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优秀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子儿吐吐》

合集下载

中班《子儿吐吐》教学反思

中班《子儿吐吐》教学反思

中班《子儿吐吐》教学反思子儿吐吐这本绘本怎样设计教案首先写教学目标,现在是课改阶段上课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然后分析教材:重点和难点三教具四教学方法五教学过程,可分详案和简案,详案要设想每句话怎么讲比较麻烦,简案只要写一下时间安排,和每部分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六板书提纲七教学反馈这样的教案就比较完整,也能及时地总结问题。

我认为写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确立教学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万不能小看了这部分,否则上课就会漫无目的,效果比较差。

小班种子的秘密教案活动目标1.与同伴分享认识的种子,知道种子的主要作用。

2.结合绘本图画讨论“肚子里的种子能不能长大”,了解种子的生长条件。

3.在互动小游戏中产生探索种子秘密的兴趣。

活动准备1.幼儿胸前贴有写上名字的胸牌;标有“yes”和“no”的空白展板两块。

2.食品及餐盘;ppt及播放设备;小花盆和魔豆。

活动环节1.品尝食品,寻找“种子”(1)交代品尝要求。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食品给小朋友吃,品尝的时候魏老师有两点小要求:第一,注意安全,尤其是使用牙签的时候。

注意卫生,吃完将垃圾放在旁边的空盘子里;第二,在吃东西的时候如果发现了“种子”,请把种子收集好送给老师。

能不能做到?(2)分组品尝食品,寻找种子。

2.分享“秘密”,了解种子的作用(1)说说自己认识的植物种子。

师:你们收集到的是哪种植物的种子?它的子儿就是它的种子吗?师:有的人品尝了火龙果,发现火龙果的种子了吗?师:还有人吃的是什么?它有种子吗?师:你们还认识哪些植物的种子呢?请用完整的话向大家介绍。

(2)欣赏老师收集的植物种子图片。

(播放ppt课件。

师:魏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种子,这里可能还有一些你没有见到过的种子哦,我们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361303734一起来欣赏。

(3)幼儿讨论:植物的种子有什么用?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种子朋友,谁能告诉我,种子有什么用啊?师:你们说得很棒,种子可以加工成种子食品,用来吃;而种子最大的作用是能长出新的植物。

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优秀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子儿吐吐》

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优秀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子儿吐吐》

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优秀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子儿吐吐》设计意图:结合我园多元阅读课题和我班家长对孩子知识点比较重视的特点,在半日活动开放中我尝试用文学欣赏,来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但基于我班幼儿从未接触过类似内容,因此选择来自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的简单故事《子儿吐吐》。

吃瓜不吐籽违背生活常识,可通常也无甚大碍。

加上诙谐幽默的风格,打开了幼儿奇特有趣的想象空间。

通过欣赏《子儿吐吐》,理解、表达画面内容,并感受故事中的诙谐幽默。

第一环节引出故事。

第二环节引导幼儿欣赏故事三部分:第一部分,认识胖脸儿,知道他吃瓜不吐籽;第二部分,理解故事内容、表达胖脸儿的心理过程;第三部分,知道胖脸儿了解了真相。

第三环节延伸,回归生活经验。

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理解故事内容,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胖脸儿吃子后的心理过程。

2、感受画面中关于头顶长树的夸张描绘及故事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书,书中讲了一只可爱、有趣的猪。

二、欣赏故事三部分1、它叫胖脸儿,你看它有趣吗?哎,它头上怎么会长小树的?那到底有没有长小树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欣赏故事第一部分1、胖脸儿在哪里呢?你怎么认出它来的?2、咦,为什么大家都奇怪的看着它?3、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吃了籽会怎么样?当听到会长树的时候,胖脸儿的脸一下子就发白了,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现在他开始想象着自己头顶长树会怎样了。

欣赏故事第二部分:1、他想象着小伙伴都嘲笑他,胖脸儿怎么了?2、它怎么哭得不那么伤心了?它在想什么?3、有什么好处?然后他有什么反应?(笑了)4、一开始胖脸儿害怕长树,后来他经历了一系列的心情变化,怎么变化的?现在的胖脸儿认为长树是一件好事情,于是他拼命地跑回去要为长棵好树作准备拉!欣赏故事第三部分:1、胖脸儿做了些什么准备?2、结果第二天胖脸儿头上有没有长小树?3、没长树应该是件好事情,为什么胖脸儿又有些难过了呢?4、不过他终于明白了。

