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树六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延安大学

第一章测试1.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应该是从有了观念形态意味的天命神权思想开始,即就是()。
A:西周时期B:原始社会C:战国时期D:殷商时期答案:D2.周代统治者宣称要得“民心”,就必须施行“德政”,因而提出了“敬德”的思想,具体内容有()。
A:敬祖宗B:保民C:敬地D:敬天答案:BD3.()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期。
A:秦汉时期B:南北朝时期C:殷商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答案:D4.强调重人道而非天道的学派有()。
A:法家B:道家C:墨家D:儒家答案:AD5.()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后世以儒为主的文化模式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
A:汉武帝B:刘邦C:秦始皇D:董仲舒答案:D6.明清之际,以()为代表的一批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A:曹雪芹B:顾炎武C:黄宗羲答案:BCD7.中国传统文化是从史前开始的。
A:对B:错答案:B8.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划分5个阶段,即萌芽期、奠基期、定型期、发展期和转型期。
A:错B:对答案:B9.五行学说最早见于《春秋》。
A:对B:错答案:B10.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由多元走向一统。
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中国节日文化的形成与下面选项不符合的是()。
A:祖先崇拜B:宗教活动C:农业生产D:原始禁忌答案:B2.脤膰之礼在先秦是指天子将祭祀社稷宗庙的祭肉赐给同姓之国,使相互关系更加密切。
A:对B:错答案:A3.古代的丧礼具有()的基本特征。
A:显等级B:明宗法C:重孝道D:隆丧厚葬答案:ABCD4.古代男子成年礼要加三次冠,分别是()。
A:皮弁冠C:爵弁冠D:缁布冠答案:ACD5.人类历史上的婚姻制度分别是什么?A:血缘婚B:原始杂婚C:对偶婚D:族外婚E:一夫一妻制答案:ABCDE6.《周礼》中的嘉礼是亲睦兄弟、男女、朋友、宾客和邦国万民的一套礼仪制度。
A:对B:错答案:A7.所谓“五礼”是指饮食、婚冠、宾射、飨燕、脤膰等五类。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树第六章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树第六章答案
1、《诗经》中的诗歌产生于什么时期?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550年。
2、《诗经》分为哪三个部分?
风、雅、颂。
3、诗经共收录多少篇诗歌?
305篇。
4、《蒹葭》中的“蒹葭”是指什么植物?
芦苇。
5、《诗经》里的诗歌在形式上没有章节的重复。
错。
6、“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是出自秦风《秦风蒹葭》。
对。
7、元曲分为哪两部分?
散曲和杂剧。
8、散曲分为哪两部分?
小令和套数。
9、以下哪一首是散曲作品?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0、《感天动地窦娥冤》的作者是谁?
关汉卿。
11、元代杂剧是汇融了歌唱、舞蹈、说白、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
的综合艺术,是中国戏剧臻于成熟的标志。
对。
12、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对。
13、答案:《牡丹亭》和《西厢记》。
14、答案:薛宝钗。
15、答案:《牡丹亭》和《西厢记》。
16、答案:贾宝玉和林黛玉。
17、答案:错。
18、答案:雅,风,颂。
19、答案:全选。
20、答案:《诗经》和《楚辞》。
21、答案:音律不同,句式不同。
22、答案:六月飞雪,血飞白练,亢旱三年。
23、全选。
24、答案:全选。
25、答案:压抑自己的喜爱,并劝诫他人不读此类“淫词艳曲”。
内心深处喜爱且十分熟悉,但不露于神色。
26、全选。
27、全选。
中华传统文化集萃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四川音乐学院

第一章测试1.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哪正式成立?()A:英国伦敦B:日本东京C:韩国首尔D:中国北京答案:C2.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上要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把握和处理好的两个关系是()A:“史与论”B:“思与证”C:“求同和存异”D:“继承和吸收”答案:AD3.在强调吸收西方文化时,要防止全盘西化和民族虚无主义。
()A:错B:对答案:B4.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A:旨归B:根基C:前提D:基础答案:D5.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乎涵盖了哪些的内容?()A:化学B:哲学C:历史D:文学答案:BCD6.以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特点”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日新B:征服C:贵和D:重义答案:B7.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期,中国形成了三大派别交融的以人为本的哲学,它们分别是()A:中国化的佛教哲学B:以孔孟哲学为标志的儒家哲学C:以老庄哲学为标志的道家哲学D:融合西方宗教的中国哲学答案:ABC8.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特征?()A:灿烂辉煌B:源远流长C:形式多样D:整体性强E:包容并蓄答案:ABCDE9.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所在,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与精髓,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都带有根本性、基因性意义,体现着中华文明的高度和深度。
()A:对B:错答案:A10.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由儒、道、佛三家组成,思想深邃圆融,内容广博,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孕育中华文化的两大河流为()A:黄河流域B:淮河流域C:长江流域D:嘉陵江流域答案:AC2.黄河流域孕育的古代文化主要有()A:龙山文化B:仰韶文化C:青莲岗文化D:大汶口文化答案:ABCD3.长城的修建延续传承了近2000年。
()A:错B:对答案:B4.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栽培茶树的时间约为()A:2000年前B:3000年前C:4000年前D:1000年前答案:B5.茶马古道经过了以下哪几个省/地区:()A:西藏B:云南C:四川D:贵州答案:ABC6.《陆羽烹茶图》是()代画家赵元所绘。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树)

