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高三一轮精品复习专题十四 图文转换 讲义 第2讲图形文字转换

合集下载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案图表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这类题型属于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

一、图文转换的类型:1.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①表(格)文(字)转换题。

?②图(“徽标类”“漫画类”)文转换题。

2.从表达角度分为两种:①直接表述图表信息。

②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

二、表文转换题解题方法: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

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

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注意:①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②注意图表细节。

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

③把握考题要求。

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

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④简要归纳概括。

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 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三、徽标类转换题解题方法:(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图文转换题课件(共54张)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图文转换题课件(共54张)

小结:柱状图的做题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注意柱子所代表数据的意义,也要 注意柱子高低比对反应的意义。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图文转换题 课件 (共54张)高考复习课件高考复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图文转换题 课件 (共54张)高考复习课件高考复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 [当堂训练一] • 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图文转换题 课件 (共54张)高考复习课件高考复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图文转换题 课件 (共54张)高考复习课件高考复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图文转换题 课件 (共54张)高考复习课件高考复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 课堂活动2、某孔子学院对国外学生做过一次调查,其中“对儒 家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度”这一项的统计结果如图。请仔细阅读, 按要求回答问题。
(1)分析以上数据,写出两条结论,每个结论不超过15个字, 不能出现具体的数字。(2分) (2)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要求至少使用 一种修辞手法。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图文转换题 课件 (共54张)高考复习课件高考复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图文转换题 课件 (共54张)高考复习课件高考复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图文类题型的高考要求; 2、掌握图文类转换题各题型及解题方法。
考点解析
“图文转换”题,要求考生根据 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 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 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 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图文转换题优质课件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图文转换题优质课件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图文类题型的高考要求; 2、掌握图文类转换题各题型及解题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考点解析
“图文转换”题,要求考生根据 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 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 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 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图文文类转换题常见题型
学生阅读能力值
8
6
4
2 学生课外阅读活动频次
偶尔 一次
两月 一次
一月 两次
每周 两次
某地几所学校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时间不等,其时
间为偶尔一次,两月一次,一月两次,每周两次,学生
阅读能力值分别为2、4、6、8,这表明 :
学生课外阅读活动频次越快越多,学生阅读能力值会随之有 规律增长,经常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 力。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图文转换题 课件 (共54张)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图文转换题 课件 (共54张)
(1)给图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 (2)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不超过40字)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图文转换题 课件 (共54张)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图文转换题 课件 (共54张)
解析: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 的能力。首先应当看清图表上的文字,弄清楚究竟是比较什么事 情;其次应当看清比较的大体情况;最后通过思考,得出相应的结 论。
• 【说明】孝: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俭:过日子能省则 省;礼:对别人要以礼相待;勤:辛勤的劳动是取得成功的前 提;谦:遇到别人的夸奖要表现得谦虚;面子观:孩子的成功 就是给父母挣面子。
• 请根据图表的所有统计信息,概括出结论,不超过60字(含标 点符号)。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案图表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这类题型属于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

一、图文转换的类型:1.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①表(格)文(字)转换题。

?②图(“徽标类”“漫画类”)文转换题。

2.从表达角度分为两种:①直接表述图表信息。

②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

二、表文转换题解题方法: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

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

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注意:①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②注意图表细节。

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

③把握考题要求。

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

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④简要归纳概括。

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 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三、徽标类转换题解题方法:(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2020年高考语文高三复习语言知识与运用专题之图文转换

2020年高考语文高三复习语言知识与运用专题之图文转换

一、导入图文转换题,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几乎每年都有这一题型。

同时,这一题型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图文转写已经成为语言文字运用题创新命题形式的一块试验田。

图文转换看似只是两种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语言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更涉及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的能力。

近几年图文、表文转换题的选材非常生活化,内容涉及社会实践活动、奥运、节约水资源、网络语言等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

由此可见,该题型走向生活化,体现实用性、人文性、情趣性的趋势较为明显。

二、教学过程图文转换题要注意以下三步:1.输入信息:仔细读图表画面,弄清画面构成诸要素,如标题、文字、字母、人物和事物等构图元素。

2.加工信息:抓住画面主体,分析画面内容,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由图表表面构成诸要素深入思考其深层含义。

3.输出信息: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参照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规范作答。

题型一——流程图流程图采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是箭头方向所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将所示内容表现出来。

题型二——徽标图徽标,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含着丰富的含义。

因此,解读徽标,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

题型三——漫画类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漫画的构成:①标题(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可以没有);②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可以没有);③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常见的漫画题题型:①描述(说明)漫画内容;②解释漫画寓意;③给漫画拟写标题;④综合考查(拟写公益广告语或评价漫画的特点、好处)。

