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城市轨道交通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

(完整word版)城市轨道交通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城市轨道交通一、填空题:1。

我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是__________.2.地铁设计规范中,采用的超高峰系数为__________.3。

我国大城市居民出行强度基本上在__________次/(人·日)左右。

4。

列车折返方式根据折返线位置布置情况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按站台型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的布置图形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

城市轨道交通的钢轨的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8.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按运营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按结构型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暗挖法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11.自动售检票模式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2.城市轨道交通的站间距在市内繁华区一般可控制在_____公里左右.13.轨道交通高压供电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4。

世界上拥有地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城市是__________。

15.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轨道交通线网构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7。

设计能力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要素。

18。

轨道交通乘客使用空间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复习与思考题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复习与思考题答案

单元二
二、问答题 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原则和线网规划的原则有什么 区别? 答:主要是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原则
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协同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客观性原 则、可操作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线网规划的原则是:线网布设要与城市 主客流方向相一致、规划线路要尽量沿道路主干道布设、规划线路要尽量
单元一
三、问答题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定义
答:指采用轨道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设置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 轨道线路,具有车辆、线路、信号、车站、供电、控制中心和服务等设施,车辆
以列车或单车形式,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
2、城市轨道交通按技术经济特征来分有那些基本形式?
答:主要有有轨电车、地铁、轻轨、单轨(独轨)、磁浮、自动导向交通系统和
答: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多专业多工种配合工作、围绕安全行车这一 中心而组成的有序联动、时效性极强的系统。各有关专业如隧道、 线路、供电、车辆、通信、信号、车站机电设备及消防等。
单元一
一、判断题
1. 老式有轨电车由于其性能差,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彻底淘汰。(×) 2. 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于1836 年诞生在英国伦敦。(×) 3. 地铁首次采用电力牵引是从1890 年开始。(√) 4. 有轨电车是介于轻轨交通与地铁交通之间的轨道交通系统。(×) 5. 人们常说的地铁是由传统的有轨电车发展而来的。(×) 6. 轻轨交通与地铁交通的主要区别在于地铁运行于地下专用隧道内,轻轨运 行在高架上。(×) 7. 单轨交通与我们常见的汽车类似,由司机控制前进方向。(×) 8. 世界上通车里程最多的城市是纽约。(√) 9. 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是上海地铁、经济效益最好的地铁是香港地铁。 (×) 10. 我国通车里程最多的城市是上海。(√)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综合测试题(完整答案版)20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综合测试题(完整答案版)20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综合测试题(完整答案版)20一、单选题(1分×15=15分)1.地铁列车编组节数为()A、2——4节B、2——6节C、3——7节D、4——11节2.世界上唯一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浮系统位于()。

A.北京 B.慕尼黑 C.纽约 D.上海3.车辆配备计划是为完成全日行车计划而制定的()安排计划。

A.运营车辆数 B.在修车辆数 C.车辆保有数 D.备用车辆数4.轻轨交通系统单向高峰每小时的客运量在()人次之间。

A、5000——10000B、15000——30000C、30000——70000D、5000——200005.三相交流系统中,黄色代表()A、A相B、B相C、 C相6.7.以下不属于轨道交通系统常见类型的是()。

A.地铁 B.轻轨 C.私家车 D.有轨电车8.()是一种与牵引变压器组合成整流机组的电流变压器。

A、电压互感器B、电流互感器C、整流器D、断路器9.两站之间允许多个列车同时占用的闭塞制式是()A、人工闭塞B、半自动闭塞C、自动闭塞D、站间闭塞10.()是营业时间内各个小时开行列车的对数计划,它规定了轨道交通线路的日常作业任务,是科学地组织运送乘客的办法。

A.行车计划 B.全日行车计划 C.车辆配备计划 D.列车交路计划11.地铁车辆供电电压为1500V的是()A.上海B.北京C.天津12.列车运行图中的斜线表示()。

A.距离分割 B.列车运行轨迹线C.时间变量 D.各车站的位置13.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联锁方式不包括下列哪项()。

