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屋顶花园景观设计
医院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点

医院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点医院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点医院园林景观设计涵盖了多学科的知识,生态园林学、建筑学、美学、医学、人体工程学等,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原则,方能做好医院园林景观设计。
1、利用医院现有地块,尊重规划指标,合理规划各功能区医院园林设计受医院地块现状影响,在保障绿化率等规划指标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区分各功能区块,以满足各类人群不同的功能需求显得尤为关键。
2、沿用医院历史文化,寓情于景每个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均形成自身独特的历史沿革及文化特色。
在医院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体现这种文化的传承。
设计时应考虑诸如院史长廊、碑文、雕塑等文化元素,将历史文化的设计融于景观中。
使现代化医院呈现出历史的厚重感,同时这历史的厚重也将换来患者更笃定的信任感。
3、医院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考虑不同区域的树种选择问题3.1 在进行植物树种配置时要考虑到树木花草与建筑物的空间层次性。
草坪花卉与高大乔木要逐层递推,在树种配置时要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平面、立面相结合,乔、灌、花、草相结合,一步步把患者视线从景观引向医院。
3.2 植物树种配置时还应关注不同品种植物色彩与花期的搭配,使院区一年常绿,四季皆花。
植物配置在选材上要尽量考虑患者的情绪,常绿树木和落叶树的理想搭配比例为3∶1,要大量引用乡土树种和生命力很强的树木花草。
特殊区域设计时要给予特别的考虑,如儿童医院,为符合儿童审美心理,植物配置应该以鲜艳的色调为主。
禁止选用带飞毛、臭味、有毒、有刺的植物。
传染病院由乔木灌木结合配置,同时加大常绿树比例,以使长年都有良好的防护效果。
3.3 从园艺疗法出发,充分考虑不同树种在医院种植的适宜性问题。
植物与环境绿地的五感刺激(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是园艺疗法作用于人体的重要途径之一。
视觉上,植物旺身的生命力往往会唤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桂花、含笑等植物会让人精神愉悦,残荷、菊花等植物会让人神情伤感。
而在医院里种植圆柏、松类、盐肤木、忍冬、冬青、女贞等则能分泌杀菌素杀灭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
医院各区域园林绿化设计的要点

医院各区域园林绿化设计的要点医院园林的建设要以医疗服务为宗旨,因此在园林绿化时,要考虑到不同的部门,绿化目标也有所不同,尤其是住院部绿地空间要大,并且要宽敞,同时不能影响到病房的采光和通风。
绿化植被应该以绿色为主,可根据医院情况不同而作具体改变.另外可以考虑栽植一些药用植被。
此外就是注意园林的基本功能,种植一些吸附尘土、降低噪音能力强的植被。
1、门诊部的绿化施工门诊部一般是医院的门户,靠近街道,因此噪声污染和烟尘污染比较厉害,所以应该建设一个防护林带,可根据医院情况做具体的长度和宽度设计.防护林带的建设应该与街道的绿化协调。
门诊部的流动人流多,因此在园林的绿化建设时,可以适当增大广场的面积,在广场周边设置成绿地,在广场上建设喷泉、画坛等,如果条件许可,可以增加一些雕塑,这样可以使格调更为明快。
在花坛中可以种植一些醒目的花草,以素雅恬淡为宜。
广场内可以栽种一些大树,方便遮阴乘凉。
树下可以放置石制凳子,方便病人休息。
门诊部的绿化主要是为候诊病人创造出凉爽舒适的环境,便于短时间的停留和休息,因此,应该选用树冠大、具有良好遮阴效果的乔木树,可以种植海棠、紫薇、樱花等,地面覆盖的植被可选用书带草等。
2、住院部的绿化施工住院部园林的绿化设计应该以安静为主.园林应该是围绕住院部而建,这样病人透过窗户可以欣赏外面的景色。
最好在园林中布置小的亭子、游园,方便病人在园林中活动。
