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树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撷萃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中国传统文化撷萃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绪论单元测试1.“文”与“化”是什么时候开始并联使用的?()。

A:春秋B:战国C:秦朝D:西汉答案:B2.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鼎盛期是()。

A:明清B:西周C:秦汉D:宋朝答案:D3.中华一词,是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字里面各取一个字,复合而成的。

()A:对B:错答案:A4.隋朝废除了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度。

()A:对B:错答案:A5.中国先民的原始宗教崇拜对象是()。

A:自然崇拜B:生殖崇拜C:图腾崇拜答案:ABC第一章测试1.远古时代()创作八卦,其目的就是要通过“类万物”来实现人与“神明”的沟通。

A:女娲B:伏羲C:神农D:燧人答案:B2.以下哪位教育家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

()A:张载B:荀子C:朱熹D:孔子答案:C3.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A:错B:对答案:B4.孟子提出了以仁政为核心的民本思想体系,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对B:错答案:A5.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包括()。

A:以人为本B:贵和尚中C:刚健有为D:天人合一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下列哪一项表述不正确()。

A:新石器时代为饮食文化的萌芽阶段。

B: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

C:饮食文化始于旧石器时代。

D:陶制炊具的发明、使用,标志着的饮食文化的产生。

答案:C2.“咸鲜为主,浓少清多”是哪一风味的特点( )A:四川风味B:江苏风味C:山东风味D:广东风味答案:C3.江苏风味的代表菜有( )A:松鼠鳜鱼B:清炖狮子头C:沛公狗肉D:大煮干丝答案:ABCD4.成都风味的川菜更注重辣味的应用,辣香特别突出。

()A:对B:错答案:B5.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习惯,年夜饭通常有南瓜等。

()A:错B:对答案:A第三章测试1.冕服,出现于出现于夏代,是古代帝王举行重大仪式所穿戴的礼服。

( )A:错B:对答案:B2.襦裙起源于战国,流行于魏晋南北朝后,兴盛于元明。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延安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延安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延安大学延安大学第一章测试1.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应该是从有了观念形态意味的天命神权思想开始,即就是()。

答案:殷商时期2.周代统治者宣称要得“民心”,就必须施行“德政”,因而提出了“敬德”的思想,具体内容有()。

答案:敬天;保民3.()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期。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4.强调重人道而非天道的学派有()。

答案:法家;儒家5.()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后世以儒为主的文化模式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

答案:董仲舒6.明清之际,以()为代表的一批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答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7.中国传统文化是从史前开始的。

答案:错8.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划分5个阶段,即萌芽期、奠基期、定型期、发展期和转型期。

答案:对9.五行学说最早见于《春秋》。

答案:错10.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由多元走向一统。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姓”的造字结构反映的是汉族先民的()风俗。

答案:群婚2.在古代,“姑”不可能包括对下列哪种人的称呼?()答案:侄女对伯母的称呼3.“昏”是“婚”字的古字形,这个字的本义是()。

答案:黄昏4.在魏晋以前,()穿裙装。

答案:男人和女人5.古代有所谓的“右衽”和“左衽”,右衽就是()。

答案:左领压住右领6.探究汉字,可以发现许多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

答案:对7.“姓”的形体结构记录了女性在维系宗族血缘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答案:对8.“娶”的形体结构暗示了在古代婚姻中,女子通常是作为战利品被战胜国的成员掠夺来作为妻子的。

答案:对9.《韩非子 ·六反》:“天饥岁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

可见“嫁妻”不是“卖妻”。

答案:错10.襦是汉代百姓的日常下身服饰。

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中国节日文化的形成与下面选项不符合的是()。

答案:宗教活动2.脤膰之礼在先秦是指天子将祭祀社稷宗庙的祭肉赐给同姓之国,使相互关系更加密切。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树第六章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树第六章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树第六章答案
1、《诗经》中的诗歌产生于什么时期?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550年。

2、《诗经》分为哪三个部分?
风、雅、颂。

3、诗经共收录多少篇诗歌?
305篇。

4、《蒹葭》中的“蒹葭”是指什么植物?
芦苇。

5、《诗经》里的诗歌在形式上没有章节的重复。

错。

6、“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是出自秦风《秦风蒹葭》。

对。

7、元曲分为哪两部分?
散曲和杂剧。

8、散曲分为哪两部分?
小令和套数。

9、以下哪一首是散曲作品?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0、《感天动地窦娥冤》的作者是谁?
关汉卿。

