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熔融指数测定

合集下载

cmt熔融指数测定实验报告

cmt熔融指数测定实验报告

熔融指数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熔融指数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2) 学会测定聚合物的熔融指数。

二、实验原理:熔融指数的定义是试样在一定温度、恒定压力下,熔体在10min内流经标准毛细管的质量值,单位是g /10min,通常用MI来表示熔融指数。

熔融指数可以衡量聚合物流动性好坏。

熔融指数是在标准的熔融指数测定仪中测定的。

熔融指数测试仪由试料挤出系统和加热控制系统两个部分组成。

试料挤出系统包括砝码、料筒、压料杆、毛细管组成。

加热控制系统炉体、控温定值电桥、相敏放大器、可控硅及触发电路组成。

先把一定量聚合物放入按规定温度的料筒中,使之全部熔融,然后在按规定的负荷下它从固定直径的小孔中流出来,并规定用10分钟内流出来的聚合物的重量克数作为它的熔融指数。

在相同条件下(同一种聚合物、同温度、同负荷),熔融指数越大,说明它的流动性越好,相反熔融指数越小,则流动性越差。

不同用途和不同的加工方法,对聚合物的熔融指数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注射成型用的聚合物熔融指数较高。

但是通常测定的熔融指数不能说明注射或挤出成型的聚合物的实际流动性能,因为在荷重2160克的条件下,熔体的剪切速率约10-2~10秒-1范围,属于低剪切速率下流动,远比注射或挤出成型加工中通常的剪切速率(102~104秒-1)范围低。

由于熔融指数测定仪具有简单,方法简便的优点,用熔融指数能方便的表示聚合物流动性的高低,所以对于成型加工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性有参考的使用价值。

三实验步骤1. 开机,设置温度,待稳定;2. 需要清洁料筒活塞杆,清洁后,将活塞杆插入,还需等待温度稳定;3. 将活塞杆拔出;4.快速加料,加料完毕,用压料杆将料压实(以减少气泡),再插入活塞杆;5. 待温度进入稳定状态,根据需要加砝码;6. 如料太多,或下移至起始刻度线太慢,可用手加压或增加砝码加压,使快速达到活塞杆上的测试起始刻线;7. 计时(按「启动/停止」按键),切样,切割取样应在料杆的上下标记线之间,手动切下一段试料,可切数段,一般可取无气泡样段5段为一组,取3-5组样品;8. 样条冷却后,置于天平上,分别称重。

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

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

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姓名:他雪峰学号:130242119一.实验目的熔融指数是热塑性塑料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力下,熔体在十分钟内通过毛细管的重量值,其单位“克/10分钟”,习惯上用“MI”表示。

通过本实验掌握熔融指数的测定方法,并了解热塑性塑料在熔融状态下的流动性大小与分子量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熔融指数是用来区别各种热塑性聚合物材料在熔融状态时的流动性,对同一种聚合物是可以用熔融指数来比较聚合物分子量大小,同一类型的聚合物(化学结构一定),其熔融指数愈小,分子量就愈高,随着分子量的提高,聚合物的断裂强度﹑硬度﹑韧性﹑耐老化稳定性﹑缺口冲击强度等性能都有所提高。

熔融指数大,分子量就小,加工性能就好一些。

但从熔融指数仪得到的流动性能数据,不能满足成型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具体数据,因为熔融指数是在低剪切速率下进行的,即剪切速率为2~50/秒,实际成型加工是在高剪切速率下进行,即5×104~7×104 /秒,两者相差很大。

所以熔融指数只是一个分类的手段,对于某一种热塑性聚合物来说,只有当熔融指数与加工条件,产品性能和经验联系起来才有实际意义。

由于熔融指数测定仪及测试方法的简易性,国内生产的热塑性树脂(尤其是聚烯烃类),常附有熔融指数的指标。

三.仪器及样品1.仪器装置熔融指数仪是一种简易的毛细管式的在低剪切速率下工作的仪器,由主体和加热控温两部分组成,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XYZ—190熔融指数仪的主体结构是本装置的关键部分,主要由砝码,圆筒,活塞,毛细管,直角温度计和加热系统所组成(但本次我们所做的试验已经采用更加先进的自动控温装置,而没有直角温度计)。

