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市优质课一等奖
合集下载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市优质课一等奖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自然 观念差异在文学中体现
REPORTING
中西方自然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差异简介
中国自然观念
强调“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 的和谐共处,体现为一种内向型的 自然观。
西方自然观念
主张“征服自然”,强调人对自然 的改造和利用,体现为一种外向型 的自然观。
不同文化背景下自然描写比较
中国文学中的自然描写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02
03
04
梦游天姥山的背景、文化内涵 及历史价值
李白的生平、诗歌风格及代表 作品
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 技巧
古代文人墨客的游历情怀和文 学创作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提交要求说明
01
报告内容应包括对本节 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 握情况
02
结合自身实际,分析在 学习过程中的得失及原 因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市优质课一等奖
REPORTING
目录
• 引言 •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 诗歌意象解读与审美体验 • 知识拓展: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简介 •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自然观念差异在文学中
体现 •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课题背景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代表作,属于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欣赏
王维
《山居秋暝》、《鹿柴》、 《竹里馆》等,他的诗歌 以清新自然、空灵悠远为 主要特色。
孟浩然
《春晓》、《宿建德江》、 《过故人庄》等,他的诗 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 生活,风格朴实自然。
韦应物
《滁州西涧》、《寄全椒 山中道士》等,他的诗歌 以山水景色为主要描写对 象,风格清新秀丽。
REPORTING
中西方自然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差异简介
中国自然观念
强调“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 的和谐共处,体现为一种内向型的 自然观。
西方自然观念
主张“征服自然”,强调人对自然 的改造和利用,体现为一种外向型 的自然观。
不同文化背景下自然描写比较
中国文学中的自然描写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02
03
04
梦游天姥山的背景、文化内涵 及历史价值
李白的生平、诗歌风格及代表 作品
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 技巧
古代文人墨客的游历情怀和文 学创作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提交要求说明
01
报告内容应包括对本节 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 握情况
02
结合自身实际,分析在 学习过程中的得失及原 因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市优质课一等奖
REPORTING
目录
• 引言 •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 诗歌意象解读与审美体验 • 知识拓展: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简介 •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自然观念差异在文学中
体现 •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课题背景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代表作,属于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欣赏
王维
《山居秋暝》、《鹿柴》、 《竹里馆》等,他的诗歌 以清新自然、空灵悠远为 主要特色。
孟浩然
《春晓》、《宿建德江》、 《过故人庄》等,他的诗 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 生活,风格朴实自然。
韦应物
《滁州西涧》、《寄全椒 山中道士》等,他的诗歌 以山水景色为主要描写对 象,风格清新秀丽。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2024)

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 图。
2024/1/30
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 漫主义色彩。
8
关键意象与象征手法探讨
“天姥山”象征了诗人追求的光明、 自由的世界。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中的“熊咆龙吟”象征着黑暗势力 的嚣张和恐怖,“殷岩泉”则暗示了 诗人内心的激愤和不平。
宋代游历诗歌
以陆游的《游山西村》为 代表,描绘了诗人深入民 间、体验生活的真实感受 。
清代游历诗歌
以袁枚的《随园诗话》为 代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 美的敏锐观察和独特见解 。
17
当代游历诗歌创作现状
创作主题
当代游历诗歌创作主题更加多元 化,不仅关注自然风光和人文景 观,还涉及社会现实、历史文化
等多个领域。
不屈的精神。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怎么能够低头顺从权贵,让自己失去开心的笑容呢?通过这句话,李白展现 了他独立自由的精神风貌和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 练习题答案:李白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善于运用夸张、想象、象征等艺术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情 感和理想。《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通过梦游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奇幻美妙的世界,表达了对自由、超脱 和个性解放的追求。同时,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03 修辞手法
详细解读诗中所运用的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 手法,如“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等,让学 生领略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024/1/30
12
难点问题探讨及解答
难点问题
探讨学生在理解诗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如诗 歌意象的解析、诗人情感的把握等。
高一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解释下列加点词:
• 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旳确、实在)
• 云霞明灭或可睹 (灭,暗)
• 势拔五岳掩赤城 (超出 遮掩 ) • 栗森林兮惊层巅(使…颤栗;使…惊) • 云青青兮欲雨 (动词,下雨) • 訇然中开 ( 打开,动词) • 虎鼓瑟兮鸾回车 (弹奏)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低头;侍奉)
理清文章思绪: 文中写梦游是从哪里开始,又到何处结 束旳?用简洁旳文字概括出来。
明确:“我欲因之梦吴 越”……“仙之人兮列如麻”。
梦前——梦中——梦醒
• 读“梦前”部分思索:诗人原来是“梦游天 姥”,但诗文中还写了哪些山,用了什么手 法,有何作用?