11、元代杂剧是汇融了歌唱、舞蹈、说白、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
的综合艺术,是中国戏剧臻于成熟的标志。

对。

12、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对。

13、答案:《牡丹亭》和《西厢记》。

14、答案:薛宝钗。

15、答案:《牡丹亭》和《西厢记》。

16、答案:贾宝玉和林黛玉。

17、答案:错。

18、答案:雅,风,颂。

19、答案:全选。

20、答案:《诗经》和《楚辞》。

21、答案:音律不同,句式不同。

22、答案:六月飞雪,血飞白练,亢旱三年。

23、全选。

24、答案:全选。

25、答案:压抑自己的喜爱,并劝诫他人不读此类“淫词艳曲”。

内心深处喜爱且十分熟悉,但不露于神色。

26、全选。

27、全选。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满分答案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满分答案

•对应章节绪论•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5•总分数 5•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51【单选题】(1分)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C.载道化成B.崇德重义A.以人为本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C.《周易.震》B.《周易.艮》A.《周易.贲》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文”不包括()A.天文C.物文D.人文•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B.儒、释、道三家并列A.儒道互补C.“易”、“道”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A.中和为美B.中庸之道C.阴阳五行正确•对应章节第一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4•总分数 4•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41【多选题】(1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以人为尊C.以仁为本•本题总得分:1分2【多选题】(1分)礼教的核心是:()C.夫妇有别D.长幼有序E.朋友有信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多选题】(1分)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天人合一C.辩证逻辑A.天人感应B.形式逻辑正确•对应章节第二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9•总分数 9•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91【单选题】(1分)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B.义C.礼A.仁D.知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颜渊问仁,子曰:()B.克己复礼为仁C.仁者其言也讱D.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A.仁者爱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C.明辨A.博学D.自我修养B.审问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中寻找A.共性B.个性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天的涵义包括:()C.自然义A.神性义D.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B.道德义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董仲舒C.孟子A.孔子B.老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B.人与社会的和谐A.人与自然的和谐C.人的身心和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B.慎独C.仁礼的统一D.穷理A.尽心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单选题】(1分)荀子提出过:()D.不以人灭天B.制天命而用之A.天人交相胜C.尽心、知性、知天正确•对应章节第三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 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单选题】(1分)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史官D.礼官C.司马B.祭司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C.仁义礼智B.清虚卑弱D.恭宽敏惠A.和静清寂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无神论A.祭神如神在B.未知生,焉知死D.怀疑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A.善利万物而不争D.处众人之所恶C.居善地B.推己及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D.物壮则老A.治人事天莫若啬C.上善若水B.圣人无常心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多选题】(1分)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D.《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A.《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C.《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多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相反相成B.