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最全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全册)第一单元:我与名著1.1 课程导言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能够了解名著的基本知识,欣赏名著中的经典片段,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和能力。

1.2 《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

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重点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1.3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

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重点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

1.4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

主要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爱情悲剧和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

重点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1.5 《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

主要讲述了宋江、武松、林冲等一百零八位好汉聚义梁山,反抗腐败政府的故事。

重点人物:宋江、武松、林冲。

第二单元:人物描写一组2.1 课程导言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能够理解人物描写的目的和方法,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2.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一篇散文。

描述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和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经历。

2.3 《再塑生命的人》《再塑生命的人》是海伦·凯勒的一篇自传体文章。

讲述了作者如何在老师的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和演讲家。

2.4 《我的老师》《我的老师》是魏巍的一篇散文。

描述了作者在战争年代遇到的一位无私奉献、关爱学生的老师。

2.5 《散步》《散步》是莫怀戚的一篇小说。

通过讲述一位母亲带着智障儿子散步的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家庭的温暖。

第三单元:散文诗两篇3.1 课程导言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能够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学会欣赏散文诗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3.2 《金色花》《金色花》是印度作家泰戈尔的一篇散文诗。

描述了一个孩子变成金色花后,与母亲捉迷藏的故事,展现了母子和亲密无间的感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最全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语文上册最全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语文上册最全知识点归纳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第1课.散步XXX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qí蹲dūn下2.解释下列词语。

(1)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3)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种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俱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散步》的作者是XXX。

第2课.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XXX XXX cuìfǎng shànwān dòu瘫痪侍养诀别枯槁仿膳豌豆二、问题: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讲述了XXX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勉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课文写了四件事:(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对我的抚慰.(2)母亲宿疾缠身,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添加痛苦.(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4)母亲的临终嘱托2.“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的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答:由于“我”的原因,母亲已精疲力竭,有力再照顾花了。

3.文中写到“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你怎样理解母亲盖住落叶的行为?.答:因为母亲希望“我”的心情好一点,也有助于病情。

4.为甚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兴奋得如坐针毡?为甚么“我”求全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甚么?答:因为母亲看到了“希望”,这是“我”第一次答应母亲带“我”去玩。

5.前面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最后“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甚么含义?这样写在文章结构上有甚么作用?答:由于母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从而想让“我”当前照顾自己。

后文写“要好好儿活”是“我”知道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决定好好照顾自己。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全册)
1. 诗词鉴赏
- 研究诗词的基本知识,如诗的分类、格律等。

- 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包括理解诗词的意境、把握诗词的基本情感等。

2. 文学常识
- 研究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的基本常识。

- 了解一些经典作品的作者、内容和风格。

- 探索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理解文学的作用和意义。

3. 语言运用
- 研究语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

- 提升词汇量,掌握一些常用表达方式。

- 练书写规范,避免常见的语言错误。

4. 阅读理解
- 培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 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如提炼主题、归纳总结等。

- 理解文本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意义。

5. 写作能力
- 研究基本的写作技巧,如写作结构、修辞手法等。

- 提升写作的表达能力,练写作不同类型的文章。

- 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为写作提供素材和灵感。

6. 思维发展
- 培养思考的惯和能力。

- 研究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素,如分析、评价等。

- 发展逻辑思维,培养清晰的表达和推理能力。

7. 文化传承
-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如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与修养等。

- 研究古代文人的名言警句,理解其哲理和智慧。

-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的概述,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学习语文。

祝学习顺利!。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一、重点字词。

1. 易错字音:- 酝酿(yùn niàng)- 黄晕(yùn)- 窠巢(kēcháo)- 抖擞(sǒu)- 贮蓄(zhù xù)- 棱镜(léng jìng)- 粗犷(guǎng)- 静谧(mì)- 高邈(miǎo)- 莅临(lì lín)- 吝啬(lìn sè)- 淅淅沥沥(xī xīlì lì)2. 易错字形:- 瘫痪憔悴诀别分歧匿笑菡萏攲斜荫蔽。

- 确凿轻捷云霄倘若鉴赏啄食和蔼恭敬。

- 渊博倜傥绅士搓捻绽开惭愧恍然大悟。

- 人声鼎沸截然不同小心翼翼不求甚解混为一谈。

- 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疲倦不堪油然而生恍然大悟。

二、重点文学常识。

三、重点古诗词。

- 重点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主旨: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表达了自己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 重点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主旨:借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

- 重点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主旨:描绘了江南早春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 重点诗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主旨:通过描绘深秋晚景,烘托出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四、文言文重点。

- 重点实词:内集、儿女、文义、俄而、骤、欣然、差可拟、未若、期行、舍去、乃至、尊君在不、相委而去、家君、引、顾。

- 重点虚词:而、之。

- 重点句子翻译:-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未若柳絮因风起。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 文言句式:- 判断句: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以下就是咱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必背知识点,准备好跟我一起“畅游知识海洋”啦!一、古诗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描绘了大海的壮阔景象,表现了曹操的雄心壮志。

