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欣赏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四大园林PPT课件

颐和园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保护了 园内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为后人 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03 拙政园
CHAPTER
历史沿革与基本布局
历史沿革
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之一,经历了多次修 缮和扩建。
基本布局
拙政园布局典雅,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三,各种亭台轩 榭多临水而筑。
通过修缮、维护、管理等措施,保持 了园林的历史风貌和艺术特色,确保 了其长期保存和永续利用。
此外,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推向世界舞台, 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
谢谢
THANKS
园林艺术特色分析
借鉴江南园林艺术
避暑山庄在园林艺术上借鉴了江 南园林的精华,如运用叠石理水、
植物配置等手法,营造出富有诗 意的山水画卷。
融合北方建筑风格
避暑山庄的建筑则融合了北方的建 筑风格,注重色彩的运用和细节的 雕刻,显得庄重而华丽。
创新园林布局
避暑山庄在园林布局上也有所创新, 将宫殿区与苑景区有机结合,形成 了“前宫后苑”的独特布局。
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体 现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独特风格和 精湛技艺。
旅游文化资源
颐和园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 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历史文化遗产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 化、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
文化内涵
留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蕴含着 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其建筑布局、 景观设置和装饰艺术等方面都体现了中国传 统文化的精髓和审美情趣。
03 拙政园
CHAPTER
历史沿革与基本布局
历史沿革
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之一,经历了多次修 缮和扩建。
基本布局
拙政园布局典雅,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三,各种亭台轩 榭多临水而筑。
通过修缮、维护、管理等措施,保持 了园林的历史风貌和艺术特色,确保 了其长期保存和永续利用。
此外,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推向世界舞台, 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
谢谢
THANKS
园林艺术特色分析
借鉴江南园林艺术
避暑山庄在园林艺术上借鉴了江 南园林的精华,如运用叠石理水、
植物配置等手法,营造出富有诗 意的山水画卷。
融合北方建筑风格
避暑山庄的建筑则融合了北方的建 筑风格,注重色彩的运用和细节的 雕刻,显得庄重而华丽。
创新园林布局
避暑山庄在园林布局上也有所创新, 将宫殿区与苑景区有机结合,形成 了“前宫后苑”的独特布局。
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体 现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独特风格和 精湛技艺。
旅游文化资源
颐和园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 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历史文化遗产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 化、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
文化内涵
留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蕴含着 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其建筑布局、 景观设置和装饰艺术等方面都体现了中国传 统文化的精髓和审美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共34页PPT资料

山区位于山庄西北部,面积443.5万平方米。山区占了整个园林面积 的4/5。从西北部高峰到东南部湖沼、平原地带,相对高差180米,形 成了群峰环绕、色壑纵横的景,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最引人注目 的是遥相对立的两个山峰上的亭子,一个叫“南山积雪”,一个叫“四面云 山”。在亭子上远眺,山庄的各风景点,山庄外的几座大庙,以及承德 市区,周围山上的奇峰怪石,都可以一览无余。在另一座山峰上还有一 座亭子叫“锤峰落照”,在这里磬锤峰首先映入眼帘,每当夕阳西照,磬 锤峰被红霞照得金碧生辉,故名“锤峰落照”。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冬日下的承德避暑