A.电锁器联锁 B.继电联锁 C.信号机联锁 D.微机联锁14. A15.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交通方式选择及线路运输能力、车站规模设备能力等的依据是()A.客流预测B.出行需求C.客流调查D.网络规划二、多选题(2分×10=20分)1.迷流的防护措施有()A、缩短牵引变电站之间的距离B、增加附加回流线C、采用防电蚀的电缆D、减少道床的泄漏电阻2.通常将()统称为牵引网。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理控制要点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理控制要点

第十四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理控制要点第一节车站工程主要施工工艺及监理要点车站是地铁系统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地铁乘客乘坐地铁必须经过的场所,它与乘客的关系极为密切;同时它又集中设置了地铁运营中很大一部分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系统,因此,它对保证地铁安全运行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条地铁线路上各个车站的间距可以是不同的,通常在市中心人口密集地段,站间距宜为1Km左右,郊区站间距可在2Km左右,区域快速线站间距可达4Km 以上。

地铁车站按照不同分类标准有不同型式,按照车站布线高程和地面的关系,可将车站类型分为地下车站、高架车站和地面车站三类。

一、地下车站㈠概述地下车站一般修建在市区,其施工受到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城市交通、环境保护、施工工艺机具以及资金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比一般隧道和城市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更高、难度更大、造价也更高。

同时具有不可预见因素多和高风险性等特点。

地下车站按其顶板上覆土厚度又可分为浅埋车站和深埋车站,目前对深埋、浅埋车站的划分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地下车站越深,其造价越高、施工难度越大。

㈡施工单位法分类从目前国内外地下车站采用的施工单位法来看,主要有明挖顺作法、盖挖法和暗挖法三种。

1. 明挖顺作法;2. 盖挖法;3. 暗挖法㈢施工工艺介绍在地下车站施工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施工单位法,根据其主要施工顺序和内容,对车站施工工艺主要从基坑围护、基坑降水、地基加固、基坑开挖和主体结构等五部分进行阐述。

1. 基坑围护⑴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流程(见框图)2)施工要求a. 设备配备;b. 导墙施工;c. 泥浆配备;d. 成槽;e. 吊放接头管;f. 钢筋笼制作和吊放;g. 浇筑混凝土⑵钻(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钻孔灌注桩采用机械成孔,能克服复杂地质条件和适合较深成孔施工,应用广泛。

1)施工工艺流程2)施工要求a. 埋设护筒b. 钻进成孔c. 钢筋笼制作与吊放d. 浇筑混凝土2. 基坑降水基坑降水按目的不同主要有两种:坑内井点降水和基底承压水处理。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作管理第1-11章复习与实训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作管理第1-11章复习与实训答案

第一章 复习与实训一、单选题1.( C )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线路在英国伦敦建成通车。

A.1763年B.1813年C.1863年D.1913年2.我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为( A ),于1969年10月正式通车。

A.北京B.香港C.上海D.天津3.根据我国轨道交通设计规范相关要求,轨道交通车站站间距,在城市中心区和居民稠密地区、在城市外围区分别为( D )左右。

A.1千米、1.5千米B.2千米、3千米C.1.5千米、2千米D.1千米、2千米4.( B )站台便于集中管理、车站结构紧凑,设备使用率高,乘客换乘方便,但是对线路设计影响大,设计难度大、造价高。

A.侧式B.岛式C.混合式D.以上都不对二、多选题1.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投入运营的的型式分别为(ACD)。

A.地下铁道B.高速轻轨交通C.高速独轨交通D.城市快速轻轨交通E.快速独轨交通2.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换乘空间的组织方式一般分为(ABCDE)等基本形式。

A.同站台换乘B.阶梯换乘C.站厅换乘D.通道换乘E.站外换乘3.以下属于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系统的是(ABCDE)。

A.屏蔽门系统B.通信系统C.信号系统D.防灾报警系统E.环控系统4.轨道交通车站由(ABCDE)组成。

A.设备用房和管理用房B.站台C.出入口D.风亭E.冷却塔5.站台公共区的主要功能就是乘客上下车、候车,一般布置有(BCDE)。

A.警务室B.乘客候车椅C.站台监控亭D.列车到发信息牌E.紧急停车按钮三、简答题1.简述轨道交通车站的设置原则。

答:(1)满足吸引客流的需求车站站点的设置首先满足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的需求。

