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化学与生活(1)
高一化学化学与生活试题

高一化学化学与生活试题1.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明矾常作为消毒剂B.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而碳酸钠可作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C.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D.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钽、铌、锆等【答案】D【解析】明矾常用作是净水剂,不能作为消毒剂,A不正确;碳酸氢钠可作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不是碳酸钠,B不正确;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C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正误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化学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了解熟悉程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选修)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鉴别真假羊毛衫的方法是先取样,再;在净水过程中氯气的作用是,a_氨基乙酸的结构简式为。
(2)了解一些用药常识,有利于自我保健。
现有下列药物:碳酸镁、青霉素、阿司匹林、氢氧化铝。
其中属于解热镇痛的药物是,青霉素的作用是,碳酸镁可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药片常用淀粉作黏合剂,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答案】(1)灼烧,若有燃烧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为真羊毛衫杀菌、消毒或氧化剂等H2NCH2COOH(2)阿司匹林消炎 MgCO3 + 2H+ =Mg 2+ + H2O + CO2↑(3)葡萄糖【解析】(1)蛋白质灼烧内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据此可以检验。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内杀菌消毒。
氨基乙酸的结构简式为H2NCH2COOH。
(2)阿司匹林属于解热镇痛的药物,青霉素的作用是消炎。
碳酸镁能和酸反应,方程式为MgCO3 + 2H+ =Mg 2+ + H2O + CO2↑。
(3)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3.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2010年11月广州亚运会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B.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的无能为力C.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答案】B【解析】某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烟火,叫焰色反应,节日所放的烟火所产生的色彩依据的就是金属的这个性质;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制备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我们学习化学的目的就是更好的服务社会,化学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应用、环境问题等方面大显身手,目前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并不是化学的无能为力,而是人们的环境意识淡薄,环境的治理正是需要化学的作用;B正确。
2024版《化学与生活》课件[1]
![2024版《化学与生活》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3c65bd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1.png)
2024/1/29
25
实验二:检测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
2024/1/29
实验材料
碘液、淀粉溶液、维生素C片、果蔬样品、研钵、滴管、试 管等。
实验步骤
将果蔬样品研磨成汁,取适量加入试管中,滴加碘液和淀 粉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再用维生素C片进行滴定,记录滴 定数据。
维生素C含量计算
根据滴定数据计算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并评估其营养价 值。
04
化学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 用
2024/1/29
16
药物合成与研发进展
01
02
03
药物合成方法
包括化学合成、生物合成 等,以及合成过程中的优 化与改进。
2024/1/29
药物研发流程
从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 到临床试验等阶段的研发 过程。
新药创制策略
基于靶点发现、结构优化 等方法的新药创制策略及 案例。
2024/1/29
27
THANKS
2024/1/29
28
《化学与生活》课件
2024/1/29
1
目录
• 化学与日常生活 • 化学与饮食健康 • 化学与环境保护 • 化学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
2024/1/29
2
目录
•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 实验:探究生活中的化学奥秘
2024/1/29
3
01
化学与日常生活
2024/1/29
4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01
燃烧
火柴、蜡烛、燃气等燃烧产生的 光和热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
能的过程。
2024/1/29
02
腐蚀
金属生锈、食物腐烂等都是化学 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与生活必修一知识点

化学与生活必修一知识点: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与应用一、引言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常见应用以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二、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1.酸碱的定义:根据Arrhenius理论,酸是指在水中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在水中能够产生OH-离子的物质。
根据Brønsted-Lowry理论,酸是指能够给出质子(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
2.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通过质子的转移实现中和。
3.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般来说,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酸 + 碱→ 盐 + 水。
其中,酸和碱在反应中被中和,生成的盐是由阳离子来自碱,阴离子来自酸。
三、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1.酸碱中和反应在制备盐的工业中的应用:许多盐的制备都依赖于酸碱中和反应。
例如,氯化钠的制备通常通过盐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来实现。
中和反应产生的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
2.酸碱中和反应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水处理中常常需要调节水的酸碱度,以达到适宜的pH值。
酸碱中和反应可以用来中和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从而调节水的pH值,使其符合要求。
3.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酸碱中和反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应用。
例如,胃酸与抗酸药物之间的中和反应可以减轻胃部不适。
另外,我们常用的洗涤剂也是通过中和反应去除衣物上的酸性或碱性物质。
四、酸碱中和反应的生活例子1.柠檬汁中和牙膏:当我们吃完柠檬后,通常会感到口中酸涩。
为了中和这种酸性,我们会使用含有碱性成分的牙膏刷牙,中和口腔中的酸性物质,从而恢复口腔的酸碱平衡。
2.食品烹饪中的调味品:许多调味品,如醋和柠檬汁,都是酸性物质。
当我们在烹饪食物时,可能会使用一些味道偏酸的调味品。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第一章:生活中的化学现象1.1 教学目标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及其背后的化学原理。
掌握溶液、溶解度、pH值等基本概念。
能够分析生活中化学现象的成因。
1.2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介绍。
溶液的定义及特点。
