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箍筋加密区举例完整版
框架梁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计算

框架梁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计算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 梁高–2*保护层)*2+ 2*11.9d(抗震弯钩值)+ 8d箍筋根数= 2 * [(加密区长度–50)/ 加密间距+ 1]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说明:箍筋加密区长度取值: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四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底层柱(底层柱的主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的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以后的加密区范围是按柱长边尺寸(圆柱的直径)、楼层柱净高的1/6,及500mm三者数值中的最大者为加密范围。
一、梁(不完整,待以后补充完整):1. 焊接按绑扎计算长度,预算时不另行计算焊接费用,机械连接费用由双方协议确定。
2. φ>12时,8米一个搭接,φ≤12时,12米一个搭接。
3. 梁端加密区(Ⅱ级)长度=1.5hb 。
hb——梁高4. 绑扎搭接区内箍筋应加密,机械连接没有箍筋加密要求。
5. 定额计算时只分φ10以内和φ10以外两类计费。
6.根据最新的03G101图集规定,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和第二皮均按1/3较大跨长度值取用(原图集中规定为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按1/3较大跨长度值,第二皮均按1/4较大跨长度值取用).二、板:板筋主要有:1)受力筋(单向、双向、单层、双层);2)支座负筋;3)分布筋;4)附加钢筋(角部的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5)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1.受力筋:底筋长度L=净长+左支座max {b/2、5d}+右支座max {b/2、5d}+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面筋长度L=净长+2 la(两端均为端支座)b——支座宽,d——钢筋直径。
根数=(净长-扣减值)/布筋间距+12.支座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设计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板厚-2×保护层(预算时只减一个保护层)】负筋根数=布筋范围/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有3种计算方法:1)和负筋搭接计算(采用150搭接长度或250最小锚固长度和300最小搭接长度,任取一种);2)按轴线长度计算;3)按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计算。
梁箍筋数量与长度的计算(附图示例)

梁箍筋数量与长度的计算(附图示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页25图4.2.4a箍筋φ10@100/200,如果是一级抗震等级,按照页62需要从梁两端起,先在2h b范围按照100的加密间距布置,然后在中部空挡布置普通非加密间距的箍筋。
如图所示,首先计算梁两端加密箍筋的道数1、加密箍筋的道数=〔(2h b-50)/加密间距〕+12、加密区实际长度=50+加密间距×〔(2h b-50)/加密间距〕3、梁中部非加密区空挡长度=L0-100-2×加密间距×{〔(2h b-50)/加密间距〕}4、梁中部非加密箍筋道数=(空挡长度/非加密间距)-15、箍筋总道数=2×〔(2h b-50)/加密间距〕+(空挡长度/非加密间距)+1例如:一级抗震等级,L0=7800mm,h b=800mm加密间距=100mm,非加密间距=200mm,求箍筋数量。
解:1、加密箍筋的道数=〔(2×800-50)/100〕+1=〔(1550)/100〕+1=16+1=17(道)2、加密区实际长度=50+100×〔(2×800-50)/100〕=50+100×16=1650 mm3、梁中部非加密区空挡长度=7800-100-2×100×{Ceiling〔(2×800-50)/100〕}=7700-200×16=7700-3200=4500 mm4、梁中部非加密箍筋道数=(4500/200)-1 =-1=23-1=22(道)5、箍筋总道数=2×〔(2×800-50)/100〕+(4500/200)+1=2×++1=32+23+1=56(道)也=2×17+22=34+22=56(道)例如:三级抗震等级,L0=7800mm,h b=800mm加密间距=120mm,非加密间距=250mm,求箍筋数量。
框架梁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计算