明确:山—瀛洲、五岳、赤城和天台
手法:烘托、夸张
1.天姥山旳雄峻巍峨, 作用 2.增添了天姥山旳神话色彩,
3.勾起游览愿望。
“一夜飞度” 体现了作者怎样旳心情? 明确:急切旳心情
解题
梦游:阐明内容旳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体诗旳一种形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体现在诗句节奏 旳多变。 留别:阐明本诗写作目旳。
瀛洲 yíng 天姥 mǔ 剡溪 shàn 渌水 lù 脚著谢公屐 zhuó. jī
石扉 fēi 澹澹 dàn 訇然 hōng 魂悸 jì
明确:
大胆旳夸张,奇特旳想像, 集中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
《秋浦歌》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南陵别小朋友入京》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因为道士吴筠旳 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 才干,有所作为, 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 不重用。李白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 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 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 而卿相”旳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 高适游山东,在兖(Yǎn)州话别,准备南游吴越, 临行作本诗,借以表白心情。
精品课件(公开课一等奖)《梦游天姥吟留别》 上课课件49张

你,喝起酒来“天子呼来不上船”;你,作起 文章来“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 士脱靴”;你,五岳寻仙,浪迹山水;你,生是 “梦长庚星而诞”,死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 你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但政治上却 屡屡受挫。你——就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笔下: “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
•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 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 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 活泼、隽永。
•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 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 巨大影响 。
给画线字注音
瀛洲 yí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天姥 mǔ 剡溪 shàn
渌水 lù
脚著谢公屐
.
zhuó
jī
石扉 fēi
澹澹 dàn 訇然 hōng
魂悸 jì
殷岩泉yǐn 栗深林 lì
霹雳pī lì 鸾 luán 冥 míng
恍huǎng 惊起
觉时jiào
补充注释
或可睹:或许能够看到。 尚在:还在,仍在。 来下:下来,为配合韵脚而颠倒词序。 如麻:形容极多。 事权贵:侍奉有权势的官僚们。 开心颜:心情愉悦,面带笑容。
明确:借“梦游天姥”及抒发梦后感 慨的方式。
2、填空: ①入梦的原因是:
“海客谈瀛洲,……对 此欲倒东南倾”
②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我欲因之梦吴越” ③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忽魂悸以魄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倒叙法:如“梦 游天姥”部分, 先描述天姥山的 壮观景象,再引 出诗人对天姥山
的向往之情
虚实结合:如“梦 游天姥”部分,先 描述现实中的天姥 山,再描述梦中的 天姥山,通过对比 突出诗人对天姥山
的向往之情
夸张想象:如 “梦游天姥”部 分,描述诗人梦 游天姥山的所见 所闻,运用夸张 手法表现天姥山
的壮观景象
不畏艰险:领悟到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必须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珍视亲情和友情:通过梦游天姥的经历,更加珍视亲情和友情,感恩身边的人和事。
题目:简要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 题目: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题目:探究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题目: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寓情于景:如 “梦游天姥”部 分,通过对天姥 山的描写,表达 了诗人对天姥山 的向往之情和对
现实的感慨
对比:通过对比现实和梦境,突出了作者对天姥山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夸张:通过夸张手法描写天姥山的高大雄伟,表达了作者对天姥山的敬畏之情
象征:通过象征手法表现了作者对权贵的批判和否定,以及对自由与平等的向往 渲染:通过渲染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天姥山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 染力
定义:将情感融 入到景物描写中, 通过景物的变化 来表现情感的变 化。
运用方式:通过 寓情于景、情景 交融的手法,将 诗人的情感与景 物描写融为一体, 使诗歌更具感染 力和艺术魅力。
目的:让读者更 加深刻地感受到 诗人的情感和思 想,增强诗歌的 艺术效果和感染 力。
效果:通过寓情 于景、情景交融 的手法,可以让 诗歌更加生动形 象,让读者更加 深入地理解诗人 的情感和思想。
梦游原因:向往天 姥山,追求自由和 仙境
山路行踪:穿越山 林、遇见神仙、游 览洞府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文本研习
学生分组合作,从诗歌的意象 、语言、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 探讨,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 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学生互动环节设计
01
02
03
04
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和艺 术手法,每组派代表发言,全
班交流。
课堂提问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全班共同 探讨解答,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05 附录与参考资料
课程相关图片、图表等辅助材料
图片
天姥山风景、李白画像、古诗中 描述的场景等。
图表
李白生平年表、诗歌风格演变图 等。
推荐阅读书目与文献
《李白诗歌赏析》
详细解读了李白的创作背景和诗歌内涵,有助于深入理解其作品 。
《中国唐代文学史》
全面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了解李白所处的时代背 景。
达的情感等。
艺术特色分析
02
分析此诗的艺术手法,如夸张、想象、象征等,以及其在表现
李白内心世界中的作用。
思想内涵探讨
03
深入挖掘此诗所表达的李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现实
的批判。
02 文本解析
诗歌主题解读
主题概述
这首诗通过梦游天姥山的经历, 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不满
考。
文化传承
这首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后世的文学和文化发展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03 教学实施
教学方法介绍
情境创设法
通过多媒体手段,营造 与诗歌内容相符的情境 ,帮助学生进入诗境。
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 讨诗歌的主题和艺术手 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市课一等奖)

重点字词解析
对诗歌中的重点字词进行 详细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诗句含义。
诗歌主题与艺术特色