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pH值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1.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化学现象。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现象。
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4 教学活动引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发学生兴趣。
讲解溶液的定义及特点,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进行溶解度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溶解度物质的溶解情况。
学习pH值的含义及测定方法,进行简单的pH值实验。
第二章:饮食与营养2.1 教学目标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掌握食物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
能够合理搭配食物,促进健康饮食。
2.2 教学内容食物中的营养素介绍。
营养成分的分析方法。
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利用食物样本或图片,进行营养成分的分析。
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习合理搭配食物的方法。
2.4 教学活动引入食物与营养的关系,引发学生关注。
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进行营养成分分析,让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
学习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提供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第三章:日用品与化学3.1 教学目标了解日用品中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
掌握日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能够分析日用品的化学性质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日用品中的化学成分介绍。
日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日用品的化学性质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日用品中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
利用实际日用品,进行正确使用方法的演示。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日用品的化学性质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3.4 教学活动引入日用品与化学的关系,引发学生兴趣。
讲解日用品中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化学与生活选修1全册优秀教案(115页)

化学与生活选修1全册优秀教案(115页)————————————————————————————————作者:————————————————————————————————日期:2第一章化学与生活课题: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2. 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讲解具体的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糖类物质对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课时划分:二课时第一课时[问题]根据P2~P3图回答人体中的各种成分。
[演讲]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奇迹,只要走进大自然无论是公园、农田、森林、草原,还是崇山峻岭,江河湖海,你们就会发现有多种多样的动物和植物。
生命要为生存而感激太阳,同时也要感谢把能量转化为生命物质的化学过程。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与生活关系多么密切。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与生命有关的一些重要基础物质,以及它们在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知识。
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微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希望学了本章后,有利于你们全面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导课]我们来讨论两个生活常识:①“饭要一口一口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若饭慢慢地咀嚼会感觉到什么味道?②儿童因营养过剩的肥胖可能引发糖尿病来进行假设:这里盛放的是三个肥儿的尿样,如何诊断他们三个是否患有糖尿病?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来解决这两个问题.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糖类的有关知识。
[板书] 第一章化学与生活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3[设问]如果有人问“今天你吃糖了吗?”你将怎样回答?[回答]学生讨论后回答:吃糖了,因为淀粉就属于糖类。
[讲述] 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鲁科版高中化学 选修1 《化学与生活》全册导学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全册导学案目录│选修1 化学与生活:1.1关注空气质量(鲁科版)导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1.2获取安全的饮用水(鲁科版)导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1.3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鲁科版)导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2.1食物中的营养素(鲁科版)导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2.2平衡膳食(鲁科版)导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2.3我们需要食品添加剂吗(鲁科版)导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2.4正确对待保健食品(鲁科版)导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3.1电池探秘(鲁科版)导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3.2家用燃料的更新(鲁科版)导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3.3汽车燃料的清洁化(鲁科版)导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4.1关于衣料的学问(鲁科版)导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4.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导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4.3如何选择家居装修材料(鲁科版)导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4.4金属制品的防护(鲁科版)导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4.5几种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鲁科版)导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5.1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版)导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5.2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鲁科版)导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5.3选用适宜的化妆品(鲁科版)导学课题1 关注空气质量学习目标:1、知道空气污染指数(API)、光化学烟雾的概念。
2、了解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3、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对大气质量的影响。
4、酸雨形成过程中所涉及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从空气质量报告谈起1 解读空气质量报告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是指空气质量报告中涉及的污染物主要是API作为衡量好坏的指标,其数值越小,空气质量越。
思考:1 空气质量报告为什么特别关注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2 你知道什么是光化学烟雾吗?它时怎样形成的?3 通过必修模块的学习,你已经熟悉酸雨的成因和危害了。