框架梁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计算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 梁高–2*保护层)*2+ 2*11.9d(抗震弯钩值)+ 8d 箍筋根数= 2 * [(加密区长度–50)/ 加密间距+ 1]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说明:箍筋加密区长度取值: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四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 (1.5*梁高,500)。
底层柱(底层柱的主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的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以后的加密区范围是按柱长边尺寸(圆柱的直径)、楼层柱净高的1/6,及500mm 三者数值中的最大者为加密范围。
一、梁(不完整,待以后补充完整):1. 焊接按绑扎计算长度,预算时不另行计算焊接费用,机械连接费用由双方协议确定。
2. φ>12时,8米一个搭接,φ≤12时,12米一个搭接。
3. 梁端加密区(Ⅱ级)长度=1.5hb 。
hb——梁高4. 绑扎搭接区内箍筋应加密,机械连接没有箍筋加密要求。
5. 定额计算时只分φ10以内和φ10以外两类计费。
6.根据最新的03G101图集规定,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和第二皮均按1/3较大跨长度值取用(原图集中规定为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按1/3较大跨长度值,第二皮均按1/4较大跨长度值取用).二、板:板筋主要有:1)受力筋(单向、双向、单层、双层);2)支座负筋;3)分布筋;4)附加钢筋(角部的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5)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1.受力筋:底筋长度L=净长+左支座max {b/2、5d}+右支座max {b/2、5d}+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面筋长度L=净长+2 la(两端均为端支座)b——支座宽,d——钢筋直径。
根数=(净长-扣减值)/布筋间距+12.支座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设计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板厚-2×保护层(预算时只减一个保护层)】负筋根数=布筋范围/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有3种计算方法:1)和负筋搭接计算(采用150搭接长度或250最小锚固长度和300最小搭接长度,任取一种);2)按轴线长度计算;3)按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计算。
如何计算箍筋加密区举例

如何计算箍筋加密区举例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如何计算箍筋加密区举例首先要分清楚那些是加密区,那些不是。
03G10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3,上部取Max (500,柱长边尺寸,H/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也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加密区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绑扎搭接范围内加密。
将所要的加密区长度相加就是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全长-加密区长度框架柱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怎么算长度?例如高3米的KZ350*350,箍筋a8@100/200答:按03G101图集,3/6=0.5,加密区长度为0.5*2=1m,非加密区长度为3-1=2m。
另外,如果高度除以6小于0.5,也要算0.5。
窗体顶端首先要分清楚那些是加密区,那些不是。
03G10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3,上部取Max (500,柱长边尺寸,H/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也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加密区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绑扎搭接范围内加密。
将所要的加密区长度相加就是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全长-加密区长度框架柱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怎么算长度?例如高3米的KZ350*350,箍筋a8@100/200答:按03G101图集,3/6=0.5,加密区长度为0.5*2=1m,非加密区长度为3-1=2m。
另外,如果高度除以6小于0.5,也要算0.5。
回答:如下图解释;中间层加密取大值,Hn为柱净高;首先要根据设计说明来确定钢筋的保护层,如果图纸没有要求则要根据不同的环境类别,构件类别和砼的强度等级来确定保护层的厚度。
箍筋数量计算公式

箍筋数量计算公式箍筋在建筑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要准确计算箍筋的数量,那就得掌握好相应的计算公式。
咱们先来说说箍筋的作用吧。
就像给房子的骨架穿上了一件结实的“铁衣”,它能够增强混凝土构件的抗剪能力,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想象一下,一栋高楼大厦,如果没有箍筋的有力支撑,那在遇到强风或者地震的时候,是不是很容易就摇摇欲坠了?好了,言归正传,咱们来聊聊箍筋数量的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箍筋数量 = (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 + 1)× 2 +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 - 1)。
举个例子,假如有一根梁,加密区长度为 1.5 米,加密区间距是100 毫米,非加密区长度为 3 米,非加密区间距是 200 毫米。
那咱们来算算箍筋的数量。
首先,把长度单位统一换算成毫米,1.5 米 = 1500 毫米,3 米 = 3000 毫米。
加密区箍筋数量 = (1500÷100 + 1)× 2 = 32 个。
非加密区箍筋数量 = (3000÷200 - 1)= 14 个。
所以,这根梁的箍筋总数就是 32 + 14 = 46 个。
我记得有一次去工地,看到工人们正在绑扎钢筋。
我就好奇地问一位师傅,这箍筋数量是咋算的呀?师傅笑着说:“这可不能马虎,算错了可就麻烦啦!”然后他就拿起一根钢筋,一边比划一边给我讲解。
他说:“你看啊,这加密区和非加密区就像是两个不同的战场,间距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得仔细算清楚。
” 看着师傅认真的样子,我深切感受到,这看似简单的箍筋数量计算,其实关系着整个建筑的安全和质量。
在实际的工程中,计算箍筋数量可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还得考虑各种实际情况。
比如,钢筋的弯曲调整值、构件的尺寸偏差等等。
所以,咱们在运用公式计算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多检查几遍,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掌握好箍筋数量的计算公式,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咱们可不能小瞧了这小小的箍筋,它可是建筑结构中的“大功臣”呢!。
(整理)框架梁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计算