反向思维D.祸福相依C.道法自然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多选题】(1分)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B.不作为A.不妄为C.不多为D.有所不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多选题】(1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C.“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B.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10【多选题】(1分)下列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C.天之道,利而不害B.弱者,道之用A.忠恕之道D.天道酬勤正确•对应章节第四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 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单选题】(1分)庄子笔下的“大鱼”可以喻指什么?()C.大道或身怀大道之人A.辁才讽说之徒D.万物之一类B.任公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鲲鹏寓言”中的“鹏”可喻指以下哪个人?()D.惠子C.庄子B.孔子A.老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逍遥游》中将“鲲鹏寓言”讲述了几遍?()B.二遍A.一遍C.三遍D.四遍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下面哪种说法在《齐物论》之“三问三不知”寓言中未出现?()B.孰知正色A.孰知正处C.孰知正味D.孰知正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齐物论》的“天籁寓言”中南郭子綦没有提到下面哪一种籁?()C.人籁D.道籁B.地籁A.天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地籁是风吹何处窍穴而发出的声响?()B.百围之木C.水面D.天空A.大地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吾丧我”的含义不包含以下哪一项?()A.之人无己C.圣人无名B.神人无功D.以自为是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养生主》篇的题旨是什么?()C.养气为主D.养情为主B.养性为主A.养形为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单选题】(1分)“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B.屠户A.厨师C.治国者D.尸祝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单选题】(1分)下面四者中含义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B.遁天之刑C.帝之悬D.悬解A.遁天背情正确•对应章节第五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 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单选题】(1分)“佛”意思是什么?D.传说中的人物B.神仙C.庙里的塑像A.智者、觉者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C.中国B.古印度A.D.泰国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C.三国时期B.秦代A.公元前6世纪D.西汉末、东汉初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C.少林寺D.南华寺A.普救寺B.白马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中国传统文化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理工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理工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山东理工大学第一章测试1.“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出自于以下哪部典籍?()参考答案:《孝经》2.中国最早的文化一词出自以下哪部典籍?()参考答案:《周易》3.“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体现了以下哪些?()参考答案:融会贯通;文化自信;和而不同;文化自觉4.汉代的七经是在《诗》《书》《礼》《易》《春秋》五经的基础上,加上了哪两部经书的基础上形成的?()参考答案:《孝经》和《论语》5.故宫既对中国公民也对世界其他国家公民开放,这体现了文化的()参考答案:共享性6.将人与动物界最终分开的是()参考答案:摩擦生火7.以某种生物或无生物作为氏族徽号或象征符号的古代宗教崇拜称( )参考答案:图腾崇拜8.认为“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的思想家是( )参考答案:王守仁9.《论语》中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实际上是强调( )参考答案:血缘伦理;祭之以礼;重德守本;死,葬之以礼10.伦理主义的作用在于( )参考答案:约束人们的行为;维系社会和谐与安定;维系家族稳定;形成家国情怀11.齐史兄弟三人前赴后继书写“崔杼弑其君”,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精神?( )参考答案:中庸的公平、公正;还原客观;自强不息;史官秉笔直书,写信史12.春秋时期形成的地域文化包括以下哪几种?( )参考答案:齐鲁文化;秦文化;三晋文化13.“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一语出自古代哪部典籍?( )参考答案:《潜夫论》14.宗法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宗庙祭祀制度15.古代天子坐北面南,宗庙与社稷坛的位置是左社右宗。