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主要知识点总结表

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主要知识点总结表选修1《化学与生活》是高中化学的一门选修课程,主要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学会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程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营养与健康、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和材料科学等。
这个部分主要探讨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化学现象,如食物腐败、金属生锈、焰火等。
学生将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如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
这部分内容将帮助学生理解营养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化学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学生将了解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功能,以及它们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本部分将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防治。
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化学知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本部分将介绍各种能源的利用,包括化石燃料、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等。
学生将了解这些能源的优缺点,以及化学在提高能源效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
本部分将介绍各种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如金属、塑料、陶瓷和复合材料等。
学生将了解这些材料的制造过程和性质,以及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学习本课程需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进行实验操作,并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建议学生多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分享经验和知识。
考试内容将覆盖全课程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应全面掌握课程内容,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同时,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评价将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作业、实验报告、课堂讨论表现和期末考试等。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应积极接受反馈,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选修1《化学与生活》是一门有趣的课程,它让我们了解到化学是如何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不仅可以学到各种化学知识,还可以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生活质量。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第一章:生活中的化学1.1 教学目标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学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掌握化学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介绍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1.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现象。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生活中的化学经验。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化学反应。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2.1 教学目标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能量变化实例。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的分析和合作能力。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3.1 教学目标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
学习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
3.2 教学内容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介绍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
图片展示法: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图。
练习法:进行有机化合物命名的练习。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评估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命名练习: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四章:化学实验技能4.1 教学目标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掌握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安全意识。
4.2 教学内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介绍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安全注意事项4.3 教学方法演示法:示范实验操作技能。
实践法: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
康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加强安全防护意识
– 树立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意识 – 使用药品时应认识药物的毒副作用 – 远离毒品
2课时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复习 总计
2课时 9课时
糖类
基
油脂
本
营
养
蛋白质
物
质
维生素
无机盐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维生素
无机盐
第二单元教材安排
第一节 合理选择饮食
2课时
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
1课时
复习
1课时
总计
4课时
第一、二章的作用
共同完成课程标准的第一主题“化学与健康 ” 的教学任务
灯丝 发动 机
排气 管
钨 铝合金
不锈钢
熔点最高(3 410 ℃) 密度小,强度大,具有 较强的抗腐蚀能力
抗腐蚀性能好
【思考与交流2】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活动具有开放性。
(1)铸造硬币的合金应该具有一定的硬度 ,能耐磨损和抗腐蚀,这样硬币才可以使 用一定的年限;铸造硬币的合金也不能太 硬,否则,硬币上的图案和数字不易被压 印出来;由于使用的量很大,铸造硬币的 合金也不能太昂贵,等等。
辩证思想-- 药物的毒副作用
滥用药物 远离、拒绝毒品 6.26世界禁毒日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 合金
1课时
第二节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2课时
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 2课时
第四节 塑料、纤维和橡胶 2课时
复习
2课时
总计
9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采用图示(图3-1)的形式,将纯金 属和合金的结构加以比较,并采用通俗 易懂的语言指出:在纯金属内,原子的 排列十分规整,而合金内由于加入了其 他元素的原子,使得原子层之间的相对 滑动变得困难,因而性能发生了改变。 使学生对合金与纯金属在性能上的差异 从结构角度有个大致了解,从而对合金 的认识更深入一步。
增加学生的常识,综合应用第一章的知识 看图能力的
培养与提高 以活动形式
出现,加强 交流
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中要求初步了解
在选修6《实验化学》中还要介绍,并安 排实验活动
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课标)
