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之薯类与膨化食品

合集下载

薯类和膨化食品食品安全风险清单和措施清单

薯类和膨化食品食品安全风险清单和措施清单

薯类和膨化食品食品安全风险清单和措施清单
膨化食品、薯类食品
(1)风险隐患因素
①真菌毒素:膨化食品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黄曲霉毒素B1等真菌毒素限量超标;
②污染物:薯类食品铅限量超标;
③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限量超标;
④质量指标:酸价、过氧化值超标;
⑤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剂;铝残留量超标;膨化食品超范围使用糖精钠等甜味剂。

(2)原因分析
①进货查验控制不严格;
②生产过程灭菌工序控制不严格;
③贮运条件不符合控制要求;
④生产工艺温度控制不合格;
⑤配方管理、配料环节控制不严格;
⑥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
⑦出厂检验落实不到位。

(3)防控措施
①严格执行原料进货查验制度,结合企业原料特性开展快速检测;
②严格控制油炸工序的温度和时间,确保油脂的质量控制符合要求;
③加强贮运管理制度的执行,严格落实贮运管理要求;
④加强配方管理,严格落实配料工序质量控制;
⑤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
⑥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保证出厂产品质量。

食品质量安全之薯类与膨化食品

食品质量安全之薯类与膨化食品

食品质量安全之薯类与膨化食品引言食品质量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薯类和膨化食品作为广泛消费的食品种类,其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讨论薯类与膨化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并分析相关的安全风险和防控措施。

薯类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薯类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

然而,薯类食品在生产、加工和储藏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质量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农药残留农药的使用在薯类种植过程中是常见的,高残留的农药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因此,农药残留成为影响薯类食品质量安全的一个主要问题。

为了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农民应该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遵守安全期限,以减少农药残留。

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是薯类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害,过量摄入可导致中毒。

为了保证薯类食品的质量安全,需要严密监测土壤重金属含量,并选择安全的种植区域,以减少土壤重金属对薯类食品的污染。

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薯类食品中的腌制品(如薯片、薯条等)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添加亚硝酸盐,用作防腐剂。

然而,亚硝酸盐摄入过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致癌。

为了保证薯类膨化食品的质量安全,需要严格控制亚硝酸盐的使用量,确保在合理范围内使用。

膨化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膨化食品是一种在加工过程中利用高温、高压和蒸汽等原理使食品膨胀的技术,常见的膨化食品有爆米花、膨化饼干等。

膨化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食品添加剂为了改善膨化食品的口感、颜色和保持期,食品添加剂广泛使用于膨化食品生产过程中。

然而,食品添加剂若使用不当或超标,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因此,需要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和质量,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热量过高膨化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往往使用大量的油脂和糖类,增加了食品的口感和风味,但同时也会使膨化食品的热量过高。

长期过量摄入高热量食品可能会导致肥胖和相关的健康问题。

因此,对于膨化食品的消费者来说,合理控制膨化食品的摄入量是非常重要的。

膨化食品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膨化食品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膨化食品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分析作者:雷蕾靳苛苛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2021年第07期摘要:本文闡述了膨化食品中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对膨化食品中防腐剂超标、甜味剂超标、着色剂超标、膨松剂超标、重金属超标、酸价、过氧化值超标以及微生物超标现象进行展开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以期进一步促进膨化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膨化食品;质量;食品安全膨化食品以谷物、薯类、豆类或蔬菜为原料,添加一定比例的食品添加剂或其他辅料,采用焙烤、油炸、微波或挤压等膨化工艺而加工制成的食品。

膨化食品品种多、口感好、易携带、易消化,备受消费者的喜爱,风靡世界[1]。

虽然膨化食品在我国历史悠久,但现代化的生产时间并不长,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由于生活水平的逐年提升,消费者对食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膨化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为提高膨化食品质量,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本文通过分析膨化食品中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并对其提出解决策略,以期对膨化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1 膨化食品中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1.1 防腐剂超标目前市场上的防腐剂种类繁多,其中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因成本低廉,防腐效果明显,受到厂家的青睐。