小班语言教案《籽儿吐吐》含反思

小班语言教案《籽儿吐吐》含反思
1.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吐出不能吃的食物部分的原因。
2.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关注吐鱼骨头的重要性。
3.作业设计:与家长共同完成的手工制作和绘画作业,强化课堂所学内容。
4.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家园共育和教学活动的延伸,巩固教育成果。
一、教学难点解析
为了让幼儿理解吐出不能吃的食物部分的原因,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以下方法:
3.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安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吐出不能吃的食物部分的原因。
2.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挂图、故事卡片、小猫玩偶、小鱼玩具。
2.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
1.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名幼儿扮演小猫籽儿,教师扮演猫妈妈,一起表演吃鱼的情景,引导幼儿关注吐鱼骨头的重要性。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幼儿对吐出不能吃的食物部分的理解程度,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善情况。
2.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二、教学方法和策略
1.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采用了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如挂图、实物展示、情景扮演等。
2.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语言语调的运用,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例题讲解:讲述故事《籽儿吐吐》,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3.随堂练习:
a.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巩固故事内容。
b.小组讨论:讨论故事中籽儿为什么吐不出鱼骨头,应该怎么做。
c.情景表演:请幼儿分组扮演故事角色,进行表演。
4.教师总结:强调吐出不能吃的食物部分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小班语言教案《籽儿吐吐》含反思(1)

小班语言教案《籽儿吐吐》含反思(1)

小班语言教案《籽儿吐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籽儿吐吐》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五节,内容讲述了一只小猫吃果实时籽儿不停吐出的有趣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儿学习语言表达,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故事中的事物。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图片,发现故事中的细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故事中的事物。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情节,培养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籽儿吐吐》故事书、小猫、果实等实物模型。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小猫和果实实物模型,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小猫在吃什么?果实的籽儿会怎么样呢?”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籽儿吐吐》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语言表达和情节发展。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细节,用完整的句子进行描述。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用彩泥制作小猫和果实,练习用句子描述制作过程。

5. 语言表达练习(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用句子回答,如:“小猫吃的是什么果实?籽儿是怎么吐出来的?”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故事内容,引导幼儿思考:“我们还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籽儿吐出的样子?”六、板书设计1. 故事《籽儿吐吐》2. 关键词语:小猫、果实、籽儿、吐出3. 描述句子:小猫吃果实,籽儿吐出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小猫和果实,并用句子描述它们。

2.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只小猫,它在吃一个红红的果实,籽儿不停地吐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故事情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但在语言表达方面,部分幼儿句子表达不够完整,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用句子进行描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子儿吐吐》活动设计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子儿吐吐》活动设计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子儿吐吐》活动设计子儿吐吐(中班语言)设计意图:有一次加餐吃苹果,XXX请我帮他把苹果切开。

当我切开苹果时,露出苹果籽,XXX指着苹果籽问我:“老师,这是什么啊。

”XXX说:“那是苹果籽啊。

”XXX又问:“那能吃吗?”XXX摸摸头说:“不知道。

”于是我想起了《子儿吐吐》这本书。

《子儿吐吐》是一本富有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的文学作品。

风格诙谐幽默,画面简单明了。

于是我把这本书先投放到图书区,在准备对幼儿进行讲述。

孩子们一下子就被这本书吸引住了。

接下来就有了语言活动《子儿吐吐》。

活动目的:1.通过欣赏、理解故事内容,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胖脸儿吃籽后的心理过程。

2、感受画面中关于头顶长树的夸张描绘及故事的诙谐幽默。

3、乐于与老师一同欣赏绘本,激发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头饰、绘本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情形1、窥察封面,了解书名,引出故事。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有趣的书,先来看看它的封面,封面上都有谁呀?你们认识封面上这个书名吗?《子儿吐吐》。

恩,那他们要吐的是甚么籽呢?木瓜籽。

二、窥察表述,理解故事欣赏故事第一部分:1、有一只小猪叫胖脸儿,大家一眼就能找到它。

胖脸儿在哪里呢?你怎么认出它来的?(它的脸最胖,最大。

)2.胖脸儿喜欢说一句话,是甚么呢?“吃吧吃吧,快吃吧。

”所以胖脸儿吃什么都是最快的。

3、咦,为什么大家都奇怪的看着它?发生什么事情了?(胖脸儿吃木瓜没吐籽。

)4、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吃了籽会怎么样?有的说会死,有的说会长树。

当听到会长树的时候,胖脸儿的脸一下子就发白了,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现在他开始想象着自己头顶长树会怎样了。