园林在建设时,应该注意道路不能起伏过大,以免给病人的走动带来不便,更应该注意不要修建台阶。
在园林的中心可以适当修建一个喷泉,加之雕塑、水池相互掩映,在喷泉周围布置座椅,方便病人休息。
可以在座椅附近设计一些花棚架,种植些常绿的藤草植被。
住院部园林的植被选择上,要有一定的季节性,不能都是长青的绿色植被,这样会使病人感到厌倦,也感觉不到具体的季节变化,应该选种季节性分明的花草植被,这样可以调节病人的情绪,使病人精神节奏有一定的起伏。
植被的选择应该是搭配合理,植被种类不能过于单一。
康复花园设计理念与实例分析

植物,还需要众多园林行业从业者加以研究推广。
(收稿:2019-06-12)[1]孔岚兰.彩叶植物在城市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3):56.[2]王燕.彩叶植物景观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1941+1943.[3]李霞,安雪,潘会堂.北京市园林彩叶植物种类及园林应用[J].中国园林,2010(3):62-68.王伟湘(1981-),男,硕士研究生,园林讲师。
康复花园设计理念与实例分析陈遗松(杭州市现代环境艺术实业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5)时至今日,康复花园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和领域,越来越多的理论、假说、研究成果及具体项目的实践将康复花园一词推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当前园林形式中不可缺少的一块瑰宝。
然而,在中国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研究和探索的阶段,缺乏实际项目的实践,在未来的时间里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有关康复花园的前进道路与方向。
康复花园;产生与发展;功能;设计理念;实例解析者的治愈作用,这个时期的康复花园及其他园林形式均受到了限制,发展进入了沉积期。
17世纪至今,法国的田园主义与浪漫主义思潮、罗马社会民主运动与新医疗理念,以及康复医学、健康医学等各种理念的不断涌现,让人在医学的重点中逐渐从疾病转向健康,由此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康复花园的发展。
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逐渐开始盛行康复花园的研究与建设,例如美国、英国、日本等,相继成立了关于医疗与园艺相关的社会组织机构。
从此世界上关于康复花园与园艺医疗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案例逐渐多起来,对康复花园的重视程度也逐年加大。
1.2康复花园的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康复花园的理论知识和学术研究也越来越成熟,对于康复花园的理论知识也各有不同,理论学识也有更深层次的发现。
例举美国科学研究者们对于康复花园的理论:埃克灵(Eckerling )提出,康复花园具有减轻压力,恢复内心平静、减缓疾病的作用,在接触的过程中慢慢让人恢复健康。
医院景观设计方案

1.施工管理
-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和设备,确保工程安全可靠。
-施工过程中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维护管理
-制定详细的景观维护计划,包括绿化养护、设施检查、卫生清洁等。
-定期对景观设施进行评估和更新,确保景观效果的持久性和安全性。
-提高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日常监管,确保景观环境的良好状态。
二、设计原则
1.合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设计方案合法合规。
2.以人为本:关注患者及医务人员的生理、心理需求,体现人性化设计。
3.生态环保:注重绿色环保,提高医院环境质量,降低能耗。
4.美观舒适:结合医院建筑风格,打造和谐、美观的景观环境。
5.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医院未来发展需求,提高景观环境的适应性。
五、方案效益
本医院景观设计方案的实施,将带来以下效益:
