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中国的古代园林1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七章 我国的古典园林

第七章 我国的古典园林

(二)邻借
(四)俯借
(五)因时而 借、因地而借
(一)远借
三、添景与夹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 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 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有乔木、花卉作中间、 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 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 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 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 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 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一、山
(一)土山 (二)石山 (三)孤峰
二、水
水是最有灵性的,也是最富生命力的。 按着水体运动规律,经人工改造、抽象、 概括,能再现湖面、河流、溪涧、渊潭、 泉瀑等各种水景。
三、动植物
动物是园林中的活动因素,与植物一 起构成了古代园林生机盎然的美景。
四、建筑
(一)厅、堂、馆、斋 (二)楼、阁、亭、台、榭、轩、舫 (三)廊、桥 (四)园墙、园窗、园门
四、岭南园林
(一)梁园 (二)余荫山房 (三)可园 (四)清晖园
第一节 古典园林概述
我国自古就有“知山乐水”的文化渊 源,造园艺术历史悠久,被公认为“世界 园林之母”。我国的造园技术以追求自然 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是我 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
一、我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悠久,大约从公 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后期直到19世纪末 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在3 000余年的漫长的 、不间断的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 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
四、框景、漏景、透景
利用花墙、漏窗、门框、窗框、树干树枝所形成的 框,山洞的洞口框等,有选择地摄取另一空间的景色, 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恰似一幅 嵌于镜框中的图画,称为框景。

最新《中国古代园林》课件共112页PPT

最新《中国古代园林》课件共112页PPT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最新《中国古代园林》课件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1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1

三.建筑与构筑物 建筑是园林的眼睛。园林建筑多分散、穿插、 隐藏于山水景观之间,它可行、可观、可居、可 游,兼具实用和点缀风景等多重功能,使人在有 限的空间内欣赏到无限空间的景色。 (1)厅堂。是园林中主体建筑,为待客或集会的 场所. (2)楼阁。是园林内的高层建筑,多设于厅 堂之后或依山傍水之处。 (3)书房斋馆。多建于偏僻、幽静或高爽之 处,是休息、静养、攻读和存书之处。 (4)榭。是一种三面临水的建筑。多开敞或 设窗扇,供人游憩、眺望、赏鱼、观花等。
北海公园
皇家园林的特点:规模宏大, 皇家园林的特点:规模宏大, 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பைடு நூலகம்真山真水较多, 富丽堂皇,建筑体形高大。 富丽堂皇,建筑体形高大。
拙 政 园 的 长 廊 、 假 山
私家园林的特点:规模较小, 私家园林的特点: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 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 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 的色彩。 的色彩。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特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要造景手法 中国现存著名园林
色、与分类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重点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及构景手法; ☆掌握我国现存主要的皇家园林和苏州园林的主要 特点。
二、古典园林的特色 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造园艺术, 师法自然” 造园艺术 师法自然” 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 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二是每个山水景象 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 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2.分割空间,融于自然 分割空间, 分割空间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 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树木花卉, 树木花卉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 这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现“ 然——这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现“天人合一”的民 这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现 天人合一” 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 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 是具有永恒艺术生命的根本原因。 是具有永恒艺术生命的根本原因。

中国古典园林PPT课件

中国古典园林PPT课件
7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
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 筑。 ❖ 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 环境相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 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 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 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8
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 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排,讲究表现自然。 ❖ 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
20
❖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 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 大成。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 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 的“买卖街”,有象征田园 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 峰夕照, 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 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 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 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 范。
28
29
五、私家园林造园原则及设计手法
设计原则及手法 ❖ 总体布局采取灵活多变
的手法 ❖ 模拟自然山水形象 ❖ 讲究园林的细部处理 ❖ 1)园林布局 ❖ 2)水面处理 ❖ 3)叠山置石 ❖ 4)建筑营构
构景的基本手法 ❖ 抑景 ❖ 添景 ❖ 夹景 ❖ 对景 ❖ 框景 ❖ 漏景 ❖ 借景
30
1)园林布局
❖ 主题多样——全园分为大小不同的若干景区,每区各有主题 ❖ 隔而不塞——各景区之间虽有分隔而不闭塞,彼此空间流通 ❖ 欲扬先抑——运用以小衬大,以暗衬明、以少衬多的手法 ❖ 曲折萦回——从曲折中求得境之深、意之远 ❖ 尺度得当——建筑体量化整为零,造型空透、轻盈 ❖ 余意不尽——采用联想手法,拓宽景域的想像与感受 ❖ 远借邻借——借园外景物补园中不足。有俯借,留出水面反映