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酸药等常用药物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增加常识)
2. 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如化学腐蚀和电化 学腐蚀的原理、金属防护常用的方法等;
3. 化学科学的一些基本观念,如物质组成的 微小改变可能引起物质性能的巨大改变,物质 的结构和性能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反应条件 对物质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等等。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节 合金
1.本节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义务 教育阶段和高中必修课程的基础上,使学 生对合金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深入和提高, 但限于模块特点,又不能要求过高。因此 ,教材在编写时突出两点。
(2)关于硬币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 硬币是如何铸造出来的? 硬币的使用年限和面值有什么关系? 破损的硬币是如何处理的? 使用纸币和硬币有什么利弊? 为什么没有2元、5元、10元以及更高
面值的硬币?等等。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化学腐蚀 ●以图3-14为例强调温度(反应条件)对 化学腐蚀的影响比较明显。
2.描述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知道金属防 护的常用方法,认识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 意义。
3.知道玻璃、陶瓷和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 、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4.举例说明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合成纤维 和合成橡胶的种类、性能和用途。
5.通过钢和生铁、光学玻璃和彩色玻璃 、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等实例,认识 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6.认识化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以 及化学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 起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二、内容特点
本章以材料为主线,将金属材料( 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 陶瓷和水泥)和有机高分子材料( 塑料、纤维和橡胶)有机地组织在 一起。
本章包括:
1. 常识性的内容,如铁合金、铝合金和铜合 金的组成,玻璃、陶瓷和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种类、性能和 用途等;
树立健康新观念,树立现代健康意识,促进身心 健康,全面发展
– 身体健康(饮食、作息、锻练、活动……) – 心理健康 – 良好的生活习惯 – ……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生活实际中的相关知识及生活经验 小学自然或常识课程 初中化学课程 高中必修课程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初中化学 扫描初中化学P88-98,分多页介绍知识基础
方法b(使用镀铬的钢)的优点是保护作用优良, 外表美观,适宜在风景区使用。
方法c(使用不锈钢)的优点是保护作用优良,外 表美观,但成本较高,应酌情考虑。
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
教材对于玻璃、陶瓷和水泥的侧重点是 不同的。
1.对于玻璃,强调调整玻璃的化学组成 和对玻璃进行各种工艺处理,可以制得具 有不同性能和用途的玻璃,引导学生认识 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条件对物质性能和用途 的影响。
图3-14中的问题是强调温度 对化学腐蚀的影响;
图 3-17 中 的 问 题 是 说 明 介质对金属腐蚀的影响;
图 3-18 中 的 问 题 则 属 于 开放性问题等。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 活动
【科学探究】 这个探究包括两个方面: 1.铁钉锈蚀需要哪些条件? 2.在什么条件下铁钉锈蚀速率较快? 关于铁钉锈蚀需要哪些条件的探究,初中 已经做过,学生有知识基础,此处起一个 回忆、复习的作用。本探究的第二个目的 是让学生观察、比较铁钉和电解质溶液接 触时与没有和电解质溶液接触时锈蚀速率 的快慢,从而引出电化学腐蚀的原理。
课程标准中 关于本模块内容要求的3个一级主题
主题1 化学与健康 主题2 生活中的材料 主题3 化学与环境保护
本模块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 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生活 材料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能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有关 问题做出判断和解释;
●由于对金属防护常用的方法,学 生已经有许多生活经验。因此,教材 通过图示(图3-16和图3-18)和活动 (2个【思考与交流】)的方式,由 学生自己总结。
●同样,为了降低难度,教材中未 出现“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这个 名词,而是简单介绍这种保护方法的 原理及应用。
3.注意图注中提出的问题。
2.在介绍塑料时,虽然出现了“单体 ”的概念,但教学过程中不要扩展。重 点是让学生了解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 料的结构、性能和用途的差异,认识结 构对性能和用途的影响。
3.介绍纤维和橡胶时,重点强调化学方法 在制造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时所起到的重 要作用,并以橡胶的硫化为例进一步强化 学生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能、用途之间关系 的认识。
【思考与交流1】自行车的防措施:
●在链条和齿轮上涂机油; ●在车架和挡泥板上烤一层漆; ●将车座弹簧用一层“烤蓝”(四氧化三 铁保护层)保护; ●将车把、钢圈和车辐条进行电镀; ●用不锈钢制作车辐条; ●用铝合金代替钢铁制作一些构件等。
【思考与交流3】
●活动具有开放性,三种防锈方法都有优缺点。
●方法a(涂油漆)的优点是成本较低,缺点是油 漆层容易脱落,保护作用一般,不太适合大桥要 使用多年的要求,而且也不适合在风景区使用。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 丰富常识生活经验,把知识运用于实际 帮助学生树正确的健康观念,认识化学在促
进人类健康方面的重大作用 ,同时加强学生 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第一、二章教材特点
在学生已有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知识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的各类营养
物质在人体中的作用和简单变化 常识性知识较多,知识要求不高 学生活动较多,体现“从活动中学”的
●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的。
●教学中可以结合农村的实际,让其调 查农业机械如农机具的不同配件所使用的 材料,并分析原因。
(要关注农村和农村教育)
汽车 配件
电线 芯
汽车 外壳
金属或合金
使用原因
铜
导电性好,价格便宜
软 钢 ( 一 种 低 碳 价格便宜;硬度和强度较小, 钢 , 含 碳 量 为 可塑性高,加工成型性和焊 0.13%~0.2%) 接性好
指导思想
– “实验”“思考与交流”“学与问”“实践 活动”
“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 “淀粉是如何消化的?” “纤维素有什么生理功能?” “油脂在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 “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维生素有什么作用?” “维生素C”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碘、铁在人体中的作用”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中必修知识基础
在必修模块的“基本营养物质”一节中, 学生已经从组成、性质和应用等方面学 习了三种基本营养物质――糖类、油脂 和蛋白质。
1、特征反应 性质 2、水解反应
应用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第一单元 教材安排
第一节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四节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3.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 质量的积极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营养
健康
化学与生活
材料
环境
关注营养平衡 促进身心健康 探索生活材料 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课时建议 关注营养平衡 促进身心健康 探索生活材料 保护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