原则上,靠近大型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或者学校、工厂等人口密集区设置。

(2)满足城市规划的需求车站的总体布局,应符合城市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环境保护和城市景观的要求,妥善处理好与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等之间的关系。

原则上在城市中心区采用地下站设计形式,而在郊区或城市边缘区域则采用地面或高架形式。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期末考试题C卷及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期末考试题C卷及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期末考试题C卷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自动售检票模式可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__ 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轨道交通的站间距在市内繁华区一般可控制在______________ 公里左右。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轨道交通高压供电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和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上拥有地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轨道交通线网构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7.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能力包括和两个要素。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轨道交通乘客使用空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o9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一般选择在______________ 地区。

10.城市轨道交通敷设方式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地下车站及区间的通风空调系统一般可分为()A.开式系统B.闭式系统C.防排烟系统D.屏蔽门式系统2.轨道交通可分为()A.地铁与市郊铁路B.轻轨铁路C.电车D.巴士3.线网规划的研究基础应建立在(A.城市总体规划B.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战略C.城市综合交通规划D.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4.轨道交通线网构架可分为()。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填空题3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填空题3

1、交通系统类参数包括道路系统、轨道系统、常规公交系统和其他相关交通系统(如快速公交等)。

2、根据线路和城市道路的关系,车站设置大致可分为:跨路口站、偏路口站位、位于道路红线以外站位。

3、车站的分类:按车站与地面相对位置:地下地面高架按运营性质分:终点一般中间中间折返换乘按结构断面形式:矩形断面拱形断面按施工方法:明挖暗挖明暗挖结合按站台形式:岛式侧式一岛一侧一岛两侧按车站使用功能:一般换乘折返等按车站服务对象及功能:城市标志站与干线或机场连接的换乘枢纽站市郊地区车站农村地区车站等按线路与城市道路关系:跨路口站偏路口站位于道路红线外的站4、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有地铁、轻轨、磁悬浮列车、单轨列车、直线电机等形式。

5、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程序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3、轨道交通站点客流日分布曲线类型有5种类型:①单向峰型客流②双向峰型客流③全峰型客流④突峰型客流⑤无峰型客流1.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与(轻轨)、(有轨电车)、(市郊铁路)四种主要形式。

2.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主要由(列车自动防护(ATP))、(列车自动操纵(ATO))、(列车自动监督(ATS))三个子系统构成。

3.线网规划层次分为(面:即整体研究)、(点:即局部研究)、(线:即城市的主要交通走廊)。

4.制定线网实施顺序受3个根本因素制约(工程投入)、(交通效果)、(城市政策)。

5.研究路由方案时线路条件包括(线路长度)、(曲线半径大小)、(车站设置条件)等。

6.我国地铁规范规定的设置缓和曲线的正线最小曲线半径为(2000)米。

7.轨道交通车站与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线路车站的衔接可分为3种(综合枢纽站)、(大型接驳站)、(一般换乘站)。

8、限界:列车沿固定的轨道安全运行时所需要的空间尺寸9.移动闭塞系统列车速度限制主要取决于两列车间的(距离)和(速度)。

10、渡线形式一般有三种,包括(单渡线)、(八字形渡线)和(交叉渡线)。

城轨行车组织—车站间隔时间

城轨行车组织—车站间隔时间

时间要素
车站间隔时间是车站办理两列车到达、出发或通过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间隔时间。 常见的车站间隔时间包括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会车间隔时间、同方向列车连 发间隔时间等。 车站间隔时间与车站邻接区间的行车闭塞方法、车站信号和道岔的操纵方法、 车站类型、接近车站线路的平纵断面情况、机车类型、列车重量和长度等因素 有关。