1.显著提升医院环境品质,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和满意度。
2.改善医务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
3.促进医院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生态环保目标。
4.增强医院的社会形象,提升竞争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六、总结
本方案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结合医院特性和环境需求,提出了一套全面、细致、人性化的医院景观设计方案。通过空间布局、景观构成、功能设施和照明设计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旨在为医院打造一个生态、舒适、美观的疗愈环境,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优质的医疗和工作条件。同时,注重施工与维护管理,确保方案的长期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康复设施:结合康复花园,设置适宜的健身路径和康复器材,促进患者身体功能恢复。
-导视系统:完善导视系统设计,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提高医院的可识别性和易用性。
可食用的屋顶花园——以老年人康复中心为例

可食用的屋顶花园———以老年人康复中心为例唐雨菲,陆珂,张雅洁,张琳,陈庭婷(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38)摘要: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公共绿地活动面积尤为重要,在楼顶上加入生态因素例如屋顶花园深受人们喜爱,而可食用的屋顶花园,在经济上更具优势。
本文以老年人康复中心为例,在其屋顶上建设可食用的花园,为老年人患者营造一个有利于恢复身体健康、放松身心、舒适的特殊户外活动空间。
关键词:屋顶花园;可食用;老年人患者;康复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02-0171-020引言屋顶花园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生活在幼发拉底河下游地区的苏美尔人曾建造了大庙塔,被后人称为空中花园的发源地。
随着屋顶花园的出现增加了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将自然的环境放置在城市的屋顶上体现了一种立体的生态美。
屋顶花园拓展了人类绿化的空间,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具有美化空间环境的作用[1]。
屋顶花园根据植物的观赏特性,以及成景时的高度,观赏期、盛花期的色彩进行配植。
一般选择耐旱,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蔬菜,进行孤植或组团。
可食用的屋顶花园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这里所选取的植物兼具观赏和食用价值,例如葡萄,丝瓜,油菜花,番茄等。
以老年人康复中心为例,建设可食用的屋顶花园可以从园艺的方面增加患者与自然的接触机会,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加舒适、人性化的康复环境。
1可建设的理论1.1生态角度城市不合理的发展模式使人类赖以生存土地、空气、水、植物等基本自然条件受到很大的破坏,城市的空气污染、热岛效应频频发生。
屋顶花园的存在,从生态角度上说,就是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增加绿色的面积,改善人们日趋恶化的生存环境,还城市本应有的生态平衡。
可食用的屋顶花园是一种特殊的园林形式,它是以建筑物顶部平台为依托,进行蓄水、覆土,种植可食用的蔬菜,是营造园林景观的一种空间绿化美化形式。
不但能降温隔热,而且能净化空气、改善局部小气候、提高城市绿化率,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屋面形式[2]。
屋顶花园设计说明