1【单选题】(1分)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A.正确B.错误正确2【单选题】(1分)《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
(A)A.正确B.错误正确3【单选题】(1分)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
(A) A.正确B.错误正确4【多选题】(1分)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ABCD )A.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
属于事实判断畴。
B.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
属于价值判断畴。
C.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畴。
D.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畴。
正确第一章【多选题】(1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以人为尊B.以民为贵C.以仁为本正确答案是:A,B,C2【多选题】(1分)礼教的核心是:()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C.夫妇有别D.长幼有序E.朋友有信正确答案是:A,B,C,D,E3【多选题】(1分)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正确第二章1【单选题】(1分)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A )A.仁B.义C.礼D.知正确2【单选题】(1分)颜渊问仁,子曰:( B )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为仁C.仁者其言也讱D.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正确3【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 D )A.博学B.审问C.明辨D.自我修养正确4【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A.共性B.个性正确5【单选题】(1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D )A.天人感应B.形式逻辑C.辩证逻辑D.天人合一正确6【单选题】(1分)天的涵义包括:( D )A.神性义B.道德义C.自然义D.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正确7【单选题】(1分)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 D )A.孔子B.老子C.孟子D.董仲舒正确8【单选题】(1分)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 D )A.人与自然的和谐B.人与社会的和谐C.人的身心和谐D.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正确9【单选题】(1分)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 C )A..尽心B.慎独C.仁礼的统一D.穷理正确10【单选题】(1分)荀子提出过:( B )A.天人交相胜B.制天命而用之C.尽心、知性、知天D.不以人灭天正确第三章1【单选题】(1分)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 A )A.史官B.祭司C.司马D.礼官正确2【单选题】(1分)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和静清寂B.清虚卑弱C.仁义礼智D.恭宽敏惠正确答案是:B3【单选题】(1分)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 C )A.祭神如神在B.未知生,焉知死C.无神论D.怀疑论正确4【单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B )A.善利万物而不争B.推己及人C.居善地D.处众人之所恶正确5【单选题】(1分)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A )A.治人事天莫若啬B.圣人无常心C.上善若水D.物壮则老正确第四章1【单选题】(1分)“佛”意思是什么?(A)A.智者、觉者B.神仙庙里的塑像D.传说中的人物正确2【单选题】(1分)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B)尼泊尔B.古印度C.中国D.泰国正确3【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D)A.公元前6世纪B.代C.三国时期D.西汉末、东汉初正确答案是:D4【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B)A.普救寺B.白马寺C.少林寺D.南华寺正确5【单选题】(1分)“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A. 正确B. 错误2.《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
AA. 正确B. 错误3.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
AA. 正确B. 错误4.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
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
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A. 以人为尊B. 以民为贵C. 以仁为本2.礼教的核心是:(ABCDE)A. 父子有亲B. 君臣有义C. 夫妇有别D. 长幼有序E. 朋友有信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A)A. 仁B. 义C. 礼D. 知2.颜渊问仁,子曰:(B)A. 仁者爱人B. 克己复礼为仁C. 仁者其言也讱D.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D)A. 博学B. 审问C. 明辨D. 自我修养4.孔子关于仁的答复,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A. 共性B. 个性5.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A. 天人感应B. 形式逻辑C. 辩证逻辑D. 天人合一6.天的涵义包括:(D)A. 神性义B. 道德义C. 自然义D.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7.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董仲舒8.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A. 人与自然的和谐B. 人与社会的和谐C. 人的身心和谐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9.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C)A. 尽心B. 慎独C. 仁礼的统一D. 穷理10.荀子提出过:(B)A. 