三、巩固练习四、课堂总结把握几种不同类别的解题思路,用不同的方法入手完成相关习题。

2020高考图文转换(讲课用)

2020高考图文转换(讲课用)

容易失误点
(1)信息归结多余或无中生有。 (2)信息遗漏或缺失 (3)信息推断错误 (4)答案表述罗嗦,条理混乱
(三)结构图表概括题
此类题采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 ,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是要注意箭头方 向所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将所示内容表现出来。如:⒈ 行为科学家波特尔与罗勒尔曾提出一种激励模式(见下 图)。 请你用文字清晰简明周密地概括这种激励模式 (40字左右)
标志的寓意深刻:“心”象征着
助 贫 爱心,“手”象征着援助,“鸽 人 济 子”象征着美好。(2分)整个
为 困 图案寓意为:伸出援助之手,把
爱心献给世界,将美好撒满人间。
(1分)

• 3.(09年全国卷Ⅰ)
• 下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 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 顺,不超过65个字。(5分)
• 其次,注意由表及里把握图标的实质,分析其 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说明要联系具体对 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 再次,语言要准确、严密、平实、简明。所谓 准确,即符合实际。
2.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 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下图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 标志,试根据这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1、请用简洁
方 向
激努 励力
技 能








【答案】用激励来激发努力,如果又有正确 的方向,和必备的技能,势必产生绩效;公 平地评价绩效,又能使人感到满足,进而形 成自觉的努力。(分号前后的两层意思表达 清楚得6分,每表达清楚一层意思得3分)
图文转换之漫画类试题 一、漫画的特点 1.有针对性 2.捕捉人事物的本质特征 3.运用夸张的手法 4.具有幽默或讽刺的效果

【高考语文】高考复习图文转换专项复习之图文、画文转换ppt

【高考语文】高考复习图文转换专项复习之图文、画文转换ppt

08 年 山 东 题

右面这幅摄影作品展现的是刘璇在自由体 操比赛中的精彩瞬间。请从比喻、比拟、排比、 对偶中任选两种修辞方法,对画面进行生动形 象的描写,不超过50字。
08 年 北 京 题
• 公元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一带发生里 氏8级强烈地震,举世震惊。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 震救灾。请为下面一幅图片配写几句话,抒写你的真 挚感情。【要求】紧扣画面,鲜明生动,连贯顺畅, 不超过45个字。
1、要关注品牌,识别品牌,让自己买得放心,用 × 得安心。 误解用意 2、不要购物时只关注品牌,还要加强对品牌的识 × 别能力。 误推 3、不要过分注重品牌效应,要把更多注意力放在 × 学习上。 离题
辨证
正确:要根据客观需要和家庭承受能力来决定 自己的消费行为,不能盲目攀比,赶时髦。
扣题 针对性
二、图(片)文转换题的解题思路
该题可作如下想象:像中文的“之”字; 像 运动的人形;红色,寓意太阳; 深蓝色, 寓意蓝天; 绿色寓意大地。
4、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平实、清晰。不能 随意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 5、力求避免遗漏说明内容,要认真观察图的组成部分,并 参考答案(2) 落实好。
①会徽图形部分,以书法的笔触表现一个运动的人形, 仿佛一个向前跳跃的体操运动员,又象一个正在鞍马 上凌空旋转的运动员,体现了运动的概念; ②会徽图形部分同是也可看作是中文的“之”字,其曲 折,寓意历经坎坷,最终达到目标获得成功; ③会徽所使用的色彩中,红色,寓意着太阳;蓝色寓意 着蓝天,绿色寓着大地。三种颜色的三个笔画综合起 来成为一个运动有人形即为“天地人”,体现了人的 自身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 ④把中国的文字、书法和残奥精神融为一体,集中体现 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具有深厚 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2020届高考复习《图文转换的方法及步骤》教学课件(46页)

2020届高考复习《图文转换的方法及步骤》教学课件(46页)

例6、阅读下边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1)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 涵的理解。(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注意: 不能以“无题”为题。
审读画面(构成要素) 对象:一棵大树,两棵小树。 细节:大树枝繁叶茂,变形为心” ; 小树一棵细小瘦弱,一棵歪斜倾倒。
合理想象(事物关系) 大树荫庇小树
类比联想(画面→生活) 过度呵护,没有自我生长空间。
4、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
1、细审题,明确命题角度。
解题技巧
❖ 1.注重整体阅读。 ❖ 2.重视数据变化。 ❖ 3.注意图表细节。 ❖ 4.把握考题要求。 ❖ 5.简要归纳概括。
漫画类
漫画
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 的绘画。它多从政治事件、生活 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 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 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 颂扬某些人或事。
审读漫画的过程就是对漫画中人、景、物等信息点的认知过程, 对象--细节,人物---背景。
第二步: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
借助漫画提供的情境,丰富画面内容,是对画面信息的深入感 知过程。
第三步: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由果推因,由表及里,由画面到生活
第四步:看清要求,准确表达。
描述画面——说明性语言 揭示寓意——议论性语言 拟写标题——概括内容,揭示主旨 拟写公益广告——紧扣主题,生动有文采
例题例析
例7、下面是第16届亚运会的会徽。请根据这幅徽标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图形文字转换题型一流程图此类题采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是箭头方向所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将所示内容表现出来。