屋顶花园设计说明此项屋顶花园设计方案充分利用空间,力求突破现存模式,以大容量、多层次、高素质的环境空间包装恰当面积的休闲空间,创建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休闲环境。
力求全方位地提升整个校区的文化品味,渲染扩张其独特个性。
结合中西方园林设计手法,为居民提供一个合理、舒适、优雅的游憩空间。
突出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以人为本,最终目的都是让忙碌的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更多地接触自然,因为人离不开自然,亲近自然是人内心本能的渴望,而自然的最佳体现就是水与绿色,这也正是此设计的初衷。
拒绝一味讲求自然的园林,极力注入人文的色彩,这样景观才有品味,生活才真正鲜活起来。
在屋顶花园的植物配置上,因屋顶负荷、防水、等条件的限制,我们选择了一些喜光,耐寒,耐热,耐旱,耐瘠,生命力旺盛的花草树木,多用灌木、草皮之类的植物。
为丰富绿化层次还适当使用灌木,从而使花草树木高矮疏密错落有致,色彩搭配和谐有理,真正使屋顶三季有花,四季透绿。
主要景观设计意图:1、假山叠水:利用中国传统园林叠山手法,采用新式材料,以及合理的植物搭配,在静中求动。
假山应用瀑布式理水,营造出“高山流水”的意境。
水池中采用喷泉、水景灯,使水的灵性得到完美的体现。
2、掇假山石:常言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假山石与竹的搭配,相映成趣。
使绿地得到画龙点睛之效,提高绿地品味。
3、曲形花架廊:采用木结构材料,具有浓厚的欧式风味,既丰富了立面景观,又能起到对预制木结构亭的联系作用,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4、汀步:汀步的应用,在使绿地不被分割成若干小块的同时,又可让户主穿行于绿地之上,而避免对草坪的过度践踏。
5、植物种植:采用大面积的色块种植。
色彩鲜艳,线条自然流畅;植物搭配合理,高低错落。
因地制宜,合理的利用隔墙,提高地形,既能丰富立面感观,又起到遮挡,美化隔墙的作用。
考虑屋顶花园土层浅的特殊性,植物配置不采用高大乔灌木,而采用浅根系地被和灌木。
屋顶绿化设计方案

屋顶绿化设计方案屋顶绿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绿色建筑技术,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屋顶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等。
本文将探讨屋顶绿化设计方案,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屋顶绿化类型选择1. 构建屋顶花园构建屋顶花园是一种常见的屋顶绿化设计方式。
屋顶花园可以利用屋顶空间,种植各种花草植物,以营造一片绿意盎然的环境。
在花园中设置休闲座椅和小径,让人们可以在屋顶花园中散步、休息,享受自然的美妙。
2. 搭建绿化棚架搭建绿化棚架是一种适合于屋顶空间较小的绿化设计方式。
绿化棚架可以通过搭建金属或木材骨架,并设置藤蔓植物等攀爬植物,以增加屋顶的绿化覆盖面积。
绿化棚架不仅可以美化屋顶环境,还可以有效阻挡阳光直射,降低屋顶温度。
3. 装置屋顶花坛装置屋顶花坛是一种屋顶绿化设计方式,适用于较大空间的屋顶。
在屋顶设置花坛,可以种植各种花草树木,以达到绿化效果。
花坛可以根据屋顶形状和大小进行设计,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组合布局,形成丰富多样的屋顶花园景观。
二、屋顶绿化方案设计考虑因素1. 负荷承载能力在进行屋顶绿化设计时,需要考虑屋顶的负荷承载能力。
不同类型的屋顶绿化方案所需承载的重量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在设计时根据承载能力进行合理选择。
可以通过加固屋顶结构、使用轻质材料等方式提升屋顶的负荷承载能力。
2. 坡度和层高屋顶绿化设计需要考虑屋顶的坡度和层高。
坡度越大,设计屋顶绿化的难度就会增加。
同时,层高也会对屋顶绿化造成一定的限制。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和选择,以确保屋顶绿化效果的实现。
3. 排水系统在屋顶绿化设计中,排水系统是一个关键因素。
屋顶绿化后,植物需要合理的排水和灌溉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排水系统的设置,确保屋顶绿化后的正常排水,并避免水涝等问题的发生。