记住那些生动的写景句子,感受大海的魅力。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把自己的忧愁寄托给明月,陪伴王昌龄到远方,多浪漫的想象啊!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里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可是名句,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幅凄凉的秋景图,把游子的思乡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些景物可都要记清楚哟!二、文言文这里面有好多孔子的智慧语录,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要理解意思,还得记住它们所传达的道理。

三、现代文重点一些修辞手法得搞明白,像比喻啦,能让句子更生动;拟人呢,让事物像人一样有情感动作;排比能增强气势。

还有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搞清楚这些,读记叙文就不迷糊啦。

怎么样,这些知识点是不是还挺有趣的?加油背,语文成绩一定能棒棒哒!。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考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考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考点归纳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考点归纳标点符号:1、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2、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3、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例:《海燕》以海燕象征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

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海燕》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例:《白杨礼赞》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杨礼赞》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例:《白杨礼赞》先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

试卷题目常见的一些术语(问题):1、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考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考点归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七班级上册语文学问点考点归纳一、人物形象描写1. 重要人物的外貌描写:身材、相貌、年龄等。

2. 重要人物的性格描写:和善、聪慧、英勇等。

3. 重要人物的行为描写:言谈举止、表情动作等。

二、环境描写1. 自然环境的描写:天气、气候、风景等。

2. 人造环境的描写:建筑物、道路、院落等。

3. 特定场景的描写:繁华街道、静谧湖泊等。

三、文学修辞手法1. 比方:用一个事物去形容另一个事物。

2. 拟人:赐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性格和行为。

3.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的说明,以达到夸张的效果。

4. 对偶:将一句话分成两个相对的部分,呈现对立关系或平衡关系。

5. 排比:用同类型词或短语连接起来,形成平行结构。

四、文言文阅读理解1. 词语的理解:理解古代词语的词义,推想词义的变化。

2. 句子的理解:理解古代句子的结构和语法。

3. 理解篇章:理解古代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意图。

五、写作技巧1. 写景:通过具体描写景物,给读者以形象感受。

2. 描写人物:通过描写外貌、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呈现人物形象。

3. 表现情感:通过描写细节和心理活动,表达情感内涵。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 感悟思考:通过总结、分析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六、修辞手法1. 音律:通过平仄、押韵和旋律的运用,增加文章的鲜亮感。

2. 比方:通过比方的手法,将抽象的东西具象化,以便引起读者的共鸣。

3. 夸张:通过夸张的手法,对事物进行渲染,增加感染力和艺术性。

4. 人称和视角:通过运用不同的人称和视角,增加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5. 对偶:通过对偶的手法,用相对的词语或句子表现事物的对立或平衡。

七、古诗词鉴赏1. 诗词的背景和作者: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背景。

2. 诗词的意境和主题: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和主题。

3. 诗词的修辞手法:分析诗词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

4. 诗词的艺术评价:观赏古诗词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完整版一、词语运用1. 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 同义词和反义词的使用。

3. 词语的辨析:近义词、同音词、谐音词的区别。

4. 词语的搭配:固定搭配、合成词、短语的运用。

5. 词语的拼写和读音规则。

二、句子结构1.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2. 句子的种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3. 句子的语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

4. 句子的衔接:连接词、代词、指示词的运用。

5. 句子的简化和扩展。

三、阅读理解1. 阅读文章的整体理解。

2. 掌握推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3. 掌握关键信息的提取和总结。

4. 了解不同文章体裁的特点和技巧。

5. 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四、作文写作1. 提高写作素材的积累和选择。

2. 控制语言的表达准确性。

3. 运用不同的写作结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4. 运用修辞手法和文学特点:比喻、拟人、夸张等。

5.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五、语文常识1. 了解古代和现代文学名著。

2. 熟悉历史典故和成语的来源。

3. 研究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流派。

4. 掌握作者、作品和时代的关系。

5. 培养对语文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六、写作规范1. 遵守基本的写作规范和格式。

2. 注意语言的得体性和文化差异性。

3. 保持文章的逻辑清晰和条理性。

4. 确保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5. 提高写作的审美和沟通能力。

以上是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第1课.散步莫怀戚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qí蹲dūn下2.解释下列词语。

(1)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3)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种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俱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tān huàn shì yǎng jué biéqiáo cuìfǎng shàn wān dòu瘫.痪.侍养诀别憔悴仿膳豌豆二、问题: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课文写了四件事:(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对我的抚慰.(2)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4)母亲的临终嘱托2.“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的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答:因为“我”的原因,母亲已精疲力竭,无力再照顾花了。

3.文中写到“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答:因为母亲希望“我”的心情好一点,也有助于病情。

4.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什么?答:因为母亲看到了“希望”,这是“我”第一次答应母亲带“我”去玩。

5.前面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最后“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意?这样写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答:因为母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从而想让“我”以后照顾自己。

