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广播系统测试与验收的方案.doc
公共广播调试方案

公共广播调试方案广播系统的调试主要指广播系统安装施工完毕后,对设备安装过程进行全面的、常规性地检查,并作开通试验和音质评价,其主要工作内容有:传输线路检查、配接检查、绝缘电阻测量、接地电阻测量、电源试验、系统开通试验、声压测量和音质评价等。
通电调试时应注意,先将所有设备的旋钮旋到最小位置,并且按由前级到后级的次序,逐级通电开机,以免开机时的过大冲击发出噪音和损坏机器。
将所有音源的输入都调节到适当的大小,从监听扬声器监听是否有失真和杂音,以及声音过小。
如果正常可开机按正常音量工作一个小时再听听声音有没有变化,机器表面温度是否正常。
如果正常。
调试工作可告结束。
否则应检查问题所在。
一、传输线路检查广播传输线路分为室内、室外各种配线,检查时应将被检线路的接线端子从设备上断开,按照施工图、广播系统图来检查各路传输配线是否正确,是否存在短路、断路、混线等故障;接线端子编号是否齐全、正确,是否焊有接线端子。
对于被发现的故障耍逐一进行排除,并将接线端子重新紧固连接;各个插头、插座连线是否采用焊接,接线是否正确可靠,屏蔽层连接是否完整良好,符合要求。
二、配接检查按照施工图检查每个回路或扬声设备上的线间变压器配接是否正确,特别是连接端子往往容易接错,注意检查漏接、多接、接反现象;按图查线路,及阻抗是否匹配。
三、绝缘电阻测定将广播线的两头接线端子断开,用500V兆欧表,测量其线间绝缘电阻。
测量项目为:线与线和线与地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一般不小于0.5MΩ,对于每一回路的电阻应进行分回路测量,测量数值应填写记录,一般阻抗不小于5Ω,作为调试报告的内容交建设单位保管。
四、接地电阻测量广播系统的接地电阻,主要在广播室的接地极上进行;测量时采用接地电阻测试仪。
广播室放大器、避雷器等的工频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10Ω,当广播系统的容量在150 W以上,如单独设置接地极确有团难时,可与电气装置合用一组接地极,但这种接地要求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并应设置专用接地干线。
关于公共广播的国家标准规范操作

关于公共广播的国家标准规范操作附录一:国家标准有线广播及火灾事故广播设计安装规范(摘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中对有线广播和事故广播的设计、安装等有许多具体规定,现摘录如下,供设计和日常管理工作作为参考:1.有线广播1.1公共建筑应设有线广播系统。
系统的类别应根据建筑规模、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确定。
有线广播一般可分为:业务性广播系统。
服务性广播系统。
火灾事故广播系统。
1.2 办公楼、商业楼、院校、车站、客运码头及航空港等建筑物,应设有业务性广播,满足以业务及行政管理为主的语言广播要求。
业务性广播宜由主管部门管理。
1.3 一至三级的旅馆、大型公共活动场所应设服务性广播,满足以欣赏性音乐类广播为主的要求。
旅馆的服务性广播节目不宜超过五套。
2.4 从功放设备的输出端至线路上最远的用户扬声器箱间的线路衰耗宜满足以下要求:业务性广播不应大于2dB(1000Hz时)。
服务性广播不应大于1dB(1000Hz时)。
2.6 采用定电压输出的馈电线路,输出电压宜采用70V或100V。
2.8 节目信号与电话线合用一条电缆时,节目信号的传播电平不应大于7.8dB。
当节目信号线路数较多时,宜采用专用电缆。
3.2有线广播的功放设备宜选用定电压输出。
当功放设备容量小或广播范围小时,亦可根据情况选用定阻输出。
3.3 功放设备的容量一般按下述公式计算:P=K1 ·K2 ·ΣP0式中P——功放设备输出总电功率(W)P0——Ki·Pi,每分路同时广播时最大电功率Pi——第i支路的用户设备额定容量Ki——第i分路的同时需要系数:服务性广播时,客房节目每套Ki取0.2~0.4背景音乐系统Ki取0.5~0.6业务性广播时,Ki取0.7~0.8火灾事故广播时,Ki 取1.0(同时广播范围应符合本规范第24章的有关规定)K1——线路衰耗补偿系数:线路衰耗1dB时取1.26线路衰耗2dB时取1.58K2——老化系数,一般取1.2~1.4。
公共广播系统检测操作方法