(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最早区分和使用王霸思想的是()参考答案:孟子2.朱熹直接提出了“去人欲而存天理”的理论。

()参考答案:错3.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的礼是指()参考答案:周礼;礼制4.王孙贾右袒救国的故事发生齐国哪位国王当政时期?()参考答案:齐闵王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于哪部历史典籍?()参考答案:《论语》6.可谓中国传统文化转型萌芽的思想是()参考答案:陆王心学7.宋明理学时期,将理与太极、气合到一起的思想家是?()参考答案:朱熹8.宋明理学中提出“致良知”的思想家是()参考答案:王守仁9.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家是()参考答案:庄子10.“荆之大,其沈浅也,说在具”一语出自于古代哪位典籍?()参考答案:《墨经》11.历史上以“势”著称的法学家是哪位法学家?()参考答案:慎到12.“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一语出自于下列哪部典籍?()参考答案:《韩非子》13.阴阳学派以五德终始说论证社会变革最终陷入了历史循环论。

智慧树中华传统文化趣谈答案

智慧树中华传统文化趣谈答案

智慧树中华传统文化趣谈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从出土文献考察,简帛主要是在哪一段时期使用的书写材料?()A.战国至汉晋B.唐代到宋代C.元代到清代2.根据汉代的度量,经书主要使用多长的简来书写?()A.一尺二寸B.八寸之简C.六寸之简D.二尺四寸3.《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在哪同时出土震惊海内外?()A.湖北郭店B.长沙马王堆C.临沂银雀山4.下列哪个堪称是汉代西北历史资料的宝库?()A.居延汉简B.临沂银雀山汉墓C.云梦睡虎地秦简5.下列哪个墓葬没有出土《老子》?()A.云梦睡虎地秦墓B.湖北郭店楚墓C.长沙马王堆汉墓6.现存铭文字数最多的青铜器是?()A.大克鼎B.大盂鼎C.毛公鼎7.被誉为“石刻之祖”的是?()A.秦刻石文B.燕然山刻石C.石鼓文8.时代最早的儒家石经是?()A.熹平石经B.开成石经C.三体石经9.诸侯使用青铜器的标准是?()A.九鼎八簋B.七鼎六簋C.五鼎四簋D.三鼎二簋10.后母戊鼎出土于哪个考古遗址?()A.周原遗址B.殷墟遗址11.被称为“甲骨文之父”的是?()A.罗振玉B.王国维C.王懿荣12.甲骨的出土地是?()A.河南安阳小屯村B.河南南阳小屯村C.山东安阳小屯村13.甲骨文的发现地是中国哪个王朝的都城?()A.夏B.商C.周14.下面哪种植物是经常出现在《楚辞》中?()A.桑B.黍C.枣D.白芷15.下面哪一项不是《诗经》为后世开创的文学文化传统?()A.典雅的礼乐文学B.真挚的人间情感C.深沉的现实忧患D.恢弘壮丽的个性抒情16.下面哪一诗篇是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A.《郑风·野有蔓草》B.《邶风·击鼓》C.《小雅·蓼莪》17.下面哪一诗篇是表达周王朝礼乐文化的?()A.《小雅·鹿鸣》B.《郑风·溱洧》C.《邶风·新台》18.被称为“甲骨文之父”的是?()A:罗振玉B:王国维C:王懿荣19.什么是《诗经》的“风雅”精神?()A.比兴象征B.神话想象C.注重情感D.批判现实20.《楚辞》中出现的“美人”有什么象征含义?()A.美丽女子B.明君C.賢臣D.美政理想21.古人所说的“三生万物”,实质就是三才生万物,即天地人三者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万类事物。

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绪论单元测试1.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A:以人为本B:载道化成C:崇德重义答案:A2.“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周易.艮》B:《周易.贲》C:《周易.震》答案:B3.“文”不包括()A:地文B:人文C:物文D:天文答案:C4.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易”、“道”B:儒道互补C:儒、释、道三家并列答案:A5.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A:中和为美B:中庸之道C:阴阳五行答案:A第一章测试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以人为尊B:以仁为本C:以民为贵答案:ABC2.礼教的核心是:()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C:朋友有信D:长幼有序E:夫妇有别答案:ABCDE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C: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答案:ABCD4.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A:辩证逻辑B:天人感应C:天人合一D:形式逻辑答案:C5.文化的价值是由文化的属性决定的,具体功能有()A:认知功能B:教育功能C:应用功能D:决策功能答案:ABC6.文化的概念包括()A:狭义文化B:以文化人C:精神文化D:广义文化答案:ABCD7.中国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包括 ( )A:以仁为本B:以人为尊C:个人主义D:以民为贵答案:ABD8.中国传统以民为贵思想包括()A:敬天爱民B:革命思想C:重视民意D:民为邦本答案:ABCD9.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重义思想包括 ( )A:法治精神B:道德准则C:伦理精神D:礼教传统答案:BCD10.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要素包括 ( )A:仁B:知C:礼D:勇答案:ABD1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持中贵和思想包括 ( )A:普遍和谐B:中庸之道C:天人合一D:以和为贵答案:ABCD12.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体现在 ( )A:人与自然的和谐B:天人合一C:人与自身的和谐D:人与人的和谐答案:ABCD13.实践理性包括( )A:身体力行B:经世致用C:纯粹理性D:经验理性答案:ABD14.实事求是原指 ( )A:科学态度B:科学方法C:经世致用D:求是学风答案:ABD第二章测试1.孔子关于“仁”着重于讲其:A:论证B:定义D:概念答案:C2.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是:A:性有善有恶论B:性善论C:性恶论D:性相近答案:D3.孔子关于“仁”的定义是:A:其言也訒B:爱人C: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D:克己复礼答案:C4.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A:遵守法律B:随心所欲C:遵守礼仪D: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答案:D5.儒家的核心概念是:A:知B:礼C:仁D:义答案:C6.对“仁”的理解的关键是:A:分析B:推理C:实践D:认识答案:C7.孔子关于“仁”的说法都是一些教训。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A. 正确B. 错误2.《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