框架梁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计算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 梁高–2*保护层)*2+ 2*11.9d(抗震弯钩值)+ 8d箍筋根数= 2 * [(加密区长度–50)/ 加密间距+ 1]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说明:箍筋加密区长度取值: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四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底层柱(底层柱的主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的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以后的加密区范围是按柱长边尺寸(圆柱的直径)、楼层柱净高的1/6,及500mm三者数值中的最大者为加密范围。
一、梁(不完整,待以后补充完整):1. 焊接按绑扎计算长度,预算时不另行计算焊接费用,机械连接费用由双方协议确定。
2. φ>12时,8米一个搭接,φ≤12时,12米一个搭接。
3. 梁端加密区(Ⅱ级)长度=1.5hb 。
hb——梁高4. 绑扎搭接区内箍筋应加密,机械连接没有箍筋加密要求。
5. 定额计算时只分φ10以内和φ10以外两类计费。
6.根据最新的03G101图集规定,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和第二皮均按1/3较大跨长度值取用(原图集中规定为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按1/3较大跨长度值,第二皮均按1/4较大跨长度值取用).二、板:板筋主要有:1)受力筋(单向、双向、单层、双层);2)支座负筋;3)分布筋;4)附加钢筋(角部的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5)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1.受力筋:底筋长度L=净长+左支座max {b/2、5d}+右支座max {b/2、5d}+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面筋长度L=净长+2 la(两端均为端支座)b——支座宽,d——钢筋直径。
根数=(净长-扣减值)/布筋间距+12.支座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设计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板厚-2×保护层(预算时只减一个保护层)】负筋根数=布筋范围/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有3种计算方法:1)和负筋搭接计算(采用150搭接长度或250最小锚固长度和300最小搭接长度,任取一种);2)按轴线长度计算;3)按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计算。
梁箍筋加密区和箍筋根数计算公式(1)

梁箍筋加密区和箍筋根数计算公式N=(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长度怎么确定?公式N=(1.5Hb-50/加密区间距)×2+(Ln—2×1.5Hb/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长度=1.5Hb-50非加密区长度=Ln—2×1.5Hb是这样吗?还是取梁净跨长的1/3?梁的箍筋设置加密区域主要为抵抗剪力,在梁端部剪力是较大的区域所以加密箍筋。
在箍筋的设置上一般情况下在设计图纸中注明在梁端多长的区域设置加密钢筋,计算方法为由竖向承重结构的边缘向外50mm为第一个箍筋设置位置,然后用设计注明的长度减去50再除以箍筋间距加1即为现场实际所用箍筋的根据,但在注意是几肢箍筋。
如在设计中未注明加密范围可按照施工手册中构造的箍筋加密区域进行计算,方法同上面一样。
梁的加密区长度:一级抗震结构,为2倍梁高,500mm二者取较大者;2-4级抗震结构,为1.5倍梁高,500mm二者取较大者。
框架梁箍筋有加密区是因为在抗震设计中,对梁端有强剪弱弯的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以增强梁端部的抗剪能力,并起到约束端部纵向钢筋和混凝土的作用,而次梁不参与抗震计算,所以并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仅根据抗剪计算和最小配箍率进行配筋。
砖混结构的梁要求同框架次梁,满足锚固长度即可。
加密区长度=1.5Hb(500)取大值(算箍筋个数应每边-50),非加密区长度=Ln—加密区长度回答人的补充2010-01-20 22:00其中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图中两端为加密区,中间为非加密区:图中加密区的长度为600,箍筋间距为100,如图所示,需要7根箍筋,因为加密区的两端都需要布置箍筋,所以多了一根箍筋。
而非加密区的两端已经布置了箍筋,所以只需中间部分布置箍筋即可,所以应该在长度/间距的基础上减去1。
图中红色的加密区的箍筋,蓝色的为非加密区的箍筋。
加密区的根数=600/100+1=7根,非加密区=1200/200-1=5根。
框架梁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计算