厂家通过延长食品保质期得到更大利益。

有些厂家滥用防腐剂,对食用者的健康带来巨大危害。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膨化食品中不得使用苯甲酸和山梨酸。

人体长期摄入防腐剂,会减弱肝脏的代谢功能和肠胃的消化功能,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平衡[2]。

1.2 甜味剂超标膨化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会加入糖来提升产品的口感。

为了降低成本,有些不良厂家使用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等甜味剂。

糖精钠价格便宜,甜度大,常被超量、超范围使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膨化食品中不得使用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

人体长期摄入甜味剂,扰乱肠胃消化酶的分泌,降低肠胃的消化能力,影响肝脏功能。

4“膨化食品”不合格等(全文)

4“膨化食品”不合格等(全文)

1/4“膨化食品”不合格等(全文) 1/4“膨化食品”不合格膨化食品是一种以谷物、薯类或豆类为主要原料,经焙烤、油炸、微波或挤压等方式膨化而制成的食品,体积明显增大,具有一定酥松度。

膨化食品分为两大类:油炸型膨化食品(如薯片、妙脆角、虾片、锅巴等)和非油炸型膨化食品(如雪米饼、小馒头、爆米花等)。

国家质检总局前不久对膨化食品进行了抽查。

结果合格率为76%。

问题主要有超范围使用甜味剂、微生物指标超标、铝残留量超标。

专家提醒,很多人都喜欢膨化食品,尤其是少年儿童,在选购时要多个心眼,以免买到不健康的食品。

选购膨化食品的小技巧*选择有“QS”标志的产品。

*尽量到信誉比较好的大商场和超市购买知名企业生产的名牌产品。

*多数膨化食品都在包装袋内充进惰性气体,以防止油脂氧化、酸败。

若发现包装泄气,消费者不宜选购。

*应该尽量选择购买密封包装的膨化食品,因为包装的膨化食品质量普遍较好,而散装销售的膨化食品由于裸露在空气中,容易造成酸败和卫生指标不合格。

不可轻易接受“肢体延长术”卫生部近日发出提醒,健康人轻易不要选择“肢体延长术”。

这种手术俗称断骨增高术,是一项有创伤的疾病治疗技术,存在较高的医疗风险。

同时,“肢体延长术”有严格的临床应用适应证,不是随便就可以做的。

接受“肢体延长术”的注意事项*只有先天畸形、外伤、肿瘤、感染等原因所致的骨缺损或肢体不等长,以及因疾病引起的肢体畸形,才适合接受“肢体延长术”。

*“肢体延长术”不属于医疗美容项目,如果是美容机构为此做宣传,不要上当,因为这是一项骨科临床治疗技术。

*接受这项手术的医院必须是三级以上综合医院或具备条件的骨科专科医院,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骨科”诊疗科目,并具有符合要求的消毒、手术、护理、康复等设施和条件。

患者就诊时需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开展这项技术的医师必须是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骨科医师,并注册临床执业类别和外科执业范围。

世界上最长寿老人辞世世界最长寿的人玛丽亚不久前患病去世,终年116岁。

膨化食品的安全性研究报告

膨化食品的安全性研究报告

膨化食品的安全性研究报告1. 引言膨化食品作为一种受欢迎的零食,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然而,近年来关于膨化食品安全性的争议不断增加。

一些消费者和研究人员担心膨化食品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例如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致癌物质等。

为了全面了解膨化食品的安全性,本报告对该话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2. 膨化食品的制作过程膨化食品是通过在特定条件下,将纹理软化的原料暴露在高温和高压的环境中制作而成。

制作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原料选择:常见的膨化食品原料包括谷物、薯类、豆类等。

原料的选择对最终的膨化效果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

2.加工方法:原料经过清洗、去皮、研磨等一系列加工工序后,通常使用膨化机进行加热和膨化处理。

3.膨化机处理:膨化机利用高温高压的环境使原料快速膨胀,形成呈脆的纹理。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膨化食品会添加油脂、香料、糖等调味料,以提高口感。