山庄显得干净肃穆。宫殿区的建筑虽然严格恪守“天子 身居九重”之制,但却具有北方四合院朴素简洁的特色, 不用黄琉璃瓦,代以灰瓦盖顶青砖砌墙,使宫殿区的建 筑与整个山庄的建筑风格相一致,显得既古朴,又淡雅。
避暑山庄周围寺庙共占地47.2万平方米,博仁寺、博善寺、普乐寺、 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广缘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广安 寺、罗汉堂、殊像寺等12座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喇嘛寺庙群,是清政 府为安抚中国西北蒙、藏等少数民族,加强边疆管理而建造的皇家寺庙。 寺庙之集中,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湛,寺庙中大量佛像、祭器制造技艺 之高超,使其成为藏传佛教圣地之一。
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的气势高贵是有的,但
从风景审美的角度言,比不上江南的娟秀宜人 和楚楚动人,更缺乏西子湖的水灵和妩媚。它 给我的感觉是比较“粗”。
承 德 避 暑 山 庄 篇
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 处理政务的场所。与北京故宫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 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 风光,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避暑山庄分 为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
中国古典园林 ppt课件

2.现在多见于一些大的寺 庙之中,看似开放,实则 封闭威严。
隔扇窗(槛窗)
1.隔扇窗安置于槛墙之上,结构 与隔扇门相似,但窗扇尺寸较短, 槛墙的高度与隔扇门的裙板相齐。 隔扇窗通常为四扇或六扇。
2.常见纹样有:步步锦、冰裂纹、 龟背纹、码三箭、万字纹、拐子 纹、盘长纹、灯笼锦等。
3.隔扇窗通常为四扇或六扇。同 一建筑的隔扇窗与隔扇门,往往 阻合安排在建筑的同一界面上
围合空间
墙做围合空间的构件。中国的园林都有围 墙,且具民族特色;比如龙墙,境蜒起伏, 犹如长龙围院,颇有气派。 园中的建筑群又都采用院落式布局,园墙 更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上海豫园, 在五条龙墙,即伏卧龙,穿云龙(口下有 金蟾),双龙抢珠,睡眠龙。将豫园分割 成若干院落。
引导与暗示
藏,不是让人看不到,而是不能一览无余, 是为了更好的露,就像先抑后扬一样,若 是一处美景直白的显露在哪里,可能看一 眼就过去了。 但是若是经过一番寻觅,才会欣赏美景之 美。但同时却又不能没有意思的线索,于 是,顺着墙,就能找到想看的美景了。
中国古典园林
园林
classical garden
Designed BY 想学习
门窗桥墙
园林 Classical garden
门 men
窗
chuang
墙 qiang
桥 qiao
园林 Classical garden
门
从形制来说,分为棋盘版门, 镜面版门,格子门,隔扇门。
园林 Classical garden
2.隔扇门从两扇发展为四 扇,中间活动,外面两 扇固定。
3.多隔扇的排列增加了房 屋的采光面积,使得此 形式流传许久。
园林 Classical garden
隔扇窗(槛窗)
1.隔扇窗安置于槛墙之上,结构 与隔扇门相似,但窗扇尺寸较短, 槛墙的高度与隔扇门的裙板相齐。 隔扇窗通常为四扇或六扇。
2.常见纹样有:步步锦、冰裂纹、 龟背纹、码三箭、万字纹、拐子 纹、盘长纹、灯笼锦等。
3.隔扇窗通常为四扇或六扇。同 一建筑的隔扇窗与隔扇门,往往 阻合安排在建筑的同一界面上
围合空间
墙做围合空间的构件。中国的园林都有围 墙,且具民族特色;比如龙墙,境蜒起伏, 犹如长龙围院,颇有气派。 园中的建筑群又都采用院落式布局,园墙 更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上海豫园, 在五条龙墙,即伏卧龙,穿云龙(口下有 金蟾),双龙抢珠,睡眠龙。将豫园分割 成若干院落。
引导与暗示
藏,不是让人看不到,而是不能一览无余, 是为了更好的露,就像先抑后扬一样,若 是一处美景直白的显露在哪里,可能看一 眼就过去了。 但是若是经过一番寻觅,才会欣赏美景之 美。但同时却又不能没有意思的线索,于 是,顺着墙,就能找到想看的美景了。
中国古典园林
园林
classical garden
Designed BY 想学习
门窗桥墙
园林 Classical garden
门 men
窗
chuang
墙 qiang
桥 qiao
园林 Classical garden
门
从形制来说,分为棋盘版门, 镜面版门,格子门,隔扇门。
园林 Classical garden
2.隔扇门从两扇发展为四 扇,中间活动,外面两 扇固定。
3.多隔扇的排列增加了房 屋的采光面积,使得此 形式流传许久。
园林 Classical garden
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园林中的不同路径、回廊与桥梁
所谓理水,就是引水为池,在有限的空间 里营建灵动的水系。 理水的方法: 1、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水加以掩映用 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觉效 果。 2、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之间,或架曲折的石 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増加景深和空间层次 ,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3、破,水面很小时,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 、犬牙交错并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 是一洼水池,也令其有深邃山野风致。