三、屋顶绿化设计方案实施步骤1. 方案设计首先,进行屋顶绿化方案的设计。
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施工

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施工屋顶花园是在各类建筑物的顶部栽植树木,建造各种园林小品所形成的绿地。
屋顶花园的设计是巧妙利用主体建筑开辟绿化场地,恢复绿地,并使之有园林艺术的感染力。
屋顶花园的设计应以人为本,通过科学的艺术手法,合理布局山、石、花木,设计出人与环境相融合的现代城市绿化、绿地景观。
屋顶花园的建设施工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屋顶防水及荷载。
屋顶花园是指在各类建筑物的顶部,包括楼顶、露台或阳台,栽植树木、花草,建造各种园林小品所形成的绿地。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代建筑也随之增加。
而大块的绿地面积锐减,相应的环境条件愈加恶化,致使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被称为建筑的第五立面的屋顶,却仍然是都市中的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处于一种被忽略、被遗忘的地位。
因此,被众多生态环境专家、城市规划专家,建筑设计专家所推崇的“屋顶绿化”则是一种既能兼顾到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同时又能很好地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双赢甚至多赢的解决方案。
1屋顶花园的历史及现状屋顶花园并不是建筑发展的产物,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古代苏尔美最古老的名城之一亚述城所建的大庙塔。
在其发源地,20年代初,英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伦德伍利爵士,发现该塔三层台面上种植过大树的痕迹,真正的屋顶花园是在亚述古庙塔以后1500余年才发展的著名的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之所以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意义决非仅在于造园艺术上的成就,而是古代文明的佳作。
1959年,美国的以为风景建筑师以开拓者的精神,在奥克兰凯瑟办公大楼的屋顶上,建造了一个景色秀丽的空中花园。
全园面积虽只有1.2hm2,但毕竟为楼房顶绿化开了先河,所以被视为建筑艺术与绿化艺术“杂交”的奇葩。
此后,屋顶花园便在许多国家应运而生,开始呈现出勃勃生机,一些发达国家营造新的建筑群时,往往在设计伊始就考虑屋顶花园的问题,屋顶花园的营造技术和艺术水平也日趋成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部分
住院部分
住院部分
2.住院部分
• 住院部的植物配植应有明显的季节性,使 长期住院病人能感到自然界的变化。常绿 树与花灌木应保持一定的比例,树种也可 丰富多采些。根据医疗需要,在绿地中可 布置辅助医疗地段。如日光浴场、空气浴 场、体育医疗场地等,这些场地应按要求 规格设计,并利用树木作隔离,以形成各 种单独使用的空间。所有场地,除铺装地 外,都要铺设草坪,以院的绿化
医院的绿化
医院的绿化
医院的绿化
医院的绿化
医院的绿化
1.门诊部分
• 门诊部分一般都靠近主要出入口,人流集 中,常有较大面积的广场,广场绿化应以 美化装饰为主,周围可配置适量的大乔木 以供遮荫。门诊检查室前绿化要考虑到室 内日照及采光的要求,靠近窗前5m内不种 大乔木以免遮光。门诊部分建筑旁绿化除 应注意不挡光外,主要应考虑杀菌及美化 效果,以形成卫生、优美的治疗环境。
医院中的绿地是卫生防护的隔离 地带,可以创造安静优美的治疗 和休养环境,对病人的身心健康
非常有利。
• 医院中的绿化面积应占医院总用地的50%以上, 疗养性质比较大的医院,如结核病院、精神病 院等,绿化面积还可大些,只设门诊的医院, 绿化面积可小些。为了防止街道上的尘土。烟 尘和噪声的影响,在医院周围应种植10-15m 宽的乔灌木防护带。医院其他地段的绿化布置 应根据医院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要求来进行。
医院绿化规划