中国古典园林 ppt课件

中国古典园林 ppt课件
2.现在多见于一些大的寺 庙之中,看似开放,实则 封闭威严。
隔扇窗(槛窗)
1.隔扇窗安置于槛墙之上,结构 与隔扇门相似,但窗扇尺寸较短, 槛墙的高度与隔扇门的裙板相齐。 隔扇窗通常为四扇或六扇。
2.常见纹样有:步步锦、冰裂纹、 龟背纹、码三箭、万字纹、拐子 纹、盘长纹、灯笼锦等。
3.隔扇窗通常为四扇或六扇。同 一建筑的隔扇窗与隔扇门,往往 阻合安排在建筑的同一界面上
围合空间
墙做围合空间的构件。中国的园林都有围 墙,且具民族特色;比如龙墙,境蜒起伏, 犹如长龙围院,颇有气派。 园中的建筑群又都采用院落式布局,园墙 更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上海豫园, 在五条龙墙,即伏卧龙,穿云龙(口下有 金蟾),双龙抢珠,睡眠龙。将豫园分割 成若干院落。
引导与暗示
藏,不是让人看不到,而是不能一览无余, 是为了更好的露,就像先抑后扬一样,若 是一处美景直白的显露在哪里,可能看一 眼就过去了。 但是若是经过一番寻觅,才会欣赏美景之 美。但同时却又不能没有意思的线索,于 是,顺着墙,就能找到想看的美景了。
中国古典园林
园林
classical garden
Designed BY 想学习
门窗桥墙
园林 Classical garden
门 men

chuang
墙 qiang
桥 qiao
园林 Classical garden

从形制来说,分为棋盘版门, 镜面版门,格子门,隔扇门。
园林 Classical garden
2.隔扇门从两扇发展为四 扇,中间活动,外面两 扇固定。
3.多隔扇的排列增加了房 屋的采光面积,使得此 形式流传许久。
园林 Classical garden

第七章中国古典园林

第七章中国古典园林

一园。有“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不仅引进全国的美景,还
在园中仿造西洋美景,如著名的“大水法”。颐和园中的
“谐趣园”仿自无锡“寄畅园”,而西堤六桥则是西湖苏
堤六桥的翻版。

2.江南私家园林的特点
• (1)个性鲜明,主题突出。

江南私家园林是官绅商贾们府邸的扩展和延伸,因此
造园因地而异,风格因人而异。
• (2)小巧别致,色彩淡雅。
木,以供统治者享受。

秦汉时期,我国古代园林建造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逐渐
丰富起来,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园林建造艺术转折时期.

隋唐以后,我国古代造园艺术达到了高峰。

明代中叶以后,私人造园高潮迭起,涌现出计成等一
批卓有成就的园林建筑专家。

清代时,我国园林建筑形成了北京地区、江南地区、岭
• (6)亭。是一种没有门窗、四面开敞的小型建筑。亭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富民族特色,造景功能极强,正所谓 “有亭即成景”。
• (7)廊。廊是有顶无墙的带形建筑。它不仅是联系建 筑和景物的通道,而且因其蜿蜒曲折,高低起伏,生动活 泼,是颇具观赏性的民族建筑。

4.植物

花草树木犹如园林的毛发。

首先,它具有构景作用,其色彩、姿态无不给人以柔情万千,绚丽多姿的美感。
依山而建。佛香阁高41米,为全园的最高点,是颐和园的
象征。在此眺望昆明湖,开阔的湖面、远处的西山尽收眼
底。排云殿极具皇宫的豪华气派。