人化自然
审美观念
人作与天开 |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年 级:高一
学 科:美术(人美版)
明·汤显祖《牡丹亭》中有句“不到园林,怎知春 色如许。”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件艺术品, 建筑、山、水、花木 巧妙组合, “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 林泉之趣” 一山一石,耐人寻味。
古典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 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 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 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园林与绘画、文学的关系 “画中与诗情,园林参画意”。 山水画是画家书写情思的媒介。无论是中国
画或是园林艺术境界的显现,绝不是对客观自然的 机械描摹,而是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
东园图卷(局部) 中国画(手卷) 文徵明 明
中国园林把中国画以三维空间的形式复现到 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国画中经常使用“咫尺之图, 写千里之景”,这给园林创作以极大启示。
中国园林巧用建筑的平面布局,间隔以山, 水,树,石,桥等追求曲径通幽,以小见大,以简 代繁在有限中体味无限的美学境界,在具体造园技 巧上讲究巧于因借。“因”主是依据地理和内外风 景特征,用人工设施来引导赏景。“借”是借景入 园、纳景入室、取景入眼,用远借、邻借、仰借、 俯借,应时而借的手法,将园林的空间无限扩展, 让想像可以自由延伸。
所谓理水,就是引水为池,在有限的空间 里营建灵动的水系。 理水的方法: 1、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水加以掩映用 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觉效 果。 2、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之间,或架曲折的石 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増加景深和空间层次 ,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3、破,水面很小时,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 、犬牙交错并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 是一洼水池,也令其有深邃山野风致。
人化自然
审美观念
人作与天开 |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年 级:高一
学 科:美术(人美版)
明·汤显祖《牡丹亭》中有句“不到园林,怎知春 色如许。”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件艺术品, 建筑、山、水、花木 巧妙组合, “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 林泉之趣” 一山一石,耐人寻味。
古典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 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 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 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园林与绘画、文学的关系 “画中与诗情,园林参画意”。 山水画是画家书写情思的媒介。无论是中国
画或是园林艺术境界的显现,绝不是对客观自然的 机械描摹,而是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
东园图卷(局部) 中国画(手卷) 文徵明 明
中国园林把中国画以三维空间的形式复现到 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国画中经常使用“咫尺之图, 写千里之景”,这给园林创作以极大启示。
中国园林巧用建筑的平面布局,间隔以山, 水,树,石,桥等追求曲径通幽,以小见大,以简 代繁在有限中体味无限的美学境界,在具体造园技 巧上讲究巧于因借。“因”主是依据地理和内外风 景特征,用人工设施来引导赏景。“借”是借景入 园、纳景入室、取景入眼,用远借、邻借、仰借、 俯借,应时而借的手法,将园林的空间无限扩展, 让想像可以自由延伸。
中国古典园林精品课件

国际交流与合作
举办国际展览
通过举办中国古典园林国际展览,展示中国园林的魅力,加强国 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学术交流
推动国内外园林学术交流,共同研究古典园林的历史、艺术和科学 价值。
合作项目
参与国际园林合作项目,引进国外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同时向 世界推广中国古典园林。
THANKS
感谢观看
环境教育与生态保护
环境教育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生态平衡。 通过游览和欣赏古典园林,人们可以了解和认识到保 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
