒介的优势而言.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电视新闻节目的根本标志之一,如果报道不及时,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2.短小精悍:
篇幅短小,用最简单的方式迅速,简要的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要新闻,不是深度报道和挖掘,和专题新闻有区别.
短而充实,是消息类电视新闻拍摄的最高境界.
3.信息量大:
在最短时间类,用最简练的语言,最生动的画面,清晰完整的将新闻事件交代清楚.
相比较起来,因为篇幅小,所以在单位时间内有数量的优势,负载的信息量也就越多.
4.取材广泛:
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取材范围无所不尽,无所不能,最好的案例如新闻联播,新闻类消息总汇集大成者.
5.生动活泼:
活动的影象给人一种鲜活的印象,在拍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拍摄技巧,使新闻更有鲜活和趣味性,这样才能抓住受众的眼球.
(二)拍摄要求:
焦点访谈的用事实说话理念.
这也是电视新闻报道的第一要求.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2. 消息类电视新闻的拍摄,应该以画面形式为主,以画面说话.
电视画面生动,直观,是电视传播媒介的最大优势.
3. 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的拍摄,要考虑到电视画面的特性.
消息类电视新闻适合表现具体的人和事,甚至是动作和细节,但不适合表达抽象的概念,思维和理念.
4. 消息类电视新闻应该突出新闻现场.
强烈的现场感是消息类电视新闻具有视听吸引力的源泉,能够使受众产生身临现场的感受,从而使报道更具有真实感和时效性.
所以在拍摄中应该多用新闻现场的内容,少用事件相关的非现场资料,尽量使用现场报道,少使用旁白解说.
5. 重视细节的捕捉
一个生动传神的细节对于篇幅短小的消息类新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会成为一条新闻能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细节的处理完善,会使得新闻更加鲜活,生动,真实.
(二)电视新闻专题摄影
电视新闻专题的的定义:
是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深入报道某一重大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观众所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以及某一战线,地区新面貌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
电视新闻专题摄影突出新闻性与专题性.
鲜明的主题性和目的性是电视新闻专题的重要特征.
电视新闻专题摄影的要求
1.注重选题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是对某一个专门的题材进行报道,而不是发布消息,是有针对性和目的的,报道的对象一般不是突发性的新闻事件,而是一段时期内,社会生活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2.注重对观众的针对性
新闻专题是固定的栏目,受众的群体也是特定的,所以拍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观众的兴趣口味和欣赏品位.
3.要注重纪实风格
前提仍然是新闻,不能任意采用抒情,艺术化手段,在现场拍摄时应该尽量使用现场声音来增强真实感.
4.要注重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各个领域和题材都可以成为专题报道的主题,表现形式也可以有报道
式,政论式等,在节目样式上面,电视新闻可以采用讲解,对话,采访,背景展示,插播等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的目的,是能够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电视新闻评论摄影
评论的定义:
是新闻媒体针对某一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态度的主要形式,是新闻媒体观点和立场的集中体现
电视新闻评论所具有的形象化,主要体现在以下:
1.选题的形象化
2.论据的形象化
3.论证过程的形象化
不同点的对比:
报纸和广播评论重视论证过程的思辨性和逻辑性,而电视新闻评论则重视对新闻事件也即论据的展示过程,这决定着电视新闻评论不能大篇幅说理,而应该大篇幅叙述,在这一过程中表达观点.
电视新闻摄影的要求:
1.重视对事实的取证,除了用事实说话,还是用事实说话.
电视新闻摄影在取证的同时完成说理,电视新闻记者在拍摄的过程中,要初步提炼观点和问题,并围绕这些观点和问题取材.
2.重视多角度取材
在报道某个议题的时候,应该对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声音进行反映和听取,展示不同的意见的过程,就是新闻事实的展现过程.
3.重视出境记者和主持人的作用
电视新闻评论中记者和主持人,往往也是评论者的角色,他们在新闻节目中的出现,是以见证者的身份,这有利于提高新闻的可信度和现场感.
(四)电视新闻直播
直播是相对于录播而言的,没有后期编辑环节,是直接将摄影机所拍摄的电视画面经过导播台的同步编辑,直接播出.
两个含义:一是在演播室的直播,二是现场直播,也就是包括了新闻现场的直播.
演播室直播的图像画面是先前录制好了的,并不是新闻直播当时的报道.
现场直播则是在新闻现场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作直播报道,将新闻现场的事件以及人物,声音直接记录,并同步发送和播出.
一般来说,现场发生新闻事实的和演播室相结合播出,形成一种全方位,多层次,多观点的全过程直播是最好的传播模式,但是由于技术和安全等各方面问题,很少有严格意义的现场直播,这也是未来电视直播的发展方向和重要课题.
电视新闻直播的形态分类:
1.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报道
是最吸引人,最有魅力的直播报道.因为事件的不可知性,不可控性,无法预料性等等,但是越是不可预知,越是能引起受众的好奇,吸引受众的注意.P111的911事件.
2.策划类现场直播
与突发性新闻事件正好相反,是针对一些可以知道结果的时间来进行有计划有设计的直播报道,如2008北京奥运会.
3.现场实况转播
通过对新闻事件不间断,多机位的记录切换,以及电视信号的同步传输,使观众看到新闻事件相对完整的发展过程.
主要用于报道仪式活动或庆典活动,还有一些体育竞技比赛.
要有吸引观众的疑问或者悬念,体育比赛的输赢就是一种悬念.
电视新闻直播的特点
1.不可预知性,偶然性
直播的悬念,包含事件发生的变化因素和戏剧性因素,是吸引观众的卖点.
2.现场同步性
现场同步性是现场直播最大的媒体优势.
3.信息的原生态
展现的是新闻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虽然也有创作者的主观意识,但是原生态信息可以被最大化的保留.
4.过程体验
同步收看方式对受众而言是一种过程体验,使得观众有现场感和参与感.过程的表现,是动态新闻摄影区别于静态新闻摄影的重要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