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探 讨其艺术特色,包括语言 、表现手法和意境等。
03
教学策略与技巧
情境导入
01
情境导入
通过展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故事,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02
提问导入
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 发他们的求知欲。
互动教学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学 习、互相启发。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理解 课文内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多媒体辅助
课件制作
制作精美、生动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音频、视频资料
利用音频、视频资料,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教育
05
教师自我反思与提升
教师对课程设计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
01
02
03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在课程设计之初,教师需 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 学内容与目标相一致,避 免偏离主题。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
教师需要仔细筛选和组织 教学内容,确保内容充实 、有深度,能够满足学生 的学习需求。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 方法,如讲解、讨论、案 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情感渗透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人文精 神。
价值引导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课文中的价值 观,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 判断能力。
04
课程实施与效果
课程实施
教学目标明确
梦游天姥吟留别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授课方式
线上直播授课,辅以多媒体课件、互动讨论等形 式
课程时间
每周一次,周六晚上7:00-9:00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1/25
7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解读
01
02
03
原文概述
简要介绍《梦游天姥吟留 别》的背景、作者及诗歌 体裁。
2024/1/25
逐句解读
对诗歌中的每一句进行详 细的解读,阐述诗句的含 义及表达的情感。
2024/1/25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5
27
分析诗歌内涵
情感目标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立正确的文学观念, 尊重多元文化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时长
36学时(每学时40分钟)
前置课程
唐代文学史概述、李白生平与创作
核心课程
梦游天姥吟留别市赏析、李白诗歌艺术特色探讨
2024/1/25
拓展课程
唐代其他诗人作品赏析、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比较
2024/1/25
15
押韵、对仗等诗词技巧运用
押韵
本诗采用了严格的押韵方式,使得全诗在朗读时具有和谐的音乐感。通过押韵 ,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让读者在吟诵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 化。
对仗
诗人在诗句中巧妙地运用了对仗手法,如“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等句,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17
如何欣赏和创作古诗词
2024/1/25
欣赏古诗词
要欣赏古诗词,首先需要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其次要深入体 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最后要关注诗词的技巧和表达手法。
线上直播授课,辅以多媒体课件、互动讨论等形 式
课程时间
每周一次,周六晚上7:00-9:00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1/25
7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解读
01
02
03
原文概述
简要介绍《梦游天姥吟留 别》的背景、作者及诗歌 体裁。
2024/1/25
逐句解读
对诗歌中的每一句进行详 细的解读,阐述诗句的含 义及表达的情感。
2024/1/25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5
27
分析诗歌内涵
情感目标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立正确的文学观念, 尊重多元文化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时长
36学时(每学时40分钟)
前置课程
唐代文学史概述、李白生平与创作
核心课程
梦游天姥吟留别市赏析、李白诗歌艺术特色探讨
2024/1/25
拓展课程
唐代其他诗人作品赏析、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比较
2024/1/25
15
押韵、对仗等诗词技巧运用
押韵
本诗采用了严格的押韵方式,使得全诗在朗读时具有和谐的音乐感。通过押韵 ,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让读者在吟诵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 化。
对仗
诗人在诗句中巧妙地运用了对仗手法,如“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等句,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17
如何欣赏和创作古诗词
2024/1/25
欣赏古诗词
要欣赏古诗词,首先需要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其次要深入体 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最后要关注诗词的技巧和表达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以“浪漫的李白”为题,写一段话。
你的身影 总是飘忽不定: 长安的宫廷中 很难见到 你的身影; 汝阳王的府邸中, 也见不到 你的行踪。 高力士捧着靴子到处找你, 你却躲在 胡姬的酒肆中, 自斟自酌, 喝得一醉酩酊。 今天是贵妃娘娘的生日啊, 没有你的粲花之论, 沉香亭的生日宴会, 将会少了多少风情? 你却拍一拍衣上的尘土, 揩一揩靴上的泥泞, 仰天大笑,纵情山水
作者简介
•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 人”,生于701年,出生
• 李白画像[4] • 地是现今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是陇西成纪(今甘
肃省秦安县),身高六尺六,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 “诗仙”、“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 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 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早发白帝城》 等多首。[7-9] •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 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 (诗圣)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诗仙” 因此得名。 • [4]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李杜”。[2][10]
用一两个词语或短语填空:
一个( )的李白,写下 了一篇( )的《梦游 天姥吟留别》。
天姥山具有哪些特点? 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这些特点? 作者又是如何表现这些特点的?