典例1(2016·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解题指导]第一步,整体认读图表。

构思框架采用总分结构,为两个层次,即“讲座”和“活动”;“讲座”和“活动”分别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二步,归纳认读结果。

特别注意“活动”的顺序和结构,“中国结”“剪纸”看似两项,但上面的“手工课”将其合在一起,故“活动”共三项,且“年终表演、展示”针对另外两项活动,应表述为“年终举行太极拳表演和手工作品展示”。

第三步,概括答案。

根据以上分析,运用准确、连贯的语言概括归纳结果。

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示例)本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开设旗袍、围棋、国画三个讲座,并开展三项活动:利用体育课体验太极拳,利用手工课体验中国结和剪纸艺术,年终举行太极拳表演和作品展示。

(内容完整,无遗漏;表述准确,对框架中的有关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表述清楚无误;语言连贯,表达顺畅,无语病;不超过85个字;超字数扣1分;内容不完整、表述不准确、语言不连贯,都要酌情扣分。

) 解题方略流程图题目解答“三步骤”第一步,审读题干,明确流程图表达对象如上题题干中显示的对象是“中华文化体验”。

第二步,认清图示,细分流程图环节构建要注意弄清流程图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包含哪些构成要素,各环节和各要素间是何种关系(常见有“并列关系”“承接关系”“从属关系”等)。

如“中华文化体验”的初步构思框架总体分“活动”和“讲座”两个并列环节,每个环节又包含多项并列的具体内容。

第三步,提炼要点,按顺序全面概括概括时要选择恰当的过渡语和关联词连缀几个环节或概念,选择恰当的动词准确概括流程的具体方式,按总分式或分总式来说明事件或行为的步骤过程。

如对上题先提炼出“活动内容”和“活动实施方式”两个要点,后依次介绍这两个重要环节,中间用“并”一词连接。

概括活动内容是“总”,恰当地选用了动词“开设”“开展”;概括活动实施方式是“分”,用动词“体验”“举行”说明了流程。

训练1.下面是某网上书店购书流程图,请将其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这类题应注意:题目中的标志性词语;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规律的词要准确。

根据箭头的指向及文字提示,把图形转换成文字,准确连贯进行表达。

答案(示例一)游客需先注册成为会员。

会员登录后,可以购买图书,购买图书时既可添加图书到购物车结账、生成订单,也可一键购买结账、生成订单。

除了购书以外,会员登录后还可修改信息,也可查看购物车和查询订单。

(示例二)游客需先注册成为会员;会员登录后,可修改个人信息,可购买图书,也可查看购物车和查询订单;购买图书时可添加图书到购物车结账生成订单,也可一键购买结账生成订单。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分。

)题型二徽标类徽标,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含着丰富的含义。

因此,解读徽标,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

典例2(全国卷Ⅱ)下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解题指导]第一步,明确主题。

本图形的主题是“联合我们的力量”。

第二步,仔细观察构图要素。

构图要素有“鸽子”、组成鸽子的“旗帜”和鸽子口中的橄榄枝。

第三步,联系构图要素及主题揭示寓意。

思考构图要素和主题间的关系,可概括出其寓意为各国应齐心协力、维护和平。

答案(示例)图形由橄榄枝和多面旗帜组成,这些旗帜又巧妙地构成一只飞翔的鸽子。

旗帜代表不同国家,鸽子代表和平,飞鸽衔着橄榄枝,强化了和平寓意,整个图形表示各国应齐心协力、维护和平。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解题方略徽标类题目解答“三步骤”第一步,分析要素和顺序1.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明确构成要素。

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2.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和空间顺序。

第二步,深挖内涵和寓意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徽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

不能随意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尽量采用“一个信息点+一个内涵寓意”的作答方式。

第三步,规范语言和逻辑1.采用规范的说明性语言,做到准确、简明、平实、清晰。

2.认真观察徽标图形的组成部分,力求避免遗漏内容。

3.注意表述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确保条理清楚。

训练2.如图是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设计的亚运会总会徽,请写出该会徽的构图要素(文字部分不表述)及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作答本题,需要仔细观察图片,该会徽主要由龙、鹰、太阳、奥运五环构成。