生态保护
在保护和修复古典园林的过程中,应注重生态保护。 合理利用园林中的植物、水体等资源,维护生物多样 性,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 ,通过推广生态友好的园林管理方式,可以为现代城 市绿化和生态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颐和园
总结词
皇家园林的代表,以湖景为主,建筑宏伟壮 丽。
详细描述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是中国皇家园林 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北京最大的皇家园林 。园内以湖景为主,水面约占三分之二,建 筑宏伟壮丽,主要景点有万寿山、昆明湖、 十七孔桥等。颐和园的特色在于其运用了丰 富的建筑和景观元素,如长廊、石舫、宝塔
设置在池边、路旁等处,既可以起到 安全防护的作用,也可以作为景观的 一部分。
灯具
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成各种形态的灯具 ,提供照明的同时也作为景观的一部 分。
03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 手法
空间布局
空间层次感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注重 层次感,通过设置屏障、假山 、回廊等元素,使空间产生深
远感。
轴线对称
园林中的建筑、水池、花木等 常以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形 成稳重、严谨的格局。
中国古典园林精品课件

中国古典园林深受儒家、道家等哲学 思想的影响,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理念。
园林中的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 都寓含着哲学思想的内涵,如“天人 合一”、“道法自然”等。
园林与民俗文化
中国古典园林中融入了许多民俗文化的元素,如民间传说、地方戏曲、节庆活动 等。
通过这些民俗文化元素的呈现,园林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重要载 体,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
园门、园窗与园墙
01
园门
园门是园林中的入口建筑,具有标志性和装饰性。其造型和风格多种多
样,如牌坊式、宫殿式、屋宇式等,通过园门的设置可以营造出不同的
空间感和视觉效果。
02
园窗
园窗是园林中的通风口部以上的构建部分,具有通风和装饰的作用。其
造型和风格也多种多样,如花窗、漏窗、空窗等,通过园窗的设置可以
狮子林
总结词
以叠石为主的私家园林,山石奇特,布局精巧。
详细描述
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也 是以叠石为主的私家园林。园内山石奇特,叠石成峰 ,布局精巧。主要景点有狮子峰、九曲桥等,是集江 南园林艺术之大成的杰作。
THANK YOU
详细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在布局上注重整体性和统一性,强调“山水为主、建筑为辅”的原则。园林中的建筑、山石、水体 、植物等元素相互呼应,形成有机的整体。构图上则运用对比、对称、平衡等手法,创造出层次丰富、变化多样 的空间感。
借景与对景
总结词
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造园手法,通过对周围自然景观的借用,使园内景色与园外景色融为一 体,扩大视觉范围。对景则是通过设置观景点,将某一景点作为对景,形成视觉焦点。
VS
园林建筑陈设
园林建筑中的陈设主要包括家具、灯具、 器皿等。通过选择合适的陈设品,可以营 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和风格特点。同时, 陈设品的摆放位置和数量也需要根据空间 的功能和需求进行合理安排。
园林中的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 都寓含着哲学思想的内涵,如“天人 合一”、“道法自然”等。
园林与民俗文化
中国古典园林中融入了许多民俗文化的元素,如民间传说、地方戏曲、节庆活动 等。
通过这些民俗文化元素的呈现,园林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重要载 体,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
园门、园窗与园墙
01
园门
园门是园林中的入口建筑,具有标志性和装饰性。其造型和风格多种多
样,如牌坊式、宫殿式、屋宇式等,通过园门的设置可以营造出不同的
空间感和视觉效果。
02
园窗
园窗是园林中的通风口部以上的构建部分,具有通风和装饰的作用。其
造型和风格也多种多样,如花窗、漏窗、空窗等,通过园窗的设置可以
狮子林
总结词
以叠石为主的私家园林,山石奇特,布局精巧。
详细描述
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也 是以叠石为主的私家园林。园内山石奇特,叠石成峰 ,布局精巧。主要景点有狮子峰、九曲桥等,是集江 南园林艺术之大成的杰作。
THANK YOU
详细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在布局上注重整体性和统一性,强调“山水为主、建筑为辅”的原则。园林中的建筑、山石、水体 、植物等元素相互呼应,形成有机的整体。构图上则运用对比、对称、平衡等手法,创造出层次丰富、变化多样 的空间感。
借景与对景
总结词
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造园手法,通过对周围自然景观的借用,使园内景色与园外景色融为一 体,扩大视觉范围。对景则是通过设置观景点,将某一景点作为对景,形成视觉焦点。