天人交相胜B. 制天命而用之C. 尽心、知性、知天D. 不以人灭天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A. 史官B. 祭司C. 司马D. 礼官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B)A. 和静清寂B. 清虚卑弱C. 仁义礼智D. 恭宽敏惠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A. 祭神如神在B. 未知生,焉知死C. 无神论D. 疑心论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B )A. 善利万物而不争B. 推己及人C. 居善地D. 处众人之所恶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A)A. 治人事天莫若啬B. 圣人无常心C. 上善若水D. 物壮则老6.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 )A. 《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B. 《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C. 《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D. 《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7.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BD )A. 相反相成B. 反向思维C. 道法自然D. 祸福相依8.以下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ACD )A. 不妄为B. 不作为C. 不多为D. 有所不为9.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ABD )A.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B.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C. “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D.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0.以下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BC )A. 忠恕之道B. 弱者,道之用C. 天之道,利而不害D. 天道酬勤1.“佛”意思是什么? AA. 智者、觉者B. 神仙C. 庙里的塑像D. 传说中的人物2.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BA. 尼泊尔B. 古印度C. 中国D. 泰国3.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DA. 公元前6世纪B. 秦代C. 三国时期D. 西汉末、东汉初4.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BA. 普救寺B. 白马寺C. 少林寺D. 南华寺5.“今于众前,发老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果然火化之后“薪灭形碎,唯舌不灰”,是哪位高僧所言?CA. 玄奘B. 迦叶摩腾C. 鸠摩罗什D. 不空6.达摩初到中国,于建业城会见谁? DA. 神光B. 迦叶摩腾C. 法兰D. 梁武帝7.玄奘西行求法回到长安后,除了翻译佛经,还撰写了一部:BA. 《大菩提藏经》B. 《大唐西域记》C. 《大乘起信论》D. 《瑜伽师地论》8.“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中华传统文化集萃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四川音乐学院

中华传统文化集萃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四川音乐学院第一章测试1.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哪正式成立?()参考答案:韩国首尔2.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上要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把握和处理好的两个关系是()参考答案:“史与论”;“继承和吸收”3.在强调吸收西方文化时,要防止全盘西化和民族虚无主义。
()参考答案:对4.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参考答案:基础5.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乎涵盖了哪些的内容?()参考答案:哲学;历史;文学6.以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特点”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征服7.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期,中国形成了三大派别交融的以人为本的哲学,它们分别是()参考答案:中国化的佛教哲学;以孔孟哲学为标志的儒家哲学;以老庄哲学为标志的道家哲学8.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特征?()参考答案:灿烂辉煌;源远流长;形式多样;整体性强;包容并蓄9.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所在,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与精髓,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都带有根本性、基因性意义,体现着中华文明的高度和深度。
()参考答案:对10.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由儒、道、佛三家组成,思想深邃圆融,内容广博,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孕育中华文化的两大河流为()参考答案:黄河流域;长江流域2.黄河流域孕育的古代文化主要有()参考答案: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3.长城的修建延续传承了近2000年。
()参考答案:对4.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栽培茶树的时间约为()参考答案:3000年前5.茶马古道经过了以下哪几个省/地区:()参考答案:西藏;云南;四川6.《陆羽烹茶图》是()代画家赵元所绘。
参考答案:元7.故宫“后三宫”为帝后居住的生活区域包括()。
参考答案:交泰殿;坤宁宫;乾清宫8.唐卡不仅表现宗教题材,还取材于西藏历史故事、生活习俗、天文历算和藏医藏药等题材。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吉林师范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吉林师范大学)》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吉林师范大学)》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你喜欢中华文化吗?A.喜欢B.不喜欢C.还可以D.没什么感觉答案: 喜欢第一章1、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