表达时要做到有序,要素的组合特点要交代清楚,比如动态感十足的龙和鹰环绕着放射光芒的太阳,下方是奥运五环。

回答寓意时要紧扣要素,龙代表中国,鹰代表阿拉伯国家,因为是亚运会,所以二者共同代表亚洲,五环代表团结、合作,太阳则象征亚运会蓬勃发展。

答案(1)构成:会徽由环绕着的动态十足的龙、鹰和中央放射光芒的太阳构成主图案,下方则是奥运五环。

(2)寓意:龙代表东方巨龙中国,鹰代表阿拉伯国家,二者共同象征亚洲;五环代表团结、合作;太阳代表亚运会蓬勃发展。

题型三漫画类漫画主要由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标题和画面是显性的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的信息。

根据这一特点,结合语言表达的考查要求,命题一般会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①概括寓意;②拟加标题;③介绍或描绘画面内容;④综合考查。

典例3(2018·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

鲁迅提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却没有画人的眼睛。

你觉得二者矛盾吗?请结合画面说明理由。

[解题指导]解答此题,首先要抓住漫画上人物的特征,结合标题“村学校的音乐课”来分析丰子恺不画眼睛的原因;其次要理解鲁迅先生“画眼睛”所反映的创作主张;最后分析二人创作理念的异同。

组织答案时,要首先做出判断,再阐述理由,表达能力力求简洁、通顺。

答案不矛盾。

虽然画面上的人物没有眼睛,但读者可以从他们仰着头、张着嘴的神态中体会到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正沉浸在唱歌所带来的欢乐之中。

鲁迅先生用“极省俭”的语言画人物的眼睛,丰子恺先生讲究“意到而笔不到”,二者都是通过寥寥数笔刻画出人物的个性,所以不矛盾。

解题方略漫画类题目解答“三步骤”第一步:读画面,明白画中有什么1.看标题首先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

2.看画面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

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地观察画面。

如例题画面中孩子们张开的小嘴,这个细节不容忽视,这是画家着意强调的,是答题的突破口。

3.看注解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关键所在。

第二步:联系现实展开想象,揣摩画外之音做题时应将漫画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歌颂或讽刺的对象或现象。

要正确理解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和原因。

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理解漫画的寓意。

第三步:根据要求,明确表达1.介绍漫画内容对于漫画的说明,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

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2.概括漫画寓意概括画面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

通常采用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寓意。

3.拟加漫画标题标题有暗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首先要弄清漫画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和主题,然后围绕其拟加标题。

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主题命名。

训练3.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给漫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6个字)答案①生不起;②纠结;③生还是不生?(2)根据漫画的内容,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理解。

答案①人们生育二胎,将面临很大压力;②生育二胎的压力,来源于经济和教育等多方面;③生育二胎,需要政府完善多方面的保障措施,降低生育成本。

解析由漫画中的夫妻俩为了第一个孩子而背上了房产、教育、汽车等生活成本的压力,第二胎打了一个问号,自然是生不起或纠结的矛盾,据此可得出标题。

第二问,可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实际,从生育二孩的各个方面的成本和压力等角度来阐述即可。

题型四图片类这里的图片主要是指绘画、摄影或剪纸等艺术性很强的作品。

因为是艺术,所以在转换时就特别要凸显艺术的形象性,要尽可能使语言鲜明、生动。

典例4(天津卷)下列三幅劝阻吸烟的手势图,你认为哪一幅最好?请结合图像说明理由。

要求70字左右。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时,首先要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一幅图像,然后根据构图要素描述图像,可从人物的表情、动作等方面描述,并阐述自己的理由,注意理由要充分,语言要通顺、简明,字数要在题干规定的范围内。

在解答时要选择自己最有感觉、表达起来条理最清晰、自己的理由又最有说服力的图片。

控烟需要全民参与,推广“控烟手势”的目的就是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劝阻吸烟”的行动中来。

在这样的设想框架之下,可认为第一幅比较好,因为它的劝阻比较含蓄委婉,第二、三幅则稍感强硬,让人难以接受。

当然也可认为第二、三幅比较好,因为后两幅图像在“劝阻”吸烟的同时,还表达了更深层的意义。

它们给烟民们传递了“在公共场所吸烟有损文明”的重要信号,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公共场所劝阻吸烟的队伍当中,最终将禁烟转化为公众的自愿行为和习惯性的约束。

答案(示例)我认为第一幅最好。

第一幅画面中的人物用手掌遮挡住鼻子,并且面带微笑,示意你吸烟“我介意”。

画中人物态度温和,意思明确,易于让对方接受,能最大程度地达到劝阻对方吸烟的目的。

解题方略“读”+“想”结合搞定图画摄影类题1.读画第一步,细致观察画面整体内容,搜索并提取有效信息,看图画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