VS
园林建筑陈设
园林建筑中的陈设主要包括家具、灯具、 器皿等。通过选择合适的陈设品,可以营 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和风格特点。同时, 陈设品的摆放位置和数量也需要根据空间 的功能和需求进行合理安排。
人教版八下美术 5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课件 (共35张PPT)

小结:无论是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还是寺观园林,
空间是有限的。因此,在整体布局上,因地制宜、 主次分明;每个方向都能引人遐思,多少采用了对 比、衬托、隔景、框景、借景等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经典案例赏析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拙政园的梧竹幽居亭 西湖的三潭印月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与谁同坐轩:该轩依水而筑,构
类型二
苏州留园一角
私家园林
苏州留园 留园是中 国著名古 典园林, 与苏州拙 政园、北 京颐和园、 承德避暑 山庄并称 中国四大 名园代表 清代风格, 位于苏州, 以建筑艺 术精湛著 称。著名 的留园三 绝“冠云 峰、楠木 殿、及殿 内鱼化石。
楠木殿
冠云峰
鱼化石
山西五台山 ---塔院寺
古典园林分类 三 寺观园林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古典园 林的种类及代 表作品 了解中西园林的 不同 教学难点 :中国 古典园林在造 景手法和审美 追求上 的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的 特点
凡尔赛宫 和 佛罗伦萨
西方园林 整齐划一、 图案均衡 对称,以 人工美风 格为主。
苏州留园
• 中国古典园林是具有诗情画意般的自然山 水式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
小结
中国古代园林深受绘画、诗词等艺术的影响, 带有浓厚的诗情画意,无数的能工巧匠、文人 墨客凭借诗意的蔓延和画的意境,把大自然中 的亭台、楼榭、山石、水流、植物书写的浪漫 唯美,若驻足园中,景色变化不断,步移景换; 空间渗透与层次变化,令人留连忘返。
互动探讨
中国古典园林运用了哪些 造景手法?
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
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苏州园林拙政园 中的枇杷园
苏州拙政园的 梧竹幽居亭
中国古典园林精品课件

无为而治
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园林设计中 注重顺应自然规律,不刻意追求人工 雕琢。
佛教文化对园林设计的启示和影响
心境宁静 佛教文化追求心境宁静,园林设计中注重营造宁静的氛围,使游 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
禅意元素
佛教文化中的禅意元素在园林设计中也有所应用,通过运用禅宗的 符号和元素,营造出具有禅意的景观空间。
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追求“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它运用多种造园手 法,如借景、堆山、理水、植物配置等,创造出丰 富多彩的景观。同时,中国古典园林还注重文化内 涵的体现,通过园林布局、建筑风格、文化内涵等 方面展示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发展历程与背景
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商周时期的囿、台、园圃到汉唐 时期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再到宋元明清时期的园林高峰期,形成了丰富多彩 的园林风格和流派。
背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 中,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建设成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同时,随着文人画的 发展,山水画和园林艺术相互融合,进一步推动了园林艺术的发展。
代表作品与风格
代表作品
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包括颐和园、拙政园、留园等。这 些园林各具特色,展示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髓。
古典园林建筑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以传统建 筑为主,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 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园林风格。
地域特色
不同地域的古典园林建筑风格各 有特色,如江南园林建筑风格以 轻盈、秀美、典雅为主,而北方 园林建筑风格则以雄浑、粗犷、
壮丽为主。
文化内涵
古典园林建筑风格承载了丰富的 文化内涵,如儒家思想、道家思 想、佛教文化等,体现了中国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7
拙 政 园 浮 翠 阁
58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与 谁 同 坐 ? 明 -----月? 苏清 轼风 ? 我 ?