后文写“要好好儿活”是“我”知道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决定好好照顾自己。

在文章结构上起“前后呼应”的效果。

第3课.羚羊木雕张之路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犄jī角怦pēng寒颤zhàn攥zuàn2.解释下列词语。

(1) 反悔:对以前答应的事翻悔或不承认。

(2)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3) 自作主张:不与人商量,自己决定。

(4) 仗义:讲义气。

(5) 满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

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羚羊木雕》的作者是张之路,这是一篇记叙文(体裁)。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匿nì笑嗅xiù膝xi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2)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2.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金色花》第4段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印度(国名)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纸船》选自《繁星》,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诗人、作家(称谓),代表作有《繁星》、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挛yì撒sǎ柳絮xù拟nǐ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寒雪日内集集:聚会(2)白雪纷纷何所似似:像(3)俄而雪骤骤:急、大(4)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凭借(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6)相委而去委:丢下、舍弃。

去:离开(7)下车引之引:拉(8)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2)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规代汉语。

(1)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做凭借风吹起的柳絮。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他,元方进门而去,连头都不回。

点拨:重点理解“未若”“因”“到”“顾”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第6课.我的老师魏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蔡芸.(yún) 芝黑痣.(zhì) 褪.(tuì)色焚香磕.(kē)头榆.(yú)钱卜.(bǔ)问2.解释下列词语。

温柔:温和柔顺(多用于形容女性)。

心情如水: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纠纷:争执的事情。

热恋:本课是亲热难舍的意思。

3. 内容主旨:本文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

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的好老师。

文章通过七件小事,表现了蔡老师对“我”和同学们的挚爱,抒发了作者对蔡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4、本文的详略与线索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课外教我们跳舞;③带我们观察蜜蜂;④教我们读诗;⑤我们对老师的依恋;⑥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睡梦中去找老师。

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

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记叙性文章常常有一条线索,写作思路就是围绕线索展开的。

本文除叙事外,还有一条情感线索贯穿其中,请问这条情感线索是什么?(情感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以“难忘”贯穿全篇。

)七件事有详有略,由课内到课外,由校内到校外,情感步步加深,充分表达了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真挚感情。

5、“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①“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写出“我”的调皮、机灵。

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②“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表现“我”的天真活泼。

③接近文学、爱好文学、模仿老师写字的姿势,说明“我”聪明、好学、尊敬师长。

④梦里导师,更表现“我”尊敬爱戴老师。

6、作者及作品魏巍,从1939年至1949年,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曾先后写作发表了《蛔蛔,你喊起他们吧》、《好夫妻歌》及《黎明的风景》、《寄张家口》、《开上前线》等诗歌作品,其中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

建国后专事散文及小说的创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作品,1952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长空怒风》后,1956年又与钱小惠合作写出了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

1963年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解说词编写工作。

从1959年始至1978年,历时22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东方》,以史诗般的笔触,热情而又深远开阔的思想,表现了壮烈的抗美援朝的战争生活,因而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第7课.再塑生命海伦·凯勒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搓捻..(cuōniǎn)繁衍.(yǎn)迁徙.(xǐ)觅.食(mì)小憩.(qì)遨.游 (áo)花团锦簇.(cù)冥思遐.想(xiá)2. 解释下列词语。

企盼:盼望。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迁徙:迁移。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名,说出。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

一点不敢疏忽。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作者简介海伦.凯勒美国著名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她生于亚拉巴马州,在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并且成为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她出生后19个月,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而且变成哑巴。

在莎莉文老师协助下,海伦10岁时,学会了说话,后来在剑桥女校求学。

1900年读大学,1904年6月,以优异成绩从大学毕业,并和莎莉文老师合作撰写自传《我的一生》。

此书一出,轰动文坛,她的故事不但感动和激励着千百万残疾人,也使无数的正常人为之震憾,使他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她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经常来回演讲,写了数本书。

1927年,她开始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募捐,致力于盲人事业,出版了《我的宗教》一书。

1930年出版第二本自传《中流》。

她被人们称为美国女英雄。

海伦说:“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一个19个月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认识的孩子,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气。

但她顽强地生活了下来,考进了著名大学,长大后又成为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激励别人生存的勇气。

这一奇迹的创造,当然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莎利文女士。

主要著作:《我生活的故事》《愿我们充满信心》《从黑暗中出来》《我的后半生》等.三、文章主要内容1、写了三件事:1)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doll、water、cup等);2)莎莉文老师教我走进大自然(慈爱可亲、危险恐怖等);3)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爱”这种抽象事物。

2、这几件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几件事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以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更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这种感情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表达的更加明确。

3、你觉得莎莉文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说明。

莎莉文老师:热爱海伦,讲究教育的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4、海伦是一个好学、聪明、坚毅、情感丰富女孩5、莎莉文老师是怎样逐步引导“我”认识“爱”的?莎莉文老师用的是情感体验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