圆筒和活塞应是不锈钢制成,同时要求圆筒与活塞头直径之差(间隙)为0.075±0.015毫米。

间隙的大小,都会直接影响测试结果。

毛细管由耐磨损的钨钢材料制成,外径稍小于圆筒内径,以便它能在圆筒孔中自由下落到圆筒底部,毛细管的中心孔径为1.180±0.020毫米,要求直而光滑。

高聚物熔融指数的测定

高聚物熔融指数的测定

实验2高聚物熔融指数的测定线型高聚物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力的作用下具有流动性,这是高聚物成型加工的依据,例如,许多塑料可以采用模压、吹塑、注射、挤出成型等方法进行成型加工,而合成纤维可以进行熔融纺丝。

通常,在利用高聚物的熔融态进行成型加工时,其流动性好坏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熔融高聚物的流动性好坏常常采用熔融指数来表示。

由于熔融指数的测定方法及其设备简便易行,在工业上应用较为广泛。

本实验利用熔融指数测定仪来测定热塑性高聚物的熔融指数。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熔融指数测定仪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2. 了解热塑性高聚物流变性能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上的意义。

3. 掌握测定高聚物熔融指数的方法,并测出聚乙烯的熔融指数。

二、实验原理熔融指数(MI)是指热塑性高聚物的熔体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于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长度、一定孔径的毛细管的质量,通常采用g/10min表示。

一般是采用标准的熔融指数测定仪来测定高聚物的熔融指数。

衡量熔融高聚物流动性好坏的指标有多种,熔融指数是其中之一。

在一定条件下熔融高聚物的熔融指数越大,则说明其流动性越好。

对于结构一定的高聚物来讲,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时,其熔体的流动性越好,熔融指数越高;反之,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时,熔融指数越低。

因此,当高聚物的结构一定时,其熔融指数的大小也可以反映出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而对于结构不同的高聚物则不能用熔融指数来比较流动性的好坏,这是因为结构不同的高聚物具有高低不同的流动温度,且流动性随温度的变化也不同,因而在测定其熔融指数时所采用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也不相同。

即使是对于同一种高聚物,若结构不同时(如:支化度不同),也不能用熔融指数来反映其相对分子质量的高低。

对于结构一定的高聚物,由于其熔融指数与相对分子质量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可以利用熔融指数来指导高聚物的合成工作。

在塑料成型加工中,高聚物熔体的流动性如何直接影响到加工出的制品的质量好坏,加工温度与熔体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熔融指数来反映。

熔喷布、无纺布质量检验方法

熔喷布、无纺布质量检验方法

熔喷布、无纺布质量检验方法一、熔融指数检测<1>实验原理熔融指数(Melt Flow Rate ,MFR),全称熔液流动指数,或熔体流动指数是一种表示塑胶材料加工时的流动性的数值。

线性高聚物在一定温度与压力的作用下具有流动性,这是高聚物加工成型的依据,如许多材料可以进行熔融纺丝,因此高聚物的流动性的好坏是成型加工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熔融指数是在标准的熔融指数仪中测定的。

先把一定量高聚物放入按规定温度的料筒中,使之全部熔融,然后在按规定的负荷下,它从固定直径的小孔中流出来,并规定用10分钟内流出来的高聚物的重量克数作为它的熔融指数。