GB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YJ25-86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SJ/T10406-93声频功率放大器通用技术条件什么是传声增益?传声增益--在扩声系统中处于最高可用增益状态,观众席上的声压级与话筒处的声压级之差即:传声增益=20lgP观众/P标准,传声增益反映了扩声系统的放声功率,一般情况下传声增益>-6db增益:指放大量或提衰量,放大器对信号放大能力的指标,等于放大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的对数,正增益为提升,负增益为衰减,有功率增益、电压增益和电流增益三种。
通过调整音响设备增益量,可以对音频信号电平进行调节,使系统的信号电平处于一种最佳水平。
公共广播系统检测方法一、声压级参数概念:是指该点的声压P与基准声压Po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20的值,其结果用分贝(dB)表示,声压级缩写为SPL,也可以用符号Lp表示。
按终端设备的安装位置的不同,其各自的技术参数要求也不同:吸顶式扬声器:功率6W,声压90dB,频率范围100Hz-16kHz壁挂式扬声器:功率20/30W,声压(1W/1M) 94dB/92dB,频率范围100Hz/65Hz-20kHz室外号筒扬声器:功率15W,声压112dB,频率范围250Hz-10kHz测量仪器:AWA5633A型声级计测量方法:1. 灵敏度的校准将声级校准器配合在传声器上,开启校准电源,读取数值,调节声级计灵敏度电位器,完成校准。
2. 测点的确定在每个广播分区内选距离该区内扬声器最远点测量,相邻两个广播分区的边界也应该作为测量点进行测试。
3.传声器的设置测量传声器可以手持,也可以固定在三角架上,其位置应处于距地面1.2m的边界线敏感处,如果边界处有围墙,为了扩大监测范围也可将传声器置于1.2m以上的高度,但要在测量报告中加以注明4.按设计的标准计算出测量点的SPL:由公式SPL=LM+10lgP-20lgrdB 计算出设计时的声压级值,其中,LM:扬声器的灵敏度级,P:馈给扬声器的电功率,r: 听音点与扬声器的距离5.在选定的测量点用仪器检测与上一步的计算值进行对比,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6.与设计标准对比在被测公共广播系统中播放粉红噪声,把系统增益置于最高可用增益(当系统不会啸叫时,则置于系统最大增益-6dB处),在选定的测量点上测出稳态峰值声压级,以各测量点的平均值为该系统的最大声压级。
公共广播系统(兼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施工方案

【国家体育场工程】〖公共广播系统(兼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 (1)1.1.施工图纸 (1)1.2.相关资料、标准、规范 (1)2分部(分项)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施工部署.. (2)3.1.总体部署原则: (1)3.2.施工阶段划分 (1)4施工准备 (2)4.1.施工准备流程图 (2)4.2.技术准备 (2)4.3.物资准备 (3)4.4.组织准备 (5)4.5.建立、健全的各项管理制度 (7)4.6.施工现场及场外的准备 (7)5主要施工方法 (8)5.1.施工工艺流程 (8)5.2.线缆敷设 (8)5.3.分线箱安装 (9)5.4.设备安装 (10)5.5.系统调试 (13)6质量标准和验收 (16)6.1.质量控制标准 (16)7施工、安全防护、消防、临时用电、环保等注意事项 (17)7.1.产品保护 (17)7.2.安全和环保措施 (17)1编制依据1.1. 施工图纸、设计变更1.1.1.《国家体育场电讯工程深化施工图第三册公共广播系统》1.1.2.设计变更:EM_07_**10、DM_07_**10、EM_07_**19、DM_07_**19 1.2. 相关资料、标准、规范2345施工部署5.1. 总体部署原则:1)集中力量保质量、保工期。
在人力、物资、机具上给工程施工以充分保证。
各项管理工作应着眼于促进项目经理部组织好施工工作;2)分阶段施工。
由于施工工序多,我们把整体项目分阶段实施,力争做到忙而不乱,疏而不漏。
3)推行先进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4)按照ISO9001的质量标准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不留任何质量隐患。
5.2. 施工阶段划分第一阶段:施工准备(包括现场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等)及预留预埋;第二阶段:桥架、线槽及管线敷设施工;第三阶段:线缆敷设施工;第四阶段:前端扬声器安装;第五阶段:功放机房、中央机房设备安装;第六阶段:系统调试;第七阶段:系统试运行;第八阶段:系统验收;第九阶段:售后服务。
公共广播工程验收工作要求