欣赏故事第二部分:1、他相像着小伙伴都嘲笑他,胖脸儿怎么了?(哭的很伤心。

)2、它怎么哭得不那么伤心了?它在想什么?有什么好处?(让鸟儿和小朋友们乘凉,结出的木瓜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

然后他有什么反应?(笑了。

)3、一开始胖脸儿害怕XXX,后来他经历了一系列的心情变化,怎么变化的?现在的胖脸儿以为XXX是一件好工作,于是他拼命地跑回去要为长棵好树作准备拉!欣赏故事第三部分:1、胖脸儿做了些什么准备?(使劲喝水,睡觉的时候换一头睡。

幼儿园绘本教案绘本《子儿吐吐》

幼儿园绘本教案绘本《子儿吐吐》

幼儿园绘本教案绘本《子儿吐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绘本《子儿吐吐》的全部内容。

该绘本位于教材第三章“情感与交流”的第二节,主要讲述了小动物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感问题,并通过吐子儿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表达情感的方式,学会通过吐子儿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绘本中的情节。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集体中分享和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吐子儿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细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情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绘本《子儿吐吐》。

2.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3. 情感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讲述一个小动物遇到开心、生气、害怕等情感时,是如何通过吐子儿来表达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阅读绘本,讲解绘本中的情节,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吐子儿的样子,以及对应的情感。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情感卡片,让幼儿选择一个情感,模仿绘本中的小动物吐子儿,并与同伴分享。

4. 创作环节(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纸、画笔、彩泥等材料,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品。

5. 分享与交流(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吐子儿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六、板书设计1. 绘本名称:《子儿吐吐》2. 情感表达:开心、生气、害怕等3. 创作作品:展示幼儿的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创作一幅表达家庭幸福时光的画作,并讲述自己的情感体验。

2. 答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感体验和家庭生活,创作画作,并分享给教师和同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吐子儿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并学会运用。

2. 教学过程中的随堂练习:教师发放情感卡片,让幼儿选择一个情感,模仿绘本中的小动物吐子儿,并与同伴分享。

幼儿园绘本教案绘本《子儿吐吐》

幼儿园绘本教案绘本《子儿吐吐》

幼儿园绘本教案绘本《子儿吐吐》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吃东西要按顺序进行。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画面理解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理解故事情节,知道吃东西要按顺序进行。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画面理解故事情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本《子儿吐吐》、图片、卡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上一只小老鼠吃着一个子儿,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小老鼠在做什么。

2. 故事讲解: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子儿吐吐》,讲解故事情节,让孩子们了解小老鼠吃了一个子儿后不断吐吐的故事。

3. 观察与讨论:教师展示故事中的画面,让孩子们观察小老鼠吃东西的前后顺序,并讨论为什么小老鼠会吐吐。

4. 随堂练习:教师分发卡片,卡片上画有各种食物,让孩子们按照正确的顺序将食物排列起来。

5. 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孩子们动手操作,将故事中的食物顺序用彩笔在画纸上表现出来。

6. 展示与评价:教师邀请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子儿吐吐》板书内容:小老鼠吃子儿吐吐吃子儿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孩子们画出自己喜欢的食物,并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答案:孩子们的答案可能各不相同,只要他们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食物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孩子们是否掌握了正确的食物顺序。

同时,教师可以给孩子们推荐一些相关的绘本,让他们在课后继续阅读,拓展延伸。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绘本《子儿吐吐》内容:小老鼠吃了一个子儿后不断吐吐的故事,涵盖了吃东西前后顺序的概念和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2. 教学内容的拓展: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操作等方式,引导孩子们理解和掌握食物的正确顺序。

二、教学目标细节1. 理解故事情节: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小老鼠吃了一个子儿后不断吐吐的原因,以及吃东西要按顺序进行的重要性。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籽儿吐吐》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籽儿吐吐》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籽儿吐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籽儿吐吐》。