AA. 正确B. 错误3.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

AA. 正确B. 错误4.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

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

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A. 以人为尊B. 以民为贵C. 以仁为本2.礼教的核心是:(ABCDE)A. 父子有亲B. 君臣有义C. 夫妇有别D. 长幼有序E. 朋友有信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A)A. 仁B. 义C. 礼D. 知2.颜渊问仁,子曰:(B)A. 仁者爱人B. 克己复礼为仁C. 仁者其言也讱D.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D)A. 博学B. 审问C. 明辨D. 自我修养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A. 共性B. 个性5.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A. 天人感应B. 形式逻辑C. 辩证逻辑D. 天人合一6.天的涵义包括:(D)A. 神性义B. 道德义C. 自然义D.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7.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董仲舒8.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A. 人与自然的和谐B. 人与社会的和谐C. 人的身心和谐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9.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C)A. 尽心B. 慎独C. 仁礼的统一D. 穷理10.荀子提出过:(B)A. 天人交相胜B. 制天命而用之C. 尽心、知性、知天D. 不以人灭天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A. 史官B. 祭司C. 司马D. 礼官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B)A. 和静清寂1B. 清虚卑弱C. 仁义礼智D. 恭宽敏惠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A. 祭神如神在B. 未知生,焉知死C. 无神论D. 怀疑论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B )A. 善利万物而不争B. 推己及人C. 居善地D. 处众人之所恶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A)A. 治人事天莫若啬B. 圣人无常心C. 上善若水D. 物壮则老6.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 A. 《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B. 《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C. 《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D. 《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7.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BD )A. 相反相成B. 反向思维C. 道法自然D. 祸福相依8.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 ACD )A. 不妄为B. 不作为C. 不多为D. 有所不为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ABD )A.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B.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C. “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D.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0.下列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 BC )A. 忠恕之道B. 弱者,道之用C. 天之道,利而不害D. 天道酬勤1.“佛”意思是什么? AA. 智者、觉者B. 神仙C. 庙里的塑像D. 传说中的人物2.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BA. 尼泊尔B. 古印度C. 中国D. 泰国3.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DA. 公元前6世纪B. 秦代C. 三国时期D. 西汉末、东汉初4.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BA. 普救寺B. 白马寺C. 少林寺D. 南华寺5.“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果然火化之后“薪灭形碎,唯舌不灰”,是哪位高僧所言? CA. 玄奘B. 迦叶摩腾C. 鸠摩罗什D. 不空6.达摩初到中国,于建业城会见谁? DA. 神光B. 迦叶摩腾C. 法兰D. 梁武帝7.玄奘西行求法回到长安后,除了翻译佛经,还撰写了一部:BA. 《大菩提藏经》B. 《大唐西域记》C. 《大乘起信论》D. 《瑜伽师地论》8.“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渊问仁,子曰:(B)
A、
仁者爱人
B、
克己复礼为仁
C、
仁者其言也讱
D、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
正确
3
【单选题】(1分)
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就是强调(D)
A、
博学
B、
审问
C、
明辨
D、
自我修养
正确
4
【单选题】(1分)
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
A、
共性
C、
三国时期
D、
西汉末、东汉初
正确答案就是:D
4
【单选题】(1分)
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就是:(B)
A、
普救寺
B、
白马寺
C、
少林寺
D、
南华寺
正确
5
【单选题】(1分)
“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果然火化之后“薪灭形碎,唯舌不灰”,就是哪位高僧所言?(C)
A、
玄奘
B、
迦叶摩腾
C、
鸠摩罗什
D、
不空
正确
7
【单选题】(1分)
玄奘西行求法回到长安后,除了翻译佛经,还撰写了一部:(B)
A、
《大菩提藏经》
B、
《大唐西域记》
C、
《大乘起信论》
D、
《瑜伽师地论》
正确
8
【单选题】(1分)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就是谁的言论?(B)
A、
释迦牟尼
B、
慧能
C、
弘忍
D、
慧远
正确
9
【单选题】(1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就是谁的诗句?(A)
A、
陶渊明
B、
慧能
C、
慧远
D、
王维
正确
10
【单选题】(1分)
佛祖“灵山拈花微笑”,确立了什么样的说法方式?(C)
A、
禅宗公案,佛教故事
B、
当头棒喝,单刀直入
C、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D、
语语机锋,步步莲花
1
【单选题】(1分)
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就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2
【单选题】(1分)
《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就是明天的生产力”。(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3
【单选题】(1分)
文化精神就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就是文化传统的主流。(A)
A、
B、
五伦的观念就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
“五伦”就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与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与有秩序。
正确
第二章
1
【单选题】(1分)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就是: (A)
A、