”这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源远流长B.博大精深C.独树一帜D.唯我独尊答案: 源远流长2、我国古代科技成绩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是()A.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B.封建统治者在科技发展上身先士卒C.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D.我国劳动人民有热爱科技的优良传统答案: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3、先秦时代楚文化积极进取,齐文化自由开放,鲁文化注重礼仪,这说明()A.区域文化是在相互借鉴中形成的B.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C.民族文化都有地域特征D.地区文化都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答案: 地区文化都有明显的地域特征4、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A.多样性B.包容性C.灵活性D.独创性答案: 包容性5、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子、琵琶、胡琴、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有边疆民族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才能流长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D.不同区域的文化有不同特色答案: 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6、中华文化所谓的“兼收并蓄”指的是()A.全面的接纳和吸收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C.中华文化星火相传,一脉相承D.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答案: 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7、有一首歌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
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它是中华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它是中华文明的标志③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④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①③B.①②C.①②③答案: ①②③④8、“佛教的传入,对我国传统文化是一个补充,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吸收了许多有意义的外来文化”,这反映我国文化所具有的特点是()A.时代性B.包容性C.民族性D.先进性答案: 包容性9、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对著名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行提炼后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
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绪论单元测试1.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A:以人为本B:载道化成C:崇德重义答案:A2.“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周易.艮》B:《周易.贲》C:《周易.震》答案:B3.“文”不包括()A:地文B:人文C:物文D:天文答案:C4.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易”、“道”B:儒道互补C:儒、释、道三家并列答案:A5.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A:中和为美B:中庸之道C:阴阳五行答案:A第一章测试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以人为尊B:以仁为本C:以民为贵答案:ABC2.礼教的核心是:()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C:朋友有信D:长幼有序E:夫妇有别答案:ABCDE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C: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答案:ABCD4.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A:辩证逻辑B:天人感应C:天人合一D:形式逻辑答案:C5.文化的价值是由文化的属性决定的,具体功能有()A:认知功能B:教育功能C:应用功能D:决策功能答案:ABC6.文化的概念包括()A:狭义文化B:以文化人C:精神文化D:广义文化答案:ABCD7.中国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包括 ( )A:以仁为本B:以人为尊C:个人主义D:以民为贵答案:ABD8.中国传统以民为贵思想包括()A:敬天爱民B:革命思想C:重视民意D:民为邦本答案:ABCD9.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重义思想包括 ( )A:法治精神B:道德准则C:伦理精神D:礼教传统答案:BCD10.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要素包括 ( )A:仁B:知C:礼D:勇答案:ABD1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持中贵和思想包括 ( )A:普遍和谐B:中庸之道C:天人合一D:以和为贵答案:ABCD12.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体现在 ( )A:人与自然的和谐B:天人合一C:人与自身的和谐D:人与人的和谐答案:ABCD13.实践理性包括( )A:身体力行B:经世致用C:纯粹理性D:经验理性答案:ABD14.实事求是原指 ( )A:科学态度B:科学方法C:经世致用D:求是学风答案:ABD第二章测试1.孔子关于“仁”着重于讲其:A:论证B:定义D:概念答案:C2.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是:A:性有善有恶论B:性善论C:性恶论D:性相近答案:D3.孔子关于“仁”的定义是:A:其言也訒B:爱人C: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D:克己复礼答案:C4.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A:遵守法律B:随心所欲C:遵守礼仪D: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答案:D5.儒家的核心概念是:A:知B:礼C:仁D:义答案:C6.对“仁”的理解的关键是:A:分析B:推理C:实践D:认识答案:C7.孔子关于“仁”的说法都是一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