在相同条件下(同一种聚合物、同温度、同负荷),熔融指数越大,说明它的流动性越好,相反熔融指数越小,则流动性越差。

<2>检测准备A、熔体速率测试仪一台B、电子天平一台(精度0.001g)C、称取检测粒料6—10g,作为检测样本<3>检测工艺说明熔体在2.16kg的标准载荷下,10min流过固定内径(a、熔指小于400g/10min的纺粘料选用口模直径为2.096mm。

b、熔指大于400g/10min的熔喷料选用口模直径为1.18mm),毛细管的重量。

即为熔体的流动速率(又称熔融指数)<4>、图示说明<5>、熔喷布的原料供应和使用对应的质量控制生产供应链:PP切片+母粒(熔喷布专用聚丙烯材料)→通过纺丝生产熔喷布→分切成口罩相应尺寸→口罩厂主要通过测试熔喷布的过滤效率达到口罩标准要求的方式进行原料的质量控制,根据纺丝工艺的不同,选用不同熔融指数的原料。

二、克重检测<1>实验原理克重是非织造布的基本指标,其定义为单位面积产品的重(质)量,我国法定的计量单位g/㎡(克每平方米)。

克重的大小反应了产品的厚、薄。

但因称呼及表示方法未得到统一,甚至不同企业表示方法也不一样,如有人将“单位面积产品质量”称为“基重”,或“Basis Weight”,或称作“面密度”,也有写为GSM(即英文每平方米的克数的缩写),。

高聚物的熔融指数测定实验

高聚物的熔融指数测定实验

高聚物的熔融指数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聚合物的熔融指数;2.了解热塑性塑料在熔融状态(即粘液态)时流动粘性的特性及其重要性;3.学习使用XNR-400A型熔融指数仪。

二、实验原理熔融指数指热塑性高聚物在规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熔体在10min通过标准毛细管的质量值,其单位是g/10min,习惯用MI表示,又称熔融流动指数(MFI)。

熔融指数可以用来区别不同的热塑性材料在熔融状态时的流动性,对同一品牌的高聚物可用MI来比较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MI越小,其相对分子质量越高,反之MI越大,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说明它的流动性好,其加工性能就相应好一些,但聚合物其它性能如断裂强度、硬度、耐老化稳定性等将差一些。

用MI表征高聚物熔体的粘度,作为流动物性指标已在国内外广泛采用。

提高温度和压力,几乎所有聚合物的粘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熔体流动速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因此,在塑料成型加工实际生产控制中,往往用改变温度和压力来调节塑料熔体的流动性和充模速度。

高聚物流动的好坏,是成型加工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同用途、不同加工方法对高聚物MI值有不同要求,对选择加工工艺参数-加工温度、螺杆转速、加工时间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在测定高聚物的熔融指数时,测试条件主要是温度和负荷的选择为了相互有可比性,对每一种高聚物均有统一的标准.三.实验步骤1.熟悉仪器,并检查仪器是否水平,料筒、压料杆、出料口是否清洁。

2.将试样进行干燥。

3.插上电源插头,按下面板上电源开关和照明开关,面板上PV、SV显示器和底部照明灯即亮。

面板上显示器首先出现类型显示,再自动变换到输入范围显示,然后自动变换到SV、PV显示模式,并开始升温。

4. 将标准口模(出料口)放入料筒,插入活塞杆,开始升温,到达实验所需温度后,恒至少15min。

5. 称取3试样,拔出活塞杆,经过漏斗向料筒装料,,用料杆压实后,再少量加入,反复进行,这样有助于防止气泡,对于流动率大的尤为重要。

实验3 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

实验3  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

实验三热塑性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热塑性高聚物熔融指数的测定方法。

2、了解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条件。

二、实验原理熔融指数就是热塑性高聚物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熔体在10分钟内通过标准毛细管的重量值,以克/10分钟表示。

熔融指数(MI)的数据可以用来区别各种热塑性高聚物在熔融状态时流动性的好坏。

但只是一个大体上的分类手段,还不能根据熔融指数数据预测实际成型加工工艺过程。

另外,对同一种高聚物,还可以用熔融指数来比较高聚物分子量大小,作为生产上的品质控制。

一般来讲,同一种高聚物(化学结构一定),其熔融指数愈小,分子量愈大,熔融指数愈大,分子量愈小。

三、仪器设备、原料SRZ-400D熔融指数仪、天平等。

原料:不同牌号的PE、PP、PS、ABS等。

四、实验条件1、熔融指数仪主要零件尺寸及规格:出料口直径:2.095±0.005mm出料口长度:8.000±0.025mm装料口直径:9.550±0.025mm装料口长度:160mm活塞杆大直径:9.475±0.015mm活塞杆头长度:6.350±0.100mm温度波动:±0.2℃(出料口上端毫米处)2、试料:可以是能放入装料筒中的热塑性粉样、粒料、条状薄片或模压块料。