B、

C、

D、

正确
2
【单选题】(1分)
正确
B、
错误
正确
4
【多选题】(1分)
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A、
文化精神就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就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正确
第一章
【多选题】(1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
养情为主
正确
9
【单选题】(1分)
“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C)
A、
厨师
B、
地籁就是风吹何处窍穴而发出的声响?(B)
A、
大地
B、
百围之木
C、
水面
D、
天空
正确答案就是:B
7
【单选题】(1分)
“吾丧我”的含义不包含以下哪一项?(D)
A、
之人无己
B、
神人无功
C、
圣人无名
D、
以自为就是
正确
8
【单选题】(1分)
《养生主》篇的题旨就是什么?(B)
A、
养形为主
B、
养性为主
C、
养气为主
D、
董仲舒
正确
8
【单选题】(1分)
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 (D)
A、
人与自然的与谐
B、
人与社会的与谐
C、
人的身心与谐
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与谐
正确
9
【单选题】(1分)
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就是: (C)
A、
尽心
B、
慎独
C、
仁礼的统一
D、
穷理
正确
10
【单选题】(1分)
荀子提出过: (B)
A、
天人交相胜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尽心、知性、知天
D、
不以人灭天
正确
第三章
1
【单选题】(1分)
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就是(A)
A、
史官
B、
祭司
C、
司马
D、
礼官
正确
2
【单选题】(1分)
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就是( )
与静清寂
B、
清虚卑弱
C、

3
【单选题】(1分)
老子对于鬼神的瞧法就是(C)
A、
祭神如神在
B、
未知生,焉知死
C、
无神论
D、
怀疑论
正确
4
【单选题】(1分)
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就是(B)
A、
善利万物而不争
B、
推己及人
C、
居善地
D、
处众人之所恶
正确
5
【单选题】(1分)
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就是(A)
A、
治人事天莫若啬
B、
圣人无常心
B、
个性
正确
5
【单选题】(1分)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就是: (D)
A、
天人感应
B、
形式逻辑
C、
辩证逻辑
D、
天人合一
正确
6
【单选题】(1分)
天的涵义包括: (D)
A、
神性义
B、
道德义
C、
自然义
D、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
正确
7
【单选题】(1分)
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就是:(D)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正确
第五章
1
【单选题】(1分)
庄子笔下的“大鱼”可以喻指什么?(C)
A、
辁才讽说之徒
B、
任公子
C、
大道或身怀大道之人
D、
万物之一类
正确
2
【单选题】(1分)
“鲲鹏寓言”中的“鹏”可喻指以下哪个人?(B)
A、
老子
B、
孔子
C、
庄子
D、
惠子
正确答案就是:B
3
【单选题】(1分)
《逍遥游》中将“鲲鹏寓言”讲述了几遍?(C)
C、
上善若水
D、
物壮则老
正确
第四章
1
【单选题】(1分)
“佛”意思就是什么?(A)
A、
智者、觉者
B、
神仙
C、
庙里的塑像
D、
传说中的人物
正确
2
【单选题】(1分)
释迦牟尼就是那个国家的人?(B)
尼泊尔
B、
古印度
C、
中国
D、
泰国
正确
3
【单选题】(1分)
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D)
A、
公元前6世纪
B、
秦代
A、
一遍
B、
二遍
C、
三遍
D、
四遍
正确
4
【单选题】(1分)
下面哪种说法在《齐物论》之“三问三不知”寓言中未出现?( )
A、
孰知正处
B、
孰知正色
C、
孰知正味
D、
孰知正见
正确
5
【单选题】(1分)
《齐物论》的“天籁寓言”中南郭子綦没有提到下面哪一种籁?(D)
A、
天籁
B、
地籁
C、
人籁
D、
道籁
正确
6
【单选题】(1分)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C、
以仁为本
正确答案就是:A,B,C
2
【多选题】(1分)
礼教的核心就是:( )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正确答案就是:A,B,C,D,E
3
【多选题】(1分)
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就是正确的?(ABCD)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