一列停车,一列通过
两列都停车
凡是不能办理相对方向同时接车的 单线车站,必须查定不同时到达间 隔时间。
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的具体确定 过程:
(1)第一部分时间是当第一列车到达车 站后,车站需为对向列车准备好接车 进路,开放进站信号的t作业;
(2)第二部分时间是对向列车通过进站 距离(L进)的t进。
时间要素
车站间隔时间
时间要素
(5)车站间隔时间
车站间隔时间是指车站办理两列车的到达、出发或通过作业所需要的最小 间隔时间。
车站间隔时间在市郊铁路、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系统中使用。
在地铁、轻轨等系统中,只在运行调整或者线路、信号设备不完善的情况下使用。在 查定车站间隔时间时,应遵守有关规章的规定及车站技术作业时间标准,保证行车安 全和最好的利用区间通过能力。
四种形式,两种类型。
时间要素
根据列车在区间的前后两站停车或通过的不同情况,连发间隔时间有四种类型:
(1)两列车在前后两站都通过。
(2)前行列车在前方站停车,后行列车在 后方站通过。
(3)前行列车在前方站通过,后行列车在 后方站停车。
(4)两列车在前后两站都停车。
b 会车间隔时间 会
会车间隔时间是指在单线区段的车站上,两列车交会时,自某一方向列 车到达或通过车站之时起,至该站向这一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车之时止 的最小间隔时间。单线区段各站均应查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行速度 轨道交通加速度 常规公交加速度 常规公交站间距 常规公交正常行驶 速度 轨道交通正常运行 速度 轨道交通停站时间 常规公交停站时间 临界距离
1.2m/s
通站间距为1097m。该值是仅从出行
者角度出发所得的站间距。 • 思考:轨道交通车站的规划与设计还 要考虑工程造价、运营成本、变电站 设置间距及通风换气等因素,分别确 定不同影响因素的站间距,再求这些 站间距的交集即是考虑所有因素的合 理站间距。
• 效用理论假设出行者在特定的选择条件下,选择其所认识到的
选择方案中效用最大的方案。则出行者n从 的条件为: 中选择方案 i
式中,效用
表示为:
可表示为:
• 根据效用最大化理论,出行者n选择方案的概率
其中,
构建BL选择模型
• 根据BL选择模型的形式,构建如下交通方式选择模型:
• 效用函数
采用线性形式,根据站间距的影响因素分析,特
性变量仅包括固有哑元和出行时间,则 轨道交通(i=1): 常规公交(i=2): • 其中, 为待标定的参数。
BL选择模型的标定
• 根据建立的BL选择模型,针对成都市地铁1号线的吸引范围无
作为随机抽取15位出行者进行交通方式选择调查。 • 根据NR参数估计方法,得到模型的标定系数为:
选择方案特性
固有哑元 出行时间
750m 4.2m/s 8.4m/s 40s 30s 4500m
The end!
谢谢!
估计值
-1.347 -1.623
t 检验值
-2.264 -3.857
• 根据模型的标定结果可以得到:
确定站间距的基本原理
• 对于一般的起讫点来说,乘客出行
效用与出行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 当出行距离s小于临界距离时, 当出行距离s大于临界距离时,
• 临界距离是乘客选择轨道交通和常规公共交通的分界线,其大
基于乘客出行方式选择的轨道交通站间距探讨
思路
• 创新点:从出行者角度出发,采用效用来表征轨道交
通和常规公交的“价值”。
• 影响乘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有:出行总时间、票价 成本、舒适度、换乘次数及可靠性等。
建立BL选择模 型
• 运用随机效 用理 利用出行效 用-出行距 离曲线
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共交通的协调程度。
站间距的确定
• 假设: (1)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的站间距都是等距离布置;
(2)两者的线路都是直线且不考虑纵坡的影响;
(3)两者的效用值 采用具有数学表达式的固定效用 • 根据上述分析及公式,令 表示;
推导得轨道交通站间距为:
其中,
算例与结论
• 根据相关资料确定基本参数代入站间 距公式,计算得成都市区内的轨道交
选择轨道交通的出行总时间
• 根据出行的全过程,乘坐n个区间出行的乘客总出行时间为出行
两端的步行时间、中间车站的停站时间、列车加减速时间和正常 运行时间之和(候车时间不考虑)。
• 根据分析,选择轨道交通,乘坐n个区间的出行总时间为:
• 同理,选择常规公交,乘坐m个区间的出行总时间为:
BL选择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