医院绿化规划
医院绿化
医院绿化
医院绿化
(二)设计
• 大门绿化应与街景调和,也要防止来自街 道和周围的烟尘、噪声污染。所以在医院 的外围应密植10-15m宽的乔灌木防护林 带。
医院设计
医院设计
医院设计
(二)设计
• 门诊部是病人候诊的场所,其周围人流较 多,应设置大面积的缓冲地带。门诊前庭, 场地绿化应以美化及装饰为主,并疏植一 些落叶大乔木,其下设置坐凳以便病人坐 息和夏季遮荫。大树应远离门诊室5m外种 植,以免影响室内日照和采光。沿广场周 边可以设置绿篱,自然的配置草坪花卉、 花坛、花台等,以组成一个清洁整齐的绿 化区。但是花木的色彩对比不易强烈,应 以常绿素雅为宜。
(二)设计
• 其他类型的专科医院、疗养院等的绿化应 与其功能相适应。例如儿童医院的绿化, 可以在草坪上设置一些儿童活动设施、体 量较小的装饰小品。避免选择有种飞扬、 毒液。毒刺或引起过敏反应的植物。传染 病院的绿化面积要相应增大,周围应设宽 30m以上的防护林带,不同病区之间也要 用绿篱进行分隔。
3.辅助医疗、行政管理、总务 及其他部分
• 医疗单位的绿化,在植物种类选择上,应 多选用有杀菌能力的树种,并应尽可能结 合生产,在绿带中可选用经济树木,在树 下或花坛中种植药用植物,使医院绿化既 美观又实惠。
• 医院中各部分之间都应设隔离绿带,以保 持卫生。
二、不同性质医院的一些特殊要求
• 不同性质的医院,应根据其不同特点进行 绿化。
(二)设计
• 其他如辅助医疗、行政管理、总务等部分 都应用绿化与病区隔离,特别是晒衣场、 厨房、锅炉房、太平间、解剖室等更应单 独设立,周围密植常绿乔灌木,形成完整 的隔离带。特别是手术室、化验室、放射 科等,四周的绿化必须注意不种有绒毛和 花絮植物,防止东、西晒,保证通风和采 光。
医院绿化
医院绿化
1.儿童医院
• 儿童医院的绿化,除了与一般综合性医院 相同外,还要考虑儿童的特点。如绿篱的 高度最好60cm,以免挡住儿童视线;设施 高度适当降低,以符合儿童的视觉感受, 并方便儿童的使用。在树种选择上,要尽 量避免有毒、有刺、有飞毛及易引起过敏 反应的植物。
儿童医院
儿童医院
儿童医院
儿童医院
儿童医院
儿童医院
儿童医院
2.传染病院
• 传染病院的绿化,应特别注意防护隔离, 以防传染。因此医院周围的防护林带应在 15m以上,并以常绿植物为主,更好地发 挥杀菌隔离作用。在不同病区间,也要考 虑适当的隔离,利用绿地把不同的病人组 织到不同空间中去活动和休息,另外,应 为职工创造一个供他们休息和活动的绿化 空间。
门诊部分
2.住院部分
• 住院部分常位于医院较安静的地段,绿地 宜布置在病房楼南面,供病人作室外休息 散步活动及辅助医疗之用。绿地的布置形 式可根据面积及形状的实际情况而定,其 内可设置一些园林小品建筑,多设些坐椅, 以供病人休息或病人与其亲友会面之用。 绿地中的铺装应尽量平坦,整个道路系统 应是无障碍的,以利小推车(轮椅)的通 行。
传染病院
传染病院
传染病院
三、医院绿化
• 医院绿化的目的是卫生防护隔离,阻滞烟 尘,减弱噪声,创造一个幽雅安静的绿化 环境,以利人们防病治病,尽快恢复身体 健康。
(一)规划
• 医院绿化应与医院的建筑布局相一致,除 建筑之间一定绿化空间外,还应在院内, 特别是住院部留有较大的绿化空间,建筑 与绿化布局紧凑,方便病人治病和检查身 体。建筑前后绿化不易过于闭塞,病房、 诊室都要便于识别。通常全院绿化面积占 总面积70%以上,才能满足要求。树种选 择时以常绿树为主,可选用一些具有杀菌 及药用的花灌木和草本植物。
住院部分
2.住院部分
• 一般病人与传染病人不能共同使用同一花 园,以避免相互接触传染。因此在住院部 分应分设两个花园供一般病人与传染病人 分别使用,花园与花园间应设一定宽度的 隔离地带。隔离地带的植物以常绿为主, 这样杀菌作用好。
3.辅助医疗、行政管理、总务 及其他部分
• 除总务部分外,辅助医疗与行政管理一般 常与住院部、门诊部组成医务区。晒衣场 与厨房、锅炉房等杂物院可单独设立,周 围应用植物范围,与其他部分隔开。医院 的太平间或解剖室应有单独的出人口,并 处于病人的视野范围之外。有绿化作隔离。
(二)设计
• 住院部或疗养区的位置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 阔,四周有景可观,环境优美的地方。其绿化可 在建筑物的南向布置小花园,供病人室外活动, 花园中的道路不易起伏太大,讲究平缓,不设置 高低上下台阶踏步。其中部可设小型装饰广场, 点缀水池、喷泉、雕像等小品。周围设立座椅、 花棚架,以供坐息赏景或日光浴。有条件时可利 用原地形挖池叠山,配置花草、树木等,形成优 美的自然景观,使病人振奋精神,提高药物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