详细内容包括教材第三章节,主要讲述自然界植物生长过程,特别是种子发芽过程,通过故事和观察活动,让幼儿解植物生长奥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种子结构和发芽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自然现象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种子发芽过程。

重点:观察种子发芽现象,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种子、花盆、水、放大镜、投影仪。

学具:画纸、彩笔、泥土、种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领幼儿到幼儿园花园里,观察已经发芽植物,让幼儿触摸、观察,引发他们对种子发芽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回到教室,我用投影仪展示种子结构,讲解种子发芽过程,引导幼儿理解植物生长奥秘。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每组发一盆种子、泥土和放大镜,指导他们动手种植,观察种子发芽过程。

4. 分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享自己观察结果,讨论种子发芽过程。

我针对每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种子发芽过程,巩固幼儿对知识点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种子结构:种皮、胚乳、胚轴、胚芽。

2. 种子发芽过程:吸水、膨胀、破皮、发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植物,描述它生长过程,画出它样子。

2. 答案:根据观察,描述植物生长过程,画出植物样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和讨论,让幼儿对种子发芽有直观认识,达到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种植植物,观察生长过程,增强幼儿对自然认识。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中养护植物,培养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分组讨论4. 作业设计1. 实践情景引入(1)引导幼儿观察植物不同阶段,如种子、发芽、生长等。

(2)让幼儿亲手触摸植物,感受植物生长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优异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子儿吐吐》
设计意图:
结合我园多元阅读课题和我班家长对孩子知识点比较重视的特点,在半日活动开放中我尝试用文学欣赏,来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但基于我班幼儿从未接触过类似内容,因此选择来自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的简单故事《子儿吐吐》。

吃瓜不吐籽违背生活常识,可通常也无甚大碍。

加上俳谐滑稽的风格,打开了幼儿奇特风趣的想象空间。

通过欣赏《子儿吐吐》,理解、表达画面内容,并感受故事中的俳谐滑稽。

第一环节引出故事。

第二环节引导幼儿欣赏故事三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胖脸儿,知道他吃瓜不吐籽;
第二部分,理解故事内容、表达胖脸儿的心理过程;第三部分,知道胖脸儿了解了真相。

第三环节延伸,回归生活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理解故事内容,用统统的句子表达胖脸儿吃子后的心理过程。

2、感受画面中关于头顶长树的夸张描绘及故事的俳谐滑稽。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风趣的书,书中讲了一只可爱、风趣的猪。

二、欣赏故事三部分
1、它叫胖脸儿,你看它风趣吗?
哎,它头上怎么会长小树的?那到底有没有长小树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欣赏故事第一部分
1、胖脸儿在哪里呢?你怎么认出它来的?
2、咦,为什么大家都奇怪的看着它?
3、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吃了籽会怎么样?
当听到会长树的时候,胖脸儿的脸一下子就发白了,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现在他开始想象着自己头顶长树会怎样了。

欣赏故事第二部分:
1、他想象着小伙伴都嘲笑他,胖脸儿怎么了?
2、它怎么哭得不那么伤心了?它在想什么?
3、有什么好处?然后他有什么反应?(笑了)
4、一开始胖脸儿害怕长树,后来他经历了一系列的心情变化,怎么变化的?
现在的胖脸儿认为长树是一件好事情,于是他拼命地跑回去要为长棵好树作准备拉!
欣赏故事第三部分:
1、胖脸儿做了些什么准备?
2、结果第二天胖脸儿头上有没有长小树?
3、没长树应该是件好事情,为什么胖脸儿又有些难过了呢?
4、不过他终于明白了。

明白了什么?
三、延伸
故事的名字,子儿吐吐什么意思呀?你知道哪些水果是有籽的?
教育幼儿再吃有籽的东西时,要慢慢吃,吐出籽。

吃东西时要细嚼慢咽。

反思:
今天我们中班组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于是我们把幼儿分成两组进行集体学习活动展示,在活动中我发现我班的孩子有明明的差异,第一、二组的孩子思维比较活跃,但自控能力较差。

第三、四的孩子自信心比较差。

但从总体上看,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很欠缺,词汇量的缺乏、语言的不统统性。

之前我一直以教计算为主,很少关注孩子们的语言发展。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看到了孩子们明明的不够和存在的问题。

因此,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全面的注意孩子们各方面的发展,尽自己的努力,使我班的孩子康健、聪惠、自信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