万寿山下昆明湖畔有著名的长廊。它长达728米,共分
273间,上有精美绘画14000余幅。长廊迂回蜿蜒,如同彩
带一般将勤政区、居住区、游览区连为一体。

中国古典园林史-PPT课件

中国古典园林史-PPT课件

• 狶韦,黄帝:《淮南子》昆仑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 寸。县圃:在昆仑之中,是其蔬圃· · · 足证地位优越,面积广袤· · · 为我国造园 之始。 • 《山海经》淮江之间,唯帝之园圃 • 《穆天子传》春山之泽,水清出泉,温和无风,飞鸟百兽之所饮,先王之谓 县圃也是天然的温泉场, • 帝尧:设“虞人”(官职)掌山泽,苑圃,田猎之事。(是我国最早设置掌 管苑圃专官) • 舜:因封伯益辅助大禹治水有功,因任命其为虞官,专管草木、鸟兽之事。 造园艺术,由自然向建筑美转化。 • 周文王:以民为台,为沼。圃中台池禽兽无不具备。 • 战国:诸侯皆有圃,齐宣王的圃方圆有四十里,规模最大。 • 秦:统一六国后,在长安西修建上林苑,(阿房宫即是苑内最先建的前殿, 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 · · 详见杜牧的《阿房宫赋》) • 汉:汉高祖刘邦命萧相国萧何营建未央宫;汉文帝筑建思贤园;梁孝王(文 帝次子)筑东苑;汉武帝扩建上林苑(建章宫等),详查《汉官典取》;宣 帝筑乐游园,基地最高,登台视景宽阔;茂陵富人袁广汉于北邙山下筑园, 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其内。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 建 筑壮丽,开创私人园林之先例。后来袁广汉被罪诛,园林没为官园,鸟兽草 木都移入了上林苑。其他园林:樊川苑,博望苑,灵昆苑等等。详见《西京 杂记》。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象征意味与宗教影响大有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浸润在宗教之中儒道佛三教并存长期作为国家政治的灵魂是生于斯的每一个知识分子不可回避的现实故成就大的文人都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中国古典园林史
1954年,国际园景建筑家召开第四次会议,英国造园家杰克利把世界造园 体系归纳为三个体系:中国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西亚体系:巴比伦,埃及,古波斯,后来阿拉伯人继承了成为伊斯兰园 林的主要传统。欧洲体系:较多吸收西亚风格) 中国园林的三个源头:囿,台,园圃 【囿,台,园圃三种形式可以说是皇家园林的前身,因其都是统治者为了 通神,享乐,炫耀权力而造】