4.冷却和包装:膨化食品在膨化后需要经过冷却处理,然后进行包装,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口感。

3. 膨化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膨化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添加剂的使用一些膨化食品可能含有多种添加剂,如增稠剂、防腐剂、食用色素等。

虽然这些添加剂在保证食品口感和质感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过量使用或不合理使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风险。

3.2 变性淀粉的使用变性淀粉是膨化食品中常见的添加剂之一,用于增加食品的稠度和黏性。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变性淀粉可能对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引发肠胃问题。

3.3 高温加工对营养成分的影响膨化食品的制作过程中,由于高温加热的特性,会导致部分营养成分的损失。

例如,维生素C在高温条件下容易被破坏,从而减少了食品的营养价值。

3.4 卡路里和油脂含量膨化食品常常具有较高的卡路里和油脂含量。

长期过量食用膨化食品可能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4. 膨化食品的安全性研究为了评估膨化食品的安全性,许多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

他们采用了各种方法和技术来检测膨化食品中的添加剂、致癌物质、重金属等,以评估其风险。

食品厂薯类及膨化食品成型车间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食品厂薯类及膨化食品成型车间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食品厂薯类及膨化食品成型车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1. 引言1.1 概述食品厂薯类及膨化食品成型车间是一个重要的生产环节,涉及到大量的工艺过程和设备操作。

在这个环境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机械伤害、火灾爆炸等。

为了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食品厂薯类及膨化食品成型车间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级管控是必要的。

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撰写:首先,在第二部分中,将介绍薯类产品生产工艺和相关设备,并对膨化食品生产工艺进行概述并分析其中的危险因素;接着,我们将在第三部分中探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执行情况;随后,在第四部分中分享实践案例并总结经验;最后,在第五部分中给出结论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食品厂薯类及膨化食品成型车间的安全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和建议。

通过对工艺流程、设备操作和安全管理体系的分析,希望能够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风险,并且为该行业其他相关企业的安全风险管控提供参考。

以上是文章“1. 引言”部分的内容,接下来将进入第二部分,对食品厂薯类及膨化食品成型车间的安全风险进行详细介绍。

2. 食品厂薯类及膨化食品成型车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2.1 薯类产品生产工艺介绍与相关设备:在食品厂的薯类及膨化食品成型车间中,薯类产品生产是一项关键工艺。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对薯类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介绍,并分析与之相关的设备。

薯类产品的生产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选择和清洗、切割和预处理、烹调和冷却、调味和包装。

其中,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安全风险。

在原料选择和清洗阶段,关键问题是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卫生状况。

因此,在这一阶段需要加强对原材料供应商的审查,并建立严格的进货标准和检验程序。

此外,在清洗过程中,要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并且能够彻底清洁原料,以避免细菌或其他污染物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造成影响。

切割和预处理阶段涉及使用切割机等设备来将原材料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形状。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8年第45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8年第45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8年第45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18.12.11•【文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8年第45号•【施行日期】2018.12.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8年第45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糕点、薯类和膨化食品、水产制品、粮食加工品、乳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蜂产品、罐头、淀粉及淀粉制品、速冻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等11类食品1781批次样品。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其中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1770批次、不合格样品11批次(见附件)。

具体情况通告如下:一、北京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赋任纯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进口的阿古丽切夫酸奶味夹心华夫饼(糕点)(原产国:俄罗斯),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和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初检机构为国家肉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复检机构为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二、京东奇煦食品专营店(经营者为南京奇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京东商城(网站)销售的标称上海喜事来食品有限公司委托江苏省苏州口水娃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烤肉味锅巴,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初检机构为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复检机构为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