59
拙政园听雨轩庭院
60
观看、聆听、感受
?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苏州园林,看一下 那里的竹影白墙,聆听一下优雅的音 乐,感受一下每一个角落里蕴含着的 诗、词、歌、赋。
61
4、建筑
48
4、建筑
个园 ——长廊
49
4、建筑
狮子林的单面廊
50
网师园的单面廊
4、建筑
51
4、建筑
沧浪亭的复廊
52
4、建筑
拙政园水廊
53
4、建筑
沧浪亭爬山长廊
54
4、建筑
小瀛洲 —— 九曲桥
55
4、建筑
小瀛洲 —— 亭桥
56
?阁 ? 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有“五
步一楼,十步一阁”。阁是一种小楼,形 状与楼相似,但四面开窗,比楼更为轻巧 多变。
情景交融
拙政园
12
网师园
玲珑素雅 细腻精美
13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2、私家园林
特点: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 小巧玲珑,且居住和游览合一。园林色彩 淡雅素净,表现主人悠游林下,寄情于山 水之中的心态。
14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
1、叠石 2、理水 3、植物 4、建筑
15
? 叠石 ? 采用各种造型、纹理、色泽的石材,以小
22
独立观赏景石 留园冠云峰
?叠石
23
2、理水 以小尺度体现河、湖、
溪、涧、泉、瀑等景象。
拙政园中部水景
24
2、理水
拙 政 园 中 部 水 景
25
2、理水
拙政园水景
26
留园中部水景
27
3 、植物 ? 植物作为苏州园林不可或缺的因素,能单
独形成优美的纯植物景观,也可作为配景 来衬托建筑山石。
28
3、植物
枇 杷 园
29
3、植物
香 洲
30
3、植物
闻 木 樨 香 轩
31
3、植物
海 棠 春 坞
3、植物
芙 蓉 榭
33
4 、建筑
? 墙、窗、亭、廊、阁
34
4、建筑
? 墙 、窗(隔而未隔,移步换景) 隔景、框景、借景
35
留园古木交柯漏窗
36
4、建筑
利用洞门、空窗的边框作为框景的画框,形成十 分诱人的风景画面。
37
4、建筑
漏窗,又名花窗,是窗洞内有漏空图案的窗。
38
漏窗
4、建筑
39
4、建筑
沧浪亭漏窗
40
藕园漏窗
4、建筑
41
4、建筑
拙政园漏窗
42
4、建筑
?亭 起“点景”与“引景”作用
43
沧浪亭
44
4、建筑
拙政园荷风四面亭
45
4、建筑
拙政园梧竹幽居亭
46
狮子林卧云室亭
47
?廊
“引”且“观”的建筑 分单廊、复廊、直廊、曲廊
第五单元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1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皇家园林 2、私家园林 3、寺观园林
2
问题一:你知道颐和园吗? 你去过颐和园吗?如果送 你去颐和园,你最想看到 的是哪些景色?
3
颐和园
规模浩大、面积广阔
建设恢宏、金碧辉煌,尽显帝王气派
4
北海公园
规模宏大 雍容华贵
5
万寿山
6
颐和园十七孔桥
7
功能齐全
颐和园苏州街
8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皇家园林 特点:规模宏大,真山真水 较多,园中建筑色彩金碧辉 煌,建筑体形高大,表现了 封建帝王拥有四海的权威。
9
问题二:你还记得《苏州园 林》吗?《苏州园林》中提 到的园林特点有哪些?
10
拙政园
淡雅素净
11
建筑小巧玲珑 寓情于景
尺度创造峰、峦、岭、岫、洞、谷、悬岩、 峭壁的形象,是真山的抽象化、典型化, 缩移摹写。能在很小的地段上展现咫尺山 林的局面,幻化千岩万壑的气势,并形成 了多种堆叠风格。
16
狮子林中部石岸
?叠石
17
个园春山
?叠石
18
个园夏山
?叠石
19
个园秋山
?叠石
20
?叠石 个 园 冬 山
21
?叠石
静 心 斋 北 假 山
拙 政 园 浮 翠 阁
58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与 谁 同 坐 ? 明 -----月? 苏清 轼风 ? 我 ?