• 特点:横空出世、高峻挺拔、卓尔不群 • 手法:反衬、正衬、夸张 • 动词:“横”、“拔”、“掩”
在天姥山上,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艺术特点:
1、想象丰富。
通过梦境的描绘,借助仙界的出现,展开 了丰富的想象。诗中所写的,是梦游而不是真 游,却又以现实为基础。天姥山神仙的出现, 是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反映。描绘的仙境,活灵 活现。 2、构思新奇。
歌颂洞天之美丽,以鞭挞唐王朝的丑恶,抒 发对天姥的追求,以显示对权贵的憎恨;为惜 别而赋诗,却写游访名山,以明自己目前和今 后的战斗意志,别开生面。
解题:
•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留别”,是临
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 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 友话别。梦游是借“别”表明自己的态度 与意向是真。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 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创作背景
•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因此 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 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 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 秦不下机。” 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 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得罪了权贵,及翰林院同事 进谗言,连玄宗也对他不满。
• 李白为何要营造这样一个雄伟壮阔、奇谲 瑰丽的意境呢?
• 梦是心理的真实,是潜意识的体现,而人 的潜意识则是人的思想行为的终极决定者。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
• 透过李白的梦境,我们能读懂李白“心理 的真实”吗??
本文主旨
•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 • 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Fra bibliotek小组讨论:
1、诗中写一夜飞渡,湖月照送的情景,表现了 诗人当时怎样的心情,从哪些词上体现出来?
2、诗人登上天姥山之后见到了哪些奇异的景象? 哪些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写这样的景象 有什么作用?
3、诗人从哪几方面来描绘洞天仙境的?仙境有 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哪些词语反映出诗人梦醒后怎样的心情?
• 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 梦幻从此完全破灭。 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 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 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京城长安,李白南 下大都市会稽(绍兴)。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 题目: “吟”,古诗的一种体式,内容大多是悲愁慨叹,形式上自由 活泼,不拘一格。《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把梦中游历天姥山 的情形写成诗,留给东鲁的朋友作别。
天姥山,道书第 16福地。泛指 天台、新昌两县 交界的岗陇诸峰, 因坐落于天台万 马渡畔的“天姥 岩”而得名。唐 代“诗仙”李白 的一首《梦游天 姥吟留别》的古 风,使它驰誉遐
迩。
从白鹤镇万年山片里林村 下坡约半里,转过一处可 供行人遮阳避雨的山洞, 就可以看到高10余米的 天姥岩:头部方正微圆, 侧面的眼鼻唇耳的轮廓依 稀可辨,脑后的 髻更是 历历分明,显出一付慈容 可掬的老妇人神态。腹部 鼓出,两臂在前面合拱, 宽衣广袖,裙裾下露出圆 头鞋。可谓身广体胖,华 贵雍容,一付非凡的气度。
1、用“飞”、“送”两词,体现了诗人一路
上急切兴奋和轻松愉快的心情。 2、景象:海日、花石、熊咆虎吟、云、水。
“迷”、“倚”“忽”等词表现了诗人为天
姥胜景所陶醉,乐而忘返的情景。作用:为
了引出和烘托下文的仙境。 3、从洞天内的建筑陈设、仙人的衣着举止、
鸟兽的吹打驾车三方面写。特点:美、富丽
堂皇、热闹非凡、令人神往、神仙众多。描 绘这样的仙境,表现了诗人极度兴奋愉快的 心情。 4、“长”、“惟”、“失”反映了 诗人从梦中惊醒后面对着现实时的 无限哀痛。
泰山顶上, 你一声长啸, 唤来清风八面。 东海之滨, 你以五十丈的钓竿, 以明月为钩, 以虹霓为线, 去钓那东海的 长鲸和巨鼋(yuán) 天姥山上, 你脚踏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去寻找那梦中的 神仙洞天。 ……
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 暗现实的厌恶。
一个(愤懑而豁达 )的李白, 写了一首(雄浑壮阔、奇幻瑰丽 )的《梦 游天姥吟留别。
什么是浪漫主义
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 追求, 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
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
手法来塑造形象, 这就是浪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