框架梁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计算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 梁高–2*保护层)*2+ 2*11.9d(抗震弯钩值)+ 8d箍筋根数= 2 * [(加密区长度–50)/ 加密间距+ 1]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说明:箍筋加密区长度取值: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四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底层柱(底层柱的主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的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以后的加密区范围是按柱长边尺寸(圆柱的直径)、楼层柱净高的1/6,及500mm三者数值中的最大者为加密范围。
一、梁(不完整,待以后补充完整):1. 焊接按绑扎计算长度,预算时不另行计算焊接费用,机械连接费用由双方协议确定。
2. φ>12时,8米一个搭接,φ≤12时,12米一个搭接。
3. 梁端加密区(Ⅱ级)长度=1.5hb 。
hb——梁高4. 绑扎搭接区内箍筋应加密,机械连接没有箍筋加密要求。
5. 定额计算时只分φ10以内和φ10以外两类计费。
6.根据最新的03G101图集规定,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和第二皮均按1/3较大跨长度值取用(原图集中规定为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按1/3较大跨长度值,第二皮均按1/4较大跨长度值取用).二、板:板筋主要有:1)受力筋(单向、双向、单层、双层);2)支座负筋;3)分布筋;4)附加钢筋(角部的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5)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1.受力筋:底筋长度L=净长+左支座max {b/2、5d}+右支座max {b/2、5d}+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面筋长度L=净长+2 la(两端均为端支座)b——支座宽,d——钢筋直径。
根数=(净长-扣减值)/布筋间距+12.支座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设计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板厚-2×保护层(预算时只减一个保护层)】负筋根数=布筋范围/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有3种计算方法:1)和负筋搭接计算(采用150搭接长度或250最小锚固长度和300最小搭接长度,任取一种);2)按轴线长度计算;3)按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计算箍筋加密区举
例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如何计算箍筋加密区举例
首先要分清楚那些是加密区,那些不是。
03G10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
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
筋加密区长度取H/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6);梁节点
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也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加密区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
Max(500,柱长边尺寸,H/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绑扎搭接范围内
加密。
将所要的加密区长度相加就是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全长-加
密区长度
框架柱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怎么算长度?例如高3米的
KZ350*350,箍筋a8@100/200答:按03G101图集,3/6=0.5,加密区
长度为0.5*2=1m,非加密区长度为3-1=2m。
另外,如果高度除以6小
于0.5,也要算0.5。
窗体顶端
首先要分清楚那些是加密区,那些不是。
03G10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
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
筋加密区长度取H/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6);梁节点
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也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加密区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
Max(500,柱长边尺寸,H/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绑扎搭接范围内
加密。
将所要的加密区长度相加就是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全长-加
密区长度
框架柱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怎么算长度?例如高3米的
KZ350*350,箍筋a8@100/200答:按03G101图集,3/6=0.5,加密区
长度为0.5*2=1m,非加密区长度为3-1=2m。
另外,如果高度除以6小
于0.5,也要算0.5。
回答:如下图解释;中间层加密取大值,Hn为柱净高;
首先要根据设计说明来确定钢筋的保护层,如果图纸没有要求则要根据不同的环境类别,构件类别和砼的强度等级来确定保护层的厚度。
一类环境类别:当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的条件下,砼强度≤C20是,梁柱的保护层为30mm,≥C25梁的保护层为25mm,柱为30mm;二类环境类别:1、当处于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下,砼强度≥C25是,梁、柱的保护层为30mm;2、处于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砼强度在C25~C45,梁、柱的保护层为35mm,砼强度≥C50,梁、柱的保护层为30mm;三类环境类别、处于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砼强度在C25~C45,梁、柱的保护层为40mm,砼强度≥C50,梁、柱的保护层为35mm。
另外还要注意一下几点:1、纵向受力的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2、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3、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结构,一类环境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在原有数值基础上增加40%;二、三类环境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采取专门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