三、淘宝网邱老六鱼铺福建连江海边特产(经营者为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凤城镇筱埕海边特产商行)在淘宝网(网站)销售的标称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海生源水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海带丝,铅(以Pb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初检机构为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复检机构为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四、北京永辉超市有限公司顺义分公司销售的标称河北省涿州正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土鸡蛋,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之和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食品厂薯类及膨化食品成型车间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食品厂薯类及膨化食品成型车间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食品厂薯类及膨化食品成型车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食品工业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其中食品安全问题尤为引人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细则汇编
十二、薯类和膨化食品
细则30:膨化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2)
细则31:薯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5)
十二、薯类和膨化食品
细则30:膨化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膨化食品包括以谷物、豆类、薯类等为主要原料,采用膨化工艺制成的体积明显增大,具有一定膨化度的疏脆食品。

按加工工艺可分为焙烤型、油炸型、直接挤压型、花色型4种类型。

膨化食品的申证单元为1个。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膨化食品。

膨化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12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1.焙烤型膨化食品生产流程:制粉→蒸练→成型→一次干燥→熟成→二次干燥→焙烤→调味→包装。

从半成品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的生产流程:焙烤→调味→包装。

2.油炸型膨化食品生产流程:制粉→蒸练→成型→干燥→油炸→调味→包装。

从半成品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的生产流程:油炸→调味→包装。

3.直接挤压型膨化食品生产流程:制粉→混料→挤压膨化→整形→烘焙→调味→包装。

4.花色型工艺流程:参照其坯子生产工艺流程(可分为焙烤型、油炸型或挤压型三种),最后加一道上色工序。

(二)关键控制环节。

焙烤型:蒸练、干燥、焙烤。

油炸型:蒸练、干燥、油炸。

直接挤压型:挤压膨化、烘焙。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口感欠松脆:若坯料水分过高,成品膨化效果差,口感容易欠松脆。

2.产品表面出现碳焦现象:焙烤、油炸的温度过高;时间过长。

3.微生物超标,产品内包装车间环境控制不好,容易造成产品微生物污染。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焙烤型、油炸型:原材料仓库,半成品加工车间(包括制粉、蒸练、成型、干燥工序涉及的生产区域),更衣室,配料车间,调料间(用于调味料配合),膨化车间,包装车间(应划分为内包装车间、外包装车间,以能有效隔离为准),成品库。

从半成品(生坯)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其生产场所可省略半成品加工车间。

直接挤压型:原材料仓库,更衣室,配料车间,调料间(用于调味料配合),膨化车间,包装车间(应划分为内包装车间、外包装车间,以能有效隔离为准),成品库。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焙烤型:蒸练设备;成型设备;干燥设备;烘烤设备;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

从半成品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的必备生产设备:烘烤设备;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

2.油炸型:混料设备;蒸练设备;成型设备;干燥设备;油炸设备;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

从半成品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的必备生产设备:油炸设备;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

3.直接挤压型:混料设备;挤压设备;成型设备;烘烤设备;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

4.花色型:花色型膨化食品,根据其工艺类型应当具备焙烤型、油炸型或挤压型所必备的生产设备。

四、产品相关标准
QB2353-1998《膨化食品》;GB17401-2003《膨化食品卫生标准》;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生产膨化食品所用的原辅材料的质量均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如使用的原辅材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选用获证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一)分析天平(0.1mg);(二)干燥箱;(三)微生物培养箱;(四)灭菌锅;(五)生物显微镜;(六)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

七、检验项目
膨化食品的发证检验、监督检验、出厂检验分别按照下列表格中所列出的相应检验项目进行。

出厂检验项目中注有“*”标记的,企业应当每年检验2次。

膨化食品质量检验项目表
八、抽样方法
根据企业所申请取证产品品种,随机抽取1种产品进行发证检验。

在企业的成品库内随机抽取发证检验样品。

所抽样品须为同一批次保质期内的产品,抽样基数不少于50kg。

随机抽取6kg,样品分成2份,1份检验,1份备用。

样品确认无误后,由抽样人员与被抽查单位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当场封存样品,并加贴封条,封条上应有抽样人员签名、抽样单位盖章及抽样日期。

九、其他要求
允许焙烤型、油炸型膨化食品从半成品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必备生产设备、基本生产流程、生产场所的要求应符合细则相应规定。

细则31:薯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薯类食品是指以薯类为主要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食品。