3、温度、负荷的选择:测试温度应高于所测高聚物的流动温度,低于热分解温度。

负荷的选择要根据所测试样熔融指数的大小。

熔融指数大的,负荷用小些;相反,负荷用大些。

例如聚乙烯,MI<10者,一般取190℃/2160克,M1在10~80之间者,一般取190℃/325克;MI>80者,取125℃/325克。

兹将一些高聚物熔融指数测定的标准条件列入附表一。

4、取样条(即切割段)时间的选择:每个样条所需时间与熔融高聚物自毛细管出料口中流出的速度有关。

速度快时,取样时间就短些;速度慢时,取样时间就长些。

一般取样时间与流出速度如表二所示。

熔融指数的测定

熔融指数的测定

4 实验步骤
5、 温度稳定后即可加料。加料前取出料杆,置于耐高温物体上,避免 料杆头部碰撞。把加料用漏斗插入料筒内(尽量不与料筒壁相碰,以免 发烫),快速加料,加料完毕,用压料杆将料压实(以减少气泡),再 插入料杆,套上砝码托盘。 6、 加砝码,基础砝码325g,加负荷1835g(875g+960g),总负荷 2160g 7、 下环线与顶面平齐后,按“预切”“测量”开始试验,收集切下的 料条,含有气泡的料条舍弃
MI=m*600/t 式中:m:料段质量(算术平均值),g;
t = 20 s。
5 实验注意事项
♦料筒,压料杆,毛细管属于精密仪器要轻拿轻放,不可掉落地上, 清理时切忌擦伤; ♦加金属重物压出余料时,切忌用人的压力把余料挤出,一样压料杆 和出料托板等因受力不当和超载而变形; ♦操作过程中要戴上手套,以防烫手; ♦所切取的几个料段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能超过平均值的10%。有较高的实 际意义。
3 实验样品与仪器
实验样品
聚丙烯 低密度聚乙烯
实验仪器
XNR—400B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
3 实验样品与仪器
实验仪器介绍
XNR—400B熔体 流动速率测定仪
4 实验步骤
1、 熟悉仪器,并检查仪器是否水平,料筒、压料杆、毛细管是否清洁; 2、 备好样品,用架盘天平称取4~5gLDPE或PP; 3、 装好料筒,毛细管; 4、 开启电源,指示灯亮,设定参数(温度190℃、时间20s、次数10次), 按下“控温”开始升温,蜂鸣响4声,恒温15min;
近年来,熔体流动速率从“质量”的概念上,又引伸到“体积”的概念 上,即增加了熔体体积流动速率。其定义为:熔体每10min通过标准口模毛 细管的体积,用MVR表示,单位为cm3/10min。

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

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
实验三 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
在塑料成型加工中, 聚合物的流动性能常用熔融指数来表示。 通过测定塑料的流动行为, 可以研究聚合物的内部结构。此法简单易行,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采用,对高分子材料的选 择和成型工艺条件的确定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该方法的局限性在于不同品种的高聚物之间不能使用其熔融指数值直接比较, 不能应用 于高切变速率条件下。 熔体流动速率仪测得的流动性能指标是在低剪切速率下得到的, 不存 在广泛的应力-应变速率关系,仅能比较相同结构聚合物分子量或熔体粘度的相对数值。