59
拙政园听雨轩庭院
60
观看、聆听、感受
?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苏州园林,看一下 那里的竹影白墙,聆听一下优雅的音 乐,感受一下每一个角落里蕴含着的 诗、词、歌、赋。
61
4、建筑
48
4、建筑
个园 ——长廊
49
4、建筑
狮子林的单面廊
50
网师园的单面廊
4、建筑
51
4、建筑
沧浪亭的复廊
52
4、建筑
拙政园水廊
53
4、建筑
沧浪亭爬山长廊
54
4、建筑
小瀛洲 —— 九曲桥
55
4、建筑
小瀛洲 —— 亭桥
56
?阁 ? 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有“五
步一楼,十步一阁”。阁是一种小楼,形 状与楼相似,但四面开窗,比楼更为轻巧 多变。
情景交融
拙政园
12
网师园
玲珑素雅 细腻精美
13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2、私家园林
特点: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 小巧玲珑,且居住和游览合一。园林色彩 淡雅素净,表现主人悠游林下,寄情于山 水之中的心态。
14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
1、叠石 2、理水 3、植物 4、建筑
15
? 叠石 ? 采用各种造型、纹理、色泽的石材,以小
22
独立观赏景石 留园冠云峰
?叠石
23
2、理水 以小尺度体现河、湖、
溪、涧、泉、瀑等景象。
拙政园中部水景
24
2、理水
拙 政 园 中 部 水 景
25
2、理水
拙政园水景
26
留园中部水景
27
3 、植物 ? 植物作为苏州园林不可或缺的因素,能单
独形成优美的纯植物景观,也可作为配景 来衬托建筑山石。
28
3、植物
枇 杷 园
29
3、植物
香 洲
30
3、植物
闻 木 樨 香 轩
31
3、植物
海 棠 春 坞
3、植物
芙 蓉 榭
33
4 、建筑
? 墙、窗、亭、廊、阁
34
4、建筑
? 墙 、窗(隔而未隔,移步换景) 隔景、框景、借景
35
留园古木交柯漏窗
36
4、建筑
利用洞门、空窗的边框作为框景的画框,形成十 分诱人的风景画面。
37
4、建筑
漏窗,又名花窗,是窗洞内有漏空图案的窗。
38
漏窗
4、建筑
39
4、建筑
沧浪亭漏窗
40
藕园漏窗
4、建筑
41
4、建筑
拙政园漏窗
42
4、建筑
?亭 起“点景”与“引景”作用
43
沧浪亭
44
4、建筑
拙政园荷风四面亭
45
4、建筑
拙政园梧竹幽居亭
46
狮子林卧云室亭
47
?廊
“引”且“观”的建筑 分单廊、复廊、直廊、曲廊
第五单元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1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皇家园林 2、私家园林 3、寺观园林
2
问题一:你知道颐和园吗? 你去过颐和园吗?如果送 你去颐和园,你最想看到 的是哪些景色?
3
颐和园
规模浩大、面积广阔
建设恢宏、金碧辉煌,尽显帝王气派
4
北海公园
规模宏大 雍容华贵
5
万寿山
6
颐和园十七孔桥
7
功能齐全
颐和园苏州街
8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皇家园林 特点:规模宏大,真山真水 较多,园中建筑色彩金碧辉 煌,建筑体形高大,表现了 封建帝王拥有四海的权威。
9
问题二:你还记得《苏州园 林》吗?《苏州园林》中提 到的园林特点有哪些?
10
拙政园
淡雅素净
11
建筑小巧玲珑 寓情于景
尺度创造峰、峦、岭、岫、洞、谷、悬岩、 峭壁的形象,是真山的抽象化、典型化, 缩移摹写。能在很小的地段上展现咫尺山 林的局面,幻化千岩万壑的气势,并形成 了多种堆叠风格。
16
狮子林中部石岸
?叠石
17
个园春山
?叠石
18
个园夏山
?叠石
19
个园秋山
?叠石
20
?叠石 个 园 冬 山
21
?叠石
静 心 斋 北 假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