薯类食品按加工工艺主要分为干制薯类、冷冻薯类、薯泥(酱)类、薯粉类、其他薯类。

薯类食品的申证单元为1个,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的名称即薯类食品。

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1202。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1.干制薯类的基本生产流程
(1)鲜薯验收→清洗去皮(或不去皮)→切分成型→蒸煮→干制→包装(如:甘薯干、甘薯片)。

(2)鲜薯验收→清洗去皮(或不去皮)→蒸煮→捣烂→混合→成型→干制→包装(如:小甘薯、甘薯枣)。

(3)鲜薯验收→清洗去皮→切分成型→漂烫→冷却→油炸或焙烤→调味(或不调味)→包装(如:切片型马铃薯片)。

(4)薯类全粉、淀粉等原料验收→拌料→成型→油炸或焙烤→调味(或不调
味)→包装(如:复合型马铃薯片)。

2.冷冻薯类的基本生产流程
原料验收→清洗去皮(或不去皮)→切分成型→漂烫→冷却→冷冻→包装(如:冷冻甘薯条)
3.薯泥(酱)类的基本生产流程
原料验收→清洗去皮(或不去皮)→蒸煮→磨酱→调配→包装→杀菌(如:甘薯酱、混合型甘薯酱)
4.薯粉类的基本生产流程
原料验收→清洗去皮(或不去皮)→蒸煮→冷却→干燥→粉碎→包装(如:甘薯粉、马铃薯全粉、魔芋粉)
5.其他薯类食品的工艺流程可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原则下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确定。

(二)关键控制环节。

1.薯类原料验收控制;2.热加工时间和温度控制;3.包装车间环境卫生控制。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1.微生物指标超标;2.超限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3.油炸产品酸价、过氧化值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应具备原辅材料仓库及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清洗整理车间、热加工车间、包装车间等满足工艺要求的生产场所。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干制薯类必备的生产设备
①以鲜薯为原料的工艺:清洗设施、整理切分设施、热加工设施、包装设施
②以薯粉为原料的工艺:成形设备、热加工设施、包装设施。

2.冷冻薯类必备的生产设备: 清洗设施、整理切分设施、冷冻设备、包装设施。

3.薯泥(酱)类必备的生产设备:清洗设施、整理切分设施、磨碎设施、热加工设备、包装设施、杀菌设备。

4. 薯粉类食品必备的生产设备:清洗设施、干燥设施、磨碎设施、包装设施。

5.其他薯类必备的生产设备以满足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生产工艺流程所需设备为前提。

四、产品相关标准
QB/T2686-2005《马铃薯片》、GB/T18104-2000《魔芋精粉》、NY/T 494-2002《魔芋粉》、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企业生产薯类食品所用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规定。

如原辅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选用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一)天平(0.1g);(二)分析天平(0.1mg);(三)干燥箱;(四)灭菌锅;(五)微生物培养箱;(六)生物显微镜;(七)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

企业出厂检验项目无微生物指标的,5-7设备可以不做要求。

七、检验项目
薯类食品的发证检验、监督检验、出厂检验按照表格所列的相应检验项目进行。

出厂检验项目中注有“*”标记的,企业每年应当进行2次检验。

注:依据QB/T2686-2005等。

注:依据GB/T18104-2000、NY/T494-2002等
八、抽样方法
1.根据企业所申请取证产品品种,在干制薯类、冷冻薯类、薯泥(酱)类、薯粉类、其他薯类中每类产品各抽取一个产品进行发证检验。

所抽样品须为同一批次并在保质期内的产品。

2.抽样基数及样品数量
抽样基数不少于100个包装(或50Kg),抽样数量不少于20个包装(或2Kg)。

将样品平均分为2份,1份检验,1份备查。

3.其他注意事项
样品确认无误后,由核查组抽样人员与被抽样单位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当场封存样品,并加贴封条。

如产品在标签明示标准中有工艺类型和等级区别的,抽样人员应在抽样单上相应注明。

封条上应有抽样人员签名、抽样单位盖章及封样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