PR 4
8 LV
-----------------------------------------
(5)
式中:R 与 L 分别为毛细管的半径与长度; P 为压差;V 为体积流速。 则:
V
PR 4 ---------------------------------------- (6) 8 L
注: ①MFR>25 时,可选用ф=1.180mm 的标准口模。 ②试样条长度最好选在 10mm~20mm 之间,但以切样间隔为准。 ③样条冷却后,置于天平上称重。 ④若每组所切样中重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超过其平均值的 10%,实验应重做。 ⑤每次试验后,必须用纱布擦净标准口模表面、活塞和料筒,模孔用直径合适的黄铜丝或木
0 Ae RT ------------------------------------------- (3)
式中 η0 为温度 T 时的零切粘度,Eη 为粘流活化能。上式在 50 oC 的温度区间内具有很 好的规律,把(3)式化为对数形式,得:
E
lg 0 lg A
E 2.303RT
ABS PP PC PA 丙烯酸酯 纤维素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熔融指数测定目录CONTENTS Part 1 基本概念Part 2 测试原理Part 3 仪器简介Part 4 科学研究Part 1 基本概念1.1丨熔融指数熔融指数(或熔体流动指数, Melt Flow Index,MFI),指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每10min通过标准口模的质量或体积。

前者被称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g/10min);后者被称为熔体体积流动速率(cm3/10min)。

◆是一种表示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加工时的流动性的数值。

其值越大,表示该塑胶材料的加工流动性越佳,反之则越差。

◆是度量聚合物熔体在较低剪切速率下流变性质的一种重要手段,高分子加工中重要参数。

◆广泛应用于塑料生产、塑料制品、石油化工等行业及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商检部门。

挤出成型又称为挤塑,挤出机加工中利用液压机压力于模具本身的挤出称压出。

是指物料通过挤出机料筒和螺杆间的作用,边受热塑化,边被螺杆向前推送,连续通过机头而制成各种截面制品或半制品的一种加工方法。

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

吹塑过程开始于将塑料熔化并将其形成型坯,或者在注射和注射拉伸吹塑预成型件的情况下。

型坯是管状的塑料件,一端有一个孔,压缩空气可以通过该孔。

是利用气体压力使闭合于模具中的热塑性塑料吹胀成中空制品的成型方法,用于制造中空制品。

然后将型坯夹紧到模具中,并将空气吹入其中。

然后将空气压力推出塑料以匹配模具。

一旦塑料冷却和硬化,模具打开并且部件被弹出。

熔融指数会影响高分子产品加工中哪些性能,如何影响的呢? 思考题◆加工稳定性 ◆粉料分散性◆制品质量聚合物是由许多单个的高分子链聚集而成,因而其结构有两方面的含义:(1)单个高分子链的结构;(2)许多高分子链聚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聚集态结构。

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丨高分子的结构一级结构近程结构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连接顺序、立体构型,以及支化、交联等二级结构远程结构高分子链的形态(构象)以及高分子的大小(分子量)链结构聚集态结构三级结构晶态、非晶态、取向态、液晶态及织态等。

聚合物的结构Part 2 测试原理2.1丨熔融指数-测试原理◆熔融指数测定仪是一种挤出式塑度仪。

它是在规定温度条件下,用高温加热炉使被测物达到熔融状态。

这种熔融状态的被测物,在规定的砝码的负荷重力下,通过一定直径的小孔(即口模)进行挤出试验。

指热塑性塑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每10min通过标准口模的质量或体积;通过对它的测量,可以了解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交联程度,加工性能等。

试验负荷以不同数量的砝码组合而得到的,它们可以组成试验所需要的标称负荷,共有8级:1级:0.325kg=(活塞杆+砝码托盘+隔热套+1#砝码体)=3.187N2级:1.200kg(0.325kg+2#0.875kg砝码)=11.77N3级:2.160kg=(0.325kg+3#1.835kg砝码)=21.18N4级:3.800kg=(0.325kg+4#3.475kg砝码)=37.26N5级:5.000kg=(0.325kg+5#4.675kg砝码)=49.03N6级:10.000kg=(0.325kg+5#4.675k砝码+6#5.000kg砝码)=98.07N7级:12.500kg=(0.325kg+5#4.675kg砝码+6#5.000kg砝码+7#2.500kg砝码)=122.58N8级:21.600 kg=(0.325kg+2#0.875kg砝码+3#1.835kg砝码+4#3.475kg砝码+5#4.675kg砝码+6#5.000kg砝码+7#2.500kg砝码+8#2.915kg砝码)=211.82NGB/T3682—2000《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Part 3 熔融指数测试仪3.1丨仪器设备简介 FR-1811熔体流动速率仪温度范围:50---450℃恒温精度:±0.2℃3.2丨仪器操作步骤◆1、装入口模:从料筒的上端口装入口模,并用装料杆将其压到与口模挡板接触为止。