《中国古典园林》课件

《中国古典园林》课件

《中国古典园林》PPT课 件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们代表了中国人对自然和美的 独特理解,展示了古代建筑与园林艺术的精湛结合。
背景介绍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它们起源于中国古代贵族的私人住宅,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皇家园林 和文化名胜。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 小巧精致
中国古典园林通常占地面积不大,但设计精妙,能充分展现空间的美感。
欣赏中国古典园林
1
细细品味
漫步于园林中,欣赏静谧的景致,感受园林独有的美。
2
了解背后的文化
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历史与文化意义,深入感受其机记录下来,留下珍贵的回忆。
结论和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的独特理解, 也代表了古代建筑和园林艺术的高度成就。通过欣赏和学习古典园林,我们 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2 假山水景
园林中常常会有人工的山水景观,利用山石、水池和植物创造出宛如仙境般的景致。
3 意境深远
园林通过布局、灯光等手法,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能引人入胜,意境深远。
著名的中国古典园林
拙政园
苏州的著名古典园林之一,以其 雅致的设计和精湛的园艺技术而 闻名于世。
颐和园
位于北京的皇家园林,是中国古 代皇家园林中最大、最保存完好 的一座。
拙政园
苏州的著名古典园林之一,以其 独特的各种景观和精致的园林设 计吸引了无数游客。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原则
天人合一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与自然的融合,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巧妙运用错落有致的空间安排
通过合理利用空间,创造出多样的景观,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重视水池、假山和园林建筑的搭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三、中国古代园林分类
(一)按占有者身份分 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 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 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 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5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 按照园林基址选择和开发的不同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 然山水园。
• 如果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 则主要有三个类型:私家园林、皇家园 林、寺观园林。
• 按照地区加以分类:北方园林、江南 园林、岭南园林。
6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特色与分类
7
一、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19
• 殿宇僧寺往往因山就水,架岩跨涧。 布局上讲究曲折幽致,高低错落。因此, 这类寺观不仅成了自然风景的点缀,其 本身也无异于园林。因此,在许多自然 风景优美的地带,便有了寺观作为宗教 基地和接待场所,相应地也有了道路等 基础设施。
• 于是,以宗教信徒为主的香客、以文 人名士为主的游客纷至沓来。自此以后, 远离城市的名山大川逐渐形成了原始型 旅游的风景名胜区。佛寺和道观,便成 为这些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观的主体和 20
1、殷商时期(起源):园林的最初的形式是囿。 囿是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
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如周文王“灵囿”。
2、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 为代表的布局初步形成。 特点(利用自然): (1)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猎游乐的内容; (2)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苑中有宫, 宫中有苑,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
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上林苑
8
9
3、魏晋南北朝(转折期):园林开始崇尚自然,私家 园林出现。
私园已从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到模仿自然环境的阶段, 筑山造洞和栽培植物的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造园的主 导思想侧重于追求自然情致,如北魏张伦在宅园中“造 景阳山,有若自然”,产生了“自然山水园”。
佛教自东汉传入,盛行于魏晋,南朝梁武帝将其晋孝武帝的太元九 年(384年)来到庐山,流连于此地的山清水 秀,遂在江州刺史的帮助下建寺营居,这就是 庐山的第一座佛寺——东林禅寺。
• 慧远在庐山一住三十年,聚徒讲学,成为 东南佛教的宗师。慧远还组织一个社团名叫 “白莲社”,参加的有佛教徒、玄学家、儒生 共123人。他们除了讲论佛学,探讨玄理之外, 也在慧远的影响下品玩山水风景,自己营建园 林别墅。莲社成员以他们很高的文学修养、艺 术趣味和鉴赏自然美的能力,对于当时南方私 家园林艺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他们所经营的园林,也可视为后世文人园林的 21 滥觞。
12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 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 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 客观规律。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 规律。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 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水池常作 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 然。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 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
植物园、动物园等,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
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
及休养胜地。
4
园 冶
中国古代造园专著 《园冶》封面 由兴造论和园说两篇组成。
《兴造论》突出强调“因、借、体、宜”原则的 重要性。园说分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 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部分。
10
4、隋唐宋: (1)皇家宫苑继续扩大发展
隋:西苑;唐:长安城;宋:艮岳——将模写山 水推向顶峰
(2)风景游览地开始形成:杭州西湖 (3)私家园林兴盛:写意山水得到发展。
唐朝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宋代的网师园。
11
5、明清:园林艺术成就达到顶峰
(1)皇家园林规模庞大:圆明园、北海、颐和园 (2)私家园林空前发展:拙政园、留园、个园、瘦西湖 (3)园林创作理论化:计成《园冶》,对造园艺术具有指导性作用
17
2.私家园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 园林。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 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 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上海 的豫园等。
18
3.寺院园林
• 在荒无人烟的山野地带营建寺观又必 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靠近水源以 便获得生活用水;二是靠近树林以便采 薪;三是地势向阳背风、易于排洪,小 气候良好。但凡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地段 也就是风景比较好的部位,寺观建筑也 就必然会以风景建筑的面貌出现。
13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 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 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
14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 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人工的山,石纹、石洞、 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 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所有建筑, 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 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 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 效果。
第七章
中国的古代园林
1
会写“园”的繁体字吗?
2
→ 假山


花草
水 池 树木
3
古典园林文化
中国园林、山水画、烹饪和京剧并称“中国文化四绝”。
• 中国园林:是为游览观赏、起居理事、
读书养性等而建的包括山、水、石、动 植物与厅、堂、馆、榭、轩、楼、台、 阁、亭、廊、路、桥等各种建筑物的综 合建筑群。
15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 然。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 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其意 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 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 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