如果说公共广播工程的招标、投标过程是维护投资者权益,使投资得到更有效、更合理的使用和促进廉政建设的必要条件,那么工程的竣工验收是工程质量的保障条件。
两者不可缺一。
一、验收必须具备的条件工程竣工后必须至少连续运行一个月,考核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各项性能指标是否能完全达到指标文件及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
我国现行实施的行业标准有:以甲方提供的场地图纸和系统要求为依据;依照提出的扩声要求,并根据背景音乐广播的需要;根据我公司多年来对广播系统设计、施工的经验,考虑系统用途的先进性和功能扩展性;参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方法》GB900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则》GB2421/22/23.1/23.2《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GB8898-88《教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45-8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37《厅堂扩音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要求》JG GTJ125《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86SD566《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J116-88《火灾自动警系统施工及验收》GBJ50166-92《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59《语言清晰度指数的计算方法》GB/T15485,《声频放大器测量方法》GB9001-88《传声器测量方法》GB9401-88《磁带录音机测量方法》GB20181-85《收音机相关参数及测量方法》GB4878-85《传声器主要性能测量方法》GB9396-88《信息设备安全及电气设备安全》GB4943-95《电子设备雷击保护法》GB7450-87《电气设备安全》GB10292-88《公共广播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公共广播产品手册》客户技术要求和相关建筑平面图(客户提供),根据此规格书及最新版的有关标准对系统进行设计、施工和检验工程承包单必须提供全套图实相符的竣工图纸和资料,它们包括:1、全套工程设计和施工图纸:系统电路图、系统安装图(包括声器系统安装图、机房设备和机柜安装图、接线图等)、管线敷设图及其它相关图纸;2、各设备的操作使用说明;3、系统设计计算报告;4、设备器材配套明细表;5、进口设备“三证”复印件和国产设备、线材质保卡;6、系统调试记录和系统测试数据报告;7、建声特性测试数据报告;8、预埋工程的监理检测报告;9、设备代用申请审批报告及代用设备与原设备的性能对比数据;10、系统操作使用手册。
7公共广播系统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

^一、^施准^备1.1 术准备1. 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
2.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并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3. 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
1.2主要材料扬声器、功放、广播机柜、电缆电线、电缆卡子、螺栓、管材、型材等。
1.3主要机具施工机具:升降机、电焊机、切割机、弯管器、电钻、砂轮机等。
测试仪器:数字万用表、声源、声级计、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失真度测量仪、对讲机等。
1.4作业条件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系统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 已完成机房、弱电竖井的建筑施工;2. 预埋管及预留孑L符合设计要求;3. 设备机房施工完毕,机房环境、电源及接地安装已完成,具备安装条件;二材料质量控制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的设备、材料进场验收要求除遵照相关规定:1. 扬声器(箱)、功放、广播机柜、电源的各项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要求,均应提供生产厂的生产营业执照及相关测试证明。
2. 各类线缆具有出厂合格证等质保资料。
三施工工艺3.1施工工艺流程技术资料复核一机房设备安装一线路敷设-扬声器安装一系统测试3.2施工要点1. 机房设备安装音控室内布局按设计要求进行。
A. 广播室设备的安装应考虑到维修方便,设备间不应过分密集,控制台与机架间应有较宽的通道,与落地式广播设备的净距一般不宜小于1500mm,设备与设备并列布置时,应保证间隔便于通行,不宜小于1000mm ;B. 设备安装应平稳、端正,落地式设备应用地脚螺栓加以固定,或用角钢加固在后面墙上;C. 设备安装完毕,应对其垂直度进行调整,垂直误差不大于1.5/1000。
2. 线路敷设A. 音频信号输入的馈电应用屏蔽软线。
a) 话筒输出必须使用专用屏蔽软线。
长度在10m至50m之间应使用双芯屏蔽软线作低阻抗平衡输人连接,中间若有话筒转接插座的必须要求接触特性良好。
b) 长距离连接的话筒线(50m以上)必须采用低阻抗(200Q),平衡传送连接方法,最好采用四芯屏蔽线对绞线对并接穿钢管敷设。
5公共广播系统试运行记录