◆2、将活塞杆(组合件)从料筒的上端口放入料筒中。

◆3、插上电源插头,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

在试验参数设定页设定恒温温度点、取样时间间隔、取样次数、加载负荷。

在进入试验主页后,按“启动”键,仪器开始升温,当温度稳定到设定值后,恒温15分钟。

◆4、恒温15分钟后,带上准备好的手套(防止烫伤)取出活塞杆,将事先准备好的试样用装料斗和装料杆逐次装入并压实在料筒中,全过程要在1分钟内完成。

然后,将活塞杆重新放入料筒中,4分钟后,即可把标准规定的试验负荷加到活塞上。

◆5、试样的切取。

•自动刮料将取样盘放在出料口下方,当活塞杆的下环形标记与导套的上表面相平时,按“开始”键,刮刀按所设定次数及取样时间间隔自动刮料。

(取样应在活塞杆上的上、下环形标记之间进行)◆6、结果计算。

选取无气泡样条,冷却后,置于天平上,分别称其质量(天平,准确至0.5mg),取其平均值,在试验显示页输入平均值按“确认”键,仪器自动计算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值并在界面主页显示出来。

3.3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下列内容:.a.材料名称、规格、来源及生产厂;b.实验温度、湿度及试样状态调节;c.实验机型号,试验速度;d.实验原理;e.实验结果;f.实验日期、实验人员。

3.4丨注意事项1、单相电源插座必须有接地线孔,并可靠接地。

2、液晶显示器上若出现异常显示时,应按复位钮后,重新设定试验温度,并启动工作。

3、正常工作中,若炉温大于450℃,则软件保护,中断加热,并发出报警。

4、异常现象发生,如不能控温,不能显示等,应关机,进行检修。

5、测试前要检查刮刀是否调好,调法是:装上口模、活塞杆、导套,(请参看附图三、四),把所需的试验负荷加到活塞杆上后调整刮刀,使其刀口与口模平行相切,并能顺利通过为止;并注意及时磨削用钝的刀口。

6、装料完成后,要用装料杆压实,以防产生气泡。

7、清理和测试操作中应带手套,以防烫伤。

8、清洗活塞杆时,不能用硬物刮削。

Part 4 科学研究4.1丨原位聚合法制备生物基聚乳酸复合材料齐海群, 范大鹏, 王巍(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50)摘要:针对聚乳酸制品制备成本过高,以及生物基聚乳酸材料性能不足的缺点,本文以消旋乳酸作为主要的单体,以塑化后的生物质微粉作为聚合种子,使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生物质含量约为 70%的生物质/聚乳酸复合物。

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将制备出的生物质/聚乳酸复合物与市售商品聚乳酸共混,测量其共混产物的力学性能、红外光谱及断口形貌。

实验数据表明:通过原位聚合处理确实可以形成生物质与聚乳酸之间牢固的界面结合,可使生物质/ 聚乳酸的拉伸强度达到 33.4MPa,同时可以形成缺陷较少的界面,能够保证较好的耐热性和加工性能。

关键词:生物质;乳酸;聚乳酸;聚合反应;缩聚反应;塑化;可降解树脂;共混挤出From:齐海群.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20,2:1-7.丨试样制备1)生物质微粉的塑化。

将盐酸、乳酸、聚乙烯醇和蒸馏水按照盐酸浓度为 2%,乳酸浓度为 10%,聚乙烯醇浓度 0.5%配置成处理液,将生物质微粉和处理液按照浴比 1:1 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密封反应釜中,80 ℃的条件下塑化 24h,取出塑化产物。

2)生物质存在条件下的聚合反应。

向反应釜中加入 500 ml 甲苯、200 g 塑化后的生物质微粉、部分乳酸单体及磺化乙酸作为缩聚催化剂,将反应釜加热至110 ℃进行反应,此时水与甲苯共沸蒸出。

分馏去除水层,持续向反应釜中补充甲苯,直至完全没有水分蒸出,时间为 4 h。

在 10 min 内,使用恒压漏斗向反应釜中加入不同量的乳酸、己二酸和苹果酸,继续反应 2 h,取出物料。

用丙酮和蒸馏水过滤清洗后得到生物质含量不同,交联程度不同的生物质/聚乳酸复合物。

将得到的颗粒状产物经球磨机粉碎后得到生物质/聚乳酸复合材料粉体。

将上述粉体与市售聚乳酸按照不同比例经双螺杆挤出机共混挤出,即可制备出高性能的生物基/聚乳酸全降解树脂颗粒。

From:齐海群.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20,2:1-7.则反映了原位聚合法处理前后生物质含量对树脂熔融指数的影响。

总体而言随着生物质含量的增加树脂体系的熔融指数呈单调递减的趋势,但处理后的生物质微粉的流动性普遍好于未处理的生物质微粉。

这是因为原位聚合的过程中生物质与合成出的聚乳酸形成了过渡层,过渡层的外层为轻度交联的长链无规立构聚乳酸,因此在共混时更易于与聚乳酸基体形成良好的润湿,界面的摩擦较少,因此流动性较好。

图生物质含量对生物质/聚乳酸复合材料熔融指数的影响丨结论1)本文采用以廉价的消旋乳酸作为聚合单体,配合少量的扩链单体和交联单体,以塑化后的生物质微粉作为聚合种子,在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的同时,形成聚合产物与生物质微粉之间的良好结合;2)与现有共混方法相对比,可以高性价比的制备出高性能、高生物质含量的生物质/聚乳酸复合材料,可大幅降低聚乳酸制品的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3)本文采用的原位聚合方法在工艺上尚未完全成熟,进一步改善聚合条件,优化催化体系,提高聚合度,可望制备出性能更优的生物基聚乳酸树脂。

4.2丨热塑性聚烯烃树脂熔体熔融指数与测试温度及荷载的关系研究韩忠强,郭子斌,段文锋,田凤兰(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特种功能防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1309)摘要:采用熔体流动速率仪研究了热塑性聚烯烃树脂熔体熔融指数与测试温度及荷载的变化关系,对比了釜内聚合聚丙烯合金树脂(P-TPO)、共混聚丙烯弹性体、聚乙烯以及碳酸钙填充 P-TPO 树脂对其影响,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在相同荷载下,温度每升高10 ℃,热塑性聚烯烃树脂的熔融指数增大 1.23 倍,材料的熔融指数与实验载荷之间呈幂函数和指数函数相耦合的函数关系。

关键词:热塑性聚烯烃;熔融指数;防水卷材;熔体流动性From:韩忠强.新型建筑材料,2017,3:127-130.丨原材料聚丙烯釜内合金树脂(P-TPO 树脂):熔融指数 0.6g/10 min(230℃、2.16kg),巴塞尔公司;聚丙烯基弹性体树脂(PPE):熔融指数 2 g/10 min(230 ℃、2.16 kg),DOW 化学;碳酸钙:市售丨仪器设备与性能测试方法◆双螺杆挤出机造粒线:南京橡塑机械厂有限公司;◆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XNR-400,承德鼎盛试验机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分析天平:ML104,精度 0.0001 g,梅特勒-托利多。

按照GB/T3682—2000《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将纯树脂或含 30%碳酸钙粉料的聚烯烃母粒进行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