5公共广播系统试运行记录日期:[填写日期]地点:[填写地点]一、准备工作(1)确定试运行期间:公共广播系统试运行期间共计两个星期,从[填写日期]至[填写日期]。
(2)人员配备:试运行期间,设备运维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需全程配备,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3)设备检查和准备:在试运行前,对公共广播系统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并确保各项功能正常。
二、试运行进程(1)校内测试:在试运行开始前,对公共广播系统进行了校内测试。
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模拟不同情景下的使用场景,测试设备运行和接收效果。
测试结果显示,系统运行正常,接收效果良好。
(2)信息发布:试运行期间,我们将发布一些重要信息,测试公共广播系统的信息传输和发布功能。
信息内容包括校园安全提醒、日常活动通知等。
我们将根据测试结果对信息发布的声音大小和传输方式进行调整。
(3)系统运行监测:试运行期间,设备运维人员将对公共广播系统进行监测,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他们将密切关注设备运行情况,检查接收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和维护。
(4)用户反馈:我们将向用户提供反馈通道,收集用户对公共广播系统试运行的反馈意见。
用户可以通过现场意见箱或在线反馈平台向我们反馈问题和建议,以便我们进一步优化系统。
三、问题和解决措施(1)音质问题:在试运行期间,部分用户反映公共广播系统的音质不够清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增加了音频设备的调试时间,并对设备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通过这些措施,音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2)信息发布延迟问题:部分用户反映在试运行期间,公共广播系统发布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延迟。
经过仔细调查,我们发现问题是由于信号传输的技术问题造成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与技术支持人员紧密合作,对信号传输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最终成功解决了延迟问题。
四、总结和改进试运行期间,公共广播系统的整体效果良好,设备运行稳定可靠,信息传输准确。
用户反馈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基于试运行期间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公共广播系统的细节,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公共广播系统技术方案

公共广播系统技术方案第1章系统技术方案1。
1 系统组成而扩声音响系统又称专业音响系统涉及电声,建声和乐声三种学科的边缘科学.所以公共广播系统最终效果涉及合理,正确的电声系统设计和调试,良好的声音传播环境(建声条件)和精确的现场调音三者最佳的结合,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不管哪一种广播音响系统,都可以画成如下所示的基本组成方框图.它基本可分四个部分1) 节目源设备2) 信号的放大和处理设备3) 传输线路4) 扬声器系统。
节目源设备:节目源通常为CD/MP3,电脑,此外还有传声器信号放大器和处理设备:,功率放大器和各种控制器及音响加工设备等。
这部分设备的首要任务是信号放大,其次是信号的选择.前置放大器作用的基本功能是完成信号的选择和前置放大,此外还担负音量和音响效果进行各种调整和控制。
有时为了更好地进行频率均衡和音色美化,还另外单独投入图示均衡器。
这部分是整个广播音响系统的”控制中心”.功率放大器则将前置放大器送来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再通过传输线去推动扬声器放声.传输线路:传输线路虽然简单,但随着系统和传输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
对教室,体育场等,由于功率放大器与扬声器的距离不远,一般采用低阻大电流的直接馈送方式,传输线要求用专用喇叭线,而对公共广播系统,由于服务区域广,距离长,为了减少传输线路引起的损耗,往往采用定压传输方式,由于传输电流小,故对传输线要求不高。
扬声器系统:指音源输出设备,扬声器系统要求整个系统要匹配,同时其位置的选择也要切合实际.礼堂,剧场,歌舞厅音色,音质要求高,而扬声器一般用大功率音箱;宾馆酒店公共广播系统,由于环境和建筑特点对音量的限制,一般用3W—6W天花喇叭即好;学校公共广播系统,由于学校通常没有天花板,通常使用10W~20W公园绿化区域等,由于是室外需要考虑防水和与环境的搭配,所以使用草地扬声器为宜.公共广播系统结构图1.2 系统结构1.2.1 学校公共广播现状目前我们各个学校的广播系统差距很大,一般有这么几种:1) 机房有个简单的扩音设备,终端用筒式大扬声器,线路采用拉音频线方式.音质差,功能单一,一般在偏远山区学校还有用到.2)调音台等设备,室内终端用壁挂式音箱,室外用室外音柱,草坪音箱等,线路采用音频线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广播系统测试与验收方案
1、验收依据
➢JC J/T 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J45-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6-98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
➢GB 6510-8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中声音部分的测试方法和技术参数。
2、系统的试运行
一)音源的运行
调频机的播放:正常、不正常
双卡放音机的播放:正常、不正常
激光唱机的播放:正常、不正常
二)系统的运行
系统分区控制
分区的划分与消防分区相一致。
根据消防要求当N区发生火灾时N+1、N-1层均报警。
强切功能运行
连接好紧急、业务面板,扩展分区面板、功率放大器等设备,运行从背景音乐状态“强切”到紧急广播状态。
并实现对某些分区或全部分区的广播。
三)供电方式切换
系统切换到消防紧急电源系统(直流24V),紧急广播应正常工作。
3、系统扬声器回路的播放
连接好各分区的扬声器,通过扬声器进行播放系统。
播放情况见下表。
扬声器回路播放情况记录表:
4、验收文档
同有线电视系统类似。
工程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必须向建设单位提交以下图纸资料:➢工程说明
➢综合系统图
➢线槽、管道布线图
➢设备配置图
➢设备连接系统图
➢设备概要说明书
➢设备器材一览表
➢主观评价表
➢客观测试表
➢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其它规定的有关文件或图纸
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